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出低效慢功的困境——谈提高农村体育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方法

2022-09-12

根据笔者2 0年教学体会及对本市农村学校的调查, 发现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对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不显著, 无论是体育比赛, 还是平时素质检测皆难尽人意。究其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是首先重视程度不够, 师资力量配备薄弱, 体育教师课时任务较多, 一般每周要达到1 6~2 0节课, 其次是旧的一套教学内容和模式在工作中已根深蒂固。在看待体育教学工作时存在片面性, 只看到各类体育竞赛获得的名次给学校、个人带来多少荣誉, 而忽略了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只看到个别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 而不是整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第三是教育观念滞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课程如何改革、健康地向更深层次发展, 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已是改革学校体育的一个主旋律。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 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还是较为突出,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还是不能摆正。其实, 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 总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通过课后反思及时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创新教法等不断总结积累, 找到反馈的信息, 在以后备课中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调整, 以便在同轨班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想我们农村体育要我们走出低效慢功的困境必须大力提倡“有效备课”。笔者的尝试认为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备课”,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备课要有的放矢, 循序渐进

这里的计划包括学年计划, 学期计划, 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每学期的开始都会上交一份课时计划, 这份计划应该是建立在单元.学期.学年计划的基础上的。对一段时间学生应达成哪些目标, 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 然后将其细化到每一次教案的编写当中。计划构设的周密, 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 不能这堂课想备什么就备什么, 想上什么就上什么。从目标的达成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 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的衔接, 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

通常体育教师被一次课要上好几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年段。笔者现在就是教初-年段班级, 意味着备好的一次课要上多遍。如果设计的很完美, 那完全按照教案所写重复几遍也未尝不可。但一般情况下在上完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后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那么就应该及时更改教案, 在以后的班级上课当中体现修改后的完善部分, 依次改进, 这样上到最后一个班级, 就应该是备课最有效, 上课最有效地一次课了。

2 备课要形式多样, 与时俱进

在备课的形式上不必拘泥于以往的传统模式, 以前我们的体育教案都是表格式的, 现在有叙述式的, 框架式的教案, 笔者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但要在必备的几个基本环节写清楚的前提下备出特色, 备出新意。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 自己的思想, 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 我们可以完全接受。如在备每一次课的“开始与准备”部分时应多花些心思, 可以用设惑的语言, 也可以用于练习内容相关的游戏等等,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慢跑+徒手操”。对于那些确实有健身价值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学生不太喜欢的教材, 要通过改造使其“游戏化”, 在游戏竞赛中使用, 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让运动技能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课堂”, 让生命发展成为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真正目标。这就要求备课得有新意.有特色了, 与之结合起来的课堂才会有生机。

3 备课要反思得失, 精益求精

课前备课无论多么详细、多么周密, 它处于教学预设阶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而且体育课堂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 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 教学环境从教室移到操场, 学生活动范围变大, 且活动兴趣各不相同, 使体育课堂教学具备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 教师在备课时是很难准确预料和判断的。通过二次备课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轻松应对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 合理运用课堂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课堂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教师只有找到问题所在, 及时改变调整教学策略, 并关注学生情绪变化, 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 形成积极的心理,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每一节课结束后,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回顾教学实践过程, 在二次备课中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 反思教学中得与失。 (2) 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 (3) 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 (4) 反思场地器材的布置。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研究, 在思想碰撞中不断积累研究素材、积累成功的经验, 才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因此, 提倡我们体育教师将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相结合起来, 对原本教案进行修改及补充, 这种植根于真实的课堂并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撰写, 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意义非凡。实践证明, 二次备课是有效备课的体现, 有助于教师立足教学实践, 深入钻研教材, 反思、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 备课要以生为本, 因人制宜

这里的以生为本, 因人制宜是指:区别对待班级.区别对待学生。同一个年级, 班与班之间存在整体差异;同一个班,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性质。比如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 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不能偏废任何课程资源, 特别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注意将一些新兴的、有趣的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但对传统的体操、田径、武术等传统教材也不能完全丢弃。在确定运动技能领域各水平学段的具体教材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绝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接受能力, 特别是在初一阶段, 应少选择成人化、竞技化的教材内容。应注重学生基本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应摒弃传统教材中繁、难、偏的内容, 对健身性差的技术要求过高的、终身性不够的, 要逐渐淡出学习的范畴。体育教师在备课适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区别对待。在备课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 如学习某一项技术, 这个班可能一次课就已经掌握了, 另外班级却可能需要两次课或更多的时间;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先有后, 学生的学习.练习时间是占绝大多数的, 预设每一次练习学生所需的大致时间, 这样才不会使课显得仓促, 也不会使课显得松散。这都要求教师在教案中有区分注明, 相信教学效果会更显著。

以上所述, 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浅见, 在以后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总结提高, 愿求教于大家。

摘要:农村体育要我们走出低效慢功的困境必须大力提倡“有效备课”。笔者从几方面阐述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备课”。

关键词:体育,有效备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训练学角度浅析赛场气氛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下一篇:电网运行中相距较近线路处理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