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2022-10-03

第一篇: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二、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斗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时刻;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国,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奔放的线条,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当然,像一些静物画、肖像画及一些工艺品就不必非得深控其思想内涵了。

三、教学时教师的注意点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利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

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血衣》、《南昌起义》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6.欣赏后要有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卷风考试的方法来进行。

使之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

第二篇: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油画欣赏

【摘 要】 油画欣赏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油画作品的欣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通过了解油画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则是欣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

美术

教学

油画欣赏

一、油画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教学体会,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而油画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作品包括中国画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暨文化背景丰富了教学内容,也符合了学生现实意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像现代派油画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知识基础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

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对油画作品的欣赏尚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不可能是一个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课堂欣赏及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写实作品,然而,在毕加索、米罗的油画作品欣赏上,许多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学生作为欣赏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有人说过:“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欣赏油画作品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在此刻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而不应该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学生的身上。

例如:在西方油画欣赏中,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具有时代转折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所以,我从画面的构图、明暗色彩去分析作品,同时将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故事以及画中

1 人物的故事都一一道来,学生在了解了这幅作品后对这幅著名的“神秘微笑”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的学生很喜欢蒙娜丽莎的笑,觉得她笑得很温柔;也有学生觉得她的笑过于神秘,难以琢磨;有的学生则对失去孩子的蒙娜丽莎深表同情,觉得她的笑饱含忧郁;甚至有的学生对这幅作品的神秘失踪又神秘归来的经历大有兴趣;也有学生表示不喜欢蒙娜丽莎衣服的颜色,让人感觉过于忧郁……

在学生们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后,我并没有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是表扬了他们善于动脑筋去分析作品,同时我也讲解了自己的看法: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这也就是这幅作品具有如此艺术价值的所在。

二、油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任何情况下的艺术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和年龄阅历和知识结构层次等差别,都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同样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

在油画欣赏课上,学生对中外著名油画作品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有课堂上被欣赏作品是否符合学生的欣赏习惯的因素,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如何引导,主要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的讲评。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

2 和体验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 ,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最终使学生的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如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一课,课前我查阅了关于梵高的生平资料,凡高,他尽管只活了37岁,而且是孤僻,自闭,精神分裂.真正的去了解他,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品格,我想学生会对凡高充满了尊敬。

脾气古怪的凡高从小就不合群,不仅长相难看,有时羞却,有时又冲动粗鲁。他拒绝社会,社会也拒绝他;但他向社会献出诚心,社会仍然拒绝他。他在为古皮尔画店工作时,直截了当地批评顾客的爱好,甚至公开宣称商业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盗贼集团,于是他被解雇了;他在一家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看到了贫苦的学生的生活状况而没有向他们收学费,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在一座煤矿当自食其力的传教士,把财产分给穷人, 自己粗茶淡饭,衣裳褴褛,教会认为他布道失当,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满腔热情,一往深情地追求真诚的爱情,但不是被戏耍,被背离,便是酗酒放浪,于是被"解雇"了;他如痴如狂,满怀虔诚的创造绘画作品,却因不被世人理解难以找到知音,于是他又被解雇了。

然而凡高和罗丹一样,对待艺术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并不太在乎人们是否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只是把画画当作宣泄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并且他有着和雷诺阿一样的追求。"我画画不是使人苦恼,而是使人们快乐。"他在一到信中这样写道。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也使人们得以窥到凡高的内心:他就象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尽管生活如此对他不公平。他仍然热爱和渴望生活

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作为一副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成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是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凡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种

3 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凡高地一生,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凡高的这种爱心和渴望生活却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在油画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2、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学生自我感受在审美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进行的,学生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中囿于知识结构的简单性和学生自我多主体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们了解他自身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欣赏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在欣赏《戴帽子的妇人》作品时,学生很不理解作品中所运用的色彩,好多人都说不喜欢这幅作品,但当我把这幅作品分析给他们听时,他们似乎才真正理解了画家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这幅作品的画家马蒂斯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他常运用强烈的甚至刺眼的对比色,这种颜色的组合带有浓厚的主管而自由的倾向,因而被人们称为野兽主义画家。

《戴帽子的妇人》使用从颜料管中直接挤出来的强烈的色彩,而不是想刻划自然中的对象。这不仅是想引起视网膜的振

4 动和要强烈浪漫或神秘的主题,而更重要的是想树立与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绘画准则。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更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作为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 “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油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任何油画作品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在教学欣赏中,我常将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拿出来让学生共同欣赏比较分析,两幅作品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 、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学生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学生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

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

5 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感知欣赏油画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他们提高欣赏分析理解打下初步基础。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欣赏塞尚的《苹果与桔子》时,我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知到欣赏中产生的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是由哪些主要因素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些都使画面既有了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

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课堂上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在引导学生进行结构欣赏时,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同时进行比较教学,如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 “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

6 分析时,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

另外,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在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油画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初步感知度。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油画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既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性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也要不囿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尽量让学生能通过对中外著名油画作品的欣赏达到一个较高的欣赏理解水平。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综合性的和有效的欣赏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1]许雷、李文化,油画表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赵谦澧,油画创作探讨,江西美术出版社,1997 [3]王若愚,油画教学初探,广西大学出版社,1996 [4]尤梅,油画教学技法分析,中学美术,2007(5)

第三篇:美术课程中的“欣赏”与“评述”

首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哈尔滨市铁岭小学的美术教师。有幸参加了2011年教育部组织的,针对美术学科开展的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国培班。在首师大学习的十余天中聆听了几位国内专家、教育家关于美术欣赏与美术教学方面的不同见解。首师大美术学院的尚扬教授以自己的作品欣赏为主线,阐述了现当代思想演变下的美术创作与欣赏;中央美院的余丁博士非常系统的带我们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近代,以相当专业的角度与方法对欧洲的油画创作进行了欣赏;吴明娣老师以天价艺术品中书画、工艺品收藏为主线,带领我们欣赏了艺术品高端的收藏价值;我在首师大培训的第一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题,就是尹少淳教授关于《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解读,而我做了第一批的受益人。尹少淳教授有针对性的对新的课程标准改进部分进行了解读。面对这一次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我们会看到一些坚持和创新。尹少淳教授在培训中主要对课程标准中重新修订的部分做了新的解释、并且对课程标准的保留部分进行了阐述。带着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我回到了学校,结合专家的讲座和新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这一领域的修订内容,我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研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因此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美术课程中的“欣赏”与“评述”》。

欣赏是美术教学活动中随时都会发生的一种审美行为,他渗透于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有专题性欣赏,随堂欣赏;名家名作欣赏,同龄人作品欣赏等等。美无处不在,所以欣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欣赏与评述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一、课标修订稿中理清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递进关系,主要明确了不同学段的欣赏内容。

(一)、四个学段的内容依次是:

“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代表性的美术家”

“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二)、评述的形式在四个学段依次是:

“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用语言或文字描述”,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和

“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

(三)、需要关注和表达的内容在四个学段的递进依次是:

“表达自己的感受”,

“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认识美术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二、“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修订稿中理清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递进关系,主要明确了不同学段的欣赏内容。将“阶段目标”变为“分目标”,使得内容更简洁、更明确。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目的的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

我把课标(实验稿)与(修订稿)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四个学段目标的内容进行了对比,(2稿之间不同的地方用特殊的字体颜色标注出来了,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第一学段(1~2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

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美术课标(修订稿)——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

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感受。

(与原有课标相比,重新修订的课标中增加了自然景物,强调了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明确了选择欣赏作品的范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第二学段(3~4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

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美术课标(修订稿)——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

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这里的中外美术作品,扩大了欣赏范围。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就让课堂形式多样化了,学生可以采用的评述方式也不局限在语言和文字上,例如可以用音乐,肢体语言,表情等,课堂更有趣了!),

第三学段(5~6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

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美术课标(修订稿)——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

术家。(添加了人文性,也就是对美术家创作情感的关注)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比泛泛地说“欣赏”和“评述”更贴切和可操作,而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使分析内容更明晰)

第四学段(7~9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

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美术课标(修订稿)——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明确了“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如速写、素描、中国画、油画、版画)尊重人类文化遗产(体现了“与时俱进”),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强调了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美术家和“流派”,探讨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和理念)。(增加了“感受和见解” 提高欣赏能力不是背诵出一大堆词,是对情景发自内心的感受)。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体现了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关系”的应用表示千万不能就“美术”论“美术”,它是具有“人文性”的!有了“人文”就有了“美”)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文化情境”加得好,更具“人文性”了)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多了“美术现象”是“大美术”使然,视觉文化是大美术的基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这也对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因为老师也不能“死记硬背”了)

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欣赏习惯和评述习惯。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欣赏习惯,评述习惯亦然。当观者接受视觉刺激时,马上就会产生欣赏的反应;当欣赏时,马上又会有评述的反应。欣赏不能依赖说教,感受不能依靠灌输。欣赏与评述是对艺术的接受,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让学生主动的习惯于用欣赏的眼光去观看,习惯于观赏之后发出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欣赏与评述既是对美的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再创造。这将是一个长期养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 欣赏需要启发感受。何谈欣赏,对于视觉对象视若罔闻、熟视无睹,无法产生欣赏。欣赏是指欣赏者对某事物进行在审美上的观察。《辞海》释:欣赏就是领略、观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看见事物称其为观,看见事物之美才称其为欣赏。怎样从平凡中见神奇,从普遍中见美,需要教师的启发、点拨。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找回这双欣赏的眼睛。习惯于发现美,继而习惯于欣赏。

2、 评述需要引导表达。当学生发现美之后,会不由的感慨:哇塞!啊,真漂亮。啊,多美呀等等。这些最初的感受表达是第一时间的直观反应,只停留于感叹的层面,或者说这种观感还不具有实际的感受内容。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表达出有内容的认识,通过一定的评论、评述将表层欣赏引入深刻。“是什么吸引了你”“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已经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评述。

五、我觉得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会欣赏,在进行评述。

(一)首先欣赏: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什么是多角度?简单地说,就是一幅美术作品可以从美术语言上进行欣赏——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它带给我们的信息——它告诉了我们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当地怎样的习俗;也可以从传记的角度——力求使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创作该作品?什么时候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一类型的题材,放在一起欣赏,用文化比较的方法,会使学生看清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面貌。如一幅是东方的作品,一幅是西方的作品,它们的主题是一样的,不妨看一看它们在艺术观念、艺术手法上的不同…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他们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deng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时,他们全被作品上艳丽的色彩花纹吸引,学生在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时,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 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请大家看一个片子,这幅画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夏加尔”的一幅代表作,一般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以理解,更谈不上画家创作时的深刻含义,通常在欣赏这样的画时,美术老师都会问,“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画中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错乱的时空,失常的透视比例,别说是孩子,连大人也很难看懂。但是老师却像讲童话故事一样讲出了画中的含义,(课件:首先在画中出现的是一张人脸和一个牛头,你看到了吗?人与牛的对望,这里有一张奇特的画面。牛看到人,会有怎样的想法呢?牛的想法:牛的脸重叠着一个挤牛奶的妇女,像是牛在思考:“为什么贡献奶的总是我们?”这时代表着作者夏加尔的人物想到了什么呢?儿时的故乡门前的小路,辛苦劳作的母亲、父亲,村里,黄色、红色、绿色,颜色各异的房子,还有村口那个小教堂,结满了果实的树木,秋天里,村庄一片果实累累的丰收场面,其实这幅画就是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故乡的思念之情。

画家用大块大块的黑色想向大家说明什么?画家用让人沉重的黑色向大家诉说着他的痛,到底是怎样的痛呢?他好象在画一个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在画一位老人,沧桑的、被战争折磨的老人。当时的战争打破了画家的美梦。当夏加尔亲眼目睹了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暴行时,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他用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李力加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其实抽象画并不抽象,他表达的是画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这种叫做“图解图构”的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方法就是浙江美术学院的李利加教授提出的,我剪辑了一段关于他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

这段构思精巧的课件为大家诠释了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另辟蹊径的教学方法把大家觉得看起来很难懂的画分析的很直白,易于理解。由此可见,很多难于理解知识不要生硬的让孩子接受,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去吸引他,把孩子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变成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孩子会觉得“这个学起来也没有那么难!”这就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为教学目标服务,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来确定本课学习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很重要。我认为在上欣赏课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最重要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是最佳的。首先,欣赏课欣赏的图片要具有典型性,问题的提问要有启发和激趣性,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时效性。我觉得上欣赏课特别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各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例如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妈妈和孩子》、《母与子》、《亲亲密密一家子》等这样关于家庭、亲情、母子情的学习内容,为了创设情境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感人至深的小视频。(视频《猫》讲述了一对感人至深的猫母子生离死别的故事,这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强,短片没有一句对白,但音乐感染力极强,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知,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很容易传递。短片作为欣赏课的一部分,能辅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时除了运用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演示图片、与学生平等谈话、设问点拨、问题讨论、讲解归纳等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这些教学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在课前预习,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做到有备而上,缩短距离;课上再把大家的资料汇总,同时多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较准确的表达和传递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获得相对完整的对作品的美的感受和体验。这样也就在间接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此时,还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欣赏课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可以传情达意,从学生的动作中我们也是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的喜爱或厌恶,或无动于衷的程度。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及主要姿势,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体验、领会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比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除了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认为蒙娜丽莎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大美女形象?你觉得她的微笑好看吗?感人吗?神秘吗?......通过这样一些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后,再请某一学生来模仿蒙娜丽莎的微笑,看看哪位同学能笑的比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更美更灿烂?通过这个活动就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氛围,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拓展:让学生思考微笑在我们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意义等。除了从作品的形式、题材入手,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欣赏,例如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人文思潮、美术家创作的角度等;还有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同一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视频《走进抽象艺术PPT》)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欣赏要求也是不同的。

在1—2年级,对学生的要求偏重于从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的兴趣。主要鼓励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术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而不要求他们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像构图、肌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和术语,以及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这类较为复杂的活动,一般不要学生过早地接触。

对形与色的感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欣赏活动的重点,在欣赏教学中一定要给予密切的关注。一些教师从活跃课堂教学的愿望出发,采用以听觉、触觉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自然美、艺术作品的体验,本无可非议,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那就是美术课上要以视觉的感受为主,其他的感受只是为了辅助和强化视觉感受。千万不能喧宾夺主,过分强调听觉、嗅觉等,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形式貌似新颖却华而不实,学生在视觉上应当得到的东西却一无所获。

对3~4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他们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他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形与色的感受上,还要扩大到对质感的认识上。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和表现效果。

在表达方面,有两个新的要求:第一,不只是用口头语言表达,还需用书面语言——用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第二,不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为了能够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看美术作品,发现其特色。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同一幅美术作品的描述练习,看看哪些同学的描述在抓住欣赏对象特色方面做得比较好。还可以举办小型的描述作业展,展示他们的成果。

对5~6年级的学生,增加了对美术作品材料的认识。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美术作品所使用材料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画种;由于所使用材料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美感。美术史中有许多美术家一直努力探索新的材料,如达•芬奇在颜色中加进了蛋黄,使《最后的晚餐》保存期大大延长。凡•高摈弃了古典油画的薄画法,强调了笔触的力度和厚度,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现代艺术更是把材料的革新作为创新的契机和出发点,玻璃、钢铁、麻绳、纸浆、钉子、羽毛、树皮……一切天然的或人造的物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材料。材料具有时代的特征,材料在艺术家的眼中,“不仅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注重材料本身的魅力”。所以,引导学生关注材料及其美感,是高年级欣赏课应当增添的新内容。

除此而外,要求学生也要对美术作品的内容等特征有所认识。应鼓励学生学习根据作品的内容,联系有关的背景做出自己的反应。比如,欣赏《清明上河图》,就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桥梁建造的历史背景来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世界地理、历史的知识,也可以适当地学习国外美术史的知识,进行中西艺术对比的分析。

学生除了应当了解国画、油画、雕塑等大型的美术作品之外,也应当知道在美术的大家庭中,还有版画、设计、建筑、民间美术、电脑美术等。这并不等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各画种的定义或特征,而是通过小学阶段欣赏过的作品,对画种有所认识。此外,他们也应当学习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并能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之中。像“构图”、“色彩的冷暖”、“形象”等名词,就可能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讨论、描述和分析之中,恰当地运用美术术语实际上也体现出学生的美术素养。

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学会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教师虽然不是像语文教师那样给学生修改文章,但至少要看学生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些评论文章写不好,不一定是语言表达的问题,而是艺术的感受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教师还要给学生补好这一课。看看他们在感受方面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下面请大家看一个(案例:“在一堂美术课上,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述维纳斯这一经典作品。一位学生向教师发难:„说维纳斯美,我怎么也看不出来,搞不懂为什么说是经典,依我看维纳斯还不如杨幂美‟。此话一出,让美术教师好是为难啊!”)

普通学生(公民)的眼睛,特别是没有系统受到视觉审美发现培育的广大民众们,他们总是以现实生活里的物象形态来“度(量)”美术作品,在当今视觉图像传达时代,他们则喜欢用摄影图片来“度(量)”“画”,这是他们的心理知觉状态。

美术教师们是不能责怪他们这样的认知心理的,美术欣赏(鉴赏)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具体任务,就是想办法来改变他们的视知觉感受方式,引导他们学会艺术地“看”。

说到这让我不觉回想到我看过一段这样的视频:(《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这位老师用这样一段视频向学生诠释了怎样来看待形式美与艺术美。

对7~9年级的学生来讲,从“多角度”进行美术欣赏,是一个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相信很多老师对梵高并不陌生,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和方法。

我们从美术史的研究方法中,就可以看到“多角度”的现象。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瓦萨里用的传记方法,直到现代的各种美术研究方法,都在不断地拓展我们的思路,使我们从美术作品中得到越来越丰富的信息。对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分析方法,以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三)、通过以上这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评述”阶段的要求是不同的:

1、低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形与色的感受能力,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是非常必要的。

2、中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他们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在表达方面,有两个新的要求:第一,不只是用口头语言表达,还需用书面语言用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第二,不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

为了能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看美术作品,发现其特色,对作品进行描述练习。

3、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会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但这样的作业不能安排太多,一学期有一两次即可。

(片)什么是评述?评述应该是评论和叙述(或者说描绘)两部分。我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评述应该通过先初步观察作品,有了一定的体验后在心中形成自己初步的感觉联想,然后把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运用一定的语言描绘出来,再经过教师具体细致的讲解以及与同学的探讨后得出自己对作品的观点与评价。当然,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欣赏·评述课中的评述与专业美术的评论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的。

(三)我在多年的教学和与同学科老师的讨论中会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在上课的第四个环节——评述作品时不知道如何表达,或是只谈一下色彩很漂亮,再就无话可说,如果是作公开课之类的活动,学生在最后还会加些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锻炼了动手能力之类的套话。这样就与美术课本身关联不大,没有突出美术课的学科特点,面对一幅美术作品,该如何欣赏评述?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课堂美术评价的作用

课堂美术评价的作用在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样板的力量,身边的样板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为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好胜心里较强,在板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反复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学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影响了一片,也带动了一片。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2、现在课堂美术评价中的误区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堂作业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然而在课堂美术评价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误区。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放手让学生随意评价

案例:“跟着学生走”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了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有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凡.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的讲述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我的课已不再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是能解决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些教师片面的认为发展学生个性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创作,心里喜欢什么样的画,什么就是好画,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一味放任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欣赏而不加以引导。这样很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只有一少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而很大一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提高。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学生自始至终都没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好画,那何谈能画出好画呢?因为这种欣赏能力并不是通过自己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

(2)、对每件作品的评价千篇一律 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对每张画都这么引导,比如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在以后的评价中也象套公式一样重复这些话,千篇一律, 那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其实这正是学生没有真正了解如何评述的条件下的盲目做法。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欣赏评述还有什么意义呢?在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中要找出最为突出的美点,切忌千篇一律。

(3)、失去了学科教学的特征。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有许多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课、语文课、政治课或其他课。只是一味地突出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渲染它的功能,也就失去了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迷失了美术教学的方向。如果一堂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诸多能力的培养,就会使美术课走入美术教育的误区。一堂课的美术评述部分被上成了历史课或是看图作文课等。这都忽视了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渲宾夺主,失去了美术学科的特点。

3、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

如同评价一样,评述也分为自我评述,他人评述、教师评述。自我评述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评述,是最具性格和特点的部分。他人评述是接受评述,是对个人欣赏角度的丰富,和对他人评述的借鉴和吸收。教师评述应该是一种提升评述,使趋向于较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层面的评述。

(1)、循循善诱,逐渐引导 学生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的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学生观看美术作品的时候,常常不太细心,草草而过。所以,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观看作品,不漏掉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构图、色彩、线条、材料、明暗、肌理等。上课时,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1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2画了些什么?3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4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 另外,这种评述方法要从一入学就开始引导,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大致的环节为: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3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 2)、画种不同,评述语言不同

学生还应对各画种有所认识,学习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并能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之中。除此,还应当学会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增加对美术作品材料的认识。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美术作品所使用材料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画种。也产生了不同的美感。 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本身往往隐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由于"欣赏无定法",也给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造提供了无限空间。例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

(3)、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加以引导 一般说来优秀的美术作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条件:作品结构严密、完整,有很强的秩序感,每一个线条和色块都有明确的含义。

美术欣赏评述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这火把,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成为真正有鉴赏能力的人

第四篇:漫谈美术欣赏教学

新课程催生新课堂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

透过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方案和学生美术活动,不难发现在学生美术素质的培养上,依然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生技能训练,忽略对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问题。这种以技能训练代替美术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客观上抑制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而且还阻碍学生欣赏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发展。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弥补以上不足,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一、认识深远影响、重视美术欣赏教学。

学生只有具有了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才能将丰富多彩的美因素输入到大脑中去,进而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享受。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欣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站在艺术家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感悟和表现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使他们有一双会看造型美的眼睛和会听音乐美的耳朵,善于发现美和感受美。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又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美术欣赏教学立足作品欣赏,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摒弃了日常中规范的近乎呆板的教学模式,以轻松愉悦的方式,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讲究美术欣赏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欣赏引导。

1、选好题材,充实内容。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视野,常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这是必要的。但教师对增加内容的选择不能一味地追求纯艺术,要尊重学生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选择与学生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品。可采取以下策略:(1)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做适度加工、处理;(3)可以选择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融入欣赏教学中。

2、规范流程,注重学生自主体验。

欣赏教学要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感受能力。欣赏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大致的环节为:(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基本信息;(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3)解释:教师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或整体评价。所以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在出示欣赏作品后,绝不能不顾学生反应,一讲到底,将欣赏变成讲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欣赏情趣、获得深刻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用上述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程序,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美术作品,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通俗地说就是循序渐进地完成这样四个问题:

你看见了什么?

作品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作品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有这幅画,你会把它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教学中可以这样运作: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初步的感觉;然后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引导他们从轮廓、色彩、线条、明暗、构图等方面细致地体味,必要时教师要做一定的背景知识补充。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交流,保护学生的自主性,为交流欣赏成果做准备。这样的欣赏更多地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作品《蒙娜丽莎》教材上有,电视广告也有,学生不陌生。但在欣赏作品时,几乎所有班的同学都停留在这样的描述上:表现的是个温和美丽的女性,她的气质很好,画家的绘画技能很高超。极少的学生知道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又叫《神秘的微笑》。显然,对作品的主题、材料、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挖掘不够深入。我这样引导学生,既然叫《神秘的微笑》,思考一下神秘在哪里,她的笑代表了什么?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难以解释,只要有一定的世界历史知识基础,就不难发现当时神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蒙娜丽莎》那双传神的眸子和会心的微笑,是对神的挑战,是对人生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性的赞扬„„不断地深入引导,艺术品的价值渐渐显示出来,学生对作品有了由形式到内容再到内涵的深刻理解,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达到了全新的审美高度。

3、倡导实践,创作并欣赏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为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欣赏教学最终服务于这一任务。经过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众多优秀作品的欣赏后,学生会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敢于创新,把自己的思想坚决而清晰地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美籍华人,当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负盛名的建筑大师)在64岁时,应法国总统密特朗之邀,参加卢浮宫的重建,他为卢浮宫设计了一座全新的金字塔。当时的法国人对这一设计方案非常不满,高喊“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抗议不分昼夜的进行,翻译都吓倒了。面对非议和怀疑,贝聿铭坚持了自己的风格和主见。后来金字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法国人赞为“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的宝石”。任何一幅优秀作品的诞生都有深厚功底的厚积薄发和饱含神秘冲动的灵光一现。保护学生的创作欲望,坚定学生的审美信仰,才能催生出更多的优秀的、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家,都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我们倡导的是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思想去表现生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要站在欣赏的角度去看,和学生一起去欣赏他们的作品,发现他们的优点,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信仰。

三、关注美术欣赏教学禁忌,提高教学质量。 禁忌一:不顾作品风格

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作深入学习领会,如《血衣》、《南昌起义》等。教师要明确欣赏的引导方向,因作品而异,有的放矢。

禁忌二:内容冗长泛滥

欣赏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欣赏的内容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会伤害学生积极性。对于欣赏作品,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做科学筛选。

禁忌三:欣赏手段单一

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可以采用提问、讨论、观察等多种形式,还要注重使用幻灯、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易学。教师也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禁忌四:欣赏有花无果

欣赏后要有总结和检查。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写一些短小的文章等方式,激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心得,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减少遗忘的作用。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以作品完整的艺术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深邃的内涵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与作品共鸣。如同一缕缕饱含馨香的清风,飘洒在学生繁重的学习生活中,使之耳目清新、精神振奋。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种类繁多、数不胜数,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以借鉴的、可供挖掘的资源源远流长。我们要合理利用,充分吸收,通过高质量的欣赏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学生在成功的欣赏教学中得到的必将是审美艺术的熏陶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纵观现行的美术教育,重视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是否仍旧被淡化忽视而失重,也就是美术欣赏课有没有得不到真正的关注和重视呢?我们先来看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一:

师:天空是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之一,它能丰富画面的意境,透露画家的心情。请同学们看毕加索的作品《赛跑》。画中有什么?

生:有两个人在赛跑。

师:画家是怎样表现天空的?

生:画家用纯净的蓝色,细致的笔触画天空,还画上一朵朵白云。

师:这幅画表达了画家怎样的心情呢?

生:表达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师:对,画中宁静的天空多么令人神往,赛跑的人仰望蓝天,展臂欲飞的动作正表达了画家奔向大自然的渴望。

片段二: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

生:非常晴朗,空气很新鲜。

师:想不想到操场上去跑一圈?

(学生鹊跃,来到操场上奔跑。然后回教室。)

师:刚才你在操场上奔跑时,有什么感觉?

生:心情好舒畅!当我张开双臂,整个人好象要飞起来了!

师(展示毕加索的作品《赛跑》):看这幅画能不能表达你刚才的心情?

生:感觉我和画中人一样,心放飞起来了,眼中的天空是那么蓝、那么宁静。

师:从哪里可看出天空的宁静?

生:透明的蓝色,丝丝缕缕的白云,笔触很细腻。

师展示梵高的作品《星月夜》:看了毕加索宁静的天空,再看一看梵高画的天空。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写在小纸片上。

生观察并书写。

生:我看到了螺旋状的光环席卷整个天空,内心不能平静。

生:我好像看到了神秘的宇宙中,许多天体在发光运动。

师: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的?

生:画家用旋转流动的笔触和耀眼色彩表现星月夜,使整个夜空充满力量感。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自古以来即有画月光风景的题材,但能像梵高般,把对宇宙庄严与神秘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夜空的画家,却前所未有。星、空、月三者的旋涡节奏,令观者屏息凝神。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

片段一是美术欣赏教学中最常见的解说型的教学方式,呈现为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单纯的静态教学模式,它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片段二采用的是动态的探究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亲身尝试、作品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的体验和探索,带着学生个人的观点去欣赏作品,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愉悦。. 观念与反思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必需的,因为儿童的艺术修养有待提高,没有教师的引导启发,他们很难顺利进行真正的美术作品欣赏,但教师的讲解并不等于学生的欣赏,教师讲解只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欣赏,而不能代替,教师应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给予诱导、启迪和分析。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美术欣赏不能只是让学生泛泛地从头听到尾,处于一种静止的被动的状态,应该赋予学生自己消化、感受、体验的机会,重视学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主动参与和投入,以及欣赏后的积极反馈。在只是静听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不太容易产生持久的欣赏愿望,以及热情主动的欣赏行为,所以在理想的美术欣赏教学中,静中要有动,这种“静”,表面上是一种安静状态,内心却保持着一种震撼,对艺术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动”,是学生利用他们所能利用的感知通道来对艺术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探究。静中有动,使艺术欣赏活动与艺术表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一、 心动——在联想中获得审美愉悦

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动,并不只是身体的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在的心灵

的动,心灵的动表现为艺术想象力的翱翔,表现为对艺术的积极思考,并从中有所领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想象是艺术的生命。”任何艺术作品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总会留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欣赏者通过想象去丰富和补充。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就是“空白”和“不确定性”的表现。“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①例如:在欣赏米罗的人物画时,我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说:“我看到了一个跳舞的人,甩动着长长的袖子,不小心碰到了火炉,衣袖被烧着了,那团化开的墨迹就是正冒着的黑烟。”多丰富的想象力!尽管和大师的意图不相符合,但他们正以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得到审美愉悦。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要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而不是以权威性的所谓唯一正确的理解去平息学生心灵与作品之间的碰撞。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栩栩如生的画面,配合音乐,营造动态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最完美的直观感受,潜入作品的情境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

师:(屏幕展示《奔马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两匹奔跑的骏马。

师:看看马的周围,有什么?

生:是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

师:仔细观察马奔跑的飒飒风姿,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你就骑在马背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放一段音乐,学生进入联想状态)

生: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原野。

生:我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还闻到了草的清香,花的芬芳。

生:我感觉我变成了其中第一匹马,正勇往直前,奔赴战场。

学生通过联想体验到这些“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体现了这幅作品深远的欣赏价值,渲染了作品优美壮烈的意境。王朝闻说过:“欣赏活动所以是有趣的,不只因为欣赏者被动地接受了什么,更因为他可能主动的发现了什么,补充了什么。”②就在这发现中、感悟中完成了审美再创造,获得审美愉悦。

二、口动——在评论中完善审美观点 美术欣赏活动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判的过程,传统的美术欣赏侧重于教师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时代背景、画家生平等方面的评价,可谓是面面俱到,对作品社会价值的评价也是高深莫测,却不知学生一脸迷茫,偶尔博得他们一笑的只是画家的趣闻。只注重教师讲解的欣赏课,即使讲得很生动,也只能算是“故事会”,教师煞费苦心找来的与欣赏无太大益处的趣味性材料,往往只是使欣赏教学停留在表面,而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审美状态,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在今天的美术欣赏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学生这样的发言,“我认为……”“我觉得……”“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还要补充……”可见,对于艺术作品,学生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们不乐于做忠实的听众,他们需要评价权。此时,教师就应变静为动,走下主宰课堂的讲台,倾听学生发自内心的观点。美术特级教师王竹说:“带着问题欣赏,并展开讨论,学生会很热情地参与。”③让学生围绕问题,紧紧扣住“我”字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展开形式多样的评论,可以是口头评论,书面评论,也可以是分组讨论,甚至是组与组之间的辩论。

例如在欣赏课《民居》一课,可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预先请同学们课前在网上搜索访问我国的民居,并做好记录。

师出示各种风格的民居图片:你知道这些民居是哪个民族的?

(各组抢答,答对者加分。)

师:你了解哪个民族的民居呢?它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请各组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

组⑴:我们组比较了解福建的客家土楼,他们的民居很特别,呈方、圆围形,中间是一个大天井。

其他组:为什么要设计成围形?

组⑴:方、圆型造型简洁大方,看上去更坚固雄伟。而且我们从网上知道,福建地区多地震,这样设计的房子具有防风、抗震能力。

其他组:我还要补充,土楼的墙壁上薄下厚,厚处有1.5米,极其坚固。

其他组:好象看不到门,进出是不是很不方便?

组⑴:土楼是全封闭结构,只有一个正门和侧门,窗户也是高高在上,我认为这样可以防御敌人和野兽的侵袭。土楼里面的楼梯都是相通的,交往很方便。

……

组⑵:我们组要讲的是云南傣族的竹楼,竹子编成图案花纹,小巧而精致,如果有芭蕉叶摇曳,翠竹衬托,显得非常美丽。

……

在这样充满争议,充满活力的美术欣赏课堂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搜索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积极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辩,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接收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使自身的审美观点得到逐步的完善。

三、 手动——在实践中深化审美感受

许多人认为美术欣赏课就是用眼睛看,用嘴巴说,其实这样就好比纸上谈兵,

没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高超的表现技艺,对于作品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表面上,特别在工艺欣赏教学中,对表现方法的理解、体验,光靠眼、嘴来理解是不完整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立体化,全方位的揣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作品,通过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体验欣赏客体的变化,逐步领会客体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特征。

例如纸版画欣赏,让学生从纸版画形成的原理的实践入手,逐步体验不同类型的纸版画的制作步骤,从中分辨出不同纸版画的表现特征,然后引导学生欣赏领悟纸版画的本质特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真正感受到纸版画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韵味。

其次,临摹大师的作品在美术欣赏课堂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临摹能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促进学生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融合。临摹并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往往在临摹中添加进自己的想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形象。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有丝柏的麦田》,先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画中优美的意境,金黄的麦田,绿色丝柏的形状和比例和古埃及的方尖碑一样优美,特别是那天空,大胆旋转的笔触表现出云朵激烈的流动,“梵高说过:„画这幅画时,正吹着密斯特拉风(此地区特有的强劲北风。)‟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想不想跟大师学一学?”优美的意境,丰富的笔触,大胆的天空,早就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画笔临摹起来,有的并不满足于临摹,运用梵高表现天空的技法,创作出不逊于大师的优秀作品。可见,在临摹或创作中,学生更能直接地领悟和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意蕴,并尝试到让人兴奋的表现技法,还知道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学到的知识到哪儿去了。

以上是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粗浅的认识,总之,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动口、动手、动情中逐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注〕 ①丽莎著《论音乐的特殊性》第13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②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第12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第13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下一篇:美术师范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