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意识与防范

2022-10-11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指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 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同时国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高发现象越来越重视, 需要审计部门广泛介入强化监督, 特别是一些政府性民生工程、拆迁工程、公共设施项目, 另外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要做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理论。投资审计工作从外到内承担着较多的工作压力与期待, 所以目前加强投资审计风险的意识与防范对于提高审计质量, 保障审计成果的权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投资审计风险的种类及原因

1.1 投资审计风险的种类

研究投资审计风险, 首先应从分析审计风险的承受体入手, 再由承受体归纳审计风险的种类, 由此可分为审计部门风险及审计人员风险两大类。

(1) 审计部门风险进一步细分可包括:单位责任风险、单位管理风险、单位控制风险、单位行政风险、单位法律风险等等。

(2) 审计人员风险进一步细分可包括:职业能力风险、职业操守风险、职业伤害风险、其他转嫁风险等等。

1.2 投资审计风险的原因

审计部门风险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形成:一是自身力量不足, 责任履行不充分;二是中介难以管理, 协审质量不理想;三是内部制度缺失, 具体管理不到位;四是自身定位混淆, 实施监管不正确;五是法律地位不高, 审计结论“不硬气”。

审计人员风险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形成:一是所具知识结构单一, 不能完全胜任工作;二是自我主观思想放松, 不能遵守职业操守;三是被审单位唯利是图, 不走正常交流途径;四是相关部门管理松散, 不能严格把关资料。

2 规避和防范风险的对策措施

2.1 审计部门风险防范对策

(1) 健全投资审计的法律。一是制定一部专门的《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和监督法》, 实现提高法律地位, 解决不能与《合同法》抗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二是在《合同法》中增加“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承包合同, 按照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等条款。三是补充完善《审计法》相关的法律条款, 明确审计机关对工程结算进行审计的问题, 有权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相关单位以及相关活动进行监督。

(2) 完善投资审计的内部制度。一是设立专业的投资审计部门, 颁布专门《投资审计办法》, 增加投资审计的人员编制, 招收各种专业性的审计人材。二是制定可行的内部操作规程。明确必需审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具体内部流程以及相应的具体负责人和处理办法。三是实行内部复核制度, 所有的审计报告在发出之前均需由专职的复核人员检查。四是建立审计质量追究制, 实行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按照“谁审计谁负责, 审计组长负总责”的原则, 要把审计责任贯穿到整个审计工作中去, 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找相对应的负责人。

(3) 确立投资审计的经费保障。一是审计人员的审计经费应争取财政预算安排或按政府规定解决, 审计部门不得与被审计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 在建设成本中列支审计费用, 委托中介机构要坚持“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 经费使用以审计部门实际支出为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二是要切实保证专项审计经费, 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对年内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投资项目审计等任务所必要开支的聘请外部人员和专家经费, 审计机关应按照同级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 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各地财政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安排。

(4) 加强投资审计的协审管理。一是把好协审单位入口关。公开发布招聘信息, 由多部门组成的评审小组按照评审分值由高到低录取。二是建立有效的质量考核制度。根据项目大小及具体情况划分审计报告出具的时间、误差率、误差数量等范围, 同时建立起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三是加强日常的管理和监督。定期组织多部门参加的协审单位评审小组, 对协审单位基本情况、社会信誉、现场考察情况、委托审计质量、审计项目进度、审计纪律执行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审和考核。四是制定合理的委托分配方法。采用“擅长”及“质量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或委托协审单位进行项目审计。

(5) 统一投资审计的业务标准。一是投资审计部门对于内部制度中没有详细或者难以详细规定的业务问题, 可首先由各专业内部进行相互讨论制定同一标准列入《日常业务标准》, 如出现有多个专业遇到相同问题时, 应组织多专业的意见, 形成投资审计部门统一标准列入《日常业务标准》以书面形式以投资审计部门内部名义发放给审计人员。二是应定期组织业务讨论会, 对期间出现的问题拿出一个能集合大多数人意见的审计方法, 形成会议纪要列入《日常业务审计标准》, 让每个审计人员有据可引。

(6) 提升投资审计的监督方法。一是避免成为“万金油”。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力量、人员力量、任务多少, 有重点的突出相关环节进行介入, 避免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二是确定好用什么去监督。在审计的过程应对照被审计单位所必须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去检查被审计方的执行情况, 不能用审计部门自身制度或者另行编制与被审方执行制度相抵触的一套去要求。三是提前监督, 预先控制。审计的切入点早, 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 减轻事后审计的压力。四是制定送审条件约束被审单位。送审条件包括送审资料是否齐全、送审程序是否到位、资料签字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所编文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否则不由接受。同时要求被审单位对于资料的真实性实行承诺制否则不由接受。

(7) 引入投资审计的外部监督。一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邀请纪委、检察等其他部门到场, 做到各方心中有数, 现场监督。二是把最终的审计报告必须上交财政备案, 引入同级机关进行监督。三是及时把工程审计结果对外公布, 并公布审计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 以接受被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建立审计后的情况回访制度, 审计部门分管领导可直接与被审计单位联系了解被审计单位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对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是否存在意见和看法, 用广泛的外部监督促进审计部门管理水平和廉政建设。

2.2 审计人员风险防范对策

(1) 构建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廉政是审计事业的生命线, 离开廉政谈审计, 其审计结果将失去公信力, 再多的工作成绩也不会得到上级及外界的肯定。投资审计目前的任务以及社会影响因国家基本建设的大量投入而不断加大, 投资审计的工作人员也受到更多、更大的诱惑。完善的内部制度建设应该是对廉政构建起第一道有力防线, 但再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可能会出现漏洞, 构建廉政风险防范体系是降低廉政风险的进一步补充。一是紧抓审计人员的警示教育。二是加强审计人员的党性认识。三是与审计人员签订廉政责任状。

(2) 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审计人员有丰富的知识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建设项目和市场信息, 也决定了审计人员要做不光懂懂造价还要懂施工、法律、财务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是加强自身学习, 二是单位有意注重培养, 三是内部交流相互学习。决定审计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的提高将能够直接有效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3) 强化审计人员中立性。投资审计部门作为监督财政建设资金使用的部门相当于工程经济审计的“法院”, 审计人员就是“法官”, 在处理多部门利益时应保持中立性, 在审计多方利益时, 如工程结算审计时一方面要维护国有资金的正确、合理、节约使用, 别一方面了也要维护施工方的正当利益, 不能单方面的站在建设方的角度一味扣减结算工程款, 这样就变成建设方的预算员, 而应作为一个中立方, 公平、公正、合理的看待问题, 做到“大原则、小灵活”, 才能保证“判案”公正, 结果不偏向, 被审双方能够心悦诚服的接受, 不会把对账的不良情绪转变成对审计人员的私愤, 减轻职业伤害风险的可能性。

(4) 增强审计人员纪律观念。一是严格依法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内部审计规范, 它包括审计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而审计法律规范又包括审计法律类规范、审计法规类规范和审计规章类规范 (含审计准则类规范) 。应将审计法和其它相关法律贯彻于审计活动的始终, 同时还要遵守政府、行业、专业的各类标准。二是多向上级领导汇报。对于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被审方复议或诉讼的问题, 审计人员应及时向审计部门领导汇报, 不得擅作决定, 由审计部门集体讨论或者与法院等相关部门沟通后才作决定, 减低败诉对审计部门的负面影响。

(5) 实行审计人员轮岗机制。投资审计部门因其自身专业性较强所以在与其他部门人员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也就存在个别审计人员在某一岗位时间过长与相关利益人交往过于密切被人情和金钱所惑而违反审计纪律的可能。“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经常性的人员交流有利于保持工作人员的活力也有利于预防腐败滋生。一是内部轮岗, 可以按专业之间进行人员之间岗位调动,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定期几年统一调动, 也可以个别错差调动。二是外部交流, 可与其他部门实行岗位相近人员间的相互交流, 也直接调动也可短暂挂职, 相互交流学习补长取短, 扩充审计人员知识面。

3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投资审计风险是可防可控的, 但我们讲防范审计风险并不是完全消灭它或消极的躲避它, 而是探讨如何改变风险存在的和发生的条件, 降低其发生的频率最大程度减轻、规避风险, 减低对审计部门及人员的伤害, 保障审计成果的权威性。

摘要:本文就投资审计风险, 归纳了风险的种类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 重点针对审计部门、审计人员风险如何防范, 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投资审计风险,种类及原因,对策及措施

参考文献

[1] 康绍大, 马葵.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之友, 2008 (20) .

[2] 姚海峰.如何防范审计法律责任风险[J].中国审计, 2010 (4) .

[3] 卜敏.聘审人员廉政风险探析[J].浙江审计, 2010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试论当代大学生语用能力的构成及提升策略下一篇:基于应用型院校人才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