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编撰制度范文

2022-06-16

制度是单位开展日常工作的准绳,完善、有效的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助力单位长远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事记编撰制度范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大事记编撰制度范文

大事记的写作现状及编撰原则

时下,大事记的写作正趋于普及,百年大事记、十年大事记、发展大事记、工作大事记俯拾即是。大事记的广泛普及得益于这种公务文书,既具有史料价值,可以录以备查;又便于阅读,易于掌握。本文在归纳分析大事记写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事记编撰的三原则,以便完善大事记的写作理论,也为文秘人员编撰大事记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大事记写作现状堪忧大事记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一)“大事不大”与“大事过大”单从字面上看,大事记记载的是大事,是自己单位重要工作、重要活动、重要事件的实录。而翻阅各种大事记编本,却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编本大事固然不少,小事也充斥其间,“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随意用,大小不分,事无巨细,统统收拢,有“注水”版本之嫌;有些编本选题本身就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少大事可记,只是为了编书之利,便硬性拔高,小事吹成大事,大事吹成特大事,层层拔高,终于,“猪鼻子插葱装成‘大’象”。于是乎,一些大事记编本少则十余万字,多则几十万字,好像皇皇巨著;有些大事记编本超越题目所限范围,一味引述历史上重大政治事件,或重要的政策决议,“拉大旗做虎皮”,这样的“大”也的确大,但就具体单位而言,这样的大即是“无”,大而无当。以上所提及的编本有大事记之名,却无大事记之实?选

(二)“议论过滥”与“溢美饰非”从时限看,大事记可分为历时性大事记和现时性大事记两种。历时性大事记是对已经过去的事件、活动进行选录,现时性大事记是现在进行时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直录。因年代较远,历时性大事记中的事件多有定论,为微观分析和宏观把握提供了条件,准确评价大事的效果及意义已经成为了可能,所以,有的百年大事记或者发展史大事记中的些许评论,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能给所述大事以较为准确的定位,为读者勾勒了清晰的发展轮廓。但即使这样,大事记也不宜过多使用议论。而现时性大事记多为当时情况的直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就在当前,大事与我们有着零距离的密切,准确定位的条件显然不完全具备。有的正式出版的大事记编本或是单位内部自编的大事记本,存在议论过滥的现象,一些地方使用“具有……意见”、“为……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等等,把话都说绝了,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不知后人将如何工作,不知后续作者如何动笔。议论过滥只是外在现象,而更主要的瑕疵是有些编本涵盖不足及存在污点,夸大优势和特长,甚至记载大事走形变样,其深层的原因在于一种好大喜功意识,在如此的环境里所产生的大事记,其真实性是大打折扣的,溢美之辞、饰非之处显然不可避免。这样的大事记,有大事记之形,却无大事记之真?选

(三)行文松弛,用语欠当大事是历史流程中的经典,大事记是历史长河中浪花的汇集,当扼其要而详叙之,所

以其行文务求紧凑,用笔务求老到,遣词务求精当。这就要求我们的文秘人员有深厚的文字功力,用精当、简炼、紧凑的文笔去概括经典,留下大事的真实与准确。大事记以一个个独立的事为单元,每个单元即每件事都以叙述为表达方式,事与事相连而构成事的集合,去说明这部大事记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大事记的整体是说明,细部是叙述。而我们的一些大事记编撰者对这一点了解不够,必然会出现行文松弛,句子前后缺乏勾连,逻辑推理不当的现象;有些大事记笔力不足,表述空泛,表现为:词语混淆,如在“执行、施行、试行”,“制定、制订”,“考察、视察”,“审议、审定”等词的使用上辨别不清;不熟悉业务,专业词语使用生硬,等等。

二、大事记编撰的原则大事记的编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多由本单位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是综合办事机构,处在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枢纽地位,有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单位业务情况、全方位掌握单位各种动态之便利。办公室文秘人员多承担大事记的编写工作。在具体撰写过程中,文秘人员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大事记自身的价值,真正发挥好大事记的作用。

(一)记大弃小,宁缺勿滥选材是大事记编撰的第一环节,务求在“大”字上做文章,围绕“大”字进行筛选,摒弃那些非典型的事件,防止以小充大,杜绝借大(与大事记性质较疏远的历史政治事件)充大的做法。为此,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入选标准,为筛选大事提供权衡的依据是非常必要的。许多单位有类似的做法,效果比较好。内部的筛选以单位改革和发展为中心,从4个方面考虑:(1)单位重要的决策、规划、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2)单位重要的机构调整,人员任免、调动、奖励以及处分;(3)单位重要的会议: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各种联席会议、各种表彰性会议、各种总结性会议、各种大型业务会议以及新闻发布会议,等等;(4)影响单位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单位的外部环境很重要,对单位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力。大事筛选的触觉要延伸出去,做到内外兼顾,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具体也从4个方面考虑:(1)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指示和决议;(2)驻地政府、街道的决定和政策;(3)领导视察,以及做出的重大部署和指示;(4)与外单位发生的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尽管入选标准使大事记的编撰有了权衡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发挥文秘人员的主观作用。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具有超前的意识,站在时代和未来的高度审视问题,分析问题,科学合理地揭示和把握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真正“大事”记下来;要求我们的文秘人员果断干练,如遇到可入可不入的事件,要坚决摒弃,宁缺勿滥,以保证大事记名副其实。

(二)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史,“记事者也”。在我国古代凡记事文字都称“史”,记录下来的材料就是“史料”。我们的大事记,就是本单位的历史汇编,具有史料的价值,文秘人员就是这本历史的编著者。那么,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当然是大事记编撰者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一是要有史学家正直的品德和操守。只记不议,不作任何主观评议,不流露任何褒贬之情感色彩;不惟上,只惟真,一是一,二是二,决不只报喜不报忧;不饰非,不掩过,不滥用夸张和溢美之辞。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这种态度是与公务文书鲜明的政治性和较强的政策性一致的,在编写过程中要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主观主义,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决不任意夸大和缩小,努力做到客观和公正。三是要有发展的眼光。也就是说,要把事件放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研究,在事情的认识和判断上,要有理性的思考,要从个体事件中看到事情的发展规律,要抓住改革与发展这条主线,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通古今之变”。

(三)表述准确,文字精当从写作角度来看,大事记整体是一部“史”,而这部“史”又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事组成,说明和叙述是其表达方式。写作的特殊规定,使大事记既要体现“史”表述上的准确,又要体现事情叙写上的精当。1.五个要素齐全,重点内容突出记事的五个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五个要素要齐全,过程和结果要详细突出。2.语言精炼,结构紧凑单篇大事记篇幅不宜过长,要扼其要而记之,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力求语言精炼、层次清晰。3.文字准确,表述得当大事记是重要事情的文字实录,实录就是事实的复制。那么,所用文字必须准确地表述出事情的原貌,所选用的语气必须与事情本身和整体行文一致,做到得当得体。

第二篇: 招聘启事范本3例及编撰方法

招聘启事,是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关人员时使用的一种应用类文书。招聘启事撰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招聘的效果和招聘单位的形象。

招聘启事范文1

因业务发展需要,**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市分公司特向社会公开招聘导购员若干名,具体要求如下:

一、招聘范围:

**市区及乡镇的待业人员。

二、招聘条件:

1、年龄25周岁以下,身高1.60以上。品貌端正、亲和力强、身体健康、遵纪守法。

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3、音质条件好,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

4、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了解**地域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文字输入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营销服务潜质。

7、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成熟人才优先。

三、用工性质:

为**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合同制员工,派遣至**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市分公司

四、待遇:

工资报酬按照用工单位派遣制员工薪酬管理办法执行。享受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及公积金。

五、报名方式:

应聘者请将本人简历(请写明联系电话)、身份证复印件、失业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件及一寸照片一张,于3月15日前寄至**市东街四马路1号**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市分公司综合办905室收。

联系电话:

xx公司

xx年xx月xx日

招聘启事范文2

xx公司成立于xx年,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建材购销、房地产咨询等业务,现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诚聘销售管理人员。

愿您的加入给我们带来新的活力,我们也将为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招聘要求:正规本科以上学历,工作认真扎实,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有责任心;专业、男女均不限,学生会或班干部优先录取。

2、招聘人数:4--5人。

3、招聘岗位:销售管理人员。

4、主要职责:销售案场管理,联系房管局和银行,给客户办理按揭贷款, 签订购房合同,办理房产证等业务。

5、工资待遇:试用期基本工资xxx元/月,试用期3-6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缴纳三险一金,实行基本工资加奖金的薪酬制度。

6、报名方式:打电话报名登记,发送邮件投寄简历或直接到xxx销售部报名,并按报名顺序统一组织面试,可登陆xx网或xx大学网查询招聘信息。

7、报名日期:截止到xx年x月x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面试日期:xx年x月x日上午9点 (请带毕业证或学生证,近期一寸免冠照片1张,简历1份参加面试)

面试地点:xx销售部(xx路和xx路交界口,xx店对过)

招聘启事范文3

本公司隶属于集团,由于业务发展需要,现需要招聘如下人员:

招聘岗位:市场营销

招聘人数:50人

工作地点:全国各地

工作性质:全职

岗位职责:

1、负责当地区域范围内市场工作的拓展规划;

2、负责对当地员工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与考核;

3、负责对区域内相关单位的整体规划公关;

4、协助总部,完成当地的工作。

任职要求:

1、20-35岁,大专以上学历,最好是具有营销工作经验;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能独立开展工作并承受较大工作压力,责任心强,心态积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3、解决突发事件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有管理经验,可独立主持处理事务。

待 遇:底薪+补助+提成+奖金(年收入丰厚)

工作地点:根据公司安排

应聘邮箱:

咨询电话:

联 系 人:

招聘启事的撰写

(一)标题

招聘启事文稿的标题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招聘启事”,“招聘”、“诚聘”等,这种标题简洁明了。

另一种是标语、口号式的,这种标题的特点是活泼、能吸引人的注意,带有一定诱惑力。

(二)开头

招聘启事的开头主要叙述招聘原因,从而引出招聘启事的正文。常见的有三种开头方式:

1、引子式。

直接干脆,三言两语。直接引出招聘正题,简洁明了,以招聘信息的发布为主。这比较适合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单位采用。

2、简介式。

在开头部分,首先对本单位进行简要介绍,使应聘者对招聘单位有个大致的了解。这种开头方式,对于知名度不高或者是新办企业来说比较适合,适当地自我介绍使应聘者在作出选择时有所依据。

3、议论式。

现在常见的招聘启事中,第二种常常变成公司的产品广告和业务介绍,偏离了“招聘”这个主题;第三种开头方式现在还不多见,这其实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把用人单位的用人哲学和对人才的要求,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述出来,远比干巴、单调的内容要吸引人得多;但是也不能大话连篇,脱离本单位实际。

(三)正文

招聘启事正文主要列出招聘的专业(或岗位)、要求、数量和待遇等内容。

(四)应聘方式

应聘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面试;二是以书信应聘、报名。

第三篇: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

◇朱 霖

年鉴作为资料库、信息库,必然要容纳大量的数据,其数据应选材严格,翔实可靠,在读者心目中有较高的权威感。年鉴的数据,可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为对外开放、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架起桥梁。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和情报加以全面、迅速、及时而精确地处理,以便获得强化了的信息,规范数据更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年鉴是记述上一年度各项事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的资料性工具书,既要反映存在或发生了什么事情,事物的性质、特征、状况,也要反映事物的数量程度、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只有运用规范化的数据,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在年鉴中,大到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就,小到某项工程的进展情况,往往都用数据表述,只有正确运用数据,才能言而有据,事达明理,增强说服力。

一、年鉴中数据使用存在的问题

年鉴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本身的准确性、使用的规范性以及表达的完整性。在编撰中我们发现有些稿件,由于运用数据不规范,致使年鉴中出现了许多“数字病症”,使编辑人员每年都花费很大的精力对全书统计数字进行重新核算修正。因此,我们深

深地体会到,没有严格的规范化,就难以编出一本真正符合标准的年鉴。探讨数据在年鉴中的作用及规范性使用,以增强年鉴的资料性和科学性,是年鉴编撰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必须重视的问题。

1.统计口径不一致。由于官方统计与部门统计并存,统计调查相互交叉重复,存在着同一内容专业与专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重复交叉问题。多头统计带来数出多门问题,破坏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年鉴中既有反映经济发展全貌的综述,又有反映各行业(部门)经济发展情况的分述,但同一内容,在同一本年鉴中尽管反映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事实和数据应该是一致的。年鉴中的统计指标口径范围应遵循国家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如果必须应用有关业务部门的数据,应作些简要注释,并说明其统计口径范围等。如“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10所,在校学生11.1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44所,在校学生4.9万人;小学65所,在校学生5.2万人;幼儿园 46所,在园儿童2.3万人。教职工总数1.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8万人”。而教育系统提供“普通中学46所,在校学生

4.8万人;小学66所,在校学生5.2万人;幼儿园 45所,在园儿童

2.3万人。教职工总数0.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6万人”。数据自相矛盾,让人不知所云。

2.数据不分析比较。为了分析经济发展情况,条目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较多的统计数据,但年鉴条目数据太多、太密,最常见的是把统计报表上的数据照搬上来,使读者不得要领,产生枯燥感,难以

阅读下去。如“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入库地方税收96447万元,同比增收24336万元,增长33.7%。完成扬州市局下达年度税收计划的101.3%。其中:省级收入入库4929万元,同比增收1623万元,增长49.1%,占市局下达年度税收计划的131.9%;市县级入库91518万元,同比增收22712万元,增长33%,占市局下达年度税收计划的100%。同时,完成教育费附加、综合基金等11795万元,社会保险费72166万元,收入总额突破18亿元大关”。仅仅百余字的释文,罗列数据15个,读起来枯燥乏味。如果将统计数据表格化,再加以比较的文字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则此条目才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3.数字书写不标准。按照经济类应用文的规范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确定的国家标准,凡是涉及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时,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但年鉴条目中,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混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4.计量单位不规范。在年鉴条目中,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要与国际接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国家标准;年鉴中的计量单位要让读者易懂,且做到易看易读易写易记和通用。要根据所研究的整体大小来确定计量单位的大小。不管计量单位大小用到哪一级,书写的数字位数不要太多,一般在5个以内。年鉴中计量单位使用不统一,会给读者使用带来许多麻烦。如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83289万元,应为18.33亿元;水稻种植面积1164万亩,应为77.6万公顷;亩产621.6公斤,应为621.6千克;600~800万吨、1~10亿元,应为600万~800万吨、1亿~10亿元,因为万、

亿都是600万、1亿中的一个数,少了就可能成了600吨~800万吨、1元~10亿元,所以,以百千万为单位不能省略。另外,在计量单位的使用上,还经常出现重复的毛病,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89升/人日”,“人均居住面积6.4平方米/人”等等。

5.语言不准确。语言准确有力,就是要如实地、贴切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年鉴条目中的语言不准确,大致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用词不准确,喜欢用“估计”、“约”,容易引起读者的疑惑,对年鉴的权威性、真实性产生怀疑。二是统计术语不确切。在年鉴中,有大量的统计术语,因为统计术语比较严密,所表达的意思往往因一字之差,而意思大不一样,所以必须严格掌握。而通常容易错的主要有“为几倍”和“多几倍”,“提高到”和“提高了”,“增加到”和“增加了”,“百分比”和“百分点”等。三是言过其实,过分渲染,造成不实,破坏了语言的准确性。如在有些条目中,经常会用说明数量变化的形容词形容经济增长情况,“迅速增长”、“显著增长”、“大幅度增长”、“翻了一番多”等词语。年鉴中的形容词和判断词要特别讲究准确、简明,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更不能过高或过低地夸张或降格。如使用“历史最高年”、“最好时期”、“百年不遇”、“最高(低)水平”等,就必须是经过查证的事实。使用“显著增加”、“大幅度增长”、“飞跃发展”等,就必须是较高速的或高速的,一般应是在10%以上的增长。“很快”、“很大”、“比较快”、“比较差”等比较级形容词,都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

二、数据在年鉴中的规范使用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但不能发挥数据作为“无言之史”的作用,而且会严重影响年鉴的质量。那么,在年鉴中正确使用统计数据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数据来源。年鉴中的数据一定要以统计局的数据为准。任何一个数据都必须真实、确定、唯一,绝对不允许失实、不确定、自相矛盾。同一事物,由于部门不同、统计时间、统计口径不同,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统计。如果不注意数据来源,信手拿来,随便运用,就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使读者无所适从。另外,由于年鉴是逐年出版的连续性刊物,在编撰时,要注意和上年数据核对,特别是涉及数据对比时,同一指标在不同卷次的统计口径中应做到统一,以利于形成系统数据,便于读者使用。

2. 注意数据表述。统计数字前的“达”、“共”、“为”等表示合计,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则要保留。如:为企业减免工商管理费、工本费、登记费等共6.95万元。百分比和百分点要正确使用。百分比表示两个具体数字之间的比例和数值的增减幅度,用“%”表示;百分点表示百分比之间的变化情况(增加或减少),用“个”表示。有的稿件作者弄不清二者的关系,混淆使用,数不达意,这在编辑中是需要注意的。还有要区别“增加了”和“增加到”的不同。“增加了”是指在原数的基础上增加的部分,不包括原数在内。如“比上年增加了两倍”,即去年是一,今年是三;“增加到”是指在原数的基础上加上新增加的数所得到的总和,包括原数在内。如“比上年增加了两倍”,即去年是一,今年是二。这类误用的

现象在稿件中经常出现,编辑要格外注意。用数量表示阶段性的成绩,一般可用整数,如万、十万、千万、亿„„而一般不用非整数,如“税收收入突破9323万元大关”。9323万元并不具有典型意义,可以改为“税收收入突破9000万元大关”。

3. 注意数据校对。年鉴作为一部资料性工具书,所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数据在全书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最能反映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而且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和系列性,可以纵向、横向比较。因此,数据的核对在年鉴的编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一部年鉴文字没有什么差错,而数据却错漏百出、前后矛盾或表格数据与文内数据不相符,将会严重影响年鉴的使用价值和权威性。所以,在年鉴校对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文字的校对,而且要注意数据的核对,不能孤立地校对,而应把相关篇目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全书数据准确、一致。

第四篇:附件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文库》编撰参考方案

为方便学校组稿和保持文库风格相对统一,现就书稿编排方式提供以下三种方案供选择参考。以下所列只是提供一种书稿编写的参考思路,各学校可结合实际选取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组织书稿,力求思路清晰、体现特色、富有新意,不求面面俱到。

方案一:以叙述逻辑为线索谋篇布局

1.理论探索篇:校园文化是大学之魂和育人之纲,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实践。本篇可从文化建设发展的角度,收录本校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领域围绕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范畴、地位和意义、本质和功能、主体和对象、内容和途径、体系和机制、环境和成效等基本问题进行的富有新意的论述和研究成果。本篇还可以收录先进文化和主旋律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

2.实践育人篇:高校文化建设贯穿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始终引领校风学风建设的正确方向,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选择。本篇旨在对高校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收录学校学校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关于实践育人的理论内涵、历史源流、功能价值、模式构建、载体建设、路径选择、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文章。介绍学校自建校以来各个时期关于实践育人工作的具体做法,可重点梳理近年来特别是教育部等七部委文件颁布以来学校关于实践育人工作的总体设计、重大举措及实践基地建设情况。选编本校教师、学生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教学实践总结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作品,心得体会文章等内容。

3.校史校训篇:每一所高校在文化育人和文化建设方面都有自成体系的探索与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本篇主要收录描述自学校肇始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的发展变迁,或不同发展阶段学校的发展轨迹的文章,介绍校史源流脉络,描述办学历程。以及介绍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风、校庆等文化符号的文章,总结提炼学校的核心精神。

4.经验成果篇:校园文化是具有很强渗透性和感染性的德育途径。本篇收录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如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学校的文化传统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方面的文章;各部门、各院系在推进文化建设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总结文章;学校发挥传统、地域、学科等优势,在文化育人品牌项目建设、内容方法途径建设、队伍和载体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特色成果。同时也可收录反映学校在建设校园网、优化和利用网络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成果,反映学校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预防和干预、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进展与成效的成果也可列入。

5.活动案例篇:本系列就是要把各高校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文化育人项目及好经验、好成果挖掘出来,打造高校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宣传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等主题活动,介绍具体做法、主要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突出育人长效化,传播青春正能量。

6.人物榜样篇:本篇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人物谱。高校师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创造者,是高校文化建设、发展、创新的主体和灵魂。本系列通过挖掘讲述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力求最深入、最真切、最生动地体现校园文化的魅力与育人成果。每个学校可从学生、教师(包括德育工作者和其他管理服务人员)、校友三个群体中,选取在品行、学术、业绩、精神、贡献或其他各方面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优秀人物,发掘他们感动校园、感动社会的故事和闪光点,揭示他们与所在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最本质的特征及联系,让他们的示范辐射效应感染和激励更多人。

7.制度建设篇:本篇主要收录行为文化、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发展方面的制度成果。介绍活跃于校内外的学生组织、社团、刊物,以及举办的有影响力的学术、文化、艺术、体育、公益和社会实践等领域的品牌活动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介绍维护学校运行、凝聚学校特色的典章制度、管理机构及其代表的文化精神;介绍学校的主要院系和特色学术研究机构;介绍学校的学科文化、课程文化和学派传承。同时可收录学校在学生事务管理、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学生安全与危机应对等方面的做法和研究成果,以及反映学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及作用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学生班集体和社团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探索和成效的文章。

8.育人环境篇:本篇主要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学校校址变迁和校园概貌;描绘校园主楼、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礼堂、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和古迹、雕塑、花园等重要人文景观,讲述融入其中的故事。

9.战略谋划篇:本篇主要收录学校建设文化高校愿景的规划和措施,收录历年来学校制定的关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类重要文件以及在文化建设理论方面已出版的专著和成果介绍。收录学校领导展望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如何有机传承、创新与发展,并更好地走向未来的讲话稿和文章等。

方案二:以工作领域为依据排列篇章

1.总论:介绍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内容,总结概括本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核心文化精神及其特质与功能,以及全书的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

2.校史之源:收录描述自学校肇始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的发展变迁,或不同发展阶段学校的发展轨迹的文章,介绍校史源流脉络,描述办学历程。

3.大学之魂:收录介绍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风、校庆等文化符号的文章,总结提炼学校的核心精神。

4.言论之声:收录介绍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校长/书记的传记或其关于办学理念思路的有代表性的文章。

5.名家之风:收录介绍本校享有盛誉的大师名家主要事迹和学术成就的文章,传承学术道统、彰显人文气质。

6.园林之美:收录介绍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和重要人文景观,包括有特色、有故事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礼堂、图书馆、体育馆、花园、雕塑、道路、林木等等的文章。

7.德育之花:收录介绍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管理及文明上网教育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8.青年之声:收录介绍学校依托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平台,在开展党团学组织建设、学生骨干培养及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9.社团之林:收录介绍学校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特别是一些有传统、有特色、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社团及其活动的文章。

10.活动之音:收录介绍学校文化团体、具有标志性的校园文体活动及开展校风、学风和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方面的文章。

11.志愿之星:收录介绍学校学生志愿者组织在为国家和地方大型赛会服务、开展社区服务和“三下乡”、扶贫、支教活动的文章。

12.军营之歌:收录介绍学校在学生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教学及日常国防教育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13.创新之路:收录介绍学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就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14.校友之窗:收录介绍本校卓有成就的知名校友事迹的文章。 方案三:以专题活动为线索汇总编辑

近年来,各高校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紧密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文化育人专题活动,取得了显著而积极的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好经验、好成果。将各高校文化专题活动成果汇辑成书集中出版,是展示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平台,是推动高校文化育人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是探索形成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其价值远远高于丛书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学校可从以下列举的主题活动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主题为素材分类分篇整理成书。

1.以主旋律文化教育活动为素材:按理念探索、实践成果、心得体会、优秀征文、经验材料、调研报告、实施方案和重要总结等内容编辑成书。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宣传教育”、“两学一做”等。

2.以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为素材:介绍具体做法、主要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突出育人长效化,传播青春正能量。如“课堂教学文化”、“学术实践文化”、“德育文化”、“社会实践文化”、 “志愿服务文化”、“创新创业文化”、“国际交流文化”、“社团文化”、“网络文化”等。

3.以主题文化活动为素材:各高校可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等各个领域选取一个或若干个特色项目编辑成书。如“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爱国主义教育”、“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与大师对话”、“红船领航”、“经典阅读”、“感动校园”、“彩虹人生”、“环保文化教育”、“校园好故事”、“诚信文化教育”、“环保文化教育”、“感恩文化教育”、“国学教育”、“艺术特色教育”、 “礼仪文化教育”等主题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文库》编委会

第五篇:资格证 笔试 策略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时间安排策略 郑冰 编撰 20110831

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备考策略

郑冰

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在笔试中算得上是半壁江山,而且内容不难理解,但是很多非师范类考生会感觉复习起来缺乏系统性,不知道如何备考。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合理有效地备考?通常教师资格证的备考以一个月的时间为宜,我们看看在一个月的时间中教育学的复习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概花15天的时间进行第一轮学习,这个时候对教育学的知识还不熟悉,主要是为了了解教育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各个知识点。建议从自己比较容易理解且在考试中占重要地位的章节开始,先大体了解教育与教育学的内容,然后了解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接着学习教育目的等,这样内容就能够层层推进,有利于零散知识的系统梳理。在这一阶段不需要可以背、记知识,应把学习的目标设定为深入理解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个阶段的复习大概两天一章,在每章学习完之后再回头梳理一下各节的内容,基本第一阶段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阶段,大概8天的时间,这个阶段主要以做题为主。最好买一本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真题集,边做真题边进一步巩固知识,每做完一套真题就回忆一下哪些知识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还不清楚的,哪些是根本没有印象的,把这些都在教材中用不同的标记标出来,以便于下一轮复习更有针对性。在第二个阶段最好能完成一本教育心理学真题集,或者至少要做十套题,这样就能够对命题的趋势和重点有明确的把握,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使知识点在头脑中愈来愈清晰,知识的体系就会越来越完善,同时还会更加丰满。

第三阶段的复习大概再需要5天的时间,进一步系统复习教材,借助第二阶段根据真题对内容进行的划分,对常考的内容进行重点识记,对可能出简答题和论述题的部分进行有意记忆,同时对自己已经印象模糊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加固。如此5天,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就大致可以烂熟于心了。

第四阶段大概还有2天的时间,这时候考生可以考虑找两套权威机构出的模拟题练练手,同时在这个阶段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体会考试的气氛,适应考试中的紧张情绪。同时对知识进行最后一步的查漏补缺。对偏题不要过于纠结,只要大部分内容已经全部掌握就可以了。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复习,最后重要的就是调整好心态,轻松应对考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气注册工程师范文下一篇:读书名言的启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