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规划与动画艺术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工程规划与动画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现实的高校动画教育热闹的背后,问题颇多,被列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其中艺术类的红、黄牌专业包括了动画、美术和艺术设计,分别排在红、黄牌专业的最前面位置。[1]动漫是一个专业区分性很强的领域,从业者必须精通其中一门,但高校的专业培养比较泛,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这就造成大学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欠缺。

工程规划与动画艺术论文 篇1:

“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阐明了“水文学原理”课程的性质及其重要性,在论述课程内容基础上,分析了本门课程具有内容多、与先行课程关系密切、应用性强的特点。结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生教学提出了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积累教学方法和经验、讲究教学方法和艺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和加强辅导等五点体会。

关键词:水文学原理;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教学方式;实践

作者简介:向友珍(1973-),女,湖南怀化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巨娟丽(1976-),女,陕西乾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陕西 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水文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Y1301007)的研究成果。

一、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

“水文学原理”课程是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水资源、洪水与干旱的形成、时空分布,预测预报,以及水利工程及其有关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水文水利计算方法,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水旱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水文数据。[1,2]

在从事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要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应当明确,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湿润,西部干旱;与人口、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适应,水资源不足是抑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此外,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大,是世界上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按照课程大纲要求,本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降水、土壤水、下渗、蒸散发、地下水、径流等水文要素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规律,深入理解水循环与水平衡等概念,掌握径流形成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熟悉并掌握“水文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水文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水资源形成机理,进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水旱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护等。因此,“水文学原理”课程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实际意义。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水文学原理”课程主要阐明各种水文现象、水文过程形成的机理和原因。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循环、土壤水分运动、蒸散发、洪水波运动、产流、汇流等。通过研究各种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运动、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水体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模拟和预测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及发展动态,为洪水的防控及资源化、水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的保护及恢复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水文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降水、下渗、蒸散发等水文现象的物理规律及其对产流的影响,掌握产汇流的物理机制、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从事与水文或水资源专业相关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鉴于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头绪多、叙述性强,[3]因此,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在:第一,应使学生了解水文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水文现象的变化规律,掌握水文循环的概念和规律。第二,使学生能够理解水文现象及其过程的物理基础;掌握降水特性及区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掌握降水、下渗、蒸发等水文现象的物理规律以及它们对产流的影响;掌握河流及流域特征、河流水情的变化特征;掌握产流、汇流的物理机制、计算方法。第三,重点要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方法和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掌握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土壤水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及其在水分循环和径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三、“水文学原理”课程特点

1.教学内容特色明显

在“水文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国内各大学根据学校特点和所属地域特点具有不同的安排。如水利类院校偏重于水文计算,主要针对地表水资源,尤其是河川径流量的计算、水文测验与气象观测实习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这方面可以河海大学、四川大学为代表;而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院校将其作为水利水电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认识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正确理解和初步掌握水文及水利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继续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也为毕业后从事水文分析计算、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管理、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地学类院校——主要指由原地质类院校演变而来的——如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则偏重于水文机理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水的形成、分布、运动及变化方面的基本知识。[4,5]以水文循环为核心、阐明水循环各要素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与相互关系,以及时空分布,为学生深入学习地下水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农林院校,地处中国北方,水文水资源专业的办学特点既不能像河海大学那样主要面对大江大河的水问题,也不能和地学类院校那样偏重于地下水。面向中国北方旱区,本专业的办学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即“地表水、河地下水并重”的“两条腿走路“特色。因此,在“水文学原理”课程内容安排上,除了使学生理解水文循环和水平衡的基本原理,认识陆地水文循环过程和机理,掌握水体转化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水文及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相关课程提供背景知识外,还补充加强了有关地下水的相关知识,包括地下水形成、含水层及其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动态及其调控等。[6]

2.与先行、后续课程联系密切

由于“水文学原理”课程内容多,教学难度较大,因此,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我校08版水利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均安排了本课程的先行课程,如“自然地理学”、“水力学基础”、“水文地质学”、“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等。所以,本门课程一班安排在第五学期。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与“水文学原理”联系密切的经典概念进行重点剖析,认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掌握这门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水文地质学的相关内容,如水文循环概念、水量平衡原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系与转化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门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关系特别密切。

3.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水文学原理”和“水资源学”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前者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后者的自然属性在于研究水资源再生机理等,是水文学在水文循环领域的延伸。[6]“水文学原理”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将有力促进水资源实际问题的解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在这一过程中,“水文学原理”课程呈现出很强的应用性。[5]为此,应高度重视“水文学原理”方面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面向生产与科研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根据“水文学原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水利类本科专业的特点,本门课程教学中既要突出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和基本原理及有关分析方法,又要体现目前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国内外最新成果。作为一名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年轻老师,笔者深感任务之重,压力之大,根据自己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听课、备课、授课等方面谈一下体会。

1.精心组织授课内容

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是讲好课的先决条件。首先在备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有透彻的了解,对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真正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其次,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及其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各章内容的主线,按这条主线考虑并制订授课方案。

为使课堂气氛活跃,紧密抓住学生思绪,讲课过程中应按照授课方案,注重根据教学内容或工程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同学的思考,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来理解和思考。如果能通过具体实例做验证,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注重积累教学方法和经验

大学讲台上,年轻教师未经严格的教学训练就直接上讲台已屡见不鲜。这种现象虽然给年轻教师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但是,年轻教师无论从对教科书中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是板书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述、课堂经验的积累等等都缺乏应有的提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经常聆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有助于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笔者在担任“水文学原理”教学任务助教时,专心听取老教师的课堂讲授,注重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讲授。从他们对内容的安排,到对课程学时的分配,以及对关键问题的表达,注意总结他们的长处,并积极做到弥补自己的不足。

3.讲究教学方法和艺术

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难度很大。所以,一个年轻教师必须研究好的教学方法和讲课艺术,实现将讲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有机结合,协调统一。

现在的大学课堂多以讲授为主,注重对原理和方法的介绍,讲课中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诚然,多媒体教学有其图文并茂,直观可视,形象逼真,丰富教学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等许多优点。比如在“降雨径流形成过程”教学中,用三维动画演示蒸发—水汽输送—降雨—下渗—径流形成的整个过程,学生对比较抽象的内容有比较直观的理解,再经过教师进一步讲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地改进了课堂的授课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最大的弊病,即学生往往注重多彩绚丽的图像,对一些数学公式的推导又容易一带而过,印象不深。特别是对于需要演算、推导过程的基本理论内容更有待改进。比如在地表水流一章中的“圣维南方程组”部分的主要公式推导,如果老师采用板书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效果肯定会好。但是多媒体往往一翻即逝,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有鉴于此,笔者在课堂讲授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板书讲授和多媒体密切结合,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培养,探讨水文现象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涉及数学公式推导的内容时,采用板书进行,课堂上进行严密的推导,而对其他部分,则采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求知欲,使课堂讲授具有吸引力,使讲授内容前后衔接、承上启下,逐步深入;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具体方法,而且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4.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前已述及“水文学原理”课程内容多而复杂,相互联系密切,因此,课程讲授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内容合理性体现在主次分明,详略有度,重点突出,注重教学难点、疑点和关键点等知识的讲授,要讲深、讲透、讲清楚,次要的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7]

5.加强辅导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

加强辅导,特别是课外辅导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环节。所以,笔者在承担教学任务的时候,除每次上课课间时间外,还和学生约定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课外辅导答疑,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辅导。[8]同时以当前水文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题讨论。[9]现在的大学生一般很少主动找老师问问题,所以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的反应。对学习较主动、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善于将他们从理论探讨及新技术应用上引向深入,引导他们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上有困难或不善交际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谈心和当面批改作业等办法,使他们掌握课程内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对带有普遍性的共同问题,一般采取课堂集体辅导,反复讲解,这样才能及时为学生排疑解难,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2]沈冰,黄红虎.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3]周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56-58.

[4]侯立柱,万力,周训,等.浅析“水文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8,(4):138-140.

[5]侯立柱.“水文学原理”课程创新性教学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11,(4):86-88.

[6]王巧焕,何春锋,王麦玲.“水文学原理”教学探讨[J].内江科技,2008,(12).

[7]王斌.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7):83-85.

[8]向友珍.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5,(3):37-38.

[9]范玉洁,张红霞,代俊峰.宽基础与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思考——以水文学原理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95-97.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向友珍 巨娟丽 王双银 康艳

工程规划与动画艺术论文 篇2:

国内高校动画教育现状浅析

现实的高校动画教育热闹的背后,问题颇多,被列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其中艺术类的红、黄牌专业包括了动画、美术和艺术设计,分别排在红、黄牌专业的最前面位置。[1]动漫是一个专业区分性很强的领域,从业者必须精通其中一门,但高校的专业培养比较泛,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这就造成大学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欠缺。

1 国内动画教育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动漫产业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冲击下,发展逐渐变缓,原创动画制作粗糙,制作经费分散,其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国外动画加工业却以其丰厚的薪酬,吸引了中国大批相关人才。然而本土动画的发展仅仅靠加工动画是无法发展的。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原创团队。于是我国动画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动漫教育的发展也将变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着两种形势展开的:一是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有针对性的技术工人,例如简单的上色、描边、分色、修图、调整等简单的工作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就业市场的技术工人在一段时间而言,可以熟练运用技术完成软件,二维等单一的工作,杭州渡口网络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曾绍玲说:“传统大专院校培养的人才都以二维动画为主,但现在这类人才的需求已趋于饱和。企业自己有培养机制,并不排斥有潜力的应届生,但是如果都要企业来培养,也不现实。”短期内对动画作品的完成促进很大,但是相对来说对个人的长远发展不利,知识面比较窄,适应性较低,艺术修养不够,大部分只能做低端简单的工作,待遇也比较低。二是依托学历教育,一些高校开办动画专业的条件不成熟,教育质量就不理想,忽视市场的需要,有的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不具备,就开办专业,弱化动画技术的培养,一味强调盲目照搬国外高校课程动画艺术理论,缺乏对国内动画实用人才的市场定位。一些院校动画教育培养的目标模糊,趋于职业教育模式,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实践经验,学生们往往通过模仿其它作品。有的院校在动画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计算机动画软件技术能力的掌握,动画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是软件培训课,如:3dMax、Maya、Flash、Premirer、AE等等,而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方面却处于真空状态,于是培养出的学生仅仅具备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在动画行业中只能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这种短期速成的培养模式往往是造成中国动画的质量一直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2 高校动画教育的新思路与方法

动画是一个汇集了文学、美术、电影、音乐等众多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是视觉文化和创造性的实践研究。掌握技术是快速的过程,而艺术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在思想,文化,专业,审美,阅历等方面经过长期努力才行。在国际动画知名院校中,加拿大的谢尔单学院是全世界第三大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学院,拥有着动画届“哈佛”美誉,它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是:首先,培养学生具备实践动手创作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熟稔。[3]随着动画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简单的技术加工人员会越来越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高校动画教育的定位尤其重要。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动画教育水平落后于动画行业的发展水平。在发达国家,大学研发出的技术成果非常超前,一般是高校引领行业向前发展。他们的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公司,不断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帮助行业升级换代。而我们的动画短期情况却是,无论从人才配备还是技术装备上说,我们的行业本来就落后,而我们的教育比行业还落后,所以教育和产业无法形成良好对接和良性循环。

动画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同时建立一套与动画行业岗位相衔接的、有效的科学动画教学体系,将教学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在与业界的交流中,除了积极参与其动画项目实践外,高校也可以采用更主动的姿态,将学生优秀的创意想法推销出去,转化为有商业价值的动画项目。这既是一种对校内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推广,也有利于发挥高校在动画产业中的龙头和引导作用,高校也可以逐步形成院校独立的品牌,达到教育,产出,科研一体化,要和企业建立紧密的项目合作关系,让企业把培养学生成才当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实习的地方。同时,学校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资源,国内动画教育应从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体系的首要构建点,培养毕业生面向动画企业应从创意策划到具体技术环节,环环相扣,与社会接轨,能够学有所有,达到学能就业的目的。

3 国内动画发展前景展望

国内动画教育热闹的背后,问题频出,产业链不完整造成产学脱节以外,高校教育远离市场也是主要问题,动画教育应该注重于企业有效地沟通合作,真正做到走进来,出的去,提升高校与学生的含金量。

由于我国动漫产业在发展模式上几经周折,受日本、欧美的动画产业在世界占有率影响,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近90%的中国动漫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垄断。这表明,我们必须改变现有动画教育模式的“大跃进”,学习国外成熟经验,与众行业专家共同分享国际先进的动画教育经验,互相交流东西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真正实现跨越国界艺术交流,共同探讨动漫发展之路,从理念上转变高校动画教育的思路,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为中国动画产业输送实用型的动画创新人才。

在充分认识到现存的问题之后,我们除了期待动画产业质的提升和动画教育条件的改善之外,还期待同学们对动画专业的热爱不应仅仅停留在热情与梦想层面和满足于技巧与技术层次上,更重要的是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始终如一的强烈兴趣和油然而生的真实爱好,是否具有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和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是否具有特立独行的创作风范和敢为人先的探索思维。未来中国动画的希望属于那些真正坚持高品位、高质量和高起点的动画新生代。

参考文献

[1] 肖永亮.中国动画教育启示录电子工业出版社[M].2011.

[2] 戴睿云,张炬刚,方孟兰.原创动漫高产岗位需求剧增新型动漫人才难找[EB/OL].http://www.jobcn.com/HR/News_Content.jsp?ID=110912.2010-08-08.

[3] 郭宇.影视动画工程规划[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钟菁琳

工程规划与动画艺术论文 篇3:

对话重庆动画界元老侯明用“数字” 复刻一座老山城

几艘渔船在长江上摇曳,不远处的朝天门老码头上,灯火辉煌;小贩们挑着担子,从朝天门的老城墙下走过;沿着青石板的街道,东水门的老城门赫然耸立在眼前……跟随动画视角的移动,本刊记者似乎走入了一条时光隧道,看着重庆从明清一路走到了民国。这是侯明作品《数字老重庆》的片段,侯明希望通过这个原创作品,让更多人能直观感受到老重庆的样貌和文化,也试图通过这样的尝试找到本土动画的未来。

中央美院走出的重庆动画界元老

前不久,“2014年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侯明在会议期间参加了一次聚会,这次聚会可以算是中国动画人的一场狂欢,不少中国动画界的“骨灰级”人物都来到了现场。

只不过,侯明更愿意把这场聚会看作是一场同学会,一场中央美术学院电脑美术工作室的同学会。这是中央美术学院在1993年创建的,也是中国第一个可以学习电脑动画制作的工作室。从这里出去的人,时至今日几乎都成了中国动画界的中流砥柱。

侯明是工作室的第一批学员之一。问及当时为什么选择学习电脑动画制作,年轻的侯明只是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新东西,许多用手工难以表达的效果,计算机都可以轻易地表现出来。”比如设计一件现代雕塑,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画出二维的3D视图,屏幕上就能出现这件雕塑的三维图象,还能360度旋转运动,甚至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对作品进行修改与调整。

虽然当时工作室打出了“今天你在创造明天的图画”的宣传语,不过按当时的条件来看,“明天”实在有些遥远。侯明和他的同学们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动画,大部分人甚至连鼠标键盘都没有摸过,当时的设备也相当简陋。侯明回忆起他们操作的机器,“286两台,386八台,486二台。”速度还比不上如今普通配置的笔记本电脑,每天还只有4个小时的上机时间,甚至操作系统都是原始的DOS。

就是这样简陋的条件,加上一群零基础的学员和自己都在学习摸索的老师,中央美术学院电脑美术工作室居然成了中国电脑动画界的摇篮。完美世界、水晶石、追光动画、环球数码、数虎、掌趣……这些电脑动画产业最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和资深设计师们,几乎都有过在这里学习的经历。

毕业后,侯明留在中央美院任教。1997年,他辞去老师工作,回到家乡重庆,开了一间名为“深蓝数码”的动画工作室。1998年,深蓝数码扩大成了如今的意动影像,重庆也有了第一家名副其实的动画制作公司。十多年过去了,从最初的商业广告动画制作和工程规划模拟,到园博园等大型项目的动画宣传片,再到概念型动画制作,包括环幕和球幕动画电影制作,意动影像已经成了重庆动漫产业的一块招牌。

而侯明本人也成了重庆动画界的元老级人物,只不过如今侯明很少参与第一线的设计工作。他有些想念过去的日子,虽然天天趴在电脑面前为了设计绞尽脑汁累得要死,但是那种创作中不时迸发的激情让他至今难忘。

在“数字”里重现老重庆

在意动影像数不清的作品当中,《数字老重庆》显得有些特殊。这是一部时长只有几分钟的动画,却花费了侯明无数心血。说罢,侯明点开视频文件,“每一帧的画面都是全3D建模,除了音乐之外,全部都是原创。”

《数字老重庆》的制作是从2004年开始的,侯明把自己对老重庆的记忆和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全部融入了进去。跟随镜头,能够看到各种老重庆的影像,灯火通明的老码头旁密密麻麻的吊脚楼,朝天门上镌刻的“古渝雄关”字样,东水门的老城门,民国时期的老砖房……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却穿越了百年的时光。但是这些影像并没有按照特定年代和主题排列,而是天马行空地混剪在了一起。

“难道不用打字幕吗?”本刊记者有些好奇。“就是专门不打字幕的。”侯明解释道。在他的想法中,这些不同的元素打乱融合到一起才能够全方位的展示老重庆的特色。熟悉重庆老城的人在看到眼熟的元素,比如东水门和曾家岩50号的时候自然会露出会心一笑。而对历史和老重庆文化不了解的人,比起直白的用字幕告诉他们,不如这样来引发他们去思考,从而对传统文化理解更深。

但这些图像绝对不是坐在电脑前凭空想象制作的。侯明和他的动画团队跑遍了动画中出现过的地方,哪怕这里已经和旧时的样子大相径庭。因为“建筑变了,地势地貌基本上还是和以前一样。”而对于那些已经消失的老建筑,侯明只有找到文管所和博物馆,从文献资料和当初遗留的黑白照片上找寻线索,从而对老建筑建模,将它们完美地复刻下来。

这并不是简单的外表复原,必须要弄清楚建筑结构,比如吊脚楼是如何承重,院子的天井应该是朝着哪个方向等一系列繁琐的细节问题。侯明觉得这是作为动画人最基本的要求,哪怕作品是幻想题材,但也必须严谨,而不是想当然。“所以我们做动画的人基本什么都懂点,又是建筑师,又是医生,又是城市规划师。”他自豪地表示,根据这部动画,可以完美地复刻出一模一样的老重庆城来。

一直到现在,这部作品还在不停地改动中,每年都会添加一些新的场景。“做了过去、现在,我也在试着创作未来的重庆。”侯明说。他画过几张样稿,一张是科幻风格,未来的重庆变成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大都市;另一张则有些骇人,曾经繁华的城市一片疮痍。侯明的解释带着艺术家的意味,“未来的可能性太多了,这张是核战争过后的重庆。”

当动画照进现实

虽然《数字老重庆》意义非凡,但侯明还是不敢把精力和资金过多地投入到原创动画中去。“虽然有些可悲,但是我还是要说,原创肯定死。”侯明说,“做动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按照一般能上院线的动画来看,基本上一分钟的成本价都在10万元以上。而目前大多数动画工作室只能靠着商业动画维持生计,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造成动画行业既无精品团队,也无精品项目,市场价格自然就上不去,动画企业也就无法持续发展。

但即便有着如此悲观的念头,侯明还是觉得“动画始终要走原创之路,才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来维持发展”。在他的想法中,原创动画需要“落地”。他还想过建立一个类似方特公园的创意文化乐园,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能够放进去一个球幕影院,还能放进去全息影像体验,加上3D打印和扫描等功能,人们可以在里面玩上两三个小时。

而对于《数字老重庆》的未来,侯明也在畅想,“人们带着3D设备,步入特殊场地,就能看到逼真的3D老重庆,你可以选择在其中游玩,也可以参与互动性很强的游戏。比如亲自参与抗战,或是在未来的重庆消灭入侵的外星人和怪兽。”

除了《数字老重庆》,侯明还设计了许多其他的本土原创作品,例如儿时耳熟能详的“熊噶婆”和“麻老虎”。就算原创动画之路难行,侯明还是继续坚持着。正如他在微信中写到的:“动画梦是我的一个重要情结,现在还解不开。”

作者:刘惟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资产证券化监管演变论文下一篇:物流企业仓储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