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小时候有感

2022-07-08

第一篇:读我的小时候有感

读我的教育世界有感

读《我的教育视界》有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我的教育视界》一书。这本书是魅力校长窦桂梅几年来游学多国的见闻和思考,既有对国外教育的展示,也有中外教育的对比,还有参观访问中的随笔散文。她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日本五国的教育细节和教育故事,为读者展现了另一番教育图景,值得投身教育的每一位读者阅读。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就是英国还有日本的教育制度。在英国,私立学校的名声往往比公立学校的名声好,而且所有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权力,这样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而且给予了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多的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从而保证决策的民主与质量,而且学校可以按照学生所需灵活配置学校资源以符合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需求。

他们认为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消费,学校就是消费场所,学生、家长就是消费者,谁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谁就能获得较高的效益。最不同的就是择校问题。在中国,如果是择校生往往是被认为学习不好,家长花了很多钱才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而英国是学生去选择学校,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家长也认为最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学校,这样每位孩子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学校,从而达到自身的最大发展。而且择校不但给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

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竞争力。学校不得不加倍重视自身的教学质量,以提高自身在社会和家长心目中的声望。

而日本的教学制度我觉得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在日本的中小学,除了个别的私立学校略显豪华之外,其余区别不大,所有的硬件设施几乎是一样的,这就保证了无论你是城镇孩子还是乡村孩子,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到相同的待遇。不会像中国城乡差别过大,学生在硬件设施上就已经出现了不公平。

而且日本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包括教科书以及校服等费用,还有少数学校免费供应早餐和午餐,家长无需负担多余的费用。在中国小学可能差的不算太多,但是初中、高中会出现强化班费,补课费,辅导材料费等,这些现象在日本不会出现。想想一些农村家庭的孩子,就因为没有钱,初中就不得不辍学,甚至家长因为交不起学费被逼自杀也有。而且日本学校特别人性化,各个班级都铺有地毯,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储物柜,学校走廊放着让学生休息的长椅,还有提供喝水的区域,中午吃饭有一个小时时间,专门有负责营养方面的专职人才负责管理学生吃饭,同事顺便讲解怎样进行营养配餐,以便让学生今后更壮士。

通过阅读这本书,的确让我们了解了我们与其他国家在教育问题上的不同,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新观点,我想这对我们教师有很多指导作用。

第二篇: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志愿军要夺取“391”高地,我们都全身伪装,隐蔽地很好。到了中午,敌人放起燃烧弹来,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中跳出来,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可是这样,整个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被烈火活活烧死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情非常沉重。邱少云的这种精神是不是也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呢?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同学喜欢交头接耳,做小动作,一节课只有40分钟,邱少云被火烧都能忍受,难道我们就忍受不了这40分钟,在课堂上好好听讲吗?平时,我们稍微用火烧一下手指都很疼,更何况邱少云是被烈火焚烧,他本可以把火扑灭,自己解救自己,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为了潜伏部队和这次战斗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现在,我们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像邱少云这样的人,他们无私奉献,不求索取。而还有一些人,整天忙着票子、房子、车子、位子,视庸俗为潮流,视利己为高尚。我们一定要学习邱少云,将来把祖国建设地更加美好!

第三篇:读我不能先生有感

读《埋葬“我不能”先生》有感

记得在一篇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埋葬“我不能”先生》,

起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有些疑惑,竟会有人叫“我不能”这样的名字。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位叫唐娜老师上的一节别出心裁的课《埋葬“我不能”先生》。

老师让孩子们每个人都在纸上写下他们不能做的事。诸如:

“我没有把办法做10个仰卧起坐”。

“我不能遵守课堂纪律”

“我不能吃一块饼干就停止”。……

老师也在认真地写着:

“我不能不用体罚好好管理捣蛋生”

“我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听话”…..

写完后学生依次把纸条放进老师手中的鞋盒里,最后老师把自己

写的也放了进去。而后学生跟着老师到了运动场的一个角落,老师用铁锹挖了一个3尺深的坑,他们将盒子放进坑里,立刻把盒子完全埋葬。每个孩子把他们“力不能及”的事情深深地埋藏了3尺深的泥土下。

此时,唐娜老师说:“孩子们,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老师则

念出一段颂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

礼。他在世的时候参与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了墓碑,上面刻

着墓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 我愿意’ 能继承您的事业。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向前迈进。

最后老师把纸墓碑挂在教室以此来激烈学生。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在教育方面剖有收获。激励学生有正面的做法,也有反面的做法,像唐娜老师的做法先从自己身上找弱点和缺点,然后“埋葬“它,让学生树立自信,告别自卑!

正确的教学理念,富有创意的技巧,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掌握得技能。

第四篇: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一)

龙港二小 陈云霄

选书理由

我就是数学,这是一种何等的胆识,这是一种何等的气魄!因而我坚信,那这本书必定有它的匠心独运之处,于是我开始翻阅此书,寻找那份属于华老师的“胆识”与“气魄”。

博览群书

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相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老师丰厚的文学素养。他在每篇随笔中总能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教育故事,是那样的巧妙,那样的广泛。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一文中,华老师竟然能把磕破的脑袋与一顶帽子合成一件难得的“教具”,与所教内容《中括号》结合得天衣无缝。华老师在阐述如何去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微妙联系的时候,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的一句话“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他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如果不是“千百度”地有意识地寻,就不会有那份“蓦然回首”的惊喜与回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华老师是读了很多很多书的,而博览群书,似乎是每位名师成长的共性!

华老师在书中也讲到:一个教师不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是不会把这个学科教得很好的;但是,如果他不经常阅读自己专业的书,那么更是教不好这个学科的。

读到这我不由得扪心自问,今天,我读书了吗?

宝剑锋自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尽,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跑跑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热闹正月,人们打牌娱乐,遍尝山珍海味;我却钻进宿舍,捧着书本,啃着馒头,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里。”

这是他对待事业的态度,反照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平时有一点忙,就喊忙忙忙,有些许累,就喊累累累,有微苦,就好像苦不堪言,用种种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欺骗自己,给自己的不思进取寻找原因;对华老师除了佩服之外,我自愧不及他的万分之一。

宁静而致远,一点没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往往会在诱惑中迷失自己,多一些宁静,少一些浮躁,寻找那份属于静的丰富,这样,也许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

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多少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候,希望孩子的回答永远是正确的,生怕孩子的回答有错误。“课堂因差错而精彩”,在华老师的课堂上被诠释的淋漓尽致,而且华老师还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倡“融错教学”。

华老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节课都会在黑板上板书:“错得好!”。在书中,华老师告诉我们处理差错的方法:

1、冷静地分析。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要好好的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要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然后把握其错误的性质和原因,对症下药。

2、恰当地评价。完全的错误是不存在的,只是错误的成分有多少,正确的成分又是多少。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重点应放在分析差错中的正确方面和出现错误的原因,先说明哪些地方时对的,差错可能成为正确的先导,它往往隐藏着正确的结论,学生差错大多是“差那么一点”、“拐个弯就对了”,就看我们老师是否愿意去开启。

3、灵活地纠正。一要相信学生有能力纠正自己的“偏差”;二要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三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间;四要期待学生自己走向成功,以理解的心去接近他们,以背后的手去帮助他们,以期待的目光去鼓励他们。

华老师说,教师的智慧就是要善于从学生95%错误的解答中发现那仅有的5%正确的东西,给予热情的肯定,并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以步步推到那95%的错误。

为什么不在我的课堂上出现这些精彩的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教学过程呢?其实这关系到执教者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比如“角的度量”中,对量角的本质是什么?老师自己是否清楚?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清晰地认识。由此,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其次是,平时自己是否经常思考?“有没有想,会不会想,有没有坚持去想”华老师的话,精辟、深刻,让人深思。

对于课堂的思考

他倡导:一节课 一碗米。也就是说,一节课一定要上的有价值。反思我们做教师的每天都要上课,但一节课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因人而异。有的一节课教给了学生一点知识,有的一节课教给了学生一种方法,有的一节课是传授给学生一种思想,有的一节课激发起的是学生求知的热情。一节课的价值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对一节课的加工程度。加工时间越短,这节课的价值就越低,加工时间越长,这节课的价值也就越大。何为加工?如果我们没有迷茫过,如果我们没有思索过;如果我们没有比较过,如果我们没有质疑过;如果我们没有寂寞过,如果我们没有憔悴过;如果我们没有向往过,如果我们没有激动过,那么,我们就别说“加工”过,因为那只是“重复”。

现今我对数学课堂的思考,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作为数学老师,你必须借助数学这个通道,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的好玩,学数学有趣,也就在这里。我没有停留在讲解数学知识上,而是展现了数学文化,展现了我对数学的理解。”

思想改变课堂,激情成就梦想。乘着思想的翅膀,师生一起飞翔,飞翔于课堂之中,如鱼之在水,如鸟之在林。

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二)

文白皓月

《我就是数学》这本书里面不仅仅有我们需要关注的细节,也有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华老师以其精美的语言、博学的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一个精美的案例,这也引发另一种反思,这正是我们很多老师缺乏的反思。一种对细节无比重视的反思,一种变平视为仰视,以生为师的教学理念。

“心灵的蹲下”,这是华老师拉近学生距离的方式,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想蹲下来,但真正蹲下来的只是身子而不是心灵,以“浪费时间”的眼光去催促孩子们掌握新知识,却没有从孩子的发展水平去体谅,去引导他们,()去开发他们从兴趣去学习新知识,造成孩子们的厌学情绪,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成功,我们喜欢把责任推到孩子们的身上,却忘记我们自身的问题。

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都是老师的一言堂,华老师对插嘴的学生,对自己说不的学生,总是敬礼。我们需要仰视孩子,才能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平等的对话和沟通真正实现。“课堂因融错而精彩”,这是得到众多老师的共鸣,但是在实际的公开课上,我们的老师总怕孩子们出错,总怕孩子们不按自己的思路走,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也是有这样的状况,我们的课堂是孩子们的,我们越是担忧,那么我们回答孩子们生成的问题也就越缺乏,也是我们越来越不敢上公开课的原由。

细节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是一种创意。华老师针对每一个教学细节,不管是听课还是上课,一次有一次的试上中,能发现不同的问题,这也使得我们听到的课堂更有深度,更有魅力,更让孩子们“不想下课”。对细节的追求,也使得课堂焕发更强的魅力,更深的蕴意。读华老师的书,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向华老师学习处理细节的方法。

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三)

林州市第三小学 张斌

我有幸拜读了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内心里是震撼、是崇拜、是敬重、更是思索。我被《我就是数学》深深地吸引了,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动着我。这本书是华老师20年教学生涯的一个求索、思考和总结,更是体现创新性教育、教学思想的一部力作。从这本书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华老师是怎样经历的“龙”的华丽变身,由一个灌篮高手变成一位全国数学名师的过程、了解了他对“容错”教育的滴滴思索过程、了解了他戴着帽子执教的《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课背后的研磨过程、了解了他在跟腱受伤之后对工作的敬业精神,等等这一切,让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

《我就是数学》这本书也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动力。华应龙老师从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六个方面写下自己的教学随笔,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的老师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一篇篇来自教学实践的真实短文,不仅操作性强、实用性强,使人想读,而且爱读。读完全书,我感觉仿佛每个章节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让人怀着更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近作者、走进课堂。华老师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着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一股清新流动的生命活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课堂上,要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要不断尝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孩子们的思考才能任意奔驰。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带给学生一些思考,让其寻找数学知识背后的东西。

追寻名师成长的轨迹,追问名师成功的原由,我有着强烈的感受,华老师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他的喜读善思成就了他的博学和大家风范,是他的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的执着追求成就了他的缜密、严谨而又不失浪漫才情的教学风格,是他的“以学定教”“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成就了听了华老师课的学生不愿下课的现实。华老师虽然是一名数学教师,但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章中经常引古论今,从我国古代的孔子、老子、 庄子、墨子到黑格尔、恩格斯、爱因斯坦;从诗歌到故事他都能结合课堂中发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当地引用,而且他还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农民种地、打篮球等事情联系到教师的教学,联系到数学。这些,都得益于他的喜读善思。一个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如此多的书籍,真的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尽,常常是和衣而睡……他完全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正如李烈校长对他的评价一样,华老师是一个坐拥书城,手不释卷的酷爱读书之人。读书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并享受其中。读书不仅能触发他对生活的感悟,更使他能够徜徉在数学教学的研究之中。

华老师虽然是一名数学教师,却是一个灌篮高手,并且从心底发出呼喊:篮球——我的导师。28年的篮球生活,丰富了他的生活和记忆,给了华老师一副强健的体魄,也给了他拼搏的精神,养成了他团结合作习惯和尊重对手,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人的优秀品行。喜欢打篮球,喜欢读书,这一“动”一“静”在华老师身上得到了和谐统一。用他的话说,读书滋养了他的人文精神,而篮球锻炼了他的毅力。从打好每一个球到上好每一节,同样的不抛弃、同样的不放弃,成就了他的事业,实现了华老师由一个球场上的灌篮高手成长为全国数学名师的华丽转变。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仰望华应龙老师的高度时,不禁感叹,我能否实现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如何提升自己思想的高度?《我就是数学》看完了,这本书带给大家的收获不仅改变着我们,更应该把这份收获变成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带给孩子们!

第五篇:请不要强迫老师读我的书

拙作如《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让梦想开花》等受到许多老师的欢迎,我很高兴,并很感动,且满怀感激。许多老师给我发来了他们阅读后自发写的感受,真诚抒发对我的尊敬,更表达出我们共同的教育情怀。

但是,也有老师告诉我,学校放假时把我的书发给全校老师,一人一本,然后要求老师们写读后感,开学时交;还有老师告诉我,市教育局布置阅读李镇西著作后,还要举行全市教师考试,考题自然是我著作中的内容。老师们感到不快:“本来读您的书很舒畅,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您的故事,甚至流下眼泪;但一想到还要写读后感,还要考试,就不舒服了。”

罪过,罪过!

然而,这是谁的“罪过”呢?好像是我的。因为如果我不写这么多的书,那么校长局长们就不会要求老师们读了,自然就不会写读后感,更不会考试了。

但有了感情就要喷发,有了思想就要燃烧,有了故事就要诉说,我把自己的情怀流淌在纸上,写成著作让更多的人分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好像也没错。

是提出写读后感和考试的领导吗?好像也不是,因为他们绝对是好心。他们知道,教育品质的提升,首先在于教师素养和教育境界的提升,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但所谓“提升”所谓“打造”,除了实践中的探索,读书便是第一要务。而我的书,由于写出了真实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蕴含着普遍的教育道理,更因为我本人就是一线教师,书中的内容离广大的老师们更贴近,容易打动人,所以,领导们给老师们推荐是没有错的。作为作者,我对这些领导真的说不出的感激。包括他们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和考试,其实我也理解——通过这种方式,督促老师们认真读,并认真记,毕竟现在不少老师还是比较懒惰的,没有读书的习惯。

但是,好心没有得到老师们的理解反而引起抵触,就不好了。有老师为了应付也许会到网上去下载读后感——读我著作的读后感,网上多得是!因为要完成考试,而不得不像迎战高考一样悬梁刺股……助长弄虚作假,增加老师负担,这恐怕不是领导们的初衷,更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其实,完全可以采取另外的方式鼓励老师们读书——不只是读我的书。我这里介绍一下我在我学校的做法。

最初我到学校当校长的时候,也曾要求老师们读我推荐的书(当然不限于我的书),读了之后写读后感发到网上,每月一篇,写了奖励五十元(好像是),没写就没有。于是,每个月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按时完成。但远远我很快发现有个别老师的读后感是网上下载的,虽然是极个别的,可我感到恶心,进而愤怒。我在大会上严厉批评。但我反思自己,渐渐认识到,这是我管理的问题,因为我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逼迫,在逼老师们阅读的同时,也在逼个别人作假。而且,我想自己的阅读体验,读到好书,自然想写点东西,但更多的时候,是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勾画批注——如此读读写写勾勾画画,不正是阅读的常态吗?

为什么不把这种常态,变成学校阅读的常态呢?

于是,我改变策略,取消了原来的规定,不要求老师们必须写读后感了——即使写了也没有五十元,而是不定期检查老师们读过的书,看上面的批注,哪怕没有批注也不要紧,有勾画也行,只要有阅读的痕迹就可以了;甚至哪怕没有批注勾画也不要紧,因为我会时不时组织读书沙龙,让老师们互相推荐所读的书,或围绕同一本书谈各自的体会。慢慢的,老师们渐渐习惯于阅读了,而且是真阅读,不是假阅读——没有了强迫的读后感,阅读成了一种心灵的飞翔。当然,也有老师有感而发写下读后感发到网上,我们依然欢迎,而且互相跟帖交流。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思想燃烧和情感流淌。

对于引导老师们读书,我还有一个做法的变化:变“赠”书为“借”书。过去,我喜欢买书来赠给老师们,有时候甚至是自掏腰包给老师们买书。比如,我的《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出版后,我用我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四千元奖金买成书送给老师们。但后来我发现,有的老师得到书并不读,至少不急于读——反正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得,何必急呢?于是,我现在更多时候,不是赠书,而是借书。

老师们到我办公室谈心结束的时候,我请老师在我的书橱里选一本他喜欢的书,写上借条,然后我提出阅读期限和阅读要求:“一周之内读完,在书上批注勾画,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上你的名字和阅读时间。”我这样解释说:“这样提要求,你便能够紧迫而认真地读完。以后,我这本书将有不同读者不同笔记的批注,后面还有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以后退休的时候,我把这些书赠给学校图书室,成为我们学校的藏书。设想一下,一百年以后,我们都不在人世了,可这些书还在学校图书室珍藏着,那时武侯实验中学的师生捧读这些留着先辈笔记的书,将会有怎样的感慨?因此,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图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现在,我的书橱里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书了。

读书是不能强迫的,如果“强迫”不但会主张弄虚作假,而且强迫别人读书显然很专制。有的老师就是不读书怎么办?我的观点是,他实在不读就算了,毕竟“不读书”又没犯法,你拿他怎样?教师阅读,可以引导,可以鼓励,但就是不能强迫。

那么怎么“引导”,怎么“鼓励”呢?

我们学校还成立了读书会,老师们自愿加入——绝对自愿,现在已经有八十多位成员了。我们定期(通常一月一次)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最近读过的好书。有时候我还把老师组织到野外读书。比如上半年三月份的一天,我和读书会的老师们驱车来到一个垂柳依依的湖边。上午,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人带着一本书彼此介绍推荐;下午,我给大家做了一个讲座《读书使人幸福》,讲座过程中,我给老师们朗读《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片段,老师们听得非常专注,我不时提问让大家思考。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课堂,面对的是可爱的孩子们。那天,春风、阳光、柳絮、花朵、湖水,和书香一起包围着我们,融进了我们的胸怀,陶醉着我们的心灵。

我校范景文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谈到那次春天郊外的读书活动——

我正好是工作的第六年,可能正好到了工作的倦怠期,似乎看来一切都按部就班,井井有条的,自己也感觉自己做得还不错,但是就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也没有了刚出道时的那种激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也没有想要去突破的意思。可就在这个时候,老李组织了一个读书会,第一次活动是在春光明媚的郊外。首先,这个活动我觉得很特别,其次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李老师给大家读书的过程,当他读到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那个小男孩的案例的时候,不知道加的是什么“润滑油”,突然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大脑开始运转,想了许多方法想要去帮助那位老师解决问题。在听李老师读书的过程中,迫使我主动的去思考一些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做是否是对的?这样做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那样做有没有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一层一层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本来第六个年头对与我来说正是迷茫的时候,倦怠的时候,那天就好像是一次班会课,老李说话有感染力,真诚,激情;善于找到谈话的切入口,从读书讲故事开始深入心灵……我想这都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技能,李老师用它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讲述着。我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就好像迷雾中被人撕开了一个口子,阳光照射了进来……

饶振宇老师也这样写道——

在水岸读书是件惬意的事情,之后的座谈在融洽的气氛中也彼此了解了各自读的书。交流过程中,我组的老师都说道了自己中学时代爱读的书,总结起来就一句,“男看金庸,女看三毛”,直到年岁见长,阅读的范围才越来越宽,跨入教育行业后,更多了教育类的书籍。特别是组上的几位男老师将教育理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见解和思考,让人佩服。这次读书活动的收获就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来总结:”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各自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各自就有两个思想。”

我想,这样组织老师读书,是不是更有趣而且也更有效一些呢?

读了这篇文章的老师若觉得我的方法不错,可以给你们的校长推荐。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减轻老师们的读书的痛苦,我将不胜荣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委换届动员讲话下一篇:电梯管理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