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2022-04-1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就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选择基准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并对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希望有助于将来在区域主导产业研究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篇1:

二轮志书“经济综述”卷设置和记述刍议

[摘 要]二轮志书设置“经济综述”卷,能全面、系统反映一地经济发展的总貌和轨迹,既有合理性,又有必要性。“经济综述”卷的基本构成元素可分成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结构四部分。记述上,该卷主要存在记述改革空泛、文表分离、探究发展规律不足等问题,要记好该卷,需要在充分占据材料高点定位、不断开掘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合理搭配利用图照和表格等几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二轮志书;经济综述;纲目设置;记述方法

二轮志书的主要记述时段,时值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这一时代大背景,各地经济亦均呈现全面、高速的发展态势,因此经济篇虽然不再像首轮修志那样占据近半篇幅,但依然体量庞大,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大部类中处于比较突出的地位。由于二轮志书,各地大多采用中小篇体进行记述,因此要不要设置一个“经济综述”(1)性质的卷,冠于经济部类之首,来全面、系统地反映一地经济发展的总貌和轨迹,成为二轮志书纲目设置和记述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试以《邗江县志》(1988~2000)(2)、《奉贤县续志》(1985~2001)(3)、温州市《龙湾区志》(4)为例,就“经济综述”卷设置和记述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供修志同仁参考。

一、二轮志书设置“经济综述”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对二轮志书设置“经济综述”卷,有反对的声音,主要依据为志书横排门类,经济部类主体上应由各类产业和综合经济管理构成,设置“经济综述”卷,一则会打破志书的横排习惯,二则可能造成重复和交叉。

这种担心实在有些多余。首先,“经济综述”卷并不会打破志书的横排要求。经济部类的主体当然是各类产业,但经济作为一大部类,内容繁多,重大的改革举措、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各类经济结构,在具体的产业卷中均无法综合呈现。把这些二轮志书理应记载的重要内容单设成“经济综述”卷,作为经济部类的开篇,使其全面、系统地展示一地经济发展的概貌,可以取得先声夺人、总领经济大部类的效果。由于“经济综述”卷的内容并非各类产业的简单剥离,它的纲目设置和具体记述仍然严格遵循横排竖写的志体规范。有的志书的“经济综述”卷不出现“综述”等字眼,而使用类似于“经济改革与发展”这样的卷名,与产业卷和经济管理卷的平列关系就更为分明了。其次,“经济综述”卷更不会造成重复和交叉。如前所述,“经济综述”卷所记内容都不是单一的产业卷可以容纳的,即使摘引经济数据,也多为国民经济主要综合发展指标,少量的分项数据也许会与产业卷相同,但表述的方法有异,不会出现简单的重复和交叉现象。

设置“经济综述”不单有其合理性,同时还有非常的必要性。一是可以较好解决改革这一最具时代特色的事物的记述问题。二轮志书是改革开放志,各种改革举措几乎覆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何处理改革,有集中、分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选择。这方面的讨论甚多,应该说取得了相对一致的共识,就是采用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法来记述:影响最广泛、改革最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集中记述,其他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则分散在相应篇章记述。这在各地的编纂实践中已经被广泛采用,我手头有一本《江苏省市县二轮修志省级试点单位工作座谈会资料》(志书总纂篇目),共辑录了八部县(市、区)志总纂篇目,其中《启动市志》、《东台市志》等六部志书设“经济综述”卷,《武进志》虽未设“经济综述”卷,却单设了“经济体制改革”卷。而所有设置“经济综述”卷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是可以改变经济部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常有弊端。经济部类仅按产业和管理记述,难以让读者看到经济总貌,看到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应结果,看到投资趋势和结构变化。“经济综述”单设一卷,可以总摄经济部类各卷章,横向勾画相关总貌,纵向展示发展历程,把产业和管理的块块打通,能让读者通过阅读一卷,即从整体上感知一地的经济发展全貌和发展总体趋势。

从各地二轮修志的最终选择看,设置“经济综述”卷的占据大半,而首轮修志中如此设置者寥寥,从操作层面上也印证了设置“经济综述”卷的可行和发展态势。

二、“经济综述”卷纲目设置的共性与差异

“经济综述”卷的纲目设置,从各地的编纂实践看,有共性,也表现出相当的差异。下面谨以上述《邗江县志》等三部志书为例,试加分析。这三部志稿,分别来自江、浙、沪三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邗江县志》、《奉贤县续志》为续志,已出版发行,《龙湾区志》为通志,尚为送审稿。应该说,以这三部志稿为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表是三部志稿“经济综述”卷的纲目谱系:

从表中不难看出,三部志稿“经济综述”卷的纲目形式各异,但共性还是非常明显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结构是该卷着力记述的三大板块,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水平主要通过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来呈现,经济运行结构则主要由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组成。另一方面,记述内容的差异也是巨大的。《邗江县志》突出了四大经济发展战略的记述,《龙湾区志》则将百姓生活和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特色纳入了“经济综述”卷的记述范畴。

考虑到“经济综述”卷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再仔细阅读志稿,不难发现:在三大基本板块以外的记述内容,《邗江县志》强化经济发展战略的记述,既合于志体,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资其他志书学习借鉴;而《龙湾区志》后两章内容则归属失当了。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指导性,目前不少志书注重记述实体性的产业,而对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往往略写,甚至不予记述。如有记述,也常常只在中国共产党卷的“重要决策”、人民政府卷的“重要施政”中予以呈现,而作为“重要决策”、“重要施政”,记述上一则分散,另外往往比较宏观、简略。如《张家港市志》经济方面的“重要决策”、“重要施政”均围绕以港兴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规模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等五方面进行,一些更具体、更直接、但相对微观的发展战略则大多隐而不显。《邗江县志》在“经济综述”卷中突显重要经济发展战略,如采取乡办、村办、组办、户办、联办等五种形式发展乡镇工业的“五轮齐转”发展战略;为提前实现小康县目标实施的改革驱动、外向带动、科技推动、规模优势、结构优化的“三动两优”发展战略;80年代中后期形成并付诸实施,1997年11月正式提出的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寻求规模经济、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新突破的“一主四方”发展战略。每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既有提出背景,更有具体实施过程和详细的达成结果,能给读者以如此鲜明的印象:各种经济发展战略提出适时,推进有力,成果显著,且环环紧扣,扎实有效。而且在“经济综述”卷中先写宏观层面的改革,次写微观层面的发展战略,后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结构成为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

《龙湾区志》将百姓生活、区域特色纳入“经济综述”卷,显然有失考虑。以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和家庭积累为要素的百姓生活,理应与习俗、方言等一起归入社会大部类。这差不多是各地首轮修志、二轮修志中的共同选择,也几乎是无异议的。至于区域特色,我原本十分看好,但认真阅读后,发现该章体量单薄,而历史传统节记述了唐宋明清境内的传统经济,环境条件节记述了1978年改革之初境内的经济基础,都只有寥寥数百字。这些原本都只能作为背景性材料,作为区域特色实在无法支撑。而改革实践、民营经济两节,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分别归入原本非常薄弱的体制改革章和经济结构章,使这两章更加充实饱满,否则没有具体改革举措,只有自上而下全国统一的改革政策,如何能成为体制改革章,把民营经济割裂的经济结构又如何能完整?!

综上所述,“经济综述”卷的基本构成元素可分为四部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结构。至于更低一个层级,则反而少疑义,容易把握了。

三、问题与不足

回到具体的记述方法上来,就笔者目力所及,感觉“经济综述”卷在记述上有几个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必须予以注意,并尽力避免和调整。

一是记述改革不能结合本地实际,显得空泛,了无特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由下往上的推动,但更多是自上而下的推进,每一项改革的实行,都会伴随着国家、各部委、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市、区)的系列文件、会议,大多会经历宣传发动、部分区域试点、由点到面扩展、进一步深化等几个过程。在具体的时间和操作执行上,虽然有先后有差异,但总体的进程是一致的。由于不少志书编纂者缺少对资料的充分掌握,或对地情把握不够,研究不深,使得志书记述改革肤浅、空泛,常给人千志一面的印象。某部志书将经济体制改革只分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两部分,且不再作具体细分,总体篇幅不足两页,仅以编者的主观判断给予不同的阶段划分。至于某项改革在当地究竟是如何进行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则不见一字。不单不能向读者展示当地改革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反而由于不恰当的评述会给人以误导。如果去掉这些评述,则放到其他地方,特别是地理上临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仿的地区,几乎一样管用。那志书着力追求的特色,又如何体现?这方面,《奉贤县续志》处理得是比较成功的,单从改革的纲目上就可见一斑,并且都能立足奉贤当地,可以说书写改革是浓墨重彩。

二是重视了综合性表格的使用,但文字表述相应脱节。“经济综述”卷写一地经济发展水平,常常通过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来呈现;记经济运行结构,也往往通过各类数字来说明。而最直观、最简单的表现方式即为表格和对比图,如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表、不同年份所有制结构示意图等等。这类表格要素项多、逐年列出、综合性较强,确实能承载很多信息。有些编纂者也许考虑到表格的直观、综合性,认为单单表格就能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结构,故忽略了记述文字的作用发挥。某部区志“经济总量”节设置了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共两页篇幅,而相关记述性文字只有一句话:“1985年,□□建区后,域内经济运行逐步突破计划经济框框,渐行进入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轨道,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这句描述色彩浓重的话,其实没有实质性内容,“跨越式发展态势”这一断语也没有任何有力的支撑。在志书七种体裁中,“述”应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体裁,图、表和文字表述必须紧密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表分离、文图分离,既与志体要求和习惯不符,也不能见到编者对素材的选择和加工。只是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在“经济综述”卷,甚至在整个经济部类都是较为普遍和突出的。

三是客观罗列数字多,探究发展规律不足。志书要求述而不论,写客观现实性,但同样可以而且应该揭示内在规律性。对“经济综述”卷而言,编者更应该通过客观记述告诉读者:经济体制改革为何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投资方向的改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遗憾的是,二轮志书在这方面总体的表现是较为欠缺的。已出二轮志书的“经济综述”卷,对各地经济发展的总貌、轨迹基本上都呈现得比较好,但“其然”背后的“所以然”,交代均略显不足。探究原因,主要还是对素材的深度挖掘不够,记述技巧上也需进一步加强。经济卷的很多事实都必须依靠数据来说话,发展规律亦然,而且数据也真的能“说话”:可以巧用数据的对比或递增递减率,可以彰明事物发展的内外部因果关系,可以选用关键词作点睛之笔等等。(5)只要方法和途径选择得当,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揭示还是不难达成的。

四、对二轮志书“经济综述”卷记述的几点建议

分析“经济综述”卷的常见问题与不足时,已经剖析了相应的产生原因,除此以外,对二轮志书“经济综述”卷,还有三点建议:

一要占据充分材料,高点定位。“经济综述”卷,“综”、“总”是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必须充分体现。这需要从宏观层面最充分地占有材料,每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各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各个产业的主要增加值、产品产量、历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指标等,无不需要收集到位。材料齐全了,还需要站在“综”与“总”的角度和高度来选择、加工和提炼。首先要明确哪些内容是“经济综述”卷必须呈现和反映的,其次要站在一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来把握入志内容,而不能仅仅站在某个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度,或仅仅以史志部门编史修志的角度来加以记述。只有站得高,方能统揽全局,才能把历史要保留的、今人想了解的、后人需查阅的资料,在“经济综述”卷中充分反映。

二要重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开掘。这是对一部高质量志书的要求,当然也是对成功的“经济综述”卷的要求。在经济大部类的处理中,几乎每部二轮志书都注意到了突出地方的特殊产业,纲目上予以升格,记述上予以浓墨重彩。但“经济综述”卷由于纲目的相对统一和内容的高度综合,地方特色就不凸显了。而时代特色,改革开放是二轮修志最大的时代特色,很多人认为重点记述的即是改革开放的时段,无需再另外加以突出。事实上,即使是专门记述经济体制改革的章节,一样可写出地方特色,因为虽然总体进程、做法各地相仿,但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情,多有自己的独创性做法;即使是时代感不那么强的经济运行结构,也一样可勾画出时代的印迹,所有制结构中90年代民营经济的崛起,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的大幅攀升,都是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的必然结果。重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开掘,才能避免千志一面,才能在众多志书中脱颖而出。

三要重视图照和表格的搭配运用。“经济综述”卷,经济指标多,年份对比大,单纯的文字表述和形式单一的大篇幅表格,虽然信息容量大,但毕竟枯燥乏味,缺乏可读性。二轮志书,要充分利用技术方面的革新和便利,加大图照和形式各异、功能分工明确的新式图表的搭配运用,使志书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信息的载体更加多元。这点上“经济综述”卷可做的文章很多,如列年主要经济指标可用综合性表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可用点状图、曲线图或柱状图,展示三次产业比重可用饼形图,等等。图照选用,应尽量摒弃普通的会议照、视察照,可采用能更多更好反映实体信息的图照:既可以是老照片,如企业转制挂牌,也可以是过去事物的新呈现,如土地承包协议的翻拍照,还可以是新旧事物的对比图照等等,不一而足。

注释:

(1)不同志书,有经济综述、经济总情、经济综情、经济改革与发展等各种不同的表述。

(2)戴光明主编:《邗江县志》(1988~2000),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

(3)丁惠义、陈忠主编:《奉贤县续志》(1985~2001),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

(4)尚未出版,此为送审稿。

(5)详见朱永平:《例谈志书述而不论与揭示规律的关系处理》,《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10期。

作者:朱永平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篇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就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选择基准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并对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希望有助于将来在区域主导产业研究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关键词】 区域主导产业 选择基准 评价方法

产业结构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着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区域的经济基本结构主要是由其选择的主导产业所决定的。主导产业的不同将直接导致产业群体结构不同,这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就表现为不同的区域经济特色。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区域主导产业相互更替的结果。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也是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国内对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后,主导产业研究不再停留在国家层面,更多地转移到了区域层面。1994年国家出台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发展石化、机电、汽车、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提出了本省的主导产业。随后,许多县、市也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发展本地区主导产业的设想。

发展主导产业,首先应该确定主导产业,也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并由此引出了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问题。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的选择基准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其他基准,形成了较多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此外,在主导产业选择的应用研究方面,热点集中在如何构建主导产业指标体系以及选择综合评价方法方面。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

1、主导产业概念的理论渊源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主导产业的概念,他把经济的各部门分成三类: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派生增长部门。他强调主导增长部门应该具有高创新能力、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及较强的带动能力。罗斯托还首次提出了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后向及旁侧效应原理。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的概念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和支持,这也为后续大量的展开主导产业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主导产业概念也主要来自于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现代产业经济词典》中将主导产业定义为“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并能带动一系列产业部门发展的部门”。苏东水在其著作《产业经济学》中对主导产业做过如下定义:“根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它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2、区域主导产业的涵义

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区际分工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及输出基地理论为依据,把区域产业部门分为专业化和非专业化部门,其中专业化部门又被分为一般专业化和主导专业化部门,而主导专业化部门则特指在专业化部门中能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和速度起指引作用的部门,也就是区域主导产业。这种定义突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属性,但却缺乏与主导部门理论的联系(见图1)。二是现代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关于主导部门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延伸和应用,把罗斯托国家层次上的主导部门原理应用于各区域层次经济研究,便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范畴。这一思路直接把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概念移入区域层面,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事实上,在定义区域主导产业概念时,其显著的空间特性与“主导部门”的产业属性二者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考虑才更加全面。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国外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三个,他们分别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以及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就是指各产业之间在其产品供需上形成的关联或者依赖的程度。他认为产业关联效应能够扩大资本积累并促使市场产生更大效益,因而提出应以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为基准来选取主导产业,在直接生产活动部门中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部门应该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并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测量产业关联度的大小。在实践操作中,区域中那些产业影响广度深度最大、带动效应最大的产业就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揭示了主导产业更替规律。他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被称为“罗斯托基准”,即选择具有扩散效应(前向、后向、旁侧)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到关联的其他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中前向效应又叫前瞻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活动创造了能够引起新的工业活动的基础,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可能性,有时候还能为下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建立起台阶;后向效应也叫做回顾效应,即主导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根据其技术特点,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这些投入品的发展;旁侧效应指通过发展主导产业能辐射到当地经济及社会。然而,就实践操作而言,罗斯托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这也是罗斯托理论中所缺乏的。

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条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某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1)

该指标系数越大表示某一产业产品市场需求对居民收入的依赖越小,其潜在市场份额也就越大。

生产率上升率=产出/全部投入要素(2)

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上升率越大表示投入产出率越高,这样的产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也会出现大幅下降。

应该说上述两条基准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这两大指标系数越大的应该优先考虑。筱原二基准理论标志着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初步形成。

2、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在国民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各种基准,可以归纳为“三基准”、“四基准”、“五基准”、“六基准”及“七基准”。本文用表格的形式简要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观点(见表1)。

目前,对区域主导产业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做实证分析,就某一具体区域具体产业进行讨论。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往往是照搬国家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值得高兴的是,在“九五”之后,我国陆续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探索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规律、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其中关爱萍等的六项基准及张大松等的七项基准就是针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判定和选择而提出的。

三、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方法

选择主导产业的过程也是对区域产业进行评价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区域内涵认识的深化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多样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不断改进。

国内学者们常用综合评价法来对主导产业进行评价,大多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系统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研究,还有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及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实践中,当数据欠缺或数据质量不高时,一般用区位熵、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BP 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完备,数据质量高时,常用投入产出法、SSM、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加权求总法等;在对区域各产业做深入研究时,一般采用比较客观、精确的分析方法,如投入产出法、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BP 神经网络法;而大体了解区域产业概况时,则用简单易行的区位熵法、SSM、加权求总法。秦耀辰、张丽君根据计算时所选基准个数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分为单基准法和多基准法两大类(见表2)。

四、结论

我国学者关于区域主导产业方面越来越多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都不断丰富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多文献只是简单地接受或引用已有的主导产业相关理论,而忽略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及其具体到各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上的适应性问题。目前,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主要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或不足。

1、对区域主导产业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

首先对于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认识还有模糊之处,常常把主导产业理论等同于区域主导产业理论,直接去掉“区域”二字,或者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支柱产业选择等同,等等。

2、忽略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和时间两重属性

不同区域范围、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既不能照搬国家层次的区域主导产业理论运用于区域层次,也不应该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区域都模仿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选择基准,而应该在国家和区域两种利益机制下形成多层次的体系,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在针对性和动态性方面的研究。

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所需数据难以获得且测算指标的方法倾向于简单化

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是从其动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利用近两年的数据,表现不出备选产业对主导产业特征和作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选择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因此,至少要利用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此外,很多指标计算都是沿用已有的较为简单的方法,应进一步加强虚拟消去法、图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等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研究和应用。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今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和手段还将日益丰富和完善,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方法都会在该领域得到应用。在计算机语言及相关软件支撑下的新方法将有很大进步,特别是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多分析决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出路。庞大的数据库可以包罗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特征,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使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决策更趋客观、合理,而简单的操作界面使这一方法切实可行。

(注:资助项目:江西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112BBA10027);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7BG18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61029/D011201);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GJJ12218)。)

【参考文献】

[1]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2] 郭万达:产业经济学辞典[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

[3]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 王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J].全国商情,2010(3).

[6] 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7] 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 党耀国、刘思峰、李炳军、缪瑞林: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0(1).

[9] 张圣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1(1).

[10] 朱要武、朱玉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

[11] 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理论探索,2004(2).

[12] 王莉: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之探讨[J].煤炭技术,2004(8).

[13] 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4] 关爱萍、王渝: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

[15] 林素娇、江兵: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08(4).

[16] 王稼琼、李卫东: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再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5).

[17] 张大松、赵英才: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4).

[18] 张魁伟: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8).

[19] 潘晗: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D].郑州大学,2004.

[20] 阿如旱、李百岁:内蒙古工业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1).

[21] 罗月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产业,2005(6).

[22] 赵成柏:江苏新型工业化下工业主导产业选择[J].参考与决策,2005(11).

[23] 刘颍琦、李学伟: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理论与方法,2006(1).

[24] 王秋红、唐燕玲、裴广群: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12(5).

[25]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1).

(责任编辑:刘冰冰)

作者:陈燕连 蔡海生 林联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篇3:

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摘 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影响较为重要。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机制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通过阐述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的关系,系统研究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最后,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府行为;经济发展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173

1 区域经济与政府行为的相关概述

区域经济,是某一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内部环境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生产综合体。它是以一定的地理范围为条件、紧密结合经济要素及其分布特点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表现出了地域差异影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这是一种具有特有结构的经济系统。

政府部门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政府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着一个极其特殊的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对国家来说,它既有“政府”的行政角色,而对企业来说,它又有“投资者”的经济角色,所以,地方政府表现出来的双重身份的特性,使得地方政府行为也颇具特色,必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也寄于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经济发展政策完全由政府制定,合理合规的政策制度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实施支持行为,推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体系也开始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我国经济30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出现。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出现了区域贫富差距的问题,并且都有着逐渐扩大的趋势。市场的自主调节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失衡的状况。总之,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行为是离不开的,那么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到底有怎样的内在关系,政府行为又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呢,这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 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影响

政府行为主要通过优化或改变某一特定区域的市场环境来影响其经济发展,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发展战略和政策两方面。

2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对它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该战略对这个组织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并持久的。因此,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政府制定制度和政策具有一定的宏观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自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快速摆脱贫困、尽快使国民经济发展起来,我国就推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之后,我国便进入了工业化体系的经济社会,国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化的经济体系。可见,政府的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走向强大的工业体系,这为后面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不仅如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工业化优先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区域经济贫富差距。我国出现了价格剪刀差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在人们的吃穿住行方方面面,使得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更加流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导致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缺乏投资等问题,造成了如今的非均衡发展局面。

第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我国地域广阔,地域特点带来的经济差距颇大。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海外接触密切,地理优势明显,人口和资本的不断流入使得这些区域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经济资源。在改革开放初期,在“部分先富”的口号中,政府向沿海地区推行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部分地区在其地区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大力发展外贸经济,集中引进一切外部资源和资本,维持了我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增长。而这次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区域经济战略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引进了海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这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的长期经济发展。但相应地,也正是此次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影响,后续出现了中西部资源匮乏而东南部资源占有颇丰富的非均衡现象,大量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都从中西部涌向东部,这些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状况。

正是由于政府推行了以上两种发展战略才导致后来出现了经济差距、资源占用差距的非均衡经济现象。近些年,我国社会出现了很多非均衡区域发展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而在这种非均衡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之后,我国政府就不得不重视非均衡发展的问题,经济战略转变为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所以,我国政府必须制定出科学、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最终通过一系列政府行为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的发展。

2 2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计划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是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也是政府为了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从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分析,政府行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力资本政策。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也就是说,对人力资本投入要素越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越快,就能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就可以利用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支持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加强教育投资、推行促进就业的政策、加强区域的社会保障等,都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改善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体系的影响程度,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公共基础政策。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加强对公共领域的投资范围和强度,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使市场经济真正发挥其自主调节功能。公共基础政策就是通过为市场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达到改善市场环境的作用。例如加强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交通体系的完善与否间接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而过去的经济发展实践情况也表明,交通枢纽地区往往经济发展迅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正是因为政府不重视对其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政府能够完善公共基础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

第三,产业相关政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的组织政策、结构政策和布局政策三个方面。产业组织政策是根据政府制定的产业相关政策改良产业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形成合理合规化的产业组织,最终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结构政策,是在确定某地区主导发展产业的基础上,调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而调整市场供需结构,以避免该地区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产业布局政策,是对某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引导以及调整产业资源配置的政策,利用“集聚效益”实现经济增长,并尽可能缩小各区域间由于产业结构和活动密度不同而引起的经济差距。

3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积极正确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受地方政府行为的职能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政府在规划产业布局、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市场开放和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依据中央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明了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规划。其次,在了解和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基础上,拟定本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再次,为了确保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要适当地引进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财务资金等方面的关键对象和目标。最后,制定优良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本开发政策,改善本地区的人力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共同发展、相辅相成。

第二,政府职能转型,政府管理创新。首先,将公共管理作为以政府核心的公共部门,并作为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凸显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其次,强化地方政府在社会中适当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能力,有效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尊重经济市场发展规律,发挥政府独特职能,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第三,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重点产业。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产业空间的一种组合状态。能够合理利用区域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区域的重点产业,寻求更大的区域经济效益,是当地政府的总目标。在产业布局方面来看,由于条块分割的长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产业结构同化现象。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经济理论,由于区域的重点产业集聚,促进了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与产品的生产或经销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在产业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在区域的某个资源优越的地区内,形成一个高效率的集群生产系统,相应地提高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得区域的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

参考文献:

[1]田伟,田红云 晋升博弈、地方官员行为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南开经济研究,2009(1)

[2]蒋满元 区域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博弈分析为例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5)

[3]高鹤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4(6)

[4]何丽娜 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定位及作用[J].领导科学,2012(11)

[5]张捷 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与包头“强政府”模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6]贺艳芳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7]鲍丰彬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5)

[8]崔光庆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6(9)

[9]安筱鹏,冉晓丹 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6)

[10]史淑桃 区域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经济经纬,2005(5)

[11]王晶,王婕妤 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综述——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背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

[12]包健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视角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论析[J].中国市场,2015(3)

[13]武若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地方政府博弈行为研究——以长三角港口群之争为例[J].中国市场,2015(30)

作者:王丹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两岸经济关系政治经济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经济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