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2022-12-03

第一篇: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案例-小学家庭教育案例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六年级班

陈佳俊

案例:

班上一名叫柳书宇的男孩,聪明,但极其懒惰,缺乏自觉性,不爱做作业,一份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就是不做,宁愿第二天被我罚做两遍也不做。这还是小事,更让我觉得可怕的是他很会撒谎,一次他告诉我语文练习册没带,还信誓旦旦地说绝对有完成,第二天一定带来,可第二天又说忘带了,第三天说练习册在妈妈家,他说前几天在妈妈那里写作业,今天妈妈出差了,他又去爸爸家生活几天。所以没有带来,我听后一下子懵了,到底这孩子家里是

什么个情况。经过和孩子的爸爸练习后得知这孩子是单亲家庭,孩子给了妈妈,有时妈妈工作忙,就来爸爸家住几天。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性,给了孩子以可乘之机。

原因分析:我知道柳书宇是个较叛逆的男孩,于是没有粗暴地批评他,我认为他这种说谎行为的形成,一定是有深刻的原因的。要把根源找出来,才能帮助他。于是我找到了他,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谈天,在谈天中我了解到:柳书宇的父母早年就离婚了,孩子给了妈妈,有时妈妈工作忙,就来爸爸家几天,双方老人又很疼这个孙子,平时要什么都会得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便养成了这种坏习惯。

教育对策:这个孩子较早熟,有些叛逆,于是我告诉他,人无完人,就算是你最佩服的人,也是会有缺点的,就好比老师也有非常多的缺点,但老师一直努力改正就会越来越好。你也一样有了错改正了就是棒小孩,而且你现在已

经是小学生了,学了这么多知识,应该懂得判断哪些事对,哪些事错。我又问他,你想不想成为一个比老师更棒的小男子汉,他很坚定地说想。那很好,那你就要学会“扬长避短”,聪明的他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了,以后我要把周围人好的地方学来,不好的地方不学,

从那次以后,这个孩子开始慢慢变好了,作业开始做了,撒谎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虽然有时那些毛病还是会反复,但是我相信,柳书宇已经开始懂事了,“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大王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大王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一、开展工作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的现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于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倍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2条中提出“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因此,处于弱势地位的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为响应国家的政策,切实做好我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工作,我校迅速成立家长学校,积极应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

二、学校具体情况

1. 近年来,我校的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务工和个体子女占27%以上,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子女的身心受到众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从家庭中月收入情况看,月收入2000元以上学生家庭只有%,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这决定了他们不能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有较好学习条件者只占33%,流动人口中有80%的学生和父母挤住在不足50平米的出租房内,没有专门的学习空间,缺乏必要的学习资料;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65%以上家长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其中还有部分家长为文盲,只有23%左右的家长达到高中水平,%左

右的家长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因此,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在学习及心理上给予子女必要而科学的家庭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流动人口子女成长过程中,学校将不得不承担着着比常住人口子女学校更为突出、艰巨而重要的教育任务。

2.由于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家庭教育知识匮乏,家庭教育氛围缺失,家庭教育内容狭隘,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一方面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锻炼了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承

受挫折的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使他们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诸如;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催不做;态度、生活随便,不愿意接受纪律的约束,不讲卫生,不爱整洁,文明程度低;办事无目标、无计划,无条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与人交往时,常常表现为斤斤

计较而不能宽容大度,心胸狭窄等等。而且很多孩子随父母辗转迁移流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理上难于找到归属和认同感;加之流动人口属社会弱势群体,使得这些孩子更为敏感、自卑、易受伤害。流动人口子女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使得他们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常住人口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这一点也往往为学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学校的做法

1.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我们通过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市场、街道等场所发宣传单、办宣传栏,在学校橱窗开设宣传栏、邀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召开家长会等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孩子上学了任其发展、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树立为国教子的正确教子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

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立体的教育氛围。

2.注重家庭文化氛围创设,提高家庭教育影响力。家庭文化是最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读报„„这一切都有着教育意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一个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家长言传身教带出来的。有的父母长期在外奔波,让爷爷奶奶在此照看几个孩子;有的是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有些家长除忙于生意外,则热衷于一杯酒、一支烟、

一副牌,当孩子埋头学习时,父母却只顾看电视、打扑克。有的家长自己一边搓麻将,一边叫孩子坐在旁边做作业。这样的环境,怎样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孩子?我们通过家访、召开小型家长会等方式教育家长:作为家长,再忙、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

育。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思想水平、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在家时可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在家时多谈论社会、生活、工作等积极的一面,多谈谈如何勤奋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情况,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等等。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再差,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建立书香型家庭为契机,为孩开辟小书房或起居室,安置一张写字台、家庭图书、图片、花草盆景等,这对孩子拓宽知识面,培养高尚情趣,使其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3.校园积极创设各种环境,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我校通过开展“改陋习,树新风”情景剧、“话说追星”辩论会、“知恩、感恩”演讲比赛、“书

香校园”之读书报告会”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校园人际环境。同时让流动人口子女所携的不同地域文化充实到我校的主流文化中,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呈现一种多元的状态,从而营造了宽容、民主、接纳、博大、共融的多元校园文化特色。

4.落实政策,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保驾护航。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已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我校结合实际,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文件,让流动人口子女能与我校的孩子一样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校积极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积极地开展流动人口教育活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我校在2016年南谯区教育局教育教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6年小学毕业检测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师生多次获得市级、区级的各种奖励。

大王办中心小学

2016年8月16日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五华县五华中学

许菊嫦

一、学生问题的发现

去年9月,我担任了高三级的语文课。进行了一个月的备考复习后,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统考。成绩出来后,我发现一个学生的理科总成绩由升级时的班32名前进到第3名,而且语文考了107分。印象中这个张小坤坐在最后一排,上课不喜欢发言,让人感觉有点桀骜不驯的样子。一下子进步那么大?是真实的成绩吗?

二、学生问题的深入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我了解了张小坤的一些情况:

1、这次成绩是他认真做题考出来的真实成绩。

2、高

一、高二时,他学习都抱随便态度,成绩起起伏伏,但从未进过班级前15名。

3、喜欢独立行事,不太跟人交流和交往,常常让老师觉得他很傲气。

4、生活与单亲家庭,

和母亲过日子。母亲在一个小工厂上班,为了生活,很少跟孩子交流。

5、他在家很懂事,生活自理能力强,家务活做得好,孝顺母亲。

6、他从未想过要读大学,高中混完了就出门打工。

三、学生调查结果与教育目标

张小坤由于生活与单亲家庭,缺乏关注与关爱,致使心理较为封闭;由于缺乏理性前途引导、教育,致使学习没有目标。

只要老师、家人给予关注,给予关爱,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引导,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学生;只要教育得当,给予扶持,他肯定能考上大学。

四、教育过程

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采取赏识教育法。我主动找小坤谈心,从表扬他取得了好成绩开始,鼓励他要再接再厉,让他知道老师很关注他;特别是在班里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让他感受到做学习表率的光荣与快乐。我还常常不经意

地遇到他,跟他谈家人,谈学习,谈理想,谈将来,不经意地谈起听说他在家挺勤快、挺孝顺,表扬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很快,张小坤变了,性格开朗了,喜欢发言了,学习主动了。

其次,我采取学校家庭结合教育法。我主动联系小坤母亲,进行电话交流,让母亲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和在校的表现,把对小坤的教育方案告知她并取得她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了解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心愿,得到了她的支持,我便从现实出发,教育小坤要学好知识,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以图发展,也只有自己有真正的能力了,今后才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我明明白白告诉他,要想上大学,只有把这一年的时间拼进去。他有了触动,跟我说要实现上大学的目标。我在联班老师分析会上把他推介出去,让每一科的老师都给予他学习上的鼓励与关注,多提问,多检查,多分析,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学得信心十足。 再次,我采取跟进教育方

法。小坤表现好了,考试进步了,我及时表扬;小坤学习松弛了,纪律松散了,我及时提醒;小坤遇到问题了,心情不爽了,我及时帮助解决和开导。在张小坤的学习路上,我做他的良师益友。

五、教育结果

张小坤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获得了516分,入围省2A线。

六、案例总结与反思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应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孩子。老师对他们的爱,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雨露和催化剂。

2、我们教师应该秉承 “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既关注全体,也照顾个别,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

3、作为教者,应全面了解学生,根据生情对应实施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时,既要耐心细致,又要不怕反复,要坚信学生是可造之材。

4、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耐性。可社会对教育的不重视、个别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教师权益的无法保障,让老师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耐心和耐性。家庭教育案例2

童童,7岁,父母均为大学学历,父亲是一家大型公司部门经理,母亲同一家公司的业务骨干,经济情况较好。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怕照顾不好童童,于是将童童送回清远的奶奶家抚养,直到5岁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刚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童童显得有些不习惯,父母发现他性格内向,不爱讲话,问他一些问题,只是通过点头或摇头来回答,是时候干脆一声不吭,以为是由于和父母生疏的关系而导致的,想着过段时间彼此熟悉了,这种情况就可以改善。一年后,父母发现童童的内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放学回到家,就自己找一些东西玩,做事情很拖拉,老师反映在学校也很少和同学交往。比起以前,童童的

脾气也显得比较大,容易发脾气,父母说两句就躲进自己的房间悄悄的流泪,父母不知道怎样才能和他很好的沟通,怕长此以往,会发展的更加严重。

专业分析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祖辈抚养。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辈过分宠爱,对孩子的要求不用开口就满足,使得童童从小缺乏语言训练。同时,老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儿的知识,仅限于孩子吃好、穿好,少了些互相交流。再加上童童性格又较为内向、敏感,自尊心比较强,怕自己讲错了被别人取笑,胆小、怕羞,最终就变得不爱讲话了。但是,孩子的语言器官本身并无损害,语言发育迟滞。童童刚从奶奶家到父母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父母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与孩子多亲近,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找一些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事情,如布置自己的房间等,从而锻炼孩子的能力,密切亲子关系,促使孩子自主的交际愿望,丰富孩子的词汇,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运用语

言进行交际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是属于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父母需要耐性引导,也应给予时间慢慢说出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对于不易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父母,须在认同孩子情绪方面作出改善,有时孩子向父母发脾气,只为了找个对象宣泄,所以父母需注意不要给孩子太多不必要的训示或责难。通常可以引导孩子以画画或文字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有机会重组事件经过,并有机会作出检讨和反思。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分析他们遇到的问题,不一定是帮他们把一切问题都解决,而是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建议,帮助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案例: 某幼儿,5岁,父母均为大学学历,父亲是某公司销售经理,母亲是某公司业务骨干,家庭结构是三代同堂,经济情况较好。该幼儿性格内向,不爱讲话,如果问他一些问题,要么点

头,要么摇头,要么干脆一声不吭,不得已时偶尔蹦出一两个单词来。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很少说话,碰到生人就更不用说了。

分析: 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祖辈抚养。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辈过分宠爱,对孩子的要求不用开口就满足,使得该幼儿从小缺乏语言训练;同时,老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儿的知识,仅限于孩子吃好、穿好,少了些互相交流;加上,幼儿性格又较为内向、敏感,自尊心比较强,怕自己讲错了被别人取笑,胆小、怕羞,最终就变得不爱讲话了。但是,孩子的语言器官本身并无损害,其症状是不能像正常幼儿那样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发育迟滞。

精心装扮居室,力求体现童话环境

在为孩子开辟的小房间或划出的一角内,应当精心地加以布置。如墙上可以挂上些孩子爱的动物图片、幼儿活动图片、卡通人物图片等,适当的摆放一些动植物工艺品;家居布置颜色丰富

多彩,活泼、亲切;孩子的床单、被面、枕头、窗帘、衣裤、鞋帽等生活用品均可伴以童话图案,更可以请幼儿一起帮助布置、挑选。从而锻炼孩子的能力,使这片属于孩子的领地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可,同时密切了亲子关系,诱发幼儿自主的交际愿望,丰富孩子的词汇,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积极性。 有目的有选择地购买童话玩具

为孩子购买合适的玩具,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以适应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既不能对购置有教益的玩具不屑一顾,只在孩子吃、穿、学习方面多花钱;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价格越高越能启发孩子的智力,一味追求高档玩具;事实上,有些简单的玩具更能唤起孩子的想象力,活跃孩子的思维。与此同时,要利用各种时间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来加强正确的语言示范,为孩子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提高孩子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用童话语言熏陶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语言由单一词汇向句子表述发展,语意表达也由简单到复杂。而多讲一些童话故事,是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极好方法。童话中的词汇形象生动,极富趣味性,如“太阳公公”、“月亮姐姐”、“风伯伯”、“星宝宝”„„,易记、易读;也可以鼓励孩子多用童话语言,描述较为熟悉的猫、狗等动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地爱讲、会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用童话书籍、磁带、动画片启迪孩子

可以有步骤地购买童话书籍,并加以必要的讲解、指导,在孩子的头脑里不断积累童话故事;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听音乐、童话磁带,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和谐的精神和愉快的情感;动画片内容精彩,角色直观、形象,也能帮助孩子分辨是非,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兴趣,可以要求幼儿推测童话中的

一些情节,进而续编、创编故事、儿歌,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经常带孩子去郊野,观察各种家禽动物,观赏迷人的自然风光;经常做一些童话游戏;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由意义的活动等,可以为孩子积累更多的说话材料,逐步使孩子真正的掌握语言。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平时很少管孩子。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对孩子不管不问,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因生活琐事经常打架,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原因,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面对现实,调整心态,改善家庭关系,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陪陪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开通热线,建立家校电话联系。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与任课教师、家长经常联系,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家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陪陪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课程,把家长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 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4、多一些呵护成长的爱心。平时注意观察他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并告知他们的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与其结对,经常找其谈心,随时掌握他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健康成长。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丰富课余生活,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为了孤独的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外活动,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家长教师共同携手,方能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优良习惯。

板泉镇中心小学 张玉清

2012.4.9

第三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呼唤爱

善于爱

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办厂养他的,由于平时厂里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 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刘子帅

性别:男

年龄:

11 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 、 学习缺乏主动性。

经常不能完成作业,

不刻苦,

缺乏毅力, 没有钻研精神。

2 、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 、约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该同学今年

11 岁,体弱,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娇惯,使他养成了自由 散漫的性格。

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

困难,又借故不上学,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

厌烦。

四、个案分析

1 、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

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

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无纪律性,

做事随心所 欲,不计后果。

2 、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 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

又不肯问别人,

不懂装懂,

长期发展下去, 知识掌握不牢。

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 、他经常请假逃课,我让同学们主动和他玩、谈心,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

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 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

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2 、针对他身体弱,惰性强的缺点,多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激发

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

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

经与家长沟通得知, 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

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

到学期结束的时候,

刘子帅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 身体强壮,

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

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金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刘子帅

性别:男

年龄:

11 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 、 学习缺乏主动性。

经常不能完成作业,

不刻苦,

缺乏毅力,

第四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金水闸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刘子帅 性别:男 年龄:11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约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该同学今年11岁,体弱,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娇惯,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又借故不上学,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烦。

四、个案分析

1、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2、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他经常请假逃课,我让同学们主动和他玩、谈心,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2、针对他身体弱,惰性强的缺点,多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刘子帅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身体强壮,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少年儿童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五篇: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案例

活动背景: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赏心悦目的人文生态校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育氛围,这是基础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学校利用身处农村的优势,围绕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总体目标, 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原则,用心建设校园文化,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着力体现“为人生奠基,对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

活动内容:

第一:让人文性的环境培育人。为了扩大生态校园的宣传教育作用,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学校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学校不断优化花草品种,栽种松、柏、榆200余颗树木,让校园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精心营造墙壁文化、教师宿舍励志文化、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文化,在教室墙壁传播国学文化,绘制作品50余块,包罗文、史、经、哲、管等方面,让学生积累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成为高智商、高情商、高德商的“三高”之人,让终生学习的理念从小树立。

第二:让启迪性的石文化惊醒人。在校园四处的不同看点点缀了5个文化石,石头上镌刻“格高志远”、“厚德载物”、“修身德真”等启迪性石刻,文化石与花草树木相互辉映,师生们置身其中,将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加深对绿色、生命意义的理解。

三、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生态文明校园内涵,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们注重全方位的开展人文生态校园活动,各类活动做到班班行动,人人参与:(1)把升旗仪式、、晨会、班会、专题教育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常规活动;(2)把各种活动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有效载体,如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社会实践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等;(3)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活动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延伸部分;(4)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读书节、合唱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作为人文生态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5)开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教育。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节日,开展了环保知识讲座、环保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内组织学生做环保小卫士,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废旧物资回收活动,并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参加“保护家乡”、“捡拾白色垃圾”等环保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解决环境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的习惯。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了在活动中锻炼、塑造人,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的活动目的。

活动效果:近两年来,学校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学校发展,营造人文氛围,形成了让校园富有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着装校园。整洁美丽的绿色校园,处处呈现着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充分显示了人文生态校园的巨大功效与魅力。

事件分析:用总体规划、系列活动的形式,便于学校活动的开展,系列化的活动,有利于活动的持久深入的开展。

经验分享:学校生态建设能否深入人心,不在一次两次活动的效果,而在持之以恒的坚持。

问题思考:用一两次活动效果来衡量,能否支撑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是否与我们的美好愿望相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心校档案工作总结下一篇:装修违章整改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