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理论论文

2022-05-08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国际经济学理论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温上升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国际碳交易的内涵及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对深入理解、研究国际碳交易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国际经济学理论论文 篇1:

国际经济学教学网络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教学网络平台和教学软件的引入,促使传统课堂和在线课堂相结合,使得国际经济学理论的传播变得通俗易懂,有效地将教学的理论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网络平台和教学软件,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拓展课堂教学,通过翻转课堂,完善并且延伸教学内容。随着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学网络平台还可促进学生的跨学科选课和学习。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网络平台;翻转课堂

目前,國际经济学课程运用经济学分析框架,解释并预测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效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传统教学课堂上,复杂枯燥的模型推导和随处可见的英文理论术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望而生畏。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各种教学网络平台和教学软件的出现,则为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如何把理论性质较强的课程与经济学知识趣味性的传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是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网络平台设计定位的创新

(一)理论课程的趣味性传播

国际经济学课程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的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课程。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其中属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是资源利用的决定因素及其国际传递机制。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被称之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前者主要包括贸易理论、贸易政策与国际要素流动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国际货币制度等内容。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被称之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这就决定了国际经济学以宏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其课程学习大量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数理知识,也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互联网的教学传播平台要求信息源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趣味性,这是互联网传播的内在性质决定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必需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才能符合不同层次观众的视听需求,因此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课堂有本质上的区别,否则失去了教学网络平台的意义。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上的重构,在信息传递上,需要把复杂的理论模型所表达的经济规律进行趣味性的重构,而复杂公式的讲解与推导也需要简单化和凝练化。

(二)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并重

国际经济学理论来源于西方,许多学者比如保罗·萨缪尔森、保罗·克鲁格曼等,其教材的撰写和研究成果的传播都使用英文。正是由于国际经济学课程特色具有鲜明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特征,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的原版教材,并且需要全面熟悉并且掌握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

采用英文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其相关理论知识的内涵,而中文直译则会制约和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甚至有些专业英文词汇,也无法在汉语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词汇。例如教材在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时,用“trade-off”来表达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经济体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存在的一种转换关系。而对该词的理解只有在全英文教材的上下文语义中,才能明白trade-off指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在解释外部规模经济具有的优势中,用labor market pooling来描述外部规模经济为劳动力提供了蓄水池的功能,即实现了劳动力共享。而汉语则会使得学生在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上产生劳动力游泳池的歧义。

我们在教材的选用上选择保罗·克鲁格曼的全英文教材,其文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阅读难度不大,基本接近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比较适合我校学生。在全英文教材的使用和全英文授课之间,并不需要一个严格的界限和区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以知识点的理解为目标,不用严格明确英文的使用比例。从我校的实践来看,所有课件和PPT的制作都可以使用英文。因为很多知识点和专业术语都来自于原版教材,并无翻译的必要,更避免了两种语言转换的冲突,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但在对理论知识的阐释和复杂模型的推导过程,则仍应坚定的使用母语,方便学生对复杂模型的理解。英文的使用,应以知识点的理解为目标,而不需要为双语而强制使用英文。

总之,国际经济学教学网络平台课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英文原版经济期刊及商业报道的能力,使其具备运用英语工具进行专业知识和文献的搜索和学习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使命。

(三)理论知识的外延与内涵并重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与客观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来自于过往、现时及未来的经济事件、社会现象是印证或推进其理论发展的源泉。国际经济学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当前世界的宏观经济问题及社会经济热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扩大知识的外延和内涵,发挥知识的扩散性。

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适时更新,以更新、更具有时效性的案例丰富教学。比如以更多中国的案例来代替教材中的美国案例,因为学生对国外市场不够熟悉,而运用经济学知识对自己所在国家的市场案例更为熟悉。例如教材中在讲解两要素模型中,将粮食设定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点符合美国的实际情况,而教师在讲解中将粮食设定为土地密集型产品,更符合中国学生的理解。

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利用教学网络平台向学生传递适时更新的国际经贸前沿知识,当前国际经济的热点现象,最新的研究成果等等。例如在设计H-O理论的教学过程中,介绍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日本泡沫经济、中国面临的人口红利的消失等前沿经贸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深入理解。

二、国际经济学网络教学平台实践应用的创新

(一)尊重个体学习进度、把控整体的教学进度

在常规教学课堂模式下,经济理论模型的分析与推导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学生如果某一章节的知识有遗漏,会影响下一章节的理解。而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的引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理解能力差异,鼓励优秀学生超前学习,督促后进学生的学习进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追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课堂参与度,重视对学生的引导,确保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解惑答疑,确保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不论是在数理知识、英语应用、个体思维等方面存在任何学习障碍,都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得到教师一对一的指导,并且可以不断的复习巩固并且加深。

重视学习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追踪个体的学习进度,鼓励优秀学生超前学习,督促后进学生跟进,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指定文献,打回作业重做,夯实知识点,及时解惑答疑,确保整体课堂的学习进度。教学网络平台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达到同样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二)过程性考核体系和成绩统计

过程性考核体系,需要教师布置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并规定截止时间,重视学习过程性考核。将个人作业、小组讨论、案例探究、随堂测验、出勤率、文献阅读量和视频观看、在线学习频度等都纳入考核体系。课程成绩统计,则主要包括观看视频、在线活跃度、访问量、讨论数、作业、测验、线下成绩等方面,即将学习全部过程均纳入考核体系。教学网络平台设计具有在线签到的功能,且签到的形式灵活多样,比如有手势签到、扫码签到和地点签到等等,同学需要通过移动设备传递签到手势和图片,达到签到目的,因此教学网络平台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时间。

(三)适时更新的在线学习资料库

根据国际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及时发现并且补充教学案例、学术话题,为学生指定最新的文献资料和新闻报道进行补充阅读。对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结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等,都进行详尽分析和科学设计。根据各章节的学习要求将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合理切分,录制了多个课程教学视频,发布学习任务点,上传了教学团队资料、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教学PPT、章节知识点资料、习题等教学文件,积累了大量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扩展阅读文献、校外教学资源链接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学术前沿和学术热点,设置和安排中美经贸对抗和中美贸易战等讨论话题,并且适时更新人民币外升内贬等学术期刊文献的阅读。

(四)设计逆向教学任务,实现翻转课堂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目标为起点来设计、组织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让其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抽象概念真正融入实际问题中。教师需要精选与知识点相关的现实材料,提出和明确探究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反复思考,实现对知识内涵的深度理解。这种“螺旋式”课程设计不仅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并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

三、教学网络平台环境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总体评价较高

国际经济学在线课程,一般于每年夏季开设,分别于2017年春和2018年春在我校商学院国贸和金融专业使用,目前共使用三个学期。总访问数378556,学生评价4.9(满分5分)。从课程门户页面的学生评语来看:联系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讲解抽象理论概念的做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课外知识的拓展使得复杂的经济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原版英文教材的使用,促使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门理论性质较强的专业课,在选课人数无法与公选课相比的情况下,其网络点击量却与公选课持平。这充分说明国际经济学在教学网络平台上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二)课堂参与度提高

从在线访问的渠道上来看,课堂上使用手机访问学习页面占比日益增加。这说明,随着国际经济学在教学网络平台的推广,在线课堂越来越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电脑访问占比逐渐下降,移动客户端占比逐渐上升。从2017年3月和2018年12月的学生网络访问统计的数据来看,如图1,图2所示。2017年3月,国贸班级于通过电脑访问网页占比为51.64%,而通过移动客户端访问网页占比为48.36%。2018年12月,金融班级于通过电脑访问网页占比为20.22%,而通过移动客户端访问网页占比为79.78%。这一方面说明,在线课堂从整体课程的有益补充,变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说明,手机的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课堂祸害变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时间玩手机,而是忙着用手机签到、抢答、查看教师推送的链接、资料、文献,用手机完成课堂作业和随堂测验。

从在线访问的日期来看,在线访问贯穿整个学习周期,基本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图3显示了2018年9月同学们对在线课程网站的访问情况,在线访问贯穿课前、课中与课后,在上课当天达到高峰值,在时段上集中在两个时段,一个是课堂上课时间,一个是晚上8点以后。总之,通过引入教学网络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学习热情。

(三)个体学习进度得到监督,教学效果较好

国际经济学属于相对较难的理论课程,使用全英文教材和课件、要求学生全英文答题,而通过超星慕课的使用和网络平台的引入,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获得较大提高,教学效果突出。以2017学年和2018学年国贸班级的课程成绩为例。2017学年国贸班级学生,其课程成绩在80-100分数段的占比高达45.59%;2018学年国贸班级级学生,其课程成绩在80-100分数段的占比达80%,教学效果显著。总之,在课程难度系数较大的国际经济学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高分占比突出,优秀面所占比重较大,学生整体成绩优秀,教学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教学网络平台课程应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相反。只有将在线课程与线下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在线课堂的使用效果和使用频率。在線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适时更新,建立更加完备的网络学习内容,并发布经济学相关的趣味视频链接和各类案例链接,发布学术前沿动态,从而增加在线课堂的吸引力和使用率。

参考文献:

[1]郭海霞.逆向教学设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20(04):60-64.

[2]王铂.国际经济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J].对外经贸,2014,

(02):150-151+155.

作者:吴云雁

国际经济学理论论文 篇2:

国际碳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摘 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温上升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国际碳交易的内涵及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对深入理解、研究国际碳交易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碳交易;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

针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各国纷纷采取行动进行节能减排以控制温室气气体排放。为此,国际社会经过漫长的谈判过程,终于达成了一系列多变法律框架协议,取得了显著的合作减排的成果。从某种角度来讲,全球合作应对气候问题的举措与其说是一个环境条约,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贸易条约。因此,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碳交易的定义与内涵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20世纪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即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授予国家或私人以一定数量合法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权,允许对排放权视同商品进行买卖,调剂余缺,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碳交易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密切相关。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并于同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该公约由序言以及26条正文组成,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公约》将全球各国分成两组:附件I国家和非附件I国家[1]。前者是指那些对气候变化负有重大历史责任的工业化国家; 后者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和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要求对气候变化负有重大历史责任的工业化国家采取具体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源”是指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的活动; “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同时,《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2]。但是,在此公约中,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对其确立的“最终目标”——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个安全水平中的概念“安全水平”予以量化界定。只规定各国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由附件I国家首先采取行动,在2000年底以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本国1990年的水平。因此,它也成为了后来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

(二)《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及发展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3次缔约方大会上,经过了复杂激烈的谈判之后,终于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议定书》比之《公约》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和时间表,它是各国政府第一次考虑接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或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第二,它建立了一系列旨在削减温室气体减缓成本的、创新性的“合作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Interb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IET)、联合履行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 、清洁发展机制(CDM)[3]。IET允许附件I国家之间相互转让它们的部分“容许的排放量”(“排放配额单位”);JI允许附件I国家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获取减排信用,结果实际相当于工业化国家之间转让了同等量的“减排单位”;而CDM允许附件I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认证的减排量” 。

因为有了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各国的碳排放额开始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也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和进行交易的可能性,并最终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由于二氧化碳是最普遍的温室气体,也因为其他五种温室气体根据不同的全球变暖潜能,以二氧化碳来计算其最终的排放量,因此,国际上把这一市场简称为“碳市场”。

二、碳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在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之中,产品是市场需要的产物,通过市场的消费,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产品的生产者实现他们的利益[4]。环境问题的产生也是根植于生产活动这一人类最本质的活动的。在从事生产活动的时候人们面临要处理的两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自然的作用与被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和紧张,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侵害直接反过来又威胁到了人类本身的生活状态,环境治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需要,这也是全球环境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这种论点直接来源于科斯(Coase)的产权管理思想的经济学解释。现代产权理论是对传统的外部性理论的扩展,主要讨论了外部侵害导致的“社会成本问题”。它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如何达到最佳配置,并且依据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主体性范畴和力量模型来分析“个人和企业实施一定行动的权利转让及其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假设产权明晰和没有交易成本,拥有产权的各方可以在不需要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讨价还价协调利益,实现无成本的优化管理。由于对于大气等人类共有资源,产权不易界定,于是国际组织或政府之间通过谈判分配许可额度,来建立许可额度的交易市场。因此,这也可理解为一种市场优化的配置,也是一种对产权管理方法的近似值。西方学者在应用这种经济学理论分析气候变化的问题时,将大气作为人类的共有资源。温室气体排放表现为全球外部性,在非合作的条件下,一国的减排水平决定于本国的减排成本与全球总边际效益曲线交点的局部最优;在合作的条件下,减排水平取决于自身的减排成本与全球总边际损失曲线的交点,即社会最优。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看待各国,所有国家都希望自己获利,而此时一国拥有的廉价减排机会为全球共享,同时它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国际资源转移加以补偿[5]。现实当中,在非合作条件下,不同损失情况时的减排都主要集中在欧盟和美国,撇开发展中国家不讨论,因为这些国家相对减排成本太高;在合作条件下,全球减排1个百分点,全球总福利上升,CDM机制中的附件I国家也获得了GDP的净增值利益。

(二)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一词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并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对交易成本的含义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科斯指出:任何一项交易的达成,都需要契约的议定、对合约执行的监督、讨价还价以及了解有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与需求的信息等,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交易成本”[6]。由于市场交易不是处于一种没有摩擦力的真空状态,所以,“零交易成本”是不可能存在的。相反,有时候因成本过高而使交易无法达成。为了克服市场交易的固有缺陷,企业应当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奥立弗·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交易成本还分为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前者是指起草、谈判和保障契约履行的成本,后者指的是调整契约、纠正事后的不适当而进行讨价还价的成本、与管理结构有关的组织与操作成本、约束成本等。①

在科斯定律所假定的零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交易来改变初始的权利界定。这说明,在这个假定世界里,法律规定对于资源效益配置是不起作用的,就好比摩擦力相对物体运动在真空世界不起阻力作用一样(第一定律) 。然而,这个假定正是为了证明在有交易成本的世界里,法律制度所起的作用: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制度,则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第二定律) 。

在研究方法上,交易成本理论从法律降低交易成本的基本功能出发,为论证法律的合理性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进而通过主体对交易规则的理性选择而实现法律的优化。正因如此,交易成本理论才成为经济分析法学之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路径。

竞争与合作是国际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态,变动不居、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国际关系,总是表现为竞争与合作混合状态。由于权利的稀缺性使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常态,也正是由于权利的稀缺性促使国家必须进行权利的交易以满足各自需要。而全球化的浪潮更是“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交易的前提是权利的界定,主权原则是构成国际秩序的基石。国家作为国际市场的平等主体,在各种形式的国际交往中让渡着自己的国家权利。而这种国家权利的存在是正常国际交易的前提和实质性内容。在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世界中,任何国家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与其他国家展开广泛的交往。要想实现正常的国际交往,国家之间必然需要相互出让各自的某些权利。因此,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国家间权利的相互让渡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国家间的交往形式也以明示或者默示的契约形态表现出来。可以说,以“契约性条约”②为基本形式、以国家间的权利让渡为主要内容是国家间交往的核心和实质。国际法之经济分析的理论意义在于,当汉斯·摩根索和爱德华·卡尔等现实主义学者对国际法作用产生质疑的时候,国际法的经济分析论证了国际法在国际社会的基本功能。国家以条约确定彼此间的权利归属,用准确的语言设定权利义务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和促进稳定的预期。国际组织将国际交往的规则固定化,并以组织化特征使国际法的强制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际组织的监督机制和大量的国际司法及仲裁机构则构成了国际交往的外部监督机制。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

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问题的合作路径上,交易主体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理性地选择最有效的国际法律制度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对国际法本身的优化,这是推动国际环境合作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之一。比如,为了降低缔约成本,《京都议定书》的出台便是循着这一路径达成的条约。所以,对国际法各个领域的经济分析也应该成为国际法学的新的研究路径。

(三)福利经济学理论

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这一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该理论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选择的思路。

外部性理论即是指一种向第三人施加其并不情愿的成本或者效益的行为,换言之,是一种其影响无法完全体现在价格和市场交易之上的行为。外部性又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性。当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治理污染的好方法时,这一方法所带来的益处将被其他很多人所享用,但这些人却并未向发明者付费,这就是一种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性。同样的,负外部性又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排污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引起负面影响的行为,而排污者并未将这些负面影响纳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因此,若排污者从排污行为中获益,而治理污染的费用转嫁到他人身上,就形成了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性。

对于环境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来说,因为产权难以界定,环境资源易有被滥用的问题。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免费使用环境资源,减少在排污行为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庇古教授提出了“庇古税”的说法,即根据由权威机构或者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了一个合理负价格,据此征税。“庇古税”根据排污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来征税,以此弥补私人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这是一种运用经济调控的手段,具有极强的理想色彩,在实践操作中却面临很多的困难。比如说缺乏确定最优排污量标准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庇古税”的征收标准的确定必须以对边际私人纯收益和边际外部成本的确定为前提条件,而边际外部成本的确定是十分困难的,环保部门要了解并掌握边际私人纯收益曲线也是困难重重,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使排污者向政府如实报告其成本和收益情况。

虽然这样的一个理论带着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也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实践中,通过拍卖的方式取得温室气体排放权指标,超出排放许可向大气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要受到行政处罚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的体现。

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是西方学者进行法律研究的常用方法。随着经济学这一学科的演进,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环境保护法律合作的领域,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考察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气候合作的理论支撑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250.

[2]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M]. Switzerland: IUCC,1992:6.

[3] 《京都议定书》.http://www.coi.gov.cn/question/q208a..htm 2006-12-22.

[4] 王亚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4.

[5] 陈迎.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J].世界经济,2000,(5):65-73.

[6] R. H.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 Law & Econ,1960,(1):15.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bon trading

CHEN Guan-ling

(International law college,south-west politics and law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20,China)

Key words:carbon trading;system economics; theory analysis

[责任编辑 王 佳]

作者:陈冠伶

国际经济学理论论文 篇3: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影响

摘要: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还是经济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人民币的升值体现在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本文从多种因素分析人民币升值,同时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影响。最后从一个综合考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汇率的根本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国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般情况下,快速良好的经济增长将给该国的货币带来强有力的支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造成人民币的升值。

2.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和庞大的外汇储备量。中国对美国长期存在资本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美元应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以平衡两国之间的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也致使中国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其数额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衡量标准,并呈显著增长趋势。庞大的外汇储备会造成过度发行基础货币,使得外汇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造成通胀压力,但要减轻这种影响,央行必须加大力度回笼资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

3.中外利率差异。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多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欧洲中央银行也降低主导利率,而我国近几年则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由此导致国内外利率差异幅度扩大,中外利率之间明显的差异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流入增多,而本国资本的流出则减少,资本的流动导致外汇市场上供求量的变化,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变大。

3. 国外利率差。由于美国出现次贷危机,美国一再调低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同样下调了主要利率,而中国近年来已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就导致了在国内外利率差异较大,随之大量的国际资本就会流入国内,而国内资本流出相对少很多,资本的流动致使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发生变化,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

4. 投机资本——涌入大量的热钱。人民币不断升值的预期,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和高通胀率,为了获得套利和套汇双重收益,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这加剧了中国的通胀压力,增加外汇占款的规模,致使泡沫经济的形成,人为地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政治因素

1. 美国的压力 - 美元疲软。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政治压力与日俱增。美联储在2009年、2010年和2012年先后推出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美国市场注入大量资金,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开启了印钞机,推动美元贬值,这样其他国家货币就相对升值,尤以人民币升值最为明显。美元大幅贬值,致使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给中国造成输入型通胀的影响,进一步拉大中美通胀差。

2.其他国家的压力。不仅美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包括欧洲各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印度,巴西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期望人民币升值。虽然人民币升值不能根本上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的问题,然而却可以转嫁由于美元贬值引起本国货币相对升值带来的风险。

二、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应该理性辩证地看待,不能因为日本的历史教训而对人民币升值持完全否认的态度。

1.人民币升值有迫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同时加速优化经济结构。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商品出口下降,而中国的出口商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将鼓励更多的资金由劳动密集型行业流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流动,有利于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减少低附加值产业的规模。从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国际竞争力增强。

2.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提高,公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人民币升值将使人们手中的人民币更有价值,同等的货币将购买跟股东数量的进口商品。

3.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缓解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快速,并保持了多年的贸易顺差,导致越来越多专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和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立 。因此人民币保持合理区间的升值,有利于价格战的减少,国际收支的平衡,贸易摩擦的减少。

4. 有利于我国进行融资。人民币升值导致外国原材料变得相对便宜,国内企业将增加在外国的直接投资,挖掘更多利润,为一些国内生产严重过剩的行业寻找出路,同时集中我们资金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二) 消极影响

1. 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贸易不利。人民币升值将使相应增加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中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将增加,这将极大地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张。同时将逐步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甚至会导致贸易赤字的出现。

2.人民币升值将减少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对外国投资者意味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中国商品价格的提高,从而外国投资者减少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3.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就业造成不利影响。我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外企在中国设上主要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但是却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人民币升值抑制出口,影响劳动力密集、低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很可能迫使这鞋企业将厂房转移到低成本国家,这就减少了就业岗位从而增加了国家的就业压力。

4.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净资产的收益严重受损。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居世界第一位,且其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而人民币升值将加大美元贬值幅度,从而引起我国外汇储备价值的严重缩水,这使我国外汇净资产收益受损。

5.人民币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大规模,高流动性,较强的趋利的国际热钱在资本市场的流动,很容易造成虚假繁荣和产生泡沫,是金融市场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金融市场相对落后,风险对冲工具较少,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大量的“热钱”涌入金融证券市场,容易导致货币和金融危机,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既有利又有弊,人民币汇率应该坚持自主、渐进、可控原则,实现人民币合理稳定的升值,而不是大幅度、引起剧烈波动的一次性升值。同时,人民币升值也要考虑到稳定国内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就业;考虑到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考虑平衡到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之间的关系、风险等;权衡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化进程以及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最终将人民币汇率调整至合理的汇率水平。(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贤贤、张玉恒. 浅析人民币升值原因及其利弊 [J]. 法制与社会, 2008. 8

[2]罗鹏、周黎瑶. 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J]. 商场现代化,2008 (18)

[3]王园.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J].科技经济市场,2011 ( 6) :50.

[4]薛敏、殷婕、马惟佳.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中国商界,2009 ( 7) .

[5]张鹏、张丽芬.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评价及绩效评价[J]. 时代经贸,2010 ( 51) .

[6]齐珊. 关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思考 [J]. 经济研究导刊,2010 ( 25) : 44.

作者:尚利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宪政的复权分析论文下一篇:完整的投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