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型污水处理厂

2022-09-05

第一篇:国内大型污水处理厂

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改进设计

摘 要: 简要介绍了污泥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当前污泥预浓缩池浓缩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该措施可以提高预浓缩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

关键词: 污泥处理; 污泥预浓缩; 改进设计

Design for Improvement of Sludge Treatmentin Large-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Plant

Abstract: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 on the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 were introduced in brief and the cause of low thickening efficiency in sludge pre-thickening tank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It is verified by practical cases that by means of these measures the efficiency of pre-thickening is improved and thus redu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cost. Key words: sludge treatment; sludge pre-thickening; design for improvement. 1 污泥处理工艺现状及存在问题

污水处理厂内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污泥含固率,减少污泥量,为污泥外运及处置节省资源,减少污泥占地面积,其处理包括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等环节。在我国,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节能减排意识的加强,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需要除磷,脱氮。有的污水处理厂常采用低负荷,长泥龄的延时曝气法,并且取消了初沉池,因此剩余污泥成为待处理污泥的主体部分。因为剩余污泥有机物含量不高,已经得到初步稳定,故目前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取消了消化环节,将污泥直接浓缩脱水,已经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剩余污泥含水率多在99.1%~99.6%,泥量约为进厂水量的1.5%~3%,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相对于浓缩脱水而言,此量已经较大,如果单独采用占地大,效率低且会再次放磷的重力浓缩池,或者购置费用高,运转能耗高的机械浓缩设备都不太理想,因此工程上常在浓缩机前设置污泥预浓缩池(或称污泥均质池,均质池,调节池等),池内一般均配备浓缩机,以期通过重力预浓缩减少进入机械浓缩机的泥量,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处理流程见图1。

图1 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典型工艺流程

图1所示处理流程综合了重力浓缩与机械浓缩两种方法的优点,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是恰当的,鞍钢西区的高炉瓦斯泥处理工艺和图1相似,不过笔者认为预浓缩池的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1.1预浓缩池过大

调研表明,目前国内预浓缩池体积较大,污泥在其内停留时间较长,有些甚至比传统重力浓缩池停留时间还长,如华北市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预浓缩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8h,剩余污泥经48h沉降后才进入转鼓浓缩机与带式一体化污泥脱水机;西南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预浓缩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7d(168),剩余污泥在池内经交替间歇曝气间歇浓缩后再进入带式浓缩机和带式脱水机。如此一来,预浓缩池较传统重力浓缩池占地面积更大,并且也存在传统重力浓缩池存在的缺点。

1.2预浓缩池内污泥浓缩效率低

工程实践及有关资料表明:在没有外界供氧的条件下,剩余污泥将在1~3h内进入厌氧状态,之后不仅会出现磷的再次释放,而且还会有氮气甚至甲烷等气体逸出。若不改变这种状况,预浓缩池内不仅有磷进入上清液,同时还会由于气体的释放而降低污泥的浓缩效率,因此目前大多数的预浓缩池均设有曝气装置,在污泥的沉降过程中进行间歇曝气,这种办法虽然改变了污泥的厌氧状态,但曝气的干扰也严重地影响了污泥的沉降进程,降低了浓缩效率。

2 改进设计

2.1 在污泥进预浓缩池前充氧

生物池排出的含氧混合液一般需在无氧供给的二沉池(或同样功能构筑物)内沉淀2~3h之后排出,排出的剩余污泥一般最快在1h后进入厌氧状态,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好氧剩余污泥在无外界供氧的条件下3~4h(两处时间之和)之后才会进入厌氧状态,也就是说,在预浓缩前对污泥恰当充氧可以使其进入厌氧状态的时间延长2~3h。对于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需要经过提升才能进入污泥处理系统,因此在污泥泵房内稍加改动即可实现对剩余污泥的可调节充氧,剩余污泥的含氧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1~2mg/L),避免过度曝气(难沉降)或含氧不足(沉降时间短)。 2.2 减小预浓缩池规模

如前所述,污泥在预浓缩池内停留时间过长最终不可避免地干扰了污泥的沉降进程,降低了浓缩效率,甚至比较短时间的预浓缩效果更差。如西南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预浓缩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68h,但沉降后的剩余污泥含固率仅由进池前的0.7%~0.85%提高到1.5%,相对于较大的池容,较长的浓缩时间而言,污泥减容效果不明显。而华南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预浓缩池水力停留时间仅为2~3h,池内无曝气设施,剩余污泥含固率由进池前的0.6%提高到出池时的2.0%,不仅预浓缩工程造价大大降低,减容效果也十分明显。因此,设计时宜采用污泥不进入厌氧状态的延续时间作为预浓缩时间才比较合理。如2.1节所述,在进入预浓缩池前对剩余污泥进行了充氧的条件下,一般可取3~4h作为预浓缩时间。在此时段内污泥不存在放气或充氧的不利影响而一直沉降浓缩,浓缩效率更高,效果反而比长时间的预浓缩更好,一般出泥含固率可达到1.5%~2.5%。改进后的污泥处理流程见图2。

图2 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改进工艺流程

3结语

预浓缩+机械浓缩脱水的污泥处理工艺有机地结合了重力浓缩与机械浓缩脱水两种方法的优点,对于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是经济、恰当的。

在剩余污泥进入预浓缩池前对其进行可调节充氧,可使污泥在3~4h内不进入厌氧状态。 预浓缩池的停留时间可以缩短至3~4h,减小预浓缩池的占地,污泥在此时段内不需要曝气补氧,浓缩效率较高,出泥含固率一般可达到1.5%~2.5%,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也大为减少。 4 参考文献

[1] 张自杰.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工业排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城镇排水.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二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工艺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TECH) 摘 要: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简称C-TECH工艺)是间隙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一种变型。该工艺将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过程和生物选择器原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中, 每一操作循环包括进水-曝气阶段、沉淀阶段、撇水阶段和闲置阶段等几个过程。在操作循环的曝气阶段(同时进水)一步完成生物降解过程 (包括降解有机物、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等过程);在非曝气阶段完成泥水分离功能。排水装置系移动式撇水堰,籍此可将每一循环操作中所处理的废水经沉淀阶段后排出系统。 1 前言

随着污水处理除氮脱磷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运行日益复杂化,污水处理的投资及其运行费用也随之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下面简要介绍由Goronszy教授和奥地利SFC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推广应用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简称C-TECH 工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其优异的除氮脱磷性能基础上,能大大地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一种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简称C-TECH工艺)为一间隙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法过程按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不断重复进行。该法将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结合在一个池子中进行。C-TECH方法是一种"充水和排水"活性污泥法系统,废水按一定的周期和阶段得到处理,故C-TECH方法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型。C-TECH工艺在七十年代开始得到研究和应用,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和自动化控制的日益普及,间隙运行的C-TECH工艺由于其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性能高超,尤其是其优异的脱氮除磷功能而越来越得到重视,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本文将简要介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的主要特性及其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方面的应用。

2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C-TECH工艺)的基本组成及运行方式 2.1 C-TECH工艺的组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简称C-TECH工艺)是间隙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一种变型。该工艺将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过程和生物选择器原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中, 每一操作循环包括进水-曝气阶段、沉淀阶段、撇水阶段和闲置阶段等几个过程。在操作循环的曝气阶段(同时进水)一步完成生物降解过程 (包括降解有机物、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等过程);在非曝气阶段完成泥水分离功能。排水装置系移动式撇水堰,籍此可将每一循环操作中所处理的废水经沉淀阶段后排出系统。 图 1 表示单池或多池C-TECH系统的各个循环操作过程,包括进水曝气阶段、固液分离阶段和撇水阶段等步骤。当撇水结束后撇水阶段尚有多余的时间可供支配时,可设置进水-闲置阶段。从图1也可看出C-TECH系统中生物选择器和主反应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2.1.1生物选择器

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中设有生物选择器,在此选择器中,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能通过酶反应机理而迅速去除。选择器可以恒定容积也可以可变容积运行。污泥回流液中所含有的硝酸盐可在此选择器中得以反硝化。选择器的最基本功能是防止产生污泥膨胀。 2.1.2主曝气区

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主曝气区进行曝气供氧,主要完成降解有机物和同时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过程。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操作循环过程

2.1.3污泥回流/排除剩余污泥系统

在池子的未端设有潜水泵,污泥通过此潜水泵不断地从主曝气区抽送至选择器中(污泥回流量约为进水流量的20 %左右)。所设置的剩余污泥泵在沉淀阶段结束后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剩余污泥的浓度一般为10 g/l 左右。 2.1.4撇水装置

在池子的未端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可升降的撇水堰,以排出处理出水。 撇水装置及其它操作过程如溶解氧和排泥等均实行中央自动控制。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2.2工艺的运行方式和运行阶段

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一般至少设二个池子,以使系统能处理连续的进水。为此,在第一个池子中进行沉淀和撇水时,在第二个池子中同时进行进水和曝气过程,反之亦然。为避免充入池子的进水通过短流影响处理水质量,在工艺执行沉淀、撇水过程时,一般需中断进水。在设有四个池子的系统中,通过合理地选择各个池子的循环过程,可以产生连续均匀的出水。

根据处理出水要求,系统可以多种不同的适合进水实际情况的循环过程进行运行。另外,为进行硝化和反硝化或除磷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循环操作。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系统简单地按曝气和非曝气阶段进行运行,系统通过时间开关加以控制,每一循环的出水量是变化的。

根据生产性装置的运行经验,在旱流流量条件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系统以4小时循环周期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2小时曝气,2小时非曝气)。在负荷较低时,可以调整循环中各个阶段的时间分配以适应此时的水力和有机负荷。如实际负荷仅为设计负荷的50%,则在4小时循环周期中,可采用1小时曝气,3小时关闭曝气的方式运行。 另外,还可考虑6小时和8小时循环周期。

每一循环具体可划分为下列阶段: (1) 充水 / 曝气 (2) 沉淀 (3) 撇水

(4) 闲置(随具体运行情况而定) 运行阶段1:曝气阶段

在曝气阶段,池子同时进水,在进水负荷较低时可适当缩短曝气时间,也可采用6小时循环系统,其中1小时沉淀,1小时撇水, 这种根据进水负荷来调整运行状态所表现的灵活性是其他连续流系统所无法相比的。 运行阶段2:沉淀阶段

在此阶段,系统停止曝气和进水,此时进水可直接转换到另一个池子。由于在沉淀阶段无水力干扰因素存在,因而可以在池子中形成有利于沉淀的条件。污泥絮体在池子中沉淀下来,并形成污泥层,污泥层不断下沉,在其上方形成上清液。在曝气阶段,池子中污泥呈均匀分布状态,曝气停止后,在池子中泥水混合液尚有部分残余混合能量,因此在沉淀阶段开始时,污泥颗粒利用这部分残余能量进行絮凝过程。在此混合能量消耗完后,污泥形成一边界层,并以成层沉淀的方式进行沉淀。在沉淀开始时,污泥沉速较慢,之后逐渐增加,在污泥进入池底压缩区时,沉速又逐渐减慢。

污泥的沉降速度主要取决于沉降开始时的污泥浓度,池子深度,池子表面积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沉淀后污泥浓度可达10 g/l 左右。 运行阶段3:撇水阶段

在撇水阶段移动撇水堰沿给定轨道以较高的速度降到水面,在与水面接触后,撇水装置的下降速度即转换到正常下降速度,当撇水装置下降到最低水位后,再返回到初始状态。撇水堰渠的前部设有挡板, 可以避免将水面可能存在的浮渣(泥)随出水一起排出。 运行阶段4:闲置阶段

在实际操作中,撇水所需的时间往往小于理论设计最大时间,故撇水完成后剩余的时间即可作为闲置阶段,此阶段可以进行充水(不曝气)或其它反应过程。在撇水器返回初始状态三分钟后,即开始作为闲置阶段。 3 工艺基本原理 3.1生物选择器

与传统意义的SBR反应器不同,C-TECH工艺在进水阶段中不设单纯的充水过程或厌氧进水和缺氧进水混合过程。另外,C-TECH工艺不同于SBR法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在反应器的进水处设置一生物选择器。生物选择器是一容积较小的污水污泥接触区,在此接触区内,进入反应器的污水和从主反应区内回流的活性污泥相互混合接触。生物选择器的设置严格遵循活性污泥种群组成动力学的有关规律,创造合适的微生物生长条件并选择出絮凝性细菌。生物选择器的机理和作用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由Chudoba和Wanner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生物选择器可有效地抑制丝状性细菌的大量繁殖,克服污泥膨胀,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有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

活性污泥的絮体负荷So/Xo(即基质浓度So和活性微生物浓度Xo的比值)对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种群组成有较大的影响,较高的污泥絮体负荷将有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传统SBR工艺中,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污泥膨胀,往往在循环过程中,通过快速进水的方式使系统在某一时段内产生较高的污泥絮体负荷。因此传统SBR工艺中反应池的进水模式和方案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在C-TECH工艺中,由于在池子首部设置有生物选择器,使得活性污泥不断地在选择器中经历一高絮体负荷阶段,从而有利于系统中絮凝性细菌的生长。此外,在选择器中较高的污泥絮体负荷可以提高污泥活性,使其能快速地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易降解基质。一般地,由于溶解性易降解基质较有利于丝状性细菌的生长,因此在选择器中迅速地去除这部分基质,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丝状性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由于C-TECH工艺的这些特性,可使整个系统的运行不取决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情况,可以在任意进水速率并且池子在完全混合的条件下运行而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3.2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C-TECH工艺中的池子构造和操作方式可允许在一个循环中同时完成硝化和反硝化过程。C-TECH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在工艺过程中不设缺氧混合阶段的条件下,高效地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从而达到深度去除氮的目的(见表3)。在C-TECH工艺中,硝化和反硝化在曝气阶段同时进行(co-currently or simultaneously)。运行时控制供氧强度以及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使絮体的外周能保证有一个好氧环境进行硝化,由于溶解氧浓度得到控制,氧在污泥絮体内部的渗透传递作用受到限制,而较高的硝酸盐浓度(梯度)则能较好地渗透到絮体的内部,因此在絮体内部能有效地进行反硝化过程。另外,在曝气停止后的非曝气阶段中,沉淀污泥床中也存在有一定的反硝化作用。通过污泥回流,将部分硝酸盐氮带入设在池首的生物选择器中,因此在选择器中也有部分反硝化功能。

C-TECH系统中通过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使活性污泥不断地经过好氧和厌氧的循环,这些反应条件将有利于聚磷细菌在系统中的生长和累积。因此C-TECH系统具有生物除磷的功能。生物除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水中所含有的易降解基质的含量。在C-TECH工艺的选择器中活性污泥通过快速酶去除机理吸附和吸收大量易降解的溶解性基质, 这些吸附和吸收的易降解基质可用于后续的生物除磷过程,对整个系统的生物除磷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Goronszy 等人的研究,当微生物体内吸附和吸收大量易降解物质而且处在氧化还原电位为+100 mV至 -150 mV 的交替变化的环境中时,系统可具有良好的生物除磷功能。 图2及图3所示为典型C-TECH污水厂在进水曝气阶段氨氮浓度硝酸盐氮浓度以及溶解氧浓度的典型变化曲线。

3.3工艺控制方式

C-TECH工艺中的池子流态呈完全混合式,通过溶解氧探头测定池子中曝气阶段开始时和曝气阶段结束时的溶解氧变化情况,从而可在生产性装置上直接测得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所测得的污泥呼吸速率将直接作为调节曝气阶段曝气强度和排除剩余污泥量的控制参数。由于这种控制方式能使池子中的溶解氧浓度与工艺要求相一致,故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曝气所需的能耗。

4 C-TECH工艺除磷脱氮应用实例

自七十年代以来,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机理及其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断地得到完善,目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亚洲等国的很多污水处理厂尤其在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得到大量应用。

迄今为止,操作循环为4小时的C-TECH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日处理从500人口当量(120m3/d)至400000人口当量(210000m3/d) 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最大的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污水厂(采用C-TECH工艺)为澳大利亚的Quakers Hill污水处理厂,该厂拟进行分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共有五组C-TECH池子。设计时采用模块布置方法,根据进水水量情况逐步建成。目前已有二组C-TECH池子投入运行,每组池子长度为131 m, 宽度为76 m,池子表面积达9956m2。每组C-TECH池子的进水端设有生物选择器,位于池子中部污泥回流泵(靠池壁设置)将主反应区的活性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器并与污水混合接触,选择器的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1.0小时(包括回流量)。选择器的运行可分为曝气和不曝气二种方式。处理出水通过5个同步运行的撇水装置排出系统,各个撇水器的撇水速率保持相等。每一操作循环为4小时,其中曝气时间为2小时。撇水速率为13毫米/分钟。每一组C-TECH池子的处理能力为100000人口当量。采用管式橡胶膜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和混合。该厂已运行五年,其运行结果见表4。从该表可看出,C-TECH工艺具有非常高超的除磷脱氮效果。

澳大利亚Black Rock污水处理厂也是一个采用C-TECH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共设四个C-TECH池子, 每个池子长为120米, 宽为60米, 池子表面积为7200平方米,池子设计最大水深为5米.该厂最大日处理能力可达210000 m3/d. 进水BOD5为370 mg/l, SS为360 mg/l,TKN为63 mg/l, TP为8.6 mg/l.安装在池子底部的圆盘式橡胶膜曝气系统提供曝气和混合。在C-TECH池子中也结合有生物选择器.每个池子设置八台同步运行可同时升降的长度各为10米的撇水装置. 在设计该厂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中试试验。

联邦德国波茨坦(Potsdam)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日处理量为21082 m3/d,最大设计小时流量为2490 m3/h。 在旱流流量条件下循环周期为4小时,在雨天流量下为3小时。系统共设4个C-TECH单元,内置于2个圆形池子中,每个池子的直径为52m,最大设计水深为5.5m。由于该厂进水泵提升能力过大,对后续生物处理段造成很大的冲击,其进水氮的负荷波动高达4倍以上,见图4。 尽管氮的负荷波动较大,但C-TECH系统高超的同时硝化反硝化效果仍能保证出水的氨氮和硝酸盐氮浓度维持在很低的出水浓度。进、出水氨氮浓度如图5和图6所示。出水硝酸盐氮浓度一般在5mg/L以下。

捷克Znojmo污水处理厂 设计平均日处理量为19000 m3/d,最大设计小时流量为1800 m3/h。 在旱流流量条件下循环周期为4小时,在雨天流量下为2.4小时。系统共设4个C-TECH单元,每个池子的长为74m,宽为15.5m,最大设计水深为5.0m。该厂进水总氮浓度在50mg/L左右,通过C-TECH工艺中高超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其出水总氮浓度维持在5mg/L左右,见图7。通过选择器对絮凝性细菌的的选择作用,系统的污泥沉降指数可降至50ml/g左右,见图8。

6 C-TECH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比较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C-TECH工艺最重要的特征是不设独立的二沉池和刮泥系统(一般也不设初沉池)。在C-TECH方法中,活性污泥始终保持在一个池子中完成生物反应和泥水分离过程。因此无需设置如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将污泥从二沉池输送至曝气池的回流装置(回流比一般为100%),也无需设置如前置反硝化系统中的内回流系统(内回流比可达300%左右)。C-TECH系统中为生物选择器而设置的回流系统其回流比一般仅为20%的日平均流量。因而C-TECH系统可节省大量的土建费用和运行费用(省掉二沉池、刮泥桥、回流污泥系统、用于硝化/反硝化的内回流系统、搅拌装置、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的各种管道连接等)。当由于进水水质和水量发生变化而影响污泥性质(如絮凝效果等)和处理效果时,可简单地调节变化C-TECH系统中进水和曝气循环过程,而使系统重新恢复正常运行。开发C-TECH工艺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降低基建和运行费用,简化操作过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灵活性。 7 C-TECH方法的主要优点

(1)工艺流程非常简单, 土建和设备投资低 (无初沉池和二沉池以及规模较大的回流污泥泵站,无需搅拌装置);

(2)能很好地缓冲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运行灵活;

(3)在进行生物除磷脱氮操作时,整个工艺的运行得到良好的控制,处理出水水质尤其是除磷脱氮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

(4)运行简单,无需进行大量的污泥回流和内回流;

(5)无污泥膨胀, 沉淀过程在静止环境中进行,无漂泥现象,故工艺过程稳定; (6)自动化程度高,人员费用省;

(7)采用组合式模块结构,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少,分期建设和扩建方便。

第三篇:全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水收集系统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

交办意见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0年*月**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对我区城乡建设与管理开展了专项工作评议,会议提出了“对污水收集管网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维修,重新验收合格后才能结算”的交办意见(以下简称“交办意见”)。*月中旬,我们在***副主任的带领下,对交办意见的办理情况了调研,走访了相关单位、现场察看了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管网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人民政府对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交办意见的办理

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分管领导***副区长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明确了责任和要求;由责任单位区住建局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对污水收集系统存在的排污管网损毁、井盖缺失、污水接入管网等问题进行了检查、修复;对管网进行了疏浚、清理,并重新组织了验收;区环保局多次深入**中学督查,促使该校污水与管网连接,不再往河道直排;污水处理厂目前运行正常,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排放标准。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污水收集系统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验收把关不严,疏浚不到位,管网对接不科学,污水外流直排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调研中我们看到,区域排污管口径大,连接干管的连接管口径小,容易堵塞形成直排。如***、****等有多处地方出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特别是****有两处污水直接从连接管外流向河道,水量还很大。

二是新建改建工程的雨污分流连接监管没有到位,综合验收时没有把关,污水没有接入污水收集系统。如***、***及***新建的居民户污水没有接入污水收集系统。**沿河一些居民户、市场部分经营户,仍有向河道直排和倾倒污水的现象。

三是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区政府确定了**局为监管的责任单位,但是由于没有专人专款,因而对污水管网缺乏经常性的检修、维护、疏通,导致了污水管网不畅。河道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从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统计数据看,现在是**的旅游旺季,用水量在增加,用水量增加应该排污量也是增加的,但是目前每天污水处理量在6-7000吨,比运行初期减少了30%左右;这就充分说明了至少有30%以上的污水没有进入污水收集管网,从红星河道里的水质污染现象也证明了这个问题。

三、建议:

一是区人民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继续进行整改,彻底解决支干管网对接存在的问题。防止

污水外流直排及及雨污混流。

二是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和新建改建工程综合验收关。尽管现在污水收集系统已经验收,但是对污水收集系统的工程质量仍然要加强监控,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于新建改建工程、要严把综合验收关,确保污水接入到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三是确定专人专款,对污水收集管网实行常态化管理和维护,建立污水收集系统管理维护长效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效益。

第四篇:污水处理厂工艺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工艺系统操作规程

一、 粗、细格栅操作规程

二、 提升泵站操作规程

三、 砂水分离系统操作规程

四、 鼓风机操作规程

五、 刮泥机操作规程

六、 储泥池搅拌机操作规程

七、 螺杆泵操作规程

八、 污泥脱水间操作规程

九、 二氧化氯操作规程

十、 电动机操作规程

一、粗、细格栅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1 检查格栅机前池内栅渣情况,确保无大的污物、杂物。 1.2检查格栅机减速机内的油位是否水平,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1.3检查格栅机电源控制柜是否送电,将格栅机调至所需状态。 1.4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

2、开机程序

2.1 粗格栅开停方法为:按下粗格栅机 “开始”按钮为开启格栅机,按下 “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

2.2 开启粗格栅机时同时开启皮带传输机,皮带传输机开停方法为:按下皮带传输机“开始”按钮为开启带传输机,按下 “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

2.3 开启细格栅机时同时开启无轴螺旋输送机,无轴螺旋输送机开停方法为:按下无轴螺旋输送机“开始”按钮为开启无轴螺旋输送机,按下 “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

2.4点动电机,驱动整个传动机构。运转应顺畅,无异常噪音。若运转不畅,应立即检查,排除故障。正常运转后,此项可省略,但新安装或检修后首次运行时须严格遵守此项规定。

2.5格栅运转中,应进行现场监视并及时清除格栅无法耙除的较大障碍物及螺旋输送机难以处理的杂物。雷雨天、汛期应加强巡视,增加检查次数。 2.6在任何检修及保养工作开始之前应切断主开关电源,确保别人无法启动。 3 维护规程

3.1 初运行时,每次运转,均要监测电机及减速箱温度,若温度较稳定,可以延长至每周检测一次。

3.2 每周:传动链条、驱动链条和链盘涂加一次钙基润滑脂。 3.3 每月:

⑴、疏通电机减速箱通气孔,确保通畅。 ⑵、检查油位,不足时添加。 ⑶、导轨添加一次钙基润滑脂。

3.4 减速机初次运转300小时后作第一次更换润滑油,更换时,应去尽残油。以后每次更换,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者,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下者,每隔6个月更换一次。润滑油选用150*极压工业齿轮油。

二、污水提升泵站操作规程

1 启动前准备 1.1水管结扎牢固;

1.2放气、放水、注油等螺塞均旋紧;

1.3叶轮和进水节无杂物;

1.4电缆绝缘良好。

2、泵的运行

2.1 打开泵的出口阀门。

2.2 按下“开始”按钮为开,按下“停止”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 指示灯的显示。

2.3、当泵站内水位(由粗格栅间后的水位计测得)达0.70m时,一台大泵加一台小泵工作 ,一台大泵.一台小泵备用;当泵站内水位达1.0m时,一台大泵加两台小泵工作,一台大泵备用;当泵站内水位降至0.000m时;一台大泵或两台小泵工作;当水位降至-0.70m时;水泵停机。

2.4、按时记录好有关资料数据。 3 潜污泵的维护

3.1 应经常观察水位变化,叶轮中心至水平距离应在0.5~3.0m之间,泵体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电缆不得与井壁、池壁相擦。

3.2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用50小时后,应旋开放水封口塞,检查水、油的泄漏量。当泄漏量超过5mL时,应进行0.2MPa的气压试验,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应每月检查一次;当泄漏量不超过25mL时,可继续使用。检查后应换上规定的润滑油。

3.3 经过修理的油浸式潜水泵,应先经0.2MPa气压试验,检查各部位无泄漏现象,然后将润滑油加入上、下壳体内。

3.4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在停止运转后,应从水中提出潜水泵擦干后存放室内。

3.5 每周应测定一次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其值应无下降。

三、沉砂池操作规程

1.启动前准备

1.1操作人员应熟悉沉砂池除砂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2确保电机电源线连接正确,供给电压正常。

1.3开机前必须对电控箱设置进行检查,液位检测开关是否已打开,并对系统各润滑点进行检查。

2、开关机规程

2.1 在手动控制时,必须处于现场控制状态,操作人员通过面板按钮控制单台设备开、停,正常开机顺序为:搅拌电机—泵—砂水分离器,手动状态下系统无法周期自动运行。

2.2若要加大进水有机物的分离,应适当调低桨叶的高度,若要加大砂粒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应适当调高桨叶的高度。

2.3每日监测进出水的流速,确保在0.6~1.06m/s的允许值内。

2.4、抽砂泵每8个小时开启一次,同时开启砂水分离器,运行10分钟后同时关闭抽砂泵和砂水分离器。

2.5、开机后,操作人员必须经常巡视检查,如发现有异响、温升等不正常现象,应马上停机处理。

2.6、沉砂池排出的沉砂应及时外运,不宜长期存放。

2.7、旋流沉砂池是变频无级调速,停机后在1小时后方可重新启动,否则将损坏变频器。

3、维护规程 3.1、桨叶驱动装置 ⑴、电机:主要维护部分是其密封单元;

⑵、齿轮减速单元:选用ISO 220EP型润滑油,油量1.8升,每运行10000小时更换一次;

⑶、齿轮箱:每月检查一次油位,不足时填加。选用ISO 68EP No .2型润滑油,油量3加仑(约为13.6升),每年春秋两季应更换新的润滑油。每半年检修一次。 3.2、提砂设备 ⑴、砂泵:每天检查

⑵、电机:每年检查两次;用锂基极压油脂(NLGI2)进行润滑 ⑶、泵密封:每年检查一次 3.3、砂水分离器

⑴、电机:每年检修一次,用锂基极压油脂(NLGI2)进行润滑 ⑵、齿轮箱:每半年检修一次,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选用Mobil Glygoyle HE320或同类型的润滑油,油量1.5升 ⑶、法兰轴承:每月加注一次黄油

⑷、螺旋下部轴承:每月加注一次防水油脂:Kluber staburaggs NUB12或同类型的油脂

⑸、每周检查一次砂水分离器的除砂效率 ⑹、每月检查一次衬垫的磨损程度

⑺、每半年进行一次砂水分离器的排空和各紧固螺栓的固定

四、鼓风机操作规程

1、起动前的准备:

1.1.罗茨风机启动前必须预先打开各曝气池通道阀门。 1.2.检查润滑油箱油位,如不足必须补足。

1.3.检查卸载装置口,应处于全开位置(色标为黑白各半)。 1.4鼓风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叶轮旋转是否均匀,有无碰撞现象,风道有无堵塞现象,或有无漏风现象, 一切完好方可正常运行。 2 风机启动规程

2.1、罗茨风机的运行:罗茨风机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意罗茨风机的工作有无异常,注意声音、温度的变化和油压的情况。电动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有无杂音和不正常振动。

2.2任何一个安全装置报警或切断机器运行后,必须查明原因,彻底排除故障后才允许重新投入工作,并做文字记录。

2.3工作人员应根据工艺需要随时进行曝气池送风量的调整,增大风量(减小调节池阀门开启度)或减小风量(增大调节池阀门开启度)。 2.4如有任何可能损坏罗茨风机的情况发生时,值班人可迅速按下停车按钮,使罗茨风机停车。 3 注意事项

3.1风机在正常运行时,电机温度不得超过60度,否则应进行检查修理。

3.2经常检查叶轮转动是否平衡,各连接处是否松动,机体是否振动,应随时检查纠正。 3.3不允许任何重量压在机身上。

3.4风机在起动时,开起电闸在15 秒钟内不能及时运转,应立即拉开电闸进行检查。

五、吸刮泥机操作规程

1.启动前准备

1.1检查减速器的油位及油质是否正常。 1.2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紧固。

1.3检查刮渣机与池壁四周是否有碰磨及障碍物。 1.4联系电工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且送电。 2.启动检查

2.1上述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

2.2启动后检查转向是否符合要求,待设备运行一圈后,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操作工方可离开。

2.3各运动件不得有强烈振动和异常响声,否则应停机检查原因,待消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3.正常运行维护

3.1运行中注意观察刮板的动作情况,不能有杂物阻止其运动轨迹,运行应是连续性的,不能有停止、振动现象。

3.2减速箱运行应平稳无异常响声,无振动、无过载,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处理,减速器温度不应超过65摄氏度。 3.3刮板不能超载运行,刮板上不应有额外的重物。 3.4为保护驱动装置,运行时务必保证过载装置正常使用。 3.5应避免人员或重物压在吸泥管或行架上,以免设备变形弯曲。

六、污泥搅拌器操作维护规程

1、操作规程

1.1、操作人员应熟悉搅拌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

2、确保电机电源线连接正确,供给电压正常。

1.3、在污泥搅拌器运行前,应用0-500V兆欧表检查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电阻,最低不得低于1兆欧。

1.4、电源电压一定要在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压±5%的范围内,电源电压升高值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10%。

1.5、在污泥搅拌器初次启动和每次重新安装后都应检查转动方向。 1.

6、污泥搅拌器安装以后,不能长期浸在水中不用,每半个月至少运行4个小时以检查其功能和适应性,或提起放在干燥处备用。 1.7、污泥搅拌器在使用中不得转动角度。

1.8、每次启动前检查潜水搅拌器紧固情况,检查防护装置,并使其处于使用位置。

1.9、运行中保证池内无外来杂质且充满液体,每次运行完毕后,进行清洗维护保养。

1.10、污泥搅拌器的最小潜水深度为1.1米,否则易产生水流旋涡和气蚀。

1.

11、在任何检修、保养工作开始之前应切断主开关电源,还应确保别人无法启动。

2、维护规程 2.1、污泥搅拌器的油室润滑油选用变压器油,一般每年更换一次。按要求依据潜水搅拌器润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对潜水搅拌器进行润滑维护。 换油操作程序:

放置好污泥搅拌器,油室油塞朝下,拧松螺塞,放出润滑油,然后用洗涤油清洗油室,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更换新的O型圈,将螺塞拧紧。如果油中有水,换油后三个星期必须重新检查一次,如油变成乳液状,应检查机械密封,必要时应更换。 2.2、污泥搅拌器的导杆应定期涂抹黄油。

七、螺杆泵操作规程

1.启动前准备

1.1、启动前检查轴座的油腔油量、油质是否完好。

1.2、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泵内有无异物碰撞杂声或卡死现象,并给予消除。

1.3、将料液注满泵腔,严禁干摩擦。 2.开机程序

2.1 打开出液管阀门后,开启电机。

2.2 运行中检查轴封密封是否完好,允许有呈滴状渗漏;检查泵出料量是否正常、以及振动或噪音,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并排除。 2.3 停车前需先关闭吸入管阀门,再关闭排出口阀门,后停止电机运行。 3 维护规程

3.1润滑维护:按要求依据螺杆泵润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对螺杆泵进行润滑维护。

3.2 每次启动前检查驱动装置的对齐和紧固情况,调整连轴器于正确位置。

3.3 每次启动前检查防护装置,并使其处于使用位置。 3.4 保证所有管路中无外来杂质。(大块坚固物体)

3.5 确保吸入室内进液顺畅,避免干运转。(每次启动前通过吸入侧管线向泵内注入液体) 3.6 初运行时,密封函处漏液控制在50-100滴/分钟,持续约10-15分钟。正常后,应维持在1-10滴/分钟。如漏液过大,可以调整填料压盖,使漏液控制在允许范围。

3.7长期停运时,应有防冻、防颗粒物沉淀、防颗粒物淤积、防液体腐蚀保护。

3.8 按设备使用手册及现场情况进行其他维护。 注: ⑴、运行过程中经常查看吸入室的压力情况。

⑵、运行时经常查看吸入室内液体的情况,防止干运转。 ⑶、如果漏液不能通过填料盖调整,则应该更换填料。

八、带式压滤机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

滤带上是否有杂物,滤带是否涨紧到工作压力,清洗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刮泥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油雾器工作是否正常。

2、开机步骤

1)启动空压机,打开进气阀,将进气压力调整到0.4-0.7Mpa。

2)打开滤带张紧开关,使滤袋张紧(一般张紧气缸压力约小于调偏气缸压力)。

3)启动主传动电机,调整变频调速器开关,慢慢旋转变频调速旋钮,使主转动电机慢慢空转(线速度一般控制在3.6m/min左右)。 4)然后启动浓缩筒传动机,启动清水泵,打开清洗滤带水阀,让滤带空转几周。

5)同时需将药剂搅拌机,将药剂液按一定的配比搅拌均匀后存放在药槽中。

6)启动污泥泵、加药泵将污泥通过混合器使其充分聚凝后送到预脱水浓缩筒,调整加药量,直至出泥饼。

7)调整进泥量和滤带的速度,使处理量和脱水率达到最佳。

3、开机后检查

滤带运转是否正常,纠偏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各转动不见是否正常,有无异响。

4、停机步骤

1)关闭污泥进料泵,停止供污泥。

2)关闭加药泵、加药系统,停止加药。

3)停止絮凝搅拌电机。

4)待污泥全部排尽,滤带空转把滤池清洗干净。

5)打开絮凝罐排空阀放尽剩余污泥。

6)用清洗水洗净絮凝罐和机架上的污泥。

7)一次关闭主传动电机、清洗水泵、空压机。

8)将气路压力调整到零。

5、停机后保养

关闭进料阀,待滤带运行一周清洗干净后再关主机。切断气源,用高压水管冲洗水盘和其他粘料处(电气件和电机除外),冲净后停水。

6、定期保养

定期给各轴承、链条、链轮、齿轮、齿条、滑道加润滑脂(十天左右),三个月进行一次检修。及时给气动系统油雾器加润滑油,保证气动元件得到充分润滑,气缸杆外露部分及时涂润滑脂。

九、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1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1.1 将所有排污阀关闭,将排水口也关闭

1.2打开安全阀(橡胶塞),从安全阀口向设备加大约10升自来水,加完水后将安全阀复位(即将橡胶塞塞紧)。

注意:只是新机第一次开机时才有此项操作。 1.3从加水口给设备加满自来水。

1.4氯酸钠溶液的配制:将氯酸钠与水按1:2(重量比)比例混合,(例如:1公斤氯酸钠加2公斤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 1.5氯酸钠溶液的添加;打开动力水,将水压调至0.3MPa,使水射器正常工作。将塑料软管的一端与氯酸钠吸料口相连,另一端放入氯酸钠溶液中,打开氯酸钠联通阀,关闭消毒液出口阀门,设备即开始自动吸料。从原料箱液位管观察液位,当原料加满时,先关闭氯酸钠联通阀,打开消毒液出口阀门,把软管从氯酸钠溶液中提起,软管中不要残留液体,也不要使软管折叠,应使氯酸钠原料箱与大气相通。 1.6盐酸的添加:

从市面上购买浓度为31%的盐酸,无需配制,直接使用。在水射器正常工作情况下,将塑料软管的一端与盐酸吸料口相连,将另一端插入盐酸中,打开盐酸联通阀,关闭消毒液出口阀门,设备即开始吸盐酸。从盐酸液位计观察液位,当原料加满时,先关闭盐酸联通阀,打开消毒液出口阀门,把软管从盐酸中提起,软管中不要残留液体,也不要使软管折叠,应使盐酸原料箱与大气相通。 注意:两个原料箱不能混用,即盐酸箱只能装盐酸,氯酸钠箱只能装氯酸钠,否则会出现严重事故。两根吸料塑料软管也不能混用。 2 设备运行 2.1 启动

打开设备电源开关(第一次开机正常现象是:只有电源指示灯和加热指示灯亮)打开动力水阀门,将水压调至0.3MPa,(水射器正常工作水压0.2MPa—0.4MPa)使水射器正常工作。确认消毒液出口阀门是开启状态后(这时设备内应有鼓泡声),分别打开氯酸钠滴加阀和盐酸滴加阀下面的球阀,再分别调节氯酸钠滴加阀和盐酸滴加阀顶上的调节旋钮,使原料呈滴状投加,滴加的快慢可任意调节,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水射器里呈黄绿色,则设备运行正常。 2.2、加料速度的调节

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化验水中余氯,如果水中余氯量较高,可以将氯酸钠和盐酸的滴加速度同时调低:如果余氯不够,可以将氯酸钠和盐酸的滴加速度同时调高。

原料的投加比例:盐酸是氯酸钠的1.2倍(例如:如果氯酸钠每分钟滴加50滴,则盐酸每分钟滴加60滴)

注意:设备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将消毒液出口阀门打开,氯酸钠联通阀和盐酸联通阀关闭。 2.3、关机

关机时,应提前1—2小时关闭两个滴加阀下面的球阀,停止加料,使水射器将设备中的余气尽量抽完,以防止滞后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外溢,停料1—2小时后关闭动力水,水射器停止工作,设备停止运行。 3注意事项

3.1、设备运到后一周内应开箱验收,按装箱单清点设备及配件,如有不足与损坏,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3.2、设备所用原料氯酸钠和盐酸应分开单独存放,氯酸钠应存放在干燥、避风、避光处,严禁与易燃物品如木屑、硫磺、磷等物品共同存放,严禁挤压、撞击。

3.3、工业盐酸(浓度31%)应符合国家标准《GB320—93工业合成盐酸》的要求。严禁使用废酸,尤其是内含有机物、油脂的工业废酸。氯酸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1618—1995工业用氯酸钠》的要求。 3.

4、冬天应发注意防冻,并采取必要的取暖措施,以免损坏设备。设备间应干燥、避光、通风良好。

3.5、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设备的软塑料管易老化和密封不严,应经常检查、更换。

3.6、滴加阀及给料管、水射器在原料含有杂物的情况下易堵塞,应清理,并应经常清理原料箱的沉淀物,原料箱设有排污口。 3.

7、设备外壳为PVC塑料,禁止碰撞、挤压,避免日晒。

十、电动机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1、新安装(含更换)或停用时间过长的电动机应使用500伏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本单位电机,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O.5兆欧。 2.

2、检查电动机各连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或接触是否良好。 2.3、检查电动机各种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含机械连接部分) 2.

4、用手扳动电机转子和传动机械的转轴承,检查传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常、摩擦和扫膛现象,是否有妨碍运行的杂物。

2、开关设备操作方法

2.1、现场手动操作,检查手动位置是否合符手动操作要求。 2.

2、中控室操作:检查各种开关位置,是否合符中控室操作要求。 2.3、操作开关设备,操作者应站在开关按钮旁边,面对电动机和传动机械,双目注视合闸后,电动机启动,传动装置及被传动装置转动情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拉闸停车,严禁合闸后马上离开工作岗位。

3、操作要点

3.1、按钮要一按到底,严禁作断续点按,以免设备误动作。 3.

2、刀闸开关合闸时要向上推足,使动触头刀片完全插入静触头中,分闸时,要向下扳到底,切不可把手柄停在刚离开静触头的位置上,以免动、静触头太近而发生跳弧或误合闸事故。

第五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竣工资料目录

城市污水处理厂施工技术文件归档目次

一、施工准备技术文件

1、施工承包合同

2、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预算的编制、审查

4、开工报告

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6、水准点、导线点、控制点的交桩记录与复核记录

二、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构配件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复检报告

1、主要原材料、构配件的出厂证明、进场复检汇总表(包括见证取样复检)。

2、水泥的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检报告。

3、钢丝、钢筋的出厂合格证及高强钢丝、受力钢筋的复检报告。

4、混凝土用砂、用石、粉煤灰的试验报告。

5、混凝土添加剂、外加剂的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检报告。

6、商品混凝土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7、预制混凝土管道、玻璃纤维夹砂管道、硬聚氯乙烯(PVC)管道及管件、铸铁、球墨铸铁管道及管件、钢制管道、管道阀门、管道拍门的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

8、管道接口密封橡胶圈、垫圈、橡胶止水带、防腐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9、钢材、焊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可焊性检验报告。

10、成套设备及配件、压力容器及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产品的商检证明文件。

11、电气设备、电缆、电线、仪表、开关、灯具、空调、计算机等的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

12、自动控制、监视系统所用的控制器、调节器、信号、联锁及保护装置、模拟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有关设备、配件、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

13、防水材料、防火材料、门窗材料、地面材料、装饰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出厂 1 检验报告。

14、钢制闸门、启闭机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三、施工试验、检验报告记录

1、基坑基底、复合地基、挡土墙槽基承载力试验报告。

2、管道沟槽槽基钎探记录。

3、沟槽、基坑、路基填土(素土、石灰土、砂砾土)击实试验报告。

4、填土含水率现场检验记录。

5、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汇总评定表。

6、沟槽回填土压实度现场检验记录(环刀法)。

7、基坑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汇总评定表。

8、基坑回填土压实度现场检验记录(环刀法)。

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验报告。

10、混凝土强度、砂浆强度见证取样送检试验汇总表。

11、混凝土强度检验汇总表。

1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统计评定表。

13、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自检、抽检)。

14、混凝土抗渗性能检验报告(自检、抽检)。

15、砂浆抗压强度检验汇总表。

16、砂浆抗压强度检验统计评定表。

17、砂浆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自检、抽检)。

18、钢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19、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拉伸性能检验报告。 20、焊缝质量综合评价汇总表。

21、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探伤检查记录。

22、桩基(钻孔灌注桩、沉入桩)承载力检验报告,钻孔灌注桩完整性检验报告。

23、钢构件焊缝射线探伤报告。

24、管道、钢构件、设备涂料、油漆、防腐层质量检查记录。

25、管道吹洗、消毒、脱脂检验记录。

26、补偿器冷拉试验记录。

27、电机单机试运行试验记录。

28、水泵试运转试验记录。

29、联动通水试运行记录。

四、工程安全及功能性检验报告、记录

1、无压力管涵严密性(闭水)试验记录。

2、压力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3、阀门安装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4、给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燃气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5、水池、卫生器具的满水试验记录。

6、屋面淋水试验记录,厕所、浴室蓄水试验记录。

7、污泥消化池、沼气柜、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记录。

8、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9、电气接地、避雷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0、电气器具通电安全检查记录。

11、电气照明全负荷试运行记录。

12、设备(起吊设备)负荷联动试运行记录。

13、闸门启闭试验记录。

14、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报告。

15、现浇结构侧模支撑稳定性检查记录,顶模支架荷载试验报告。

16、房屋幕墙及外窗气密性、水密性、耐风性检验报告。

五、预检记录

1、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预检记录。

2、设备安装前对混凝土基础的预检记录。

3、补偿器预拉预检记录。

4、拦污格栅导轨、吊车梁轨道、闸门槽安装的预检记录。

六、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沟槽、基坑、路基处理、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2、预埋管线、预埋件、预埋钢筋、螺栓隐蔽检查验收。

3、电气接地装置隐蔽检查验收。

4、土建、安装中间检查交接记录。

七、施工记录

1、水泥粉喷桩施工成果汇总表。

2、水泥粉喷桩施工记录。

3、石灰挤密桩施工记录。

4、水泥砼浇筑施工记录。

5、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测温记录。

6、沉入桩施工成果汇总表。

7、沉入桩打桩施工记录。

8、静压沉入桩施工成果汇总表。

9、静压沉入桩施工记录。

10、钻(挖)孔砼灌注桩主要成果汇总表。

11、钻孔桩钻进施工记录。

12、钻孔桩灌注水下砼检验汇总表及施工记录。

13、沉井下沉施工记录。

14、壁板缠绕钢丝应力测定记录。

15、构件吊装施工记录。

16、补偿器安装记录。

17、设备调试记录。

18、运转设备试运行记录。

19、自动控制、监控系统调试运行记录。

20、泵房、池身、沼气柜、综合楼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21、施工日记。

八、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1、设计变更通知单。

2、变更设计洽商记录。

3、施工技术联系单。

九、质量事故及处理报告

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2、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十、竣工测量记录

1、管道测量成果记录。

2、构筑物定位测量记录。

3、构筑物高程测量记录。

4、控制轴线、坐标、高程测量一览表。

十一、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十二、竣工图

1、竣工说明。

2、污水处理厂总体平面布置图。

3、污水处理构筑物(进水闸、格栅池、沉砂池、沉淀池、曝气池、配水井、调节池、生物反应池)的工艺图、结构图、建筑图。

4、污泥处理构筑物(集泥池、浓缩池、消化池、贮泥池)的工艺图、结构图、建筑图。

5、泵房(进水泵房、污泥泵房)的工艺图、结构图、建筑图。

6、工艺管道(污水管、污泥管、空气管、回水管、沼气管、放空管、投药管)的工艺图、平面布置图。

7、沼气柜、压力灌结构图、安装图。

8、出水管涵平面图、纵断面图、结构图。

9、室内、室外给排水管道布置图。

10、配电房、脱水机房、鼓风机房、锅炉房、综合楼、职工宿舍结构图、建筑图。

11、出水构筑物结构图。

12、电气动力、电气照明、自动控制接线图,电气接地、防雷接地布置图。

13、厂区道路、绿化平面布置图,道路结构图。

十三、工程竣工验收

1、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

2、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3、监理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价报告。

4、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查报告。

5、建设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6、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内外航空公司一览下一篇:功能科主治医师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