民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

2022-08-25

论文题目: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应用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资源。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以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文化融入的角度出发,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科学、系统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建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修正以及应用是本研究的重难点。本研究具体的内容包括理论阐释、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评价指标体系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等几个部分。1.理论阐释。界定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文化融入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核心概念,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研究的问题。在明确研究问题之后,从文化分析课程理论、“文化自觉”理论以及泰勒原理等理论出发,阐明了上述理论基础对本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启示。2.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理论基础初步建构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三轮专家咨询,依据专家对咨询问卷中各级指标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以及专家积极性系数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建构了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3.评价指标体系修正。采用访谈法对根据德尔菲法所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为了避免根据德尔菲法所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根据访谈法所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产生干扰,悬置根据德尔菲法所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种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6位有着丰富少数民族文化教学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和4位校长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以建构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对通过德尔菲法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通过对根据不同研究方法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做出适当修改,确定了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版),涵盖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80个三级指标,并以此作为编制调查问卷的参考依据。4.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本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审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教学的现状。研究者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进行访谈之后,对贵州省H、D县的Z、K、M、B等4所小学进行初步调查,根据所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审视其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现状;二是根据所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经过小范围的试测与修改,编制《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查问卷》,并利用问卷来调查相关的现状。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性别、年龄、教龄、民族、是否会说少数民族语言、是否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以及所在学校等方面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性别、年龄、教龄、民族、是否会说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是否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教师所在学校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问题和原因分析。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方面的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选择的少数民族文化各方面内容结构不合理、课程实施上活动方式的适切性有待提高、教师不清楚学生在活动中需要达成的目标及其程度以及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等方面。在明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目标设定未考虑其难度、达成条件与方法,部分教师的少数民族文化素养有限,部分教师未能综合运用多种活动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以及缺乏旨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管理制度等方面。6.对策建议。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制定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学生能达成的目标、教师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且需要不断传承与创新

(二)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度实施需要融入民族文化

(三)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四)缺乏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少数民族地区

(二)少数民族文化

(三)文化融入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分析课程理论

二、“文化自觉”理论

三、泰勒原理

第二章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

(一)专家咨询问卷的初步设计与专家的选择

(二)第一轮专家咨询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一)第二轮专家咨询的步骤与流程

(二)第二轮专家咨询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一)第三轮专家咨询的步骤与流程

(二)第三轮专家咨询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四、根据德尔菲法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分析

(一)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二)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三)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四)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五)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第三章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修正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访谈对象选取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访谈实施

三、访谈资料编码过程与评价指标体系修正结果

(一)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二)根据德尔菲法与访谈法所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三)评价指标体系修正结果

第四章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一、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

(一)初步调查的目的

(二)初步调查的结果

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并开展相关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抽样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问卷的试测与检验

(四)调查问卷的正式确立、发放和回收

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现状分析

(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差异分析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方面的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

(二)选择的少数民族文化各方面内容结构不合理

(三)课程实施上活动方式的适切性有待提高

(四)教师不清楚学生在活动中需要达成的目标及其程度

(五)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

二、原因分析

(一)目标设定未考虑其难度、达成条件与方法

(二)部分教师的少数民族文化素养有限

(三)部分教师未能综合运用多种活动方式

(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

(五)缺乏旨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的管理制度

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学生能达成的目标

(一)合理设置目标达成的难易程度

(二)教师应积极创设完成目标任务的条件

(三)教师应注重针对目标任务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培训

二、教师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一)教师应积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二)所选择的内容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三)教师应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明确的文化自觉

三、综合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

(一)教师要更新设计与指导活动的理念

(二)教师应积极促进各种活动方式的融会贯通

(三)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四、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依据明确的目标进行评价,减少评价的主观性

(二)采用赋予等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依据可操作性、可观测的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一)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二)建立考核激励制度

(三)建立支持体系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药安全使用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大众传播教学民俗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