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的影响

2022-09-12

糖尿病 (DM) 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发病原因比较复杂, 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感染以及精神因素等。 患者的胰岛功能慢性的减退、胰岛素抵抗等, 导致机体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发生紊乱。 临床上主要以高血糖为特点, 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临床表现。 血糖水平控制不良, 可以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比如心、脑、肾、眼、足、酮症酸中毒等, 还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1]。 由于该病需要终身服药, 生活上还有较多的限制, 导致患者的情绪不良, 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2]。 2014 年1 月—2015 年6月, 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90 例DM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其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6 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M患者180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以及分型标准[3];全部患者均采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90 例。 观察组男53 例, 女37 例;年龄43~77 岁, 平均年龄 (58.62±11.43) 岁;病程3~15 年, 平均病程 (8.36±2.28) 年; 平均FBG为 (8.56 ±2.61) mmol/L, 平均2h PBG为 (12.73±3.68) mmol/L。 对照组男49 例, 女41 例;年龄42~79 岁, 平均年龄 (59.21±11.26) 岁;病程3~15 年, 平均病程 (8.57±2.39) 年;平均FBG为 (8.47±2.34) mmol/L;平均2h PBG为 (12.49±3.15) mmol/L。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 针对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要进行综合的评估, 并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减轻患者的压力, 使其明白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使患者主动的建立积极的心态, 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家庭支持。糖尿病患者能否将血糖水平有效的控制好, 与家庭的支持和护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家人不仅可以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 督促患者按期服用药物, 还可以在饮食和生活上给予妥善的护理, 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提高家属的相关知识水平, 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3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控制体重, 增强机体免疫力。 因此, 指导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 积极的进行运动锻炼。 但是, 要指导患者密切观察运动时的身体情况, 以免发生低血糖。 一般心率<120 次/min, 每周活动3~5次, 运动后患者略出汗为宜[4]。 4饮食指导。 科学的饮食结构对于保持血糖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习惯, 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并指导患者要长期坚持, 以免血糖的骤然升高, 发生危险。 5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合理的安排运动方式、 运动时间以及睡眠时间, 劳逸适度, 戒烟戒酒, 保持良好的情绪。 6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还需要按时服药降糖药物, 以稳定血糖水平。 指导患者不要擅自停药、减药或是减量, 以免出现血糖水平波动。 密切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低血糖的发生。 如出现异常, 应及时来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以免发生危险。

1.3 观察指标

干预8 周后,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 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 (FBG) 和餐后2 h血糖 (2h PBG) 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 软件分析所有的数据。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的比较分析用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和焦虑症状

如表1 所示, 干预前,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的下降 (P<0.05) , 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 。

2.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如表2 所示, 干预后, 两组患者FBG、2h PBG水平均有所下降, 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3 所示,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的明显升高 (97.78% VS 87.7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的增高, 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糖尿病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 还需要采取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来有效的控制血糖, 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5]。 因此, 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压力比较大, 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困扰。 患者的心理出现严重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对疾病带来很大的危害[6]。 有研究表明,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明显的促进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紊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 可以使得机体血糖水平明显的升高;另外, 还可以使得交感神经机能亢进, 导致患者呼吸加速、脉搏增快、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色苍白以及烦躁不安等表现。

本次我们对90 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 首先, 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心情不好对疾病影响的认识, 增强患者改善情绪的积极性。 然后, 我们指导患者的家属对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生活上的细致护理, 以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 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 使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方案, 并长期坚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以有效的保持体重, 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治疗是关键的部分, 我们指导患者要按照医嘱服药,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延缓疾病的进展,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的下降 (P<0.05) , 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 。干预后, 两组患者FBG、2h PBG水平均有所下降, 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的明显升高 (97.78% VS 87.78%) 。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DM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 (DM)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M患者1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8周后,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 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 (FBG) 和餐后2 h血糖 (2h PBG) 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的下降 (P<0.05) , 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DM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心理状态,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 管玉杰, 王延荣.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 2013, 32 (21) :156-157.

[2] 赵金兰, 吴艳, 张文莉.糖尿病患者焦虑护理对血糖的影响[J].2013, 32 (2) :171-172.

[3] 张艳, 鲁文菊, 李辉.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7) :29-30.

[4] 屠云, 华飞, 万静波,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10) :1-2.

[5] 吕莉莉.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1 (9) :24-26.

[6] 陈艳君.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 2015, 28 (32) :7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研究下一篇:国际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之辨

热门文章

护理干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