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3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人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很多医生把大量精力用在解决患者的躯体疾病上,忽视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表明,身体疾病与人们的心理疾病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已高居首位。

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论文 篇1:

防控网瘾刻不容缓

在日前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透露,网络成瘾是我国青少年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據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接近10%。

过度地依赖网络,会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长时间上网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风险的发生,严重时会导致猝死。此外,网络成瘾者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人罹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远高于一般人群。

作者:王铎

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论文 篇2:

心脏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摘要:人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很多医生把大量精力用在解决患者的躯体疾病上,忽视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表明,身体疾病与人们的心理疾病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已高居首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观察到,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常常并存,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问题已成为主要的公共问题,而且心理问题和心血管疾病可以互为因果,共病存在,互相影响,共同使患者病情恶化。本文就心脏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干预和治疗。

关键词:心脏病;心理问题;干预

1 心脏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目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在心理异常的患者中,初发和再发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明显升高。在抑郁和焦虑障碍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心血管病也容易继发抑郁和焦虑。心脏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患者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因躯体症状反复就诊,来往于各个医院之间,然而,反复检查却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2)患者有轻微心脏病,相关辅助检查只是轻度异常,但精神压力很重,感觉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惶惶不可终日;

(3)有创性检查和手术(如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是冠脉搭桥血运重建)后并发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明确,客观证据显示患者躯体功能恢复良好,但临床症状频繁发作,使患者处于惊恐焦虑状态,或是怀疑自己的疾病没有得到妥善治疗;

(4)医源性的焦虑或抑郁,为避免医疗纠纷,很多医生将患者病情交代过重,临床过度检查,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患者的思想负担过重,又缺乏合理的疏导,导致旧病未好,又添新病;

(5)担心患病后体力下降,不能胜任工作,给家庭、经济、社交活动带来影响;

(6)担心心脏功能不能恢复和长时间用药有副作用,对身体产生其他影响,对病痛、不良预后和死亡的恐惧,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差,失眠等;

(7)担心医疗费用昂贵,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重症患者,由于支付能力有限,常常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拒绝治疗等。

2 关于心脏病人的心理问题的干预和治疗

臨床上对他们单纯治疗心血管疾病很难奏效,需要临床医能够及时准确识别,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必须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病人认知水平,同时给予抗焦虑或抑郁的心理行为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目前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还不能彻底治愈,而且部分疾病发作时急、危、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很重,医生应多体谅病人,换位思考,思考病人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能为病人做什么,给病人以最贴心的关怀和照顾,建立真挚的情感和信任,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心理与疾病关系的科学知识宣教。医生应该向患者灌输有关心脏病的基础知识,使患者意识到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行为模式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医生应采取认真倾听、鼓励、说服、启发和指导的方式和手段,让患者满怀信心地与疾病作斗争。

(3)要鼓励家属多倾听患者的诉说,让他们共同参与心理干预,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多给予理解、支持、关怀、安慰和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药物治疗。对于急性或持续情感障碍,可酌情应用药物辅助治疗。用于治疗心血管患者抑郁焦虑的药物有较高的要求,能够有效的消除焦虑或抑郁,不引起镇静作用;不影响认知和记忆功能;耐受性好,不影响心、肝、肾的功能,适于长期使用,不成隐;理想的药物同时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度洛西汀、帕洛西汀、舍曲林和西酞普兰等,由于疗效确实,耐受性好,不成瘾,心血管系统的毒副作用较小,在临床已较多的用于心血管患者。但起效慢,部分病人服药后有乏力、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中成药有乌灵胶囊亦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5)对于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应尽早转至精神心理科。给予抗焦虑或抑郁的心理行为治疗,如心理疏导,松弛训练,行为矫正,音乐治疗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才能产生较明显的效果。

3 结束语

由于心理疾病患者特别是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患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一直以来,很多医生把大量精力用在解决患者的躯体疾病上,忽视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表明,身体疾病与人们的心理疾病密切相关。目前迫切需要开展对于心血管医生进行相关精神心理方面的培训,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会运用心理治疗方法对病人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治疗,加强与精神科医生的合作,做到能够及时识别、处理恰当,让患者得到最有效、最全面、最准确的治疗。

作者:钱炳坤

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论文 篇3:

第五讲 老年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问题浅析

主讲: 樊秉义(副主任医师)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随之增多,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其发生原因除生理、病理、环境、遗传因素外,生活习惯、情绪性格及行为方式等心理障碍也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病情可随着心理变化而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问题已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患,而且心理问题和心血管疾病可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共同使患者病情恶化,这一情况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重新认识健康 健康的概念已不再是四肢健全或没有躯体疾病,还包涵良好的精神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躯体健康是指生理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康的心理、完整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较好的自控能力,同时社会适应良好,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心理上的平衡。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问题共病多见 目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在临床非常常见。最新资料表明,在门诊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5—30%,在住院患者中发生率进一步升高,尤其是因心脏急症住院的患者,共病的发生率可达60~75%。

在心理异常的患者中,初发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明显升高。在抑郁和焦虑障碍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两倍,卒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6倍,死亡率增加两倍以上,心血管病也容易继发抑郁与焦虑。

临床表现 存在心理问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见于:1.因躯体化症状反复就诊,来往于各个医院之间,然而,重复检查却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2.患者有心脏病,心电图、心脏超声显示轻度异常,但精神压力很重,感觉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惶惶不可终日;3.有创性检查和手术后并发精神心理障碍;4.医源性的焦虑或抑郁,由于经济方面的压力或是为避免医疗纠纷,很多医生将患者病情交代过重,临床过度检查,使患者思想负担过重,又缺乏合理疏导,导致旧病未去又添新病。

治疗 临床上对他们单纯治疗心血管疾病很难奏效,需要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准确识别,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对于急性或持续情感障碍,可酌情应用药物辅助治疗。对于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应尽早转至精神心理科。

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或其他心理障碍,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常不够理想,必须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病人认知水平。同时给予抗焦虑或抑郁的心理行为治疗,如心理疏导、松弛训练、行为矫正、音乐治疗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才能产生较显著的效果。

总之,由于心理疾病患者,特别是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患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目前迫切需要开展针对心血管及社区医生的相关精神心理方面的培训,开设双心门诊(心理和心血管)加强与精神科医生的合作,做到能够及时识别、恰当处理,让患者得到最有效、最全面、最准确的治疗。医生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和关注,也标志着医学和文明的进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商法体系相关研究论文下一篇:自动化控制石油化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