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之生命教育论文

2022-04-2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感悟生命之生命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感悟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怎样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更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对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进行探讨。

感悟生命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1:

感悟生命 珍爱人生

〔关键词〕感悟生命;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学生们变得越来越迷茫和脆弱,校园伤害、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疾首。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生命教育主题的心理课程或团体辅导,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命的意义,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感知生命,体察生命,领悟生命的价值,从而敬畏生命。

2.体验生命的挫折,懂得珍爱生命,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活动重点】体验生命的挫折,感受并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活动准备】每人准备一支笔、一张纸和一把尺子;多媒体课件,视频:《生命、生命》《没有四肢的生命》《最好的未来》

【活动对象】高中生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引出课题

活动:我的生命线。

预测死亡年龄的依据:本人的健康状况、家族的健康状况、所生活地域的平均寿命。

找出今天你所在的位置并标注上年龄、日期。

想想高中毕业后你将在哪里?标注一下。

设想一下,你将何时参加工作?

标出你60岁的位置。

师:请大家找到你现在的位置,把之前的一段撕掉,这段时间已从你的生命中流逝,一去不复返;请找到你高中毕业的时间,之后把它撕掉,看看目前你所能掌握的时间还有多少,对此你有何感想?(适时引导学生谈感受。)

师:面对生命的过往与未来,思考一下,在你的心目中,生命是什么?

二、感悟生命的情怀

播放《生命 生命》动画朗诵视频,体验、觉察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师:提到生命,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生命词语联想: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师:我最想说的是:生命是个奇迹。

三、生命是个奇迹

PPT呈现(图片赏析,体察感悟):

什么时候,你感受到生命是个奇迹?

教师自我分享:每当我想到,人是从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细胞,成长为眼前有着各种相貌、各种性格的人,就足够让我觉得生命本身的奇妙,就足够让我觉得生命是个奇迹了。

请大家以“每当我想到_________,就让我感到_________”的句式,谱写我们生命的赞歌。

例:每当我抬头仰望天空,想到人类能够以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宇宙空间,就足以让我感到生命的伟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教师点评。

师:然而生命有时也是脆弱的,在巨大的天灾人祸面前不堪一击。

四、生命很脆弱

请看一组图片(教师PPT展示):5·12汶川大地震,日本海啸组图。

现场互动:面对生命的脆弱,你有何感想?

教师引导:在天灾面前,生命变得很脆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能遇到“人祸”。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 还有校园暴力、自杀事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得过且过,还是轻率放弃,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你自己之外,你的生命属于谁?

学生发言。

师:自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的生命属于你,同时也属于那些爱你的人们。

(教师PPT展示)算一算:孕育成长的代价。

1.一个生命的孕育、成长需要父母花费多少时间?(假设父母每天花在孩子身上的交流、接送、辅导等时间是2个小时。)

2.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父母花费多少金钱?(据统计幼儿一个月花费1000元不算多,中小学生每年花费约1.5万元至2万元,另外还有各类的补习和培训费。)

3.从小到大需要多少个老师的辛勤付出?

4.需要哪些人的关爱?国家社会要提供哪些条件?

教师总结:生命没有彩排,不要轻易放弃生命,将痛苦留给最疼爱你的亲人。生命中总会碰到挫折、失败和不如意,这时我们该如何面对,才能让生命绽放光彩?

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游戏体验:鼓掌游戏。

师:请大家高举双手,热烈鼓掌(全体学生掌声一片);再请大家鼓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更加热烈);请大家鼓出最整齐响亮的掌声。现在请大家双手交叉在背后,体验失去双手的不适感,尽量保持这种感觉。现在请大家鼓掌(学生们稍怔片刻,立刻以双脚使劲“鼓掌”)。

教师:假如有一天你遭遇不幸,失去双手,你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假如你自己不能鼓掌了,你还能否让这个世界为你鼓掌?想想看,有没有这样的人,自己失去双手,却让全世界的人为他鼓掌?(学生马上想到无臂钢琴师刘伟)是的,刘伟是一个生命的强者,他说:“至少我还有完美的双腿!”假如一个人既没有双手,也没有脚,他的生命会是怎样的呢?

播放视频:没有四肢的生命——力克·胡哲的故事。

师:享受生命可以如此简单,连手和脚都可以不需要,胡哲以他的残缺之身作为一个生命的见证,以他的生命去和别人进行连接。

今晚回去请告诉你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予你如此健康的身体;感谢命运,让我们以一种生命的形态体验生活的美好;感谢父母,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故而弥足珍贵;时光不能倒流,生命不可逆转,所以,从今以后,让我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今以后,让我们热爱生活,善待自己,推己及人,我们也要善待和尊重别人的生命。

最后,请全体起立。请把右手放在胸前偏左一点,让我们感受心跳,感受生命,一起向生命宣誓:

生命的誓言

我郑重地宣誓:在生命的每一天,珍爱自己的生命。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在短暂的人生路上,保持乐观的态度,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创造人生的辉煌,享受人生的幸福。

最后,播放音乐视频《最好的未来》,课程结束。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徐州,221006)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

作者:朱海梅

感悟生命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2:

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讨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感悟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怎样渗透生命教育至关重要,更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对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面对生死问题的相关教育,这种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尊重生命,从中理解生命的意义,从中学会积极生存及健康生活,从而展示出自我生命的价值。随着各种压力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有的学生出现伤人或自伤的现象,其中不乏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世人为之叹息。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命教育薄弱。因此,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生命意识迫在眉睫,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无论是相关调查还是真实案例,都透露出非常严肃的问题:生命意识淡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1.人才培养所需

从我国教育体制来看,总体上存在一些缺陷,大多数重视知识传授,以中考、高考为标准,衡量一个人才学习就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知识传授明显高于生命教育。事实上高中生的升学压力很大,甚至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被扭曲。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学生生命意识就会越来越淡薄。因此,要培养时代所需人才,就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必须及时落到实处。

2.学生成长所需

为了化解生活压力,许多父母被迫背井离乡外出,留守儿童群体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许多还从小缺少父爱、母爱,逐渐形成冷漠与孤僻的性格,甚至还有一些走向极端。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生命教育,利用教材知识与课外实践,引导学生从中理解生命的内涵,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命教育对高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够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1.加强交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高中学生不同于小学、初中学生,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具备个人的知识体系,因受到家庭背景及生活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自然具有极强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依据自己的生命体验理解文章内容;如果与自己情感体验相契合,必定会产生情感共鸣;如果相悖,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明确学生的诉求及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逐渐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为更好地成长和学习奠定基础。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多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还应该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够感受到学生的所思所想。比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上课前可采用播放视频形式,让学生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大致了解,然后才开始学习文章内容。当学生已经了解文章内容后,把學生划分成多个小组,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共同讨论:自己如果是导演,应该怎样设计剧情呢?怎样确定人物动作?……倾听完学生想法后,必须及时指导。这种讨论活动可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内容,还可准确把握每个主人公的生命形态。最后,还要让学生谈谈对文章的感受,谈谈林黛玉的生命安排,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意识。

2.深挖教材,加强学生对生命的体验

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尽快掌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体验与感悟,通过理解后再记忆来达到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生命体验,从中感悟出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于高中语文知识而言,教材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教材中有许多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材,要深入挖掘教材,重点关注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参与生命体验。

比如,讲授《合欢树》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残疾人对生命的思索,可让学生扮演残疾人,亲自参与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从中感受残疾人日常生活的不便,体会到残疾人的不容易,感悟史铁生的坚强个性,感悟到主人公积极生活的态度,从而进行自主思考,感悟人生的价值,学会珍惜生命。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能够领悟到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内涵,文字中蕴含的顽强生命力,产生出与作者共鸣的生命感悟。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发挥出语文知识育人的功能,还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挖掘文章蕴含的生命教育,结合学生实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旺盛、感受生命的力量,逐渐树立正确而健全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孙秀娟.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福 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9).

[2]聂娇.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1).

[3]任俊梅.沐浴人文关怀焕发生命之光: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索与实践[J].课外语文,2017(13).

[4]张瑞.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5).

作者:陈奕艳

感悟生命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3: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赜

摘 要:生命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理解生命。语文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非常适宜开展生命教育。但目前,“生命教育”视角下的语文教学存在教师忽视生命教育、未能合理利用教材等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自由课堂;立足语文教材,设立生命教育教学目标;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结合生命教育,建立多元评价方式,以此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命教育;核心素养;策略

作者简介:任清钰(1996-),女,山西霍州人,吉林师范大学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生命是短暂的,亦是美好的,更应该是有价值的。让学生认识生命重要性、认识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故而教育的意义,不仅是教给学生客观事实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精神层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每個生命都是有重量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语文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并拓展生命的宽度。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理解生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于2012年5月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1.认识生命的价值

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对学生而言,生命教育不仅教会其珍爱生命,还要启发其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同时,生命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还要让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和其他的生命。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个体生命差异,理解生命价值,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死亡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明白在平静的生命中也会有波澜壮阔,以此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形成坚韧的品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实现自我价值。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合理运用语文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地设计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

2.正确认识自我

高中生的年龄在16岁到18岁之间,此时的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的问题,并有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矛盾冲突。而学生只有经历角色混乱到角色统一的心路历程,才能够形成自我意识,并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做规划、做努力。这种状态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较为理想的状态,也标志着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过渡,教师可抓住适当时机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而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语文课程,教师可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经历,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感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观,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将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的过程中,语文课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立德树人,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与生命教育的内涵是相通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生命教育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本身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语言文字作为生命教育的载体,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和生命教育关注的重点都是“人”,生命教育关注人本身的生命意义及价值,语文课程是以“人的自我价值”为培养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蕴含了深刻的生命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感受作者面对挫折的豪迈胸襟,感受作品人物面对死亡的超然洒脱,感受先贤对生命的珍视。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挖掘生命的潜能,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语文教学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生命教育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对于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着生命教育的实施方式,影响着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足,对文本的分析只流于表面,未做深入分析。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动融入生命教育内容,建构多彩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另外,教师要有正确的生命教育观,积极探索教材中富含生命意义的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了解学生成长需求,主动研究对策,突破当前生命教育的困境,不断推动生命教育的实施。

2.未能合理利用教材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迎战高考,因此,教师的日常教学也是向高考看齐,在诗歌、文言文等教学中让学生以背诵、默写为主,而没有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培养要求,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教学价值。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还不够成熟,对社会上不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不能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以詩歌教学为例,诗歌中的词意就像画框,诗歌所用的手法就像给画卷描摹的颜色,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像给画卷精雕细琢。因此,诗歌教学应当如徐徐展开一幅画卷的过程,让学生由“点”到“面”进行分析,挖掘诗歌蕴含的情感,并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生命内涵相联系,唤醒生命意识。但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教师以让学生机械理解词意为主,而不是深挖作品的内涵,这样学生就不能从心灵深处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也就不能真正理解诗歌,不能真正感悟诗歌与生命的联系,不能真正传承作品的文化内涵。

四、“生命教育”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1.更新自身观念,构建自由课堂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除了自身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的课堂操作能力,还要建立起生命教育的意识,具备进行生命教育的专业能力。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一言一行上。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生命意识,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倘若教师自己都漠视生命,还如何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呢?因此,教师必须有正确的生命意识,并注重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同时,教师要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鼓励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不熬夜,适当运动,体现出学生应有的蓬勃的青春朝气。

其次,在融入生命教育内容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从心底真正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

最后,教师应当重视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学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意志与能力。有人说,人生就像心电图,不可能都一帆风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压力,故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十分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抗挫意识与能力,可让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积极面对,将其作为成长路上的“垫脚石”,不断提高抗挫能力,增强生存本领。

2.立足语文教材,设计生命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立足语文教材,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积极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彰显语文教育的魅力。

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参与语文教研活动,研究教材,分析讨论课文所蕴含的生命价值,从生命视角向学生传授知识。例如,苏轼的《定风波》可让学生学会以洒脱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在屈原的《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意象代表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行,教师在教学时可结合当代名人故事,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苏武传》中苏武的故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家国情怀,产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的情感。

3.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感悟生命

在融入生命教育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自由发展,建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学会以朋友的姿态面对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要改变以往的说教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

对于师生关系,孔子主张“教学相长”,认为学生也是教师学习的对象,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学习,双向提高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韩愈在《师说》中这样论述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先贤们认为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思想。教师要想在融入生命教育的语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和学生建立平等且良好的关系。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平等友爱的方式相处,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自由不可过度,需要节制。而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节制,而不是帮助他们节制,这才是平等师生关系的精髓所在。

4.结合生命教育,建立多元评价方式

生命之所以有力量,在于人们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生命之所以多彩绚烂,在于构成的个体的不同。但是在教学中,个体的这种不同却常常被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剩下分数,似乎分数可以决定一切,考试就是检验教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效果如何的最佳手段。很显然,这种单一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因此,教师可结合生命教育,建立多元评价方式,即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多元化的、灵活的评价方式。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在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多元的、灵活的评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五、结语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的精彩,意识到点滴可汇聚成海,平凡也能成就荣耀。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以语文课堂为依托,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支撑,立足语文教材,设计生命教育教学目标,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建立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并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广阔,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耀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摭探[J].成才之路,2020(09).

[2]李永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整合策略探寻[J].高考,2020(08).

[3]李世界.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价值[J].家长,2019(35).

[4]王浩.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以“生命诚可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9(83).

[5]余海涛.基于生命教育理论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19(15).

[6]冯海英.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3).

[7]刘杰.基于“生命语文”教育理念的高中语文主题学习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8(11).

[8]冯育林.闻见文本中的生命气息——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语文世界,2019(06).

[9]侯婷.高中语文融入生命教育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8).

[10]吴格明.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答问[J].中学语文,2019(10).

[11]王琴.浅析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中的生命教育[J].学语文,2019(01).

[12]张璟璟.必须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2018(08).

Explor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ies in Se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Education"

Ren Qingyu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life education; core competence; strategy

作者:任清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主任威信中学教育论文下一篇:金融形势下银行信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