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3-03-06

第一篇: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

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 中国红色旅游 旅游 旅游文化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

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

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 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又要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会具有大局和长远的战略,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5.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娱乐、疗养等功能不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两三天,影响了景区的收益。

四、如何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掀起红色旅游浪潮的今天,如何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各地区应将本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置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注重统筹互补,形成气候。

2.构建红色旅游产业格局。

目前,国内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多采取展板、实物展示等单一的形式,形式简单,内容缺乏吸引力。不少旅游专家表示,只有将红色旅游内容丰富了才能吸引游客,如果红色旅游线路做不到精耕细作,没有众多游客的参与和整个社会的认同,红色旅游就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爱国主义教育也相应削弱了效果。 3.丰富红色旅游内涵。 国内有许多红色旅游点“孤立”存在,没有与其它旅游项目或景区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红色旅游景区展示形式单

一、乏味等原因,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公务员之家 4.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

[2]红色旅游:怎样保持长久生命力。

第二篇: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北京市旅游市场现状

(1)旅游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张

2006年-2010年,北京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2107.4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44.3%;旅游外汇收入累计224.7亿美元,同比增长52.5%;累计接待国内游客(含北京市民在京游,下同)7.5亿人次,同比增长34.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7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2007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200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2010年北京市旅游外汇收入突破50亿美元。

(2)旅游业社会功能不断增强

北京旅游业服务中央,承担了众多重大接待服务,包括奥运会与残奥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同时,在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底北京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33.93万人,加上旅游间接从业人员,总计约占全市就业总量的15.9%。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北京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积极应对,按照“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城市、郊区两个市场”的思路,及时推行国民旅游计划,组织各种节庆、展览活动,积极开展后奥运旅游,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推进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对保持北京国民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旅游产品与业态日益丰富

至2011年2月底,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01家,其中5A级4家、4A级56家;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4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5家;共有市级民俗旅游村207个,市级民俗旅游户9970户。

(4)旅游服务配套水平大幅提升

至2011年2月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725家,其中五星级59家、四星级139家,三星级262家;全市共有旅行社1002家;已建成110个旅游咨询站,前门、宣武门、北京南站三个旅游集散服务站投入运营。伴随着首都机场T3楼的启用、北京南站的建成和轨道交通的拓展,北京旅游交通接待能力显著增强。

(5)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加深

建立了“9+10”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北京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环北京4省区和10个国内热点旅游城市建立“共塑产品、互送客源、共同宣传、异地投诉、联合执法”的旅游合作意向。在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下,2010年底联合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四省(市)共同启动了《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还加强了与境外重点客源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2、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三大市场走势各异

“十二五”期间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全国城镇化和交通高速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将带来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北京作为中远程首次出游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同时,多重因素驱动国内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商务会展、休闲娱乐、医疗健康等消费热点也将进一步升温。与金砖国家、灵猫六国、东亚地缘区等区域经贸的快速增长相伴,受欧美经济体增长乏力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入境旅游市场增长面临较大制约。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旅游目的地国家数量增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境旅游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2)产业融合势头强劲

国务院41号文件对旅游业的全新定位,国家及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使北京旅游业“十二五”时期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与文化、商业、医疗、教育、体育、农业、工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兴起和重大项目的推进,为北京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3)城市发展影响深远

建设“三个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对北京市旅游业的增长方式转变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目标则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北京”作为实现世界城市的动力元素和“智慧旅游”的发展平台,为北京旅游业管理的高效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当今国际文化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前言

在欧美国家,养生(Wellness)这一新生词汇产生于1961年,由美国医师Halbert Dunn提出,将Wellbeing(幸福)和frt-ness(健康)结合而成。Halbert Dunn医生认为自我丰盈的满足状况为较高的养生境界。这一理念由Ardel、Travis等作家在有关健康的出版物中采用,Travis强调养生的动态性,认为养生是一种状态、过程与态度,而不是静止不变的状态。

养生旅游是恢复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去它地旅行,构成要素和条件包含疗养、恢复、增进健康为目的各种资源、设施和服务。国内目前主要分为温泉养生、森林养生和海滨养生三大类。

作为高端旅游的一部分,养生旅游往往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有优质的旅游资源,这是养生旅游最基础的设施之一。其次则是良好的生活设施服务,能使游客做到修生养性的目的,第三则是需要完善的养生体系,包括运动设施、综合化的养生服务。

追求健康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养生旅游是时代新潮流。2009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的主题为:打造东方养生胜地,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论坛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

一、 定义

欧美:养生的四个基本点:

对于养生的概念的剖析, Adams(2003)提出了养生的四个基本点:①养生是多维度、多空间的。②养生的研究应以保养、保健而非疾病病理为导向。③养生是相对、主观的、感知的。

Puczko和Bachvarov提出养生的七维空间,包括社会、身体、感情、智力、环境、精神和职业。部分学者认为,精神性是养生的核心,是介乎本我与社会自我之外的超常存在,是人与宇宙奥秘的关系。 我国: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其中“生”意为生命、生生不息之意,既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的意思。一般来说其意义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调摄保养,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

二、模式

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现象的日渐普遍,以及全球整体健康理念的革命性影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成为继温饱需求之后的又一市场主流趋势和时代发展热点。养生旅游集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交叉渗透,实现融合,以一种新型业态形式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全方位需求,开始受到全球性关注。

如今的国际养生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在很多国家都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卖点的产品,可谓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如中国文化

养生、日本温泉养生、泰国美体养生、法国庄园养生、瑞士抗老养生、美国养老养生、韩国美容养生、阿尔卑斯高山养生等,同时也发展出不同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

三、文化养生已成为独特的养生方式

1、中古文化可以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卖点

从老子《道德经》到《庄子·内篇》,从《周易》到《吕氏春秋》,从《黄帝内经》到《千金要方》,从《神农本草经》到《茶经》,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对健康和长寿的探索与追求:“阴阳平衡,动静相生,天人合一,形神兼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饮食,调情志,调和气血,补益五脏,道法自然,诗意栖居”,五千年来中华养生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体系。

中国的文化养生以特有的中医药养生观、道教养生观、中华茶文化和太极文化为核心思想,传承中国古老的养生文化内涵,以茶保健、温泉疗养 、有机国药调理 、太极养生功等为主要养生手段,结合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最终达到养身养心、天人合一的全方位疗养,这是我国养生旅游的独特之处和可以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卖点。

2、文化养生是实现一种现代意义的延长生命模式

传统的养生方法和养生观念,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养生已经形成一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

文化养生的开发即吸纳养生观念与技术,并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广泛整合,实现一种现代意义的延长生命模式。“文化”规定了养生的内涵,而“养生”则是贯注了道教生命意识的身心健康操作技术。这种养

生技术是经过了人文化之后的一种新的升华。文化养生即通过广泛而具有文化学意义的方式来达到养生的目的。文化养生是在现代人的认识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实践延长生命长度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理与精神相结合的独特养生方式。

文化养生以高质量的自然环境、高水平的养生保健项目、人性化全程养生服务以及和谐的养生氛围为基础,以深厚的养生文化内涵为底蕴,融合先进的当代养生技术,打造一流的养生度假概念模式,建设养生旅游目的地,最终形成组合式文化养生旅游产业集群

四、国外文化养生大观

日本温泉

1、差异化体现

日本从北到南约有2600多座温泉,有7.5万家温泉旅馆。日本的温泉已从单纯的洗浴观光功能,演进到具有医疗功能,进而演变为一种休闲方式,各类温泉保养地因环境特性、温泉水质等发展背景的不同,衍生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温泉保养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质量高,而且差异化明显。日本各地区的每一处温泉都没有雷同之处,真正做到了“唯一性”和“独特型”,具体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园林景观、功能产品、艺术装潢、产品命名、经营理念、背景音乐、服务模式、工艺商品、文化活动、主题营销、形象设计等方面。

2、重视医疗效果

日本很多温泉都是因为医疗效果显著而出名的:草津温泉,别名“药出汤”;佐渡温泉,明眼护目的明眼汤;月冈泉,驻颜美容的美人魔法汤;伊香保温泉,改善女性体制的送子汤。而且日本对温泉的定义和分类,以对人体有健康作用的矿物质含量等为依据。日本有《温泉法》,规定出一系列的标准,符合这些标准的才能称作温泉。

3、蕴涵宗教因素

日本的温泉地几乎都与宗教有关,充满深厚的宗教文化色彩,日本温泉原来叫“地狱”,有温泉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寺院和神社。游客到了温泉地都必去寺院,如道后温泉街有石手寺、宝岩寺等历史悠久的寺院。

4、民族特色浓郁

日本温泉,裸浴与男女同浴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得以一贯的传承;日本村民习惯通过在温泉洗浴,举办传统的洗浴节进行庆祝。

日本温泉旅馆(Japanese Onsen Ryokan)或日本温泉酒店(Japanese Spa)是日本独有的一种住宿设施,一般位于各地的温泉乡或旅游度假区内。纯日式温泉旅馆的客房一般称为“和室”,内部有日式木格纸窗和纸拉门,榻榻米草席铺地,色彩柔和的日式纸灯,整个装修显得清新素雅,宁静怡人。客房一般用屏障分开,屋内有多种生活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且有四季美食与酒水供应。和食物的料理,可以说是温泉旅馆的招牌,包括当地特产美食、乡土料理、怀石料理等诸多美食。

5、注重价值延伸

日本的温泉保养地除保持原本的医疗功能外,还增设了许多娱乐设施及场所场所,让进行疗养的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多的休闲,使其停留时间延长,进而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比如,登别温泉设有高尔夫球场、水族馆、熊牧场、博物馆、自然公园、主题公园等;箱根温泉设有观光风景区、美术馆、outletS购物、湿地植物园、手工艺制作园、文化艺术节、焰火节、夏日祭典等节事活动。日本温泉和配套的娱乐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自然生态、观光游憩、温泉、医疗保健、地方历史文化、民俗、农、牧、矿等相关产业。温泉养生内涵的深度与广度不光是温泉的浸泡,更是将观光游憩、医疗保养、环境生态与产业资源加以整合运用。

泰国美体

1、以泰式药浴为主导

自2004年起,泰国实施一项为期五年的国家计划:由泰国政府卫生部门牵头,组合医疗服务、健康保健服务和传统草药产业三个区块,力推泰国成为“亚洲健康旅游中心”。泰国有200多种植物具有医疗效果。很久以来,当地医生就有把草药调配成药方,用以药浴或直接涂抹在身上,以医治病痛和求取身体健康的习惯,故而泰国人深谙药浴的好处。

泰式美体养生,是指独特的泰式药草蒸汽浴配合精油按摩。泰式药草蒸汽浴,将古老欧式水源SPA哲学配以泰式传统技巧按摩后,可缓解工作压力,洗净血液中的毒素,使身体健康舒畅,恢复精力,

自然使得皮肤光滑柔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肌肤健康美容疗法。

2、倡导身、心、灵三位一体

泰国的养生哲学倡导思想、身体和灵魂三方面的健康,认为这三者的整体健康是个人成就的关键。泰国美体养生项目以人体为中心,由内向外由心灵静修、生活瑜伽、自然愈合、艺术排毒、体重管理、健身方案定制、物理重建、水疗护理等模块组成。饮食方面主张健康无油、无糖、无盐,泰国的有机食品Spa养生料理连续多年荣获“世界最佳Spa料理”认可。

3、以组合式养生为特色

泰式养生最大的特色是组合式养生,包括广泛的健康咨询、有益健康的治疗方法、锻炼项目、健身课程和活动、温泉美容疗法以及营养饮食计划。泰国的养生哲理是东西方养生理念的融合,以泰式按摩、全身药裹、深度清洁、脸部足底按摩等传统项目和200多种疗法(包括气功、太极、瑜伽、普拉提、日式指压、水中按摩和灵气疗法)等东西方式温泉疗法为主体,配合“泰式Spa养生食谱”项目,突出的服务项目是为游客提供量身定做的健康生活方式私人咨询,创造完整生活、健康体魄和安乐生活的方式。

五、历史

1、养生旅游起源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养生旅游开发较为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非传统欧美区域的发展中国家,而主要的客源市场则是欧美国家。

2007年3月24日,在塞浦路斯南部城市利马索尔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健康(养生)旅游大会指出健康(养生)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市场,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完善的的国家主要为古巴、新加坡、泰国、印度等国,这些地区吸引大量的欧美游客,这些国家的健康旅游不仅能唤醒人们对健康关注,还能转变人们治疗疾病、改善关于健康问题的观念。

其在休闲健康旅游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供有品质的健康旅游产品来改善人们的健康,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来支持,调动了对人们健康有帮助的一切要素来开展生态养生休闲旅游。

六、养生旅游现状

1、我国人口的生命质量

据《2014-2018年中国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区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居民,尤其是“都市白领”,超过半数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且人数还在呈现上升趋势。而与此同时,过去的十年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逐年上升,老龄化率到2011年达到9.1%,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物质生活已经提升到较高水平之后,必须更多地考虑生活的质量和身心的健康。在这种形势下,养生休闲将成为热点和潮流。养生旅游,也算是对身心的休假式治疗。

2、消费养生休闲旅游产品几大诉求

一般来说,人们消费养生休闲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大诉求——

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身体医疗、修复保健、生活体验或养生文化体验,目前国内养生旅游产业包括温泉养生旅游、森林养生旅游和滨海养生旅游等项目。

3、我国旅游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6.41亿人次,同比增长25.58%,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当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为19305.40亿元,同比增长53.46%;国际旅游收入为484.60亿美元,同比增长5.78%。

4、加强养生旅游的配套建设是养生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养生旅游作为高端旅游的一部分,其发展的基础是滨海、温泉等自然资源,但养生旅游的生活设施及服务、完善的养生体系同样不可或缺,这些设施与服务能使游客达到调理身心和恢复健康的目的,因此,加强养生旅游的配套建设也将成为我国养生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十二五”期间,我国养生旅游业将有望迎来投资、建设及发展高潮,而随着养生旅游业的发展,养生旅游将从小众旅游项目向大众旅游方向发展,旅游项目也将日益多元化,并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5、文化养生资源

养生首先在于环境。城市的废气、污染,是人类生命的大敌,城市居民需要常常到森林中洗肺,到绿色中洗眼,到潮润中洗肤。 资源基础

空气资源: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空气。可与吐纳、森林浴、雾浴

等养生项目结合;

气候资源: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光条件。可与避暑、日光浴等养生项目结合;

山林资源:特色的植物、动物,如花卉、竹、草药等。可与养生运动、养生医疗、养生饮食、养生保健相结合;

水资源:含有特殊矿物质的泉水、河流、湖泊等。可饮用、保健、洗浴等;

养生文化遗迹资源:养生文化的名人、寺庙、场所等。如道家、佛教养生方法;

养生民俗资源:不同民族、民俗的养生方式。如藏浴、回族节食风俗等;

6、文化养生产品类型

长寿主题类型产品:一般以长寿老人较多、养生文化遗迹等为卖点,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生态养生产品的开发。

山林养生类产品:以山林溪谷为生态本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适居温度、矿泉水质、中草药等等为养生原料,形成的氧吧、森林浴、雾浴、竹海浴、竹文化养生、矿泉浴、生态食疗等等;

日光养生类产品:古代养生家已经感受到了日光具有保健作用。晋代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就提出了“唏以朝阳”的观点,孙思邈也提倡“呼吸太阳”。历代道教养生家更是推崇日光的养生作用,《黄庭经》中就有“日月之华救老残”的说法。典型产品如森林日光浴;

花卉养生类产品:花香、精油,可外用美容,内服等。典型产品如芳香疗法;

生态水疗类产品:以矿泉、中草药为基础,形成特色生态水疗项目,结合中医按摩、流行spa等等。如我们在陕西洋县长青自然保护区就结合当地的文化,设计了“真符草汤”生态水疗养生项目;

四季养生类产品:避暑产品就是四季养生的典型产品,如青城山的养老公寓。古代养生家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认为在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民俗类产品:有民族特色的养生方式,如回族的节食风俗、药浴如瑶浴、如藏浴的“五味甘露汤”等,根据其理论,当地的环境下会生长出具有当地特性的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具有去疾健体的效果;又如客家人的养生之道,形成特色化的养生休闲产品,包括客家煲汤、客家药膳等食疗;客家操、客家民间体育等运动养生;

其他:结合养生中的导引按摩类、吐纳行气类、意念修炼类、滋补服食类、起居摄生类、香汤沐浴类产品,有的综合在一个产品中,有的成为整个产品中的独特卖点。

七、存在症状

我国各地在养生旅游发展上普遍缺乏特色,忽略了养生与人脉、地脉、文脉的有机联系,或是缺乏当地养生资源与现代养生理念的有机结合。大量经营者盲目模仿成功养生旅游项目的开发模式,这种照搬模仿导致各地方养生模式与养生产品之间差异较小,养生旅游发展

与建设千篇一律、千“养”一面。

1、缺乏地方特色、民族文化渗透。

养生旅游现正处于粗放式发展的急于扩张期,产品的大量复制与发展思路的盲目模仿,致使大多养生旅游发展项目脱离自身优势,忽略了人脉、地脉、文脉等宝贵特色资源。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具有久远的历史与养生文化,而民族多样性产生的养生多样性却常被遗忘。

2、缺乏与现代养生理念的结合。

运动养生、SPA养生、汗蒸养生等诸多现代养生模式具有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而地方或民族养生方法多排斥现代养生理念的融入,这成为传统与现代养生共同发展的障碍。

3、养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养生要求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调适,饮食与营养的调和,劳动与休息的结合等方面,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养生方式与需求。我国养生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很多旅游线路和产品依旧延续着传统旅游产品的内容,并未真正融入养生的实质,或仅仅是单调的养生形式,并没有明确区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养生需求,难以达到养生的真正目的并带动旅游发展。

4、养生旅游建筑风格、建设混乱。

不同地域的民居特点与民族建筑文化深深影响着养生建筑的风格与形式。而一味模仿西方建筑或是某种特定中国古建筑样式,都致使地方与民族建筑特色缺失。

八、国内开发

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随后在四川、山东、安徽、黑龙江等省市发展迅速,于2007年演绎成为全国时尚旅游热点。同时伴随着我国的休假制度改革,养生度假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养生旅游,既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又能开发成适合度假的旅游项目,而且这种旅游的民族性、文化性强,内涵丰富,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的养生度假游类型主要为:

(1)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旅游项目有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拨罐等传统中医疗法,还包括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院、治病中心、中医药博物馆、参观、游览、体验。

(2)饮食养生旅游:就是游客根据自己的体质偏性在饮食偏性所在地选择,获取适合自己的特色饮食或者药膳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食疗在养生文化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3)导引和武术:气功、传统导引术、太极拳、少林拳等、养生旅游。通过在传统的导引和武术发源地办班吸引游客,学习传统导引术、武术的方式,指导游客学习养生术,练习养生术,我国古代医学家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就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这既是古代人们进行养生的一种方法。也是当今武术,健身运动发展演变的雏形。

(4)环境养生旅游:人要和自然和谐相处,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活动,中国有众多的森林公园,海岸沙滩,无数的古村落,宗教圣地,数不清的温泉,疗养院,这些地方都环境优美适合旅游开发 而其中很多旅游资源本身就具有养生价值。例如:海滨旅游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排解忧愁,对神经衰弱,贫血,偏头痛等患者有助疗效果。高原地区光照丰富,气候干燥对风湿性关节炎,气喘病患者有治疗作用,高山地区空气污染小。负离子数量多 有利于糖尿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恢复健康 温泉对关节炎 支气管炎 胃病 皮肤病 神经衰弱等都具有良好疗效另外 沙疗 泥疗等对于激发与恢复神经功能 调节机体平衡等非常有益。

另一分类为:分时度假养生游、养生科普教育游、养生果蔬采摘游、养生主题节庆游。

九、国际开发

纵观国外所有的养生旅游开发,其所需要的条件都为专业的养生团队的支持+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善的硬件设施(度假村)。 国外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主要为:

(1)水疗(理疗)养生。温泉度假村是最常见和最流行的养生旅游方式,也是国外养生旅游开发的热点趋势。国外温泉度假目的地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按摩疗法的阿育吠陀的瑜伽到齐全的户外娱乐设施。这些旅游胜地的目标就是派他们的客人家感到更快乐、更健康、更轻松。一切健康水疗胜地都专注于让客人放松、关注自我。

专业水疗胜地经常具有一个特定的健康疗法。例如矿物沐浴,已

流传了几千年,保加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利用这些天然地热性能进行泥巴浴和其他天然保健疗法并且通常伴随着完善的养生服务目录。度假村会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法如针灸、结肠清洁、催眠术疗法和冥想。例如保加利亚的中部旅游胜地,旧札哥拉矿物浴中心,其依托丰富的温泉和旁边风景优美的哥拉山,以古罗马浴池的尊贵享受为口号,提供温泉矿物浴和各种spa养生,吸引大量的欧美游客。还有以色列的养生旅游,依托沙漠风光和矿物水体,提供例如印度瑜伽、中国太极、水中按摩、泰式按摩、反射疗法养生等多种养生手段。这种模式要求必须有独特的养生资源:温泉或矿物质丰富的水体。

(2)建立专业健康指导和治疗的健康中心,解决客户的健康问题。例如减肥,强调减肥和改进的饮食习惯。游客通常需要遵循一个持续数天或者数星期的饮食运动计划。并且饭菜是专门为促进客人健康和参加类似于学习班的机构,就能学到更多关于保持健康、良好的饮食和保持体重的科学方法。

另一个常见的专业健康养生是针对上瘾的人,常见的是酒精和药物成瘾。这些客户喜欢的度假中心往往建立了包罗万象的服务,除了加强监测客人的成瘾行为,还为他们制定严格科学的程序戒除成瘾,给游客树立一个健康的观念,打破他们的不良的成瘾。

第三种养生旅游为健康中心的建立,其以具有完善的医疗服务和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专业医疗机构为依托,为客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甚至包括心脏手术在内的多种大中型手术。此外,还能提供全套的吃住行观光服务。

(3)依托山地、湖泊等风景名胜,提出运动养生度假的口号。

这是最广泛类别的健康旅游,建立诸如滑雪、山地自行车、高尔夫、水上项目等类别的专业的比赛场地,并提供专业的教练团队,对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教授,使客户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经过辅导后能够达到竞技水平,从而满足客户的成就感。同时建立具有特色的旅游度假村,为客户度假提供方便。具有特色健身项目和特色度假村的旅游目的地都成为十分受客户欢迎的户外旅游目的地。

综合国外养生旅游的热点,其发展表现出综合化和专业化的特点。综合的养生服务项目开发和专业的养生团队,是所有国外养生旅游发展的共通之处。

十、未来前景

结合国外的生态养生度假发展现状,我国的国内生态养生度假游应该为在自然观光的基础上,进行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综合开发,并注意以下的几个重点。

(1)精心设计观景系统和观景线路(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徒步、自驾车、直升机观光、公交车等多种方式自由观光), (2)完善自主休闲的辅助设施(如日本立山黑部峡谷,提供包括联络电话、交通线路、路线简图、食宿参考、广播电台、紧急求救、医疗院所、警政单位、拖吊保管、汽车维修、加油站等在内的全方位应急救助的联系方式和具体指导),

(3)度假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如瑞士阿尔卑斯山旅游胜地,自

然观光、森林野营、青少年教育、山地运动、温泉疗养等多种旅游产品开发),

(4)专业养生团队的细致呵护(医疗养生的专业医务人员、运动养生专业教练等)。

十一、市场预测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业自09年开始,逐渐走出金融危机,开始显现出积极增长,2010年国际游客数量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6.7个百分点。2010年全年国际旅游人次达到9.35亿,较2009年增长5800万人次。

继2010年全球旅游业复苏之后,2011年全球旅游业将继续增长,但增长步伐将缩小。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全球旅游业也有望实现4%-5%的增长,略高于长期的平均预测值。全球主要快速增长的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亚洲是世界第二大旅游目的地,亚洲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两成以上。

在国家排名中,排名前两位的国家分别是法国和美国,而中国则已取代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从全球的旅游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15年内,发达国家将相继进入生态、旅游、养生“休闲时代”,生态、旅游、养生休闲产业将会在2015年前后主导世界劳务市场,并占有世界GDP50%的份额。根据这一走势,21世纪将是富裕起来的中国生态、旅游、养生休闲产业发展、繁荣和成熟的世纪。

第四篇: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近年来,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以其广泛的传播性和低廉的成本参与到了旅游业当中,促使了旅游电子商务的产生。本篇文章分析

旅游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

一般认为,互联网的产生促成了旅游电子商务的产生,事实上,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航空公司和旅游饭店集团基于增值网络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构建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可视为旅游电子商务的雏形。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瑞佛·卡兰克塔(Ravi Kalakota)提出的,由约翰·海格尔(John Hagel)进一步发展。 在国际上沿用较广的是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它在其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

国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00年在线旅游销售额达630亿美元,上网企业30万,接受旅游网站服务的人数超过2亿人次。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供应商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实现网上促销和产品直销。饭店预订、航空服务、汽车租赁、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大量出珊在网上销售。此外,订房交易额的增长也非常迅速,使得作为传统旅游交易中介的旅行社面临空间缩小的危机。在美国,2001~2003年上半年旅游市场的总体收入分别下降了8%和4%,而网上旅游市场收入却从186亿美元增长到270亿美元,旅游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由直接供应商的销售向网上代理商的销售转移。目前,全美10个访问量最高的网站中的9个已经分别与6家旅游在线预订网站结盟。2000年欧洲的旅游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为29亿美元,2002年增长到109亿美元,根据cNN公布的数据,全球旅游电子商务已经连续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发展,全球现有约超过17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旅游服务,享受过旅游网站服务的游客超过8500万人次。

而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

根据cNN公布的数据,全球旅游电子商务已连续5年以超过350%的速度发展,1999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1400亿美元,其中旅游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270亿美元,占全球电子商务销售总额的1/5强,占电子商务应用的最大份额;全球现有约超过17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旅游服务,享受过旅游网站服务的超过8500万人次。可见,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巨大发展空间。

二、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运用于旅游业的时间不长,但已具有蓬勃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名目繁多的旅游网站层出不穷,综合性网站中旅游频道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全国已拥有5000多家具有一定资讯服务实力的旅游网站[2],可以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网上资讯服务。

目前我国的旅游网站主要有四类:一为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的旅游频道,对一些旅游景点、旅游路线、旅游知识等方面的作简单地介绍,但因不能全面地提供整套的旅游服务和缺乏专业资源的支持而竞争力不强;二为传统旅游企业自建的网站,如昆仑在线、青旅在线等。这类网站虽基本具备宣传自我和发布信息的功能,但还不能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三为专业旅游网站,如中国旅游资讯网、西部旅游信息网等,它们一般有风险投资的背景,能以良好的个性服务和强大的交互功迅速抢占网上的旅游市场份额;四为政府背景类ASP(应用服务供应商)网站。这类网站以国家“金旅工程”公共商务网——金旅雅途网为代表,它们自身不经营旅游业务,而是要构建一座“旅游电子商厦”,为旅游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以全面解决旅游企业上网营销、管理的问题。旅游企业与旅游电子商务接轨,从根本上将改变旅游企业小作坊式的手工操作方式[3]。这一历史性变革,将使旅游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运作效率的最优化成为可能。

(二)发展现状 (1)交通业

我们所熟知的旅游电子商务在交通业的运用就是 作为旅游六大要素之一的交通行业,民航业较早建立了完善的全球预定系统,并通过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建立了信天游航空旅游商务网(),以全球预定系统为电子商务网的后台支撑,以信天游网站为机票和旅游产品销售的服务前端。而铁路系统由于建立了全国性的车票销售预定系统,开始具备跨地区和长时间跨度的票务处理能力。公路和水运系统的电子商务状况则远远不如以上两个系统,旅游车船运输的电子商务水平较低。 (2)景区景点

我国旅游景区(点)的电子商务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就市场条件而言,旅游景区(点)具备市场规模,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发展市场具有一定条件,能扩大旅游景区(点)信息的传播。我国旅游景区(点)由于基本作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进入市场,旅游景区(点)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比较薄弱。僵硬的价格体系也是限制旅游景区(点)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外部因素。 (3)旅游中介服务 目前,我国专业的旅游信息服务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预订网发展迅速。它们是新型的在线旅游分销商,例如:微软Expedia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旅游分销商之一。在我国,广东易网通商旅资讯服务有限公司()是较早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在线旅游分销商,开办了在线客房预定、机票预定、旅游线路预订和在线支付等业务。据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已达3.38亿人,在未来10至20年内,借助于网络获取旅游信息服务、选择旅游目的地、制订旅游计划,安排旅游行程将成为主流趋势,旅游电子商务在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三)存在的问题

1、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较晚,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相对比国外来说发展程度较低。另外,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方向主要是网上预订等方面,与传统旅行社的经营项目、酒店的订房服务与机票预订几乎一样,突出不了个性化的特征。另外有很多的旅游企业认识不到旅游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依然沿用之前的传统方式,这也是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服务项目单一,导致消费不足

很多旅游网站的仍然是以传统经营为主,服务项目单一,虽然我国目前旅游网站的信息很丰富,但是免不了是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的预订,景点信息的介绍等雷同的项目。旅游电子运营商没有办法提供创新新颖的旅游服务项目,导致游客对一家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忠诚度就会相对降低,同类商品可以有不同的运营商作为选择。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运营商没有明确发展模式,只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必然会迷失方向。 3.缺乏信用保障

我国目前旅游电子商务的一个缺陷在于缺乏信用保障。尤其在B2C经营模式中,很多旅游者都会担心所购买的实际游玩体验与网站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相符,网上支付是否安全等,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游客,也会对网上支付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都到了制约。 4.网站建设重复率高

旅游电子商务先是从国外兴起,有较成熟的发展模式。中国的起步较晚,因此,很多网站缺乏卖点等,对于国外网站抄袭严重。各大旅游网站的内容雷同,建设重复严重,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使得整个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不起来。 5.旅游企业人才缺乏

旅游网站信息构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都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旅游电子商务的运营需要组织、管理、技术、运营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有点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技能,还需要与人沟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因此,现在缺乏既熟悉专业技能和又熟悉管理知识的全能型人才,导致旅游公司的电子商务不能顺利壮大。

(四)发展对策

1、政府应大力扶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扶持,应加强《旅游法》当中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内容部分的增加和完善,强化法律制度,使得上网环境更加安全。另外政府要动员更方面的力量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软件、硬件方面的支持,加强对旅游企业网站、旅游商务网站的引导。

2、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不断丰富化、个性化 恰当的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目标选择,只有定位准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可以对游客的资料进行一定的统计分析,将其消费的模式细化出来,以不同人群的喜好来进行划分。比如可以将目光定位于富有个性,喜欢个性化活动的年轻人,多推出一些适合年轻人的旅游项目,如旅游线路DIY等富有个性化的创意,更加贴合年轻人喜欢冒险,喜欢新鲜事物的愿望。另外可以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搜索进行细分,使得搜索的方式更加人性化。

2、培养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旅游电子商务需要旅游和电子商务的结合,这就需要将电子商务的技术、功能和模式与旅游行业的组织、管理、业务及特点相联系,进而优化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功能。在我国,旅游网站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人才短缺成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既熟悉电子商务,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

3、加强交易的安全性

旅游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可以网上支付的银行合作,同时借鉴先进经验,普及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支付方式,使电子交易更加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在应用电子支付方式时,增加一些保护交易的额外工序,如指纹鉴别、声音识别等。此外,建立安全可靠的通讯网络,有效防护连接在网络的信息系统,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或盗用。国家方面也应大力支持与发展环保便捷的网上交易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与世界接轨,更好保护交易的安全性。 3.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数据库

旅游资源数据库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依据。互联网为这些旅游资源数据库之间架起了桥梁,整个行业的信息能迅速得到革新与传递。各地旅游部门和企业应积极加大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同时配合国家级电子商务网和旅游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旅游数据的共享。

4.利用网站开展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个性化服务的最大好处在于当公众的喜好都暴露无遗时,商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促销,而客户也可以得到最满意的方案。这就需要全面地收集、提炼和整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然后将这些信息加以细分,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旅游目的地、饭店、交通工具、旅游方式等等。 5.推广网上社区,培养稳定的客户

上网旅游者往往希望和其他旅游者加强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果旅游网站能给网上顾客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网上交谈,互诉旅游的心得体会,网站就有可能获得一笔可贵的顾客资源。上网旅游者的推荐,对于旅游企业或网站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促销。为此旅游企业或网站可以提供一个免费服务号码,或是在网站上建立一个实时顾客服务栏目,让顾客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寻找人工帮助,也有利于建立起顾客的信任,将网站过客转变为固定顾客。 6.与交通部门合作,推行电子票务

旅游网络公司要想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必须与交通部门积极合作,推行电子票务(机票、车票、船票等),抢占市场份额。电子机票的出现,可以提高供需双方的效率,节约印票、取送票的成本。我国应积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票务,建立新的订票系统,并尽快与国际接轨。

7.加强银企合作,解决网上支付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已有多家银行与网站合作,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但由于我国消费者传统的消费心理和当心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网上支付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各大银行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利益和发展趋势,尽早介入旅游电子商务以抢占先机,为旅游企业的网上营销提供信用担保。旅游企业也应积极与银行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普及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电子支付方式,使网上付款变得安全、方便、快捷、高效。

(五)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1、现代化高科技网络技术的运用 (1)智能讲解设备的运用

只能讲解设备包括智能电子点触屏,智能导购机器人等,是将电子商务与智能信息结合的一个新的亮点。可以为游客提供一对一的人工讲解与解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克服了景区游览高峰时讲解人员多而杂,游客不能完全了解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等缺陷。将机器人应用在导购中,可以克服导购人员耐性不足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电子触摸屏等形式与机器人等实现一个信息的对接,有利于旅游者自主采购、自主消费,防止旅游纠纷等的产生。 (2)3D等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

这几年3D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泰山与故宫的景区在近几年已经将3D技术与景区的参观游览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游客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千姿百态的风景名胜区,并且他会为游客提供一个3D的虚拟社区,在这里可以实现游客之间的交流,增强其更直观的体验感。游客可以运动3D技术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可以在3D景区中查看景区中的景点,查看其景点信息,由此增加对旅游地的向往。刺激其消费需求的产生。 (3)旅游电子商务APP的广泛传播与运用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等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也将眼光瞄准在了网络社交媒体应用上,并且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APP的关注,似的旅游电子商务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而这有进步一的促进了旅游电子商务APP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2、品牌竞争突出差异化的特点 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市面上的有关旅游电子商务的网站、销售模式等越来越趋同化,而消费者对于运营商的甄选也出现越来越严苛的趋势。所以要想在众多旅游电子商务产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突出差异化的特点,打造具有吸引力和行业价值的品牌。将自己的产品打造成为具有不可替代的和不轻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追求服务人性化、人情化,多注重情感渗透,并且积极建立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顾客网上服务等渠道,使得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更加人性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品牌、产品、服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经营模式趋向多元化

我国这几年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大多数的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是“机票+酒店”的经营模式,但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的消费者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机票+酒店”这样一种模式,需要更大范围的,更加系统化的旅游电子商务的体验。所以为了贴合游客这样的需要,旅游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也不断趋向于多元化的特征,从机票酒店拓展到景点门票,旅游线路策划以及演唱会的门票订购。另外呢,我们也会看到很多旅游网站上也会为游客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为其他旅游者提供经验教训等,同时,经营者可从这些分享中获取有价值的消费信息。

4、网络法规规范化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旅游法律法规的在一定的领域和范围内已经覆盖不到,尤其是关于网提供信息与真是产品的相符程度,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以及售后服务等都亟待解决。所以为了规范上网环境,给游客、消费者创设更加安全的条件,关于旅游电子商务等网络的法律法规势必要完善,以保证在引起纠纷时有法可依,也可以对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的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约束,规范运营商的行为等。

5、服务更加个性化

互联网方便了信息的广泛传播以及资源的大范围整合,为喜爱自由,不受拘束的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以及实现自己想法的更加广阔的平台。首先自由行的兴起也成为展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各大旅游网站也将其列为自己的推销内容之一。之后随着“旅游线路定制”的兴起,为人们个性化的旅游的实现提供了其他的选择。最近,DIY旅游的产生,让人们可以通过旅游线上平台,自助选择线路,酒店,餐馆等信息,并且为自己制定旅游计划等,使得旅游的方式、旅游服务的享受等更加符合自己的兴趣与品位。可见这样的一种旅游模式必将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消费模式,并推动旅游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旅游业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旅游电子商务也将近一步得到高速发展,为旅游业创造更加安全、可信、全面的服务,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2]首届旅游在线高峰论坛即将召开[N].中国旅游报,2001—09 一07,电子商务&财经周刊.

[3] 张凌云.我国旅游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z].中国旅游年 鉴.2000,64—69.

第五篇:中国旅游地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地产市场现状

1、中国旅游房地产的机会分析

A、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旅游房地产领域

到目前为止,国内涉足旅游房地产领域的公司超过100家,除了国外和港台颇具实力的大公司外,还包括内地首创、海航、中信中旅等大型企业,也包括天鸿、万通集团等一大批房地产投资开发商。北京、上海、海南、广东、深圳等开工的旅游房地产项目达到近百个。从1999年海南“南海传说”、三亚“博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成功开发后,先后已有几十个旅游房地产项目在全国进行,并取得了较大的市场反应。

B、旅游与房地产的嫁接日趋成熟

从90年代初海南开始,到98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有产阶层的形成为旅游房地产消费奠定了基础,产生了第一批中国有钱阶层消费群。多种旅游产品和投资品种的完善,多重市场价值的凸显使这一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并与旅游消费成功实现了嫁接。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比较类似发达国家70年代旅游物业飞速发展的初期,不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已具备了发展旅游、休闲物业及分时度假交换系统的条件。

C、 费市场的过渡使发展空间加大

工作时间的缩短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度假消费成为时尚。每年115天的假期,对传统旅游方式的不满足,使以单纯观光旅游阶段已开始向度假旅游过渡,并形成了每年24%以上的增长幅度。根据国际通行发展惯例,度假需求从产生发展到具备一定规模所需时间为3—5年。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国至少还有3—5年的火爆发展空间。

D、市场日趋成熟,可利用资金相对充足

传统投资领域、生产领域已基本饱和,市场进入成长发展阶段,特别是传统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机会越来越少,住宅市场成熟期已基本到来。京、沪、深、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住宅消费开始向舒适型转移,销售市场出现了萎缩的前兆,即滞涨期。大量的传统房地产资金开始物色新的领域。

2、我国旅游地产危机(T)分析

A、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我国的旅游房地产经营开发方式普遍过于传统和呆板,除了项目单纯照搬没有创新外,在经营操作上也普遍采用单一的旅游风景式,不能形成自有稳定的消费群体,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营销网络。

B、经营市场混乱 ,缺乏行业规范

巨大的市场和高额的利润回报引来了众多企业的争夺。但由于旅游房地产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行业法规不够完善,让部分经营者有机可乘,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一些经营者在广告宣传资料中明示了投资回报,在购房者与酒店经营公司签定的委托合同中,许下诱人的承诺,以此误导消费者。更有一些不法之徒采用欺诈性销售、非法集资等手段牟取暴利。

C.消费者支付能力的制约

旅游房地产在我国主要以产权酒店形式出现。尽管这一形式在外国已风靡多年,但在我国尚属新兴事物,消费者普遍对其不太了解,加上中国人超前消费的意识并不强,一下子拿出多年的积蓄去购买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度假用房却最终没有房子的产权,这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仿佛有点太超前了。而且目前国内市场上加入国际度假交换系统的部分分时度假产品价格超出了国内的支付能力,顾客想与国外进行交换度假的愿望很难实现。另外,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并未全面实行,这使得广大消费者对于投资旅游房地产更加审慎。

D、理念引导尚需时日

在旅游地产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有一些细节问题成为发展的重要障碍。例如物业产权分散就是阻碍地产项目实现旅游化的一个重要障碍。这是指许多已经出售的商用物业产权分散在大大小小的业主手中,经营项目和装修风格无法统一协调,使得物业不能形成吸引游人的景点。 E、旅游地产自身的“弱势地位”

旅游业过分依赖于宏观经济,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一旦宏观经济形式发生不利变化,旅游业将迅速萧条,而依附于旅游业的别墅、度假村将再次出现门可罗雀的惨淡景象。 F、旅游地产理论支持落弱,现实操作有风险

尽管“旅游地产”概念早已提出,但该概念的理论支持实际比较薄弱:

其一,旅游地产主打的“假日经济”概念,仅仅局限在“假日”,时空范围很小,同时人们休闲度假选择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度假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形成“瓶颈”,这样会使人的休闲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旅游地产不太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因为“旅游地产的依靠是旅游”,这对于中国人来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与西方许多国家有所不同的是一年中给予职工几天乃至一个月的带薪休假的中国企业并不多,“带薪休假制度”在国内毕竟刚刚起步,大多数人外出旅游仍是依靠“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假日,这样无法从时间上解决人们旅游过于集中的问题。另外,在每个节假日都有能力出去旅游的群体也并不多。

其三,旅游地产虽然也打出休闲娱乐的旗号,但有关风险投资的味道更浓些,这与人们享受生活的休闲行为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G、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影响发展

旅游房地产还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就现行法律来讲,所谓的分时度假产权酒店等物业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H、快速增长的支撑空泛

中国的旅游地产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地产对相关产业链的要求很高,对服务的要求很高,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二、旅游地产发展趋势与特征

特征一:旅游模式转换——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商务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化

初级阶段是以景点观光为基础的旅游概念,中级阶段可能从城市开始,最初长假集中于城市,以看为主,然后把一些商务活动结合起来。

近年来国内旅游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表现是游客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消费形式的不

断丰富和旅游经营收入的持续增加。也是就说直观地看来,旅游市场在“量”的方面获得了显而易见的增长,并且有进一步强劲增长的趋势。但通过对于这个市场客源、交通、以及消费行为的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不仅有表象上的“量”的增长,更蕴藏着“质”的提升,而体现集中这一“质变”的,就是旅游消费模式的转换,即由传统的以景点观赏为目的的“观光旅游”向以休闲消费、时间消费与度假居住为目的的“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模式的转换。

正是这样一种新兴的模式,对原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与景区经营模式提出了新兴的功能要求。在“休闲旅游”旅游模式中,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旅游景点的观赏,更强调的旅游全过程的质量与舒适程度,尤其是远离城市的景区短期或定期居住,更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时尚。这样一种消费模式的转变,是传统的旅游景区在设施上无法继续适应和满足的,正是这样一种转变,使当前以新型旅游消费空间营造为目的的“旅游房产”开发如火如荼。

当我国的旅游解决了时间、收入和汽车这三个问题后,一般意义上的观光旅游已经开始向商务型、度假型的方向转化。而这,也是未来旅游地产开发与服务的方向。

征二:主导休闲旅游模式——叠加旅游观光与都市休闲消费理念结合

休闲型旅游开发的主要特征,是在旅游风景区的背景下叠加了现代时尚的都市休闲消费模式。在新兴的“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模式下,人们对于旅游消费的要求将集中于旅游风景区的环境与现代休闲消费这样两个因素,也就是说旅游的出发点,将会是对于景区环境的向往,而在走进这样一种与所在都市环境相区别的景区以后,仍然需要享受都市休闲消费的空间和服务,而旅游房产正是提供这样一种空间和服务的产业。

特征三:租务需求——旅游地产开发与配套软硬兼施

除了硬件的建设以外,如果没有软件的建设,很难把普通的地产变成旅游地产。旅游地产一个转换过程就是有人替你去管理,有人替你去实行租务。凡是有最优秀的酒店管理公司或者物业管理条件的地区,才有可能逐渐形成旅游地产,因为它要有一个巨大的网络来实施。而某一个发展商说我在某一个地区盖一小块作为一个旅游地产,然后又没有一个庞大网络或者软件配套,这个常常很难变成分时度假,所以配套、服务系统和硬件是不能分离的。旅游地产常常要把旅游项目经营得很好,同时又要把旅游房地产配套服务经营得很好,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旅游地产发挥出旅游的作用。

特征四:品质吸引“双高”阶层——投资+消费模式组合

因为旅游房产通常具有“投资+自用”的两重功能,投资者不仅可以在投资中获得保值增值收益,更可以通过投资长期享受物业的带来了空间享受和消费功能。这样的旅游房产通常会吸引一些“高收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前来消费与投资。这是近年来旅游房地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开发商可以采取一些相关的营销措施满足这部分消费者与投资者的需求。如委托经营与定期免费自用的营销策略,即房产售出之后,每年提供一定期限的居住期限,具体入住时间可以由业主自由选择,此外的时间,将由酒店营运商接受委托实施统一经营管理对外经营,并向业主提供固定比例的收益回报。

这样一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双高”阶层休闲度假的愿望,同时也免去了他们在不使用物业时打理、租赁的麻烦,是今后此类旅游地产物业的经营方向。

三、旅游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

分析旅游地产的市场前景,必须先对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旅

游地产的市场前景。

(1)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国际旅游业的深入开展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 从市场上来看,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大,国内旅游将维持高速稳定增长的局面,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国内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进一步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国内旅游的发展步伐。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旅游消费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设施的供给水平的提高,人们出门旅游将要求吃得好、住得好、乘车带空调、坐软卧,有的要求乘坐飞机往返,由基本满足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过渡。

当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结构中食住行的比重较大,达75%-85%,游购娱占25%-15%。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香港,旅游消费中游览购物娱乐支出占60%。我国旅游消费资料中,物质消费资料多,精神消费资料少。随着我国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改观,今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游购娱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精神消费资料的比重也将上升。

2、旅游人数稳步增长,有组织的团体将逐步增多。

目前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并维持高速局面(扣除各种意外因素的影响)。由于负责接待国内旅游者的旅行社增长速度过慢以及经营中的不正之风,服务质量的低劣造成目前国内旅游者多以散客出现。随着旅行社的发展及服务质量的改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行社旅游。旅行社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提供各种旅游信息,也将使一部分旅游者选择它。 3、旅行路线由短途到长途发展

人们将不满足家门口的短距离启蒙式旅游,而是向中长途涉足。旅游的区域扩大,热点仍热,温点和冷点将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而逐步升温。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眼光逐步投向外面的世界。

4、旅游方式上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一般为观光旅游型,活动内容贫乏单一,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化,同样要求旅游内容的多样化,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今后人们的旅游方式由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家旅游等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5、旅游人员构成中自费旅游与公费旅游将各领天下

公费旅游中的职工奖励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仍将在国内旅游中占一定比重,只不过份额逐步下降,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将会以自费旅游的方式出现。 6、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旅行社的数量将增长,饭店业的比重基本平衡,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旅游交通将有所缓解落后局面,但由于我国旅游者人数庞大,紧张局面仍将存在,特别是在热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7、国内旅游向出国旅游延伸

由于边境旅游口岸的增加,使边境旅游日益成为焦点。中国旅游者到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等的人数日益增长。

(2)中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旅游房地产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使旅游物业开发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地产业最亮丽的风景线,主要表现如下:

1)从国家政策上,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刺激和拉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无形中为我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平台,这是我国旅游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动力保证。

2)正在形成的旅游强国地位和强大的消费群体,为我国旅游房地产市场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8500万人次,其中过夜海外旅游者3450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0 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11亿人次,旅游收入5000亿元;出境人数将达到1636万人次。我国要从亚洲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这种旅游假日经济持续增长的行业必将会吸引大量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投入到旅游物业建设上,为旅游房地产开发提供契机。

3)从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路的发展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路网系统发展迅速;从人均汽车的拥有量来看,北京已达到8个人一辆车的水平、上海12个人一辆车、深圳、广州约10个人一辆车。对于建立在车轮上的旅游房地产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4)市场日趋成熟,可利用资金相对充足,强势投资商、房地产开发商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营销优势已捷足先登,划地为界,抢占先机。

市场经济向来遵循:先介入,早开发,先受益的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我国旅游房地产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旅游与房地产横向结合的创新模式必将带来旅游与房地产业的美好明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六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力与运动的复习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