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医疗器械论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预处理医疗器械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医学工程学科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于医疗器械問题的监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材被应用到日常的医学治疗中,而由于器械的不人性化,也使得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不良的事件。而医学工程学科的工作人员对于医疗器材使用的监测也使得这种现象的发生次数大大减少。

预处理医疗器械论文 篇1:

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摘 要】目的:探讨医疗器械清洗过程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清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了保障。结论:通过分析器械清洗质量存在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了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供应。

【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因素;对策

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洗是控制医疗感染的关键环节,通过清洗能去除器械表面上95%以上的病原微生物,是消毒和灭菌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清洗不彻底,残留污染物会形成生物膜,影响消毒质量,造成灭菌失败,残留的污染物还可以造成器械锈蚀、腐蚀和损坏,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我院医疗器械清洗过程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积极找出对策,提高了清洗质量,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成功,现笔者就医疗器械在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如下:

1 影响因素:

1.1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及责任心不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年龄偏大,接受能力不一,部分人员对清洗质量重视不够,责任心较差,清洗操作随意性较大。

1.2器械结构的复杂性:医疗器械多种多样,大部分器械有关节、齿槽、缝隙等,部分有管腔,还有组装配套器械、精密的细小器械等,细菌可能在其缝隙或表面不平处粘附,形成微生物菌落,彻底清除器械上有生机、无机物和微生物的难度很大。[1]

1.3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数:医疗器械在手术室或病房使用后医疗器械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包括致病微生物、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这类物质因具有黏滞性,干固后难以清除,可形成生物膜而造成清洗困难;无机物如钙、镁、钠等,可造成器械材质的变色、点蚀(生锈)等影响器械的清洗质量。

1.4清洗方法选择不当:不同的医疗器械应根据其材质、用途选择不同的清洗方法,而清洗方法、清洗程序选择不当,有关节的器械关节未打开,能拆卸的器械未拆卸等都会影响清洗质量。

1.5清洗剂使用不当:清洗剂主要用于器械的清洁去污,一般通过溶解、皂化、润湿、乳化、分解等作用去除医疗器械上的各类污染物质,要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因而清洁剂选择不当也可能影响清洗质量。

1.6水质、水温的影响:普通自来水含有大量的钙离子,用自来水清洗器械会使钙离子沉着在器械表面,形成水垢,影响器械的洁净度,而水的温度能影响清洗剂的效果,过高的水温会使酶失去活性,降低清洗效果。

2 对策:

2.1加强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培养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慎独的工作精神,有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同时培养业务技术水平,熟悉器械的性能结构、清洗剂的选择、各类器械的清洗程序和标准等。

2.2建立正确的器械清洗流程,制定各类器械的清洗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进行标准化作业。

2.3器械处用后及时预处理:使用后及时清理掉器械上明显的大颗粒物,喷洒酶保湿剂保持污染器械湿润,防止干涸。

2.4根据器械的种类、污染情况和科室特点进行分类放置。

2.5清洗用水的选择:自来水杂质较多,易起垢,只适合器械初洗或沖洗;软化水有效去除钙、镁等金属离子,清洗不易起垢,适合器械的酶洗和漂洗;纯化水去除金属离子和其它杂质,适合器械的漂洗和终末漂洗。

2.6正确选择清洗剂:不同的清洗剂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多酶清洗剂能快速的分解蛋白质、脂肪等多种有机物,主要用于有机物污物的处理;碱性清洗剂主要用于脂类污物的处理;酸性清洗剂器械生锈、变色、结垢后的处理。

2.7根据器械材质和污染情况采取手工和/或机械清洗方法,能拆卸的器械进行拆卸,有关节的器械打开关节大于90度,管腔类器械用高压水枪和超声清洗,严格按行标要求实施有效的清洗程序:冲洗、清洗、漂洗、终末漂洗,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

总之,清洗质量是消毒、灭菌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器械清洗质量存在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了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供应。

参考文献

[1] 徐芹,裴玉芹,医疗器械重复使用时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及对策,中国临床医护月刊,2011;8(11)

作者:赖小兰

预处理医疗器械论文 篇2:

探讨医学工程学科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的作用

【摘 要】医学工程学科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于医疗器械問题的监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材被应用到日常的医学治疗中,而由于器械的不人性化,也使得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不良的事件。而医学工程学科的工作人员对于医疗器材使用的监测也使得这种现象的发生次数大大减少。本文从我国现在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控的现状和医学工程学科对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字】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在现代的医学治疗中也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医疗器材大多数是使用物理的方法来对治疗人员产生较大的作用,而这些医疗器材在临床应用中有时也会由于技术人员或者操作人员的操作或者环境条件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一些不良事件。而技术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时监测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可疑事件,然后将所监测到的情况进行汇总,从而避免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所能够出现的各种风险。

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现状

我国目前对于医疗器械使用的监测相当的不过关,检测人员在很大情况下都是由于专业水平不过关或者培训不到位而使得我国的由于医疗器械出现的不良事件的情况大大提升。医疗器械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果,因此他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必须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实施的监测,对于医疗器械的运行情况要做到实时的掌握,一旦遇到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检测人员也可以及时给予维修或者及时停止。

1.1 概念不清楚

医疗器械大多都是经过国家质量检测的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所以这些器械在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并且不会产生不良的事件。而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是由于经过国家批准使用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所造成的医疗事故。而在现实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过关,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包括添加药物的顺序或者数量在多数情况下都不知道。而且由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对于出现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不能很好的调查处理,遇到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也没能及时上报。因为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概念没有弄清楚,也就使得他们在问题出现的情况下不能够很好的分辨出哪些是由于自身的问题,哪些是医疗器械出现的问题,这样也就会使得上报的准确性有所降低。

1.2 培训不到位

由于医疗器械的用途不同,他们的使用繁琐程度也会有相应的不同。有些医疗器械使用起来相对来说较为繁琐,而使用步骤也将会直接影响使用的结果,一旦使用的步骤出现差错,则很有可能会造成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因此对于医疗器械使用的培训也就十分重要。而目前我国对于医疗器械使用的相关讲座还是比较少,医院对于医疗器械使用说明的培训也不够到位,这也就使得医院工作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的时候会出现由于操作不当而产生的不良事件。同时医务人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也就会造成对于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以及出现问题的维修不够及时,也很有可能会造成不良事件。

2 医学工程学科对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作用

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人员对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对于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应当加强对于不良事件上报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做好日常的培训工作。只有医学工程学科的专业人员与医务人员针对医疗器械做足够的交流,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由于医疗器械所造成的不良事件。

2.1 加强对不良事件上报重要性的认识

医疗器械虽然是高科技的机器设备,可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由于使用年限或者实数次数的增多而产生某些情况。比如,有些电磁治疗设备,由于电线接触有问题而产生漏电现象。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必须马上上报,对于器械及时的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而不能接续使用,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情况。医学工程学科的监测人员也应该对于医疗器械进行及时的监测以及进行日常的维护,不应该只有到了真正发生了不良事情才开始对于医疗器械进行维护。

2.2 做好医务人员培训工作

医务人员是直接接触患者以及医疗器械的人员,因此更应当加强他们对于医疗器械使用的培训工作。而医学工程学科的专业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使用原理、器械的构造以及适用方法十分的明确,因此专业人员也应当让医务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这就需要医学工程学科的学术人员多开设类似这样的专题讲座,以及对于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的维护和故障的维修方法应该对医务人员做详细的阐述。这样的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医务人员就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就不用等到技术人员赶到就可以对于医疗器械做预处理。医学工程学科的技术人员应该让医务人员明确自己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所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起医务人员的责任感。

3 结束语

医学工程专业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使用原理以及器械构造相当的明确,而且对于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也是十分的了解,因此这就需要医学工程学科专业人员与医务人员多进行沟通。也让更多的一线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能够有着更好的了解。而同时医务人员也应当与医学工程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及时将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反馈给专业人员,这样才能够使得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减小,也使得生产厂家对于自己医疗器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以及不断地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降低由于医疗器械所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隋守聪, 魏国勇. 探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的工作职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4):105-106.

[2] 張福勇, 钱琳琳. 实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探索与思考[C]//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年会暨2010年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 2010:97-98.

作者:辛明

预处理医疗器械论文 篇3:

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管理的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 对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对医院各科室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回收、清洗、消毒、检查与包装、灭菌和发放,运行流程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质量追溯与管理。结果 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采用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结论 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感染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对策分析

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在医院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集中管理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核心部门,对医院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院由消毒供应中心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运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质量追溯与管理。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节约人力资源,优化医疗器械资源配置。

1.管理要求和方法

1.1管理要求

2009年,为了促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卫生部出台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提出了明确要求:“4.2.2 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其中,明确了质量管理追溯的必要性。我院于2013年开始尝试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并于近年不断完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追溯机制。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随时追查器械的处理日志,明确了工作环节中的责任,完善了管理工作,实现了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1.2管理方法

1.2.1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培训 前期与使用运行过程当中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与客户端使用人员进行理论与现场操作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并规范使用。

1.2.2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需要先采集复用医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相关信息,根据其清洗消毒、灭菌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灭菌包所需器械进行登记拍照等相关数据,录入系统,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根据器械所需处理流程,按“回收”、“清洗消毒”、“配包”、“灭菌”、“灭菌审核”、“发放”、“接受”、“使用”依次进行功能模块分类,以便工作人员快速进入所需工作界面,见图1。

(1)回收:工作人员按科室分类回收器械。前期客户端培训时需强调追溯条码需回消毒供应中心,否则追溯链就会中断。有追溯条码的器械应直接扫码回收,其余物品可以通过“无条码包登记”进行记录。确认回收记录无误后,扫描网篮牌,根据提示扫描回收人员条形码完成回收。

(2)清洗消毒:将同一清洗车内网篮牌全部扫描,选择相应的清洗消毒器和清洗程序,扫描清洗人员条形码开始清洗消毒。网篮牌随清洗器械一同进机清洗消毒。

(3)配包:当器械完成清洗消毒进入检查包装区后,工作人员检查清洗质量是否合格,根据检查结果扫描网篮牌选择“合格”或“不合格”或是“部分合格”。将清洗质量合格的器械按要求进行包装后,选择相应物品名称,根据提示扫描配包人员和审核人员的条形码,打印出追溯条码。工作人员检查追溯条码信息是否正确、清晰、完整,确认无误后贴于包外。

(4)灭菌:灭菌员将待灭菌包按要求装载于灭菌车上,扫描灭菌车上待灭菌包条码及灭菌器锅号,选择相应的灭菌程序,扫描灭菌人员工作条码,系统将自动打印出该灭菌锅的灭菌锅次条形码。将灭菌锅条形码贴于BD测试包外,当有植入物时还须使用生物培养包,放入最难灭菌处一同灭菌。

(5)灭菌审核:灭菌结束后,灭菌员检查灭菌情况。扫描灭菌锅次条形码,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格”或“不合格”,并扫描灭菌审核人员条形码。若有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则返回检查包装区重新处理。合格的物品则根据需要发放或放置于无菌物品存放区分类储存。

(6)发放:工作人员根据各科室所需发放物品扫描灭菌包追溯条码,确认无误后点击“发放完成”,打印机自动打印出发放单以便工作人员核对。

(7)接收与使用:临床科室在接收和使用灭菌物品时需扫描追溯条码进行记录,并在使用完毕后做好预处理,按要求放置以便回收。

2.结果

2.1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实现了国家卫计委对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消耗,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器械使用风险。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管理中,能够更规范化管理器械,对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使用的各個环节进行质量追踪。追溯条码具有唯一性,在再次回收时系统会继续记录其处理流程,当需要时可以返回查询其所有的操作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了信息交流、数据共享,便于整体监控。各科室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器械交接情况,追踪器械的去向,合理安排使用情况,有利于更好的安排医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追溯功能,可以快捷的查询出灭菌物品的具体流转情况,当出现需要召回情况时,可以及时查询到所需召回锅次及所有灭菌器械的发放情况,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停止使用,见图2。

2.2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子信息管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手工登记工作,无需工作人员来回交接清单和二次誊写,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工作量有了提升。由于可以便捷查询统计出每个员工的工作量,方便科室核算,有助于进行绩效考核,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电脑记录相对手工记录更为规范化,避免了由于工作人员字迹潦草,难以辨识或者书写错误导致的回收差错,记录的数据更为精准。对于追溯条码保存完好的器械包可以直接用扫描枪扫描回收,不仅快速准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回收差错,同时也有利完善追溯链条。以回收差错的发生次数除以当月临床科室回收总次数,乘以100%,得出的结果即为当月的回收差错率。由于回收准确性的提高,回收差错次数的减少,每月的回收差错率也随之下降。无菌物品发放区根据回收物品及时将各临床科室所送物品发放返回给各科室,保证各科室的使用周转。由于回收的准确性增加,各临床科室所送来的物品可以准确的返回科室,减少了科室交接物品数量不符,临床科室的投诉率也随之降低。通过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前后的数据对比,可以更明显的看出运用系统后的优势

2.3每日灭菌锅须先进行空锅BD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才可以正常灭菌,且每锅每周须进行一次生物监测,若有植入物须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在没有进行生物监测的灭菌锅第七日或随锅有植入物时信息管理系统会自动提醒要求进行生物监测,保证灭菌结果的可靠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器械处理流程不完整或不合格时信息管理系统的警报机制可以警示工作人员,停止其继续操作使用,工作流程更规范化,有利于降低由于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造成的感染。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也会记录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查询到处理流程里的经手人员,责任到人,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促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各个环节协同作用,促使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提高,保障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减少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管理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不仅能够提高医疗器械管理效率,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还能在发生纠纷时有记录可查以便明确责任。

3.讨论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与发放,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提出以下措施:

3.1加强知识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加强科内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对工作人员管理标准、工作思想和工作要求等进行统一。科室需加强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以便工作人员能更熟练的运用系统,减少系统的误操作。强调追溯的重要性,在回收时使用扫描枪对追溯条码扫描进行回收,完整追溯链条,避免回收错误。正确记录操作执行人,明确责任范围,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遵循国家标准,不能违规操作,以免引起纠纷。珍惜院外进修培训的机会,学习其先进优秀之处,归纳总结后将意见告知系统研发人员以便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3.2完善系统支持

虽然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管理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优势明显,但信息管理系统仍有其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以便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人员需要定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减少程序缺陷或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提出的合理建议要予以采纳,进一步精简操作流程,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当国家消毒供应中心指导规范更新时,信息管理系统也应根据要求进一步更新,使系统运行更规范完善,追溯性更强。

3.3临床科室支持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为各临床科室提供后勤保障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各科室的配合才能更好的管理器械。临床科室应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在接收使用时按流程进行相关操作,完善追溯记录,以便更好的追溯查询其流轉日志。保存追溯条码并随使用器械一同返回消毒供应中心,以便工作人员可以扫码进行再次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降低回收差错率,更有助于信息管理系统完整的追溯器械的所有处理环节。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互相配合,才能最大化发挥出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管理的优点。

综上可知,在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后,实现了医疗资源功效和人员配置优化,不仅流程更规范化,而且具有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器械的可追溯性,降低临床感染发生率等优点。

参考文献:

[1]董放.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6(03):148-153

[2]邓玉环.医院再生医疗器械消毒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实效[J].护理学报.2007(03):50-51

[3]顾红梅.浅谈医院医疗器械数据信息管理技术规范[J].科技资讯.2010(02):156

[4]邵希涛.试论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J].科技风.2017(05):58

[5]唐昊. 医疗器械条形码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6(05):135-137

[6]唐郁葱.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浅议[J].中国卫生产业.2017(20):53-54

[7]陈琼芳.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的开发与追溯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10):13-15

[8]王枫红.区域医疗器械和耗材物流配送信息平台的研发[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15):27-30

[9]王斌.国际医疗器械安全性信息适时监测和分析研究[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09(02):28-34

[10]王向民.医疗器械条码化监管 提高医疗业服务水平[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11):28-29

作者:蒋思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药立法探讨论文下一篇:国家安全和利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