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2-09-12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列宁提出的, 他认为:“社会民主党人不但不能局限于经济斗争, 而且不能允许把组织经济方面的揭露当做他们的主要活动。我们应当积极的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 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相继提出“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等。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 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 提出的概念也有所差异。比如, 陈秉公教授定义:“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 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 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邱伟光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 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郑永廷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目的性, 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学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点,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期, 其内容会有变化, 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基于现实要求和时代要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文化是一种精神范畴,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成果。《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文化指人类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累积, 尤其倾向于精神财富, 如教育, 科学, 文学, 艺术等。而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遗留, 积淀, 累积起来的精神财富, 价值认同和思维方式。

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民魂,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 同时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所以首先要教育他们不能忘魂, 丢魂,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我们也要遵循取其精华, 剔其糟粕。比如我们从古至今都在教育学生要守孝, 重孝, 但是孝作为传统文化里的重要因子,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 有精华的, 也有糟粕的。比如典型的“郭巨埋儿”, 对于像郭巨这样的“愚孝”就是我们要踢得糟粕, 而对于“望云思亲”这样的“忠孝”就是我们要推崇的。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我们要秉持一个原则, 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推广, 并且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而且要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 以及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以及灵魂上都多姿多彩, 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

(一) 尊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一方面表现就是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集体的智慧结晶, 是中国古人的在社会发展以及劳动过程中总结并推崇的一种社会共识,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自己独特的气质, 它所表现出来的理念, 气质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和自豪。我们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延续文化基因, 萃取思想精华, 在传承与创新中坚持历史观、世界观和大局观。

“历史是一面镜子, 从历史中, 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 同历史对话, 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一个不重视不尊重自己历史的民族就等于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实践表明, 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 一个自动抛弃自己文化的民族, 必然发展不起来, 没有了传统文化做根基, 就像是浮萍, 随波飘摇, 无法安稳。所以我们要尊重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的精神内核正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而传统文化又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 社会, 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12个词, 24个字, 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每一个中国公民都铭记于心。

2000多年前, 中国就出现过诸子百家的盛况, 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出了包括礼义廉耻、忠孝仁爱、忧国忧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厚德载物等很多理念, 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理念非但没有过时, 反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和鲜明的特色。正如习近平所说的, 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从第一粒扣子就要扣好, 如何扣好?必须从青年时期开始抓起,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而且要立足传统文化。

(三) 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鼓励当代大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 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理想正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和追求。理想对于青年大学生太重要了, 习近平主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苏格拉底说,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是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中国古人非常推崇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 如, 儒家把仁爱和谐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 为实现“仁”的理想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即“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墨家把“兼相爱, 交相利”作为理想, 提倡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摩顶放踵。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目标追求, 无数志士仁人“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四) 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理想的人格

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子谓:“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些思想都反映着对人生境界的看法, 对高尚人生境界的尊崇和追求。比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圣人”, 道家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天人合一。中国先贤非常重视树立理想人格, 而这些思想正好可以教育我们当代大学生, 虽然时代变了, 但是理想人格的精神始终不变, 始终都应该是我们推崇的精神品质。

(五)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针对受众群体的差异性, 多样性,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就很多。

首先,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视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很低, 更不要说系统性的去学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系统的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再不加以重视, 可能连皮毛都学习不到, 更别提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其次,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改革开放以来, 在“地球村”思想的推动下, 很多同学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 在各种极端化思潮的影响下, 甚至有一部分人排斥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都会影响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最后, 民办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薄弱, 尤其智能手机的到来, 让同学们甚至在课堂上都变成了低头族。很少有人去专注于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 大部分人都很关注娱乐新闻, 很少有人了解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等人的人物生平事迹。很少有人认真的去读《论语》《易经》《道德经》《庄子》。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概念为切入点,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应用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其次分析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然后研究将两者结合之后能够起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比如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鼓励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和树立崇高的人格。最后简单分析一下将两者结合在民办高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2] 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区矫正适用范围亟待前延——国外审前转处制度之借鉴下一篇:新课程下的教材整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