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四全育人工作研究——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大学生新媒体中心建设为例

2022-09-12

2016年,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他还强调,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主题及思路

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是伴随着鼠标和键盘成长的“网络原住民”, 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是因网而生、因网而聚、因网而增。“互联网+”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过不了互联网关, 那就过不了时代关。新时代迫切需要我们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 依托新媒体平台, 搭建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 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 把握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 扎实开展网络育人, 做到“学生在哪里, 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

(一) 全员育人

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平台本身逐步扩大的粉丝基数, 发挥多方关注的优势, 通过微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 全面多样化的报道校园资讯, 做好宣传和信息整合。

(二) 全方位育人

推动新媒体与学生校园文化的高度融合, 推送内容覆盖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社团活动等。利用公众号、QQ空间、抖音等平台实现多路径复合传播, 推动网络育人全方位、最大化、可持续发展。

(三) 全程育人

从新手入校的开学季, 到老生离校的毕业季, 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微信推文中, 打造师生精神家园。利用平台活动, 提高用户粘度, 使网络育人贯穿大学生生涯始终, 真正体现全程育人。

(四) 全心全意育人

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学院“我在乎你”精神, 以理解包容、关爱支持为主, 杜绝包办袒护和放纵姑息。立足教书育人之本, 以高度的热情、无限的投入, 全心全意育人。

二、实施办法和过程

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坚持生活服务为前提, 文化娱乐为基础, 教育教学是关键, 思想引领为目标。着力在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中建立时时可得, 处处可及的良好育人生态, 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 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一) 内容为王, 吸引学生, 服务学生

在内容选题上, 坚持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公众号、校园空间等平台在运营过程中,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软软”校园空间, 日常发布校内外的新闻时事、大型活动、失物招领等内容, 畅通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渠道, 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快速。参照开学季、考试周、节日等特殊事件节点, 开展“学长学姐带你看校园”“军训手绘海报评比”“母亲节说说心里话”“清明诗朗诵”“人民的名义配音”“苏工时景”等主题活动, 切实满足学生刚需, 吸引和服务更多学生群体, 做到教育主体的全覆盖。同时, 注重留言区内容建设, 通过这一平台倾听学生的呼声, 收集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 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更好的推进各项工作展开。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舆论做好正向的、育人式的筛选和引导, 通过开放式的交流形成育人合力, 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达到利用新媒体立德树人的良好效果。

(二) 打造品牌, 思想引领, 提升素养

1. 石湖微访谈, 树立良好职业理念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用型教育, 致力于给学生传授某种职业技能, 让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作为一所高职院校, 坚持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性、职业性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开展“石湖微访谈”活动, 邀请劳模工匠、艺术名家、企业精英分享人生故事, 有助于让学生产生工匠精神的萌芽。在活动过程中, 让学生被苏人匠心所感染, 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 逐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使之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 形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及完善的责任意识, 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念, 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

2. 软软下午茶, 让谈心谈话有意思

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树立职业化、专业化的形象, 更需要想学生所想, 知学生所需, 树立风趣幽默、可爱可亲的多样化形象。“软软下午茶”系列活动, 通过更加贴近学生的座谈会主题, 了解学生心声, 在师生间搭建起一座温馨的桥梁。将乏味但正确的观念,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口吻或者方式, 让他们欣然接受, 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座谈会组织形式更加轻松, 让学生放下心理防线与老师真诚交流, 将学生害怕的谈心谈话变成学生口中的“辅导员请喝下午茶”。通过线下面对面交流, 拉近学生距离, 将思政工作内化于活动过程中, 更好服务学生;通过整合活动内容, 线上平台进行推送, 将思政工作外化于网络宣传, 扩大教育影响力。

(三) 以点带面, 发挥辐射, 全面开花

组建大学生新媒体团队, 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空间、抖音平台等各种载体将思政教育寓于其中。“青春软件院”微信公众号主要负责各类学生活动的推送, 通过学生行为的进一步播散, 教育影响同龄伙伴, 让活动不仅影响几个人, 而是教育触动更多的人, 形成多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格局。“软软”校园空间实时发布学院新闻公告、提供失物招领、线上表白、权益申诉等各类服务, 构建迅速及时的交流平台, 提升思政宣传的时效性。PU平台发布活动, 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积极性, 真实记录学生活动参与情况, 保证思政工作开展的规范化、制度化、数据化。抖音平台通过创作主题为爱国、诚信、感恩等的动画小视频, 吸引更多学生关注, 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 扩大网络思政工作的感召力。

三、主要成效

自“青春软件院”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 发布微信推送300余篇, 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关注量和互动持续增长。软软校园空间积累粉丝1334位, 拥有21万访客, 单条最高浏览量破万。抖音平台, 粉丝2.6万, 获得40.5万的点赞量, 单个视频最高浏览量为一千三百多万。指导学生录制包括毕业季微视频、《石湖微访谈》采访类视频、《我是大苏探》、《远方的格桑花》微电影等视频作品20余部。真正做到玩转新媒体, 打造朋友圈, 让网络思政工作引领校园新风尚, 绽放青春正能量。

四、总结和反思

坚持“内容为王、思想为王”, 立足育人根本开展活动。将学生学习生活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相结合, 注重品牌活动的策划和总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加强以学生为导向的“接地气”的创作机制, 利用学生主力军传播正能量, 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育人工作建设中。坚持联合多方投身网络育人, 发挥协同育人聚合效应, 增强平台互动。加强辅导员网络思政能力提升的培训和对外交流, 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 实现资源的聚合与共享, 发挥合力作用, 提高互动反馈的频率, 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和育人能力。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网络平台日益成为斗争的主阵地。探索运用新模式新方法, 建好用好校园网络媒体, 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思政教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议初中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