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22-09-14

数学课在许多中专学生心目中, 往往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 连贯性强, 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 畏而生厌, 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另外, 中专学生本来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所以学生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也就失去学习的动力, 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下滑。因此, 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

1 明确学习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许多专业科目中的重要运用。正因为学生在学习了相关数学知识并能真正体会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大大地提高, 也正是因为有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才能产生学生数学的动力。

2 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这一特点, 将生动形象的图片、影像资料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并运用具体鲜明, 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 才能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的同时领会了数学知识。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提高知识素养、组织能力和理论水平。平时做个有心人, 在工作之余研究数学在生活及其它各方面的运用。这样, 将生活实例移到课堂, 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而是非常有用的生活工具,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在教学中我们不再将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将其视为主动探究者,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命等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要真正转变教学理念, 认真学习和解读课改标准, 明确教学的理念, 目标及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 活跃和谐生动, 张驰有效的理念气氛,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我会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 鼓励学生“敢问”, 教学生“会问”, 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注意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猜想方法, 引导学生大胆设问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 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 推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应给予充分肯定, 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 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 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 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3 变换教学形式

除了在改进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根据各类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情况, 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灵活运用符号、文字、图形, 动画、声音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 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掌握综合应用文字, 图片, 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 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生涩、陌生,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因材施教, 培养兴趣。在数学学习上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基础高低、兴趣差异, 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 以适应不同需要, 使各类学生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基础差的学生讲课时要注意浅显易懂, 对基础好的学生则可寓理深刻一些。布置的练习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 对基础差的学生多练一些基础题;对基础好的学生可布置一些灵活题目和难度较大的思考题, 使每人学有所获, 有所进步。同时认真做好辅导工作, 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 要随时注意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教学节奏的快慢, 教学内容的深浅,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语言的轻重, 以保持教学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任何一个班级,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果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课堂教学必须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准, 结果会有部分学生“吃不饱”, 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以后, 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如果不注意对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培养, 很可能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而且, 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开放, 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课外活动。因此, 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学中开设数学专题活动课, 组织实验、兴趣、创新为一体的活动小组, 采取试验、制作、讲座、游戏、竞猜、阅读、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竞赛等形式进行活动。做到有活动计划, 有实施教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专题讲座、数学学习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开展数学实习作业等来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 重视师生情感受的培养, 内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学不好数学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如何改变学生这种对学习数学无动于衷, 漠不关心的态度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 从而对学习产生新的热情, 强化兴趣。在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学功能, 尽量避免消极作用。例如:在例题教学中, 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后,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给出板书展示, 教师再及时激励。对于课后作业完成效果不错或考试成绩很理想或有进步的同学我会在班级进行表扬, 加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能个别辅导, 融情于教学中, 学生的感触就会更加深刻了。对数学的喜爱之情就更具有持久性、深入性和主动性。

总之, 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 努力钻研教材, 发掘教学内容中有用的素材, 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 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 妙趣横生, 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 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 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 “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 掌握某种事物, 力求参与某项活动, 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因此,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改变观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海南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下一篇: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