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别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高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论文 篇1:

职业学校进行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摘要:职业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是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职业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形成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文章指出了专业文化建设的思路,阐述了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进行专业文化建设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专业文化建设

当前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方兴未艾,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管理者的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职业学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富有生命力,必须同企业一样树立品牌形象,培育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突出专业文化的建设,一旦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就会构成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形成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1]专业文化可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专业文化的核心是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2]

一、专业文化建设思路

专业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专业文化建设应在学校统一的文化思路下,结合所服务的行业特色,进行具体的专业文化方案策划。专业文化建设包括专业核心文化因子的提炼、专业环境文化建设、师生专业行为总纲及专业行为细则的确定,以及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专业文化充满活力,使其落地生根于师生的心,外化于行。

专业文化建设,应该瞄准未来发展,对专业文化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运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随着量的积累,必然会有质的变化,才能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引领专业发展。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施举措

1.专业文化因子的提炼

专业文化因子是该专业师生对学校专业的发展以及情感责任的看法、态度、愿景和观念,是存在于师生行为观念中的一种因子。专业文化因子首先与学校的文化是吻合的,其次还要融合制造类企业的文化精髓。提炼专业文化因子的举措有以下方面:

(1)组织学习。系统学习学校层面的文化精神内涵;收集世界五百强企业尤其制造类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组织学习。

(2)头脑风暴。广泛征集专业文化因子。对象分别包括学生、教师以及企业经理。学生可采用调查问卷法,另可召开专业文化建设专题会议,邀请企业经理与系部教师共同参与,每人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集中汇总,提炼出大家一致认可的理念;对以上信息反复研究加工,用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简明扼要的词概括,在征得团队成员认可的基础上,提炼升华为专业的文化因子。

提出专业文化因子后,专业的物质文化建设、专业制度文化建设以及师生的专业活动中都需围绕此核心进行,如在班级、实训楼等地方以墙壁悬挂、黑板报等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专业精神文化,在系部网站上建立专业文化专栏,使师生耳濡目染,置身于精神文化熏陶中。

2.专业环境文化建设

一是专业实训室环境文化建设,包括实训室外围和实训室内部建设。

实训室外围建设包括:

(1)设计和展示学校文化、本校特色大类专业文化精神。

(2)专业展示区,包括专业建设已经获得的荣誉、专业介绍,宜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

(3)优秀学生展示墙,介绍历年优秀毕业生以及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建立长期遴选宣传机制,为学生树立榜样。

(4)学生作品展示区,分区展示学生一年级的专业作品、二年级的专业作品、第二课堂作品、技能集训队作品、创新作品,形式要多样,表现手法要创新,可以有专业设计公司的设计,也要有一部分是学生动脑动手的设计和呈现。

(5)行业的历史沿革;新技术、新工艺及发展趋势;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专业领域的名人格言警句;合作企业的简介等。

实训室内部建设又分为一般的实训室内部文化氛围建设和“校企合作冠名实训室”的文化氛围建设。

一般来说,根据专业特点首先要在实训室中张贴醒目的各类安全标识,同时在安全设施方面某些实训车间应该配备急救药箱、安全帽等。实训室墙上可布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张贴实训室功能介绍、项目实训内容、学习目标以及相关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简介等。在实训基地的每一个岗位,张贴生产看板,看板具体内容可为设备的每一步操作过程的图片,配以精当的文字;可为产品零件图;可为生产工艺卡片等。

对于新建的实训室,在创建伊始,就要与供货商达成协议: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师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水平,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为今后的技术技能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且要根据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的情况,定期对教师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培训。这样,可以带动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向现代企业方向健康发展。

对于“校企合作冠名实训室”,可以由企业为主进行硬件的布置,环境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布置,墙上张贴项目开发组织机构、项目介绍、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等等,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室,就能感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

二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所在的教室是班级文化的外观,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积极向上、充满情趣和体现班级思想的教室布置,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可以成立由企业经理、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顾问团队,为班级文化布置指导方向——引企业文化进校园,将学校文化主旋律和班级的专业特色、班级学生的集体特色有效融合。其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赞助配合,设立班级文化建设创意奖,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推动班级特色文化发展的脚步。

3.专业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职业学校的灵魂,在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创建和管理中,除了传统的针对实习训练的有关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要求,还要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中,落实“6S”管理模式,模拟企业的现场环境,进行仿真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行,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对学生日后就业的行为、心理素养等的培养,都是比较适合的,值得推广。

专业制度主要包括各种规章制度、职业规范、工作守则、道德规范等。如机电专业,其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全实训室管理制度。根据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制度;根据实训室的教学功能和实训项目特点制定严格操作规程;设备物资实行专人管理,使实训教学、设备物资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这些制度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有针对实训指导老师的、实训室管理员的、任课教师的以及学生的。这些制度的制定不但要有文化内涵,更要体现专业性,要具有专业的行为规范,并且保证措施要得力,执行要到位,使实训教学正常有序。

(2)落实实训室管理制度。将重要岗位的职责、流程、标准上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使人人知制度,人人遵守制度。重视常规制度落实,做到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每节课的相应工作制度的落实。突出安全制度的实施,安全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室安全文化主要从各类安全标识、安全设施中体现出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和修养,加强学生的安全责任心。

4.专业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3]专业行为文化的主体包含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规范教师专业行为,引领教师做专业文化的执行者;明确学生发展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专业文化的践行者。

(1)教师专业团队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只有成为教师的共识,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熏陶和感染学生。如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企业锻炼、到校内入驻企业沉浸式体验,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成立专业名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为产学研助推力量。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项目:技能大赛、创新比赛、企业实际项目承接等项目化工作,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能从主观上提升自己,从根本上增强对专业的归属感。

(2)学生专业活动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同专业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专业行动总纲,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归属,也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具体活动有:

①听企业领导者“传道”。企业领导者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可能会影响一名青少年的一生。定期邀请企业老总结合实战经验做专题讲座,将“企业家讲坛”搬进校园,有条件的可通过校园媒体等将记录真实地传播到同学们的面前。

②听企业工程师“授业”。请企业里的工程师介绍工作中的专业知识,介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帮助同学们扎实专业功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学生学术思想的汲取和实践经验的吸收搭就平台。如我校“金纬冠名班”的学生每周有一次讲座课程,金纬机械公司安排了不同的工程师就不同主题给学生介绍,如“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品质管理”、“设备运营”、“设备工艺”等等。

③冠名班的活动。冠名企业将鲜明的企业文化气息通过班级布置、课程设置以及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活动融入了班级文化中,这种气息能给班级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熏陶和吸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企业的感情,增强对班级团队的感情,营造蓬勃向上的班风,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④参观学习,拓展视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电博会参观、专业设备展览参观等,让学生通过现场感受,拓宽视野,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专业方向和就业的前景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⑤工学交替模式多样化,提升团队专业素质。提供校内校外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教学计划刚柔相济,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例如我校金纬班学生暑假时间,进入企业一线工学交替实习一个月,让学生在思维空间拉近学校课堂与生产现场的距离;数控维修专业班级学生在普车师傅的指导下,利用车床“休训”间隙,采用“2对5”的师徒教学模式,进行普车三级保养,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机电专业学生电气整周实训,安排入驻企业的工程师给学生授课,并进入企业车间动手实践等。

⑥第二课堂专业知识延续拓展。开设包括软件制图、加工中心小饰品制作、机械装调、PLC与气动、电气控制系统等项目的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授课进行延伸、补充和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有这一兴趣方向的学生,组建优秀的专业小团队,增加专业学习氛围。

总之,专业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分工负责、集思广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专业成长有着强烈的指向功能,对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通过建设专业文化,引领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和实力,是学校建设品牌专业并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青.论大学中的专业文化建设[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07,23(2).

[2] 李建荣,姚婷.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

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2,(1).

[3] 唐利光.卓越锦囊——企业文化管理三十六计[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朱安莉

高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论文 篇2:

当前社会道德缺失与对策

摘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别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为保证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一是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全面了解社会现实,提高防腐拒变能力;三是要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四是要学好真本领。

关键词:道德缺失;原因;对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综合国力、国人的生产生活指数也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各项经济发展也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到吃惊。一条强大无比的中国龙正在东方腾飞起来。这是进入21世纪初任何人也否认不了的事实。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门越开越广,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随着开放改革的大潮涌了进来,并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各类人群中起着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国几千年来以来形成的道德操守也正在经受着西方垃圾的冲击,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当今社会任何人也否认不了的一种社会现状。

本文所指社会道德缺失是特指当前社会发生在一些青少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道德缺失现状。也就是说,在新的经济腾飞、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中,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黑流正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正影响着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行为,有的甚至形成了社会毒瘤和黑洞。

请看下面令人深感恐惧的事实:在校大学生马家爵只因玩扑克时产生的小矛盾而丧心病狂地采取令人难以置信的凶残手段杀了四位同窗同学后逃亡,最终被捉,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可是他的行为给被害人家庭及其本人带来的创伤到现在仍在淌着鲜血。

2003年5月,一位因不满其父亲强求其回校复读的高考落榜生,将其亲生父母杀害后塞进床底下后若无其事外出游玩,直至其父母尸体发臭引发邻居疑心才使案情大白于天下。如此人伦惨剧在中国社会上就如在平静的水中掷下一块巨大的石头,掀起了十二级地震般的撼动。

2006年10月,某城市中一个家庭里,一位年迈的外祖母正与外孙子在同时观看电视。后来,两人兴趣有别,并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而互相争夺遥控器。但不知为何,两人在争夺遥控器中,外孙子突然变得狂躁起来,并凶狠地向其外祖母发起致命的攻击而致其外祖母死亡。这宗因犯罪嫌疑人年龄太小够不上刑罚的杀人凶案,致使其父母及其外祖母一家欲哭无泪……

2008年某高校在一年内竟发生几起大学生自杀身亡事件!

纵观上述人伦惨剧,凸显中国当代社会青少年社会道德缺失的发人深省的问题。

宗族血亲的血缘亲情几千年来已形成了难以割舍的一种亲情。但在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眼中又为何变得如此淡薄和脆弱。连亲情都可以如此无情地去践踏,更何况友情、乡情、师生情、同学情?这,就是当代社会道德在青少年中的缺失!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社会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率大幅攀升,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这种社会现象正在侵蚀这社会纯洁的肌体,如不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那么人类的末日也就越来越近了。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各类高等院校,又如何去应对这种社会道德的缺失?如何去割除这个足以毁灭人类群体的毒瘤?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这种社会道德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找出问题的结症,方能对症下药,根除病灶。我认为,造成青少年学生社会道德的缺失的原因有:

一是对社会物质过于追求和依赖,缺乏对社会精神的认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也越来越上层次,各项事业特别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起来。更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中国已完全进入生活指数提高而生育数量下降的新阶段,后一代的成长完全封闭在蜜糖瓶中。这一代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了,而精神生活闭塞了,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占据着相当数量家庭的小皇帝的位置,他们有的简直把父辈当成奴隶。由于这一类人重物质轻精神,有时会做出有违人伦常理的事。

二是网络上一些不好的东西毒害着青少年学生。当代世界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科学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遍布城乡每个角落,也占据了社会的各路死角。不少青少年如饥似狂以网吧为家,不回学校不回家。一心只想进网吧者有之,不睡不喝奋战网吧而在网吧送命者有之。暴利让网吧经营者铤而走险,千方百计钻法律空子,把主意打在这些幼稚的青少年学生身上。网吧,逐渐成了毒杀青少年一代的慢性毒药。

三是随着中国深层次改革的开展,人事分配制度也逐步全国市场化,故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严重污染着学校这座白璧无瑕的殿堂,信仰产生危机。教风学风也受到严重干扰,教师不恋教,学生不想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人生,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如报上所载:某教师竟提出“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的“怪论”,还有人认为这个老师说了真话,值得肯定,而且说的是最真实最现实的理想,就更值得肯定。这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一位原来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一下子学习成绩骤降且无心向学,其父母亲情急之下追问女儿原因。女儿的回答简直令人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其女儿一本正经地回答:“现在学不学习无所谓,长大了嫁个好老公就什么都好了!”又例如:报上报道的《陈果的悲剧》,受过高等教育的陈果竟然成为歪理邪说的信徒,走上自焚的道路,被烧成重伤。陈果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在如此的环境下,青少年社会道德不缺失才怪呢!

那么,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又如何去应对这种社会态势呢?在此,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冒昧地在同仁们面前班门弄斧,以求抛砖引玉,共同磋商。

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就必须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要想国家富强起来,闭关锁国是自取灭亡之路。打开国门看世界,把外国先进的生产力引进来,把人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改革开放,扬长避短,才是我国走向富强之路!在这方面,邓小平总工程师已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之路。当然,国门打开,先进的科学技术能进来,但一些反动腐朽的西方思想也会进来。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才会消化好,抵抗坏的,才会取我所需,壮我国威,就会处于永远不败之地。

二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对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特别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经过多种筛选之后剩下的各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的后进群体。我们必须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儿女,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来不得半点的轻蔑和歧视!同时,要不断综合社会就业的实际,给学生以出自内心的引导!只有和学生交上朋友,才会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只有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才会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是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校园BBS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要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特别是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四是引导学生学好真本领,为自己的社会就业打下实实在在的基础。高职学校是培养社会技术人才的一线学校,专业性较强,只有下真工夫,才会学到真本领。为此,我们必须在教会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学好真本领、重视理论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与其他专业知识教学的老师共同沟通,广泛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熟悉他们的喜好,就像在战场上指挥员了解自己的战士一样。只有这样,才会收到效果。

总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别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为保证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一是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全面了解社会现实,提高防腐拒变能力;三是要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四是要学好真本领。

当前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当老师难,当职业教育老师更难。这就说明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的确不容易。但是,当我们了解到当前青少年社会道德缺失的状况,就知道德育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责任有多大。我们必须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为创建和谐社会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4.

[2]陈敏.高职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2(3).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郑立华

高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论文 篇3:

人人出彩视域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思考

摘 要:随着招生形势的深刻变化,2014年全国职业工作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高职院校的办学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如何从人人出彩的新视角来思考素质教育,需要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并进行积极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组织实施;人人出彩

作者简介:张春,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素质教育。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得到全面发展,取得丰硕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包括素质教育在内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然而,随着招生形势的深刻变化,2014年,全国职业工作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对高职院校在未来一般时间内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实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6月,其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素质教育。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主要任务,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特别是2006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大力推进。经过高职院校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不仅得到加强和巩固,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二)现实背景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党和国家进一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又迎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1.国家政策层面。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会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会议结束之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特别是在会议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进一步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价值追求。[2]同时,李克强在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3]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国家层面先后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及《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这充分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落实“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培养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劳动观念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塑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综合素质教育,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实现人人出彩的价值追求。

2.生源结构层面。仅以江苏省为例,这个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1)适龄生源逐年减少,招生压力增大。近年来,江苏每年参加高考的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根据从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显示,2013年,江苏全省应届高中毕业生约46万人,2014年,约43万人,到2015年,仅约40万人。由于江苏是教育大省,含各类本专科在内共有130多所高等学校,全省高等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几年,每年下达的招生计划数约40万人,其中,本科院校约21万人(含投放到外省的计划),高职院校约19万人(含投放到外省的计划)。另外,外省的高等学校每年还要在江苏投放一定规模的招生计划数。这一现实情况充分表明,高职院校的招生已经由过去的学校选择考生,转变为现在的由考生选择学校,考生上学的选择空间很大,只要想读书总是有学校可以上的。因此,高考生源减少的问题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做好招生工作,充分招到学生,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最热门的话题。同时,如何提高办学竞争力、知名度,占据生源争夺战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要务。(2)招生方式改革,在校生结构发生变化。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创新,针对高职院校而言,由过去的单一普高集中统一招生方式,改革为多种形式并存的招生方式,即在保留普高统一招生方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种招生录取方式,即:①提前单独招生方式,就是经过批准国家级示范(骨干)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可以按照当年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提前到当年的三四月份进行招生,只要省内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相关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达到4C1合格,就可以自主选择高职院校进行注册报名,在通过全省组织的文化统考和报考学校的面试后,就可以正式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6月的全国统考。②对口单招方式,就是招生对象为本省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应往届毕业生,凡是愿意并已经正式报名参加全省对口单招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参加当年4月组织的全省统考统招方式进行集中招录;也可以选择注册入学方式,直接填报最想读的高职院校便可以被录取。③注册入学方式,就是凡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因为成绩较差未被统一录取批次录取的考生,只要想上学,就可以在同意参加注册招生的高职院校中选择填报志愿并进行最终确认。招生方式的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然导致在校学生的质量和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对于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客观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关于人的素质的概念

研究素质教育有必要对什么是人的素质做些了解。《词海》对人的素质一词有三种解释:一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素质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或者说是由人的身体、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人格特征。其中,生理素质包括生理机能、运动技能、体质和体型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识、需要、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与非智力方面的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规范、文化科学知识、劳动生产技能、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只有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1845年在爱北斐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活动家讨论会上发表的演讲中,由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在1845—1846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等概念,并认为“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4]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基于素质教育新的背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五个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坚定的政治品质,即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即持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树立远大的人生发展目标,增强法律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即以弘扬周恩来精神为主线,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带头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热爱集体、奉献社会,诚实守信、学会感恩的良好风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人文科技素质教育。主要提高文化品味,即不断丰富学生人文社科类的知识,了解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会学习、会表达、会沟通,增强与自然、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丰富科技知识,即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动态,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技术思维能力;提升欣赏水平,即加强艺术美学教育,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生活、情趣高雅。

3.职业能力素质教育。主要拓宽专业知识,即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为今后的职业岗位的转换打基础;提高操作技能,即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加强职业修养,即注重职业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培养职业迁移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精神,努力提升就业能力。

4.身心行为素质教育。主要锻炼健康的身体,即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努力增加与职业岗位相关的体育锻炼项目,鼓励和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加强锻炼,健壮体质,充沛精力,提高反应敏捷和应变能力;保持阳光的心理,即加强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积极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彰显个性,珍爱生命;养成文明的行为,即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讲文明、懂礼貌,习惯好、有爱心,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举止文明。

5.三创(创新、创业、创意,下同)素质教育,主要增强创新意识,即开展创新教育,加强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创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创业能力,即加强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促进更好就业;培养创意品质,即进行创意教育,培养学生发散性等多种思维能力,善于激发灵感,学会设计、积极探索。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要实现人人出彩的价值追求,关键在于富有成效的组织实施。为此,至少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是全面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5]因此,高职院校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高素质技术技能才培养的新要求,适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刻不容缓。

1.必须在知识传授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和基础课、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相互关系,以及思政课与其他公共基础课及素质拓展课、专业课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相互关系,切实体现专业知识与公共基础知识并重的学习要求。

2.必须在技能训练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与通用技能训练、核心技能训练与辅助技能训练的相互关系,比如,艺术类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要做到不仅能够按照客户要求将广告设计出来,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环境下的陈列需要,进行实地测量、选购制作材料和参与产品生产。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既能岗位就业又能自主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必须在素质养成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专业学习与素质培养的相互关系,加强主题教育活动,即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安全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义务劳动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和三创教育,努力改进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创新第三课堂,全面打造文化育人氛围,真正形成素质教育主题化、主题活动项目化、项目任务团队化、团队实施责任化。

4.必须在教学计划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三者之间教学时间的分配比例,处理好理论修学年限和弹性学习时效的相互关系,为学生的进行自主有效学习和开展创业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二)优化学生社团建设

实践证明,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社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人人出彩”基本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全面优化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层面和二级院系层面的积极作用,按照“学院抓示范提高、二级院系抓普及覆盖”和“人人必须加入一个社团”的要求,加强学院和二级院系两级社团建设,努力打造示范社团、精品社团和特色社团,大力开发专业社团,完善社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团活动开展和指导,努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同时,要更多地发挥专业社团作用,切实组织好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锻炼,搞好“三下乡”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完善育人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要努力为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方能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1.要努力搭建育人平台,即协同育人平台,如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校外的各种教育实践基地等;文化育人平台,如校内外各种文化场馆、校内各种文化艺术节、校外各种活动、比赛和大赛等;实践育人平台,如各种志愿服务、党团义工活动、结对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创育人平台,如创业园、创业一条街、创客实验室等。

2.要努力完善校园文化阵地,包括校园各类网站、微博、微信、世界大学城等新媒体。

3.要努力完善制度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籍弹性学制管理办法、修订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先进班级体评比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测评办法及信息化管理软件、完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素质教育活动之星的评比表彰办法、优秀社团评比表彰制度等。

4.要努力加大经费投入,包括增加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经费预算,建立学生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经费预算,加大相关素质教育实践训练平台建设经费等。

参考文献:

[1] 吴晶,刘亦湛.习近平: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

[2] 王继平.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十大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5-7.

[3] CCTV.李克强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EB/OL].[2014-06-23].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6/23/c_126660503.htm.

[4] 戴跃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145-148.

[5] 陈明学.关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34-36.

[责任编辑 金莲顺]

作者:张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分析论文下一篇:护士职业危险防护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