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阶段性小结

2022-09-09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效课堂阶段性小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高效课堂阶段性小结

高效课堂阶段性小结

以往“师问生答”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

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

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

第二篇:高效课堂阶段小结

“高效课堂”前一阶段工作小结

在学校组织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认真组织全组同志学习“高效课堂”相关知识,讨论“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方法,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反应“高效课堂”的中心思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一周的教学过程中,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讨论时间过长,效果反而不明显。

2、课堂周期较长,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针对以上问题,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有针对性的提出讨论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明确每一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在导学案中对学生的复习内容、自学问题、老师应指导哪些问题都应有所涉及。

2、掌握课堂节奏,分阶段的完成教学内容,力争按计划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李顺平

2013年11月25日

第三篇:高效课堂实施阶段小结

周德莲

实行高效课堂以来,我从期盼——质疑——探索——赞同,觉得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从自己的内心到对高效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快。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

二 、课堂展示,展出自信和魅力

1、课前准备:高效课堂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回去作好预习,整理、搜集资料的充分准备。

2、学生课堂激情研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的重要环节,而问题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完成的状况。上课学生对问题的激烈讨论,更能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学间互相帮助,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学生更能找到自信。

3、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使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书写功底和概括能力。

总之,对于高校课堂我虽然曾经也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也怕学生虽然上课讨论的很积极,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能融入到新课堂中,是否真正的讨论过学习目标中的问题,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高效课堂真正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深度、广度。

上海海泰龙泉希望小学

2013年5月6日

第四篇:高效课堂第一阶段性小结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高效课堂第一阶段小结

根据县教育局的部署,我校开展了构建“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工作。我校在实施中不断思考、探索总结、反思。现将实践与反思小结如下:

一、构建“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初步收获

1、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我校大部分教师对构建“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是支持的。通过有关的校本培训,认真学习《汝南县教体局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召开课改研讨会,教师课改的研讨课,上网查阅有关高效课堂的资料。大部分教师对“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有初步的认识。教师编写导学案,改变了过去很多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抄写别人的教案,而不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现象。现在,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多了,导学案的设计的原创成分也多了,提高了备课的有效性。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讲的比较精,练有一定效果。

2、有助于建立起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同时,在巡视时及时发现学生好的解题思路,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困生给予精心辅导,师生关系融洽,从而建立起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3、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明显增强了。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导学案。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在学习中敢于挑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现欲望、语言表达能力强了。

二、构建“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课改形似而神不似

实施“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几个星期来,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颇有几分模样。但细细一剖析和反思,发现其形似而神不似。我们把整个“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过来。只学形式,而没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的学情和学科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取其精华,并且丢失了原来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导致期中考大部分实施课改的班级收获不大,甚至出现了差生面扩大,总体成绩下滑的状况。

2、误用导学案

设计导学案时,老师忽视了《课程标准》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么翻阅教材,将教材上的内容变成问题填空,让学生从教材上找答案再填空;要么,从教辅资料上找知识点归纳,让学生填空。这样从根本上并没有能够让学生去探究、思考,从而让学生感到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老师的确经过了思考,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思想,但设计的问题仍然缺乏启发性,要么问题问得突兀,问题设计的目的太明显,不能给学生以豁然开朗的感觉;要么知识的深度、广度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吻合,所设计的问题跨度太大,导致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深刻地展开。学生也无法按时完成。部分教师过分的依赖导学案,忽视了课堂的生成,导致课堂教学的不高效。

3、教师的主导作用被淡化

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由于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或驾驭不了课堂,出现了不讲、不听、不评价、不纠正、不总结、不调控、不检测反馈的局面,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后教”的环节上,对有些学生的钻牛角尖的问题,加以限制怕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如不加以控制课堂上对共同问题的交流讨论时

间又不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的课堂有些失控,由过去的过于安静到今天的过于喧哗,以至于老师听不清学生到底在说些什么。我们教师的教就如“空中楼阁”。那么 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了。

4、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错位

“高效课堂”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来体现呢?有些老师将整堂课的内容都让学生展示。这样看起来,课堂好像是真的交给了学生,实际上成了另一种满堂灌,即:原来的老师“满堂灌”变成了学生“满堂灌”,可谓换汤不换药!少数学生在讲课,而大多数学生还是在痛苦地充当“群众演员”或者“观众”。

5、小组合作欠实效

一是小组长的作用难发挥。我校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而优生又偏少。根据“兵教兵”小组合作的座位安排学习,每组都分不到一个学习能手,在相应的时间内一人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要帮助组员完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一人带动其他人的学习效率根本无法达到。二是先学环节落实不到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的教学,需要学生提前根据导学案对上课内容进行预习。教师督促不紧,学生差生面大,求知欲不强,有些同学不能事先完成,导致上课效果差,活动中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三是合作交流、展示环节的参差不齐。在课堂上,个别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大,少数学困生游离于小组之外,借机做小动作,精力不集中,不参与学习与讨论。小组交流时,作为优秀生的组长的意见具有先声夺人之势,影响或左右了其他组员的正常思维。学生的注意力过于注重轰轰烈烈的活动,忽视和淡化了对知识的学习(预习)和双基训练。学生的表现机会不均等,仍然是部分优生独霸课堂。

6、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对构建“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活动没有相应的有效制度。制度的缺失,导致多数教师参与“高效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太高,总是顾虑重重。致使构建活动不够深入,参与参差不齐,效果不理想。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1、坚定地走课改之路。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大胆实践,持之以恒,不搞形式。

2、积极稳妥推进。通过对全体教师的调查问卷、学生的抽样调查问卷及课改研讨会,学校对课改要求做适度调整。

3、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提升业务素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4、优化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觉、主动、高效地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5、加强制度建设,为课改工作保驾护航。

良屯学校

教导处 2012-2

打造高效课堂 第一阶段性小结

良 屯 小 学 2012-2

第五篇:2014高效课堂研讨课阶段小结

高效课堂第一阶段教学研磨课活动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根据“中学部教师高效课堂研磨课活动方案”,我校从九月末开始举行了高效课堂研磨课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侯科长,张校长等校级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在教导处的精心策划下,结合各位教研组长的认真组织,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使这次活动圆满地落下来帷幕。备课组教师围绕每节“研磨课”进行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现对本学期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磨课”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本次研讨课的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教导处开学初提出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于是大胆改革,开学初组织教师上好一节研磨课。以教研组为单位,领导分工参与其中进行了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2、作课教师勇挑重担,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研磨课,主要面向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在讲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色,把课堂交给学生,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给我们展示了讲课的技巧,方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与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课后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认真的提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研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本次研磨课的亮点

这次研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总之,通过这次以探索高效课堂为主的研磨课,我觉得有两大优点。

1、教学理念的变化。从本次授课过程中看,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在教材把握方面比以前进步了很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到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见解。

2、教学模式的变化。

这次的高效课堂研磨课,主要是以教学模式为目标,引领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教学内容设计过难、过多。知识的过渡与衔接不好,没能将知识织成网、穿成线、分成类,基本技能练习没有目的性,基本方法缺乏指导性,基本思想渗透不到位,基本活动经验缺乏示范、模仿和提升。

2、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缺乏预见性,有的离学生太远,有的太难,有的不够严密容易答偏。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本次高效课堂研磨课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自学过程完成的不好。有的老师没有布置或只是随便说一句预习下一节内容,学生也很迷惑拿起书来随意翻翻,就算应付了事,没有任何实效性。

总之,这次研讨课凝结着全体教师的智慧、汗水,更为高效课堂的下一步研究做好了铺垫,尤其是各教研组长教师更是功不可没。在这里再一次表示感谢。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深挖教材、精读课标、合理设计教法学法。为我校的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贡献力量。

中学部教导处二O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感谢客户的话语简短下一篇:高校微信商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