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物资源初中生物论文

2022-04-17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方生物资源初中生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教学中,生物理论知识较多,并且课程紧、任务重,而中学生理解大量的抽象生物学知识较为困难。将乡土生物资源引入生物课堂能有效契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介绍乡土生物资源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其理论基础,阐明乡土生物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乡土生物资源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设计原则。

地方生物资源初中生物论文 篇1:

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充分研究与开发各种生物资源,并积极开设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理解生物实验基本知识或直接获得生物学知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本实验课程 研究 开发 有效途径 资源

《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学科的阐述中有这样两句话:“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对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科教学中作出了明确的定位。实验教学是生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生物学科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当前生物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的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资源是指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生物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与场所。具体说来就是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

1.研究与开发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的价值与意义

由于生物学科的独特性,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同时又具鲜明的地域性,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正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而独特的教学资源,来更好地为初中生物教学服务。《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学教学的天然实验室,依靠自然界可以开展许多科学探究活动。”我们生物校本实验课程本着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分析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1.1“激活”课堂

可以帮助师生超越狭隘的教材内容,让学校、社会和自然的教育素材以及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

1.2体现新课改理念

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生物探究实验课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1.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可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實践的真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明显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由于生物实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较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人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

1.4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的研究与开发校本实验课程。生物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开发出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的校本实验课程,能够弥补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不足,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的生物校本实验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与开发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初中生物,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校本课程开发正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生物校本实验课程是运用生物学科为主要知识,辅以其他基础学科知识进行的有关观察、考察、种养、实验、研究等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课程。对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就必须面向社会,面向自然,超越书本,超越课堂,将我们的视线投向更广阔的空间。

2.1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课程素材

淮安地处我国北方南端,南北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 淮安是物产富饶的淮河明珠。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 东有盛产鱼虾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其中水域面积达31.26万公顷。园林众多,有比较著名的铁山寺森林公园,第一山公园 ,钵池山公园 ,清宴园等园林,这些资源可作为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及鸟类的调查等实验课程的最好素材。

2.2充分挖掘当地动植物资源

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选取本地最佳的实验材料,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对部分课本实验进行替代或补充,开发出一系列颇具地方特色的校本实验课程。

3.研究与开发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的实施过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于生物校本实验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必须立足课本,密切联系本地资源和特点,这样才能开发出富有鲜明特色的校本实验课程。在研究和开发校本实验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本着这样的原则,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推进:

3.1梳理教材,选择可供开发的校本实验课题项目

首先对初中生物4册教材中实验进行分类和整理,逐一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将能够作为校本实验课题进一步开发的实验挑选出来,深入研究,进行改造和加工,使实验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地区的资源。

3.2联系实际,研究可供校本实验利用的本土资源

联系淮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根据不同的实验课题,选择能够利用的,同时又比较便利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3.3整合加工,形成成熟的可操作的校本实验方案

整合加工,书本联系实际,制定出一套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

作者:陈春宇

地方生物资源初中生物论文 篇2:

乡土生物资源及其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

[摘 要] 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教学中,生物理论知识较多,并且课程紧、任务重,而中学生理解大量的抽象生物学知识较为困难。将乡土生物资源引入生物课堂能有效契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介绍乡土生物资源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其理论基础,阐明乡土生物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乡土生物资源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设计原则。对高中开展乡土生物资源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乡土生物资源;高中生物学教学;理论基础;设计原则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1]。乡土生物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为一种高效便利的教学媒介,具有方便收集、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优点,能够从学生的现有认知角度出发,将学生现有知识与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学知识巧妙结合,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对乡土生物资源的学习,也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形成对家乡、对大自然的认同感,引导高中生思考人口情况、生态系统、民族风情、书本知识之间的关系,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升自身人文、生物学素养。

一、乡土生物资源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乡土生物资源教学概念

乡土生物资源是指就生物教学而言,本土的可供教学的教育资源,具有便捷性、形象生动等特点,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维角度使学生得到提升。乡土生物资源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当地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乡土生物资源教学就是利用乡土生物资源的形象性、历史性、现实性来与教学内容实现契合,是通往教学内容的桥梁[2]。

(二)乡土生物资源特点

“乡土”即“家乡、故乡”,是本乡本土的意思。一般是指乡镇一级较小的单位,是在人类文明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对家乡的笼统称呼[3]。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形象生动,例如在讲授“单倍体与多倍体”时,可以以当地盛产的无籽西瓜为例,说明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产生原理[4]。(2)便捷、易于获得,乡土生物教学资源成本低,便捷易获得是其基本要求,例如村庄的田野、农贸市场、当地公园、名胜古迹都是乡土生物资源采集的地点。(3)与教学内容有高度契合性,这里所指的乡土生物资源主要用于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乡土生物资源都可以直接用于提高教学效率,而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加工,才能进一步用于高中生物课堂[5]。

二、进行乡土生物资源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人类学理论

哲学人类学以心理学为基础,从哲学角度对文化人类学演绎和归纳,提倡从人与文化的关系把哲学现象的方法和实验方法结合运用。狭义的哲学人类学理论认为经济、情感、个性、心理等文化领域本质意义都是某种具有普遍的人类学意义的个性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人的需要为依据,并且结合客观实际,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文化领域。

(二)“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在我国最先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选择性地吸纳和改造杜威的教育思想后,结合了中国的教育国情,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观点。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个人劳动、个人生活本质上是相联系的,都要求手脑并用、劳力劳心,反对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质疑精神[6]。

(三)学校特色文化建构理论

学校的本质是传播文化的场所,而学校区别于其他公共场所的特点在于其文化性。学校并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实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充满感召力和渲染力。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师生共同价值取向、观念、作风的积淀,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力量和血脉延续。所以,想要提升课堂效率,提高育人质量,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和教育现代化,因地制宜构建学校的特色文化尤为重要。

(四)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有着许多共性,但是对现代主义中忽视人的主体性、忽视人的感官丰富度方面持否定态度。在现代主义的部分基础上,对西方传统哲学进行了批判和继承,进一步发扬了其中的许多观点,例如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等[7]。

三、乡土生物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校内绿化程度较高,花草树木种类、数目繁多,为开展校内乡土生物资源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应首先熟悉并认识这些乡土生物资源,做到充分有效的备课,并积极构思如何将这些校内的乡土生物资源与生物教学有效契合,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在学习到生态、植物的有关章节,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认识花草等植物,结合课本知识对其根、茎、叶、果实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生物学素养[8]。例如在实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中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天竺葵,很多地方缺乏这种材料,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走进当地的自然环境寻找合适的乡土生物资源进行代替,使教学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生物教材中“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为例,高中生课程紧、任务重,经常会出现膳食不均衡、不吃早餐、偏食等情况。我们可以适当地带领学生进入农贸市场、乡村庄园,对乡土食品进行深入学习,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来同时改变学生的饮食习惯。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学生对乡土、对大自然的熱爱,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状况。

(三)打造学生模拟情境的高效生物课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高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过渡的阶段,对他们而言,感性、形象、生动的内容更加易于接受,高中生物内容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抽象、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较为困难。这时就可以适当使用乡土生物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平时所熟悉的感性知识转化为课堂、教材内容。例如在讲授“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知识点时,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介绍,分别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三个概念跨度较大,难理解,这时可用乡土生物资源进行举例教学,将学生对乡土生物资源的认识转化为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同时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建立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生物学教育并不是能够仅仅在教室中进行,除了实验室之外,教师还应将学生带到室外、带到大自然之中,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之下,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到乡土生物资源[9]。这也为教师进行乡土生物资源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乡土生物资源作为高中生物教学媒介的设计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乡土生物资源选材和形式的多样,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资源使用的单一性,可以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多样化的乡土生物资源进行教学,在选择上有较大的空间。(2)空间上的开放性,乡土生物资源教学不局限于教室,生物学课堂同样可以延伸到大自然之中,通过拓宽课堂的空间范围,能够引领学生自觉地走出教室,走进新的课堂,同时也促进他们培养出新的学习方式并将所学内容重新应用到自然、社会中。

(二)高效性原则

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1)反馈效果的高效性,高中生课程安排紧,学习强度高,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乡土生物资源教学最主要的效果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此外,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生物学素养也应该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乡土情结、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将得到升华。(2)操作过程的高效性,乡土生物资源教学不是一纸空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要求教学方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要避免精力、时间上的浪费[10]。

(三)科学性原则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乡土生物资源教学应充分遵循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在坚实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依照学生特点、循序渐进选择各个层次不同的乡土生物资源作为教学媒介。同时合理区分主次内容,适当安排教学容量,以基本教学内容为根本并注重乡土教学内容的取舍,不能囫囵吞枣或是主次不分[11]。

参考文献:

[1]汪家瑞.挖掘生物课程资源,让生物教学提效[J].学园, 2013(28):140.

[2]邹国玲.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倡导的高中生物学习方式[J].教育,2016(2):89.

[3]潘晓双.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6.

[4]孙少莉.重视乡土生物,用好本地资源:以泉州和北师大版生物教材为例[J].高中教学参考,2009(35):126-127.

[5]武晓华.利用乡土生物资源,有效提高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8(15):109-110.

[6]Yun-Fei Q U, Sheng Y M. The Prominen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Biolog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J].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2013(12):169-171.

[7]张罡.初、高中生物概念衔接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高中教育教学),2014(10):34-39.

[8]Mascietaylor C G, Karim R, Karim E, et al.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improving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about intestinal parasites in rural Bangladesh[J]. Economics & Human Biology, 2003(3):321-330.

[9]章蘭芬.陕北乡土生物资源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2016(12):6-7.

[10]演生成,宋浩银,刘建国.陕北乡土生物资源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开发整合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68-70.

[11]田晓敏.乡土文化微课引入高中课堂教学的优势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7(6):49.

作者:胡化广 张振铭 汤新慧

地方生物资源初中生物论文 篇3:

甘南藏区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利用

摘 要:立足甘南藏区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进行教学,以身边常见的生物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目前当地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程资源;利用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含有形的课程资源和无形的课程资源。近年来,地方课程资源在学术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目前笔者所接触的研究来看,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我国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定义,基本上都是从课程资源的概念中衍生而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谭娟晖认为,地方课程资源是指本国家内各个地方独特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个方面。孟凡丽认为,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各地方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而设计开发的课程资源,目的是为了增加课程资源对本地区不同需要的适应。王建虎认为,地方课程资源是指能作为地方课程的构成要素,支持和服务于地方课程实施,由地方开发,具有地方教育价值的一切因素的总称。所以地方课程资源就是指课程教学中一切可用于课程的实施、能够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当地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采用统一的教材,一部分内容受时间、地域的局限,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结合本地社会、生物以及学生的实际开发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适当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保证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甘南藏区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段,是藏汉文化的交匯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系统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所以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学生身边常见的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主要以藏族为主,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学生由于汉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课文内容理解相对困难,加之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教学模式依旧处于“你听我讲”的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利用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物资源、生活经验,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

二、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牦牛对高寒草原环境的适应

教材内容展示的是骆驼与骆驼刺如何适应沙漠环境来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对于本地学生来说,理解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在本地并未见过骆驼和骆驼刺,所以对此内容理解并不直观,不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发和利用一些当地的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例如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美誉,它是如何适应这种高寒环境的?由于学生大多数来自农牧区,自然熟悉牦牛的特征,所以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想法,课堂的参与度就会提高,通过大家的汇总,可以总结出牦牛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全身被毛,浓密细长等,这些形态特征更有利于抵御高原寒冷环境,通过学生的讨论能够更好更直观地认同“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

2.狼毒花对高寒草原环境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部分内容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实验的形式展开,讲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虽然有了一定认识,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个探究实验仍有较大难度,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概括表达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对此,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展开教学,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容易提出问题和解決问题。例如狼毒花是本地草原上最常见的植物,其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其抗争。其根系越发达,毒性越大,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警示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己常见的狼毒花特性的了解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对环境影响”的观点。

综上所述,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生物教师可以紧扣课程标准将搜集到的有价值的地方课程资源结合教学时间、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实现地方课程资源与课本资源的整合,弥补课本资源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且通过教学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以家乡为自豪的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

[2]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

[3]唐小平.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学生物教学,2008.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立项课题《合作市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批准号GS[2015]GHB0867阶段性成果之一。

编辑 孙玲娟

作者:拜玉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层医院心电网络信息论文下一篇:SCADA系统通信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