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评职称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英语评职称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考查的关键。从国际范围来看,教学评价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及具体方法,我国目前相关的研究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但是因为具有复杂性、多因素性及模糊性等特点,教学评价的主观性较强,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及科学性也较为差强人意。

第一篇:英语评职称论文范文

评职称必须了解的那些事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广大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此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府公信力,还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

随着我省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大家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很高。

为解决这些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的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职称制度改革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近年来评审工作实际,深入论证并多次广泛征求意见,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于2018年8月出台了新的《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

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职称方面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评上高一级职称。在此,我们通过解读《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中的三个关键词和九个引导方向,来帮助大家准确把握职称评价新标准,从而找到专业成长方向,明明白白评职称。

一、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1:能力

重能力,扭转唯论文倾向。新版职称评价标准在重师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力、注重日常评价、注重业绩,改变以往职称评审中重证书、轻实效的现象。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应用型人才,在申报高级及以下职称时,不再把发表论文、出版论著作为硬性要求,而是重点考核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教育经历和实际工作效果,从而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聚焦课堂上,驾驭好个人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这“三驾马车”。

关键词2:倾斜

第一,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进一步完善倾斜政策,鼓励农村一线教师扎根基层;向长期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倾斜,鼓励他们致力于立德树人。对学历与申报专业问题进一步放宽,尤其是对小学和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做出更加宽泛的要求;对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的人员在班主任工作年限上进一步放宽,由3年调整为1年以上;对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要求放宽到“合格”等级,破格人员也相应降低要求;对业务考核标准进一步降低,如申报中小学高级教师的人员近5年来教学效果评估获“优秀”等次由5个学年下调为至少有2个学年;对基层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业绩降低要求,如城市教师申报中小学高级教师由原来的省级课题前3名,下调为满足市级课题前3名及其以上层次(省级课题所有参与人员),农村学校教师同时降低一个级别;大幅度降低一线教师申报正高级教师的学术要求。

第二,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农村学校教师讲课答辩单独评价,不与城市教师的讲课成绩一起比较;业绩降一档,比如城市教师要提供省辖市级的奖项,而农村教师提供县级奖项即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明确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同样的结构比例,改变了长期以来城市学校结构比例高于农村学校的现象,增加农村教师职称评审的机会;对长期在农村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实行政策托底,即在农村一线教学满30年以上、距退休5年内的教师,可以不受学校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考核认定为一级教师(中级)。

关键词3:分类

立足我省省情,借鉴其他省份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将中小学教师所在岗位划分为教师、教研员、校(园)长三类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对兼课和兼任教学管理的人员申报身份进行明确,把校领导和中层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业绩与学生管理工作统筹考虑。课时量符合要求的按照一线教师申报,课时量不足的按照同级教研员申报。同时,分类评价还体现在将农村与城市教师分开评价,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分别评价等方面。

二、九个引导方向

1.将师德放在首要位置

严格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师德师风放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违反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等日常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全面考查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引导学校强化师德考核,体现奖优罚劣,探求建立诚信承诺和失信懲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2.进一步加大向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及一线教师的倾斜力度

为鼓励广大教师扎根农村教育,推动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可放宽学历专业要求,侧重考查其工作业绩,提高实际工作年限的考核权重。二是对农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参评教师不再把素质教育作为硬性条件。在农村和特殊教育学校连续任教满15年或20年的,以及在农村连续任教30年的教师,申报相应层次职称时,视讲课答辩情况给予适当倾斜。三是对长期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满15年,现仍在班主任岗位上的教师在素质教育方面予以倾斜。

3.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申报正高的任职年限由8年调整为6年,其中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突出贡献或卓越成绩的优秀青年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再适当放宽任职年限1—2年。对获得国家级学术技术称号、国家级综合表彰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者,在正高级教师评审时给予适当倾斜。

4.分类施策,培养更多的教育家型教师

为更好地落实正高级教师评价标准,让更多优秀教师“跳一跳能够得着”,我们结合调研和周边省份正高级教师的职称标准情况,作如下调整:一是一线教师弱化论文要求。只要课题符合要求,其论文不再要求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在教育教学类CN刊物上即可;校长由原来要求在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降为1篇,同时将第一作者的论文纳入评审条件。二是奖项要求的组合更加灵活。如,原标准的“省辖市级学术技术称号;省特级教师;教师节期间获得省级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在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成绩突出,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获得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这四个奖项组合中“省辖市级学术技术称号”必须先具备。新标准中上述四个奖项具备任何两项即可。三是切实保障一线教师的评审职数。明确专职校长、教研员不能以教师身份申报正高,对校(园)长、教研员评价的重点不仅局限于教学能力,更关注其教学管理、教学思想、办学效果、示范引领及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突出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导向。

5.素质教育、教科研充分发挥地方作用

素質教育方面的业绩条件,从2014年开始提出,至今已经4年,但各地素质教育开展评比进度不一,规范程度参差不齐。自2018年起,新标准充分调动市、县(区)两级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加强地方主体责任管理,更好发挥地方作用,引导开展素质教育:一是获奖层级要求由原来的市级调整为县级,课题由省级调整为市县级。二是对讲课答辩符合要求,长期带班班主任、农村学校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不作硬性要求。

6.突出能力、经历和实际贡献

新职称评价标准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师德为先,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对课时量、担任循环教学、班主任经历、教育管理和从事教研时间均有明确规定。如申报正高级职称,要求教师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5年以上,或担任过3届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

7.切实为参评人员减负

一是对原标准进行分层梳理,优化完善,制定出相对简化的评价标准。二是体现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将能力和经历方面的内容认定权限下放给学校或用人单位,即只要单位同意对教师的能力、经历出具相关证明,评委会便视规范程度予以认定。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上述各环节实行“谁认定,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办法,凡出现造假行为的,经举报核实,要追究单位负责人、职称推荐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和相关签字人的责任。

8.引导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

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新标准规定,各地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与同级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享受同等待遇,纳入认可的表彰范围。此举将吸引广大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积极要求入党,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9.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

新职称评价标准加强了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加大了职称评审失信惩戒力度。为确保评审各个环节、各个步骤“零死角”“零漏洞”,不仅对参评对象及其单位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严肃查处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违纪违规行为,还增加了针对有关评审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明确监督细则及管理办法。

新职称评价标准强调了集体推荐的必要性,用人单位要出台推荐办法并成立不同形式的职称推荐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大了对职称评审中失信行为的处罚和追责力度,努力为中小学教师创造公平竞争的评审环境,提升职称评审的公信力。

作者:杨海涛

第二篇:浅评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写作课程评价发展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考查的关键。从国际范围来看,教学评价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及具体方法,我国目前相关的研究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但是因为具有复杂性、多因素性及模糊性等特点,教学评价的主观性较强,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及科学性也较为差强人意。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对我国当前英语教学教学评价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今后的评价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评价;英语写作课程;评价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1.151

教学评价的深入研究为保证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也成为目前各国教学研究的热点。教学评价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各种评价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借助网络及数据挖掘等技术来进行具体操作的教学评价模式逐渐为人所用。相对而言,我国此类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当前各类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已有的评价方法,而国内针对外语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还未能有效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及信息条件,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法,通过一次性考试结果对学生及教师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针对这一情况,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课程评价,尤其是高校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高等院校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评价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

1 教学评价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

教学评价研究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强调教学成果的“成果评价法”。该方法是建立在R.W.泰勒的教学思想之上,以教育目标为指导,最终以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达到的目标程度为基础对教学成果、效果进行评价。成果评价法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侧重点集中在教学结果和评价结果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之上,对评价主体的个体性及个体价值并不关注。同时,也没有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进行研究,没有考查到教学的动态性及连续性,也没有考虑学生个体的变化及发展,因而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及客观性。

第二阶段为“过程描述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以Bloom的教学理念为依托,强调“以目标达成度为中心,侧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将整个教学过程作为连续的发展性活动,分为“开始、过程、目标”三个阶段,并针对三个教学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附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方法。与第一代的评价方法相比,第二阶段的评价方法更趋于多元化,致力于对教学过程中学生长期发展的关注,整个评价过程更为完整,并更具有科学性;此外,“过程法”强调评价者对学生的了解,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并在评价过程中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的统一。但是,第二代评价法过多地强调评价方法所具有的管理性功能,忽略了评价主体的个体差异及特点,缺乏一定的全面性。

第三阶段评价法将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前两代评价理论相结合,并引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概念,提倡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第三代评价法强调评价主体(包括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侧重“人本主义”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功效,倡导评价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启发、学习,最终借助评价达到评价主体共同的发展及变化。第三代教学评价法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人的发展,侧重了解和考查双向心理构建,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更为科学和灵活,提倡构建灵活的弹性化评价指标和多元化的体系。

发达国家的教学评价研究目前已经形成较为规范、正式的规模。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评价已经从理论转向实践,更注重对不同课程具体、全面的评价。第二,教学评价更倾向于过程性动态评价,在教学过程不同环节介入不同评价方法。第三,评价更趋于依托实体,运用更为规范的操作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第四,教学评价的跨领域研究越来越多,涉及心理学、认知学、神经医学、社会学。尤其是在大数据化时代,更是借助数据库的运用和计算机科学进行评价研究。随着评价研究的发展,多元化评价方式已经是发展趋势,实证性的研究正在为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进行补充。

2 我国英语专业写作课程评价的发展现状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学评价研究还处于探索期,评价方法及手段并不成熟。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理论和方法探索上,与英语写作相关的评价方法及手段的实证类研究还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如:王学锋(2011:52-55)提出的形成性评价反馈循环模式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作为一个循环过程,将评价方法转换为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确立学习策略的有效手段。柴改英(2010:38-43)在“基于博客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构建”中提出,在评价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看出,我国外语教学评价,包括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目前的发展形势正逐步开始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发展,有意识地将教与评相结合,而不是作为与教学过程割裂的环节。叶立新(2008:197-198)的“案例教学评价法”就结合古巴和林肯德评价理论,在评价中涉及了不同的评价主体及层面,结合了多种评价手段。霍力岩(2005:45-50)提倡在教学评价中借鉴多元智力理论,他提出:教学评价应当将学生的长足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多元智力理论也应当作为教学评价发展的理论支持。

因此,评价的目的在于教育者如何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项,通过这样的评价帮助预测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首先,评价应当注重场景,在真实的情景中评价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其次,评价是动态过程,应当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再次,评价应当具有多元性,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学生的发展。最后,评价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正如加德纳所倡导的,每个人都拥有多元智能,它代表了每个人的潜能。

3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国的教学评价研究正逐步向多元化评价进行过渡,但此类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性研究成果并不多,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成果,而大多数研究都忽略了评价过程中评价双方所具有的多元性,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可操作性及客观性。

实际上,国内学术界对评价研究的关注度并不低,但是评价研究本身所具有的变化性、多因性和模糊性等主观因素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使我国高等院校英语写作课程的评价研究始终处于发展的瓶颈。就外部因素而言,首先,我国教学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很多理论研究还没有在实际的教学中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英语写作课程评价研究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成果的形成也必须通过长期的积累,而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基础教学,尤其是技能型基础教学上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上不足,研究经费严重缺乏。此外,基础课程教师的精力也是一个问题。大多数教授写作课程的教师除了要教授课程外,还往往承担大量批改性工作,大多数研究人员因为精力、体力、时间等问题,只能止步于理论研究阶段,导致写作评价研究无法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限。其次,大多数高校对写作课程的重视度还不是很高,有时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写作教学中真正实施评价与教学结合的程度不高,写作评价的独立性和重要性都未能体现。实际上,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反映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的诉求,而绝非单一的英语技能。对英语写作的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也可以帮助了解学生的智能。

4 英语写作课程评价的发展展望

写作的一个主要功能是通过反思来拓展学生的新知识,而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习的能力有何提高,这些都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评价的重要地位是否确立,必然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发展的深度及广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教、学、评这样的循环体系,更体现了教、学、评相长的功能。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人员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投身于基础教学和评价的研究中来,英语写作课程评价的发展及前景越来越清晰。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写作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及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英语专业教学评价研究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结 论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再被强调,这就要求教学科研人员,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真正做到以教促学、以评促教,将教学和评价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去。同时,传统观念的转变,资金的投入,教师的教育及发展等问题,也是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中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所有科研所必经之路。教学评价的发展,也只有通过实证研究的检验,才能真正被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在发展学生学习潜能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柴改英,郦青.外语创新能力发展: 基于博客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重构[J].山东外语教学,2010(5):38-43.

[2]叶立新.案例教学评价理论的方法探析[J].北方经贸,2007(8).

[3]霍力岩,赵梅清.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4).

[4]王学锋.形成性评价反馈循环模式与英语写作教学评价原则及措施[J].解放军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

作者:秦婷

第三篇:“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由于课程的改革,高中英语的教学也得到了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仅仅只是讲解英语知识,“教、学、评一体化”更适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一教学方案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为此做出努力,教师应该将英语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英语任务要求,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教师还需要对于学生的表现做出官方的评价。本文对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所要实施的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引言

由于现阶段教育正在进行改革,所教授的课程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适应这一课程改革,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教师应该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自身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之前学过的英语知识。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很多的教师并不是很了解国家教育的改革方向,因此对于英语的改革措施来看教师不能根据教育的改革要求来制定学生的教学方案,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于英语知识的渴求,在高三的阶段,为了可以获得更高的英语成绩,教师需要转变思想,换取一些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来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学生的 进步。同时学生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高三整个时间段都投入到题海战术中,并没有静下心好好思考自己的学习是为了得到什么,所学习的知识只能应付考试卷子,并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并且也不能应付如今变化迅速的时代。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拥有更显著的效果所要实施的措施

2.1 组建学习小组,实行合作探究

为了可以实行“教、学、评一体化”这一教学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发挥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与小组内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将知识讲解给学生,然后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他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答案并给予点评,这样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看法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自己的看法有哪里的不足,对于英语知识也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新人教版高三的必修五中“Make the news”的时候,这一单元主要要求学生可以掌握倒装这一英语用法的知识点,教师在讲解完这一章的课文之后,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的学生讨论倒装句的用法以及课文中哪些句子用到了倒装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案的优秀之地,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一些其他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且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评价,可以准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也可以在教师的评价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举多得,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英语知识。

2.2 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接受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英语知识点,学生接受的速度更快。同时这样的方式也遵循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在讲解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穿插着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举措,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汲取到正确的学习方向。

例如在讲解新人教版高三的必修五中“First aid”的时候,这一节的课文主要是用到了省略句的用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资源将这一语法呈现出来,可以配上给生动有趣的动画或者视频,让学生明白这一语法的真正用处。在讲解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调节课堂的教学进度,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看法讲解给学生,实时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让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教育的改革,因此教师所要开展的教学方案必须依据学生的发展实际,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方案以及观念,必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来讲解知识,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感受,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讲解知识,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学灵活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才可以顺应高速发展的英语教学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周佩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英语项目教学实践研究[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1(27):39-40.

[2]杨冬连,王银洁.线上教学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反思——以“A Musical Genius”阅读课为例[J].校园英語,2021(11):220-221.

作者:傅菁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学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自动化专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