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而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内外压力,具体介绍了汇率改革的利弊。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改革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不仅遭受着外贸环境的恶化,而且遭受着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陷入了僵局。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篇1:

论人民币汇率改革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摘要:本文从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的影响,并对汇率改革下个人投资理财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汇率改革 影响 个人理财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内容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从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将在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水平有重大的改革。说人民币汇率改革,就是从以往人民币汇率单一盯住美元制度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制度变化。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构,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政府主导下的结售汇率制度,即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上由市场的汇率供求关系来决定。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升值2%。在这意义上说,这次汇率制度改变是人民币汇率成功迈向市场最为重要的一步。

我国新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2%的升值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资本、外汇等市场的影响

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注重的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调整只是象征性,它标志着我国将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并非简单地就是人民币升值。2%的升幅更多的是象征的意义,其对资本、外汇等金融市场,其间接的以及心理的和预期的影响则都是巨大的和深远的。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持续调整增长,GDP已经排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再考虑到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大中华经济体和未来持续增长的预期,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是必然的趋势。就东亚区域而言,中国经济的成长性也正成为地区经济的火车头。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预期一种新的3+1的世界货币格局正在形成中,所谓3+1指的是美元、欧元(以及英镑)、人民币(以及日元和期待中的亚洲货币AMU)这三种最有影响力的货币,但仍不足以达到可稳定的三足鼎立。因此,再加上以黄金为代表的货币化资产贵金属、有色、石油等,将一起构成新的世界货币格局。在3+1货币格局构想下,我们理解人民币升值绝不是偶然的、暂时的,是中国经济崛起导致的必然结果,是长期趋势。

(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资本市场,是一个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走势最为敏感的市场。在经济界有种最为贴切的说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的的确确,影响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好消息也罢,坏消息也罢,都将迅速地在资本市场得到反应。此次汇率改革,从市场预期来看,2%的升幅显然小于预期,短期内外资净流入国内的可能性大于净撤出中国的可能性,这将令我国货币供给更趋宽松,外资进入股市的偏好会逐渐增强。对债券市场而言,人民币升值同样是利好,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将是积极的,升值预期下,注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有利于集聚股市人气,增强投资者信心。而市场的走强将更加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这将直接增加投资者的盈利水平。从长期看,中国的汇率制度会更趋灵活,人民币还是有一个长期的升值前景,这样,它将会提升股市价值中枢。但也应警惕在升值结束的阶段。国际资本大规模撤出,证券资产价格极可能大幅下跌。

(二)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外币资产持有者造成一定冲击:汇率变动使外币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外币资产持有者感觉自己的财富在缩水,而人民币将会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和传言更加重了这一层担忧。

(2)实盘外汇买卖交易及期权类业务成为热点:人民币升值后,一些经常进行实盘外汇交易的投资者,纷纷买入以欧元为主的非美元货币,以期从中获利。同时,由于预期非美元货币将会大幅反弹,熟悉“期权宝”业务的投资者开始买入美元看跌期权,并看好非美元货币的中期走势。

(3)将外币资产转换成人民币后,如何安排资金?在将外币资产转换成人民币后,有的投资者由于不清楚升值将会给国内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无法确定下一步投资方案,只能暂时把资金存为定期存款或投入到凭证式国债等固定收益项目上,也有的四处寻找房地产项目,全款购置在建项目,急于寻找资金出路。

(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一般意味着国内经济整体向好,投资机会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对可观(至少可以得到额外的汇兑收益),因此将有大量的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房地产等市场由于流通性较好将成为这些资金集中的场所,最终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扬。国外资本看好人民币,但如果只是将外汇简单换成人民币,目前人民币存款利息太低,加上物价因素,实际上为负利率,如果换成人民币资本,房地产就是最好的选择,国际资本获得的收益会更大,一部分是购买人民币资产的升值利润,另外一部分是汇率变动收益。人民币升值幅度、商品房价格涨幅是影响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动力,即使只有一项实现,外资投资者也将获得收益增加。

综观全局,房地产市场今后将是一个稳步向好的市场,尽管这个市场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力度比较大,但长期是绝对看好的,而人民币升值对像北京、上海等国际级的大都市的高端房地产市场是直接的利好。

三、人民币汇率改革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个人理财策略是一个评估客户各方面财务需求的综合过程,它是由专业理财人员通过明确个人客户的理财目标,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帮助客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理财方案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它不局限于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理财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个人理财策略有很大影响,个人理财策略应随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变化进行适时调整。虽然,本次人民币升值由于幅度较小对个人的影响不太大,但是关键是市场普遍预期这是一个“发端”,认为从此以后,人民币会逐步小幅升值,所以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出现,从而影响个人的资产情况。因此,未雨绸缪的调整好个人投资策略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

(一)资本市场的理财策略。就国内股市而言,汇率改革改变了资产的国际价格以及未来收益,因此将使国内股市产生从短期到中长期的系列变化,汇率改革对证券市场是积极和正面的。人民币升值对股票市场总体来说是利好,并且这种影响预期将持续下去。在理财操作上,建议适度调整投资组合,逢低吸纳一些人民币升值的受惠行业股票(如房地产、金融服务业、商业零售业、航空业),对依赖出口的行业股票(如纺织、机电行业)进行置换,对一些人民币升值利弊互现的行业(如制造业)就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具体分析,不要盲目跟进。同时,可适度增加股票投资比例。人民币升值对债券市场中长期也是利好,但短期内应持币观望,可在债市回调盘整时,待机入市。央行在解释人民币汇率上有句很经典的话,我们不希望人民币就一直这样升值升上去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波动的汇率机制。将此话运用到股票债券市场,那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市场走势会有反复,但上升仍应是主旋律。操作上,建议大家一边紧跟形势,一边抓风险控制。在风险控制下享受波段操作乐趣,具体到股票上,就是中长期持有一到二种看好的股票,进行波段操作。

(二)外汇市场的理财策略。外汇理财市场,投资者应依据持有外币的目的,去作出投资方式以及策略的选择。如果持有外币是为了在可见时间内用于境内消费,在短期之内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就没有必要继续持有外汇,完全可以去结汇,因为毕竟汇率风险还是存在。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如果持有外币有用于境内外投资、国外消费、旅游、留学,甚至移民等需要,就有必要继续持有,而不应该盲目结汇或是提前支取外汇理财产品。因为,无论是汇率,还是外币利率,目前还都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之中,贸然结汇或是终止理财,都存在风险或可见账面损失。另外,外币在转换成人民币的时候,需要支付一定的兑换成本,而且,一旦将外币换成人民币以后,再次需要换成外币时,还将受到目前个人购汇的限制,持有较大数量外汇的投资者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另外,大部分外汇理财产品在提前终止的时间,所需缴纳的手续费,也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总之,若想步入外汇市场进行投资,就应对世界各国或地区,特别是美国、欧元区、日本、瑞士、英国和香港、大陆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走势进行不断地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走势,作出投资诀择。

(三)房地产市场的理财策略。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的升价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不会再引起高速上涨。因为我国的情况与当年日本的情况不同,我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破坏作用巨大,因此在调整汇率之前就已经考虑到要遏制炒房投机行为,采取了多种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控。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央行的后续配套政策,人民币本次小幅升值之后,相信央行在密切关注各方反应和信息,尤其是人民币利率的走向和热钱的情况。人民币利率会直接影响到目前的楼市的调整幅度和速度,但房地产的平均价格长期是呈上涨趋势的,操作上投资者可适当持有房产,房产也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比较好的投资工具。

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都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运行规律。它们总是循着萧条——复苏——繁荣——高潮——萧条这样一个轨运在运行,经济周期也是一样,所以,个人投资理财一定要未雨绸缪,尤其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变化,才能从容应对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这应是这次汇率改革所带给人们的理财思维上、观念上的改变和启示。

参考文献:

①靳磊涛.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宜春学院党报.2005年10月31日.

②郑楚琳.汇率改革视角下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及其防范.南方金融.2005年第12期(总第352期).

③彭振武.理财顾问式行销.大众理财.2005年9月18日.

作者:阎 煌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篇2:

浅析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改革

摘 要 本文简单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而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内外压力,具体介绍了汇率改革的利弊。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改革 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不仅遭受着外贸环境的恶化,而且遭受着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陷入了僵局。为了平稳发展我国经济,为了提高我国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改革现行汇率制度应经破在眉睫。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进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2)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人民币汇率向复汇率回归。(3)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4)2005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缺陷的具体表现

由于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随意持有外汇,中国的外汇市场具有封闭性垄断性、交易品种单一和外汇汇率波动空间狭小的特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事实上已经演变成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模式。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机制具有以下缺陷:

(一)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具有被动性

1994年结售汇制度的实行使得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汇改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在这种制度下外贸企业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只能无条件的将出口所得外汇卖给外汇银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上述管理办法,使央行干预成为必需行为。

(二)汇率变化缺乏弹性

在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的环境下,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民币汇率水平不纯粹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自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除了1994年升值3.5%,1995年升值1.6%外,其余5年都保持在1美元兑8.28元左右的水平,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但是通过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人民币汇率的这种超稳定状态是一种制度约束所导致的。虽然汇率的稳定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稳定应该是反映市场环境因素变化的动态的稳定,而绝不应该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在过分的静态稳定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并不能及时应对外部经济坏境的变化,这样不仅会丧失汇率的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也淡化了交易主体的风险概念;同时为了维护汇率稳定致使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入市收购外汇形成的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在欧元即将取代欧元区各国货币进而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央行持有的以美元为主的储备资产将会面临重大的汇率风险。

(三)外汇市场不健全

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批准大的外资金融机构、少量资信较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是我国外汇市场的主体。因为许多中介机构没有外汇兑换的资格,导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范围狭窄,交易品种稀少,交易方式单调。而且由于我国资本项目管制严格以及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外汇市场与短期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几乎是出于隔离的状态,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利率、美元利率相关程度也极低。

三、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贸易摩擦加剧,储备持续扩大,热钱流入增加,使得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内在压力

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同比增加23.3%,达到近2.4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外汇储备2.3倍。人民银行买进外汇使得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了资产价格。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下,国际投机资金进入中国,进一步提高了股市和房市。

(二)外在压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认为我国出口的大量商品对其本国的就业造成严重的冲击。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既可以改变中国高额顺差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为世界贸易平衡承担更多责任。

(三)保持较低的汇率会有较大的成本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因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而变的更加紧张,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低收入的外汇储备。较低汇率的长期保持还会使得消费转移到较高收入国家的居民手中,进而使得地区经济发展部平衡,同时也会让投资效率下滑。

四、目前人民汇率改革的利弊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践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改革把握了有力的时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成绩明显。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讲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标志着我国将重启自2008年金融危机而中断的汇率市场化之路,预示着人民币将步入顺应时势的升值之路。但是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考虑使得世界各国对此问题持有各不相同的意见。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的方面

1.有利于经济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在人民币汇率相对较高的环境下,进口商品的价格将比较便宜,国内将增加资本货品的进口,加快技术的进步。同时,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因出口减少、成本上升,将变得无利可图,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从外向型到内外平衡型转变。

2.提高整体购买力,增加消费者剩余。人民币升值后,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下降,我国个人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这促使而来国民对国外优质产品的消费额购买,进而增加了我国个人的财富效应。由于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进口一定消费品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缺口是国际分工和相对优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可以缓解国内需求紧张,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

3.平衡、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中国政府适时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不仅考虑到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民币升值虽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巨大的差额问题,但是也会间接地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作用。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汇率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极大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的提高,将缓解多边贸易争端。

(二)人民币改革不利的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不能自由兑换,意味着不是由市场决定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的改变没有意义。

2.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减少。

4.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5.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就业压力增大。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最终将何去何从,从短期来看,要坚决顶住压力,明确稳定预期;从中长期来看,在经济形势企稳后,可以采取阶段性阶梯式的升值,避免一次大幅升值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也可以避免缓坡升值带来的热钱加速流入的问题。由于存在“不可能三角”理论,即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性三者不能同时实现,故而,在资本管制逐步放开的中国,若实行固定汇率,则中央银行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权。总之,应更注重参考一篮子货币,短期通过将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来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则增加汇率灵活性从而建立浮动的汇率制度。这才是人民币市场化的最终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润中.人民币汇率改革:利弊权衡.中国金融.2005(12).

[2]朱江溶,余意,笪莉娜.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华商.2008(07).

[3]陈东琪,张岸元,王元.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挑战和前景.宏观经济研究.2008(12).

[4]孔繁荣.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成因、影响及缓解对策分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作者:朱雪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篇3:

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探讨

摘要:自2005年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就一直不断,尤其是在美国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时候。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到底是什么,是机制体制的问题,还是汇率水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本文借鉴日本汇率改革的经验,以期对我国汇率改革的方向、条件、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人民币 汇率 改革

人民币汇率问题自从被提出以来,国内国际对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就一个国家经济体制而言,汇率是个调节经济的杠杆,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改革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下配套进行,其改革的进程主要根据主题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对他的要求和所提供的条件而定,而不能独自的就汇率改革而改革,否则汇率改革就失去了方向和基础。

1 概述

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无非集中在两点: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人民币汇率水平。1994年开始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采取事实盯住美元的制度是在1997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才形成的。目前,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目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十分明确的。这样,对我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在什么位置,以及汇率如何从当前水平过渡到合理水平。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实行参考一揽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2008年因金融危机实行了短暂的紧盯美元后很快就恢复了汇率浮动机制,并在2012年4月14日将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很多人认为我国应该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管控机制,使其自由浮动。当前人民币汇率真的需要自由浮动吗?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出口和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2 均衡汇率的理论分析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人民币有没有被低估,如果被低估,那均衡汇率应该在什么水平。计算均衡汇率的传统方法是购买力平价理论(PPP),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均衡汇率可以通过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计算。实际汇率计算公式是:e=(Plf/Pld)*E,其中e为实际汇率,Plf为外国的一般物价指数,Pld为本国的一般物价指数,E为名义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均衡汇率需要确定基期汇率水平,这里假定基期实际汇率为均衡汇率,然后通过相对价格变化对基期汇率的调整,可计算出以后各期的实际汇率。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当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时,长期均衡汇率将偏离PPP确定的均衡汇率。

1978年以来,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实际汇率、贸易条件、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等经济因素都有了很大变化,已导致长期均衡汇率偏离PPP均衡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认为,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高于非贸易部门提高速度,由此导致贸易部门工资的提升。但由于工会等非经济原因,非贸易部门的工资也会跟着提高,可非贸易部门生产率不能够跟上,就会导致非贸易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要高于贸易部门的产品价格。根据购买力平价法汇率计算公式可知,经过价格指数的传导最终会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印证了这一判断。

3 历史经验:日元升值的日本经济形势与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比较

日元升值是在1971年开始的,到1973年已经实行了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在此后的20多年一直处于升值状态。这里简要对比一下日元升值时日本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并就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探讨。

3.1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与当时的日本不同 一国的汇率水平根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与1971年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比,我国经济实力要落后许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GDP总量为1.77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值的4%,大约为美国GDP总量的14%。同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人均GDP为1706美元,居世界第106位,而同期美国人均GDP为42076美元,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处于世界中下水平。可见,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仍旧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与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实力相距甚远。

3.2 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与1980年代日本不同 首先,我国商品出口世界占比小,对外贸易依存度高。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3%,出口影响力还很小,而中国贸易依存度却达到了66%。日本198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时,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仅为20%左右。对我国而言,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使我国经济面临很大的风险,尤其是汇率变动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其次,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或低附加值产品。1984年,日本出口额占据世界首位,达到2579亿美元,而且主要是电子、汽车和机械产品等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汇率变动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影响较小。而我国出口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以2006年前四个月来看,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454.6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7%。可见我国目前贸易结构中,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此类产业利润低,受汇率波动影响很大。最后,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贡献度较小。从出口对本国经济影响力大小的角度来比较,虽然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年增加,但是来料加工的贸易模式使得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度并不大,而从长期来看,中国国内广阔的市场仍将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这和当时日本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是完全不同的。

3.3 中国国内经济环境与当时日本不同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依靠固定投资。2003年以后,制造业投资增速超过30%。而个人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不足,产能过剩只是结构性的。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政府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很小,而且资金利用效率很高;与此同时,日本个人消费对日本经济的贡献度在一半以上,这种以内需主导的经济能够很好的抵抗日元的升值所产生的不利冲击。其次,我国农业人口占比较高。日本上世纪70年代农业人口为总就业人口的19.3%,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已上升到46.6%;日本早在60年代初期就消除了因起始于195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产生的城乡收入差距,国民的富裕使得日本在应对日元升值时更为轻松。而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过高,农业领域的生产者收入比较低,同时城镇人口实际失业率较高。不合理的就业结构和高失业率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造成低收入人口主要在低利润行业企业工作,而此类行业企业在人民币升值时便首当其冲。最后,中国的金融体系及其功能远没有当时日本的金融体系稳健、完善,日本银行虽然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以引导资金的配置。但是并没有直接对银行的信贷进行干预,商业银行主要是根据商业利益进行贷款决策。我国则不同,即使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决策时,还是会受到政府的干涉。我国利率还没有市场化,信贷规模的变化对利率并不敏感,政策性贷款更是如此,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够畅通。

4 结论

根据以上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①我国目前不应该实行完全自有浮动的汇率制度,应逐步进行人民币汇率升值,并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存在着过剩的投资压力、过大的收入差距以及比重较低的第三产业等问题,汇率自由浮动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②我国实行人民币大幅升值和完全浮动之前,应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培育,努力进行技术变迁,培育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同时,还应该抑制固定投资的快速增长,缩小收入差距和启动国内需求,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这些才是回应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治本之道。③中国在实行人民币升值时,应该选择国内外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时机。良好的外币经济环境可以增加我国的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良好的国内经济条件也会减少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致企业进行产品调整的压力。④我国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逐步地进行汇率改革,在建立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合理的产业机构之前,绝对不能签订与《广场协议》类似的国际协定。

参考文献:

[1]安场保吉,猪木武德.日本经济史——高速增长[M].三联书店.

[2]冯昭奎.日本经济.

[3]潘国陵.国际金融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2000.

[4]吴念鲁,陈全庚.人民币汇率研究(修订本).2002.

[5]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实证模型研究.2003.

作者:刘耀宗 曹闫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下一篇:大数据电力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