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决定论思维方式

2022-07-10

第一篇:非决定论思维方式

励志文章:思维方式决定成败

他破产了,口袋里的一元钱及回家的一张车票是他那时全部的财产。车站检票时,他百感交集。“再见了!深圳„„”一句告别的话还没说完就已泪流满面。“我不能就这样走。”在跨入车门的那一瞬间,他退了回来。撕碎了车票。

听着来往旅客天南地北的方言,他突发奇想。他用手中的一元钱在站前一家小店买了一支儿童彩笔和四只红塔山的包装盒。在火车站出口,他举起一张牌子,上书“出租接站牌(1元)。”当晚他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面,口袋里还剩18元。五个月后,接站牌由4只包装盒发展成为40只锰钢做成的可调式“迎宾牌”,火车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间工作室。

3月的深圳,春光明媚,各地的草莓纷纷上市。10元一斤的草莓,第一天卖不掉,第二天只能卖5元,第三天就没人要了。此时他来到近郊的一个农场,用出租‘迎宾牌’挣来的1万元,购买了3万个花盆。第二年春天,当别人把摘下的草莓运到城里时,他栽着草莓的花盆也进了城。不到半个月,3万盆草莓销售一空,深圳人第一次领略了由1万元变成30万元的滋味。

1995年,深圳海关拍卖一批无主货物,有1万只全是左脚的耐克皮鞋,无人竞标,他成了唯一的竞标人以奇低的拍卖价买下了。1996年,在蛇口海关已存放了1年的无货主——1万只右脚的耐克皮鞋急着处理,他得到消息,以残次旧货价格拉出海关。

这次无关税贸易使他作为商业奇才跃上香港一商业杂志的封面。现在他已成为欧美13家服饰公司的亚洲总代理,正在力主把深圳的一条街变成步行街,因为在这条街上有他12个店铺。

一元钱能打造出一条街,可是很多人认为1元钱只能买一杯水。也许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使世界上产生了富翁和乞丐。 励志文章:掌握自己的命运, 考研励志文章

第二篇:思维方式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

成事之道全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稻盛和夫告诉我们并已经事实证明:个人和企业生存的好坏──取决于热情和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思维方式的正负!

稻盛和夫曾提出:“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这个方程式被称为稻盛和夫一生成功的秘诀。

热情是什么?热情是指从事本职工作的激情(包括健康的体魄)。 能力是什么?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天资和才智(包括努力的态度)。 思维方式是什么?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应有的精神状态或者对待人生的态度,包括思想和理念,它是三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中不用加法而用乘法的原因在于,用加法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人工作结果的差别。稻盛和夫一再地强调:“人生或工作的结果是由这三个要素‘乘法’算出的乘积,绝对不是‘加法’。”即使一个人有能力但是缺乏积极的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相反,自知没能力而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将比拥有先天资质者的收获多的多。所以,付出辛勤和努力的平凡人,如果怀着正确的态度和追求成功的热情,那么比起那些有才华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方程式中用乘法计算还能突出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关键性。“能力”和“热情”都是正数,两者的乘积也是正数,但是思维方式却存在负数。想法不好、不正确,取值就是负数,那么整个人生的结果就必然是负数;若思维方式是正面的,那么人生的结果就一定是成功的。所以,稻盛和夫是将思维方式放在了三个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位置。

第三篇:稻盛和夫: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和经营

在各种的管理学说和思潮纷涌的今天,稻盛经营哲学独秀于林,《活法》一书洛阳纸贵,“珍爱员工”思维日渐主流,这反映出了某种埋藏日久的反思——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为股东带来最大价值,还是让员工获得最大幸福?每一位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难立刻说出答案。现代企业崛起后的数百年,我们第一次发现了它有了返璞归真的可能性。

无论是京瓷跨越半个世纪的成功,还是日航的600天扭亏为盈,都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刻本质是公司上下在稻盛和夫的引领之下,对“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命题的不断认知、思索和践行。简单说来,是敬天爱人、克己复礼、努力奋斗、诚实良善。无论外界如何纷扰,这一价值观都不为之左右。它并非空穴来风,乃是融合了儒、佛、理和中国古代经典的精髓。稻盛和夫将它们拾起细细打磨,成为当代管理的圭臬。若是未来回顾今日,真正的东方管理学的肇始者乃从稻盛而始。

10月13日,稻盛先生来到上海讲学,演讲过后接受了本刊的专访。我们得以亲耳聆听他的人事哲学,以及对于东方文化和管理的深邃体悟。

工作是磨炼灵魂的道场

一定要把心灵打扫干净,把自己的思想变得纯洁。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和经营。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企业经营中最基本的问题。企业家要在企业内部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哲学,并不懈努力与员工们共同拥有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这样的话,企业就一定能发展,一定能保持长期的繁荣。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性。我们的人生,就由我们的心灵来创造。

人生和企业的方程式

从年轻时起,我就想出了一个关于人生和工作结果的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观察许多人的人生,有人幸福,有人痛苦;企业经营亦是如此,有人做得风生水起,有人却怎么也不见起色。如此大的差别究竟从何而来?我从年轻时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结果想出了上述这个方程式。

人们一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取决于个人能力的不同,包括智商、体能等,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成败。事实并非如此。能力或许占了很大的比重,可所持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其实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我毕业于日本的地方大学,绝对不是才能出众的人。为了鼓励自己奋发图强,我不相信只靠能力就能决定人生或经营的成败。不管能力是否出众,只要竭尽全力、一丝不苟地去生活,充满热忱地去生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一定会收获好的结果。今年我已经79岁了,回首近80年的人生之路,对于这一点我已经深信不疑。

公式中的几个要素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仅仅是能力和热情相乘,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差别。举例来说,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器制造商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只念过小学。他的人生是从在自行车行当学徒工开始的,吃尽了各种苦头。可是松下先生却给人生和经营都交出了出色的答卷,他所创造的成绩和普通人相比,存在着几何级数的差距。正因为热情和能力这两个要素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才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差距。

至关重要的是,热情和能力的乘积,还要与“思维方式”相乘。所谓“思维方式”就是哲学,也可以叫人生观、判断基准,人心中抱有的思想、所持有的价值观。 持有的“思维方式”不同,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会迥然不同。也许有人会想,“有一丁点消极的想法没关系吧”。可事实是,哪怕只有一点负面的想法,结果就会全部变成负值。因为几个要素之间是相乘的关系,所以“思维方式”哪怕只是负的1分,结果都变成负值。并且越是热情足、能力强,就越会造成大的负面结果。此外,如果是带领众多下属的领导人或经营者,那么造成的负面结果,就不仅把自己,也把周围的人带入不幸。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和经营

我没有杰出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我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热情,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同时,掌握比常人更优秀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优秀的哲学、卓越的思想、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判断标准。 为此,我努力学习孔子、孟子、阳明哲学等中国古代典籍,同时钻研佛陀教诲的宗教精华,努力把这些圣贤们的哲学根植于自己心中。

我们在生活和经营中,需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判断。这个时候我们会对照自己持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进行判断。作为判断基准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正确与否,卓越与否,结果将大相径庭。

越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就越容易忽视自身所持的“思想”、“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创造现代文明的不是别的,正是人类的“思想”。人的 “想法”、“思想”这种东西是如此的重要,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却总是轻视它,认为只有知识和技术才是重要的。这个问题无论在人生中,还是在经营企业中,都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企业经营也一样,企业业绩乃至企业寿命全部取决于是否具有出色的“思维方式”。在京瓷、KDDI的经营中,在日航的重建中,我都反复倡导被称为“philosophy”的 “思维方式”、经营哲学。我的这种哲学是约束自身行为的规范,是非常克己的信念。 比如说,“贯彻完美主义”、“持续脚踏实地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绝境”、“有言实行”、“持有渗入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认为已经不行时才是工作的开端”、“成功之前不言放弃”等等,都要求严格自律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我要在企业内强调如此严格的哲学呢?这里面有一个究竟要把自己的企业引向什么高度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不谋求大的发展,觉得企业规模“差不多”就行的话,那么有一个宽松的哲学就可以了。但如果目标是进入世界优秀企业之列,那么,就不能不具备带有克己主义色彩的严格的企业哲学。

当经营者号召员工共有这种严格律己的哲学时,可能会招致员工的抵触。每当这个时候,经营者就要堂堂正正地说服大家:“我不想把我们的公司办成平庸的企业,而要办成值得大家自豪的世界一流的企业。因此,我才会在企业里推行严肃的、克己的哲学,与大家共同实践这种哲学。”如果不做这样的说明,相信员工们很难接受这种哲学。

以善恶,不以得失来做判断

释迦牟尼教诲我们,“欲望”“愤怒”“愚痴”这三种本能,是人所有的烦恼中最难驾驭的,称之为“三毒”。如果对自己的思想放任不管,人心就会被这“三毒”占满。必须做出努力,哪怕在心中根植一点善念、一点善心。

人是“思想”的主人,人格的创造者,自己环境和命运的设计者。在心里种下美丽的花草种子,精心照料,就可以结出丰硕的成果。反之,如果疏忽了照料,就会招致杂草丛生。因此,一定要把心灵打扫干净,把自己的思想变得纯洁。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和经营。

人既有善良之心也有邪恶之心。所谓善良之心,就是把自己的事情搁在一旁,而祈愿周围人幸福的、充满着温情的利他之心。所谓邪恶之心,就是只要自己好就行的利己之心。所以尽量抑制只要自己好就行的这种利己的想法,而让善良的利他之心更多地占据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做修行、修养,就是塑造人格。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帮助我们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企业经营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各种事情作出判断。此时如果放任自己,人就会不以善恶,而以得失来作出判断。考虑得失,属于本能,就是凭算计损益,自己赚还是不赚,由此作出判断。不仅如此,还有感情用事,以自己是否受到侮辱来作出判断,或者以无谓的虚荣心来作出判断。要以一颗善良之心作判断,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否则就很难做到。

我在青年时期,从自我戒勉的角度,经常对干部和部下这么说:

“发生了问题,需要对事情作出判断时,瞬间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几乎都出自于本能。因此,不可以用刚刚冒头的想法立即对事情作出判断。‘稍等一下!’先把这个判断暂时搁置,然后运用理性进行思考,或者用善恶来衡量。不是看对自己是否有利,也不从感情出发进行判断,而是动用理性,用善恶去判断。暂且放入一个‘缓冲器’,待考虑好以后再下决断,这一点很重要。”

“除非是真正的圣人君子,一般人做不到凭直觉就马上能用善恶来判断事物。通常,人都会用本能去判断。正因为如此,碰到问题我们不要匆促得出结论,而是把最初浮现的判

断搁置一旁,转而去弄明白问题的本质,然后用善恶的尺度去衡量,修正自己最初的想法。这样设置一个缓冲器,应该能够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不知有多少次,我意识到最初浮现在脑中的判断是错误的,故而重新思考,从而避免了失败。

作为人,何为正确?

在我的哲学中,有“作为人,何为正确?正确的事物要正确地贯彻”这个条目。我时常将这样的问题抛给自己,为维持正确的判断基准而不懈努力。 所以说,我的哲学既作为企业经营的判断基准,同时也是自己生活的规范。

企业经营中,往往会有不体面的事件或者丑闻发生。人员多了,其中难免会有思想错误的人,因一时冲动而使坏的人。为了不让这些人走向错误的道路,企业需要有规范,这就是哲学。在企业内确立这样的规范,成为人们的共识,就能防患于未然。

几年前在中国,乳制品巨头三鹿集团因发生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这样的事例,起因都是企业忽视了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则。企业舞弊丑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确立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这种“哲学”没有在企业里面渗透。

在多数企业里,没有经营者会向员工们提出“作为人,何为正确?”而我思考的所谓“哲学”却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同时,这也是孩童时代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的原则,例如“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等。“这么起码的东西还需要在企业里讲吗?”或许有人感到惊奇。但是正因为不遵守上述理所当然的做人的原则,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丑闻。换句话说,没有将依据哲学的规范、规则和必须遵守的事项当作自己日常生活的指针、当作经营判断的基准。我认为,正因为缺乏这种朴实哲学的人成了大企业的领导者,才招致今天世界上许多大企业丑闻频发。

所幸的是,因为我有关企业经营的规范、规则和必须遵守的事项,仅仅从“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句话中引申出来,并用它来说服员工。“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虽然是极为简朴的判断基准,但正因为遵循由此得出的结论去做,京瓷从创立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经营之舵从未偏离正确的方向。后来京瓷进军海外,这样的判断基准更成为全世界普遍适用的哲学,我想这种哲学同样适用于日航。

人生是磨炼心灵的道场

在盛和塾里我经常说:“如果你想把自己公司经营得很出色,那么提高你的心性很重要。你的心性提高了,你拥有了一颗美好的心灵,公司也会相应变得出色。如果作为经营者的你拥有美好的心性,那么公司员工也会效仿,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如此心地美好的人们团结共事,公司就会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

归根到底,就是“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如果想拓展经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经营者自身的心性。然后,在提高自己心性的同时,也努力使周围员工的心性得到提高。如此结果便不言自明。不仅对一定会取得成功,而且这种繁荣就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 我认为“提高心性”不仅于企业经营,而且对于我们整个人生都非常重要,甚至“提高心性”本身就应该是“人生的目的”。

人在年少时都有美好的理想,可能的话,都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我年轻时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成为一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出色的科学家。在创建京瓷后,我又想成为出色的经营者,想把京瓷打造成杰出的公司,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但是,人生的目的真的就是这些吗?经过反复认真的思索,我认为,这些绝不是我人生的目的。我已经79岁了,死亡正向我逼近。按照我的理解,死亡不过意味着肉体的灭亡。我相信,当我迎来死亡的时候,死亡的只是肉体而不是灵魂,灵魂是永恒的。这个宇宙中涌动着爱和关怀体谅之“气”,这种“气” 推动森罗万象、万事万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我们则生存在这个充满爱的宇宙之中。当我迎来死亡的时候,我的灵魂脱离肉体开始启程。我祈愿我的灵魂是美好的,因而它在旅行时受到流淌于宇宙间的那种精美之“气”的呵护。 在死亡到来之际,灵魂启程之前,把灵魂磨炼得更加美丽,这才是人生的目的。

认真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依据自身的意志发展的,往往与我们的愿望无关,它只是沿着由命运和因果法则交织成的人生之路而行走至今。其间,有灾难降临,也有幸运眷顾。在灾难和幸运的考验中,我们要磨炼自己的灵魂、塑造美好的心灵。我想,这才是神明赋予我们的人生的目的。

所谓磨炼心灵或者磨炼灵魂,换言之,就是提升人格,丰富人性,塑造美好的人性。也就是塑造一颗诚恳的、优雅的、充满关爱的心。我们与生俱来的灵魂,经过现世波涛的洗刷和磨炼,变得更加美好。我想这就是人生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在迎接死亡时,我们应该拥有比出生时略微美好的灵魂,拥有充满关爱之心的灵魂。否则,活在现世毫无价值。所谓人生,就是磨炼灵魂、磨炼心灵的“道场”。

为了磨炼灵魂,首先需要的是拼命工作。拼命工作对磨炼灵魂最为有效。我从自己切身经验中坚信了这一条。

从27岁创建京瓷以来的52年间,我一直拼命地工作。公司可能破产,这种危机感逼迫着我。决不让公司倒闭,要让员工幸福,要让公司繁荣,抱着这种想法,我不知疲倦,拼命工作。没有闲暇思索多余的事情,没有功夫抱什么杂念妄想,只是拼命地、一心不乱地工作。这就是提高我自身心性的最好的方法。正如禅宗的僧人通过不断修行达到开悟的境地一样。

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专注于工作。比如,修建恢宏建筑的木匠师傅,烧制精美陶器的陶艺家。当在电视、广播以及报纸杂志中看到、听到有关他们的报道时,我们就会钦佩他们所达到的那种崇高的境界。这些人终其一生,聚精会神,投身于工作。他们并没受过高深

的教育,也没有博览群书。他们只是每天每日,日复一日,不发牢骚,没有怨言,一味埋头于自己的工作。

在这些人的一言一语中,透露出他们高尚的人生观和丰富的人性。他们讲出的深刻的话语犹如开悟的僧人。通过他们的金玉良言,我们知道了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地生活,不仅是为了赚取金钱,而且对于磨炼人的灵魂、心志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当初我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进入一家破公司,又不得不埋头于精密陶瓷的研究。我一心不乱、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创建公司后,为了不让曾是中小、中坚企业的京瓷公司破产,我从早到晚、夜以继日,珍惜一分一秒,拼命工作。 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这种拼命工作的态度,塑造了我自己的人格。现在我能够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就是我将自己的心血倾注于工作的结果。

第四篇:刘昱祥演讲稿“思维方式决定人生”

长三角爱心企业家助学联合会爱心助学资助贫困生免费读大专咨询电话:1338223028

2思维方式决定成败,思维方式决定人生

(根据刘昱祥演讲录像整理,刘昱祥编著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序言)

首先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个人到食杂店去买包烟,可他没带火柴,烟29元一包,他就跟店主建议说:“你的烟这么贵,火柴才一毛钱,那就送我一盒火柴吧。”店主摇头反对,没有同意给他,于是他只好又花了一毛钱买了一盒火柴走了。随后又去了一个人也是买烟,烟还是那个29元的,他也没带火柴,但是他跟店主说:“你这烟给我便宜一毛吧,我再买一盒火柴。”店主答应了,因此这个人在买了一包烟之后,白拿走了一盒火柴。

请问为什么店主没有同意白送给第一个人一毛钱的火柴?而接受了第二个人的便宜一毛钱的要求,可两件事的结果是一样的,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哦,我来告诉大家,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问题,是个思维方式问题。 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商品要白送给人家,没有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所以他不同意。

第二种:店主认为卖了两个商品,只是第一个商品便宜一毛而已,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所以他的心理倾向是第二种。

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商场中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变换一种思维,改变一下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

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我在北京开办了一个京津沪地铁安检员大专班的培训项目。 既然说到了这个项目,索性我就详细说说这个项目的思路,由此讲一讲思维方式。

项目背景:

由于城际轨道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北京等地的地铁以及相关单位部门目前都急需要人,他们自己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没有更多的精力、时间进行无休止的招聘和人员稳定等本职以外的无形的思想工作。由于安保工作相对单调、比较枯燥乏味,招聘来的人员不等到熟练岗位工作就因为耐不住性子离开了,人员流动性过大,更不必说可以指望他们工作达标乃至创造什么明显的价值,工资无法支付到员工的期望值,于是工资低也成为留不住人的一个原因。

现象:企业(用人单位)缺人、需要人、留不住人。企业为此纠结!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这件事跟自己没有关系,那么我们暂且把这件事放一放,我再和大家说一说你们身边的事情,这件事对于大家来说是件烦心事,

宇翔微机外语学校 网址:http://

我就讲一讲和在座的同学们、家长们都有直接关系的一个令人十分纠结的困惑,那就是上学问题、毕业找工作问题。

按照人们的习惯思维和思维定势,人生过程中是要上学的,而上学是要到专业的正规学校去进行的。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努力就能学好,然而就是这个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让大家倍尝苦头儿,于是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整天起早贪晚手里不离书本儿一直看书学习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也认为是用功的、勤奋的、学习的好学生,而那些聪明的、思维敏捷的、跟老师有不同想法,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和见解的学生,尽管成绩非常优秀几近满分,因为没有一直拿着书本儿,因为不用功,因为“调皮捣蛋”所以被誉为坏学生,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打压,因此学生们不得不走上了“死读书”、“读死书”最终“读书死”的路。

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不管自己需要什么,适合学习什么,大家就都一窝蜂似的随大流儿,拼命挤着走过高考这个独木桥,只要考上大学的就是成功的、就是人才。无论多少分数,都能通过各种途径上了心里想象的、统招的、正规的、公办的、所谓的好学校,花费了高中3年、大学5-6年的时间和20几万元的费用,拿到了大专、大本、研究生的学历证,以及各种级别的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这样那样的工程师证,再加上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等奖励证书和荣誉证书,学生们兴高采烈以为自己成了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当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寻找施展自己宏图大志地方的时候,不要说怎么去施展远大理想和抱负,就连最最起码的维持生命生活的基本的工作都找不到。原因是多年以来程式化的思维方式下学习的书本知识、特别是过时了的死记硬背得来的书本知识用人单位不需要,而人家需要的东西自己没有学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很多孩子上大学,中、高职业学校,无论是到哪里上学,无论是学习成绩好坏,最终结果多半是找不到工作。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这里不去探讨。

然而大家注意到,原来自己初二时候就不上学流失的什么什么都不行的那些被老师和家长都嫌弃的同学们,经过这近十年的时间,现在是要工作有正式工作,要事业有个人事业,要钱有大笔的资金,包括结婚过日子都很少有离婚的,每个人在社会上大都混得不错,甚至是有不少人在官场、商场等地方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甚至成为地方名人!

现象:上学没有用,毕业等于失业。学生纠结,家长纠结,大家都纠结!

那么我们再来说学校,说说我们目前的这个教育,国家在教育方面特别是职业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好,2012年秋季开始全国的中专学校几乎都不收学费了,涉农专业覆盖的面积更大了,更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这些惠民政策。尽管有这么好的政策,但是中、高职学校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很多学校因招生困难留不住学生解决不了就业等种种问题,致使各类学校不断的大批倒闭。空荡荡的花园式校园,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虽然经过政府干预,但还是不得不倒闭。据2005年11月7日温总理在全国职

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统计“全国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问题:学生们纠结,老师们纠结,校长们纠结,教育工作者们纠结!

基于“企业需要人而不可求”、“学校招不到学生而倒闭” 、“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上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就针对像北京地铁这样的企业以及各地学校的实际,遵照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指示精神,把学校办进企业,把车间搬进学校。以及2005年11月7日温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指出的“„„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要加快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应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中指出的“„„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资助学业„„”,在北京地铁开办了“公益慈善爱心助学工学结合的安保员安检员大专班”,专门资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孤儿、单亲家庭子女、残疾人家庭子女、病灾户子女、农民工子女、下岗职工子女。这个大专班一开始运作,就立刻吸引来众多的莘莘学子以及不少传统的“老师不亲、家长不爱”的顽皮孩子,而我如此模式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思路的结果恰恰是解决了上述三个方面令人纠结的问题,于是一举多得,企业、家长、学生、学校、教师多方皆赢:

企业有人来工作了,家长没有什么费用支出,学生学到了本领有了高端高薪白领的体面的轻松工作,学校没有太大的投入和付出,老师的收入不低的前提下还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大家来看,结果不是这样的吗?

首先,对于诸多企业、用人单位,不需要投资和操心,就可以拥有了需要数量的员工,而且仅仅是学生学习期间他们就可以持续工作三年,不仅不花气力招到了人,还留住了人,不需要自己培训和管理,节省了招工宣传等人力、物力、财力上多项开支,同时没有了中途换人的烦恼,员工工作长期稳定,至多免费提供会议室或其他已有场所和设施给学生工余时间上课学习使用。

其次,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不需要为子女学习缴纳大专的学费、伙食费、住宿费、统一服装费等费用,由于这种工学结合模式的办学每个月我们还发给学生500—1500元的零用钱,三年当中学生就获得了合计3.6万元的收入,比单纯的考大学不能赚钱、单纯的进厂打工不能学习有明显的、直接的好处,有心计生活节俭的学生积攒下来这笔钱,可以作为毕业后的创业基金,如此上学不花钱还赚钱。

第三,对于学生来说,从社会实践角度获得了实用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实践角度的想事、做事的思维方式,同时报考一个专业可以学习多个专业知识技能,此外还学会了普通话、书法、法律、财务、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计算机、武术、礼仪、驾驶等十个方面的综合技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练就非凡的演讲与口才,国学使学生知书达理感恩回报父母和社会、礼仪让学生社交以及社会生活中有良好的形象和素质,写一手好字并能歌善舞展示学生多才多艺,计算机办公文秘让学生在无纸办公中得心应手,基本的财务知识,基本法律常识,汽车驾驶,擒拿、反擒拿和防身术,英语口语等把学生培养成博学多才的职场白领。尤其是入学等于入职等于就业,毕业等于岗位提升,学的好能力强的学生,工资就高,岗位就好,学习就有盼头儿,有奋斗目标。我们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只是用耳朵听而不用脑子想死记硬背的坏习惯,用每天两节课的时间学习以往全天记忆的空理论以外的工作需要的实用技能,节省了时间,获得国家认可的成考自考大专文凭,优秀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大学本科文凭,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有望发明创造获得国家专利,创造了可观的价值,特别是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工作,共同竞技,共同搞发明创造,共同编辑书籍,共同搞设计,如此方式学习和工作非常刺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名至实归,必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加学习工作的动力。

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温总理的讲话发表已经快要八年了,这个办学思路和理念还没有为绝大对数的传统思维的人们所接受,很多大中专院校等传统的所谓的正规的院校领导者以及诸多的家长们认为这样办学不正规甚至非常荒唐,现在还有人在探讨这样办学是不是变相的让学生进工厂打工和克扣学生工资,这样办学是不是违法?难道大家没有注意到很多街边上的美容美发店、电脑公司、服装店都挂着带薪招学徒的招牌吗?那里的学徒不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同时拿着学徒工资的吗?一个月就上手,尤其是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远远超过所谓的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固然,有不法商人会利用这个半工半读的名义把学生搞到工厂打工克扣学生工资的,只要相关部门监管起来就解决了问题啊。

更重要的是,以往学生传统模式上学要经过3+2的学习之后才可以去工作,可能是五年前决定学的时候那个行业、岗位还是冷门儿,而五年学习之后恐怕早已经饱和了。我们现在是上岗的同时学习,干中学,学中干,不会出现学习之后没有岗位可以工作的问题了。

第四,对于任课的教师,他们即是教师,又是爱心志愿者和传播爱心的使者。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一个单一方面的学科知识工作,除了自己讲课的时间以外,同时在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其他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听课学习。丰富和掌握了各自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和素养,特别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再也不能用高高在上的态度领着学生死读书和读死书进而导致读书死的尴尬局面再次循环发生。学生工作的时间,教师们和学生一样的工作,学生上课的时间教师们轮流工作,

每位教师不仅获得双份工资,此外还可以获得传播爱心助学的信息给予的奖金,从而实现年薪十万以上的梦想。

第五,对于学校,无需过大的教育投资,不必有专门的校园和教学设施,就可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就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对国家非常有利。

那么如此多赢的模式办学,于国于民十分有利,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如此的思维方式和办学理念下催生出来的学校,不值得广大需要工作的学生来学习吗?不值得用人单位来提供办学条件吗?不值得那些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参与吗?难道还不值得政府支持吗?

这是我在北京地铁所做的爱心助学活动,近两年,为了资助贫困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除了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五个自治区和港、澳、台三地没有去做资助贫困生工作以外,我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走过的地方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西,穿梭于陕、甘、云、贵、川边远贫困地区的乡村、窑洞、少数民族的山寨……我一直在上海、江苏盐城、无锡、苏州、扬州,安徽、山东等多个地方做这样的爱心助学工作。

全国很多地方政府邀请我去到当地开办爱心助学执行学校,各地政府和领导们在办学问题以及解决学生就业、创业、创富问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我开办的学校,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校长首先必须做到,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我这个校长必须做好。要求学生必会的一专多能的一个或多个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十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方面的技能,老师们必须都会,我这个校长就更是必须会、必须技艺精湛。只要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只要是对学生未来身心发展有好处的,只要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创富的,我们就不遗余力地去做„„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是一个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问题。

每当早晨我在学生和教师的最前列跑步并且最后还要比学生再多跑一圈的时候,就想到在家休息时也还要专门拿出时间锻炼身体的,这个领头儿跑步还能够感染学生们呢,我还是年轻的健康的;

每当我亲自到那些边远的贫困地区资助贫困生时甚至连水都喝不到嘴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现有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的;

每当我把钱和物捐给贫困的孩子们的时候,就想到自己还能为别人做一些事情的,我还能够为别人献一份爱心的,我是快乐的;

每当我把自己发明创造的思路、设计的理念、创作的灵感随口说给老师和学生们的时候,我就想我还能激发更多人的热情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的,我是有用的;

每当我被政府邀请到一个地方开展爱心助学工作,倒闭或即将倒闭的学校重新复活,所有的时候我都充满了激情,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无限的喜悦„„

很多人说我,你都五十岁了,自己原来就有北京宇翔公司和黑龙江宇翔学校又不是没有事业可做,完全可以养老了还这样奔波如此劳累辛苦图的是什么?你把钱财捐给了别人,你的财富是什么?你的幸福是什么?

是啊,我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我没有房,但是走到哪里我住的多是豪华的宾馆;我没有车,但是很多时候都有高级轿车接我送我;我没有钱,在我需要什么的时候,经常是有人不声不响为我把需要的东西买好了;我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是无数成才的学生,还是朋友遍及全国?是政府的认可,还是企业的对我的祝贺?是年轻健康的体魄,还是无穷的快乐?

其实人生啊往简单了说,是很简单的,关键就是怎么想的,如何思维的。一把大火烧掉了所有房产和积蓄,有人哭的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奋斗半生白白地忙了;有人则开怀大笑,觉得幸好自己没有一起随着房子丧生于火。

让我说的话,人啊,活着的时候有人需要你,死了的时候有人怀念你,这辈子应该说就没有白活!这就是幸福,这就是快乐,这就是财富!

很多领导看到我课上课下说的做的都深受感动,他们给我的评价是“有了你开办的爱心学校,社会上就少了许多的监狱和看守所”, 很多企业找我合作,大家亲切的称呼我是 “扶贫帮困学爱心大使”,我这里不是想要炫耀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我想跟大家说:

思维方式决定成败,思维方式决定人生!

(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第五篇: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围棋式思维方式

作者●白毛道人

综合与分析是人类思维的共同形式。任何思维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但这并不能排除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偏重某一侧面的事实。

希腊人以几何学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明显以分析为主,由此形成严密的形式逻辑演绎体系。一直到近代微积分发现,数学家都用“数学分析”的概念。把一个对象逻辑地分割再分割,直到最后无限小,再来积分。这种思维对西方科学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中国的数学与哲学思维都强调把对象作为有机的结构从整体上去把握,强调一个对象与有关事物的关联、渗透和变化。不重视对各个部分的仔细考察,也不承认各部分的独立性。这里,可以看到:“善”的内涵和“真”的思维方式间的密切联系。原来,“善”的内涵和思维方式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它们是相互渗透的。不重视个人而强调整体的伦理观念,和一般的强调综合观察总体、忽视分析各独立部分作用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

缺乏分析作基础的综合,势必要依靠直觉领悟。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人特别发达的综合领悟能力;如果说中国人聪明,那就是聪明在这里。顾准是一位杰出的现代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在《顾准文集》中,他一再慨叹中国人太聪明,太善于综合,是“先天的辩证法家”,因而不肯像希腊人那样花大力气,下“笨功夫”,对事物分门别类加以

1 分析,深钻细研,因而不能发展出科学来。这是一针见血之论。

在西方,人们在二十世才纪逐渐认识了直觉的价值。除了一些哲学家有专门著作外,对直觉的尊重已经为广大人群接受。

中国人的直觉综合领悟能力突出表现之一是善于理解人。许多不同国别的观察者都一致公认,中国人在生疏环境中能最先掌握别人的特点,并且善于处理好关系,赢得好感:

中国人最博得人们赞赏的品质之一,是他们把握外国人感情的能力。不论是到中国去旅游的,还是多年居住在那儿的,几乎所有的外国人都喜欢中国人。

中国思维像毛笔字。一笔一笔看看不出好坏。它不注意精确,只注意总体的配合、气势、神韵。它的美感存在在于总体的组合,而不在于部分,部分的独立性没有价值。这里,又可以看到:原来审美感也和思维方式有内在的联系。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统一不可分割的。

我们转向对人的精神状态的观察。中国人爱讲“察言观色”,对人的观察依靠综合直觉。

孔子观察人的方法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共所安,人焉廋哉。”这是一种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方法。但从《论语》中看,他对学生的了解更多是凭综合领悟,凭直觉。很少看到他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的例子。孟子说的方法更具有中国思维的特色: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2

一面听他讲什么,一面观察他的眼睛,就能充分掌握这个人的心灵。这就是把一个人讲的话与他的眼光综合起来,依靠直觉掌握对象。可见,“察言观色”从孟子开始就成为了一种认识人的理论。

眼睛是一个人灵魂的窗口。这很难用分析法证明。可这的确在一定范围内是真理,是世界各民族公认的。人的目光各式各样。中国人对此有深刻领会。什么“目光迥迥”,“死眯羊眼”,“鱼眼”,“两目无光”,“目光逼人”,“目光灼人”,“美目盼兮,勾人魂魄”,“眼神不定”„„人的目光,有时像聚焦的光芒,锐不可挡,能穿透你的心灵;有时又昏暗无神,黯弱无光;智者的目光清明、锐利、坚定;贪婪者的目光执着、咬定、纠缠;追求者的目光有神、犀利、明亮;胆怯者的目光闪烁不定、收缩、回避;忌妒者的目光凶狠、穿刺、伤人;失望者的目光灰暗、迟短、无力;挑逗者的目光牵引、缠绵、跳动;淫荡者的目光扫射、阵发、捕捉;陶醉者的目光朦胧、散射、有情„„总之,目光有正派、邪恶、善良、凶狠、爱慕、锐利、温柔、挑战、合解、惊恐、哀求、威逼、明智、愚昧、呆滞、灵秀、绝望、兴奋„„各种表现,这是无可否认的。用物理学的方法,从光波波长、频率、相位等等去分析,绝对不可能有什么结果。这里要靠直觉,靠综合领悟是毫无疑问的。谁能说这不科学呢?

孟子是一位特别聪明的人,他自己说:天下舍我其谁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需要综合领悟能力,其直觉的可靠性因人的聪明程度和经验多少和主观精神状态而异。最聪明的人,如果有忌妒、偏见、傲慢也会发生失误。这种方法,常常能产生惊人的效果,但也容

3 易导致荒唐的结论。

当然真的判断一个人,要靠检验他的行为。上面说的话,前题是还没有行为根据时凭言谈与眼神作出判断。但有些时候,行为也不能准确判断人;孟子的方法有广阔的使用余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不善于运用综合直觉的结果。

在更大的范围,对社会、政治的估价,中国人也多用综合领悟方法。古代信息落后,可供分析的资料不多,人们常凭藉少量事实,靠综合领悟得出重要结论。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片落叶触动平日积累的信息,灵感来了,就能预先知道局势将有变化。诸葛亮的《隆中对》固然有不少分析,却更多靠天才的综合领悟。所谓“见微知几”,“几”不是机会,而是一种兆头,是神妙的预见。《孙子兵法》是中国人智慧的出色表现,在军事上,中国人善于把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天、地、人、经济、政治、军事、物质诸多因素。古代各国军事著作中,能和《孙子兵法》比美的,恐怕不可能找到。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诸葛亮和周瑜分别在手掌中写下一个“火”字,两位天才将领都对局势有了共同的直觉,综合领悟出必须火攻。可是当真的准备火攻时,才发现需要东风。事先没有考虑到东风这一关键因素,正是直觉综合思维的弱点;这只有通过精确的、细致的分析才能发现。“火攻”是灵感,是综合直觉悟出的道理,是中国式思维的优点;没有考虑到东风这一条件,则是不可原谅的疏忽,是缺乏分析的可怕后果。如果没有“借东风”这场戏,火烧赤壁就失败定了。

4

领悟思维使中国人很早就在数学上有惊人的发现。十进位的发现是一个突出例子。我们很难说清楚十进位是怎样发现出来的,只能说是一种非常卓越的领悟。古埃及人如果要写二百五十三这个数,就只能在最前面画两个百字图形,中间画五个十字图形,最后画三个一字图形。中国人却很简单地在百位处写2,在十位处写5,在个位处写3,就构成253这个数。十进位隐含在其中。

在伦理学上,综合方式轻视个别部分的作用和短时期的功能,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长远;一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家庭利益和国家利益,一代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子孙万代的利益。这类在中国人看来理之当然的观念,对其他民族则未必被认同。

某种程度不妨把中国人的上述综合领悟式思维称作“围棋思维”。围棋是中国的发明,它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精确分析思维的影响,把一目半目的胜负视为最终目标,这和中国人原来的兴趣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围棋的思维方式仍然能体现中国的思维传统。

围棋的黑子、白子都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单个的子没有独立性,无足轻重;一切得看这一子在全盘棋局中的地位--它和其他子的关联而定(这和伦理观念中个人的地位多么相似)。围棋没有固定的攻击目标,只要能在棋盘上任何一处夺取地盘就行。

国际象棋已经被电脑干预,棋手完全可能被电脑战胜;围棋则不可能。围棋的下法太多,多到再快的电子计算机也不可能应付(现代最快的电子计算机也要一两年才能走一步)。下围棋无法用精确分析的方法,只能靠综合领悟,靠直觉的天赋。比如,围棋讲究“形”和

5 “势”,似乎占优势,但“形”不好,就可能转化为劣势。敌方的阵地,本来不可能打入的,一旦自己一方在附近的子多,形成“厚势”,就可以因外势变化而“占势欺人”,乘势打入。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脱先”的重要。但何时能脱先却不容易判断。该抢先手而不抢,就会坐失良机;但不该抢而抢了,就会吃大亏。这很大程度依靠对全局的综合判断,权衡轻重得失。围棋不能孤立地考虑一块地盘的得失,必须考虑所有各块棋的关联;常常一块棋本是赢的,因为周围的棋发生变化而转化为败棋。许多块棋交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局势。这种错综复杂局势从局部说可以精确计算,但从整体上说则无法靠精确分析判断其未来发展,只能靠综合直觉去把握。

围棋中的转化非常多:这块棋交换那块棋,死棋变为活棋,“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虚张声势”、“暗渡陈苍”、“无中生有”、“死中求活”„„特别是在布局时,表面分散、互不关联的子,隐伏着未来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不是绝对的,有多种转化可能,再高明的棋手也不能预言其变化,下棋下得好,不可能不靠综合直觉与领悟。

说到转化,应该指出中国的综合领悟思维特别重视事物之间的转化。老子的《道德经》和《易经》一个强调阳刚,一个强调阴柔,但都共同对对立面的转化作了十分高明的论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胜。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6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易》比老子优越之处是它指出转化的条件。如剥卦六爻中,下面五爻是阴爻,最上一爻是阳爻。阳爻处于顶端,下一步即将转入最下层;而阴爻呈全面上升之势。这是一个走向坏结果的形象。相反,复卦 六爻中,下面五爻是阳爻,上面一爻是阴爻,阴爻处于即将崩毁之势,阳爻全面上升,其象大顺。所以《篆辞》说:“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

这种对立面相互渗透转化的思维,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广大人群中。中国人运

用这种辩证思维观察各种现象,特别是从不利中找寻有利的因素,是形成乐观主义的原因之一。

哲学家讲剥、复,泰、否的转化,讲阴阳两极的交互作用与转化;文学家则说:“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普通人群用通俗的语言发明了大量类似警语:“时来运转”,“天无绝人之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人有旦夕祸福,马有转缰之危”,“舍钱免灾”,“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置之死地而后生”,“狗急跳墙”,“吃小亏占大便宜”„„

辩证思维使中国人有一套高明的处世与人生哲学。顺利时强调:“满招损、谦受益”,强调“居安思危”;不顺利时则强调“韬光养晦、

7 等待时机”。皖南事变后,中共曾对处于地下状态、形势险恶的地下党工作提出十六字方针:“长期埋伏,隐敝精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全世界的其他民族,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很少看见类似的思想。这显然和民族文化基因有关。中国民族灵活的、相信并高度重视祸福转化的思维方式,对其长期稳定并不断有繁荣局面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直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出色的认识或引发灵感,同样也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可怕的错误。

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放飞梦想的演讲稿下一篇:复合材料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