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体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视体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以《星跳水立方》为例的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进行分析。通过对《星跳水立方》节目的特色分析来解读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的类型特点,并与同类节目类比分析该节目类型的有利方向。

第一篇:电视体育论文范文

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分析

摘要:电视体育评论是近年来中国电视体育节目中新兴的节目形式。电视体育评论对于中国传统的电视体育节目起到了丰富节目内容、扩展节目发展思路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电视体育评论的特点和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对中国电视体育评论的发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关键词:电视 体育 评论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明有着更高的需求。所以,体育爱好者对于电视体育节目也由单纯的赛事转播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体育评论需求,中国电视体育评论由此而生。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在短暂的发展时间内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下面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在日后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应学习和借鉴的一些思想和方法。

一 当前中国电视体育评论的特点

1 评论意识的平民化

中国的电视体育评论是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同步成长起来的。所以深受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中的“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平民化思想影响,以体育爱好者的大众意识为主,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对体育世界的赛事和事件进行评论。这种平民化的评论意识无疑使得体育评论不是某些专业人士或者部门高官的展示舞台,而是普通体育爱好者能够理解和交流的平台。正如体育本身的内涵并不是对于输赢的判断,而是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一项运动的执着,而这是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所以,体育评论的受众自然是每一个热爱生命、热爱体育运动的人,而体育评论的目的便在于通过对某场比赛或者某个体育事件的评论来和体育爱好者一起分享彼此之间同样的热爱和执着。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当德国队在淘汰赛中战胜英格兰队进入8强之后,央视转播中的解说员贺炜做了这样的评论:“我相信在此时此刻,在德国的每一个角落里都会有着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欣喜若狂,而同样在英格兰的每一片土地上也都会有着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夜不能寐。不过这正是足球的魅力,也正是每一个球迷所共同分享的幸福和悲伤。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时刻,我们共同经历,共同分享,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我是贺炜,观众朋友们,再见!”这样极具平民意识的评论,无疑让观众与评论员融为一体,能够引起观众更大的共鸣,极大地提升了电视体育评论的感染力。

2 评论风格的娱乐化

电视体育的魅力在于给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体育爱好者可以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来欣赏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人们不再是为了观看一场比赛的胜负而打开电视,而是为了放松自己忙碌的神经来投入到比赛的过程中去。所以,当前中国体育评论的风格越来越趋于娱乐化。体育评论的内容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体育场内,而是向着体育场外更加广阔的体育事件进行发展,将观众们所关心的体育事件和体育人物引入到体育评论中来。娱乐化的体育评论风格在使体育评论节目更加具有娱乐性,更加吸引观众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们对体育娱乐新闻的猎奇心理。例如,在2012年欧洲杯期间,某地方台推出了《笑谈欧洲杯》的节目,由两名相声演员对欧洲杯的喜闻乐见进行点评。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表情让观众们耳目一新,收视率直线上升。而由著名体育评论家梁宏达主持的《体育评书》更是经历了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成为了体育评论中的旗帜性节目,其中的娱乐性更是其重要的评论风格。电视体育评论风格的娱乐化将使得观众在电视体育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放松和愉悦,将电视体育的功能发挥得更好。

3 评论嘉宾的多元化

电视体育评论中评论嘉宾是必不可少的评论人物。为了使电视体育评论的视角更加广泛,评论的观点更加多样,评论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电视体育的评论嘉宾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不再是电视体育评论早期由几个固定的人物来评论的窘境。例如,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央电视台共邀请了郎平、姚明这些世界体坛重量级人物在内的15名评论嘉宾,构成了空前强大的评论阵容。虽然这些嘉宾对体育项目有着同样的热爱,但在对体育的具体理解又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尤其是这些功成名就的前体育队员,在经过退役后多年的沉淀后对于体育比赛有着新的理解,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向观众们解读体育项目更高层次的内涵。如前体操世界冠军李小双在一次体育评论中曾说:“我始终相信第一和第八是最好的朋友,所以在训练和比赛中我都在追求更高难度的动作,而不是求稳等待别人的失误,即使失败了,获得第八也会得到别人的承认。”这样犀利的语言无疑是对以求稳为主的体操运动是另一种富有哲理和内涵的解读。评论嘉宾的多元化使得体育评论为观众呈现更加广泛、丰富的评论观点,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体育思维。

4 评论节目的杂志化

随着体育评论稳定、快速的发展,体育评论节目也由原来的某个单元板块发展成为现在专门的、固定的评论节目。体育评论节目整体朝着杂志化的方向发展。杂志是在固定的时间向读者呈现尽可能多的内容。而随着电视行业和体育行业的飞速发展,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也逐渐摆脱了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以更大的自主性,更丰富的编排向观众们展示更加丰富精彩的电视体育评论。现如今,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开办了自己专门的电视体育频道,中央电视台更是开办了多个体育频道,这为电视体育节目杂志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电视体育工作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节目的编排。就像编排一本引人入胜的杂志一样,电视体育工作者将电视体育节目以栏目版块的方式进行结构化的管理,并通过引入版块与版块之间的竞争机制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从而使得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走向正规、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在重大体育赛事期间,电视体育评论又以“特刊”的形式对重大体育赛事进行集中报道。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杂志化使得电视体育节目在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有了更加正规的模式,这有利于电视体育评论节目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 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发展的改革与创新

中国电视体育评论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整体的水平仍相对较低,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对现有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进行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在电视体育评论中引入竞争机制

相对于电视娱乐节目和新闻评论节目彼此之间堪称惨烈的竞争,电视体育评论明显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在电视体育频道中通常一个体育项目栏目只有一个主持人,而且相对稳定。例如,前文所述的《体育评书》一直是梁宏达来主持,而《天下足球》则一直由段暄主持,即使在一些地方台的电视评论中也常常由一个人来把持一个体育评论栏目。在电视体育评论中引入竞争机制将会使节目更具动力,有利于节目长期的发展。例如,在美国有一档电视评论节目叫做《双杀》。节目每次都有四位不同的嘉宾对同一个体育事件进行激烈的辩论,而主持人则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最终决出胜利者。这种赛中赛的电视体育评论形式正是中国当前电视体育评论中所缺少的竞争形式。在电视体育节目之外对电视评论主持人和嘉宾之间通过竞争的形式将使得节目的主题更加鲜明,观点更加丰富,视角更加广泛,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而在这样良性的竞争中,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制作也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思路和越来越成熟的制作模式。正如比赛时锻炼队员的最好方式一样,电视体育节目本身的竞争也将使得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更具活力。

2 构架更加广泛和丰富的互动平台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也进行着自身的革新和快速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电视媒体的出现为电视体育评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因此,电视体育评论应该以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依托,构建更加广泛和丰富的互动平台。当前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虽然也注重和观众的互动,但在及时性和广泛性上稍差,平台也以短信为主。而对于一些非直播的节目虽然名义上以微博和观众进行互动,但却不是实时的。观众的积极参与是任何一个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得节目的发展更有动力。为了加强互动平台的建设,电视体育评论应该以直播的形式为主,这样才能实现与观众的实时互动。节目过程中通过构建短信平台、微博平台等多种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同时对于观众的观点需要由团队的专门人员进行整理、反馈给主持人。主持人则可以根据观众的观点和反馈及时对节目进行调整,使得节目的进行时刻以观众作为主体,甚至由观众来左右节目的发展和走向。更多的观众参与不仅意味着节目的收视率保障,更意味着将会有更加广泛和新鲜的观点加入到节目中,从而使得节目更加丰富,更加好看。

3 评论个性的展现

在当前中国的电视评论中,由于评论并不是由主持人实时进行的,而是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制作,在节目播出时进行插播。例如,对于某些体育事件的解读和评论都是在节目当中播出实现制作好的视频来进行的。这也反映了当前中国体育评论并没有强调对于个性的思维和观点的展现,而是以中国新闻评论中一向温和、中性的评论为主。随着中国传媒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电视体育评论应该适应舆论走向的发展,以更加开放、个性的姿态来进行节目的制作。鲜明的观点、直观的表达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偏颇,但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一样,评论个性的展现将能够更大程度地拉近观众与评论人之间的距离。例如,如果在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之间的比赛转播中专门安排一位皇家马德里球迷嘉宾和一名巴塞罗那球迷嘉宾,让两个人在节目的解说中各执己见,肯定会使比赛的解说评论更加激烈,更加精彩。而评论与评论之间的碰撞正是上文所述的引入竞争机制的一种体现,势必能将评论的争辩以最精彩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4 完善节目包装,加强品牌意识

在中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中忽视了对于节目从整体到细节的包装,更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意识。所以,我们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应该以打造品牌为目标对节目从整体到细节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这其中,挖掘和增加节目本身的文化内涵是重要的基础。节目制作团队应该根据节目的特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品牌节目,并以此作为重要的依托对节目进行多元化包装,如节目的片头、片尾的制作,到节目的口号,到演播室的布景,到主持人的着装乃至主持人的语言等。制作手法要新颖,镜头要细腻,富有冲击力,内外相结合,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才会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整体形象,以至更加突显品牌节目的个性特色,确保节目质量的稳定性,使受众把流动收视转化为定向收视,树立受众对节目的品牌忠诚度,节目品牌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节目内在质量精品化的过程。现在普遍以节目的收视率作为节目是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其商业利益的轻重关系,想要节目走的更长远,就必然要实行节目的商业品牌化,加强节目的品牌意识。

结语

中国电视体育评论的发展适应了中国电视传媒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体育文化的更高需求。纵观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虽然形成了自身的节目特点和评论特点,但相对于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也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中国的电视体育评论应该立足于我国自身的体育文化,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技术平台,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解放的思想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为满足新时期体育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焦延峰:《也谈体育评论员》,《当代电视》,2000年第S3期。

[2] 孙荣欣:《漫谈体育评论》,《电视研究》,1999年第3期。

[3] 张静民:《许多种声音——电视体育解说——评论员定位研究》,《中国电视》,1999年第4期。

[4] 刘宇:《从〈东方时空·面对面〉看电视口播评论》,《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5] 卢晓峰:《观众想知道的,与我们想让观众知道的——试论加强电视体育的深度报道》,《电视研究》,1997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王景利,男,1965—,辽宁凤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工作单位:东北大学体育部。

王芳,女,1967—,辽宁鞍山人,本科,高级教练,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运动训练,工作单位:辽宁省体育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作者:王景利 王芳

第二篇: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以《星跳水立方》为例的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进行分析。通过对《星跳水立方》节目的特色分析来解读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的类型特点,并与同类节目类比分析该节目类型的有利方向。旨在通过对节目的特点分析,填补学界对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研究的空白,研究发现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有关于节目体育元素过强、节目环节僵化、节目元素复杂等问题,得出了通过改进节目原有环节,坚持创新、通过创造力改变节目内涵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 节目高规格制作 庸俗化 竞技体育激烈性

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界定

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是指,由专门人员制作,通过电视媒介播出,结合体育元素和综艺元素作为核心元素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作为我国电视荧屏近几年新兴发展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该节目主要特征为借由电视媒体作为传播途径,节目由体育和综艺两种元素综合构成。节目通过柔和体育和综艺的节目特色产生独特的魅力,在紧张激烈的体育竞赛和轻松娱乐的综艺娱乐之间取得平衡,使节目在内容和节奏上更适合电视节目播出的特点。

本研究以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这一节目为个案,深入系统地探究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的形态及其特征,以求促进此类型电视节目的发展与进步。

2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分析

2.1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概况

随着我国电视观众对于收视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电视节目类型始终处于不断地深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而相对于电视体育类节目和电视综艺类节目这两个种类,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作为近些年出现的新兴电视节目门类,是我国电视业在不断发展之下的产物,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更加重视节目中体育元素的体育性,并且借由综艺节目的形式将之表达。

由此可见,在我国门类众多,分类精细的电视节目之中,这种混淆视听的做法使得如今国内电视体育综艺节目的现状混乱而缺乏发展。

2.2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背景分析

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是我国电视行业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又原有的体育类电视节目和综艺类电视节目两类交叉诞生的新兴电视节目类型。

2.2.1社会背景分析

法国思想家福柯曾经指出,电视的功能就在于挑起受众的欲望,它的承诺是放在遥远的未来,但是它的策略确实让受众在满足欲望的期盼中进行永无止境的消费一电视所强调的欲望使受众着迷,在观众期待满足欲望的希望中,电视在不断地推动着受众继续收看。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明星跳水秀节目的播出达到了目标。2013年4月,国内电视体育综艺节目——《星跳水立方》节目高调播出,这档将竞技体育项目娱乐化的电视体育综艺节目,尽管在播出后所获褒贬不一,但这种将娱乐明星与竞技体育项目相结合的电视体育综艺节目,却吸引了不少观众:索福瑞4个城市数据收视率调查显示,仅仅首秀《星跳水立方》收视率已达到1.87%。从传媒文化角度来看,明星跳水秀则是利用电视这种传媒,提供出一种奇观题材,满足的是观众对竞技体育综艺娱乐的欲望解读。

区别于电影和电视是反应历史的,从对预先存在的事实的观察中获得,电视文类处在一种不断变化、不断界定的过程。

2.2.2时代背景分析

2012年,我国4岁及以上的电视观众总人数达到12.82亿人,其中13岁及以上的电视观众为11.56亿人。尤其是1989至1999年十年间,我国31个省级卫视频道全部上星,电视传媒产生了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和城市电视台三足鼎立的格局。

3《星跳水立方》节目特色分析

3.1《星跳水立方》节目简介

《星跳水立方》是江苏卫视于2013年第二季度推出的大型季播类明星跳水竞技节目,由国际正式版权授予制作。从2013年4月7日起每周日晚22点播出(5月3日起改每周五22:00播出),邀请32位明星参加演出,以国际泳联的跳水规则进行评判,并邀请4位奥运会跳水冠军担任教练及评委。节目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现场录制,由多名国际级跳水裁判现场打分,并按照奥运会跳水比赛转播规格。

3.2《星跳水立方》节目高规格制作分析

《星跳水立方》节目是由江苏卫视王牌节目《非诚勿扰》幕后团队打造,该团队在节目《非诚勿扰》大获成功中后一直期待制作更为精良的大型季播类节目,而早在2010年以与德国Banijay International模式公司有过接触,借由中国在跳水项目上优厚的群众基础和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训练模式以求打造出一款老少皆宜的电视体育综艺节目。

3.2.1录制设备-奥运录制标准

《星跳水立方》以奥运会标准为节目的录制标准。节目组为了更全面地展现选手比赛时的身姿,除了配备奥运会比赛录制级的高速摄影机之外更是花重资动用全球唯一一台水下专业高速摄影机。

3.2.2节目模式-正宗的国际版权

《星跳水立方》节目组通过引进德国的原版节目《临危不惧》并依照符合我国国情做出改进,使得节目在原有的成功模式上更加贴合我国实际情况。这也是节目组在吸收先进的电视节目制作模式同时加以中国本土化的改变以求升华原有的节目模式。

3.2.3录制场馆——“水立方”,奥运级比赛场馆

《星跳水立方》节目组借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节目录制场馆。“水立方”作为我国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知名度早已是家喻户晓,而节目组选择这里并将场馆名字一并写入节目名实际上是一种双赢局面,同时也使得“水立方”在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再次成为全国的焦点。奥运场馆历来存在着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而这一举动除了为“水立方”带来相应的运营收入,也是我国其他同类场馆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3.3《星跳水立方》节目核心特色分析

电视节目作为文化产品,必须做到内容为王。如果节目本身内容缺乏吸引力即使再好的制作团队,再精良的录制场景,再专业的拍摄器材也是多余的。

3.3.1专业训练计划——“魔鬼式”训练模式

节目组通过“魔鬼式”训练来使得参赛嘉宾以更安全、更专业的姿态参加节目。众所周知,跳水项目作为竞技体育项目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节目组邀请的参演嘉宾并非专业运动员当然更需要相印的训练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训练过程除了是节目参演嘉宾对自己跳水技能的学习,同时也是对自己身体极限和心灵极限的挑战。面对专业的训练生活,众多的参演嘉宾也借此机会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极限。

3.3.2高水准教练团队——四大世界冠军当教头

《星跳水立方》节目组通过四位跳水奥运冠军组成教练组参与节目制作。我们可以从这些借由体育运动登上人类巅峰的英雄中看到人性的光辉。

3.3.3人气明星阵容——集结30余位大牌明星

《星跳水立方》节目组通过邀请国内外30余位大牌明星作为参赛嘉宾,除了借由明星效应提高节目内容性,更是将人们印象中光鲜亮丽的明星大腕打回原形。

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的内容。《星跳水立方》更加注重对正能量的探索。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消费时代,我们通过这样一档电视节目重新认识了这些明星,重新认识了人类的勇气。

4《星跳水立方》节目缺陷分析

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作为新兴电视节目门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不难看出节目组也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为了节目更符合观众收视习惯而将更多元素加入节目中。

不得不说《星跳水立方》这档节目充分利用了明星嘉宾的人气作为宣传主力。在跳水比赛作为节目主要模式的同时,明星嘉宾将他们特有的娱乐能力充分展现,帅哥秀肌肉,美女显身材,谐星展现搞笑本领。这些内容却是会令节目充满独特的娱乐属性,也令节目失去了精神引领作用。

明星嘉宾越是展现自己的魅力,节目也越是远离原本的精神航道。本来嘉宾们以常人的身份参加专业性、危险性如此高的跳水运动。我们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勇气、毅力、挑战自我不断突破的精神,可节目却被这些娱乐气十足的明星嘉宾过分的消费。过度强调明星主体作用,不断利用明星带来人气,甚至炒作节目。

5结论

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作为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是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其中的佼佼者《星跳水立方》节目通过将体育类和综艺类两类电视节目类型的交叉,结合我国竞技成绩出色、群众基础优厚的跳水项目,通过电视节目的编排手段,精彩的演绎了明星嘉宾在跳水上对于自身的超越。但我们也不难在该类节目中发现一些不利于长期发展的问题,例如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对体育和娱乐之间的平衡问题。制作者们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体育资源妥善解决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的相关问题,令我国荧屏呈现百花争鸣的场景。

《星跳水立方》这一节目在其高规格的制作水准,专业的体育元素加入,独特的节目模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作者:张硕 闫寒松

第三篇: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艺术解读

摘要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是以谈话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其谈话的主题是体育事件中的人和事。电视体育谈话节目通过主持人对体育事件的评议,挖掘体育事件背后的新闻,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体育事件深层解读的需求,因此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追捧。本文从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个性表现艺术、互动交流艺术、舞台设计艺术和文化表达艺术四个方面对电视体育谈话节目进行艺术解读。

關键词:电视 体育 谈话 艺术

引言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是近些年新兴的体育电视节目,以谈话的形式对于流行的体育事件进行特色解读,不断挖掘事件背后的内涵,从而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体育事件深层解读的需求,因此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追捧。本文从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个性表现艺术、互动交流艺术、舞台设计艺术和文化表达艺术四个方面对电视体育谈话节目进行艺术解读。

一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个性表现艺术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是一门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是将电视传媒的多媒体表现手段与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相结合的综合表现艺术。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相对于其他电视体育节目而言,在节目的形式上稍有限制,即由一个主持人对于一些体育热点问题进行点评、解读和分析,有时也会邀请少量嘉宾。因此,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个性表现便集中在借助谈话这一形式来表现个性化与人格化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所谓个性必然是与其他电视体育节目不同的特色表现。随着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体育节目的类型也日趋丰富起来,但多以综合性、经济系和娱乐性为主,缺少对于体育内涵的挖掘和表现。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恰恰在对于体育内涵的挖掘上具有更加深刻的深度和更加广阔的宽度,因此对于体育背后所代表的人性化和人格化的解读成为了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个性表现艺术。

其他电视体育节目更多的是表现体育运动者的个性魅力,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表现重点则是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一档成功的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必定会有一位极具个性魅力的主持人,例如:《体育评书》的主持人梁宏达、《天天运动会》的主持人黄健翔等。电视体育访谈节目的主持人用语言掌握着节目表演的节奏和旋律,带领观众解读和分析体育事件的深层精神和内涵。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可以更加突出主持人的个性表现艺术,而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本身的内容也有一定的个性艺术表现特征,因此当主持人的个性与节目的个性相一致时,节目的个性魅力才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体育评书》是一档以轻松、诙谐的评书方式来解读体育世界中各种焦点事件的节目。相对于以往的体育电视节目,《体育评书》的关注视角更加新奇,表达的方式也更加轻松,很多紧张的话题被主持人以轻松的评书形式重新解读,让观众在轻松中思考和追问事件的内涵。《体育评书》的主持人梁宏达在主持这档节目之前已是知名的体育期刊编辑,其评论风格便是以机智、辛辣和精妙著称。因此,当梁宏达和《体育评书》结合在一起时,便成就了一档黄金电视体育谈话节目。节目中的梁宏达个性鲜明,妙语连珠,以大胆的推测、缜密的剖析和幽默的语言向观众解读一个个体育事件背后的故事。《体育评书》中的主题和内容,也一改以往体育电视节目的单调而是取材更加广泛,更加丰富。有时为了提高节目的谈话效果,节目会邀请一些嘉宾加入到节目之中,甚至对于一些话题进行辩论。多人的加入更加丰富了节目的观点和语言表达,更加突出了节目的“谈话”个性艺术。

二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互动交流艺术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是一档由主持人控制节目运行节奏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因此如果没有互动,则会使得整个节目陷入由一个主持人“干说”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观众的视觉疲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谈话不仅仅局限于主持人和嘉宾,而是可以向外无限扩展到广大电视观众,形成更加广泛的互动。作为电视谈话节目,如果只是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谈话无疑是单调的,如果将观众纳入到节目的谈话中与主持人形成互动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吸引更多的观众参入到节目中来。

当前电视传媒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为电视节目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在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中,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已经成为了节目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动力。在上文所述的《体育评书》和《天天运动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互动交流。《体育评书》的互动是在节目的过程中穿插网友的现场留言,再由主持人对于观众的留言进行解读和点评。在一期《体育评书》的节目中主持人抛出的题目是《谁为青少年的健康埋单》。节目的开头,主持人用很短的时间为这一题目进行简单的解释,之后便是借助网络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前文已经论述,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是一档能够表现出主持人个性特点的节目,这一点在互动交流上同样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需要主持人有更加深厚的文化,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机智的头脑。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够在节目中八面玲珑,从不同的角度解答观众所提出的问题。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中的互动交流不仅仅是几个技术人员和主持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节目制作团队精诚团结、紧密合作来完成的工作。节目播放过程中观众发送的留言少则几千条,多则上万条,如果靠主持人一个人从中筛选、解读无疑是十分困难的,这便需要节目制作团队的通力合作。团队首先需要对于观众的留言进行筛选,将有价值的留言进行分类,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比较和数据统计,然后迅速将汇总结果提供给主持人,必要时还需要对汇总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便是发挥主持人个人主持魅力的时候了。由此可见,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中的互动交流同样是一项艺术。节目制作团队的制作理念,对于交流形式的精心设计,对于观众信息的准确采集和科学分析,以及主持人睿智的解读构成了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互动交流的精彩。因为精彩,所以这种形式才被观众所喜爱和接收,并且日趋成熟。

三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舞台设计艺术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同样需要舞台设计,并且通过舞台设计来表现节目的艺术魅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电视节目也有着更加唯美的视觉需求。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电视节目的竞争过程中不断重视、提高和完善对于舞台设计,这使得现在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舞台设计更加时尚、唯美、富有内涵。《天天运动会》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的一档综合性体育谈话节目,其主持人是前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黄健翔,节目的内容多为发生在近期的重大体育事件和体育人物。因此这档节目的舞台设计上以时尚、现代、动感为主,而且舞台的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在一期《外籍球员可否代表国奥打奥运》的节目中,节目的背景色是蓝色的,而蓝色也是《天天运动会》一种常用的背景色,蓝色可以更加突出体育运动的时尚感、现代感和动感与节目本身的艺术特点相吻合,因而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而在《足球,橄榄球,你更喜欢哪个》的节目中,节目的背景则被换成是同样具有时代感的暗红色,之所以没有选择中国传统的朱红是因为暗红更能突出时代、前卫的艺术特征。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要素,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中的舞台设计艺术便是从对于舞台背景颜色的设计开始的。相对于《天天运动会》背景色彩的前卫和时尚,《体育评书》的背景色彩则表现出中国传统的艺术魅力,黑色的背景墙,上面用朱红色的线条勾勒出体育人物的姿态,背景墙的两侧是中国传统的书简色彩造型,整体颜色的搭配古色古香,突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舞台的艺术设计不仅仅表现在对于舞台背景的色彩设计,还体现在对于舞台陈设和主持人服装的设计上。《天天运动会》的舞台陈设简洁、大方——一张简单的吧桌和三张简单的吧椅,仅此而已,配和现代、时尚的背景更加凸顯了舞台整体陈设的简洁、大方、清新和时尚。同时主持人和嘉宾的服饰也以轻松、运动的风格为主——T恤、休闲裤、运动鞋是其中人物的常见服装,很好地融入到节目的舞台设计之中,浑然一体。《体育评书》在舞台陈设和主持人的服装设计上则延续了节目舞台设计整体对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表现。在陈设上,《体育评书》的舞台上一张中国传统的长桌,上面一把折扇,一个茶杯,几本书。在服装上,《体育评书》的主持人梁宏达始终身着唐装。由此可见,《体育评书》的陈设和主持人的服装同样遵循节目的整体艺术风格表现。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舞台设计包括舞台上的人与物。无论对人还是对物的设计都需要服从于舞台的整体艺术表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的舞台设计者均从舞台的整体艺术表现风格入手,对舞台上各个元素进行精心设计,共同营造出舞台整体艺术氛围。

四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文化表达艺术

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无论在制作理念上还是在设计思路上都离不开文化的表达。当前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这种类型节目的文化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文化表现平台。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文化表达艺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不同文化的介绍和引进。体育本身便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在主题的选择和内容的选取上并没有排斥对于外来体育文化的宣传,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来向中国观众展示丰富多彩的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体育文化。例如,上文所述的《天天运动会》中《足球,橄榄球,你更喜欢哪个》的这期节目便是对于足球和橄榄球两种体育项目背后所代表的文件进行挖掘和比较,在比较中向读者全面介绍了两种不同风格的体育文化。

其次,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前文已述体育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中国几千年来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样可以在中国的体育运动中得到表现。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对于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烙印的中国传统体育内涵同样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宣传。例如,《体育评书》中便多次提到了赛龙舟、武术、蹴鞠、摔跤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对于包括那达慕等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运动会进行过专门的分析和解读。即使在以现代体育事件为主要线索的《天天运动会》中仍然有很多内容是对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和介绍。这不仅仅是电视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肩上所背负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和引导的责任,同样也符合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了解的需求。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精神文明有着更加丰富,更加高层次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有了较高的热情,因此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引导无疑是符合国内人们的观看需求。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升,国际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和好奇。电视体育谈话节目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引导无疑也符合国际对于中国体育电视的收看需求。

结语

以人为本是未来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趋势之一,而电视体育谈话节目正是这种体育人文精神最好的体现,在当前这个唯竞技论的体育节目时代,我们欣喜的看到,还是有一些体育电视人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本文从电视体育谈话节目的个性表现艺术、互动交流艺术、舞台设计艺术和文化表达艺术四个方面对电视体育谈话节目进行了艺术解读。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电视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诺:《电视体育解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

北京奥运会为例》,《记者摇篮》,2009年第3期。

[2] 高慧林、陈冬:《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的思考》,《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年第1期。

[3] 张浩天:《当代体育评论发展趋势探析》,《青年记者》,2009年第8期。

[4] 王艳玲、沈慧芳:《电视体育类节目娱乐化之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5期。

[5] 汪鸽、任忠敏:《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作者简介:李航,男,1972—,湖南岳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育评论、航空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乘学院。

作者:李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桩基检测论文范文下一篇:职教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