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探讨论文

2022-04-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从产学研协同的视野出发,结合延边大学农学院的具体实践,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探讨论文 篇1: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摘要] 人才问题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但人才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拟从人才战略的角度,探讨如何培育和健全农村人才自身造血功能,打破阻碍城乡人才合理流动的壁垒,形成一种城乡人才良性互动的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优质人才支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才 战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人才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更为严重和紧迫的是,农村缺少培养自身人才、留住自身人才,无力引进外来城市人才的良性机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问题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留住、培养农村本土人才和引进外来城市人才,形成一种城乡人才良性互动的机制,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人才存量现状

农村人才存量现状不佳,主要表现为作为农村人口主体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素质稍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入城市;作为农村直接管理者的乡镇干部、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和老化严重;作为农村教育基地的乡镇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落后,无力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和供给的要求。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农村人才匮乏、人口素质低下与农村的贫穷落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1.从农民自身素质来看

仅从数量来看, 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从素质来看,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却相当有限。整体上,农民小农意识严重,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缺乏,法制意识淡薄,协作能力低下,马克思甚至形象地将这种农民比喻为散乱的“马铃薯”。据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 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也就是说,近90%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况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劳动力总体素质进一步恶化,整个农村呈现出 “空巢化”、“老龄化”的趋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已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从乡镇干部、村干部素质来看

目前乡镇政府、村支两委普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在数字出政绩的利益驱动下,盲目热衷于GDP的增长,拙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干部、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近亲繁殖严重、年龄结构老化、观念陈腐落后,工作思路狭隘、工作方法陈旧,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无力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关系的急剧转变。因此,乡镇政府职能转换困难,部分乡镇的行政管理模式还处于“人治”阶段,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从农村教育现状来看

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农民教育负担重,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主要由农民自身负担。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农村教育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二是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学历水平偏低,知识结构陈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失严重。三是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辍学、失学严重,部分地区还出现高中生放弃高考,蒙求就业的自我弱质化倾向。四是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资金缺乏,招生困难,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脱离城乡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实际,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五是农村缺少获取和交流知识的途径和工具,农村中小学除了一些发达地区外,基本上没有网络的硬件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造成后备农民知识的相对贫困,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知识鸿沟”。

二、当前农村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使得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边缘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当前资本化、集约化、科技化的市场经济大潮迅猛地排斥落后、分散、效率低下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厌倦并放弃了农业生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也不愿回乡参与建设,而留在城市发展。这就使得人才本来就匮乏的农村成为人才流失的输出地,优质的人力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

另一方面,每年从城市进入农村工作的人员很少。很多农村基层政府、农村中小学多年没有进人,人员年龄老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农村待遇低下,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已有的乡镇干部、农村教师,还是每年新分配到乡镇机关、农村学校的工作人员,大都无法安心工作,无心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大量向城市流失,使得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的补偿机制无法有效建立。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和流失严重,城市人才难以下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制定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构建农村人才高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城乡人才良性互动。具体应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

1.内部挖潜

新农村建设需要引进大量的城市外来人才,但首要的还是要立足本土,从农村现有的人才存量中去发掘、启用本地人才,并大力培养农村后备人才,建立有效的农村人才自我培养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具体办法如下:

(1)大力启用现有的本地人才

农村缺乏人才并不等于农村没有人才,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留守农民中去发现人才,不拘一格地启用人才。政府要想方设法留住农村自有的人才,靠乡情、亲情、良好的发展环境、合理的工资待遇留住“本地人才”。并且要把农村中涌现出来的致富能手吸收到党员队伍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从留守农民、农村复员军人中挑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中来,把他们培养成村级组织的骨干力量,并有计划地将他们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到发达地区学习,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2)大力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和具体实施者。要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守法律、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优质人力资源。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建立一个科学的农民培训体系,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围绕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和劳务输出,开展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加强农民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养。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热爱家乡、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公民意识,增强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二是加强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定单培训”、“定向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三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使其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使广大农民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规避市场风险,合理应对市场的变化。五是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保护环境,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积极动员外出农民回乡建设

农村地区有着大量外出经商和打工的农民,他们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城市用工的磨练,眼光和能力总体上高于留守农民,属于农村中的精英群体。各级政府应重视对这部分农村精英的召回和使用:一是建立外出务工农民联络站,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二是出台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其将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二次创业”。三是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择优录取,将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四是动员农村籍离退休人员回乡定居或担任顾问,利用他们的能力和社会关系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4)强化乡镇干部、村干部素质

乡镇干部、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乡镇干部、村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执行力度,是新农村建设顺利与否的关键。首先应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淡化经济发展职能。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增强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乡镇干部工资待遇,建立合理的乡镇干部流动机制。其次应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重视对村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将有文化、能力强、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农民精英充实到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中来,通过双向培养,解决村领导班子问题。健全村干部培训机制,提高村干部文化素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

(5)充分发挥乡镇学校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改变农村“知识贫困”的面貌。一是重视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增量农民素质。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重点解决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二是要改革农村教育体制,调整农村教育目标,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整合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把乡镇中学发展成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联合体”,使农村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让大批优秀教师能够安心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四是建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将乡镇学校、职业学校的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向农民开放,搞好以乡镇学校为基地的远程教学系统建设,使农民及时了解信息和分享先进的教育成果。

2.外部引进

目前农村与城市相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面滞后,对城市人才下乡创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仅靠市场驱动无法有效地解决城乡之间的人才差距,反倒只会扩大城乡之间的 “智力鸿沟”。要想改变这一不利的现状,必须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予以纠正,大力进行“人才反哺”。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运用多种手段,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城市人才到乡村参与建设,营造一个城乡人才合理流动的良好环境。

(1)大力引进城市人才下乡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措施,完善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渠道,建立城市人才支援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引进城市人才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城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定期下乡开展支农活动,建立城市党政干部轮流到农村挂职锻炼制度,并将其作为提拔晋级、评职调级的重要依据。二是鼓励城市各行各业中的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对口支援新农村建设,定期到农村开展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三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城市大专院校、重点中小学优质师资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建立城市、农村教师定期轮换制,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改进职称评定机制,引导教师积极为社会服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将其作为评优评职的条件。四是建立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的制度,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问题。

(2)积极引导大学生下乡创业

针对当前广大农村人才匮乏,而城市人才相对饱和,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形势严峻,人才浪费闲置严重的现状。全社会要转变就业观念,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政府应在就业、资金、税收、户口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从事支农、支教和参与扶贫工作,并将其与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挂钩。同时要大力开展“西部志愿者”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支农活动,全国 3.7万个乡镇,68万个行政村,都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政府还应为下乡创业的大学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大学生能够安心扎根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洪流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四、结论

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应从人才问题入手来破解农村贫穷落后这一难题。政府应制定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构建农村人才高地,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进这两种方法,形成城乡人才良性互动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优质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王战飞蒋正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匮乏问题不容忽视.广西新闻网,http://www.gxnews.com.cn,2006年4月10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安 勇

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探讨论文 篇2:

农业院校产学研协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从产学研协同的视野出发,结合延边大学农学院的具体实践,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农业院校;新农村建设

A

Key words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 Agricultural colleg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面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农业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产业开发和技术创新等路径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农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2]。部分农业高校仍然以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3]。在就业观念与就业教育方面存在一定偏差,致使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合适的人才保障[4]。因此,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院校迫切研究的现实课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产学研协同既能发挥农业高校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可以又好又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5]。为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延边大学农学院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盘活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和科技需求为导向,以调整办学方向为突破口,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农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为农输送人才的能力

学院围绕新农村建设,把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了为农输送人才的能力,在服务社会中求得学院自身的发展。

1.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1.1.1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产学研协同办学理念。为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2003年学院对吉林省农业部门、涉农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调研,并组织了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按照突出“产学研合作”这个重点;把握教学和科研这两个关键环节;着眼于“三农”发展的需要;着眼于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学院客观实际的需要;遵循“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确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

1.1.2发挥区域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学院在大力打造品牌学科,巩固和提升农学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培育和发展了农林经济管理、食品工程与科学等与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支柱产业有迫切需要的一批新兴学科。利用长白山生物资源和地方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建立了“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延边黄牛保护与开发、农业生物技术”三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三大平台,各专业培育和形成了自身特色。例如,动物科学专业结合当地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大力开展有关延边黄牛的课题研究,建立了“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示范园”、“良种肉牛选育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吉林省延边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针对地方农业高科技推广人才不足的问题,从2001年起学院招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也从单一的农业推广、兽医硕士拓展到农村与区域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等领域。

1.1.3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特色人才。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实际,适时修订培养方案,对农学等传统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复合型人才;对园林等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上,突破以往的学科体系本位的传统,根据产学研合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服务“三农”方面的课程。如开设食用菌栽培学、长白山梅花鹿养殖技术等全院任选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引进诸如“课题组活动”、“以问题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现有9个专业均开展了课题组活动,本科生在二、三年级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在教师指导下结合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选题,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人才了解农村与农业生产,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2面向东北亚区域农业合作,培养外向型农业人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到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学院面向东北亚农业教育、科研、生产,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的21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涉农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举办10余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学院任教、讲学;近三年有90余名教师出国交流、学习和客座。同时选拔大批本科生以“2+2”“3+1”等模式赴国外学习,为延边州的外向型农业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解决了延边州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壁垒,提高了教师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学院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1.3适应产学研合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调整办学结构

根据社会需求,学院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辅助,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完整办学格局,增强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1.3.1“一村一名大学生”。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学院招收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即从农村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部分学员入院学习,毕业后全部返乡工作。这不仅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适用型人才,也是高等农业教育在创新教育模式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实践。学院在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后,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为农村一线培养人才的特点,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动手能力。首创“课题组”式培养模式,即学生在一年级时重点学习理论知识,二年级时按回乡创业的构想,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组成课题组,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导师组进行指导,保证学生毕业回乡后,农村“用得上,留得住”,吉林省委组织部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现已毕业“一村一名大学生”400余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3.2“走出去,请进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构建多层次培训网络,全面发展面向农村的函授、自考、继续教育等办学形式,开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机动灵活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学院还与地方政府、中等职业学校合作,设立了10个函授站,把成人教育办在校外,送到基层,解决了地方基层人才不足的问题。

2构建产学研协同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为农输送技术的能力

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为才有位”的思想,一是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围绕生产实际做科研,不断增强服务后劲。二是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为农输送技术的能力。

2.1适应农业生产需要,调整科研方向,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学院结合地方农业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以“长白山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长白山生态建设”为依托,以“延边黄牛、苹果梨、中药材、菌物、农副产品深加工、民族食品加工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为重点的科研主攻方向。这一调整更加符合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效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发挥多学科优势,整合形成了“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学科群”,实现了学科交叉,构建了“良种肉牛选育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如学院以承担的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国延边黄牛良种选育与高效快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载体,组织跨学科的30多名专家,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延边畜牧开发总公司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对延边黄牛的研究,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2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和科技园,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平台

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学院努力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实施空间上,已在吉林省各地建立了40多个产学研示范基地,这些基地正在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生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服务方式上,从单项技术传授,发展为科技成果的组装、集成。如学院建立的延边黄牛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就是把学院的科研成果及实用技术在大院组装集成,并在大院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以来,延边黄牛产值由每头6 000元增加到30 000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9年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延边黄牛科技创新示范园,作为学院服务社会的载体和公共平台,已成为动物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成果示范基地,正发挥其在科技、人才方面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3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学院一直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摆在重要的位置。五年来通过“三下乡”等形式,举办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发放农业技术资料80余万份,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20余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60余项,不仅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能人,也为农村注入了大批实用技术。学院还编写出版了吉林农民科技致富系列丛书,并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教材,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和针对性。

3产学研协同培养知识广博、善科研、会指导的双师型队伍

通过产学研协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机构的技术推广工作,及时参与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使教师了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对科技的需要,为科研选题指明了方向,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使其不断得到完善。懂得了如何培养人才,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技术服务和教学双赢的效果。目前,学院每年有80余名教师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

延边大学农学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和科技需求为导向,主动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地方特色,量体裁衣,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以调整办学方向为突破口,建构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农业教育服务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在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学院为农输送人才和科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孔冬青,周芳梅,杨兵,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及新型农民的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3268-3270.

[2] 张蓓,万俊毅,周文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3(7):10-13.

[3] 王宇雄.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62-65.

[4] 樊云飞,张维.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为农服务能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3):368-370.

[5] 严会超,邵玉昆.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11-113.

作者:徐红艳等

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探讨论文 篇3:

新时代大学生艺术下乡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索

摘   要: 实践育人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各大高校在学工处、校团委等部门的组织下,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以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志愿者活动为例,通过实证调查分析高校实践育人现状,反思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探讨实践育人机制未来发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育人功能   大学生

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①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切实增强大学生实践育人功能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和探讨的课题。

一、大学生实践育人概述

党和国家历来都很重视实践育人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②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等③。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强调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④。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扎实推动实践育人,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⑤。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发布,各大高校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高校实践育人理念逐步深入,实践育人机制逐步完善。如1996年年底,为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在全国农村传播科技文化知识。2005年,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联合发文了关于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是“三下乡”活动的延伸,旨在鼓励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以“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牢记时代使命,書写人生华章——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百万师生‘一带一路’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等新时代社会实践精品项目。还有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的项目,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大赛。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背景下参与社会实践,已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因此探讨实践育人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利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

二、新时代大学生艺术下乡实践育人的意义

大学生实践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挥所学专业优势,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又能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理解。同时,大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⑥(65)。这一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志愿者团队的成员既有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又有参与文艺演出的学生。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通过一次次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强化专业知识。参与文艺演出的志愿者们通过一次次与舞台的磨合,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同时,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下乡实践,能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锻炼学生与多方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更多停留在理论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等同于行动自觉,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只有真正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比较等手段更好地验证与感知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加深理解,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自觉外化行为表现。只有通过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事业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艺术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服务农村为目的的活动。将音乐作为媒介,通过这种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文化观念传播到相对落后守旧的农村,以此解放思想。志愿者们通过教孩子们唱红歌、表演等方式引发志愿者与观赏者的心理共鸣,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艺术下乡实践育人面临的挑战

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自2017年6月起成立了“艺阳光”志愿者团队,组织音乐学院在校生前往福利院、学校、农村等地方参与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学院于2017年11月2日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井头村文化艺术中心共建艺术实践基地,并挂牌成立支教基地。2017年12月14日与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长寿小学共建艺术实践基地。“艺阳光”团队定期派志愿者前往这些学校开展艺术服务活动。除了支教活动外,志愿者团队还会前往咸宁市各地区参加艺术扶贫活动,如:2018年4月赴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开展文艺节目展演及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6月赴支教基地举办两场“快乐儿童节”相关活动;2018年11月赴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进行志愿者文艺演出活动,2019年11月参加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颂党恩记党情”文艺演出。

大学生艺术下乡意义重大,但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艺术下乡实践育人面临的挑战。

(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动机不纯。

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銜接过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动机并不完全一样。据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服务意识并不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只是为了获得第二课堂的学分。如果没有学分的要求,则不愿意参加。还有部分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在评优评先或入党时增加筹码。

(二)参与层次单一。

参与层次的单一主要体现在组织管理机构、指导教师和参与学生三个层面:从组织管理机构来看,该项活动在各大高校通常由校团委下文,院系分团委宣传、组织。组织管理机构较单一,未建立整体协调管理机构。但学生社会实践涉及的面非常广,往往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协调处理,因此对社会实践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从学生层面来看,大学生艺术下乡以学生自主报名为主,根据每年报名情况来看,参与较多的是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学生群体中较优秀的代表。其他学生参与率不高,虽然有社会实践的要求,但大多以自主实践为主,缺乏指导,实践效果不佳。有的学生甚至并未真正参与社会实践,而是随便找个单位签字盖章、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从教师层面来看,团队指导教师基本由高校辅导员担任,任课教师参与度较低。辅导员大部分从事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专业上的指导有所欠缺。大学生艺术下乡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

(三)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保障机制是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稳步发展的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无法提供满足学生需求的、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很多院系的实践点是由教师自行寻找的,或者由学生自行联系。容易造成实践点不稳定,换个指导教师,换一批学生就会换一个实践地址,实践过程缺乏连续性,实践效果不佳等局面。再者,艺术学科的需求量没有其他学科大,有时得不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导致实践过程寸步难行。

2.一些高校针对指导教师未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也未将指导实践活动纳入课时量的计算或职称评定中,容易降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专业教师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影响社会实践效果。

3.实践经费不足。每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较多,学校只能保障部分重点团队的资金,但分配下来每个团队的资金依旧有限,大多是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然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存在住宿费、车费、就餐费等支出,因此经费往往不够,剩下的部分只能由学生自筹,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最终只能缩短社会实践时长或降低活动预期,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四)成果转化不够深入。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把课堂与社会相联系,以利于大学生增强能力,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但从每年上交的社会实践报告可发现,部分学生并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仅仅流于表面,完成任务即可,未形成具体的调查研究报告,对于实践地的发展及学生的成长,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未来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参与实践是沟通校园到社会的一道桥梁,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加深学生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奉献精神。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完善。

(一)加大宣传力度,端正思想态度。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仅仅靠学校重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全员、全方位的宣传,加深认识、端正态度。让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家长能够理解,政府、企业等有关部门能提供一定的支持。具体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手段。线下可以利用晚点名、班会时间进行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基层地区的了解。邀请往届优秀实践团队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以利用校园内的宣传公告栏张贴信息,营造氛围。线上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如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媒介传递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实践的活动动态,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表彰等。

(二)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

鼓励和发动大学生广泛参与,打破精英模式。挖掘不同学生的能力、个性特点,提供多种锻炼途径。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将以往面对面的艺术下乡实践模式,改为线上支教,部分平时不太活跃的学生反而踊跃报名参加。可见,参与模式可以更加开放性、多样化。校外要做家长的思想工作,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参加社会实践会吃苦,或耽误正常的学习。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积极传播正能量,做好家校对接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也要取得实践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了解当地需求,做好实践安排,争取得到地方的支持,实现互惠双赢。

(三)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活动质量。

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会影响实践效果,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基地的稳定性、指导教师的安排及实践经费不足等问题。只有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活动的开展。

1.规范实践基地的管理。稳定、规范的实践基地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条件。高校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建立实践基地,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将实践成果深入化。有针对性地联系事、企业单位,长期开展实践活动,定期回访了解情况,避免走过场、摆样子。

2.增加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加入。高校可以将社会实践纳入课堂中,以此计算指导教师的课时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课时费。也可以与职称评定、表彰先进等挂钩,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进来。还可以聘请校外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教师可将科研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将实践成果深入化。

3.多渠道凑备资金。活动经费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每年应拿出一定资金作为专项经费,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仅仅依靠学校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可以多渠道凑集资金,利用企业赞助、社会捐赠、自行筹集等方式。如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形式,补充资金的不足。也可利用社会募捐,通过校友捐赠等形式拓展资金来源。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下乡实践育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有利于促進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等。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凸显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参与活动动机不纯,参与层次单一,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成果转化不够深入等问题。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端正学生思想态度;鼓励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活动质量等方式。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任重道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开创思维,优化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达到优化高校实践育人的目的。

注释:

①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1).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Z].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1.

④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Z].

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年62号文件)[Z].

⑥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鲍红玉,邱化民.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研究[J].北京教育,2015(3).

[2]吕志,刘小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及其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3]曹春梅,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当代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发展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4]宋裙.论实践育人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5]李俊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13).

[6]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7]王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8]涂建波.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9]郭延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

[10]王蒙蒙.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3.

此文为湖北科技学院201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重点项目结题:《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艺术下乡实践育人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2018XG005)。

作者:石彬怡 夏振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色彩运用的平面广告设计论文下一篇:学生消极情绪下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