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几点思考

2022-09-11

当今教育应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强调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软件具有人机交互的优越性, 以及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学生自己控制的发现式教学环境,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1多媒体的引进, 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参与式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的应用,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 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新的环境;同时也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由他们参与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 使其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中在讲解氯气、电解原理及应用等方面内容时适时调用网上下载的多媒体画面,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 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方便

多媒体利用自身功能, 可以将在真实世界中难以感觉到的虚幻世界、微观世界真实地模拟出来。化学中涉及到许多微观世界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 受其想象力的局限, 比较难于掌握。多媒体可以利用其功能, 将微观世界在微机里立体地, 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这时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使学生们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透彻。

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也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改善了课堂结构, 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但另一方面, 正因为它能够最大限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教师在课件的设计、制作与演示中不能科学地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效益往往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事倍功半。

(1) 制作课件即是备课。

备课, 首先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作过程。其次是教法选择, 即选用何种形式最能科学、准确、形象、生动地将本课知识鲜活地传授给学生。部分教师只忙于埋头制作课件, 而对课件是否准确、科学地再现了教材内容, 却思之较少。笔者认为, 教师应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慎重选择合适的图片、动画、声音等媒体来制作课件, 来展现教材本质, 突出教学重点, 能化难为易突破教材难点, 这才是课件教学的目的所在, 切不可为了迎合“课件教学”的形式而做“教案搬家”的事。

(2) 课件展示的内容越多越好。

有的教师认为课件展示的内容越多越好。心理学和生理学资料显示, 人的注意力会随着单调的、多次的重复而转移。我们看到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将所有知识细节均以课件方式展示, 从字词句段到中心思想, 从写作背景到文章寓意, 能写到课件里的全写在里面了, 展示出的课件文字密密麻麻, 没有重点, 比通过口述讲出来还枯燥乏味。事实上, 展示往往过于直白, 让人缺少思索的空间与余地, 还何谈启发思维?

(3) 展示的形式越新颖越好。

如果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使人赏心悦目, 给人以美的享受, 说明课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但一些教师希望在展示课件时能取得耳目一新的感觉, 为此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注意力的指向和集中是有一定时限的。一个课件尚未切入正题就已经“精彩登场”, 学生要牺牲多少注意力和时间, 去讨论和回味那些与教材无关的东西, 而忽略了展示的主题, 这未免有些喧宾夺主了。

(4) 全程演示最好。

演示的主要目的在于展现相对抽象的内容,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果背离了这个主题, 试图用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理论的推导, 代替习题的演练与求解, 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一堂课上, 媒体的使用和信息的呈现, 既要根据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注意力分配规律来进行, 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展示的速度, 要以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接受力为准, 并留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与理解间隙和笔记时间。

(5) 课件必须自己制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离不开课件, 用自己制作的课件来上课, 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自制一节课的课件常常要花掉一两节课的时间, 甚至更长。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 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从网络上下载课件的源程序, 然后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修改, 这可大大节约时间。用别人的课件并非不光彩, 而是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精力的投入, 以便我们有精力去开发新的课件。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对更好发挥多媒体课件有以下几点想法。

(1) 加强学习, 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 建构主义理论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盛行。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支撑的现代教学观念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简单地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并不是现代教学。现代教学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构建知识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学习源之间交互活动而展开的, 因此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学习, 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关键。

(2) 提升教师素养, 抓好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是实施“整合”的全体, 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素养是落实“整合”能力的保障, 是推动“整合”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 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运用适当的工具, 策划和设计相对独立的小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

(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精简, 讲究实效。

在教学原则中要求教师用最简单的教学形式,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恰当选用教辅工具, 力求简单实效, 比如: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 那我们就选择恰当的媒体工具做简单有效的课件。课件制作前要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全面深入的把握, 正确定位, 抓住切入点, 恰当选用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 删繁就简, 标新立异,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疑点, 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通过笔者教学实践, 发现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与劣势, 并结合这些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优越性,误区,想法

参考文献

[1] 李镜流.教育心理学新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

[2] 罗育鳌.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浅谈[J].电化教育研究.

[3] 黄宏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4] 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通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策略探究下一篇: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