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对策

2023-01-1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对于煤炭资源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矿井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在矿井工作的开展中,通风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一个工作内容,矿井通风安全不仅影响着井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还关系到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当前我国还有部分煤矿企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矿井通风安全难以有效保证,严重危害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文章对矿井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以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1.矿井通风安全重要性与现状

矿井通风是煤矿井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由于煤矿生产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瓦斯、煤尘、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且工作的环境狭小,若是矿井通风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将会影响到井下的通风效果,从而严重威胁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和引发严重的煤矿开采事故。除此之外,矿井通风的安全还影响着煤矿开采生产工作的整体效果与效率,也会对煤矿企业的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煤矿企业必须要关注和重视矿井通风安全。

随着我国矿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我国大部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态势。在我国整体煤矿开采中,国有煤矿企业凭借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优势与资本,在矿井通风工作中,实际开展的效果与水平更高,在通风工作人员以及通风设备的管理、配备、检查、维护维修等方面开展地更加全面,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效果较为显著。而一部分小型煤矿企业,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不足,对于矿井通风管理人员以及通风设备的配备、管理工作内容,实际管理水平有限,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近些年来,我国煤炭市场整体呈现出持续低迷的态势,一些矿井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在这一背景下不得不进行减少,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漏洞增加,管理效果下降。

2.矿井通风安全制约因素分析

矿井通风安全是一个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的具体工作,在实际的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考量,从各个角度来看,有许多因素和条件会对矿井通风安全产生影响和制约,导致矿井通风的效果下降,矿井通风安全难以甚至无法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矿井通风安全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本部分将对矿井通风安全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析。

(1)生产因素

我国当前每年约有37亿吨的煤炭资源需求量,但是根据国内的不完全统计结果,目前国内能够进行矿井安全生产的产能仅有20亿吨/年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将近有17亿吨的煤炭产量是在不完全安全可靠的环境条件下生产和开采所得。同时,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中,有将近一半的矿井属于高瓦斯或是突出矿井,尤其是在我国西南地区,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的占比更高。若在此背景条件下进行超能力组织生产,势必会导致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压力增大,且容易导致开采、发掘等工作失调,为通风安全埋下隐患。

(2)人为因素

在煤矿的生产开采过程中,人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一个因素条件,在煤矿井下作业中,因为工作地理位置、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煤矿事故,而在这些因素中,地理位置因素为自然因素,难以对其进行改变和调整,但是管理因素是人为因素,能够充分地进行预防和避免。而在近几年我国煤炭行业与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矿井相关的专业人才流失率逐渐提高,矿井通风专业技术人员的断层现象愈发严重。从整体而言,我国矿井通风安全中人为方面的因素与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大,人才匮乏,且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第二是相关管理人员安全与综合意识不高,容易在作业中出现多种失误与违规操作;第三是相关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不足,在实际的矿井通风安全相关工作中,难以真正的提高矿井通风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设备与物质因素

矿井通风设备的良好状态与正常运行工作是矿井通风安全的基础保障条件,但是从我国大部分矿井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到当前矿井普遍存在着相关通风设备老化、故障的情况问题,设备的工作状态无法满足矿井的通风需要。例如,设备老化问题将会显著地降低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瓦斯治理能力的下降则容易导致矿井瓦斯治理不充分,从而造成煤层瓦斯泄漏,矿井内瓦斯浓度超出限度,严重情况下导致瓦斯爆炸等事故。除此之外,在煤矿矿井的实际生产开采中,矿井通风将会贯穿于整体工作环节中,而矿井中存在着大量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危险有害气体,而矿井通风的效果不佳,将会导致矿井有害危险气体的浓度上升,一旦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在遭遇明火后,极容易出现和产生爆炸事故,不仅影响着矿井的生产开采,还会危害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同样是矿井通风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条件。矿井通风设备的安装与应用,对于矿井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一旦矿井环境条件不能满足和符合设备的相关要求,将会导致矿井通风设备工作效率的下降,进而降低了矿井通风的安全性。

(5)安全管理工作因素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完善。我国大部分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有关,尤其是瓦斯治理不充分,通风系统存在问题的矿井。例如,矿井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造成了采空区漏风严重问题,导致采空区煤层自燃现象或是巷道密封不严格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了大量矿井有害有毒气体溢出,造成安全事故。或是通风设备管理存在漏洞,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重视不足,导致通风设备工作状态不佳,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6)通风安全制度因素

制度与规定是矿井通风相关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指导与基础,当前有许多矿井并未根据实际的矿井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通风安全制度,或是未对相关安全制度进行实时地更新与完善,导致制度的作用与价值无法体现,出现权责不一、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3.矿井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对策

上文对我国矿井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析,由于矿井通风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因此存在多种条件因素,这些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矿井通风的实际效果与水平。解决矿井通风安全制约因素,从而提高矿井通风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成为了必须要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本部分将对矿井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对策进行阐述。

(1)提高通风安全意识

我国煤矿企业在实际的矿井开采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从多个方面与角度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员工的通风安全意识。在实际的培训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矿井生产情况,做到针对性培训,提升员工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以及员工反应能力、应急能力等,从而减少违规、失误操作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煤矿企业可以设立和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将员工与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与工作的效率水平相挂钩,从而保障矿井通风安全。

(2)正确处理生产关系

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不安全矿井,因此在开展矿井通风工作时,需要引导矿井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矿井的生产工作,严格禁止出现超负荷、超能力生产,正确地处理矿井的生产关系,尽可能在矿井环境条件良好的背景下进行相关地生产开采工作。煤矿企业需要尽可能加大对于矿井通风安全的投入,为矿井通风安全工作地合理开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3)强化通风管理措施

矿井通风安全涉及内容方面众多,是一个较为复杂和需要进行多方面考量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矿井通风工作开展中,煤矿企业需要更新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多个方面强化通风管理措施与方式,积极引进先进而高效地矿井通风设备与安全监测设备,利用多种方式手段,开展矿井通风工作。在实际的通风中,矿井可以采用通风安全系统,对于矿井中的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并对矿井内的通风速度、风压、温度以及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与情况进行监测,做好相关信息数据的记录,从而保障矿井的安全。

(4)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矿井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形成和树立正确的矿井安全生产意识,并严格落实和遵循矿井通风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则需要制定完善成熟的通风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做到权责划分明确,权责统一。煤矿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通风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加以整改和优化。一旦在实际的矿井生产中出现了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将能够第一时间根据职责追究责任。对于矿井生产工作,企业则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应急事件处理程序与流程,根据矿井生产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保证能够在发生矿井安全事故后的第一时间处理事故问题,降低损失。

4.总结

随着我国矿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成为了社会中备受瞩目的焦点问题。在矿井的实际生产开采工作中,矿井通风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内容,对于矿井的整体安全生产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从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与现状、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通风安全制约因素的防范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究阐述,并作出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实际的通风安全问题,提高矿井通风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矿井通风安全的相关制约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矿井通风中的防范对策,重点介绍了几种矿井通风安全的防范对策方法,这些方法对策不仅能够克服现有矿井通风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而且具有多种特有的优势和优点。通过对矿井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以及防范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对策,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闫奕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4):1-2.

[2] 石江华.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与预防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1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下一篇:试论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