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的传承与发展——以苏绣为例

2022-09-10

一、研究背景

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 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苏州刺绣, 就是指狭义的“苏绣”, 而广义的苏绣是以苏州为集散中心, 遍及江苏全境的一种著名手工艺品, 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 真可谓流派繁衍, 名手竞秀。2006年5月, 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不仅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技术, 更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吴地人的性格与文化, 苏绣文化作为苏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但当前, 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依存环境的变化、传承者与受众的减少, 苏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的传承更是对于吴地文化的传承。

二、苏绣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1、问卷调查

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苏绣作为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经济和文化层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在此时代背景之下, 我们对苏绣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分析。

对于苏绣我们采用了两种调查方式, 第一种是网络问卷调查, 第二种是实地采访。网络调查我们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省时省事的特点赢得更多网友的青睐。为期一周的时间我们共收到220份有效问卷。其中87.27%的调查人群来自于江苏省, 这说明此次关于苏绣的调查问卷对于我们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价值。调查中, 各年龄段的人都涉及到了, 其中20-30岁的人群比例达到了68.64%, 占据了绝大多数, 这个年龄段的人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对我们的调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 我们对受众人群的籍贯做了统计, 发现苏州、扬州、无锡、宿迁、东台等苏绣的发源地人数比例占到了37.27%, 这再次说明我们此次调查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大名绣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远近闻名, 苏绣也被很多人所熟知。根据调查发现有54.09%的人对苏绣略有了解, 还有4.09%的人表示比较了解, 这证明苏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一直有受到关注。但是也有40%的人群表示并不了解苏绣, 这说明苏绣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此外统计显示64.55%的人认为苏绣是商品, 有76.82%的人认为它是工艺品, 我们对苏绣的价值和定位进行了交叉分析发现, 总体而言苏绣作为一门传统技艺它的文价值大于使用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年轻一代要做好苏绣的传承创新工作。调查发现有41.36%的人表示愿意从事苏绣行业的工作, 有6.36的人表示非常愿意传承和创新苏绣。但是也有47.27%的人表示并不愿意从事刺绣行业的工作, 甚至有5%的人表示非常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随着科技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职业更加的多样化, 相比而言刺绣行业对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说明从事刺绣的人员将会越来越少, 甚至会出现后继无人的危险, 这将会使苏绣行业面临的重大危机。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技艺的代表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形式下, 并没有搭上时代的快车, 反而进退维谷。那么苏绣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只有10%的人认为苏绣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有41.82的人表示苏绣的前景还是好的, 但是也有43.64%的人认为苏绣的发展前景一般, 相比其他行业而言并没有很大的优势, 有3.18%的人人认为苏绣的发展不容乐观, 还有1.36%的人认为苏绣的发展前景非常不好, 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除此之外, 受调查者提出苏绣行业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如刺绣市场狭小、销量低、营销手段单一、样式单一, 还有调查对象表示苏绣对普通商品来说实用价值不大, 对高端设计产品来说太昂贵支付不起, 如服装高端定制上的刺绣手工费太过昂贵。由此可见苏绣的发展将面临以上很多方面的挑战, 那么苏绣将如何面对挑战?这将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重点所在。

我们首先研究了苏绣市场逐渐萎缩的原因和苏绣样式落后的关系。研究发现人们普遍认为苏绣市场的逐渐萎缩和样式落后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只有8.18%的人表示两者没有关系。这就表示想要进一步扩展苏绣的市场, 就必须改变苏绣的样式。有调查对象表示价格比较昂贵, 所以苏绣在改变样式的同时还要有亲民的价格, 那么生产样式新颖、价格亲民的苏绣产品到底会不会吸引顾客, 对此我们做了相关调查, 居然有84.09%的人表示愿意购买, 这充分说明我们提出的这一建议十分有效。另外, 有94.09%的人表示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保证绣娘的权利, 我们之前研究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绣娘因为绣了别人的作品 (如清明上河图) 后被指责侵权, 大大降低了绣娘刺绣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绣娘的权利, 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除此之外, 很多人建议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扶持苏绣发展传承, 例如, 建立专门的院校, 培养刺绣的接班人、规范刺绣的市场、对刺绣商品进行补贴、保护刺绣行业人员和绣娘的权益等。

2、实地采访

为了更加翔实的了解苏绣的发展状态, 我们前往苏州进行实地访问。我们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分类, 分别前往了苏州苏绣博物馆、苏州景点苏绣纪念品销售点以及苏州街头居民区三地进行采访。

1) 苏绣博物馆研究人员

苏绣博物馆的苏绣研究者认为苏绣作为一种工艺复杂、艺术价值极高的民间传统工艺, 应该收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 应该尽最大努力去了解苏绣的更多遗留下来的绣法和图样, 对他们加以研究、复原, 完善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苏绣种类。通过对几名研究人员的采访, 我们发现他们更加倾向于将苏绣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传承下去, 以研究成果的方式体现其艺术文化价值, 使其传承成为一种艺术符号、民族符号。

2) 景点苏绣售卖点销售人员

景点的销售人员则认为, 苏绣与其他商品无异, 出售苏绣产品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收入。通过进一步的访谈我们发现, 销售者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存在局限性, 加上他们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对苏绣的了解仅限于经济价值。

3) 苏州街头市民

市民的看法良莠不齐, 不过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 苏州地区的市民虽然不甚了解苏绣的具体文化背景和传承现状, 但是他们会选择购买苏绣产品, 并且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和爱情见证。这说明在苏州本地, 苏绣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标志传承至今具有参考意义。

三、苏绣传承存在问题

1、苏绣的制作特点与自身性质与快节奏、简约便利的社会需求不符

苏绣作为一种传统技艺, 能否在现阶段存续并发展关键看能否与“快”的社会主旋律的相符。

2、城镇化、商业化的发展与苏绣行业发展条件产生冲突

苏绣的产生依赖于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士农工商”作为封建社会长期不变的阶级体系, 为苏绣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心理、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但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农本位”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国家对苏绣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 城镇化和商业化的不断发展不断刺激了众多农村群众进城务工, 寻求更便捷、发展更快、赚的更多的行业, 使得本就脆弱的农业基础更为脆弱。

3、国家对苏绣传承人的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缺失, 法律体制不健全

以苏绣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传统技艺长期以来的传承方式以父传子、师传徒的小范围家庭式传承为主。这种家庭式的传承方式本身就不利于苏绣的传承壮大, 再加上外界经济的刺激, 国家对苏绣等传统技艺的保障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够, 不足以保障苏绣传承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此外, 法律体制的不完善, 对苏绣制品的产权保护, 样式版权的侵害和技术的盗取, 都严重打击了苏绣继承人的传承积极性, 导致苏绣技艺继承者人数越来越少, 甚至后继无人。

4、宣传力度、教育程度不够, 对苏绣的文化认同感弱

适当的宣传能够引领青年人正确的认识苏绣, 产生文化认同感, 进而产生民族认同感, 形成民族自强、民族自信, 更可以增加在国际上的文化承认度, 减少诸如“韩国的孔子”、“日本的茶道”等文化丢失的事件发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 良好的宣传是可以促进行业、文化发展的。《舌尖上的中国》使得美食成为中国又一张亮丽的名片。苏绣缺少这种宣传。这十分不利于苏绣的传承与发展。

5、科技水平欠佳, 轻工业发展薄弱

一种产品若想长期发展, 必须具有成熟的生产线。但是, 长期以来我国以重工业为发展的重心, 轻工业技术较为薄弱, 还没有可以在保证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这也是苏绣目前发展的障碍之一。

6、苏绣发展方向定位不明确

从历史中走来的苏绣, , 能走多远, 终究又要去到何方?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今天, 没有精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就没有竞争力。一部分认为苏绣应该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欣赏品, 单纯保留其文化价值, 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苏绣应该像其过去几千年发挥的功能一样, 实现其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争论持续多年, 争持不下, 使得本就稀少的传承者更加分化, 这更加影响了苏绣的未来发展和走向。

四、解决方案设想

1、制定苏绣行业社会保障机制, 完善苏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的扶持和帮助, 政府政策上和法律上的保障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保障机制方面来看, 政府应该提供苏绣发展的便利条件, 具体设想有以下几点;

1) 减少对苏绣产品征收税务, 规划苏绣成为一种公共产品, 享受公共产品的福利待遇。

2) 建立苏绣专门运输途径, 加大对苏绣物流方面的投入, 减少在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3) 设立专门的苏绣保护项目基金会, 为苏绣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经济保障。

4) 将苏绣行业纳入公务员行列, 给予苏绣传承者良好的经济保障和保险措施, 让他们有所依仗, 提高积极性。

从完善法律体系方面来看, 法律应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加强, 具体设想有:

1) 增设专门的法律条款, 对苏绣的图样、绣法、针法等专利项目进行保护, 防止技术和样式的盗用。

2) 将现有的知识产权法进一步完善, 尽可能消除法律漏洞, 减少灰色交易, 保护苏绣的知识产权。

2、合理利用市场规律, 形成良性循环, 建立苏绣产业链, 形成苏绣产业园

充分利用市场的价值规律, 通过建设原材料、制作工厂、加工、销售的互补型产业链, 形成以苏州为中心的苏绣文化产业园。产业园的形成, 可以直接降低不必要的花费, 进而降低苏绣制品的成本, 降低销售价格, 扩大销售量, 增加总体销售额, 然后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投入创新技术和样式方面, 形成良性的苏绣产业循环。

3、加大对苏绣的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国人对苏绣的文化认同感

1) 制作以苏绣为主题的纪录片、微电影, 在电视、网络上播放, 丰富苏绣的文化内涵;

2) 在学校课堂上开展苏绣体验课程, 增强孩子们对苏绣的文化认同感, 培养对苏绣的兴趣, 为培养苏绣继承人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3) 举办苏绣作品展览, 在各省市大剧院、美术馆定期举行苏绣作品展览与互动活动, 提升苏绣的文化魅力;

4) 举办苏绣小商品展销会, 以展销的方式让更多普通群众了解苏绣产品在当代的使用价值, 促进苏绣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4、设立专门的苏绣传承机构, 形成生产、销售、传承、展示一体的文化机构

国家应该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中外游客较多的大城市开设苏绣文化传承馆。在馆内安排专门的苏绣传承人带领苏绣班子进行苏绣的教学、制作、展览、销售。

体验式传承, 让每个人既是受众也传播者。

5、增强在轻工业上的投入, 设计可以完成高精尖的手工艺品的轻工业制造

加大对轻工业的投入,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致力于开发高精尖的设备, 能够胜任批量生产又不影响苏绣工艺的机械设备, 减少制作周期, 增加生产量, 为融入市场, 实现苏绣使用价值提供前提条件。

五、苏绣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启示

根据前文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苏绣的发展问题也是众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 这就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几点启示。

首先, 发展才是硬道理。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特定时期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有其长处, 也有历史其局限。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文化才能永葆青春, 具有活力, 否则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第二, 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 创建正确的发展道路, 才能够使传统文化健康发展。想要谋求真正的发展, 只有团结一致向前看才能实现。

第三, 不断地丰富它存在的价值。一种事物, 一种文化想要长期存续就要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 发掘新的价值。

第四, 要坚持创新的、辨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成为民族的、世界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

摘要: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技艺, 经历了从兴起到繁荣, 到衰败到再次发展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 苏绣作为一个有着独特特色的传统技艺, 与当今快的生活节奏显得格格不入。苏绣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期。通过了解调查苏绣的发展现状, 提出促进苏绣发展的相关措施, 不仅对于苏绣本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传承苏绣所承载的吴地文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实现习总书记的“中国梦”的伟大布局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代表, 他的现阶段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措施也是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一个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苏绣,刺绣,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尧.《中国历代刺绣缂丝鉴赏与投资.[M].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2.9第一版.

[2] 林锡旦.《博物指间苏州刺绣》[M].古吴轩出版社, 2014.12第一版.

[3] 李宏复.《中国刺绣文化解读》[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1第一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教师的教育机智——课堂应变下一篇:“营改增”减税效应对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