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论文

2022-04-16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实训资源的闲置与学生实训时间不充裕等矛盾日益突出,优化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开放式”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以构建实训信息平台为前提,以开放式管理为基础,以推行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为宗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论文 篇1:

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及建设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职业院校人才质量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建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本文从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建设模式的原则、类型、方式方法、优缺点,以及各种建设模式的选择作了充分的论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选择

一、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文中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结合新模式。根据教育部的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另外,建设成有效的“校中企”、“企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还可以产生如下价值或意义:①培养出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②为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③为职业院校节省资金,变企业的生产资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④为企业解决技术、用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困难;⑤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甚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意见。可见,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质量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电子产品制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对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效果不明显。“企中校”形式多,“校中企”寥寥无几。那么,如何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呢?笔者认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应以校企双方的需求和共赢为基础,以能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为原则进行模式建设。

二、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

根据教育部和《高等教育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应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所以,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结合点,实现共同办学、共同育人、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继而确定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应包括必须的基本功用和促进实习实训基地良性发展与提高的拓展功用。

1.基本功用。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而企业的第一要务是生产经营的观念。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功用应是:既能满足学校实践教学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电子产品制造的需求。具体来说,基本功用有:训练学生的基本电子技能;培养学生生产一线专业实际操作能力;体验和强化学生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能保质保量高效益地进行电子产品生产经营。

2.拓展功用。根据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与提高的需求,以及校企双方社会责任,实习实训基地的拓展功用应包括电子产品及其制造技术与生产工艺的研发、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创收、师资与员工职业技术技能训练、新技术与新工艺推广、社会服务与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内部劳动竞赛与学校电子技能竞赛、创业孵化、示范辐射等方面。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原则

尽管影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因素很多,但不管是何种因素,都应从校企双方的需求和共赢为出发点,围绕生产与教学的双重基本功用,洽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框架,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把实习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式学校,或学校式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校企合作的原则。我们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企业的生产设施、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出能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取他人所长,补自己之短。校企合作也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经费不足,利用企业的资源解决或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途径。因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校企合作的原则,共同规划和设计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2.互利互惠的原则。校企双方自愿合作,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必须满足双方的需求,做到互利互惠。

3.有效可行性的原则。规划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应能保证参与合作各方按方案进行建设,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应能保证功用的发挥,能按计划进行运行和管理,对各方能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

4.基本功用能得到保证,拓展功用能逐步实现的原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不可能在短期建成功用齐全的理想实习实训基地。因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首先保证基本功用能实现,然后逐步完善,增加其他拓展功用。

5.工学结合的原则。工学结合是公认的、最有效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手段,因此,在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时,应做到场地、管理和运行能保证工学结合顺利进行。

6.“校企合一”的原则。在规划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及建设过程中,应能做到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要按照毕业与职业零距离对接的方向去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实习实训基地。为此,应做到如下几点:①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具与工具合一;②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③训练产品与制造产品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④教学与研发合一。

7.经济性原则。合作各方应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能利用有限的资源与经费解决主要的问题,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投资各方收益大。

8.前瞻性原则。电子行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各种技术与生产工艺日新月异,校内教学资源也在不停变化。因此,在规划设计实习实训基地时,应既能适应短期电子工业对人才质量培养的要求,又能兼顾到长期电子工业对人才质量发展的要求。

四、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类型、建设方式方法与优缺点

根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资主体、主要功用、运行管理和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有如下五大类型,每一大类又包括若干种模式。建设方式方法应在满足双方需求与共赢的前提下进行。

1.校企共建模式。根据校企合作的原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应当有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因此,按主体出力方式分有如下类型:①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校企双方通过自己的优势换取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共同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时,通常不是以资金投入为主,而是运用现有资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优势、员工培训优势、知识产权与研发优势为企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设备优势、技术技能优势、生产工艺优势、职业环境优势为高职院校服务,借助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经营双赢。这种建设模式的优点是当双方需求欲望强,各自的优势较多、较明显时,能很快达成合作协议;缺点是随着实习实训基地功效的发挥,企业的需求会逐渐满足,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得到基本解决后,企业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合作的欲望逐渐减退,导致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不能持续合作和健康发展。②校企合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校企双方以投入资金为主,利用现有资源为辅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双方主要按资金投入的比例共享成果。在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前,按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预算实习实训基地造价,然后洽谈投资金额,并将现有资源折算成一定的现金作为投资金额。将实习实训基地产生的成果也折算成现金,然后按投资比例分享利益。这种模式可以按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进行建设与管理,按教学与生产规律进行运行。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责、权、利明确,由于实习实训基地是新建,因此,易于按校企双方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产生的效益较好。其缺点是职业院校往往因经费不足,出资偏少,其实习实训基地的支配权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实习实训效果。③行业、政府资助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电子行业协会或其他电子行业组织或政府部门资助下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其管理与运行,除了学校和企业外,行业、组织或政府也以一定程度进行参与。行业、政府部门一般按电子行业发展趋势、国家与地方经济的要求对实习实训基地提出整体原则性建设方案,学校和企业在不违背行业和政府旨意的前提下按教学和生产经营规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以达到育人和生产双赢的目的。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了行业、政府部门的资助,能很快建成实习实训基地。由于行业、政府部门有政策优势,因此能保证实习实训基地有效、持续健康发展。其缺点是管理部门多,处事程序复杂,应急处理问题不够灵活。④实习实训基地职教集团化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多个职业院校联盟,与企业一起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时,先成立职教集团委员会,共同规划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然后所有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输出各自的资源,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风险共担,成果分享。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发挥多方优势,筹措较多的资金或生产设备,快速建成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不仅可为职教集团内部师生所用,还可为职教集团外部其他职业院校的师学生所用,同时还可面向社会开展培训,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缺点是教学和生产运行管理复杂。

2.功用共建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其功用建设,按功用建设的侧重点不同,有如下类型。①师生核心技术技能训练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主要按学生和教师核心技术技能训练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时,应包含电子产品现代制造技术所要求的场地、教学设备、师资等建设和教学核心要素。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只有训练核心技术技能的教学设备以及满足生产条件的主要生产设备。运行管理主要是围绕师生的核心技术技能训练进行,并满足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的需求。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投资不大,基本上不需要校方投资,只要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就可以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缺点是学生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技能不能得到全面的训练,职业综合能力不强。②师生综合技术技能训练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主要按训练学生和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时,应配置多条完整的电子产品生产流水线,且要求流水线之间生产设备功能相同而型号不同。在管理运行时,应将实习实训基地内的岗位统筹安排,实行生产轮岗制,以便训练师生的实践综合能力。该模式的优点是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能有效地训练师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师生能全面掌握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同时能制造多种产品,产量大,企业效益高。缺点是设备投资大,管理运行复杂,一般只能与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开展合作。③订单与定向培养就业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主要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或按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要求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时,按企业对人才的个性要求配置生产设备与有关教学设施。在运行管理时,也按人才的个性要求进行培训,以人才的培训为主、产品生产为辅。该模式的优点是设备投资不大,学生单项技术技能较强。缺点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较差。④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与学生训练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主要在兼顾提升员工职业岗位能力,或员工岗位调整而进行新岗位培训要求的同时,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为了使培训效果更好,就要聘请职业院校的教育专家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配置实习实训设施,要聘请职业院校的教师兼任企业的培训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满足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的要求,还要满足学生技术技能训练的要求。在运行管理方面,职业院校要有一定的支配权,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完成实习实训任务。该模式的优点是专门为培训职业能力服务的,学生在该基地实习实训能得到较好的训练。其缺点是如果企业的培训能力较强,自己的职工培训任务繁重,职业院校的支配权较小时,学生实习实训会受到一定影响。⑤校企相互服务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主要按校企双方相互服务的需求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校企双方首先提出需求,然后按校企双方的要求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制定运行管理条例时,应对双方的服务规范与标准明确写入,并有相应的约束机制。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优势,实现教学与生产效益最大化。缺点是校企双方各自的收益可能不对等,会影响到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⑥科研与生产结合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按科研、生产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要引进科研仪器、仪表与先进的电子产品生产设备,要使实习实训基地具有科研的功能、生产功能和实践教学的功能。在运行管理方面,除了校企联合科研外,还要安排学生参与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模式的优点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技能较高,创新能力较强,能保持企业市场领先地位。缺点是学生的培养面不大,企业的产量也会受到限制。⑦新产品创业孵化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主要按新产品的商业转化、发展壮大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新产品制造为载体让学生实习实训,并进行新产品的商业转化与市场推广。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应引进通用电子产品制造设备,使其能制造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知识与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在运行管理时,要先做好详细计划,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该模式的优点是易于引进小企业的新产品,同时也可以生产成熟的产品。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在不同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训练。缺点是新产品的质量可能受到影响,其产量要比成熟产品的产量小。⑧科技成果技术推广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主要按科技成果推广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不仅具有学生实习实训的功用,还具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推广的功用。学生的实习实训,主要以新产品、新制造技术和新制造工艺为载体让学生训练。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需要与研发人员共同规划设计场地、生产设备以及运行管理方式,要求实习实训基地有可改进的灵活性。该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学到先进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缺点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费用高,技术和师资力量要强。⑨承接生产加工创收型实习实训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主要按承接他人的电子产品加工和创收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按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代加工品为载体训练学生技术技能,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要引进通用的电子产品生产设备,以便能加工生产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在运行管理方面,要按被加工产品企业的要求制定运行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任务的完成。该模式的优点是在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还能获得经济收入。缺点是引进代加工产品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在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与引进代加工产品时间要协调一致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在交货时间和产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主体直辖共建模式。为了保证实习实训基地按校企合作双方的要求进行建设、运行,必须有管理机构。按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主体的不同,有以下三种模式。①企业主导管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主要在企业的主导下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按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是主管责任部门,校方起辅助管理作用。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由企业提供生产设备与教学设施,职业院校主要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教学条件。在师资方面,由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职业岗位技术技能训练进行指导,由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校方不需要较大的投资就可以享受企业的生产资源。缺点是企业起主导作用,企业会把生产效益放在首位,而弱化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②学校主导管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主要在职业院校的主导下,在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按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是主管责任部门,企业起辅助管理作用。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一般是以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为主,兼顾完成生产任务。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最好把实习实训基地放在校内,其次是放在企业附近或企业内。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企业投入设备或资金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采用设备租赁、赊租承包、连锁经营、银行贷款等方式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按教学要求在企业的帮助下配置生产设备,做到既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又是真实的企业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生产系统,也可以是电子产品的生产一个车间或工段。在运行管理方面,学校按教育规律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并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生产形式可以是协作件生产,也可以自产自销。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技能训练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他们可以承接来料加工,自产自销,为学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缺点是学校无法引入生产设备时,需要较大的资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上存在较大的困难。③校企董事会共同管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在校企董事会的主导下,按实践教学和生产等功用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由校企董事会共同管理。董事长一般由出资或固定资产较多的一方担任。当双方出资或资产可以比拟时,董事长也可以实行轮流担任制,实行年终考评,合格者可以继续担任。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由校企双方出资或资产,按教学和生产等功用规划设计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运行管理方面,要制定详细的教学与生产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董事长的责、权、利,制定召开董事会商讨机制,解决实习实训基地的各种问题,实行基地共建共享。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功效,满足各方的需求。缺点是运行管理复杂,处理事务不够灵活、及时。

4.运行共建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在运行时,既要满足教学的需求,还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按实习实训基地运行建设方式的不同,有以下三种模式。①工学交替循环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种模式,是指按工学交替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应该按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配置生产设备和教学设施,并保证各岗位工种能实行轮换。在运行管理方面,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应该将本校或其他学校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轮流到基地实习实训。按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其优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既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做到教学与生产两不误。缺点是制度建设复杂,运行管理困难。另外,要做到用轮换实习实训的方式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教学任务繁重。②学时弹性训练可移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种模式是指按实践教学对学时的实际需要情况和生产任务的需求情况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按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既能适应学生实习实训学时的变化,又能适应生产任务轻重缓急的变化。在建设这种实习实训基地时,生产设备和教学设施的配置要有弹性。在运行管理方面,学校要根据实习实训基地生产情况和学生技术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灵活调整学时及实习实训时期。按这种模式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其优点是既能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又能保证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缺点是生产设备和教学设施投入大,生产闲时不能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效益,教学运行安排复杂。③框架不变可移动式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种模式就是设计好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基本环境要求、目的、实习实训内容、手段和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设立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这种不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时,学校要根据电子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详细的学生校外实习实训规章制度,要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全程跟踪指导与考核,要求学生提交实习实训过程与最终成果,由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成绩考核。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自行联系,也可以由学校提供若干个企业供学生挑选,学校对实习实训单位进行备案。在运行管理方面,学校可以设计学生实习实训跟踪管理软件系统,将其安装在学校的网站上,要求学生在网上对该管理系统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填写,学校根据学生的填写内容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监控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填写的项目及作用如下:学生基本信息。其栏目包括院系、班级、学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这些信息便于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申请。其栏目包括实习实训单位的名称及地址、实习实训单位接收函证明书、单位联系人与联系方式、保险、实习实训职位、实习实训项目、实习实训计划和实习实训起止日期。这些信息,可以确认该学生是否在该单位及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上实习实训,以及实习实训计划的合理性。审批学生实习实训申请。其栏目是在学生实习实训申请栏目的基础上增加指导教师审批意见栏目。这些信息的审批,能确保学生在本专业相应的岗位上实习实训,指导学生修改实习实训计划中不合理的地方。实习实训要求。其栏目包括实习实训内容要求、实习实训计划、实习实训起止时间、实习实训安全要求、实习实训汇报与报告字数要求。这些栏目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实训行为准则,确保实习实训质量与人身安全。实习实训跟踪。其栏目包括实习实训项目与内容、实习实训汇报、师生交流对话窗、实习实训结束报告、实习实训状态、实习实训职位调整、校企实习实训考评和教师跟踪指导日志。这些内容让学生填写,教师审阅与指导,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质量。除了采用网络管理软件系统保证实习实训质量外,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建立通信联系,不定时地抽检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或学校指导教师下企业抽检学生实习实训情况。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校不需要投入资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特别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就业。缺点是学校要花较大精力确认学生实习实训信息的真实性,对每个学生跟踪指导,考核任务繁重,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同学可能达不到实习实训的要求。

5.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实习实训基地可分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两种。①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学校所管辖的地理位置范围内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时,要与企业一起按教学与生产的要求规划设计场地、教学设施与生产设备,并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实习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或学校为企业提供其他的优势输出,吸引企业参与投资或提供生产设备。在运行管理方面,要制定有效机制保证教学与生产的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便于学校管理,能按教学要求有效运行。缺点是实习实训基地的配套建设设施费用较大,如果由学校单方投资建成,则困难较大。如果由企业投资,则对其吸引力不强。②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在校外利用企业的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时,学校要通过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服务,换取企业的生产资源为己所用。在运行管理方面,最好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这样才能确保实习实训质量;如果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时,应制定详细的校企合作协议,明确企业的职责与义务,以确保实习实训质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校不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就可以获得企业的生产资源。缺点是这种模式使得学校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可能为了生产效益而弱化教学职责,从而影响实习实训质量。

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选择

1.选择的原则。选择原则应遵循从实际出发、能实现、可操作、有利于实际运行、利多弊少、教学和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最优到次之,依次筛选各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2.选择的方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选择方法应从功效发挥、利益大小、可建设性、基地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比较分析筛选法进行选择。①从基本功效发挥的角度,选择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的建设模式。学校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使实习实训基地最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那么,在选择建设模式时,在能保质保量高效益地进行电子产品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就要把是否具有最有利于技术技能训练这一要素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学校主导管理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最有利于学校安排实践教学,因此在选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时,优先选择学校主导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②从校企双赢最大化的角度,选择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学生技术技能训练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为了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积极性,也为了保证校企双方长期稳定地合作下去,在同等资源投入情况下,就应该选择能使校企双方利益最优化值的模式。为此,应首先分析校企双方的需求,然后,分析各种建设模式与需求的吻合程度,从中找出能使校企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建设模式。在众多的建设模式中,实习实训基地职教集团化建设模式,订单与定向培养就业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及校企相互服务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应该成为首选建设模式。③从可建设性的角度,选择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基本功用和校企双方利益最优化值均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就要根据校企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选择。在选择时,分析可建设性、可运行性和可管理性等诸多因素,对各种建设模式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看哪种建设模式优点最多、缺点最少,然后,选择可操作性最强能实现的建设模式。④从发展的眼光,选择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选择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时,还要考虑到学校内部资源变化以及电子行业快速发展的特点。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的师资力量与财力会逐渐好转,电子工业各种制造技术与生产工艺也日新月异,因此,建成的实习实训基地应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能方便地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建设模式类型、建设方式方法与优缺点的论述可知,我们应该从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出发,遵循校企互利互惠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选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海澜.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引企入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2,(5).

[2]傅昌德,冯雪萍.高职生产性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

[3]杨广金,江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及效率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4]李斌.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J].交通职业教育,2012,(3).

[5]龚中良.高职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基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4).

课题项目: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科研课题“职业院校‘校中企’、‘企中校’电子产品制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途径研究”(课题编号:G2013C06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项盛荣(1961-),男,湖北武汉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

作者:项盛荣

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论文 篇2: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式”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探析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实训资源的闲置与学生实训时间不充裕等矛盾日益突出,优化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开放式”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以构建实训信息平台为前提,以开放式管理为基础,以推行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为宗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践行“开放式”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内实训基地 开放式 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必须加强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作为办好高职教育、培养合格高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主要载体,加快其建设、优化其管理模式、提高其管理水平与完善其运行机制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增强竞争实力、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按主管部门不同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分块管理模式: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及运作由学校二级院系负责完成。二是集中管理模式:校内实训基地资源集中起来,作为独立的具有行政、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职能的部门。三是分块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这三种管理模式在常规运行中不太重视“开放性”,都是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各实训室的受众面普遍较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实训基地“硬件”设备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具体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没有上新台阶。 (2)实训信息化管理滞后。三种管理模式都缺乏完善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训室运行相对独立,实训基地未能充分发挥效能,部分实训资源闲置。(3)实训室开放性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培养、培训职能。一方面,传统管理模式大多是封闭式。实训中心主要是上课对内开放,缺乏共享意识,或者过于强调安全(设备和学生的安全)等,学生基本上课余不能自主实训。另一方面,学校对实训基地的运营开放力度不够,大多沒有与校外企业、行业合作运营。(4)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观念淡漠。传统管理模式大多是实训管理员全面负责,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学生从高中进入高职院校后,对职业教育和实训技能的理解有一定偏差,没有领悟到参与实训的重要性。加之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是“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课堂完成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尽管学生课堂实训时间有限,但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课余自主实训的理念和习惯。(5)实训基地管理效率不高。由于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较少,以及管理人员精力不够、能力有限等,造成实训基地管理效率较低。而且长期以来实训基地管理建设不受重视,多数院校没有对实训管理师资队伍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培,安排出去参观、交流的机会更少。甚至部分二级院系领导认为实训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实训室的清洁卫生以及开门、关门、维修简单的实训设备和接待参观等日常工作。(6)考核制度不完善。多数院校对实训管理员基础性部分的考核主要看实训室利用率。由于实训管理员管理的实训室数量较多,因此考核完全能够达标。对实训管理员的奖励性绩效也没有根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制度不利于调动实训管理员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提高实训管理水平。

结合以上现状,通过走访辖区内4所高职院校,对近500名学生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不够满意。主要反映的问题是:68.9%的学生不太清楚本专业实训室的数量、功能,对系部其他专业和外系的实训资源信息更是一无所知;70.2%的学生认为校内实训基地开放性不强;74.6%的学生认为课堂实训时间并不充裕;80.6%的学生对“现行课余学习的方式”回答都是依赖图书馆;88.6%的学生希望课余能在实训室自主实训;70.8%的学生希望能够参与自主管理实训基地。同时,在与10名教师的访谈中得知,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认为高职学生就是应该“多泡实训室”,并认为从某种角度讲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的开放比图书馆的开放更有必要性。

二、“开放式”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的内涵与构建的意义

“开放式”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就是搭建“开放式”管理平台,将实训信息对专业、对系部、对学校师生、对社会公开,将实训资源、实训项目、实训流程、实训时间实行全面开放;同时,让学生成为实训室的主人,人人参与实训管理、课余在实训室自主学习(实训演练)。

目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体系大多先进且落实到位。有关专家认为,高职实训项目比较简单、流程规范;学生是实训的主体,校内实训对高职学生来说不是认知,而应是反复训练,因此,主张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学生可以自主实训。如果在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推行“开放式”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就能够切实解决上面所述三种管理模式在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达到实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终极目标。

1.有利于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开放式”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实训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减少建设成本,还能避免实训资源闲置,直接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解决学生实训时间不充裕的问题,从而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培养、培训功能。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是“一箭双雕”。传统管理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纯属学习者、被管理者,主人翁意识不强,实训中心管理服务工作被动。而“开放式”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整合利用学生资源,使学生的角色从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从被动练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3.有利于提高实训管理水平和实践教学质量。开放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化解管理人员紧缺的矛盾。实训管理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日常事务的管理与各项制度的落实,从而把实训管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钻研实训教学和实训科研,为实训基地实现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搭建“开放式”实训管理平台,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优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加强学生校内实训技能训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1.搭建实训信息平台,实施“开放式”管理。实训信息平台是师生了解实训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实训信息平台师生可以了解校内实训资源可开展的实训项目、实训流程、实训室使用情况等。搭建实训信息平台应落实以下事宜:(1)由实训管理部门出面牵头,优化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成立相对独立的“实训控制中心”来负责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同时细化“实训控制中心”的职责。(2)建设由“实训控制中心”统一管理的共享型实训基地管理网络数据平台,完善实训基地资源信息库。师生可以通过实训信息平台了解校内实训资源能够完成的实训项目,以及实训项目的培养目标、所需知识储备和实训室使用情况。在实训信息平台,学生可以与实训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另外,“实训控制中心”可利用实训信息平台根据学生的实训需求及时调整实训项目。(3)强化开放意识,制定配套的运行管理制度。开放是指针对全校及校外网上预约开放,针对系部完全开放。师生统一认识,全面开放实训教学:一是扩大开放对象(系内、系外和校外)和开放时间,二是开放实训流程。在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不再受时间、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可以随时进入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的模式中。同时,开放实训流程打破了常规的实训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4)不断完善“开放式”实训平台信息(如设置知识链接或者新思路等窗口),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校企之间共同交流、探讨,提高设备和师资的共享程度。(5)研究制定系部之间、校企之间实训的资金统筹办法。根据实训项目开展或生产过程中的耗材情况等制订长效的资金统筹办法。

2.积极引导学生尽早适应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实训室实行全天开放后,实训管理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实训场所、自主维护实训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主动协助任课教师开展实训,并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课余随时可以在没课的实训室自主学习、演练,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最终达到提高实训管理水平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最高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步:各院系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做好引导与协调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安排全系新同学分组参观系部实训中心。由实训教研室全体教师带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学生)给新同学介绍“高职学生实训的重要性、加强实训训练是实训技能提高的重要前提、实训中心所有实训室全天开放、同学们就是实训室的主人”等内容。同时,强调大学课堂是开放的,实训资源是可以共享的。这样一来,让每一位新同学加强对实训重要性的认识,为他们尽早适应“开放式”管理模式、进入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状态奠定基础。

第二步:新生开课后,在辅导员的协助下各班及时成立自主管理小组(又称自主学习兴趣小组),落实小组负责人。结合专业与相关课程等按班级对应负责某实训室,并按班级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如图所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一方面按照班级对应负责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包括该实训室的环境、设备、安全、开放、创业、文化建设和调查反馈等方面,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另一方面,还要课后(正常上课和自主学习后)完成常规的管理,如在实训日志如实记录实训情况,整理用物、环境清洁,发现异常做好登记并及时汇报等。

第三步:成立系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由各班对应管理小组组长组成,如图所示)。系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及下设小组都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实行会长与组长负责制)。

第四步:横向落实系部其他部门(如学风部、宣传部、纪检部、清洁部)督察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3.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自学校搭建实训信息平台、校内实训基地实施开放管理后,各院系必须及时成立实训中心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并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制定自主管理制度与学习方案,做到自主管理与课余开放相结合、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自主管理与创业相结合、自主管理与职场氛围建设相结合,从而营造良好的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实训)的校园氛围。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践行“开放式”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模式,一方面,实训基地利用率会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师生满意度、学生实训技能也会明显提高。这一模式紧跟现代职业教育的步伐,切实解决了实训资源闲置与学生实训时间不充裕的矛盾,有利于校企合作,对建立起现代学徒制至关重要,对培养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田裕康,罗维平.创新实验室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

[2]赵艳平,马利平.高职院校实训资源共享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

[3]张泽奎.基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5(5).

[4]袁翠.借鑒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构建高职特色技能考核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5]王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流程式管理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

[6]李莉.社区康复实训中心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3).

作者:肖建英

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初探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中高职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行关系到高职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本文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要求思考点,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作为突出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展现专业特色的培养基地的重要性提出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的几种分类模式,从而有效推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合理的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需求;管理模式

一、高职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明确指出:需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解读最新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得知,高职院校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则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它的构建从根本上关系到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与进步。打造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进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提升社会信心。

二、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要求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面对社会对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教育不仅仅只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在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也丝毫不能松懈。利用学校优秀的师资条件,再配以完备的实践资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一)、素质培养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大都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一般的公共基础课,例如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基本上面向的是全院学生,这一类课程所需要的实训室为公共实训室,如计算机机房、语音室等等,它们对实训设备的专业性要求不高,但应用量较大,使用率较高,对于培养学生基础素质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专业技能的需求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项人才的重要场所,除了教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设置特色化的教学内容,专业实训室则极大的满足了这一点。通常所说的专业实训室,都是在校园内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安排,由专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课程实训需求,通过整合资源或者购置设备,建立实验型实训环境,比如计算机专业的J2EE与软件工程实训室、Linux实训室;电子或通信专业的单片机及EDA技术实训室;艺术类专业的雕塑室;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实训室等等,满足了简单化操作的需求。

(三)、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高职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有效的融入企业,真正成为一个职业人。生产性实训基地旨在利用学校丰富的场地及设备资源,和企业雄厚的资本基础、实践人才相结合,由企业派出工作人员,他们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实训基地的老师,在校内建设一条真正的生产工作线,让学生零距离的参与实际工作。

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模式

依据上述论述的高职学生课程开设方式的不同和能力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类。

(一)、集中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是将实习实训基地划分为单一的部门,比如学校的实训部门,这类实训室虽规模大使用频繁,但涉及专业较集中,在不同的专业中可交叉使用,一般是针对公共实训室采用的。

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势包括:其一能够实现全校实训资源的集中管理;其二是能够针对性的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所落实的任务比较简单,不会形成浪费现象;其三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尤其是在开展培训以及技能鉴定等方面效果更明显;其四是实训中心的责任明确,如果期间发生问题不会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其五是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实习实训能够处于标准化与科学化管理。缺点是该模式下实习实训教学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可能会导致实习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出现脱轨现象。

(二)、分散管理模式

分散管理模式是将不同的实训基地划归不同的管理部门,针对不同专业建立的专业实训室,各专业间不存在交叉使用,为避免管理中出现的混乱,通常采用分散管理模式,按照专业来划分到各学院、各系部之中,再进行小范围的集中管理。

分散管理模式的优点包括:其一是针对不同专业能够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模式相互结合,有利于细化专业实训内容;其二是从教师角度出发,有利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习教师进行指导;其三是有专业教师保驾护航,有利于实习实训资源的及时更新,节省时间成本。缺点是在这种模式下,各系部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理论教学、科研内容,还需要管理实习实训教学,可能会因工作无法平衡而出现管理漏洞,且分散管理的各个专业实训室组织管理机构规模不大,缺乏专职管理人员,长此久往还可能导致实训指导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出现矛盾。

(三)、校企合作管理

众所周知,当前时代不断发展,社会需要高素养、高水平的人才,而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实训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内的一个标志性举措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明确双方职责,制定共同目标。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承担着教学实践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有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压力。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模式的优点包括:一是将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实投入工作中,提升其操作技能;二是对于企业来说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有生产场地和设备,又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利用优质价廉的劳动力资源节约了生产成本。缺点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生产工艺、设备的不断更新,学校要实时更进实训设备和实践内容,以配合企业的生产需要,而企业则要承担产品完成率的风险。

四、结语

高职院校如何在校內建立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应该充分考虑现有的资源,综合生源、师资、设备、可投入资金等条件,设定明确的目标,建立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都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优化就业率的重要举措。

总之,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通过合理的机构设置,完善的管理体制,结合坚实的理论基础,定能发挥它在教学、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强大作用,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及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成波.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有效运行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4,05:187-188.

[2]沈红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7,04

[3]张泽奎.基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0:83-85.

[4]肖兴达,赵辉.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探索——以开封大学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3,02:56-58.

作者:彭晓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纪检监察医疗卫生分析论文下一篇:职业院校教育服务成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