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

2023-05-26

第一篇: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

财务预算管理办法

1 总则

1.1为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动态监控公司运营状况,提高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科学化、精益化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各职能部门、各部及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

1.3本办法所称的预算管理是围绕公司战略规划,采用价值形式对公司未来经营活动进行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加强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确保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相关管理活动。

1.4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与审批、执行与控制、考核与评价等环节。 1.5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1.5.1 效益优先、资源统筹。紧紧围绕公司战略目标,通过预算安排对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统筹调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5.2 全面预算、闭环管理。预算管理应涵盖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建设的各个环节。公司所有部门、单位和员工都应当参与预算管理,实现预算事前规划预测、事中执行控制、事后考核评价的闭环管理。

1.5.3 规范流程、落实责任。按照各级财务管理职责,明确预算管理权责,规范预算编制、审批、下达、执行、考核、评价等工作流程,增强预算管理能力,加强目标预控,实现上下协同,层层落实预算管理责任。 2 预算的工作组织与职责分工

2.1 预算工作组织体系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预算责任单位。

2.2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决策部门,是组织领导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权力机构。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2.2.1 审定公司预算管理办法、编制方法及程序;

1 / 8

2.2.2 审定公司预算目标、分解下达预算方案; 2.2.3 审定公司预算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 2.2.4 审定公司预算考核方案。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主任:集团公司总经理 副主任:集团财务总监

委员: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及子公司总经理

预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集团财务部,办公室主任为集团财务部长,成员为:审计部、综合管理部、子公司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财务负责人。 2.3预算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2.3.1 编制公司预算管理办法、编制方法及程序,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2.3.2 审核各部门预算方案,经汇总、平衡后形成公司预算草案,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上报公司董事会。

2.3.3 根据公司预算目标,编制指标分解方案,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贯彻执行。 2.3.4 编制公司预算报表。

2.3.5 编制公司、季度预算执行分析报告。

2.3.6 编制公司预算调整及考核方案,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贯彻执行。

2.4 公司本部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是预算责任部门,应当在预算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组织开展本部门的预算编制和申报工作,严格执行经审批下达的预算方案。 2.5 公司总体预算方案及各单位预算方案应当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3 预算管理的内容

3.1 预算按照期间可分为中长期预算、预算和月度预算等。预算编制的具体期间根据管理需要确定。

2 / 8

3.2 各单位应建立中长期预算滚动编制制度。滚动预算要以公司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应与中长期预算有效衔接。

3.3 预算按业务性质划分为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业务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子预算,财务预算对业务预算进行统筹调控和监督管理。

3.4 财务预算需反映预算期内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收支情况,由集团财务部依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预算期经营形势、业务预算草案等编制。财务预算主要包括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主要财务指标预算。

3.4.1 损益预算综合反映预算期内利润目标及其构成要素情况; 3.4.2 现金流量预算反映预算期内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

3.4.3 主要财务指标预算是损益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等财务预算的补充。 3.5 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经营活动的预算。 3.5.1 按照收支性质,业务预算可分为生产经营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和融资预算。 3.5.1.1 生产经营预算是指与公司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人工成本预算等。

销售预算依据对当年市场进行分析预测,确定当年的经营方向,产品定位及销售目标,同时进一步明确销售政策,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

生产预算依据销售计划编制生产大纲,确定各类产品的及月度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大纲进一步确定资源需求情况,包括人员需求、设备需求。工艺人员预测各类产品的工时定额及辅材消耗定额。

采购预算依据由技术部门提供各类产品的BOM清单,采购部门根据BOM表进行市场询价,并结合上一采购价格,确定材料采购单价。

成本预算由各责任单位财务部根据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工时定额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工序加工成本预算等进行产品成本预算,确定各类产品的生产成本。

3 / 8

期间费用预算依据人员情况、业务情况、销售政策、相关费用标准等进行编制。 人工成本预算由综合管理部根据人员情况,结合公司的薪酬考核制度进行编制。

3.5.1.2 资本性支出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和股权投资预算等,证券投资部依据股权投资计划进行编制。基建部依据当年的在建工程及拟建项目进行预算编制。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对各类设备需求情况进行汇总,并由设备科提供生产设备需求计划,综合管理部提供办公资产需求计划。

3.5.1.3 融资预算主要包括融资结构、规模、来源和利率水平等,集团财务部根据生产经营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对资金的需求测算,结合现金流量安排和现有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计划等编制。

4 预算编制与审批

4.1 公司实行“两上两下”预算编报流程。 4.1.1预算编报(“一上”)

每年10月下旬,各单位按照预算编制规则,组织本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各单位根据在手合同情况、市场经营形势及产能情况,按照预算编制规则编制本单位的预算。

每年11月下旬,各单位需将预算草案上报到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上报的预算草案需经部门负责人、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及各单位总经理审核同意。 4.1.2 目标预控(“一下”)

每年12月上旬,公司集团财务部组织预算管理办公室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初步平衡。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结合预算草案情况,确定各单位下一年的目标利润及各项考核指标。并将目标利润及各项考核指标下达到各单位。 4.1.3预算编报(“二上”)

每年12月底前,各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预算指标,编制正式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经部

4 / 8

门负责人、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及各单位总经理审核同意后以正式文件上报到预算管理办公室。同时综合管理部、集团财务部、证券投资部、审计部等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根据预算规则分别编制本部门业务预算,并上报到预算管理办公室。

预算管理办公室根据各单位正式上报的预算方案编制公司预算方案。将预算方案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 4.1.4 预算备案(“二下”)

上报的预算方案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报董事会备案,并将审核后的文件下发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总经理以此签订目标责任书。

4.2 在预算编制、审批过程中,各业务部门应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分工和集团财务部的工作要求,按时提供相关业务计划信息,做好相关业务预算的编制、审核、调整工作。 4.3 各单位的有关业务预算必须统一纳入整体预算方案统筹平衡,并提交本单位经理办公会审查。未按程序审查通过的业务预算不得直接上报集团财务部。

4.4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预算项目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标准。一般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即对于任何一个预算期或预算项目,都不以现有的预算数为基数,而是从零开始,完全按照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经营需要来安排有关项目预算数额的方法。

4.5根据集团财务部下发的预算编制模板,进行目标落实,根据现有人员结构,结合部门内部管理分工及管控措施的基础上填写预算编制模板。

4.6严格按预算模板格式进行填写,对预算分类不清的费用应及时与集团财务部沟通,不得随意预估费用项目。 5 预算执行与控制

5.1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预算方案,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面的预算责任体系,确保预算目标实现。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控,禁止对预算资金进行切块管理,不得在项目之间调整预算。

5 / 8

5.2与月底资金收、支管理办法紧密结合,通过月度资金收支预算,对预算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将预算执行通过资金收支预算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科目,实现预算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的紧密衔接。

5.3各单位以控制收支过程为重点,按照资金管理权限具体组织资金收支,监管资金流动。 5.4各单位要做好月度资金收支预算安排与实际资金收支的衔接,严格按照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组织资金收支,控制支付风险,增强现金保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5 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对于未纳入预算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但确需发生的支出,必须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后,纳入预算管理。

5.6 公司建立重大预算偏差事项报告制度。各单位发生重大预算偏差事项,应及时向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专题报告。

重大预算偏差事项是指由于重要经营事项发生较大变化,导致主要预算项目出现较大波动,主要包括:

(一)重大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二)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三)其他导致本单位预算编制假设条件发生变更的重大事项。

各单位应向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专题报告的重大偏差程度判断:预期对本单位利润指标的影响金额超过1000万元或超过下达利润目标的10%,或影响财务考核指标无法完成。 5.7公司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制度。

各单位应于季度结束后15日内、结束后30日内向预算管理办公室上报。

预算执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总体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指标进度为基础,重点分析预算安排的主要业务事项执行进度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 6 预算调整

6.1 预算一经下达,各单位不得自行调整。

6 / 8

6.2 预算执行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导致预算编制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予以调整:

6.2.1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6.2.2 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6.2.3 国家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6.2.4 发生分立、合并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

6.2.5 其他导致预算编制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的因素。

6.3 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预算调整方案,经本单位总经理审查后上报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调整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6.3.1 主要财务指标执行情况;

6.3.2 主要财务指标调整建议及调整原因分析; 6.3.3 保障措施和有关建议。

6.4 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各单位的预算调整方案进行审查和综合平衡,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审查同意后下达各单位预算调整指标。

6.5 受生产经营中突发性原因影响,对各单位超预算或预算外事项,应严格履行内部决策程序。经审核备案的预算外支出,待预算调整时,纳入预算调整范围,一并履行公司预算调整程序。

6.6项目预算的调整:各单位应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由相关业务预算责任部门会同财务、审计部门审核备案(重大项目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查),按规定调整项目,并报预算管理办公室调整项目预算明细。

6.7费用预算的调整(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出国经费、会议费除外):各单位应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不影响绩效考核指标完成的,报预算管理办公室备案,未予否决的调整预算;影响绩效考核指标完成的,报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备案,批复后调整预算。

7 / 8

6.8其他预算的调整:各单位应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报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备案,批复后调整预算。 7 预算考核与评价

7.1 预算考核与评价包括财务考核指标的定量考核和预算管理工作的定性评价。 7.2 财务考核指标的定量考核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7.3 预算管理工作的定性评价包括:

7.3.1 预算方案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主要业务假设是否符合实际;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是否有效衔接;重要预算编制参数设定是否准确;主要预算指标的间变动情况是否合理;预算执行保障和监督措施是否有效等。

7.3.2 预算执行过程评价。主要包括:项目预算实施情况,项目预算安排与实际执行情况是否一致;现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及其准确性;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的及时性和报告质量等。 8 附则

8.1 公司各单位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报公司集团财务部备案。 8.2 公司审计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单位的预算管理开展监督检查。 8.3本办法由公司集团财务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8.4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8 / 8

第二篇:财务预算决算管理

第一节 财务预算管理

一、财务预算管理基本内容

第一条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第二条 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中心。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第三条 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 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预算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

第四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第五条 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流、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会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总财务预算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二、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六条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二) 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三) 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第七条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

第八条 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企业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营业活动)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并参照公司具体要求编制。

第九条 资本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

第十条 筹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以及对原有借款还本付息的预算,主要依据企业有关资金需求决策资料、期初借款余额及利率等编制。

第十一条 财务预算主要以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反映。企业应当按照公司制定的财务预算编制基础表格和财务预算指标计算口径进行编制。

第十二条 企业财务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进行编制。同时在编制时,为确保预算的可执行性,可设立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

第十三条 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按照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等编制程序进行编制,并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编制政策。

三、财务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差异分析

第十四条 企业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并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等方法。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将财务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预算细分为月份预算和季度预算,以通过分期预算控制确保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十六条 企业应强化现金流量的财务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成本费用和期间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一般情况下,没有预算的, 要坚决控制其发生。对费用预算实行不可突破法,节约奖励,且预算项目之间原则上不得挪用。

第十八条 在日常控制中,企业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标准,加强适时的监控。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都要相应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簿,按预算的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第十九条 在管理过程中,对纳入预算范围的项目由预算执行部门负责人进行控制,预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监督,并逐步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预算外的支出由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直接控制。

第二十条 企业必须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 要求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 财务管理部门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部门查找原因, 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二) 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三) 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及时向预算执行部门、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乃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财务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 促进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四、财务预算的调整

第二十二条 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财务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 或者将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申请调整财务预算。

第二十三条 提出预算修正的前提。当某一项或几项因素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财务预算修正申请。

第二十四条 确需调整的财务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部门逐级向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阐述财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 提出财务预算的调整幅度。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对预算执行单位的财务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企业财务预算调整方案,提交公司总部确认后方可下达执行。

第二节

财务决算管理

第一条 企业在每个会计终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在全面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资产质量核实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财务决算报告,以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二条 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全面性、完整性原则,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应当以经营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及会计账簿为基础进行编制,全面、完整反映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现金流入(出)等状况,不得漏报;

(二)企业不得存有未反映在财务决算报告中的财务、会计事项,不得有账外资产或设立账外账,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立“小金库”;

(四)企业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暂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所属事业单位,应当将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五)企业所属基建项目应当按照规定要求与企业财务并账;暂未并账的,应当将基建项目的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第三条 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真实性、准确性原则,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应当以经过核对无误的相关会计账簿进行编制,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二)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会计记录等资料,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原则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

(三)企业应当严格遵守会计核算规定,不得应提不提、应摊不摊或者多提多摊成本(费用),造成企业经营成果不实,影响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

(四)企业不得采取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等方式,人为掩饰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不得计提秘密减值准备,影响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

(五)企业应当客观地反映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以保证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可靠。

第四条 企业应当遵循会计稳健性原则,按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和方法,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定期对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逐项进行认定、计算。

第五条 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可比性原则,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及各项财务指标口径应当保持前、后各期一致,各期间财务决算数据保持衔接,如实反映间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

第六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应当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保持一致;因特殊情形不能保持一致的,应当事先报国资委备案,并陈述相关理由。

第七条 企业的各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情形发生较大变更的,应当事先报国资委备案,并陈述相关理由。

第八条 企业在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中,对报表各项指标的数据填报不得遗漏,报表内项目之间和表式之间各项指标的数据应当相互衔接,保证勾稽关系正确。

第三篇:财务预算预警管理办法

矿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机制,提高预算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预算考核管控体系,确保矿井全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和预算管理重点工作的完成,特制定本办法,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我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全面预算管理重点工作及经营目标圆满按计划实现,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务预算预警管理是在业务预算指标完成进度均衡正常情况下,成本支出超出平均预算幅度过大,并将直接影响财务预算指标完成的情况下,进行事先预警,并督促相关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纠偏,防患未然,确保全年预算目标圆满实现的一种管理手段。

第三条 预警管理的范围仅指财务预算管理的范围。其管理原则为:

1、强化数据监控,细化原因分析;

2、区分管控重点,及时分级预警;

3、主动落实措施,严格考核管理。

第二章 预警的方式

第四条 财务预算预警方式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种级别,以月为考核期,按月进行预警,具体为:

1、黄色预警:财务预算指标考核超出考核期目标5%但低于10%的单位,对该单位实行黄色预警;

2、橙色预警:财务预算指标考核超出考核期目标10%但低于15%的单位,对该单位实行橙色预警;

3、红色预警:财务预算指标考核超出考核期目标15%的单位,以及内有两个考核期财务预算指标考核超出考核期目标10%的单位,对该单位实行红色预警。

第五条 财务预算预警通知程序如下:

1、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通过基层检查、群众反映以及数据分析等手段收集预警信息,以数据分析为主。每月5日前负责认真汇总统计我矿上月以及截止到上月底财务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并与平均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对符合进行预算预警分级的指标进行分析,积极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2、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在确定指标完成异常,符合预警分级条件后,经经营矿长审批后在生产经营讲评会进行预警发布,同时向预警单位发送预警通知单(详见附表1)。

第三章 预警的响应

第六条 所有接到预警的单位均须在接到预警报告后三天之内响应。响应方式为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间,落实责任到人,并形成纪要报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定期汇报整改情况,接受预算检查和考核。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在生产经营讲评会通报预警整改情况。

第七条 黄色预警响应要求:

接到预警单位行政正职负责召集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人员、本单位相关副职及具体负责人员进行专题会议研究,分析本单位被预警原因、提交下一步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间;并形成纪要报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定期汇报整改情况,接受预算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 橙色预警响应要求:

1、接到预警单位行政正职负责召集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审计科、监察科及相关部室人员、本单位相关副职及具体负责人员进行专题会议研究,分析本单位被预警原因、提交下一步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间;并形成纪要报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定期汇报整改情况,接受预算检查和考核。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在生产经营讲评会通报预警整改情况。

2、分管矿领导与接到预警单位行政正职进行诫勉谈话。

第九条 红色预警响应要求:

1、接到预警单位行政正职负责召集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行政办、组织部、审计科、监察科、纪委及相关部室人员、本单位相关副职及具体负责人员进行专题会议研究,并形成纪要报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定期汇报整改情况,接受预算检查和考核;

2、矿长、经营矿长和分管矿领导与接到预警单位行政正职进行诫勉谈话。

3、接到预警单位行政正职在安全生产经营讲评会上汇报被预警整改情况,并接受与会矿领导质询。

第四章 预警的消除

第十条 财务预算预警发布后,相关单位在一个月内将预警因素全部或实质性消除,并提出消警申请表,由发布者核查、批复后消警。

第十一条 黄色预警发布后,及时消警的,对该单位行政正职进行口头警告;未及时消警的,对该单位行政正职进行通报,要求及时消警。

第十二条 橙色预警发布后,及时消警的,对该单位行政正职进行口头警告;未及时消警的,对该单位行政正职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及时消警,并设立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期,同时向其分管矿领导报告。

第十三条 红色预警发布后,及时消警的,对该单位行政正职进行通报;未及时消警的,要求及时消警,对该单位行政正职进行通报批评,并由预算管理领导组约谈其分管矿领导。 第十四条 所有预警发布后消警不及时,在下一个考核周期内仍未消警的,预警级别自动升级。

第五章 预警的考核

第十五条 接到黄色预警单位行政正职要在安全生产经营讲评会上通报;接到橙色预警单位行政正职、相关副职要在OA系统上通报;接到红色预警单位行政正职、相关副职在电视台专题栏目上曝光。

第十六条 对内有两个考核期财务预算指标考核超出考核期目标15%的单位,给予该单位负责人行政降职处分。

第十七条 对内有三个考核期财务预算指标考核超出考核期目标15%的单位,对该单位负责人予以免职。

第四篇: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

预算制度包含有预算政策的订定、预算编制、日常管理及检讨改进四个部分,而其中又以日常管理最为重要,因为它是整个预算制度成功的关键。

预算的日常管理,通常是指日常管理报表的设计及应用,它的基本观念如下:

日常管理报表应配合预算项目而设计。一张日常管理报表可能包含多个相关预算项目,但每一

个预算项目应有独立的字段,并有小计与月累计,以方便和预算比较。例如销货收入与销货成本应设计在一张表上,但两者都应有独立字段,并有小计与月累计。

日常管理报表通常应时序按凭证逐笔填写,资料量太大时可按日统计后填入,但应与明细资料相配合以方便查询。

日常管理表还应该有相对应的预算字段,这个字段的金额应该与该报表的期间累计相一致,以方便比较。

日常管理表另需设计异常说明字段,并规定在何种差异的情形下,必须作异常说明,例如规定差异率在以上及差异金额在元以上必须说明异常原因及具体对策。

日常管理报表应有合理的审核流程,以确保各部门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被发觉并给予协助,故日常管理表不宜从责任部门直接送给督导阶层,最好先送交预算管理部门审查,在签署意见后,呈送督导阶层作必要的处理。

重要的日常管理报表可作为企业经营会议的讨论事项,由责任主管提出报告再由相关人员提出意见。

总之,日常管理表是预算制度中的控制机制,随时发现预算执行时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协助,以提高预算达成的可能性。

第五篇: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管理、规范运作、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预算是指公司结合整体目标及资源调配能力,经过合理预测、综合计算和全面平衡,对当年的生产经营和财务事项进行相关额度、经费的计划和安排的过程。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考核及监督等环节。 第三条 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一)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并组织实施;

(二)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监督和分析;

(三)保证企业预算的全面完成。

第二章 财务预算基本内容

第四条 公司预算涵盖生产、经营、销售和建设的各个环节,公司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第五条 公司预算是对成本、费用、利润、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预计、安排,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第六条 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成本预算、费用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进行编制。

第三章 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七条 公司预算编制依据是:

(一)国家法律、法规、财务政策和有关规定;

(二)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

(三)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变动、行业市场状况、产品竞争能力、内部环境变化等因素;

(四)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整体目标

第八条 公司应根据费用消耗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标准,并依据定额标准进行相关预算项目的编制。 第九条 公司预算编制、审批程序为:

一、公司各部门于每季度末按照职责分工编制下季度的各项预算;

二、由财务管理部汇总各部门提交的各项预算申请表,编制公司预算草案,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并经其审查,根据其审查意见对预算草案修改完善。

第四章 财务预算的执行

第十条 公司预算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各部门应将预算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超越权限调整、变动预算方案。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销售或营业、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预算科目之间原则上不得挪用。 第十二条 公司应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对于未纳入预算但确需发生的支出,一律由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审定。 第十三条 在日常控制中,企业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适时的监控。财务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簿,按预算的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第十四条 在管理过程中,对纳入预算范围的项目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控制,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监督。

第十五条 财务管理部应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部门查找原因, 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二) 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三) 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十六条 各部门于每一季对预算指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重大差异作出解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 各预算科目于每季度第二月月底前可提交一次本季度预算变更申请,并详细说明变更理由,由各部门主管提交申请,财务部复核,报总经理审批。 第五章 预算的考核

第十七条 公司把各部门主要预算指标纳入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范围。

第十八条 根据每季度预算差异报表,超支差异额度占预算比率在10%以内扣除应扣除相应KPI值1-3分,比率为10%-20%之间时扣KPI分值 4-6分,比率高于20%扣7-10分;节约差异额度比率高于40%,扣除相应KPI分值7-10分,比率为40%-25%之间时扣除4-6分,比率为25%-10%之间时扣除1-3分,以上以该项考核指标满分为10分标准计算。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未能遵守本制度,被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将依据损失金额大小对有关部门和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惩罚。

第十九条 本制度经审议通过后施行,由公司财务管理部负责修订解释。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 ××年×月×日起执行。以前制度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四十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公司有关制度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优秀大学班级先进事迹下一篇:银行承兑汇票托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