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高中素质教育分析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示范性高中素质教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新课改是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变革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高中教学管理简单分析后,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思路,主要包括:突出规范教学规章制度、突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突出素质化教育理念、突出教学成绩的差异化考核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进行变革,旨在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提高教学运行效率。

示范性高中素质教育分析论文 篇1:

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原则探究

【摘要】学科作业经常被作为学习效果反馈的检测方式之一,一直定义在课堂学习时间之外,教育教学实施完整步骤之内。在素质教育凸显其个性学习的时代,学科作业既具有广义上的反馈意义,也具有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活动意义。结合素质教育环境下高中英语设立的学习目标,本文确定了高中英语作业以语言技能和个人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特点 ,尝试从素质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中,陈述一种符合高中生人文意识的英语作业观,而不只是“生词识记”“教材(知识点)分析”“范文背诵”等。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传统英语教学,主张通过大量“英语作业”,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这种方法论的基础,一是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认为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英语识记,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二是从应试角度出发,认为学生要大量接触不同考点,“多做多练、熟能生巧”,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围绕作业量变到质变的作用,也就是通过作业来提高学习效果,但素质教育中,英语学习是掌握一种语言技能,练习的目的还是要回归技能的运用上,“生词识记”“教材(知识点)分析”“范文背诵”等,只是大众作业观的指导思想,却不能解决实际中的语言问题,包括心理障碍、类比转换、思维习惯等。

一、高中英语作业的定义及其意义

传统意义上作业的定义是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的学习任务,牛津高阶词典定义为homework(work that is given by teachers for students to do at home; work that sb. does to prepare for sth.),这一定义强调了作业的作用体现在检测或预习上,而最近在英语课堂频繁使用了assignment (a task or piece of work that sb. is given to do, usually as part of their job or studies; the act of giving sth. to sb, the act of giving sb. a particular task)一词来定义学生课下所要完成的任务, 该定义集中表现出作业的意义,从两者的描述可以看出符合英语思维状态下的英语作业包括课堂学习过程后的任务布置和学习前的准备工作,也逐渐由时间、地点的限制转化为具有特别目的的活动。这正是素质教育观的渗透下,真正意义上把作业的被动性和目的性细化为一种主动配合完成的活动任务之一。

1.高中英语作业的核心意义

素质教育认为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学科的素质点着重在语言所带动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对比母语学习的语言意义,高中英语作业所承担的意义对教师而言,是由教师提出,由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完成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通过作业这种形式,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合理的作业内容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进。结合素质教育,高中英语作业的动机是带给学生自信心,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技能与实践价值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高中英语作业的意义就从提供练习机会上升到保障学生阶段性学习任务完成的同时,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学习者而言,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了学生终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主旨。首先,作业不应该是一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效果也不应该是盲目的抄袭与完成。其次,学生是作业完成的主体者而不是唯一者,根据语言技能的特点,作业的完成可以定位在广泛的参与与运用的基础上,那么体现在学习者身上的高中英语作业的意义就不是满足于接受现成知识,而是激发自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作业的收集整理完成过程,发现自我优势,形成学习方法,拓展学习视野。

2.高中英语作业的研究意义

国外对于家庭作业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家庭作业是否对学习有帮助”以及“家庭作业是否应该取消”展开了激烈的实证及调查,《家庭作业的迷思》(艾菲尔,2010)中明确指出在大量的研究事实面前,家庭作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的确没有相关学习的促进实证,而的确处于年龄大的学习阶段,作业的效果越有效。那么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好可以通过列举需求分析来衡量他们的语言学习需求,并在作业的形式中看出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作业属于教学评价的要求之一,所能反馈的信息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来看英语课程的评价,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都有详细的评价标准,而且都从多元化和多元性的角度审视了英语作业应该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英语作业在内容上并不是机械和唯一答案的,所以根据不同的语言技能展开的英语作业研究都能说明作业的练习作用是否有效,是否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發展等等。

二、高中英语作业对英语学习产生的作用

现在的高中英语学习环境和基础应该定位在第二外语,也就是除了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所以英语作业与学习的关系和作用不能笼统照搬自己的母语学习,或英语使用国家的母语(英语)学习模式,而要参考第二外语学习展开的研究和讨论,那么中国学生面对英语作业要理解的积极作用在于:从时间管理上确保了语言学习的时间与效率相关,学习者可以主动收集相关学习内容,体验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相关性,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各种形式在课下展现自己使用语言沟通和文化掌握的成果,促使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但受高中生占主导地位的非智力因素影响,英语作业也有及消极作用的一面。如今背单词成了语言学习的主流,枯燥的英语作业形式会使学习者失去更多的学习耐心,更多的学生是抱怨自己的记忆力。North和Pillay 曾就作业量做出了研究,一旦从量上束缚了作业,学习者完成的过程就会出现障碍和敷衍,从而导致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难以维持。时间长了,过程问题积累下来而得不到解决和处理,作业就成了一种学习障碍,影响学习的信心。

三、目前高中英语作业的瓶颈

目前英语作业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研究其实处于一个困惑期,因为大量的研究只能从作业与成绩的相关性上做出推理和论证,而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是否按时认真完整做的人就可以是可以取得英语学习的进步呢?只能说普遍看有英语学习经验的同学都认为英语作业在他们生活中通过巩固和复习帮助他们取得更多的机会,而不能说不做英语作业的同学英语就一定较差。英语作业与交作业与否,完成的对错,老师的惩罚和学习好坏不能直接对等。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艾尔菲·科恩参考了300多种文献,在《家庭作业的迷思》中用实证的方式点破传统中对于家庭作业的依赖作用,指出家庭作业还会带来负面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符合中国推进素质教育而进行的新课改理念,减负的核心定位在量的标准是否合适,在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依然保证质的作用,需要转变的是作业对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意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现在英语作业中的以下瓶颈问题:

1.盲目性,以布置作业为目的

按照高中课程的设置规律,每天都有一节英语课,大多数老师都是以天为单位设置作业的周期时长,内容从单词到篇章的考查目的很明确,甚至感觉没有布置当天的作业,可能会因缺少教学步骤而达不到教学效果,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业,由教师单方面选择或设计为主。作业作为教学的环节要重过作业的内容,教师间盲目地通过抓时间补充学习效率,课外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理所当然地定义布置作业就是利用时间填充学习的不足。

2.书面作业为主,形式较为单一

书面作业主要集中在以考试为核心的题型练习和以课本为中心的配套练习。这样练习型与准备型的作业,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作业产生了机械依赖和记忆,缺乏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来布置和设计课外作业的意识。以至于近几年校园屡屡出现在高考结束后将所有教材、习题册、复习资料从教室的窗口扔出或撕毁,散落一地的不文明现象。这是书面作业对于学生情感的压抑与宣泄。

3.脱离语境

中国学生典型的英语学习状态就是无法预期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达到交谈的目的。这与日常教育教学环境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知识技能是被动的授予,接受一种文化的规定,而不是主动地去探索。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总是输出自以为是的知识结合,错误地认识文化思维的差异。用中式英语想当然的定义英语,缺乏对英语语言直接接触的作业设计。比如,看懂英语国家的说明书,看懂英语国家的广告,看懂英语国家的影评或注意事项等。也可以通过文化对比让学生不是单纯的做中式英语作业。

4.阅读与写作的方式及要求相对固定

受考查阅读与写作的应试思维影响,选择题和写作在英语练习中也显得十分固定。在学生的视野范围内,总觉得通过语篇要获取的就是答案,这样的思路违背了理解的意义。其实任何一种语篇的考查都是通过长期的培养过程建立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产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细节能力都是语篇的输入与输出过程,那么在英语作业中体现出的就可以是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推理分析的设计。比如,构建阅读的框架而不是选择;列举阅读后可以展开的联想话题,并进行讨论;在写作上也可以打破一篇文章考查的模式,在写作输出的过程中加入反向思维,按给出的表达自己设定一个语境来创造不同的作文。

四、高中英语作业观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的理念除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开始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等,这与美国许多学校达成共识的全新概念相一致,称家庭作业为贴近生活。这种家庭作业结合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侧重于让学生认识自我能力对学校产生信任并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由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就加深;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因此,作业广泛地包括了学生生活中那些发生在教室之外的有助于培养身体的、社交的、情感的、精神的和智力成长的经验。国外常见作业存在的形式是千姿百态的,或是读书、听广播、看电影、听故事复述故事、假日旅游、或去实地做调查。根据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也可以将高中英语作业的价值取向体现为:

1.可持续性

从时效性的角度,作业周期一般是以天为单位,便于及时反馈信息,但是作业内容可以是有连续性和补充性的。比如,单元以话题为主,每次的作业展开对于话题的安排 ,可以采取相关话题的阅读,读后整理相关话题的句子,利用所整理出的句子制作一张宣传作用或者推广作用的手抄报、海报等,把作业看成系列性的活动,以拓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作为前提,建立符合高中生某学习阶段作可持续学习的作业形式,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学习者体验知识的连贯性,这样也便于教师从多角度衡量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实用性,摆脱分数对于学习能力的限制。

2.渗透性

高中英语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已经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基础性和趣味性,从不同的视野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回归语言运用的生活本质。这样的布局避免了偏科的学生以学科区分知识的借口,因为目前的学科知识渗透已经广泛的出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在中国,生存需要掌握衣食住行的生存环境,在国外依然如此,所以伴随语言存在的生活技能必须是面面俱到的,科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等渗透,都能满足一个高中生某一方面的爱好,只不过是主动习惯语言环境的转换。

3.参与性

独立完成作业不能压抑学习的积极性。随着高中英语所提出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学生由初始的交际认识到后来接触原著、改写剧本、阅读报刊、撰写通知、邀请信等等,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策略都是不断加深,但凭借学生的个人完成模式,很难达到作业在时间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其中的乐趣,因为这些作业内容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无限的发挥,学生只能在分享与合作中才能认识语言的作用,也在不断的讨论中把自己对于作业的理解降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加以完成,这也包括与同学、家人的共享与完成。

4.资源性

很多学生倾向于借助音乐、电影、小说等资源的英语学习。利用资源其实就是采用感官让学习的内容印象深刻,这也是很多教师布置作业时考虑的作业之一——如何加强记忆。在此基础,让学生设计属于他们或自己的作业,至少形式上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上也可以跳出校园课本资源的局限性,采用多媒体展开设计类的作业,达成练习的作用,允许期间出现争议、错误和大胆的尝试。

5.示范性

其实,现在很多类型的作业模式都在不断的摸索中,既然试卷在学习作用中有一个導向性的作用,我们也可以逐渐推广和借鉴适合普通教学采纳的英语作业设计。例如,根据学生个人能力不同而采用的分层布置作业方式,在作业内容和操作形式上都可以让教师感受到面向全体师生的有效作业,在此示范性中逐渐完善评价的模式。

关于作业的转型来源于教育观念的转换,教育理念体现出何种教育人才的培养,就必定要与之对应的产生一种合理发展的作业观。高中阶段是个人主动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处于作业量化的关键期,高中教师可以把家庭当作课堂的继续,从人文角度辅助知识技能的巩固,发挥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性与创造性,区别作业与考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NORTH S, PILLAY H . Homework: Re-examining the routine[J].ELT Journal,2002.

[2]程晓堂,孙晓慧.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修订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0.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美)科恩 著 项慧龄 译 家庭作业的迷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01.

[5]朱仲敏.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定位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3).

[6]李学书.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本文为《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英语单元话题作业设计》课题的结题论文成果]

作者:肖茜

示范性高中素质教育分析论文 篇2: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摘要:新课改是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变革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高中教学管理简单分析后,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思路,主要包括:突出规范教学规章制度、突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突出素质化教育理念、突出教学成绩的差异化考核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进行变革,旨在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提高教学运行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教学管理; 改革思路

1引言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变革的重要标志,其重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是这次教育变革的重要特征[1]。而且素质教育的变革不仅仅是教师授课思路的变革,而且还包括硬件建设、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等各方面的变革。高中正是中学教育的冲刺阶段,而且正是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迅速转型时期[2]。所以,充分利用新课改中关于教师热情和责任的促进、学校文化与校本研究制度的建设为契机,以人为本的对高中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学运行质量,对于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有重要意义[3]。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进行变革,旨在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提高教学运行效率。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思路

2.1突出规范教学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高中教学运行而言,教学制度就是高中办学的“规矩”,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就是“方圆”。所以,建立健全并不断规范教学中涉及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监管体系,是实现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规范教学规章制度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从学生考勤、考试,到学籍管理、奖惩措施等等各个环节都包括在内。而且,有了制度再有就是认真严格的落实制度,通过严格落实、严格把关、严格考核、严格奖惩这四个严格来保障规章制度的完整、有效的落实。同时也要培养全体师生的竞争意识,使师生员工懂的通过正常的自我完善提高竞争力。

2.2突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新课改中一条重要主旨就是注重教学管理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办学,而且这种意识要体现在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如很多高中都是以学习成绩优劣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甚至有很多学校还公开成绩,目的在于让学生“知耻而后勇”。但这对于部分自尊型强但学习差的同学造成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中可以适度考虑部分公开,部分结合实际情况单独谈话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适当示范性带动相结合;另外教师课堂上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更多的对于学生采取先肯定鼓励,而后对于不足部分用合适的方式与角度为学生指出,这才能慢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相反,如果教师以一种课堂支配者的身份出现,对于那些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学习较差的学生一味的讽刺挖苦,只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日趋严重,直接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3突出素质化教育理念

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素质教育在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办法具体落实,尤其是素质教育中很多都是不可量化、考核困难,而且没有适当的制度与激励机制引导等一系列的原因共同导致素质教育一直是纸上谈兵。结合新课改的契机,要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力求让学生真正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实现应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考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同科目不同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以新课改的理念构建富有人文精神的创意姓课堂,使教学工作获得新的活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系列的方式共同实现等。这就给教学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比如在素质教育与传统量化考核习惯下考核方式冲突时,创意性课堂的随意性与传统制度化课堂冲突时,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成绩有冲突时等很多问题的协调的问题[4,5]。所以,素质化教育理念的实施要与新式教学管理制度相对应,为教师开展素质教学提供政策指导与理论支持。也可以开展以某个年级的一门课程,甚至一门课程的某些章节或者学习环节作为试点的方式陆续展开素质教育。

2.4突出教学成绩的差异化考核

教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较为完善而准确的考评体系,这种完善与准确主要体现在“奖惩分明”和“公平公正”两方面。只有对不同工种工作队伍的工作业绩准确、平等、及时的评价与考核,才能保证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制定,才能保证规范化的管理能有效监督教学的运行。尤其是一部分教辅部门、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不参加高考科目的教学工作等如何公平、公正的评价与考核,也是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要求。一份有失公平的考核制度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当然也会影响到教学机制的良性运行。比如对于图书馆部门可以以服务态度来衡量;对于不参加高考科目可以以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考核,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

3结语

新课改绝对不是以更换教材为主要工作为代表的是一次形象工程,而是一次以顺应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趋势的教育变革,这种变革在高中阶段教学管理工作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这种明显又不是简单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或者升学率的提高等可以量化的数据反映的,更深层次的是教育管理者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变革,教学管理部门办学理念的日趋完善[1,2]。同时也只有深层次的改变才能真正使新课改融入到高中教学管理工作中去,才不会是课程改革的内容流于形式。也正是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进一步丰富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下一步课程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金碧.新课改需重建教学管理制度[J].教学与管理,2004(11):17-19.

[2]罗洁.高中新课改正向我们走来—对北京市实施高中新课改面临问题的分析[J].北京教育,2007(6):4-5.

[3]王华明.关于普通高中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9-10.

[4]覃源滋.新课改理念下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J].广西教育,2006(6):5.

[5]杜贵忠.适应高考改革加强高中教学工作[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3):34-35.

作者:王建

示范性高中素质教育分析论文 篇3:

品牌高中规模扩张的效应分析与治理

在教育准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各教育组织展开了激烈竞争,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点”学校,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势下的新建学校,都开始重视品牌的管理与经营,品牌优势确立后,这些学校往往选择通过创办分校、兼并收购和组建教育集团等形式进行规模扩张,从而达到品牌扩张的目的。然而,这些品牌学校的不断扩张并没有带来人们所预期的结果。中等层次的学校越来越少,学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从学校组织经营来看,规模扩大后内部管理混乱,运作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从学生角度看,学业压力更加沉重,由于人数较多而缺乏必要的教育关怀等种种不和谐现象使我们必须思考品牌高中学校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 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的现状概观

1.巨型学校的形成

巨型学校是品牌高中学校利用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已有办学规模形成的。品牌高中学校是一个地区优质教育的集中,当前优质教育依然是卖方市场,存在教育消费者的巨大需求。于是,学校相关管理者抓住时机扩大招生规模,主要通过增加年级数、扩大班额容量,使现存教育资源超额负载运转。巨型学校是相对中小型学校而言的“超级航母”式学校,是指在校人数超过3000、班级总数高于60的超大规模中小学校。巨型学校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教育消费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但由于教学条件的超额负重运作,学校内部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变得捉襟见肘,从而又影响到了教育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2.名校办分校的高涨

名校办分校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整体扩张型,即完全在校本部以外圈地建校,“另起炉灶”;二是租赁型,即一些初中公有民办校,租用校外闲置的校舍进行低成本扩张;三是“联合办学”型,即公有名校向薄弱学校、纯民办校输入教育品牌及教育管理,薄弱学校、纯民办校则提供校舍等硬件设施。名校办分校具有较大的办学优势:从学校名气看,名校分校先天优势得天独厚;从教育软硬件资源看,名校分校动辄上亿元投资,加之其优秀的师资力量也让其他学校望尘莫及。

名校办分校具有优势的背后同时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隐患。首先,其所创办的分校在组织管理,教学风格等方面往往只是原校的简单复制,所以分校的教学质量或者说成功与否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其次,这些名分校往往以招收那些在学业上优越或能够担负高额“培养费”的学生为主,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3.教育集团的兴起

以品牌为龙头,组建学校教育集团,如东方剑桥学校集团、北师大海威学校集团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这种学校集团扩张使学校品牌迅速增值,增强了学校的市场竞争力,为教育消费者提供了部分优质教育服务。但是,这种扩张导致了学校“企业化”性质太浓,学校不像学校而像现代化企业或工厂,学校管理缺乏教育道德价值取向。

二、 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的动因分析

1.政府政策动因

国家政府是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其教育需求往往是一种对教育结果的需求。品牌高中学校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主要关心教育的外显成果,而且因为地域教育的发展状况是政府绩效考评的一部分,当作政绩来抓,表现为违背教育规律的“热心”。另外,现实办学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经济财政问题促使不得不通过现有品牌高中学校的规模扩张来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

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品牌中学的规模扩张。首先,政府通过的相关政策在默认并支持品牌高中学校的规模扩张。譬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调整现有的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已经普九的地方,可以通过学校布局调整,高初中分离、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挖掘潜力,扩大现有公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高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60%的目标。

其次,我国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后迅速波及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和需求压力不得不实行规模办学,如《教育部200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扩大优质高中的覆盖面;《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中要求“加快高中教育的发展步伐,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发展民办高中,加强县城示范性高中建设”。由此可见,政府的这些政策措施是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的重要推力。

2.顾客需求动因

首先,人们对高中教育总体需求量增加。原因是任何一级教育的扩张必然向两端教育波及,引发两端教育的规模扩张。在我国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高中教育规模扩张已成必然。因此,为了解决我国高中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瓶颈问题,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也就成为了我国新一轮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其次,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享有受教育机会已经不是问题,人们的关注从能不能上学转向能不能上“优质”学校。面对巨大的优质教育需求,优质教育资源却是稀缺的。这种需求压力一方面迫使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支持现有优质教育资源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使少数优质学校看到了规模扩张可能带来的丰厚利益。在我国现时期,高中是连接大学的关键阶段,于是品牌高中学校更是处在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社会中经常流传的就是“进了某某品牌高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国家重点大学”等。因此,优质教育资源处在一个深度卖方市场,是推动品牌学校规模扩张的根本动力。

3.学校发展动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重点校”办学政策使这些品牌学校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包括物质资源基础、社会关系资源基础等,为学校自身规模的扩张提供了可能性;加之,教育消费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狂热需求可以为品牌学校的规模扩张带来多方面的效益。从办学经费来看,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对学生的收费,规模扩张可以为学校争取更多政府财政拨款找到现实理由;扩大招生规模则可以带来一定范围内的规模经济效益。当前,我国高中阶段一定程度上允许“择校”,于是品牌学校通过扩大规模来广收这些“择校生”,可以获取数额巨大的择校费、捐资助学费、赞助费等各种费用。从学校经营管理理念来看,一种共识是“大规模可以得到政府的重视,大规模不易被淘汰,大规模说明学校管理有方”。在这种错误理念引导下,校长等管理层为满足自身政绩需要而盲目扩大规模。

三、 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的效应探析

1.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与优质教育资源增长

在分析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与优质教育资源增长两者关系前,我们有必要阐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基本认识。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是指学校所拥有的涵盖了文化、制度、管理、师资、特色、物质等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总称,能够实现办学质量最优化,学生能在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也有研究者认为,优质教育是能较好地完成本学段的教育任务,能被社会、家长和学生认同,能把学生近期发展需求与长远发展目标结合的教育。笔者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必须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以尊重学生和关注学生为基础的教育。但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优质资源一般集中在一些名牌中小学中,因此“优质教育资源”和“名校”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两个可以互相替代的概念,这是不正确的。

第一点,品牌高中学校是优质教育资源吗?目前,在我们公众心目中的“名校”往往是就是那些高升学率的学校。这种高升学率往往又是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把学生放入一个严格的非人性化的管理中,教师一味灌输,学生一味解题,甚至取消体育课程等。学生成为“做题机器”,根本谈不上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品牌高中学校也未必就是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推出,品牌高中学校的规模扩张并不一定能代表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长。

第二点,品牌高中学校的规模扩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品牌高中学校通过扩大已有办学规模、创办分校、兼并收购薄弱学校和组建教育集团等形式进行规模扩张。在这过程中,把学校特有的管理经验和资源进行输出,目的是增加教育服务和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等原因导致出现“规模大了,效率低了,质量差了”的现象,优质教育资源并没有真正扩大,而是一个稀释的过程。

2.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与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我国的大部分品牌高中学校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重点校”政策之下形成的,现在这些高中学校具有着其他薄弱高中学校无法企及的优势,如:资源吸附优势等。在某些地方已经存在“学校寡头”现象,教育准市场内的竞争主体是一种失衡状态,从而所谓的“有效竞争”往往演变成以强欺弱,以大吃小的局面。

首先,从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来看,品牌高中学校在规模扩张中虽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了学校发展所必须的资金,但其主要来源还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在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品牌高中学校的规模扩张必然会挤占其他高中学校的经费投入。这种在经费投入上的不均衡势必导致普通高中学校之间的差距,加重品牌高中学校与薄弱学校的两极分化,中间层次的高中学校则日益减少。

其次,从教师资源配置方面来看,品牌高中学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必然对优秀教师有很大的需求,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品牌高中学校多集中在县城和市区,这就使得品牌高中学校无论在物质待遇还是发展机会等方面对优秀教师资源都具有着极强的吸附能力。品牌高中学校的这种优势吸引着其他相对薄弱高中的优秀教师,从而造成了薄弱高中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地域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再次,一定区域内教育市场需求总量已定。品牌高中学校学生规模扩张,是一种掠夺性的行为,它以招收学业水平较高或着那些能够担负高额择校费的学生为主,把相应的弱势生源留给其他薄弱高中学校。同时,由于经费的不足和优秀教师的缺乏,“市场”的选择必然偏向一端。可见,品牌学校的规模扩张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不均衡性。

3.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与高中学校效能提高

什么是学校效能呢?我国学者孙绵涛、洪哲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还有学者认为,学校的效能反映了学校使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变化的方向、程度与大小。根据学者们的阐释来理解学校效能后,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与学校效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从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与办学效益的关系看,学校管理者在“做大”的管理理念下,往往只看到规模经济的一面而把握不住学校的适度规模。靳希斌在所著《教育经济学》中认为组织规模扩张过程中要经过规模收益恒常、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三个阶段。只有在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成本增加的比例时,才是规模经济。学校规模过大,使学校的组织形态和工作程序由简到繁,功能分化、结构分化的程度更高从而不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了内部运作成本,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

从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看,首先,学校规模大小与学生发展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个很直接的表现就是班级数的增多和班额人数的过大,结果就是有限的教育资源超额负载,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如一个教师带两个班的课就要面对100多名学生,在45分钟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照顾全部的学生?教师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少数学业相对优异的学生身上,而广大的中等生和后进生缺乏必要的教育关怀,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缺乏归属感,相应地影响了学生在自信、自尊等人格方面的发展。另外,目前我国对高中学校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升学率方面。然而,这些品牌高中学校的高升学率在多大程度上是其有效教学的结果,多大程度上是其在招生时的隐性选拔机制的结果?中等生和后进生在以前基础上面有了多大的发展?有待我们进一步认真考察。其次,学校规模扩张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工作量增大,没有时间进行补充性学习,整天疲于备课、批改作业;规模扩大后教师人数增多,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加之严格的绩效评价,教师之间是一种以竞争为主的关系,从而不利于教师发展。

四、 品牌高中学校规模扩张的危机治理

1.政府政策治理

一定时期,政府政策推动了品牌高中学校的规模扩张,现阶段要改变规模扩张带来的消极效应同样需要决策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

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品牌高中学校规模的过度扩张。对已经存在的规模过大品牌高中学校采取治理措施,如有学者认为经过调查和研究后可以对规模学校进行拆分;对分校实行独立法人治理,使其脱离“母校”的管理体系;对计划进行规模扩张的规模高中学校给予政策引导,制定规模上限,避免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其次,加大对薄弱高中学校的扶持,积极改进薄弱现状。当前,准教育市场中的竞争主体是不平衡的,“学校寡头”难免出现,改变的关键就是要通过行政政策的扶持,培育市场竞争中的平等主体。

2.组织经营治理

学校组织内部的经营治理也是必须的。第一,要改变旧的“做大=做强”的办学理念。在我国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于是人们做事总喜欢“求大”。学校管理运营中也不免受到此种观念的影响。但反观历史,一些大规模的组织没有经营效益,只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线上。原因是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不能通过精细的经济学分析来确定组织的适度规模发展。第二,科学构建组织内管理机制。一定的管理方法往往只适用一定规模的组织,管理者需意识到这一点,随着学校规模的适度扩张,学校已有的管理机制必须加以创新,否则,学校管理不会获得好的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新平,郑小明.关于超大规模学校的若干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7(3).

[2] 张新平.巨型学校的成因、问题及治理.教育发展研究,2007(2).

[3] 田汉族.论学校品牌经营策略.教育与经济,2005(3).

[4] 路宏.关于学校规模经济的研究综述.中国农业教育,2006(3).

[5] 马健生,鲍枫.缩小学校规模: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比较教育研究,2003(5).

[6]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付一静)

作者:吴召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学校管理学课程改革论文下一篇: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