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目标以及当前幼儿园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1:

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其教学模式,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模式

引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对教育的认识程度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学前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应对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多学校开始申办学前教育专业。而在申办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课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对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方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其日后的幼儿声乐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与当前教育的改革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深入研究,从而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

一、声乐教学模式概况

在职业技术学院声乐教学中主要以三种教学模式为主,分别是声乐个别课、集体课以及小组课。在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有优点,但是存在的不足依旧限制了声乐教学的发展。

首先,所谓声乐个别课是指一对一教学和辅导的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如嗓音构造、对音乐的领悟能力等,从而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并且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给与指导和纠正,从而使学生的演唱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但是,这种个别课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果学生在学习声乐课程之前没有任何基础,缺少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那么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不仅会增加教学成本,教学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可见,如果将声乐个别课的教学模式纳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中,是不利于学前声乐教学模式的进行和发展的。

其次,声乐集体课是指以班级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该种教学模式与个别课的教学模式不同能够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讲解,既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之间还能够互相交流学习。但是该种教学模式在一些声乐基础较差的学生人群中占优势。

最后,声乐小组课是介于声乐个别课和集体课之间的一种教学模式,既涵盖了个别课以及集体课声乐教学的优势,又摒弃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声乐小组课主要是根据学生声乐所具备的基础和领悟能力进行划分的,一般是以3~6人/组为主。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使学生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对现阶段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规划和定位。现阶段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使当前教学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但是该种教学模式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主要与教师的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设备的落后有着紧密联系。

二、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受到制约,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的声乐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招生体制不完善,学生基础较差。当前是一个以重理论基础,忽视技能的时代,在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文化课程是否达到标准,并未考虑声乐课程的招生标准,没有依据声乐人才的标准进行招生,这样导致录取的学生声乐基础较差,或者部分学生根本不具备声乐条件,这样不仅会增加教学成本,而且仅仅通过五年的学习,是无法达到学前幼儿教学中的演唱和教学能力和技能的。总之,对声乐基础较差或者根本不具备声乐能力的学生进行培养会大大降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人才的综合素质。

2、声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效果较差。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习过程中,长期缺少与幼儿园的交流和沟通,致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对幼儿园教学的改革情况倏然不知,如专注于学习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对于幼儿歌曲的学习却较少,导致学生在真正幼儿歌曲教学中,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声乐技巧应用于幼儿教学中。可见,声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情况,会造成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现象。职业技术学院之所以推出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改革,而声乐教学多数是由音乐专业声乐教师来授课,虽然这些教师具有较深厚的专业技能,但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与传统的声乐教学不同,如果不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这些专业教师就无法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日后所服务的对象情况,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应用在幼儿教学中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3、专业声乐教材缺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声乐教材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但是由于高职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可供选择的声乐教材才会出现匮乏的现象,大多数教师只能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选择声乐教材或者沿用以往的教材。没有科学化、规范化的声乐教材,教师只能依靠经验实施教学,失去了依据性,声乐教学的效果就会产生影响。此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声乐水平需要进行评价,以此来作为其学习成绩,但是传统的声乐评价标准过于严厉,仅通过一两次的考试便对其学习状况作出评价,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还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阴影。严重情况下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声乐的兴趣,不利于其日后步入社会的幼儿教学。

三、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

为了能够培养出一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人才,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声乐教学中,需要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改革,不断完善其教学模式,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和效果。

1、完善招生机制,提高学生的声乐基本素质水平。传统的招生机制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忽略了学生的基本声乐素质,导致在五年制教学结束后学生无法真正胜任幼儿的声乐教学工作,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就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方面的学生进行音乐测试,以对其声乐素质水平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以提升录取学生的整体声乐素质水平,这样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可以不断激发他们潜在的声乐技能以及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知。

2、改革声乐教材内容,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高职技术学院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优于实践技能的情况,使得学生难以将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面对该种情况,高职技术学院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的教材内容以及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和改革,如加强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艺术课程见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不断丰富声乐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能够使其实践技能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在选择教材方面应当注重具有学前专业特色的声乐教材。传统的声乐教材虽然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也存在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是在学前教育声乐方面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声乐教材应与幼儿声乐教学的内容为基础,不断丰富其内容,增加深度,使其声乐教材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3、强化师资队伍。教师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声乐人才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加强声乐师资队伍尤为重要。根据现阶段的师资队伍情况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需要定期对声乐类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成为一只专业技能较强、教学方式合理、符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

四、结语

幼儿教育的改革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使得学前教育理念逐年深入人心。幼儿在入校学习首先接触的就是儿歌,因此,高素质的声乐人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的幼儿声乐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则是其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对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提升声乐教学效率,才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

作者:向莹莹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2: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考

[摘要]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目标以及当前幼儿园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创新思考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的专业幼儿园教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是训练和提高学生音乐演唱水平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主要课程。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目标以及当前幼儿园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诉求

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将阐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表现其创新诉求。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就目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思路,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两个方面出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就要根据声乐教学内容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但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专业的声乐技能、能够运用声乐技能完整并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声乐作品。众所周知,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学习过声乐课程,没有声乐基础,从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教师的专业标准,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不是一线的声乐教师,而是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因此用声乐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不合理的,这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

(二)授课形式乏味单一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每个班级学生人数为40-50人,每周2节声乐课,通常由1个专业声乐教师负责教学,主要采取集体课的授课形式。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也无法给学生足够多的教学指导。集体课上,教师要照顾到所有学生是很难的,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也是少之又少,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学到技能要点,不能掌握正确的声乐技能,从而影响学生声乐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出发,本人认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可以有以下两个创新策略:

(一)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

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声乐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声乐更是幼儿园教师的必备技能。准确定位声乐教学的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考中,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大目标下进行统筹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标应明确定位界限,将针对声乐专业学生和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区分开来,紧扣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这一背景,尽量符合幼儿教师的发展需要,更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与能力需要,最终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所谓专业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专业的教学水平进行教学;非专业要求指的是学校不需要达到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声乐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声乐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既让学生的声乐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艺术素养,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与声乐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重点训练学生的儿童歌曲演唱、声乐表演能力、声乐教学能力等。

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清晰,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有所帮助,更能够帮助教师确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厘清教学结构与教学思路,从而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

单一的集体课授课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消极影响,但就目前的教学条件,声乐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授课形式呢?什么样的授课形式效果最好呢?本人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采取的授课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的,具体可以是以下三种形式:

1.大班授课。大班通常是40人以上的班级规模,适用于理论性的课程。声乐教学强调的是讲练结合,要先让学生声乐基础理论,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是声乐?”、“什么是呼吸?”、“什么是共鸣”等理论性的内容,只需要进行基本的讲解与巩固,也就可以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这样既可以节约教学的时间,又能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2.小班授课。小班通常是20人左右的班级规模。在声乐训练中就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把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声乐训练,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小班授课形式下,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歌唱,要突出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在训练中获得一定的进步。

3.现场授课。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声乐教学能力,因而要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在现场授课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引导学生观摩幼儿园教师是如何开展声乐教学,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什么声乐能力,幼儿园教师如何用音乐组织活动,并请学生模拟进行练習,从而训练学生的实际声乐教学能力。

三种授课形式的重点不同,作用也是不同的,在教学创新中就可以将三种授课形式相结合运用。

作者:罗鸿敏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3:

试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型的搭配

摘 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上主要有一对一课、小组课、集体课、儿歌表演课这几种课型组成。但在声乐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程度来将这几種课型合理有机的搭配,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前教育 声乐课 课型 搭配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儿童发展”为核心。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态度、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因此,《专业标准》要求幼儿园老师要具备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导向,规定了幼儿园教师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达到的能力素质与基本专业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和音乐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出能教会唱的优秀少儿声乐教育人才,尤其是在全面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今天,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更为全面与综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老师,要紧跟国家的政策,要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的综合能力,包括儿歌表演与演唱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范唱能力和组织教学的综合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只有做到多种课型有机合理的搭配,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达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的。

1 声乐课的基本课型

目前声乐课的课堂形式多样,声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和方式开展教学。一般在上课内容上主要分为声乐理论课、声乐技能课、声乐实践课、声乐教法课和声乐表演课等;在声乐课的类型上又分为一对一声乐课、声乐小组课、声乐集体课、声乐表演课这几种类型。笔者在这里对声乐课的基本课型做一详细阐述。

(1)一对一声乐课,这种课型主要指的是一名声乐教师在课堂上只教授一名同学的上课形式。这种课堂形式一般针对的是音乐学院的声乐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声乐教师能够根据上课对象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演唱能力进行教学。这种上课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中运用不够广泛。

(2)声乐小组课,主要指的是声乐课堂上一个老师面对2~6名学生的上课形式。 在课堂上声乐老师不但面向整组学生进行系统讲授,包括声乐理论知识、基础发声知识和舞台表演理论。老师可以对个别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示范和指导,指导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观摩和学习,学生可以将所感受到的、听到的、体会到的、想到的,构成一种学习和影响。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点和面的巧妙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学上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这种上课形式既可以以教师讲解为主,又可以以学生谈论为主。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和对声音的辨析能力。教师也省去为每个学生单独上课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同时兼顾几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是学前声乐课程中常见的一种上课模式。但是这种课堂形式的缺点是,缺乏系统完整声乐理论指导、缺乏舞台实践的机会。

(3)声乐集体课,主要指的是声乐课堂上一个老师面对一个小集体的上课形式,课堂上的学生较多一般十到二十人。这种集体课的上课形式一般针对课程初期的声乐集体理论教学;在这种形式的课堂上声乐老师主要以声乐理论教学为主,一般讲授声乐发展史、歌唱理论知识、歌唱语言。同时在声乐课堂上可以组织小型音乐会或者合唱,让同学们进行合作与观摩,不但锻炼同学们舞台表演能力,而且可以克服学生的演唱怯场心理。

2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型的搭配探讨

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课型的搭配必须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的演唱水平、师生比例、学生特点出发。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培养目标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每个学期都应该把这几种课型相互搭配、相互渗透进去,课堂上不能单一的实施一种课型。单一的课型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需求。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发现,只有通过多种课型的搭配才能满足学生对声乐知识的需求量,才能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全方面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将这几种课型的搭配进行探讨:

2.1 一年级上学期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唱会演的幼儿老师,在每一年的学生中程度也良莠不齐,每年的招生学生当中,会有一些声音条件和音乐感觉比较好的学生,针对这一小部分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就可以适当强调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使得他们毕业后,不仅有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而且也能成为幼儿教师中艺术舞台的佼佼者。针对声乐基础较差、音乐感觉一般的同学则多注重儿歌表演方面的培养训练。笔者建议,在每学期初上课前,声乐老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摸底,参照考试成绩,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声音条件好的分在一组,声音基础差、音乐感觉一般的同学分在一组,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在上课内容上主要是解决声乐共性问题,如歌唱呼吸的训练、基础发声练习、以及艺术歌曲的演唱,另外开设声乐集体理论课,包括: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声乐发展史、歌唱语言、儿歌表演等。

2.2 一年级下学期

经过一年的声乐学习,学生们会有一些进步,在二年级上课初期老师可以参照一年级期末考试,对学生的歌唱程度进行重新分组,可以根据学生声乐水平的实际情况对个别优秀的学生上一对一的小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剩下的大部分学生继续上声乐小组课;通过合理整合后,学生们的上课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上一对一声乐课的同学,可以提出更高要求,能够在本年级的学生中成为歌唱的佼佼者,可以为这些同学选择一些演唱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充分挖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上声乐集体课的同学在本学年除了夯实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要加大儿歌演唱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不但会演唱儿歌、会教儿歌,而且还能够进行即兴的儿歌演唱与表演,这样就能够与自己将来的教学工作相结合,能够学以致用。

2.3 二年级上学期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到了二年級,面临着专业分模块的学习,除了声乐模块外还有舞蹈模块、手工模块,于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就结束了声乐学习,面对学习声乐学生人数会减少的问题。当然选择声乐模块的同学都是声乐演唱比较好,对声乐学习始终热爱的同学。这阶段应该加大声乐小课比例,可以参照大一下学期声乐期末考试的成绩,取声乐专业学生中声乐条件相对好的同学上一对一的小课,剩下的同学可以按照程度进行一对二或者一对三的小组课,同时继续开设声乐集体技能课,做一些轮唱、对唱、重唱、小合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的组合,以这样灵活多变的上课模式可以拓展声乐演唱形式的视野,提高艺术品位,培养合作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4 二年级下学期

经过二年级的半年专业声乐学习,我们可以首先继续参照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取声乐专业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比例,上一对一的小课,取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比例上一对二的小组课。同时继续开声乐集体技能课,排演一些简单的童话剧表演唱的和儿歌音乐剧的片段,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以小组为单位亲自编演一些儿歌演唱,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演唱与自编自演的创作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课型搭配要遵循“一切从专业特点和学生水平出发”的原则,课堂内容要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幼儿教学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将来走向幼儿园的一线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赘.60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6).

[2] 胡珊珊.建国60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学,2009(10):11-15.

[3] 杜晓慧.高师声乐教学必须突出师范特点[J].吉林师范学院院报,1998(3):76-77.

[4] 张利珍.谈高师声乐教改的核心问题[J].艺术教育学术论坛,2006(7):38-39.

[5] 刘琐.幼师声乐教学体会点滴[J].科学之友,2008(29).

[6] 周玉梅.浅谈幼师声乐教学[J].成功:教育版,2008(8):121.

作者:张红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论文下一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