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生态学论文

2022-05-05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翻译生态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揭示了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深入解读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质,制定翻译人才评价标准。

翻译生态学论文 篇1:

翻译生态学背景下纪录片字幕翻译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影视事业快速地发展,纪录片也受到了外国人们的青睐,并且不同语言文化在各国之间已经广泛传播。这就需要加强对纪录片字幕翻译工作的重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在翻译生态学的基础上,对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影视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翻译生态学;纪录片;字幕翻译

目前,翻译已经成为促进影视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其是促进语言转换的基础,更是对不同语言的重构。因此,要想在翻译生态学背景下,实现对相关影视内容的翻译,需要在其内涵和生态环境等多种角度出发,通过对灵活翻译生态学知识的应用,实现对纪录片字幕的全面和准确翻译。

一、生态翻译学的概念

要想加强对翻译生态学内容的了解,首先要对翻译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其主要是说原文和译语等内容所展示的世界,属于交际、社会,作者和委托者等之间的联合关键。此部分内容是生态翻译学中的关键,更是其中的核心概念,所以翻译人员在具体的语言翻译中,要注意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营造一个多方合作的机制。自从我国影视行业在国际上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纪录片的翻译形式和认识等也在不断更新。主要是因为不同语种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如英汉语言之间的差異性就比较大,所以在译作的时候一定要忠实于原文[1]。

相关学者在对翻译生态学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时,发现生态环境、限制因子定律以及生态平衡等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在具体的翻译中要以其作为指导,让翻译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翻译理论内容的平衡发展。在翻译生态学这种视角下,实现对纪录片的汉英翻译,可以减少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同时,还要给予翻译人员更多的新理论空间,为译者们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具体的翻译中,不仅要综合考虑其他的因素,还要注意“语境”概念,科学划分“情景语境”等内容。在对语言性语境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主要是说在交际中,某一话语结构,可以更好地表达某种特定意义。

因此,在具体的翻译中,译者们要在翻译生态学出发,积极主动去翻译原文,促进赞助人、出版商和译作读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同时,还要促进语言信息之间的转换,注意对翻译生产的优化和分析,不同内容之间还要相互协商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翻译网络。只有当翻译网络可以达到协调平衡时,译作才能够更好地翻译。总之,翻译生态学目前已经超过和突出了传统语境的局限性,其对翻译的本质和过程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描述,可以让译者在不同的视角出发,从单纯的语境跨入到了三维的语境中,进而实现对相关内容的准确翻译。

二、探索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内容

纪录片可以说是当前我国影视事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我国人们生活方式等内容最真实的记录。这种纪录片主要以有声语言为主,人物对白也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具有非常浓厚的语言色彩。在对纪录片的语言形式和内容特点进行分析时的,发现其用词比较朴实和真挚,具有比较强的口语化,并且语气助词也比较多。所以说在对此类影视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在保留原文色彩的同时,丰富人物的语言,更加简洁和自然地让观众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中,读懂纪录片上的字幕。

首先影视剧具有比较强的大众性和传播性,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休闲方式,更是我国人们了解社会的关键渠道。目前,在我国翻译生态学研究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纪录片字幕的翻译已经成为关键内容,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字幕翻译慢慢也显示出了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我们所说的字幕翻译,属于一种文学翻译,具有非常好的文学翻译特点。

因此,在对字幕进行翻译时,要避免时间空间等因素对翻译效果的影响,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对原文信息之间的有效传递,进而实现原语译文之间相关内容和文化信息的转换。此外,不同类型纪录片的翻译特点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具体的翻译中要科学划分其类型,在情绪和形式等角度出发,激发翻译者的情感,保证整体翻译的准确性。

(一)文化层面

由于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翻译的特点,并且其还为情景的语境也提供了解释能力,所以在具体的翻译中,要加强对文化内容在其中的融入。语言属于文化中的载体,并且任何文本的特点和内涵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对应的文化。特别是在纪录片的字幕中,文化因素更影响着观众的心情,所以翻译人员要尽可能更加准确地表达文化中的内涵,加强观众的理解程度。此外,译者还要将文化中的含义进行翻译,符合具体的语境和需求,进而保证翻译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语境层面

要想在翻译生态学背景下,提高纪录片字幕翻译的效果,要注意对语境的分析和优化,减少语境等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制约。字幕作为纪录片传达信息的关键载体,其会受到语境的影响,所以说语境在字幕传递信息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在对不同字幕内容进行翻译时,要综合和充分考虑语境因素,科学用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保证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衔接,注意其通顺性。

(三)表达层面

如果在我国传统语言学方面对翻译内涵进行分析,发现意义传播形式主要为有声音和书写等符号。在纪录片的字幕表达中的内容属于书写符号,对应的译文主要以字符的方式呈现。因此,在对字幕进行翻译时,译者要分析其他因素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注意语言因素以及面容表情,翻译出语言的意义[2]。

三、字幕翻译的特点

(一)瞬间性

首先字幕翻译本身具有比较强的瞬间性,其中的文本接受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瞬间性。通常情况下,字幕显示的时间可以与画面中的人物讲话内容和速度实现同步,并且讲话的速度如果越快,字幕所显示的时间也就越短。再加上,字幕会随影视情节更换,观众并不能反复研读影视的字幕,所以观众所期待的视野要小于读者的视野。因此,译者在具体的翻译中,还注意对字幕翻译长度的控制,满足观众的要求,强化整体字幕翻译的效果。

(二)口语性

在对最近几年的影视字幕翻译特点进行能分析时,发现其口语性比较强。由于大部分的影视字幕翻译都是对白的翻译,并且其在语言类类型上处于口语的范畴。因此,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语言不仅要通俗易懂,还要自然,清晰易懂,保证其简洁性和语言的连贯流畅性。在译文时,其重点在文体,所以语言上所呈现的风格一定要尽量做到与原文的风格差不多。尤其是在对纪录片的字幕进行翻译时,主要以真实材料为核心,没有太多的文字修饰,一般会应用大量的平白语言等进行翻译,语言更加通俗易懂。

四、翻译生态学背景下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具体方式

(一)语言维的科学选择

新媒体时期,要想实现对纪录片内容和字幕的准确翻译,相关学者需要在语言维的特点和内涵出发,这部分内容其所关注的是对文本语言的表达和翻译,并且还要在结构和风格等多个内容出发,选择和原文有效契合的句型和文化内涵。其主要体现在纪录片中的字幕中,一般表现连词以及介词应用等方面。部分纪录片的翻译人员在对字幕进行翻译时,要想更好地适应纪录片的发展,保证字幕翻译的准确性,避免时间和空间对整体翻译效果的影响,实现画面与翻译内容之间的对应,将完整的英文进行有效翻译[3]。

此外,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对不同句子中的连词以及介词进行删除,主要是为了压缩字幕的长度,让字幕可以更加简洁。此翻译方式可以在适应纪录片字幕发展特点的同时,强化人们对内容的了解。如,在对“Oh, I like it, this”这部分内容进行翻译时,一般会将其翻译为“喔,我喜欢这个”。

但是,由于字幕翻译属于一种特殊形式上的书面翻译,这就需要避免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出现没有意识的语言,删除重复性的信息,保证字幕翻译的全面性和简洁性,更加全面地表达句子的含义。部分学者在对语言维这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时,发现其还体现在对句型的选择和适应上,在汉语的字幕翻译上,更加快速地适应原文的风格,更加深入地表达出原文中的意思,对句子进行一些简约的修辞,强化翻译的气势。

(二)文化维翻译的应用

在进行文化维进这种注翻译方法进行应用时,发现其主要是在语境效果出发,并且在翻译时,译文需要传递出原语自身的文化内涵。比如,英语的纪录片就是当前跨国传播文化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应用更加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完成翻译。要想应用地道英语对我国的纪录片进行表达,要明确中英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如,在对《中国新年》这个纪录片进行翻译时,译者不仅要对汉语字幕进行分析,还要科学选择中文化维,更好地表达此作品的效果,加强观众的理解程度。

(三)标题的翻译

标题作为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对此部分内容的翻译可以说是翻译生态学中的关键。如,在对《美丽中国》这个标题进行翻译时,译者为了加强人们对此部分内容的深入了解,并没有对其进行直译,而是将其翻译为了Wild China。主要是因为此片主题记录的是关于野生动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内容。

这里的“wild”要比“beautifu”更加贴切,更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此纪录片中的内容。可以说这种翻译特点,灵活应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主要采用目标语读者自身的习惯和表达方式,对原文的内容和内涵进行了传递,能够帮助观众更加深入理解此类文化纪录片中的主题。

(四)片名翻译

在对片名进行翻译的时候,要保证其简洁扼要,如果以字面的意思进行直译,我们就会发现所翻译出来的内容,并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如在对《风雪塞外》进行翻译时,其中风雪是很好翻译的,但是塞外一词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和翻译,还能表达此片名的内涵。

再加上,外国人对“塞外”这个C词语比较陌生,所以说想用三言两语对“塞外”进行翻译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一些译者并没有进行复杂翻译,主要是采用功能对等的理论,在翻译生态学理念内容出发,对每一集的主要拍摄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将其作为此翻译中的切入点,进而完成翻译[4]。

比如,在对《锦绣华南》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主要包括了桂林、贵州和安徽等地方的特点,在这些地方完成了拍摄,这些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中部,所以一般会将其译为“Heart of Dragon”。总之,不同内容所翻译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不同片名翻译一般要巧妙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和方法,并不要求文字表面的对应性,需要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成功表达,考虑观众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特点。同时,这种翻译方式还能够让外国的观影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原片名的含义,在不同角度了解我國的自然文化。

(五)掌握句子翻译的特点

在一些纪录片中会存在西藏语,这种语言与汉语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如“埋葬”的意思主要是“弃尸于野,任鸟进行啄食”。主要是因为西藏有天葬这种习俗,也就是将尸体暴露在野外,让鸟进行啄食,要想保证翻译的原汁原味性,译者在对此部分进行翻译时应用了异化的翻译这种方式。天葬属于一种比较神圣的葬礼,所以在对英语词语进行选择时,最好选用“offering”这一词,主要译为“祭品,奉献物”。

在此句子中主要有两个动作,也就是“弃尸”和“啄食”。“啄食”属于此句子中的重点,所以在对此句子进行翻译时,一般会将其译为“The word for burial in Tibet means ‘giving offering to the birds’”。这种异化翻译方式的应用,译者不仅可以考虑到中外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还要尽量向着源语言靠拢,注意源语言文化的特点,在保留我国西藏异域民族特点的同时,突出语言风和格特色,让观影者可以更加确切地感受我国文化的特点。

此外,由于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在大部分的纪录片字幕翻译中,还存在诗歌翻译,此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翻译中的难点和重点,不仅要保证汉语诗词的押韵性,还要讲究对意境的刻画,将其更好地翻译成为英文。一般情况下,在对诗句进行翻译时,译者会采用归化策略,也就是以外国观众为归宿,应用外国观影者自身的习惯和表达方式,对原文的内容进行有效传达,加强观众对纪录片字幕内容的理解,让译文可以变得更加自然、顺口,容易接受,从而进一步增强纪录片的欣赏性和生动性。

(六)限制因子定律的应用

限制因子属于生物学的范围,在目前的翻译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因子, 并且其对翻译的效果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当前,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来源这些限制因子,是纪录片翻译中的难点。因此,在对纪录片的字幕内容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 时间、文化和美学等多种限制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加强对这些内容的有效处理,避免对翻译产生限制,促进我国纪录片影视行业的发展[5]。

1、美学限制因子

现阶段,翻译美学这种新思想和内容已经在我国翻译体系中得到了融入,并且读者与观众对翻译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在对纪录片字幕进行翻译时,不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就会对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带来影响。

纪录片字幕属于一种有声语言, 应用多种类型的描述性语言,讲述时间和人物和事件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模拟现实的生活,保证语言表达的正式和规范性, 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这种翻译方式还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 因此,译者在译语时,不仅要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还要在纪录片的语言表达特征出发, 保证语言表述优美和准确性。

2、文化限制因子

纪录片属于我国影视作品中的一种, 其不仅是国家文化的主要表现, 更是对各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纪录片字幕的翻译可以说是的中外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桥梁,并且其在两种语言之间存在非常好的转换作用。在具体的翻译中,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比较明显,所以翻译人員要注意一些俗语和谚语等内容的表达和翻译。当译者遇到上述问题的时候,需要结合纪录片中的内容和文化习惯等,实现语言之间的转换[6]。

比如,在对中国的一些菜名进行翻译时,如果应用直译这种方法,大部分的外国观众都可能会一头雾水,并不能深入地了解中国菜的特点,如在对江南地区中的“腌笃鲜”这道菜进行翻译时,可以先对物品的材质进行翻译, 然后再翻译音译的其余部分,在括号中适当增加注释, 主要将其译为“felt ga da (a kind of boot)” ,进而实现对我国特色菜肴特色和文化的传播。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对纪录片的字幕进行翻译时,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主要以翻译生态环境为基础, 综合考虑到文化和美学等这些限制因子对翻译效果的影响,实现不同语言内容的转换,在此基础上达到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平衡,减少其他因素对翻译效果的影响,进而实现高质量译文。

参考文献:

[1]陈晰. 认知语境下的中文纪录片字幕英译与制作的效度研究——以《港珠澳大桥》记录电影为例[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1,(2):23-28.

[2]闻惠敏,万涛.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策略[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6):188-189.

[3]王崧珍,郭红梅. “翻译文化效应”研究视域下纪录片《家园》的字幕翻译与文化启示[J]. 昌吉学院学报,2021,(3):72-75.

[4]刘智骁,严雅妮,牛娓妮,陈宇琳,万亚美. 自然人文纪录片《美丽中国》字幕翻译语序调整的处理分析[J]. 海外英语,2021,(10):51-52+71.

[5]付文彤. 目的论视域下的说唱音乐纪录片字幕翻译——以《仅为你作》为例[J]. 现代英语,2021,(3):56-58.

[6]王雨. 浅析《鸟瞰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特点与技巧[J]. 新闻传播,2021,(2):86-88.

作者简介:杜薇,1980.10 沈阳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 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学

课题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研究—以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为例”L21BYY027

作者:杜薇

翻译生态学论文 篇2:

从翻译生态学的视角探究翻译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摘要: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揭示了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深入解读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质,制定翻译人才评价标准。本论文结合翻译专业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翻译生态学的视角下從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等方面构建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以期为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翻译生态学是一个跨领域的新兴学科,将翻译和生态学两门学科融合到一起,共同作为其理论基础。在国外,皮特·纽马克(P. A. Newmark)于1988年最早使用“翻译生态”这个概念,他在编著的教材中提出整个翻译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生态学特征(Newmark 1988: 102)。2003年,爱尔兰都伯林城市大学人文科学系主任米歇尔·克罗尼恩(M.Cronin)教授在专著《翻译与全球化》(Cronin,2003)中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的概念。他还提倡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关注语种生态,主张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要保持健康平衡,其理想目标是维持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从此,翻译生态学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事翻译学研究的学者们开始将生态学这一自然学科中的概念应用到翻译学这一社会学科的研究当中。

在国内,近年来也出现了利用生态学的术语来描述翻译活动特征的学者,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胡庚申、许建忠等知名学者。胡庚申认为,在生态学、翻译学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在相关研究中形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术语及概念,以及持续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积累,使得翻译生态学呼之欲出(胡庚申2008: 11)。2004年他还就翻译与生态问题出版专著,提出“翻译适应选择理论”。2008年许建忠以《翻译生态学》为题出版专著,系统地阐述了翻译生态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任务、翻译的生态功能、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翻译生态的基本规律、翻译的行为生态、翻译生态的演替及进化、翻译生态的检测与评估、生态翻译与可持续发展等翻译中诸多的基本情况和热门话题。胡、许二人有关翻译与生态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开了先河。

二、翻译生态学与翻译人才培养

所谓翻译生态学,具体地讲,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系统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进而从生态学角度审视翻译和翻译研究,力求对翻译中的多种现象进行剖析和解释(许建忠2009: 28)。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生态学方法指导下的翻译研究。它主要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为指导,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与翻译行为的相互关系及基本规律。同时,翻译生态学还对翻译生态群落、翻译生态链、翻译生态平衡等现象作了明确解释。

作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视角,翻译生态学的出现为翻译研究向跨学科、多学科发展提供了可能,为解释和研究纷繁复杂的翻译现象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翻译生态这一理论所探讨的内容其实可以超越以往仅以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考察影响译本质量的可能要素的范畴,上升至对主客观因素参与翻译活动的整体评价。可以说,自然生态环境所具有的特点,即动态性、层次性和个体性很好地诠释了翻译主体与社会大环境及翻译小环境的相互关系。和谐成了维持翻译生态环境平衡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存在于“翻译活动的各主体之间”( 方梦之,2011: 5) 。

就像是自然生态环境下各中生物体的生存和生长都要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翻译专业本科生毕业之后进入到翻译行业能否适应和发张也必然要受到整个翻译市场的影响和制约,所以高校的翻译专业必须把人才培养纳入到一个类似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框架内去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为满足“翻译市场环境”要求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由此可见,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翻译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翻译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翻译生态学视角下对翻译人才的定位

翻译生态学的研究视野包括翻译生态建构,审视包括译者在内的翻译主体为适应翻译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生态取向”。翻译主体的自身条件包括个人研究兴趣、知识积累程度和学科专长等,后天条件包括能力范围、职业发展机遇等,翻译主体应该根据这两个条件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适应性选择”,从而实现个体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协调,达到与其和谐共存。

传统上,大家对翻译人才的评估只局限在翻译实践的层面。实际上,翻译市场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和全球化背景下翻译日趋职业化的趋势应该成为各个高校调整和完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参考因素,以此体现出对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重视。“在未来的翻译市场上,译者只有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掌握各项具体技能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译者”(王银泉)。因此,翻译人才的内涵应该更广泛更深入,所谓的翻译人才应该是包括职业译者在内的、在翻译行业内从事各类翻译相关活动、具有综合素质的能力型从业人员。

(二)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翻译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和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开来,不能一概而论。本科层面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该从传统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向“职业翻译能力”的模式转变,并且在市场定位方面应该更加明确具体。如果把本科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为提高学生作为职业译者的实践能力,就会大大限制学生在翻译行业中的“生态取向”。实际上,翻译生态系统不能只依赖于专职译者成就一个庞大的产业。除了专职译者,在这个丰富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还包括审稿、校稿、修改、编辑、排版、项目管理、术语管理、信息反馈等多种角色。翻译职业总被人误解为只是进行语言转换的职业吗,而忽视了这个职业中其他角色的存在和分工。

Shreve ( 2000) 在展望 21世纪翻译职业的前景时就提到,翻译专业的毕业生通常要承担多种不同的职业角色,包括双语的编辑者、多媒体设计者、研究和信息专家、文化鉴定者、多元文化软件设计者、软件本地化操作者、术语专家及项目经理等等。根据《高等学校翻译专業本科教学要求》,毕业生既要“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还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仲伟合,2011: 20) 。这些都说明翻译专业本科层面培养的是“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三)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市场化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翻译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王银泉( 2007: 25) 认为翻译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必须把市场为导向的各类实用的、真实的任务和需要作为最终评价标准,而不能始终停留在脱离实际的、以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模式上”。也就是说,翻译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模式,选择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培养途径。高校不仅要培养“学者型”、“研究型”的人才,更要把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放到本科教学体系之中。

因此,翻译人才培养应根据整体市场需求和地区差异,将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市场化处理,即针对当地翻译市场的热门领域来选择翻译实践文本,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把翻译市场上已有的文本材料作为翻译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很好地“还原”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本地市场常见的文本类型和翻译要求。采用这种“真实项目”教学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由翻译结果转向“翻译过程、思维过程、决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翻译职业的重要意义。

2.职业化模式

翻译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都要与人才培养规格一致,体现职业化倾向,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穆雷,2012: 14) 。这表明,学校的翻译人才培养要与企业运营模式接轨。通过与企业紧密的合作,学校能够将人才培养的形式从校园延伸至社会,从课堂延伸至市场,使人才培养全面贯穿于校内外,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渠道拓宽培养方式。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翻译企业的运营模式,熟悉行业规范,了解产业发展前景和未来需求。通过到翻译公司实习,学生在体验真实的翻译场景和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与校外翻译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聘请翻译业界人士进行授课或者讲座,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实训导师,或者将校外企业设为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带入真实工作环境进行训练。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技术资源,带来互惠互利的结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建立自己的翻译工作室甚至翻译公司,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企业化模式。

3.专业化模式

翻译理论在本科翻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国内各高校的翻译专业对本科生翻译理论修养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这其实和当前翻译行业对理论研究方法的漠视甚至轻视有着很大的关系。显然,只追求简单适用的翻译技巧或方法是一种目光短浅而功利的行为,任何翻译技巧和方法都不能脱离学术研究而孤立存在,不重视理论修养的熏陶只会让学生成为机械的翻译工匠。理论课程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翻译思维和翻译认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内化”的过程,绝不能因为其不够“直接有效”而忽视。

对高校中所设置的翻译实践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再做调整,比如拓展实践课内容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并进行通识内容和拓展内容、必修和选修的区分,以帮助学生既能接触不同文本类型,掌握各自的语类规则,又能在自己感兴趣或更擅长的文本及相关专题领域各取所需,有所深入。

三、结语

要满足当前翻译市场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实现翻译产业的生态和谐与发展,翻译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担负着艰巨的任务。翻译生态系统关照下的人才培养把翻译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细分,并将各个因素置于生态环境之中进行综合考量,拓展了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空间。语言专家不等于翻译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了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应该掌握翻译职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翻译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扎实的语言功底、宽阔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构架是成长为职业译者的基本素质,但同时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良好的职业规范和业界管理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等也是实现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应该具备的。如果从学校教育阶段就通过不同途径着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将极大拓宽学生的择业渠道,提升我国翻译产业的竞争力,保证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Shreve,Gregory.Translation at the Millennium: Prospects for the Evolution of a Profession[G].Peter Schmitt Paradigmenwechsel in der Translation.Tubingen: Stauffenburg,2000:217-234.

[2]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01):1-5.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11-15.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5-9.

[7]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J].中国翻译,2012(04):13-14.

[8]王银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外语界,2008(02):20-26.

[9]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10]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03):20-24.

作者:高红梅

翻译生态学论文 篇3:

翻译生态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目前,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紧缺,但是专业毕业生却难以胜任。究其根源主要是高校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在教材编写、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高校必须编纂权威的教材、提高师资水平、更新教学方法、构建生态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课程体系;构建

一、翻译生态学研究概述

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领域。2003年,米歇尔·克罗尼恩(M.Cronin)教授在其专著《翻译与全球化》(Cronin2003)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的概念,从此,翻译生态学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国内,近年来也出现了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学者,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胡庚申、许建忠等。

虽然翻译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翻译生态学的研究基本集中于译者主体性、译者能力、译本分析等方面,将翻译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教学实践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翻译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针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老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一)教材编写有待完善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起步较晚,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材数量只占到所有学科的教材总量的六分之一。教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教材的内容关注商务英语中某一领域的翻译如法律英语翻译,外贸英语翻译等,另有些教材只是把与商务知识有关的文章罗列起来,提供参考译文。出现如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指导性以及系统性。传统的教学内容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但由于缺乏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系统性讲解,无法窥见商务英语翻译的普遍规律,因此教学双方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2.理论与实践脱离。翻译理论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指导翻译实践,因此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但是商务英语的翻译教材的内容多注重翻译技巧的讲解和词语的积累,很少涉及翻译理论的内容,因此翻译学习只能是“点对点“,而不能形成以点到面的效果。

3.只重结果轻视过程。大多数教材都只提供参考译文,而没有对参考译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同时由于教师轻视翻译过程的分析,只讲解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而忽视翻译的文化因素,使得翻译学习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不利于译者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其一、翻译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语言能力,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理论知识和研究。语言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多年的积累和实践才能达成。当前的翻译教师语言能力有余但是翻译实践能力不足。翻译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相当程度的语言水平,接受过翻译理论和实践培训,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其二、商务专业知识。目前,大多数商务英语的教师都是从英语专业“转行”过来,因此商务知识是教师们的“短板”,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尤其如此。如果没有一定的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就无从下手,目前大多数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经验上严重不足,教学非常被动。其三、教学能力。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和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能力的外延已扩展至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和云数据等大数据时代资源的利用。目前,多媒体课件和技术已经在现代高校教学中普遍使用,但是如何在课堂上利用云技术(云和移动互联网)、机器翻译(MT+PE)、协作(客户、翻译公司、译员全流程的协作)等先进的翻译平台进行有效的翻译教学是摆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三)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更新

黄友义(2005)指出,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商务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即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提供参考译文,通过参考译文教师帮助学生找出译文中的错误。传统的教学法与社会对翻译的实际需求脱节,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教学目标不统一,课程设置随意,教学内容混乱等因素,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需求。

(四)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材,知识传播的途径通产为单向即教师向学生,教学过程一般沿用“教师举例—学生试译—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其中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讲解,再从其他材料选一些“合适”的句子或段落供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教学缺少课堂讨论、模拟演练以及师生交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主动寻求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体系的生态化构建

(一)翻译教材的生态化

翻译教材的生态化就是以翻译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系统地、科学地编纂与翻译实践相联系的权威商务英语翻译教材,解决教材缺乏指导性和系统性、理论脱离实际和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生态化的教材以教材整体为一个生态,利用真实商务英语语境中出现的文本为例,语言提高与翻译能力提高相联系,翻译练习和翻译能力讲解相关联。同时教材要着力解决重结果的问题,更多的关注怎么样有效的提高翻译的结果。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因此翻译也是跨文化沟通的一种方式,在生态化的翻译教材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翻译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编纂的重点之一。

(二)师资水平的生态化

1.招募具有商务知识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商务英语教师的商务知识的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之一的办法就是招募具有商务知识的人才,通过授课、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商务知识,为商务翻译的实践打好基础。

2.为教师提供翻译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高校普遍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广泛地开展和企业的合作,从根本上使教师能够成为胜任教学的职业译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翻译教师。

3.开设翻译研修班。对于翻译的“门外汉”,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翻译人员并非易事。通过开设翻译研修班,优势资源的整合,通过对高校翻译教师分批分层次的培训,使他们在理论水平上以及实践能力上得以提高。同时,研修班可以为全国翻译教师开创一个交流平台,使他们能够对某些难点和疑点向知名专家请教,与广大同行探讨争论,从而使他们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化

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化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按照翻译生态学理论框架划分为翻译研究、翻译技巧、翻译技术、翻译批评和翻译欣赏等多个模块;或者也可以按照社会的需求度将商务英语翻译按文体类型划分为商务合同翻译、商务信函翻译、商业广告翻译、产品说明书翻译等模块。根据教学的定位和市场导向,使学生从中选取模块进行组合,使他们真正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其二是在培养途径上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通过讲座、中期测试评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能力,并根据就业情况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途径,从而为未来学业及就业做出计划。其三是教学评估和评测因人制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或者撰写论文外,选择以完成具体翻译作品或项目的方式完成考核。

(四)教学方法的生态化

教学方法的生态化是依托生态学原理,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中。目前依托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抛锚式学习和认知学徒制值得借鉴。抛锚式学习,是将教学“锚接”于有意义的问题求解环境中,这些有意义的问题求解环境被称作“大环境”,因为它包括复杂的环境要素,要求学生系统地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每个环境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持续的探索,学生能够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内从多种角度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求解,而且各个“锚点”都能够提供多课程的延伸。

三、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中介手段。作为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应该系统地、科学地开展教学。通过分析翻译教学在教学方法、师资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等问题的主要根源,本文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科学体系,这一研究对未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褚凌云.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生态化模式研究[J].林区教学,2016.

[2]毛华奋.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台州学院学报,2003.

[3]黄友义.翻译质量与翻译协会的责任[J].中国翻译,2005.

[4]叶苗.翻译教学的交互性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7.

作者简介:褚凌云(1980–),女,汉,山东,讲师,商务英语,翻译。

作者:褚凌云 刘丽华 邵薇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术雕塑论文下一篇:历史管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