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

2022-12-13

第一篇: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

成立新中国70年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成就与思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总结和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已走过的70年历程,是为了探明前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阔步前行。这种总结和思考既要面对现实,又应朝向自身,汲取思想和勇气,发现通达未来的道路,从而睿智并坚毅地前行。

1.主要进展与成功经验

7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引人瞩目的进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建构和应用的过程。对此,可以大体概括为思想、学术和现实三个方面。

基础理论建构和新理论领域开拓。首先是形成了中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系统理解,建构了中国的“教科书理解模式”。尽管借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中国的这种理解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中国实践与思想资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系统总结与概括,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改革开放后,学界除继续改进“教科书理解模式”外,又相继提出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资本逻辑批判、政治哲学等诸多理解范式与理论成果。所有这些进展拓展了思想视域,丰富了理论宝库,革新了思维方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从深层次上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在反思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的领域哲学或部门哲学研究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在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四大块”之外,实践观、价值论、文化哲学、生存哲学、社会哲学、人的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发展哲学、交往哲学以及科学方法论等,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当然,这些研究往往也具有基础理论反思的旨趣与功能。致力于从传统的抽象理论进一步推进至当代的具体理论,孕育继而孵化了大量富有活力的生长点与创新点。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进展。

历史整体梳理和文本深度解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梳理,是7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这既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整体历程与阶段脉络的宏观清理,更表现为对重要流派与关键人物的细致考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代表性人物哲学思想的阐释,对苏东马克思主义重要人物思想的研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引介,都取得显著进展和丰富成果。另外,还触及了不在以往视野之内的非主流却有价值的人物与思想。这些研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提供了丰厚资源与有益启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系统梳理,内在要求对经典文献深入研读。精研文本的必要性和意义日益凸显。许多学者开展扎实的文献学和文本学研究,进行深度耕犁。先是对代表性哲学文本展开精细解读与阐释,进而从哲学视角与层面深入解读各类马克思主义文献,将历史唯物主义同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返本开新”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和强劲动力。思想理论的创造需要以对文本的精研为前提。

对现实的科学反思与有效引领。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直面现实,从理论思维层面求解中国和世界的迫切问题,积极对现实加以反思和引领,提出并论证一系列富有价值的理念,推动中国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反思和引领在改革开放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和富有成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藩篱,促进了思想解放,拉开了改革开放伟大觉醒的序幕。对于异化、人道主义和主体性等问题的反思,推动了人的自省与独立,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对现代化的哲学探讨,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宏观理论支撑。“以人为本”的理念构筑了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都面向中国现实问题作出有益回答,提出众多思想理念。对现实睿智的反思与引领,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有价值的作为与贡献。

相对而言,在思想性、学术性和现实性三者中,学术性的发展最为显著。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中国学者日益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厚重的学术性作为基础,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实现了大幅度以至决定性的提升,既体现为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全部哲学的历史和成就的深度梳理,也表征为学术规范程度日渐提高。这或许可以视为7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进步。当然,目前仍存有若干明显不足。比如,不少研究没有真正把握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规范体例尚未达到应有的统一。

在70年艰辛探索历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若干值得珍视、汲取进而发扬光大的经验。正是得益于这些宝贵经验,我们的哲学取得了上述可观的进展。

同实践良性互动、砥砺前行。这是7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对这一经验的恰当概括。它包括三个向度:其一,相互生成。时代是思想之源,实践为理论之根。实践精神的升华形成哲学,哲学是面向实践的反思。反过来说,哲学也生成为实践,通过实践现实化。哲学“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其二,相互批判。哲学批判实践,实践也批判哲学,二者相互矫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要求破除“文革”时期流行的哲学模式,而思想解放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对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偏差进行矫正。其三,相互引领。一方面,哲学引领实践。实践迫切需要包括哲学在内的思想理论指导。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理论思维高度引导中国实践凯歌行进。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自觉的理论指引和顶层设计,彰显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另一方面,实践推动哲学发展。中国的建设和改革总是内在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实践要求从具体经验上升至系统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兼容并包,百家争鸣。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经验。思想之花绽放在阳光雨露的呵护之中。唯有思想包容、百家争鸣,才有希望出现思想繁荣、百花齐放的盛景。这是人类思想发展的规律。哲学尤为需要自由宽容、兼收并蓄的良好环境。7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开放革新、健康批评、鼓励创新的时期,我们的哲学总是能取得快速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日益发展壮大。

自我批判,自我超越。这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贵品格。哲学是自我批判和超越的智慧。7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正是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与结果。一方面,从“教科书理解模式”的建构,到多种总体性理解范式的提出,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理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另一方面,思想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体现为从基本原理到具体理论、从宏观整体到生活世界等多个向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不再停留于抽象现实高度,而是深入具体现实层面,进至更为具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切实把握人与人的现实问题。更关键之处还在于,对自我批判和超越所作的自我批判和超越。任何现实具体的批判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自我批判亦如此,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秉持科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总是将在一定阶段实现发展的自己再次作为批判的对象加以审视,从而在自我超越道路上不断前行、行稳致远。

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秉守崇高、追求卓越,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心系天下,守护人类共同价值和文明成果,积极拓展理论视野与现实视野,始终具有方法论自觉等,是7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发展成就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2.当前研究局限及其超越

真正的哲学总是真切而深刻地批判和超越自己。梳理已有进展和经验固然有益,但对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揭示当下研究局限,进而探索自我超越之道。通过揭示若干整体性不足,引发学界对这些困境更为充分的重视和破解,会有利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繁荣。

一是思辨压倒实证。思辨性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全部哲学的基本性质,也是哲学的优长所在。但哲学研究如果缺乏实证性基础,就会成为玄思建构的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实证向度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他们的理论是实证科学,并且是“真正的实证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实证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显而易见。从目前情况看,同其他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证性并没有达到应有程度,仍须继续提升。思辨有余、实证不足的情况并未明显改观。研究者们更注重或更有能力、更为习惯运用思辨方法,有限的实证方法往往囿于个人的观察、了解。不仅实证方法运用不够,而且对实证科学成果的吸收和利用也不足。

正确处理思辨性与实证性的关系,总的方向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目前的重点应是,有意识地借鉴和运用一些适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证方法。有研究者提出,哲学上的实验方法,如保留思辨性质的思想实验、引入计算技术的仿真试验、采用测量仪器的真实实验等,很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需要以实证结果作为坚实基础才能取得真正成效的研究中,应当自觉利用实证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其为基石展开哲学反思与建构。当然,实证研究方法与结果必须批判性地考察和对待,并同思辨研究方法与结果相结合。

二是反思强于引领。反思和引领是哲学的两种基本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黄昏起飞的密纳发猫头鹰和黎明报晓的高卢雄鸡之双重形象。反思是哲学“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但引领对于哲学具有同等重要性。思想引领时代,行动构筑未来。以思想引领时代,这是哲学应有的担当,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品质。真正的哲学不会只是跟在时代后面反思,更不会落后于自己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承担起在反思中引领时代前进的使命。

在洞悉时代本性与逻辑的前提下,哲学有能力引领社会历史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华民族宏大的历史创造,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需要哲学这种理论思维的引领。对现实的思想引领,不仅有助于主体自觉推动历史进步,而且有益于哲学自身发展。因此,在深厚的反思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引领性,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关键在于,自觉在反思中拨开各种迷雾或荆棘,敞开前进的正确方向与道路,并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矫正和调适。这是哲学思想引领的主要方式。当然也不能忘记,正是深刻的反思为理性的引领提供了条件。

三是批判盖过建设。反思有余,引领不足,从另一角度看即批判有余,建设不足。引领是总体的思想引导,建设性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具体。人类进步离不开健全的批判机制,哲学及其批判力不可或缺。不过,仅有批判也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没有立新的破旧,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发展。批判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建设。批判只是“上篇”,建设构成“下篇”。不仅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更要进而创造和建设新世界。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明显存在建设性不足的问题。我们激烈批判资本逻辑,但对如何驾驭和超越资本逻辑,始终欠缺内容充实并具说服力的理论分析。优点和缺点时常相互转换。批判性过度强化,同时就意味着建设性相对弱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应有强烈的反思性与批判性,而且必须展现强劲的建设性与创造性。马克思强调在批判中建设:“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在批判错误理论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一贯的创作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而且思索了理想社会的基本规定和实现路径。我们的哲学既是“批判的武器”,更是“行动的指南”。建设和创造是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也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为此,应当积极针对现实及其变化,提出富含智慧与力量的规范性理念和建设性方案。这种建设性不仅体现在现实中,而且彰显于理论上,需要在新的思想理论创造中实现出来。

四是阐释多于创造。在哲学研究中,学术性与思想性的地位时常“轮转”。总体而言,21世纪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热衷“论”,较欠缺“史”。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哲学创造还是相当丰富的。不过,由于学术支撑不够充分和坚实,这种创造的水准在总体上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有鉴于此,学界开始着力提升研究的学术性,这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学术性的强化又在一定程度上“矫枉过正”。进入21世纪,人们变得过多重视“史”,而较为忽视“论”。学界当前最为注重的是对他人思想的阐释,研究往往围绕古代、西方和当代思想家的热点思想展开。人们通常不是尝试从现实与历史、理论与学术、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多路径地充分证成自己的观点,而是首先并主要考察和征引以往学者的论说。学术阐释成为当前研究的主导方式。“重阐释,轻创造”的格局十分清晰地显露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以注经释义为最高旨趣,而应以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参与改变世界的实际活动,并从中提炼新的思想理论。诚然,在哲学发展史上,学术阐释往往构成主流和常态。但在深刻变革、加速发展的新时代,新的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层出不穷,更需要能够回答新问题的原创性哲学出场。当代中国发展迫切需要以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方式分析和解决不断生发与凸显的现实课题,基于变动的现实与长远的愿景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论,进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

五是观念重于现实。与其他哲学不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现实性是最具本质性与标志性的向度。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现实必须既作为出发点又作为落脚点,既作为目标与前提又构成过程与结果。现实性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而且是优越于其他哲学的关键点。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提出哲学现实化命题,期冀哲学成为现实。后来,他还严厉批判“意识形态家”们“习惯于用‘历史’和‘历史的’这些字眼随心所欲地想象,但就是不涉及现实”。正是由于从真正的、根本的现实——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出发,马克思主义才决定性地超越了全部非现实的观念论哲学。然而近年来,即使在这种高度注重现实、以改变现实为己任的哲学中,也相当程度地存在观念有余、现实不足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的倾向。许多研究似乎不仅没有赶上现实,而且愈发远离现实、陷于观念。现实和现实史常常被或主动或被动地置换为观念和观念史。甚至在一些人心目中,只有观念及其历史才有资格成为哲学的对象,对现实及其发展的解剖并非真正的哲学,至少不是哲学的高级形态。当然,有些研究者也希望切中进而变革现实,但碍于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难以真正深入和改变现实。

许多学者希望通过转向学术性研究来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尊严与独立。但是,维护学术的尊严和独立,并不意味着应该退回书斋。恰恰相反,它要求学者们以独立自主的批判精神面对整个生活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当然,学术阐释也蕴含现实关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观照现实。一些进行学术阐释的学者也试图以学术方式切中现实,这种努力值得钦佩。然而学术阐释毕竟不等于现实研究,它距离现实更远。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怀有比其他哲学更为强烈的现实意识和现实感。对于我们的哲学而言,“朝向事情本身”,就是朝向现实特别是根本现实本身。以思想理论的方式切中和引领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现实的主要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即便是对思想的学术阐释,也应有必要的现实感,注意把握其现实基础。

六是分化胜于整合。分化和整合均为科学研究的经常性现象。不过,在特定阶段,二者皆容易被过度突出。在现代学科中,分化过度而整合不足的倾向较为明显,甚至现代学科制度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过度分化色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这种分化有余、整合不足的情况也日益蔓延开来。研究者们各有较为独立的问题域与方法论。经典形态研究和再生形态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本阐释、思想建构和现实解剖,政治哲学、经济哲学和文化哲学等,“群雄并起”,派别林立。这本可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繁荣的契机。问题在于,不同领域、路向和范式的研究者对话交流很少,并且往往认为自己的领域、路向和范式是最为优越和重要的。

“学科争论和地盘之争是没有意义的”,“经济学并不应该试图与其他社会科学割裂开来,只有与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进步”。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说法不仅适用于经济学,也适用于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全部哲学。我们应自觉把握分化和整合的尺度与分寸,使之在更大程度上有益于整个研究的格局与进展。哲学当然可以有强烈的“学科意识”,但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从特定视角具体回应人类发展需要哲学做什么和怎么做。当前,迫切需要在分化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强化综合研究、协同“攻关”。既要持存学科、领域、路径和范式意识,也要保有跨(超)学科、领域、路径和范式意识。开放发展中的“求同存异”原则,同样适用于哲学界。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与抱诚守真的互学互鉴,会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我们应围绕当代中国和世界重要问题,整合各方面学术和思想资源,形成研究共同体,强化研究的公共性,协同创新发展。即使是思想阐释,也不能局限于对某个人物或思想的研究,而应同时兼顾整个流派或特定问题的思想史。

3.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阔步前行应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纵观走过的70年不平凡道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面对若干关乎前途乃至命运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就能顺利向前;处理得不好,就会遭遇困境。前述的当下研究局限之所以出现,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密切相关。其中,有的是一直在处理而没有处理好,有的是有时处理得不错有时又处理得不好,还有的是日渐凸显,迫切需要予以重视。唯有深刻澄明进而正确处理这些总体性、根本性和前提性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持续阔步前行。

首先是学术性、思想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在新时代,必须更加合理地解决这个一直没有处理妥当的问题。总的立场当然是实现三者内在融通、有机统一,因为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规定性,并且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在总体意义上,这种关系可以标示为:现实性——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从现实尤其是现实问题出发,发掘和运用已有学术资源,生成有助于破解难题的思想与方法,最终落脚于对问题的合理解答和对实践的科学引领。如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前,迫切需要在继续强化已经逐步得到发展的学术性基础上,再度加强和突出现实性和思想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贡献给人类的最宝贵财富,是面向现实、建基学术的创新性思想理论。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价值取向。研究者是仅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职业,还是应视为事业乃至志业?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大众心中千年最伟大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激荡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心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所秉持的立场与情怀。马克思不是职业哲学家,却是志业哲学家,他把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与自由作为毕生事业,矢志不渝、热烈追求。遗憾的是,现在一些从业者把这种“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哲学当作职业,而非事业,更非志业。在一些从业者那里,我们的哲学不再是理想和担当,而是越来越被变成谋生乃至谋利的手段。当然,研究者也是“现实的人”,也必须“生存”。在合理范围内,功利性目的也同理想性目的一样,可以被正当地追求,但必须摒弃那种将我们的哲学变成纯粹功利手段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的是将其作为事业以至志业的心诚志坚的马克思主义者。

最后但却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目标。在新时代,我们应向怎样的目标迈进?这事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指针与准绳。在特定意义上,目标就是方向、道路和前景。应确立并一经确立“就用以指导整个研究工作”的目标是:在理论上,系统性地建构和完善具有时代水准与民族特质,进而能够引领人类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奉献智慧与力量。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全力追求和完成的目标或任务。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研究就是富有成效的。一旦发生偏离,就必须及时调整或矫正,以确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正确道路上前行。以上所说涉及的只是在理论上反思的结果。这个果实亦即种子要在现实中生根发芽,进而成长为参天大树,唯有实际地自觉贯注于我们的行动之中才是可能的。相对于理论自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自觉更需要强化。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中国思想的壮丽重生。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表征复兴中的中国思想的高度与深度,构成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人类精神的精华与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当代发展,需要高度自觉反思、超越自身和批判、引领现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充分运用成功经验、奋力克服研究局限、合理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中,在面向现实、立足学术的思想创造与实践开拓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实现更加辉煌的理论进展和现实成就,更为有力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

第二篇:2019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心得汇总 建国70周年成就展观后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心得汇总,希望你喜欢。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心得汇总【篇一】

如今,祖国在日益向强大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相信谈到我们的祖国,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我爱我们的祖国”、“我为祖国骄傲”等语句,的确,在地图上,中国就如一只昂首高歌的金鸡,要向世界夸耀自己将要变得发达强大。我就亲眼见证了这一点。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经过的路上全都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走这条路时都要加倍小心,如果稍一不留心,就有可能被绊一脚。外婆拉着我,总是说:“唉……这地方就这样了……你要小心一点啊。”垃圾也是随地可见的东西,这里一个快餐盒,那里又是一张餐巾纸;这里一个空易拉罐,那里又是一个塑料袋;这里一张小广告,那里又是一个空包装袋……这里不仅环境不整洁、路高低不平,交通还不便捷,做个车常常要走上几站路。

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听外公说,以前妈妈过十岁生日时,家里没有一样电器,当时还是3个舅舅凑钱买了一台10元的收音机。而现在呢,在我过十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家的电器已经有富余,瞧,我们亲爱的祖国,正在进步着。

现在每天上学时,我仍旧经过那条路,可是,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高低不平的路变成了平坦宽广的马路,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公交车站走几十步就能到,这里还造起了“中环线”,这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祖国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发达。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祖国也一直和我一起成长进步着!从我幼儿园到初中,这十几年的时间,祖国就变化如此巨大,我爱我的祖国,我为祖国自豪!我想,祖国会变得越来越美丽、人们会越来越富裕幸福!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心得汇总【篇二】

我的祖国是中国,中国,曾经历经了多少沧桑,一百多年前,它开始了被侵略的历史,中国的命运从此走向黑暗。一路上,它开始失去了本质,别人在它身上留下了脚印,它无辜的子女洒下了鲜血,它独一无二的宝物被掠夺,被销毁……

如今,它,也就是我的祖国已经是闪闪发光的了,而我,是一位初中生,也是它的继承人之一,我的祖国有如今的面貌多亏了当年那么多不怕牺牲的国人,我和其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中国的脚步才刚迈出去,不能就停在这一步,我应该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充满斗志,祖国要走的路还很长,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力量。

二十一世纪不再靠子弹决定胜负,而是一场智力的斗争,拥有知识,是我们为祖国做贡献的的基础,而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我们这一代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要因学习的辛苦而放弃,我们应该有一个包袱,不,不是包袱,是报效和发展祖国的光荣使命。

我和祖国同命运,我将认真完成我的学业,看到今天祖国的发展,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和祖国已融为一体,我因祖国的发展而高兴。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为了我自豪的祖国,我们都应该团结起来,动起来,我们和祖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家庭,家人团结起来的力量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让我们一起大喊:祖国,加油!祖国,加油!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心得汇总【篇三】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中国,屹立与世界之林,从衰落到强盛,经历了几十年的励精图治。他用自己的进步与发展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真正的实力。

2008年8月8日,中国在奥运会历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举世瞩目的开幕式盛典,让每一个华夏儿女为之自豪。我也不例外,当开幕式上历史的画轴缓缓打开,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时空隧道,去追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表演和动感灯光、字幕效果在我眼前闪现,我不由赞叹中国科技的发达。我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我为你骄傲!”

2008年9月25日,中国在航天历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神七成功飞天。中国第一次有自己的宇航员穿着自己研制的宇航服出舱活动。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见翟志刚叔叔漫步于太空,用手中的国旗向我们挥手示意时,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那一刻,我激动地叫道:“中国!好样的!”

2010年5月1日,中国将要在世博历史长河中迈出伟大的一步。也许你会认为2010离我们还很遥远,那你就错了。当你踏入2009年的那一刻,世博的脚步就随着你不断的前进着。身为主办城市的小公民,我们也应当为世博出自己的一份力。在迎世博倒计时600天之计,我参加了一项“志愿者劳动”的主题活动,进入社区、学校打扫环境。虽然劳动很辛苦,可想到外国友人对我们上海环境的认可时,所有的疲劳都抛之脑后。我为自己能参与世博感到光荣。让我们相约在2010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国风采的盛会。

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与奉献。我身为新中国的中学生,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无比自豪,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相信,我和我的祖国明天会更好!加油!

建国70周年成就展观后感【篇一】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和平、安宁的国家——中国,我知道这些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一个个革命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想我一定要珍惜和保护它。

我的家乡在南京,七十六年前侵华日军攻占了我的家乡,对我的亲人举起了屠刀,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弱国,国民政府腐败,因此就“弱肉强食”,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国土沦陷,大量平民遭屠杀,幸存者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现在的中国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成为了一个强国、大国,为了保护好它,我要认真学习做人的道理,锻炼强健的体魄,只有强大了自己,哪些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列强才不敢轻举妄动。

我想我们未来的中国是城市里有一座座摩天大厦,宽宽的马路上飞驰着一辆辆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汽车,有太阳能的、风能的、核能的……家村里的田地整齐划一,农民伯伯们都住上了漂亮的小别墅,别墅里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有只要在嘴上说一声就能自动开关的彩电、空调,厨房里有会做菜,烧饭的机器人……

我爱我的祖国,我愿意为她付出我的一切。

建国70周年成就展观后感【篇二】

在这建党98周年之际,我的心一直不那么平静,我深刻地意识到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它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通过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凝聚人心,凝聚气节的神话。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平凡中孕育出不平凡,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足可威震敌胆,显示了中华儿女反抗压迫的怒吼,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篇章,是历史长河中不朽的一页。吃野草,啃树皮,翻山越岭,迤逦而行,气贯长虹,锐不可挡。正如*同志所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昭示着“东方巨龙”将会披荆斩棘,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英勇豪迈,气势慑人,谁人不为之折服呢?言已尽,意无穷,万里长征无需太多华丽词藻去点缀,只需要我们用心去铭记。

中国*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了抵挡外来侵略,不让中国人当亡国奴,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用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使日本侵略者无条件地投降,解放战争,气势磅礴,势如破竹,终于*了蒋家王朝,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登上*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当家做主建设美丽的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四通八达,科学成就硕果累累,教育、环保、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们掩不住的是喜悦、激动与自豪!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缅怀先辈先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从而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完成党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用实际行动实现人生价值与崇高理想。

建国70周年成就展观后感【篇三】

那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一座座楼房轰然倒下,一条条道路扭曲变形,城市、乡村没有了以前的热闹繁华,代之的是一个个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废墟下,生命在挣扎,亲人在哭泣,人们在呼救……

再大的灾难也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身着绿色军装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来了,身穿白大褂的医疗人员来了,身穿橘黄色制服的消防官兵来了,身着各色服装的志愿者也来了……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抢修道路,掘开废墟,救治伤员,疏散群众。全国人民心系灾区,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献血。一顶顶帐篷、一件件棉衣、一箱箱药物,通过直升机、车队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送到灾民手中。作文

xx爷爷来了。他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力救幸存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的努力。他的话给救援人员以极大的力量,让灾区群众感受到了党中央春天般的温暖。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地震发生两小时后,分别从武汉和安徽调集60辆工程车,连同120多人的救灾队伍合力向灾区进发,5月14日,车队到达第一站后立即投入救灾工作,他不仅捐献了七百多万善款,自己还冒险救了128人。

一个个感人瞬间,一位位英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心存感激,难以忘怀。忘不了为救灾而殉难的邱光华;忘不了奔波千里抗震救灾的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忘不了为当志愿者而放弃出国留学的方晓霞;忘不了那雨中为多抢救一个生命而排成长龙的献血队伍;忘不了那来自大江南北的一句句问候、一声声祝福、一次次祈祷!是灾难,毁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也是灾难,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度难关!

两年后的四川灾区,已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灾区人民正大踏步走向新的幸福生活。

祖国,感谢你!是你强大的凝聚力给了我们一个幸福团结的大家庭,让我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一个个奇迹。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所说:团结和爱国浪潮席卷中国,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心,他们是一个团结的民族,紧紧联合在一起。

感恩祖国!祖国,我为你骄傲!

第三篇:新中国成立70年来谷城工业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谷城县工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年。70年来,勤劳智慧、坚毅执着的谷城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克难奋进,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工业经济在发展中实现蝶变,获得新生,步入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谷城县工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年。

70年来,勤劳智慧、坚毅执着的谷城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克难奋进,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工业经济在发展中实现蝶变,获得新生,步入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70年非凡的光辉历程

70年风雨无阻,70年奋楫前行,谷城县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国有企业逐渐退出到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谷城县工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发展轨迹上看,大体分为起步加快发展、改革加速发展和转型协调发展三个阶段。

工业经济建设起步加快发展阶段(1949-1977年)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谷城工业经济恢复建设,生产开始起步,先后投资兴办了砖瓦厂、造纸厂、酒厂、粮油加工厂、工具厂和水电站等企业。

1949-1977年,工业企业数量由157家增加到419家,年平均增长9.1%。主要产品在最初的饮料酒、中小农具、铁锅等6种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电量、木材、粗铜水泥、磷肥氮肥、布、酒、日用陶瓷和食用植物油等产品,工业门类不断增加。

1953-1977年,是谷城县执行“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计划时期。

1966年是“文化革命”十年**时期开始,工业发展受到冲击。

1967-1968年,工业生产急剧回落,但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工业经济在波动中仍得到一定发展。

1970年工业生产开始加速,到1977年,谷城县发电量、砖、粗铜和布等产品产量分别为28.81万度、2519万块、45.5吨和129.68万米,全县工业总产值24年间年平均增长32.15%,尤其是水力发电、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等产业的发展较快,为谷城县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经济改革加速发展阶段(1978-2000年)

1978年,国家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谷城县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的发展方向,先后实施技改扩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1986-2000年,是谷城县执行“七五”“八五”“九五”计划的时期。“九五”时期,谷城县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了对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加大了资产重组力度,将有效存量资产向优势产业、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仅1988年就有“石花大曲”等六种产品获得省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在市场上享有盛誉。自改革开放十年来,乡镇工业“五个轮子”并转,发展迅猛,1988年工业总产值21573万元。

工业经济转型协调发展阶段(2001年-现在)

进入“十五”时期,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10年间,谷城县工业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发展阶段。

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生态工业,全县工业经济得到历史性跨越发展。

“十五”期末,谷城县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以上的企业41家,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与2000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25.5%、48.7%和35.8%。

“十一五”以来,谷城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工业强县”这一发展战略,积极大力招商引资,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产业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工业生产全面提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65家;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25倍。

“十二五”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里程碑意义的时期。谷城县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下行压力,结合工业发展特点,多措并举加快企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谷城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与2011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41%和70%。

2018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谷城县抢抓经济发展新机遇,上下齐心,聚力发展,工业经济转型取得了明显效果。工业企业数量扩张和结构转型并存,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发展动力正从传统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一组组数据,承载着谷城县工业快速发展的成就。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系列工业发展利好政策纷至沓来,如春风化雨,沐浴着谷城县这块热土,使得工业各行业枝繁叶茂,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成为谷城县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70年瞩目的辉煌成就

七十年来,谷城县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工业化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过70年的艰苦创业,谷城县工业在不断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中谋发展,在探索中求跨越,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指标大幅增长。

从企业情况看,骨干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多年来,谷城县在汽车零部件、纺织、农副食品加工等工业重点领域,培育了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2018年,谷城县工业大型企业3家,分布在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两个行业;

中型企业27家,分别分布在汽车制造、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尤其是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县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集团公司,年生产铅酸蓄电池产量全国占比11%。骨干龙头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使工业在新旧动力转换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传统行业不景气对经济的冲击,成为支撑工业整体平稳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行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谷城县工业结构单一,生产设备落后,产品粗糙。“十五”以来,谷城县坚决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总体部署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力抓好工业绿色转型,工业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一批工业企业相继被淘汰,行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绿色生态产业拉动作用逐年增强,产业升级效果显现。

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70年来,谷城县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品种种类,努力打造“名、特、优”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得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品品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种产品增加到今天的涵盖三大门类11个小门类的工业行业产品体系。其中汽车制造、纺织业等重点行业,每个行业产品都极为丰富,多达几十个品种。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从汽车前桥、后桥到转向节,从商用车铸造件到火车、飞机铸造件。

70年来,工业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产量突飞猛进。2018年,谷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统计目录中蓄电池、铸铁件、水泥、布、纱、食用植物油、瓶装矿泉水、人造板、塑料制品和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2324万千瓦时,2万吨、127万吨、54676万米、135400吨、16042吨。

质量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70年来,谷城县工业在保持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度提高。2018年,谷城县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和税金总额与1970年相比,年均增长分别为1.19倍、1.15倍和1.2倍。尤其是作为谷城县工业主力军的制造业在满足市场需求、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保持质效双增的发展态势。2005-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9倍;

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33倍;

平均用工人数年均增长1.08倍。制造业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生产规模都逐步扩大,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凸显,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经济成分多元齐全,经济结构稳步调整

新中国成立初期,谷城县仅有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后,谷城县按照国家国企改制精神加大力度对县域内国有企业进行进一步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

如今谷城县工业已形成了多元化所有制成分竞相发展的经济格局。2018年,谷城县规模以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为28家、9家、2家和128家,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6.03%、28.8%、0.88%、54.28%;

资产总计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0.85%、0.39%和49.62%;

利税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2.07%、0.76%和53.89%。多种经济成份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壮大,使得工业经济整体活力增强。

70年沧桑巨变,70年辉煌成就。

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是谷城县工业的发展之路,是崛起之路。

如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虽然谷城县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替代产业支撑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但历经岁月沉淀,谷城县工业未来发展基础坚固、充满希望。

回望来路,我们砥砺奋进、步履坚实;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斗志昂扬。

新的起点召唤使命与担当,伟大梦想凝聚信心和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谷城县人民仍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为不竭的精神动力,在谷城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携手并进,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实施战略转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坚持建设全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全力开启谷城县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续写谷城县工业发展盛世华章!

第四篇: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不断守正创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正在不断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进。

一、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公共文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文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 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支持不断加强,我国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1953-1957年五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为 4.97亿元,1978 年当年增加到 4.44亿元, 到 2018年达 928.33亿元。1979-2018年,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4.3 ,2018年比2012

年增长93.4 。

(二)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 55个,文化馆站 896个,博物馆 21个。经过 70年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到“十五”末期,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3176个,为 1949年的 57.7倍,为 1978年的 2.6倍;

文化馆站 44464个,为 1949年的 49.6倍,为 1978年的 9.7

倍;博物馆 4918个,为 1949年的 234.2倍,为 1978年的

14.1倍。从 2004年起,全国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逐步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开放。从 2008年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广播影视制播能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优势,积极发展视听新媒体,从以前单一的广播媒体发展到今天具有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构成的传播新格局,拥有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传输覆盖手段构成的现代化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一是传媒规模不断扩展。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广播电台播出机构 2647个, 为 1949年的 54.0倍,为 1978年的 21.2倍;2018年实际开

办公共广播节目2900套,比2012年增长10.4 ;实际开办

公共电视节目3559套,比2012年增长8.7 。目前我国的广播影视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二是覆盖范围显著扩大。2018 年底,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94 和

99.25 ,分别比1982年底提高了34.84和41.95个百分点, 比 2012年底提高了 1.43和 1.05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服务人群持续扩大。2018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

2.18亿户,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49.0 ,而1998年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只有 0.28亿户。在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亿户,占92.3 ,数字用户数比2012年增长40.8 ,占比提高25.8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播影视新媒体蓬勃发展,2018年全国网络视听注册用户已达到 65.7亿个,节目播放次数接近 2.7万亿次。三是播出能力日益增强。1978年全国仅有 93个广播电台, 年播音约 7.7万小时;仅有 32个电视台,年播出约 1600小时。2018年全国共播出公共广播节目 1526.7万小时,共播出公共电视节目 1925.0万小时。1979-2018年,广播和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年均分别增长14.1 和26.5 ,其中,2013-2018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 和2.1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大幅增加,艺术精品纷呈,品牌优势凸显,节目形态、 样式日益丰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对节目形态多样化的需求。

(四)新闻出版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新闻出版业紧紧围绕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出版了大批优秀出版

物,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 文化需要。2018年,图书品种 51.9万种、总印数 100.1亿

册(张),分别为 1978年的 34.6倍和 2.7倍,为 1950年

的 42.7倍和 37.1倍;期刊品种 10139种、总印数 22.9亿

册,分别为 1978年的 10.9倍和 3.0倍,为 1950年的 34.4

倍和 57.3倍;报纸品种 1871种、总印数 337.3亿份,分别

为 1978年的 10.1倍和 2.6倍,为 1950年的 4.9倍和 42.2

倍。电子出版业起步于 1993年,到 2018年全国电子出版物

8403种,发行量 2.6亿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出版业日趋规范化和精细化,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广受读者欢迎的优秀出版物和精品图书。

(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18年底,全国共有文物业机构数 10160 个,从业人员 16.3万人。1998-2018年,文物业机构数年均增长5.3 ,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长4.6 ,其中,2013-2018年

的年均增速分别为8.8 和4.5 。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到 4296处,较 1961年公布的第一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0处,增加了 22.9倍;我国世

界遗产总数已达到 53项,位居世界第二;全国共有国家级

非遗项目保护单位 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 40 个,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迅速兴起

自 2003 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全面展开,我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文化经济总量明显增加。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38737亿元,比 2004年增长 10.3倍,2005-2018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 ,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 6.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由 2004年的2.15 、2012年的3.36 提高到2018年的4.30 ,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04-2012 年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为3.9 , 2013-2018年进一步提高到5.5 。

(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17123个,为 1978年的 5.4倍,为 1949年的 17.1

倍;艺术表演场馆 1236个,为 1978年的 1.1倍,为 1949

年的 1.4倍。2018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 41.6万人、

演出 312 万场次、全年演出收入 152.3 亿元,分别比 2012

年增长72.0 、131.5 和137.4 ,演艺市场规模呈现井喷式

增长。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609.8亿元,比 2012年增

长1.9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长19.6 ;电影院线拥有银

幕 60079块,比 2012年增长 3.6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长

28.9 ,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一。

(三)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 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数字内容、动 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 增长点。2016年、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3 和34.6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

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8.6 。文化新业态已成为引领和示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文化产业集群趋势明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日渐明显,许多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18 年,全国共有文化骨干企业6.0万家,比2012年增长64.3 ,2013-2018年年均增长8.6 ;

从业人员为845万人,比2012年增长20.9 ,年均增长3.2 ;

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2012年增长58.6 ,年均增长

8.0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和 33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 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投资和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

(一)文化投资快速增长。在各项政策的引导激励下, 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3.8万亿元,为 2005年的13.7倍,2013-2017年年均增长19.6 ,高于同期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速 8.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固定资产

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 ,比2005年提高

2.9个百分点,比 2012年提高 1.8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看, 国家预算资金占5.1 、国内贷款占7.2 、利用外资占0.4 、自筹资金占81.7 、其他资金占5.6 ,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化格局。

(二)文化消费稳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 827元,

比2013年增长43.4 ,2014-2018年年均增长7.5 ,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 。分城乡看,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1271元,比 2013年增长

34.3 ,年均增长6.1 ;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80 元,比2013年增长60.0 ,年均增长9.9 。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由 2013年的 5.4∶1,降低到 2018年的 4.5∶1。

四、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逐渐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

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覆盖面小,主要是

与社会主义国家及亚非拉友好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已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交流、 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并举的“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已逐渐形成,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一)文化贸易快速增长。一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 稳步扩大。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 1023.8亿美元,为2005年的5.5倍,比2012年增长15.4 ,2013-2018

年年均增长2.4 。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

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84.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43.2 ,占

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的18.1 ,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二是文化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格局。2018年,美国、中国香港、荷兰、英国和日本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前五大市场,合计占59.6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

品出口为 162.8 亿美元,而 2008 年仅为 55.4 亿美元。

(二)文化对外投资有序推进。越来越多具有规模和实 力的文化企业积极发展在海外的投资,已成为我国文化领域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2018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额为 16.9亿美元,分别为 2008年和 2012年的 84.5

倍和8.5倍,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重为1.3 ,比2012

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70年,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 70年,

是文化建设全面繁荣的 70年。展望新时代,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文化建设将呈现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将持续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时代风采!

第五篇: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跨越新世纪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 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一、奠定基础,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开始起步。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方针指引下,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 系,打破封锁,发奋图强,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自强的灵魂。

(一)科技体系初步布局

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家百废待兴,科技基础更是极为薄弱,亟待改善。1949年,以中国科学院成立为代表,各地区

各部门相继开始布局建立一批科学研究机构。1956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国家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发展问题,拟定了多项当时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任务,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至“文革”以前,全国科研机构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 30多个

增加到 1700多个,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从不足 500人

增加到 12 万人,初步形成了由中科院、高校、产业部门、地方科研单位和国防部门五方面组成的科学技术体系。

(二)拼搏精神影响深远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以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等为代表的海外专家学者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怀抱对祖国的浓浓感情,纷纷归国效力,为新中 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到 1957年,归国的海外

学者已经达到 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为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 代,带领着全国科研人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奇迹,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首创成果举国振奋

这一时期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下,迅速涌现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台

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随后,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相继研制成功;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 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砥砺前行,科技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文革”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发展陷入停滞。改革开放犹如一场及时雨,涤云荡雾,我国科技事业由乱到治,由衰到兴,迎来了新的春天。在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使全国上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此后一系列科技规划、计划相继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大幕开启,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科技规划相继出台

改革开放后,为尽快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状况,中央审时 度势,对科技发展进行全面系统规划。1978年,国家制定了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 8个

发展领域和 108个重点研究项目,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1986-2000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首次强调了科技 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上世纪 80和 90年代,国家又相继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等,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景和方向。这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改革开放后直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向前发展的驱动器。

(二)重大计划顺利实施

为保证各项科技规划落地生根,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和引导,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计划。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 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 技攻关(支撑)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 农村的星火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累计向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 投入资金超过 310亿元,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投入近 700

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累计安排资金约 350亿元。各项计划顺利实施,成为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签,也为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逐步确立,原有的科技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85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科技体 制改革的大幕。此后相继推出了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科研机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等重大制度改革举措;制定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以及自主创新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探索形 成了科学基金制、科研课题制以及技术合同制等先进科研管理机制。创建了科技园区,开辟了技术市场,优化了科研资源布局,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加速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时至今日,科技体制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改革为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生动力。

(四)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我国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的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大幅提升。这一时期,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新兴产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科技能力持续增强,重大产品、 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以及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举国盛事,“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方面发挥了先导作

用,在应对和处置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国防 安全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创新引领,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 涌,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重大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作为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实现了从过去的追踪跟跑逐步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一)科技投入大幅增加

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不断 壮大;改进项目管理评价机制、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等政策使科研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 419万人年,是

1991年的 6.2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 2013年超过美国,

已连续 6 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经济实力跃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 ,远超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屡创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 ,2018

年提升至2.18 ,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按汇率折算,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8383.6亿元,是 1980年的 130倍,1981-2017年年均增长

14.1 。一系列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实施效果凸显。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企业分别达到 2.44万家和 2.42 万家,分别是 2009年的 3.3倍和 3.5倍,减免金额分别达到 570亿元和 1062亿元,对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研发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科学论文成果丰硕。2018年,国外三大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 引(CPCI)》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 41.8万篇、26.6万篇和5.9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论文质量大幅提升,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论文被引 用情况,2018年我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专利发明量大幅提升。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

数分别为 432.3万件和 244.8万件,分别是 1991年的 86倍

和 98倍。专利质量得到同步提升。以最能体现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为例,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 154.2万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为35.7 ,比1991年提高12.9个百分点;

平均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境内发明专利申请 70 件,比 1991

年提高 19 件,专利产出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知识产权产出取得长足进步。经过多年的深耕厚植,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产出大国。截至 2018年底,我国发

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 8年居世界首位;当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位。2018 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 737.1万件,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申请人提交马德里体系商标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三;全年著作权登记量突破 345.7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到 235.2 万件和 110.5 万件。

(三)重大成果举世瞩目

原始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2018年基础研究经费为 1118亿元,是 1995年的

62倍,1996-2018年年均增长19.6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支持下,我国在量子科学、铁基超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CIPS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 2015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

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等的支持下,我国高技术领域硕果 频传。神舟飞船与天宫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交会翱翔;北斗导

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最大深潜纪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

科创基地和平台建设如火如荼。科研基础条件大为改 善,新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科学”号海洋科考船、JF12激波风洞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截至 2018年底,

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 501 个,已累计建设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 132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217 个。

(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 展。2018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 1.8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日均新增 5.9万户。截至 2018年底,全国

各类市场主体已达 1.1亿户,越来越多的创客、爱好者以及普通民众参与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增强。各类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和产业化活动的主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7年, 我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达到 1.35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

经费支出的76.5 。据对74.9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调查,

有29.8万家当年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达39.9 。截至2018

年底,我国已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 1480 家。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区域创新梯次联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创 新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数量已由 1990年的 27个发展到

2018年的 168个,区内企业数由 1600家增加到 11.7万家,实现了与国家创新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互动互补、互联互 通。此外,上海、北京两个全国科创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北 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具 特色。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将引领中国创新发展的新高度,成 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外又一区域创新的典范。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活跃了技术

市场交易,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化。2018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 41.2万项,涉及技术开发、

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成交总金额达 17697 亿

元,是 1991年的 186倍。在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各类孵化器、

加速器、众创空间等科技中介组织如雨后春笋。截至 2018

年底,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达 1952家,各类科技孵化器、

加速器逾 4800 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融通合作的平台。

(五)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提供专业服务。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在质检、气象、地震、海洋和测绘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水 平逐年提高。截至 2018年底,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 36327

家,共有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 484个,已累计完成对 63万家企业的认证。2018年,全国气象观测站点达到67069个,全年发布预警信息 25万余次,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点)124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 1928种;全国共有各类科技馆 800余个,每

年为 6000 余万人次提供科普服务。

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高技术制造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5.9万亿元,比

2012年增长55.8 。高技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为 3183亿元,比2012年增长83.6 ,年均增长12.9 ,比同期工业年

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 ,是工业

平均水平的 1.9 倍。

科技创新提升供给质量。技术革新为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条件。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逾四成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共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19.2万亿元,

比2012年增长73.3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

重为16.9 ,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项目中,以开发全新产品或者改进产品功能质量为目标的项目占比达到82.4 ,“中国制造”正升级为“中国智造”。科技创新成为改善供给质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动能。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 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成为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断深化,以 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催生出一大批大数据企业、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迅速兴起,大力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科技创新引领新动能发展,开辟了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党的十九大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新时代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突破方向、提出了具体任务、剖析了薄弱环节,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使命光荣。蓝图已经绘就,蹄疾还需步稳。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鼎力传承老一辈科技人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勠力同心,奋勇突破,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消防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1办公室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