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小说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四十年代小说范文

四十年代小说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

一、初期抗战小说

(一)“前线主义”小说——抗战纪实小说的极致

及时反映抗战前线的战事和军民心态

新闻性和纪实性,更多关注事件而不是人物塑造 集报告文学的典型化和小说的报告文学化与一身 《华北的烽火》

(二)姚雪垠《差半车麦秸》——抗战小说的主题深化

表现工农群众在抗战烽火中得到锻炼,改造旧有的国民性性格,并成长为“新人”

丘东平 描写淞沪战争题材的作品

《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直面现实的残酷,洋溢抗战初期的时代气息,富有战地实感,壮美与悲剧性;同时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气质。 特征:

一、纪实性

二、通俗化:

1、采用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旧瓶装新酒”;

2、不直接套用旧形式,只采取其中易为大众接受的叙事手法

二、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小说

(一)张天翼——《华威先生》 批判的尖锐和内涵的深远、讽刺笔调的冷峭、叙事节奏的明快、短篇体制的圆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华威先生:作风浮夸、生活腐化、假公济私的国民党中小官僚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也还有典型意义。

漫画式的速写:

1、运用夸张手法间接勾勒人物的外在特征言行

2、让人物言行青苔前后构成夸张式的对比,达到揭露和讽刺的目的。

(二)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

《防空——堪察加的一角》/“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严谨客观的描写手法,将作者隐藏到人物、事件背后;让场面自身凸显人物的简洁手法;

善于在夸张的戏剧性情节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众多喜剧形象;

语言极具个性化,比较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幽默质朴;

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影响,有认真借鉴了果戈里等以苏俄文学为主的外来文学经验,促进了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 艾芜——《故乡》《山野》《石青嫂子》

消退了浪漫风格,转向暴露批判

(三)钱钟书——《围城》

结构方式:

1、流浪汉小说的结构 以方鸿渐人物的命运为主线发展

方鸿渐的四种失败:教育、爱情、事业、婚姻 现代性:表现了现代社会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瓦解, 普遍性:以一人代表大部分现代人,以最狭小的一面代表最广泛的层面

2、复调小说

(1)主题上:“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的矛盾性

在希望中奔走的无望,在无望中奔走的希望 (2)结构

A、情感关系:鲍小姐、苏文执、唐晓芙、孙柔嘉与自己的斗争过程

四个女子构成了一个围城

B、地点的转移

上海—国外—上海—内地—上海—内地的往返路程

(求学、事业、爱情)

每一次往返都是对前一种的否定

不断肯定和否定的模式(西西弗斯神话模式)

主题:一部新儒林外史,一近代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为表现中心,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化的西方文明,从哲学和思想的多重角度进行了审视。

1、世相描写

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批判和刻画讽刺,描绘了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2、文化反省

以描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3、哲理思索

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索 讽刺特色:——四十年代讽刺小说的杰出收尾

主题上:围城本身就作为贯穿全书的象征性结构,暗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普遍的人类困境的感受和精神的孤独感相联系,主题意蕴既是一种反讽。

心理讽刺上:透视人物言行举止的心理基础;揭示人物言行的虚假性;将多元的心理描写展现在同一场景中,进行入木三分的精神剖析

机智讽刺:举凡道德、艺术、风俗、人情都可以拿来讽刺,古今中外的妙言警句随手拈来,富含哲理,是充满现代知识密度的“学人小说”;内容紧密,讽刺风格辛辣而锋芒。

讽刺语言:具有旁逸斜出的叙述风格,擅长通过议论,对生活细节举一反三,引申至社会人生的批评。善于经营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贯通全篇,取得强烈的反讽效果。

三、七月派小说

中篇《饥饿的郭素娥》、《燃烧的荒地》《洼地上的战报》 长篇《财主底儿女们》 主要人物类型和创作主旨:

流浪者——关注流浪汉绝境的遭遇,以及他们所迸发的强烈的反抗力量,歌颂“原始的强力”

一方面通过反抗力量的爆发和最终的失败,表现了落后群众自发斗争的历史画面,表现了柔弱民族性中的“蛮性”;一方面则渲染原始强力的神秘色彩,礼赞反抗的疯狂性。

知识分子——历史地表现抗战前后知识分子的悲剧道路。

艺术特色:——透过现实生活表现个人内心体验

1、注重主观感情的拥入,主观色调强烈。

2、人物心理刻画,在揭示人物灵魂的复杂性和深层性上具有独特价值;运用错综的手法表现心理的深度和广度,善于处理大起大落的心理节奏,处理人物之间心理的感应,由此显示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气质。

四、后期浪漫派小说

《鬼恋》《荒谬的英法海峡》《风萧萧》 浪漫虚构的传奇故事 表现爱与人性善恶的多重性,追求理想人性,具有文化探讨的性质

心理体验层面丰富,具有现代性的心理分析特征;叙述手法也很现代

无名氏

五、冯至《伍子胥》——历史题材的诗化叙事体

师驼《果园城记》《结婚》 废名《莫须有先生传》 汪曾祺《《老鲁》《鸡鸭名家》 萧红《呼兰河传》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骆宾基《北望园的春天》 夏衍《春寒》 巴金《寒夜》 老舍《四世同堂》

六、张爱玲

七、苏青

梅娘

现代通俗小说

张恨水

第二篇:专题六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学习要求

了解:三四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概况。茅盾小说的创作特点。老舍小说的创作特点。巴金小说的创作特点。李劼人小说和《死水微澜》的创作特点。路翎小说和《财主底的儿女们》的创作特点。钱锺书小说和《围城》的创作特点。沙汀小说和《淘金记》的创作特点。

掌握:茅盾小说从《蚀》、《虹》到《子夜》的发展与变化。老舍小说从《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的发展与变化。巴金小说从《灭亡》、《家》到《寒夜》的发展与变化。茅盾、老舍、巴金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 三四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概况(P130-131)

中国社会矛盾系列小说(茅盾为代表)

北京市民生活系列小说(老舍为核心)

封建家族系列小说(巴金为核心)

四川农村生活系列小说(沙汀为核心)

解放区农村变革系列小说(赵树理代表)

“长河小说”(李劼人为代表)

二 李劼人、路翎、钱锺书、沙汀的小说(P131-135)

钱锺书的《围城》是一幅抗战期间知识分子凡俗生活的“浮世绘”,也是40年代讽刺小说创作潮流的“压轴戏”,更是一部可以与《儒林外史》比肩的经典讽刺小说。

三 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P135-140)

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或“社会剖析派小说”),常常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阶级的代表;二是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物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三是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子夜》的艺术成就 1历史画卷的宏伟构思

2“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

(二)《子夜》三条主要线索

围绕赵伯韬和吴荪甫的主要结构线索展开,情节安排跌宕有致,作品设置了三条线索 A.以赵伯韬为代表的金融买办资本家,在美国财团和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下,企图控制、摧残中国民族工业的活动。

B.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为办企业,力图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的控制,面临双重矛盾:和买办资本家、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工人农民的尖锐矛盾。作品揭示了吴荪甫在这两种矛盾的夹击之下走向破产的过程。

C.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斗争汹涌澎湃。乡村暴动和工人罢工。

四 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京味小说

《骆驼祥子》等作品中是表现出“京味”特点:

A.表现了北京特有的风土人情。北京的胡同、大杂院市等井气十足,古都老式的寿棚寿席、坐花轿的婚礼、热闹的集市庙会、巫婆的请神画符等等,是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画卷。

B.表现了北京特殊的文化趣味。通过老北京人要面子、讲排场、喜气派,向往精致的生活艺术,讲究老礼与老规矩,追求散漫、苟且偷安、温良敦厚的生活态度,揭示了其文化心理构成。

老舍的《四世同堂》以北平沦陷区为背景,以祁家祖孙四代的遭遇为中心,展示了国破城亡期间他们经受的心灵上、肉体上的苦痛和屈辱,是一部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长篇巨制,也是40年代国统区小说中最具民族化特征的一部。

五 巴金《激流三部曲》等小说 1巴金小说的题材类型?

A.异国生活题材,如短篇小说集《复仇集》等。

B.青年生活题材,主要有《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

C.工农生活题材,有《砂丁》、《还乡》、《月夜》等。 D.家庭生活题材,包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憩园》、《寒夜》等。 2觉新双重人格的主要表现。

A.他少年聪慧、有理想、有抱负,渴望幸福生活和自由的爱情,但旧礼教的熏陶和封建家长的管教使他变成了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长房长孙的地位使他必须承担起维持这个大家庭的重任。

B.面对各种非难,他用“无抵抗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奉行作揖原则,平静地承受着苦难的生活。但他又是受过五四新思想洗礼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向往个性自由,因此他的思想经常处在矛盾之中,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3巴金通过汪文宣一家的遭遇,控诉了那个使善良人受苦的罪恶社会。除了控诉,作者还挖掘了哪些更深层的内容?

A.写出了对新式生活的反省。汪文宣和曾树生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勇气追求爱情,也有过自己的抱负,但是,现实的日常生活,消磨了他们的锐气,更压迫着他们的身心,让他们或谨小慎微地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或以身体换取某些现实利益。

B.写出了爱的悲哀。曾树生和汪母,作为妻子或母亲,都爱着汪文宣,但是,这两个女性之间,却形成很大的对立,无法妥协,给汪文宣造成新的伤害,造成家庭的破裂。

巴金的《寒夜》表现了汪文宣一家在抗战后期的悲惨生活和在抗战胜利后仍然无法改变的不幸命运,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后期代表作。

第三篇:80年代小说

废墟上的雨后春笋——八十年代小说创作评述

2014021424 朱金娅

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建国初十七年文学的曲折发展,又遭受了十年文革文学的巨大创伤,虽然在粉碎“四人帮”后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和过渡,但从文学创作的总体上看,基本尚未挣脱左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潮。从80年代开始,文学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尤其是小说创作,在这片废墟上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新局面。

整个80年代,是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十年。这个时代文学现象波涛汹涌,五彩缤纷,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翻开了80年代小说发展的新篇章。相对于一个废墟时代的文学,这几个流派表达了对文学新的理解和阐释,展示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学内容和形式。

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七十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反映,其主要展现了文革十年灾难、揭露文革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给人们心灵造成创痛。这类文学小说起始于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小说通过塑造两个表面上好坏分明,实质上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示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勇敢地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意在唤醒人们必须从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小说的创作热潮。此后,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凯的《我该怎么办》、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郑义的《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一大批带有伤痕印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伤痕小说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对文革的整体否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上树立了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意识。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在艺术表现上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作品的情感表露也趋于肤浅;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伤痕文学浪潮出现不久,出现了反思文学浪潮,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发展。往往在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创伤后,痛定思痛,随后而来的往往是冷静、严肃和深沉的思考。80年代一系列的政治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学创作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暴露和批判,而是由表及里地追溯左的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脉络,并究其原因。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 《天云山传奇》、刘真的《黑旗》、李国文的《月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陆文夫的《美食家》、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河的子孙》等。这些作品反思的视角多样化,反思的视线也不断前移,以不同的题材、角度,通过不同的典型环境和人物,反映了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探究和认识。其小说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是继伤痕小说浪潮之后又一次思想更深刻、影响更巨大、意义更深远的一种创作潮流。 改革小说与反思小说几乎同时崛起,主要分为都市改革小说和乡土改革小说两大类,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影响逐渐缩小。中国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伴随农村和城市改革大潮的兴起,改革文学应运而生,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改革小说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的深刻影响。改革小说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顺应着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一方面汲取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长处,以更勇敢的气魄、更深刻的笔触,大胆地暴露十年浩劫对我国工业造成的严重创伤并揭示了造成这种满目疮痍、积弊如山现象的根源,同时还大胆暴露了新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四化大业开创初期社会现实的状况。此后其他优秀的作品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何世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相》等。改革小说与现实直接碰撞,热忱呼唤改革,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对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全程式的关注,理性地探索文学而不再是感性支配下的政治参与。

知青小说是8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反映的是知青生活、命运及精神追求的作品。知青小说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伤痕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知青小说带“伤痕”性质,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叶辛的《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等。第二个阶段是理想主义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的《黑骏马》、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等。第三个阶段是写实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作品有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的《血色黄昏》、李锐的《合坟》等。第四个阶段是纪实阶段,90年代至2000年代后,这代知青已进入中老年,时有冷峻回忆录,纪实作品,或伴有根据自己知青亲身经历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现,主要作品有刘海的《青春无主》等。知青小说在这四个阶段中都反映了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的人生历程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他们审视社会,叙述人生历程的角度与结论,具有来自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和价值评判标准,由此而滋生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程度与观念迥异于前人与后来者,因而作品呈现出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和特有的精神面貌。诸多作品在不同的层面广泛真实地再现了千百万知青的生活,细腻地叙述了一代人的精神遭遇和心理历程最能够代表一代人的情绪、愿望和人生感受。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小说,主要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为了当时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实践,而80年代中期的寻根小说创作,则是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切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文化讨论的热潮,焦点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在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标志性论文,以此拉开了寻根文学的帷幕。 寻根文学的民族文化形态是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选择地域文化成为寻根文学主流,正统文化选择居于次要地位。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寻根文学,而它们往往以地域文化为表现对象。汪曾祺的高邮风俗小说创作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源头,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等人的寻根小说具有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如以韩少功为代表的楚地文化、以贾平凹为代表的秦地文化和以李杭育为代表的葛川江流域的吴越文化等。寻根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的反省和批判,比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对民间的善良道德和生命力的认同,比如张承志的《黑骏马》、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冷静复杂的剖析,有批判也有认同,比如郑义的《老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最具典型性。从整体上来看,寻根小说开拓了广阔的文学天地,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了承前启后的、继往开来的地位。

80年代中期,正当寻根小说方兴未艾之时,一种更为激进的叙事实践就已经出现,一大批作家表现出了对小说形式的极端重视和追求,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实验性,这就是先锋小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是先锋小说的第一次浪潮,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是其第二次浪潮。1985年刘索拉发表的《你别无选择》,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之后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也产生影响,马原、残雪、余华等也相继产生影响。先锋小说作家们是以一种反叛和激进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关于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于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因此,真正的先锋是精神的先锋,是体现在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作家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个人操守,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

既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小说,又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新写实小说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1987年,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问世为标志,新写实小说诞生了。80代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他们既接受传统又拒绝传统。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但其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小说也展示了庸常人生,书写小人物的世俗生活,拒绝英雄的崇高精神,正如方方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的“在绘制这一隅风景时,我并不知道怀着怎样的意图,如果硬要说点什么,或许只是想跟人说说,在汉口有个河南棚子,在河南棚子里有着父亲一家人,他们曾那样活过,现在还这样活着”。它注重对琐碎生活的描摹,并使这个过程天然地展现出来,这要求需要消除激情,用冷静平实的心态感受。新写实小说极大地深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内涵,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对象,深化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从80年代小说总体发展来说,尽管文学自觉曾是激动人心的口号,但即使是最强调艺术至上的作家,也有着相当强烈的民族关切和历史责任的承担,面临着具体境遇中对历史的提问。这不仅是题材意义上的,而且是创作视域、精神意向上的。作家的意识和题材状况,影响了80年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和美感基调。在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沉重、紧张的基调。现实主义时代特征下,探索和创新成为了80年代文学界的普遍的强烈意识。虽然80年代的小说还存在着种种遗憾,但其在思想价值与艺术探索方面已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篇:读小说《狐惑年代》有感

原创: 魏峰

今年看的小说不多。朋友半个月前给我推荐了一本《狐惑年代》,我也只是这两天才看完。看完不禁有些拍案叫绝,于是忍不住写写读后感。

作者是甘露春,职业是心理医生,而且是国内著名心理医生。以医生身份(尤其是心理医生)写小说,应该说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洞察人物心理、把控心理走向方面。鲁迅就是学医出身。他仅是学过医,根本就没当过医生,对中国人的心理刻画就已经是入木三分了。毕淑敏也是医生出身,所以毕淑敏的写作具有医生般的缜密和细腻。

《狐惑年代》的封面推荐词是这样写的:这是一部中国崛起背后众多男女的心灵史,他们幻想功成名就却陷入精神虚无,病与祸由此而生。不合情理中的合理结局,高潮迭起,震撼心灵。

我觉得这个推荐词是十分恰当的。

小说由两个女病人先后找“我”咨询心理症状而展开,为我们讲述了珠三角某地两个堂姐妹家族的悲欢离合。叙事宏大,从解放前一直讲述到本世纪初,但重点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触细腻,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其中不乏一些专业的心理分析;情节曲折,充分阐释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人生哲学;地方特色浓郁,大量的语言、场景都来自珠三角和澳门。作者其实是云南人,大学毕业后来中山市工作,现任中山市某医院副院长,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岭南生活画卷,其中还包括不少商战、黑帮桥段,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观察能力和素材积累能力。

在叙事方式上,作者选取了夹叙夹议的方式。这更有利于作者通过讲故事来向普通公众普及心理学常识。从这个角度讲,这个故事其实也也是一部生动的心理学教材。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苦口婆心地劝导读者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成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成员关系,又通过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试图给读者带来关于福祸相生、命运轮回的启示。

在故事结构上,作者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两个主要人物的线索时而分头并进,时而交织纠缠,读来让人兴味十足、欲罢不能。结尾还留下了巨大悬念,让人不得不猜测主人公的命运到底哪个是真实、哪个是虚幻。但无论哪种结局,仔细想来,其实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它的文笔可能还不够老到,甚至有点过于朴实,但它的人物、它的结构、它的思想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知识,都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都市题材心理分析小说。因此值得一读。

第五篇: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20世纪80年代小说发展脉络和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小说创作潮流与具体作家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潮流

(一)伤痕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主要是控诉“文革”给人民留下的精神和身体创伤。 1979年11月期《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班主任》,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突破。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接着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写“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其他还有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等。

2.特征:

现实主义的重新回归-真实性;个人性、情绪性、政治性;情感上的宣泄色彩,政治上的批判色彩;人道主义的回归。

(二)反思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反思文学是对建国后社会历史生活,特别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用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文**流。对农民悲剧命运的反思: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冯骥才《啊》、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干群关系:王蒙《蝴蝶》、刘真《黑旗》、王蒙《布礼》、张弦《记忆》、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2.特征:

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

(三)改革文学

1.改革文学的兴起与特色: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改革文学作品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柯云路《三千万》、《新星》,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天的愤怒》。

2.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乔厂长上任记》开改革文学先河。乔光朴形象特征:①充沛的热情和进取精神;②改革家的胆识;③强硬的铁腕;④主动征服、自我扩张的性格特征。小说具有阳刚之气和豪放之风,描写人物不精雕细刻,有棱角锋芒;但对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发掘不够。

(四)知青文学: 1.概念及作品: “文革”时期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孔捷生、王安忆、张欣欣、韩少功、郑义、李锐、叶辛、老鬼、陆天明、朱晓平、张抗抗等创作过知青小说。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如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如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2.特点:

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导向,执著于对知青心灵真实的寻踪,严肃探讨一代人青春的价值,辩证地审视那一段历史;奔突着青春的热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五)寻根文学 1.文化寻根思潮: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章,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意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

寻根文学作品: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系列”《最后一个渔老儿》、《沙灶遗风》等,韩少功的“湘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的《小鲍庄》。

2.代表作家作品:

韩少功《爸爸爸》这部小说是民族文化的寓言,它通过一个封闭的生活世界鸡头寨和一个白痴丙崽的形象,象征了传统文化的痼疾。小说试图承继鲁迅开创的批判国民性的传统,以现代文明去映照民族的精神病根。艺术特色:背景模糊,充满神秘、荒诞的气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阿城《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知识青年王一生的“吃”,蕴含着一种人生态度,即中国普通老百姓对生计的基本追求。除“吃”之外,王一生有一大嗜好,即下棋。与“吃饭”相对,下棋是一种精神存在方式。小说借王一生形象张扬一种悠闲、淡泊、宁静、平和,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道家文化品格。小说平和叙说,语言文字简洁练达、生动传神。

王安忆《小鲍庄》通过对一个小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剖析了我们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揭示了“仁义”文化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小说中捞渣这一形象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他的身上集中了我们民族全部的美德,传统自然也包含着“仁义”这一道德准则,而他的死亡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仁义”观念走向消亡的象征。

(六)新潮小说 “新潮小说”是一种创作意识、文学精神、表现手法具有现代主义美学因素的小说。“新潮小说”的主题是关注 人的个性和自我发展,关注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性的解放。代表作: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和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的《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以戏谑、夸张的方式描绘出音乐学院里种种荒诞、骚动和疲惫、压抑的心灵与精神形态,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式的危机,但不同于西方黑色幽默小说的绝望感的是,小说在荒诞的氛围中包孕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活力和克服精神危机的反抗。徐星《无主题变奏》讲述一个自以为没有出息的青年,他嘲弄一切世俗规范,拒绝成名成家,对学院教育斥之以鼻。这篇小说试图表现生活的荒诞、无聊和空虚。

新潮小说多以青年为主人公,写出当代青年青春心理的骚动不安、个人意识的萌动以及因当时社会现实而产生的荒诞意识和反叛情绪。

(七)先锋小说 1.先锋小说的特征

1985年开始,文坛出现一批先锋小说,共同特征是注重语言实验,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余华、洪峰、格非、孙甘露等。

先锋小说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对旧有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功能;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使读者由对人物和意义的关注,转向对叙述过程的关注。

2.代表作家作品: 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有意暴露叙事虚构性,拆穿真实性,以此表达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的。在故事和叙述的关系上,马原看重的是叙述,在他看来故事不过是叙述的产物。马原的小说还试图表明,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叙述或虚构的方式去把握,真实的世界存在于虚构之中。

格非《迷舟》、《敌人》、《人面桃花》善于把故事讲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但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与其说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

余华迷恋于对暴力、苦难、阴谋、恐惧尤其是死亡的冷酷叙述,并且以一种冷漠的态度来叙述。主要作品有《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叙述态度冷漠,不动声色,被称为“零度感情叙述”,语言简略。以冷酷的叙述展示罪恶、丑陋、暴力、情欲、阴谋和死亡,建构一个荒诞不经的文本世界,以此反叛和颠覆历史、理性、爱情、伦理。

苏童主要作品有《妻妾成群》、《红粉》、《1934年逃亡》、《罂栗之家》、《我的帝王生涯》、《米》等。苏童也以死亡、暴力和性来表现神秘和虚无,但其中不无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他也采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技巧和语言技法,但却不排斥传统的叙事模式和审美意境,有时甚至还刻意追求一种古典韵致。集中体现苏童的才气和智慧的小说是“枫杨树系列”和“妇女生活系列”。

(八)新写实小说 1.概念与代表作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写实小说崛起,以较为客观、冷静的叙述笔调,着重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力图揭示普通人的生存本相的作品。主要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刘恒、叶兆言等。

2.代表作品: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取材于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来描绘生活的原生状态,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池莉的笔下,生活是琐碎而充满温情的,平淡如水却又不乏命运的峰回路转;人物往往远离英雄主义的光辉,在事业爱情、婚姻家庭的凡俗里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池莉的作品,语言朴实晓畅,具有独特的平民风格。

方方的《风景》以武汉的河南棚子为背景,写出城市下层民众的窘困。《风景》展示了在生存的布景后面最阴暗的奇异世界。

3.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还原生活本相,生活的凡俗、琐碎、平庸、毫无诗意才是原生样态,生存的艰难、折磨、无奈、顺应才是生活的真实本相。背弃和拒绝含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人物,将纯态生活中的凡人写入小说。没有丝毫充溢英雄光彩和不食人间烟火成分,只是普通平凡、甘于庸常、顺应承受着生活愚弄的小人物。

(九)女性写作

谌容《人到中年》写出中年知识分子中流砥柱的作用与不公平社会待遇的矛盾,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角度的结合、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相结合的写法。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建构爱情的“天堂”,《方舟》载着精神的苦难,《沉重的翅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索,《无字》解构虚幻的神话。

王安忆《小鲍庄》审视民族的生态与心态,双重叠影,深层观照,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观照;“三恋”探讨人性的奥秘,表现人的生命本能冲动的心理流变,对人的生命本体和命运的关注,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长恨歌》融都市的肖像、弄堂的化身与日常化的历史于一体写出女性命运。

铁凝《哦,香雪》是一首纯净的诗;《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标志现代意识的转变;文化心理的反思:《麦秸垛》大芝娘,“三垛”《棉花垛》《青草垛》,长篇处女作《玫瑰门》司漪纹,《永远有多远》。

二.20世纪80年代主要作家创作

(一)高晓声:

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高晓声的小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精神历程,揭示了他们生活命运与政治、经济、和民族性格的关系。高晓声的文学成就在于他塑造了一大批“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表现他们在物资生活变化的同时,精神生活的变化和要求,形象地建立起他的国民性反思与批判的艺术世界。他笔下的陈奂生具有善良与软弱,淳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与容易满足的浅薄等性格。小说语言幽默深沉,寓庄于谐。

(二)王蒙:

1979年以后,王蒙先后发表《春之声》、《布礼》、《蝴蝶》等作品,运用意识流手法,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世界。

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

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意识流的东方化。从结构上,打破了按时空顺序来结构的规格,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交错的事件表现出来;把外在人物、事件的叙述与描写放在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中加以表现。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着一种东方的澄明或澄彻,脉络清楚、风格明朗,是王蒙式的“东方意识流”,符合“东方美学”要求:单纯、明朗、不晦涩。王蒙小说既吸收中国传统的相声、小品、评书的幽默,又吸收了西方的黑色幽默。

《春之声》写的是物理学家岳之峰在80年春出国考察回来后乘坐火车返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春之声》的问世标志着王蒙创作道路上艺术转变的完成,也标志着“东方意识流”小说的成熟。该作荣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蒙以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传统小说形式进行改革,大胆探索和尝试各种艺术手法,开创东方化的意识流。如《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等。王蒙突破线形思维模式,把文与野、雅与俗相交织,既带棱角又不乏圆熟,杂语喧哗,尽情狂欢,形成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美学效应。

(三)张贤亮:

张贤亮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早安朋友》《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1.小说主题:性,苦难

2.美学特征:理性色彩,具有苍凉雄浑、粗犷质朴之美。

3.人物形象:古朴、淳厚、单纯、富于宽容,生存能力极强的下层劳动者尤其是美丽、善良、富于同情心、正义感的劳动妇女形象,思想复杂、情感丰富的落难知识分子形象

《绿化树》充满悲怆而深沉的艺术批判,作家从人的本质的失落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揭示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的痛苦与荒谬。《绿化树》被流放劳改的右派,被社会所遗弃的“读书人”,带有自叙传色彩。《绿化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失去自我的知识分子,怎样在人民群众的爱护哺育下,在对真理的追求中,逐步恢复自我到超越自我的变化过程。

(四)贾平凹:

1.贾平凹的创作历程: 80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山地笔记》: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 80─82年为第二阶段:《贾平凹小说新作集》:揭露与沉思 83─87年为第三阶段: 寻根篇:“商州三录”等 变革篇:《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小月前本》:《浮躁》通过对当代生活的总体把握,透视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和心态———“浮躁”

野情篇:《远山野情》、《天狗》、《古堡》、《黑氏》等。柔媚的女人和朴拙的男人的故事。 2.创作特征: 意象化:月亮意象

神秘化:对中国神秘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挥起艺术魔杖,叩问人生,叩问宇宙,紧扣生与死的主题,体悟文化深层的人生玄机。

地域化:秦汉文化为背景,注重对地方文化特征的总体。

(五)汪曾祺: 1.创作特征:

描摹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风俗即人”,而且不惜大量笔墨;其二是这种风俗风情的描写绝非停滞于风物志、风情志的叙述,而是有其深刻的人文内涵的。他往往在浓郁的乡土风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

2.《受戒》的审美世界 在乡土与市井中寄寓理想;

散文化文体:结构松散、情节弱化、叙述自由随意 语言:亲切、自然、朴素、雅洁

(六)莫言:

1.莫言创作的3个阶段: 81-84探索期,《春夜雨霏霏》及《民间音乐》等作品大都采用写实笔法抒写故乡的生活;

85-87爆发期,1985年《透明的红萝卜》震动文坛,其后发表《金发婴儿》、《爆炸》、《球状闪电》等一大批同类型中短篇小说。特别是以《红高梁》系列,反响强烈。

87后成熟期,《红蝗》、《欢乐十三章》、《白棉花》、《怀抱鲜花的女人》等小说集及长篇小说《天堂蒜苔之歌》、《酒国》、《丰乳肥臀》

2.主要特征:

张扬原始野性生命力,遏制“种”的退化。 童年视角。

感觉化、体验化的叙述方式。 审丑观念的确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区残联总结范文下一篇:山体滑坡预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