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企业经济论文

2022-05-0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计量管理企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计量管理工作是一个协调监督的过程,是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计量管理涉及整个质量管理活动,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计量保证。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能存在任何的瑕疵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而作为计量管理人员更应该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严格控制计量监管工作,尽可能在计量过程中降低出错率。

计量管理企业经济论文 篇1:

计量管理成木控制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计量管理成本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成本情况,运用“戴明环”即PDCA循环管理控制对计量管理成本进行控制,从基础投资成本上达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计量计量管理PDCA循环 量值传递量值溯源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计量检定机构如何更好地为企事业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同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实力、增强活力,为企事业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服务,依法提供公正、准确、具有法律效力的计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完善的计量组织管理机构有利于推动科研生产、确保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企业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二、现状分析

为实现专业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必须为生产一线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器具。企业计量机构应有完整的计量管理体系,作为计量机构其主要管理的内容有:1、负责测量器具科学配备;2、对测量器具安排并执行好周期检定计划,严格控制测量器具的量值准确性;3、计量标准器具的科学配备;4、加强标准计量器具的检定计划与量值传递溯源监督;5、对计量器具与测量器具进行的维修、管理等工作。合理的计量管理体系可保证量值能准确传递到生产一线,确保全部测量器具合格、受控。为科研、生产、经营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需要完整的计量管理工作体系来支撑,完整的计量管理工作体系将产生高额的计量管理成本,对计量管理成本控制不合理不科学相应的提高了计量管理成本,造成资金积压、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计量管理成本也即提高产品成本。在现阶段市场发展形势下,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产品竞争力差,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下,要实现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的目的,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控制方式对计量管理成本进行控制,这对保障企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能降耗,保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分析解决 从如何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人手,结合计量工作性质,分析了计量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计量管理的问题出发,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运用“戴明环”(PDCA循环)改进方式以及价值型经济评价指标的评价算法对计量管理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在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控制计量管理成本,从而达到计量管理成本控制的目的。

计量管理工作要为企业的降本增效担当起应尽的职责,就應对计量管理成本的构成、管理的原则和任务、管理的内容和日常管理有所作为。从计量管理成本构成要素看,新增仪器仪表购置费和委外修理检定费的费用占整个计量管理成本的70%。对这两方面进行成本控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计量管理工作主要还是对计量标准的各项管理,建立计量标准的计量管理成本中都包含新增仪器仪表购置费和委外修理检定费的费用这两个方面。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对建立计量标准从采购到日常管理维护都有详细的管理要求,其产生的计量管理成本费用不容忽视,对其计量管理成本的合理控制对保证测量仪器设备的量值统一与准确、降低产品成本都起到应尽的职责。

对应计量标准而产生的计量管理成本的控制,从计量标准建立的初期就开始根据其计量管理的特点进行成本控制分析了。计量标准建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从科研、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与产品类型紧密结合,提出建立部门、行业或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的等级或技术要求,建立时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在科研、生产、试验投入和提供用户服务前,依据需要对购人测量器具的配置进行策划,在市场经济时代,应更多的从市场角度考虑,选择和使用计量器具应考虑其经济性。经济性是计量器具的成本,包括基本成本、安装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

四、戴明环运用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思路,从产品研发到批量生产的需要运用经济效益分析,依据需要对计量管理成本进行经济有效地控制。利用PDCA{~]gql作流程、价值型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评价方法以及净现值分析的原理,对企业的计量管理成本进行分析,在满足产品高质量高要求的前提下,总结出一个经济有效地计量管理成本控制的方法,从而达到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发展、降低产品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成本控制策划阶段(即P阶段):根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出台以后,各级部门围绕公司方针目标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分解实现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其中包括需要制订或完善本级组织质量(策划)计划和相适应的体系文件。这就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中的P的策划。

成本控制实施阶段(即D阶段):在计量管理成本中建立计量标准也是企业的基础项目投资,同样可采用项目经济指标进行评价,根据不同的评价深度要求和可获得的资料的多少,以及项目本身和所处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投资项目的经济效果。用投资项目对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分析,用价值型指标进行计算分析。

成本控制检查阶段(即c阶段):通过实施阶段的经济评价指标的分析,判别对建立计量标准过程的分析,经过经济有效的计量管理对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否有明显成效,并从而降低产品的基础成本;而且对产品质量的确定有控制作用、提高作用、稳定作用以及产品质量数据的权威性。

成本控制改进阶段(即A阶段):计量管理部门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定期对计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对评审出的问题提出意见,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以全面控制企业成本为指导,通过对计量管理成本控制过程中各方面、各环节按PDCA循环原理进行分析控制,可使计量管理成本控制得到细化与升级,促使费用要素的确定与经营费用、成本费用、期间费用的核算与控制体系更加完善,提高单位企业成本的控制水平。

结合公司产品结构、科研发展以及市场预测的变化,所采购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从在变更、精度提升以及功能完善,都导致现有建立的计量标准的检定手段无法进行检定控制测量仪器的量值。这就需要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计量管理控制成本的方式,再对建立计量标准进行一个PDCA循环管理分析,从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以及计量检定手段,完善产业链中的技术基础工作。

五、结束语

结合科学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从中总结出利用有效的计量管理方式控制产品生产成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利用项目经济评价值指标进行预测时,融人当时对市场需求分析的预测以及保守预测的计算,使得评价指标数据更加科学。

(2)用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预测,分析两种计量管理的差异,从而反映出计量管理对成本控制的特点。

(3)总结出经济有效的计量管理方式控制成本的模式,判断指标紧扣市场脉搏和企业产品经营方向,使得企业从整体投资项目上降低前期初始投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完善了企业管理的内容。

(4)结合科学的PDCA循环管理流程,使计量管理控制过程科学合理,计量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运用计量管理控制成本始有助于全面提高企业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的整体素质,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计量保证,还加强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经济评价指标的运用,有利于计量管理中建立计量标准的确定,且合理的分析研究解决了建立与实际利用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余作.PDCA循环法在公企业贯标中的应用.中国计算机用户网.2008年

[2]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组织编写.计量管理基础.第12卷.原子能出版社2002年.65-78

[5l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组织编写.计量技术管理基础.第11卷.原子能出版社2002年.90-110

[4]赵若江.我国企业计量的发展和展望.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5]毛铮铮.计量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日报.2005年

[8]王峰.试论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中国计量.2000年第9期.20-25

作者:吴群

计量管理企业经济论文 篇2:

如何实现有效的计量管理

摘 要:计量管理工作是一个协调监督的过程,是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计量管理涉及整个质量管理活动,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计量保证。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能存在任何的瑕疵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而作为计量管理人员更应该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严格控制计量监管工作,尽可能在计量过程中降低出错率。

关键词:计量管理;质量;标准化

0 引言

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基础的技术性工作,它关系着企业能否健康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计量仪器和人员的管理,合理的分析计量过程和数据,才能使计量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1 有效计量管理的基础

计量管理为产品提供最根本、最基础的质量保证,计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层次,计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从原材料、加工过程到成品,计量工作是企业在成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基础,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控制产品质量最基本的条件。

1.1 计量管理的特性

计量管理有四大特性:

①准确性,是指计量结果与被测量值的接近程度,准确性是计量管理的基本特性;

②一致性,计量结果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是有效计量的基本要求;

③溯源性,保证有效计量,所有的量值必须由相同的基准传递;

④法制性,计量的本身社会性要求计量要有法律作为保障。

1.2 计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计量管理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法制管理方法,通过制定法律来约束所有参与人员,使计量结果更真实有效;行政管理方法,单位通过制定相应的计量标准来控制有效计量;技术管理方法,通过控制生产过程和工艺参数的技术指标来有效计量;还有经济管理方法,通过企业的奖惩措施来实现有效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方法,定统一标准,流程来完成有效的计量管理;宣传教育方法,社会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使大家明白有效计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现代化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使计量效果更准确。

1.3 计量人员的管理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调整计量人员的结构,控制计量人员数量,提高计量人员素质,来实现有效的计量管理。从事计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计量管理和计量技能,借助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计量行业各个部门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高素质的计量人才使计量标准法律法规的实施更完善,使先进计量技术的应用更合理。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推进计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计量技术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企业整体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投入最少的计量人员和计量设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每一个企业计量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新问题,是企业效益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经济发展就有牢固的基础,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2 有效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2.1 计量单位的仪器更新换代问题

对于计量机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的有测量更精确、功能更完善的仪器出现,测量仪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功能完善的测量仪器能够更好的检测出问题,不但能使测量人员在操作上更简便,对经验技术的要求更低,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错误的发生频率,提高了计量部门的准确度。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加企业的信誉度。计量仪器的更新换代不但计量机构要重视,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在计量仪器上花更大的财力和精力,使得计量仪器能够及时的更新。

2.2 测量人员的检测水平

计量检测人员首先应该具备专业的检测知识和检测流程,一旦检测机构存在不合格的测量人才时,就会给企业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以至于给后续生产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对于计量人员使用的时候要严格要求其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是每一位检测人员都要提高的知识。

定期的计量人才培养计划才是最重要的人才培训目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在岗人员培训工作,仪器计量人员的定期培训也是人才的一种充分利用,能够更好的体现计量机构的检测能力和业务水平,使计量人员拥有现代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是计量机构必不可少的条件。相对于计量机构来说,培训能提高计量人员的个人素质,增强个人的计量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个计量人员成为合格的计量人才。

2.3 计量机构责任分工要明确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依靠内部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计量仪器,而且更需要一个合理且明确的分工制度。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分工责任表,把绩效和责任进行捆绑分配到各人,从而能在问题出现以后能很好地找出和解决问题。如果计量责任在工作的分工上没有明确的标注,会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浪费了时间、精力和财力,严重阻碍了计量有效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计量机构的发展,明确责任并合理的分工是计量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加强计量人员的企业责任心,对计量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使企业能良性健康发展。

2.4 计量机构的管理创新

对计量机构内部的计量人员进行创新管理,计量机构内部的创新包括:管理体制的创新、仪器的监管、仪器计量人员的操作创新。对于管理体制创新就应该要加强管理人员对人员结构和岗位的创新,调整人员结构能大大的提高人员的利用率,岗位创新则可以弥补因岗位空白而产生的问题。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合理对计量机构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对人员的高效利用。计量机构的改革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计量人员的失误,同时,也会减少计量机构中存在各种问题,会在社会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是对计量工作人员的一种减负,对于计量机构也是一种量化工作的表现。

2.5 健全计量机构管理体制

计量机构对于仪器计量有效性的管理好与坏,可以整体归结为计量机构的管理体制是否健全。良好的计量检测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健全的管理体制,这是最理想的计量机构组成。但这些仅仅是硬件上满足了需求,要想使机构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善有效的监管体制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监督管理和反馈制度可以促进计量机构的发展,反之,不健全、不合理的监管制度会给计量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机构内部人员彼此之间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的情况,就会出现漏洞,工作中会出现计量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同时遗漏或者重复管理的情况,在问题面前也会存在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都是制度欠佳的体现。

制度只是制度,要想把制度转变为有效的管理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是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在计量机构中施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了。计量是一个精细活,要想做好这份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工作责任的重要性;其次,要尽可能熟悉各种设备的准确使用,以及一些新设备的新功能,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出错率;最后是要机构上下一心,上层管理做好监管,下层员工能够奉行准则,这样才能够使得工作顺利进展。

3 结束语

有效的计量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应该严格的控制计量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管理途径。切实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准确度、精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计量管理工作是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的工作,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计量管理贯穿到企业原料、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直接为原料、生产、经营提供最重要的质量保证。企业高度重视计量管理工作,把计量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所以,有效的计量管理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参 考 文 献

[1] 彭仲蜀.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创新计量管理工作[J].东方机电,2012(1).

[2] 吴阳.计量管理在日常检定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4).

作者:赵杰

计量管理企业经济论文 篇3:

浅谈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

摘要:本文在分析加强计量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计量器的科学管理制度,并且加强计量机构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奖惩制度,以及加快质量管理中心的建立和加强计量数据的有效管理等。

关键词:计量机构 全面质量管理 实施办法

0 引言

近这些年来,我们儋州市那大镇企业管理办开展针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并且要求这些进行节能降耗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企业管理上缺乏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从而导致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计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加强企业对计量管理的认识,意识到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1 加强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计量管理,因此,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1.1 计量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

计量是产品质量最基本的保证,产品质量的特性需要用计量数据才能准确可靠。如果没有计量的测试、监督保证,产品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如果企业的计量器具不合格,产品的几何尺寸就不可能合格。因此产品质量必需经过精密的测试来控制。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的检测分析到生产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质量监测控制,直至成品半成品检验都必需有计量测试层层把关,严格控制。

1.2 计量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节能降耗,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加强计量管理,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能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树立了计量就是计钱的理念”。

2 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

通过上述认识到计量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计量管理的必要性后,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采取怎样的实施办法?

2.1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

企业必须建立和不断地完善计量规章制度,保证企业计量检测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使计量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

比较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必须包括计量培训制度,计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计量器的采购、入库和流转制度,计量器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计量器的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以及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除了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菲根鲍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通过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结构,加强内部质量审核,对质量体系做出诊断,对已经查出的不合格要及时矫正,对潜在的不合格要做出有效预防,才能使质量体系进入良好循环,形成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

2.2 建立计量器的科学管理制度

科学管理计量器具,能够提高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风险,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

那么,如何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呢?首先,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计量、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需要确定计量检测点,配备符合使用要求的计量器具,明确规定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器具的型号、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其次,编制本单位计量器具管理账册,制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方法和周期检定计划,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企业还应对计量器具实施标志管理,标志要注明检日期,有效期和检定单位,建立计量器具档案,有专人负责,其内容包括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明细、使用保管人姓名、检定合格证书、维修记录、计量装置设计、安装技术图纸资料,计量仪表使用说明书等部分。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出明显标志。

2.3 加强计量机构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奖惩制度

提高计量机构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有效保障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质量终身制原则,落实检验报告互检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检定和校准质量,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技术人员的水平要与检定和校准技术的更新速度相适应。第二,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作用,组织技术交流会,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对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第三,检定和校准人员增强责任感,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所有涉及的要素和过程都控制好,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第四,不断提高检定人员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以适应特殊情况和特殊顾客的要求。第五,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培训和论文交流活动。

为了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让技术人员的经济效益与计量检验质量紧密挂钩,加强计量机构质量管理奖惩制度。通过奖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加快人员对于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的相关性,同时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全员的参与,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4 加快质量管理中心的建立和加强计量数据的有效管理

为了使计量机构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我们应该建立以质量为中心任务的质量管理中心。一个完整的建立程序是建立有效质量体的基本保证,质量体系是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稳定存在的,没有严格的制订程序作为保障是很难产生的,全面质量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在实践中,质量体系的建立通常有分析质量环、研究具体组织结构、形成文件、全员培训、质量体系审核和复审等步骤。其中,质量环是质量体系建立的基础,它是质量形成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研究具体组织结构,则是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关系到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实施效果。

无论是企业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检测,还是生产工艺监测控制,都是需要依靠准确有效的计量检测数据。计量检测数据,不仅能够考核装置或设备的工作能效,还能为企业的技术革新提供有效的技术来源。生产操作人员最熟悉装置流程的关联性、设备的负荷、计量器具的稳定性以及物料的损失情况,让他们确认生产控制计量数据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相应的计量职能部门应对他们进行监督执行。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要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

计量工作是一项既是古老,又是新兴的事业,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就需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方法准确,只有设备齐全的准确测量,才能有效准确的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控制过程产品质量和终端产品质量。

故此,企业必须加强认识计量管理的必要性,在计量机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办法上,可以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计量器的科学管理制度,并且加强计量机构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奖惩制度,以及加快质量管理中心的建立和加强计量数据的有效管理等。

有关计量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日后深入研究。水平有限,故搁笔于此,希望本文能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吴军.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J].现代企业管理.2007(08).

[2]张东维.计量校验质量管理实施[J].计量与校验.2005(11).

[3]张春明.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分析[M].海南工业机械出版社.2007年.

[4]王晓明.计量机构校验质量对于企业经济的影响[M].内蒙古出版社.2007年.

[5]唐涛涛,陈炼.计测技术[J].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三零四研究所,2008(05).

作者:蒲正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路部门绩效管理论文下一篇:立法确认循环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