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目标的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2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发展目标的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决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使科学发展观落实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发展目标的继续教育论文 篇1:

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与实践特色

摘 要: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体现为结构化导向、体系化导向、关联性导向、国际化导向,其实践特色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维的教育融入、基于参与性能力模型的人才培养、基于跨学科框架的课程范式、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职前在职培训。对于中国的启示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政策的思维导向、基于可持续发展素养的人才培养、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的研发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体系的架构与拓展。

关键词: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导向;实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启动后,德国教科文全委会(DUK)组建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委员会,在联邦教研部(BMBF)的资金支持下,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协调中心。该中心致力于规划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搭建交流平台,向公众进行宣传等。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涉及联邦和州两个层面,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主权,各州政府有权决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享有立法权。本文通过分析德国联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政策文件,从中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通过对德国巴符州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师范大学、曼海姆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等进行为期21天的实地考察与学习,剖析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一、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

作为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德国教科文全委会2003年提交了《汉堡宣言》(Hamburg Declaration),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可持续性学习”。2004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出台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四个目标,即推广优秀案例与实践、加强个人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公众能见度、加强国际合作;随后,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对该文件进行两次更新与升级,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形势,在子目标中设定了优势领域,其政治承诺意味加重。2007年,德国教育文化事务处(KMK)联合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出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School)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全球发展跨学科课程框架》(Cross-curricula Framework for Glob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SD),鼓励将全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融入课程。2015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发布《2015+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策略》。2016年,德国教育文化事务处联合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发布《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这些文件在推动州和市之间良性互动以及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传达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和价值选择。

(一)结构化导向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GAP)颁布后,德国出台《2015+可持續发展教育行动策略》,其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加强原有项目的持久性、结构性实施以及跟踪测试。该文件指出:“不论政策制定者还是普通公众,都需要更清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初始目标与最终达成度,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特征,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必要的。在实践层面,结构化意味着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区域教育规划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能力、基于生活的学习能力等,也可促进项目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它提供了面向未来思考的革新方法,是教育全面革新的创新动力。”换言之,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变革、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深化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解,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政策导向。

(二)体系化导向

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终身体系化建设方面表现卓越。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期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设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官方项目奖”,鼓励具有创新性和革新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申请此奖项,获奖项目有权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识。该项目旨在传播各利益相关者和一线实践者的优秀案例,注重各学段典型项目的传播。优秀案例包括:在儿童照料中心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培养孩子未来能力的项目;“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项目”,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精神融入学校课程、教师培训等;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教师职业培训的项目;“可持续大学”项目,在大学强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学生提供支持;将可持续发展专题纳入非正式学习和继续教育项目,倡导公众参与和终身学习。

此外,《2015+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策略》明确制定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任务。如学前教育领域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系统纳入幼儿园,制定《榜样计划》,儿童照料中心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进行组织。中小学教育领域要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导向的各州教育框架和教育标准,提升学生参与性技能,倡导学科内交叉及跨学科学习;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要求职业教育课程面向可持续发展,职业培训增加生涯职业指导与参与性技能培训。高等教育领域要求系统发展跨学科的可持续性研究,在教学和研究中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参与技能,研发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具等。非正式教育领域要求将技术、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提高资金支持,增加环境中心、成人教育中心、青年俱乐部等不同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实操分析与评估等。德国成熟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基石,终身学习也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向。

(三)关联性导向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之后,德国联邦教研部建立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论坛和合作网络,以增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联与合作。

1.典型项目之间的关联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官方项目奖”的激励下,德国涌现了诸多优秀项目和案例。2011版的《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进一步强调了项目的持续开展以及这些项目间的彼此关联,并倡导将其融入幼儿园、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等。

2.研究与教育的关联

德国联邦教研部每年投资1.6亿欧元支持“可持续性研究”,致力于建立研究与教育的紧密联系,促进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的系统转化。

3.利益相关者的关联

建立吸纳政府决策者、企业、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私人团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网络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2011版《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中,列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网络的具体任务,即深化全球学习、环境教育、跨文化理解、消费教育、健康教育等,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整合方法,促进接受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个体对其产生兴趣。在学校层面,强化原有教科文组织网络学校(简称Aspnet 学校)、21世纪议程国际学校等之间的合作;拓展涵盖当地政府、企业、俱乐部等机构的地区网络。

(四)国际化导向

成功的国际合作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的优先事项之一是将德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与全球讨论结合起来,以便从其他国家和文化中获得经验。2009年,在德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德国教育和文化事务部组织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特别提出了国际合作的目标,这也成为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也倡导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密联系,与欧盟项目有效整合,与亚洲、非洲、美洲伙伴共同加强对教育、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等。

三、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

巴登-符騰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是德国西南部的一个联邦州,是德国的人口和面积第三大州,人口1050万,著名企业奔驰、保时捷和博世公司总部都设在巴符州,是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2016年10月9日-29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团赴德国巴符州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师范大学、曼海姆州立教育学院等机构及中小学进行考察学习,获得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第一手材料。笔者以德国巴符州为例,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思维的教育融入

海德堡师范大学安德烈亚斯·凯克教授介绍了德国巴符州2016年教育大纲的重点内容。其结构框架的总目标明确指出:“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种族文化、健康促进、职业发展、媒体、消费教育等融入教育教学中”。

针对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问题,大纲指出了7项要求,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风险,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与动态发展,决策中的价值选择,决策中的标准,参与、共同运作与施加影响,民主策略,和平策略。这7项要求构建了认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维方式,引导教师从可持续发展思维审视学科具体内容,结合生活,多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同时,德烈亚斯·凯克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大纲中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消费教育主题融入学科教学的相关要求,即从如何利用资源,如何支配资源,如何理解危机、消费者的权利、质量等多维视角和思维来开展消费教育。

(二)基于参与性能力模型的人才培养

参与性能力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参与性能力指学习者对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识别与解决能力。具体指从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在和未来、做出逻辑决定、理解其后果、合作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参与性能力的概念与OECD核心素养框架紧密相连,是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出发,将OECD核心素养指标分解为更容易对学习者做出评价的子素养指标而提出的。基于参与性能力模型的实践目标清晰,既有利于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又利于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与监测。

(三)基于跨学科框架的课程范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全球发展跨学科课程框架》中指出应将地理、历史、政治、生物、伦理、职业技能等学科融入全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领域,倡导教师以跨学科视角制定课程。框架确定了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目标,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后者包括确定个人生活和专业发展方向、积极融入社会、承担全球责任。这些能力分为认知、评估、行动三个方面:认知能力指基于目标导向的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知识的能力、认知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分析全球变化的能力、识别不同人群生活水准的能力;评估能力指选择多样性和同情能力、质疑能力、评估发展能力;行动能力指沟通和处理冲突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积极回应全球发展的能力、负责任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基于跨学科框架的课程范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跨学科、整体性特征,加之与能力导向的完美结合,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质更加凸显。

(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职前在职培训

海德堡师范大学弗里德里希·格韦教授和安德烈亚斯·凯克教授在“巴符州2016教育计划”和“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的主题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及德国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职前在职教师培训的特点。其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第一,全面能力,即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与他人共同进行民主表决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第二,在个性化和社会潜力方面的能力,即独立、责任性、可持续性、应对他人问题、创意性、见识性;第三,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也通过开发职业能力和跨职业能力素养框架,将其纳入职业培训,促进可持续发展思考与行动。

三、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当今,德国政府面临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教育机会、难民接收等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同样面临在正规教育领域的地位尚未凸显、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融合的冲突、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理解多样性等挑战。尽管联邦德国与中国的国情各不相同,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各有优势与特点,但是从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和实践特色中,依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有诸多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政策的思维导向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政策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实践特征之一。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我国“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要求的“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仅是战略层面的引领。从地方教育政策层面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和学习创新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要求,则是任务驱动式的政策导向,缺少宏观理念引领。而德国的政策文件中可持续发展思维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思维特性上,给予了整体性引领,保证了实践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操作内涵,这一做法值得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借鉴。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

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明确方向,这一特征与德国基于能力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范式有著相同之处。应进一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与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框架研究等,明确可持续发展素养评估的具体指标并加以实践。同时,加强教师可持续发展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是充实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三)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的研发与推进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课堂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形成了一套有理念与实践框架的操作范式。在深化可持续教与学方式的同时,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STEM课程等综合课程形态也备受关注,并成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在此时代背景下,借鉴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熟经验,研发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系列课程,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主流的核心内容。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体系的架构与拓展

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终身体系。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原有基础教育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可借鉴德国做法,设计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项目或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纵向体系架构,并推进实践拓展。

参考文献:

[1]DUK. The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Germany[J].Journal of the German Commission for UNESCO,2007.

[2]DUK. 2015+ Action Strategy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German Commission for UNESCO,2015.

[3]KMK/BMZ.Curriculum Framework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KMK/BMZ,2016.

[4]KMK.Bildungsplan Baden-Württemberg[EB/OL].http:www.kmk.org,2016.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许方舟

作者:王巧玲

发展目标的继续教育论文 篇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决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使科学发展观落实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坚持教育工作的“八字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21世纪前二十年是我们国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今后二十年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的机遇期。如果能在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保持二十年的增长,这将是在世界上少有先例的,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靠什么来再干一个二十年?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教育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贯彻和服务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紧迫地要求增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面对这一挑战,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子。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性人才匮乏已经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

2003年以来,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现实,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中央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些战略举措,从根本上来讲,都要求尽快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人才这个根本和教育这个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3亿人口,如果素质很低,那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较高,那就是丰富的人才资源。从沉重的人口负担到巨大的人力财富,有一个矛盾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一次新的历史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经验。我们一定要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机遇。而要紧紧抓住这个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教育系统的全体同志一定要学习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按照全党全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

2.深刻认识大好发展形势。

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过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教育事业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空前提高。我们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8年左右,在近94%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在保持质量的基础上规模达到世界第一。

在过去短短的六年当中,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两番,科研经费是过去的5倍,但是投入和教师人数并没有很大的增加。可以说,我们用较少的投入办了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迅速崛起,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实现巨大的跨越,改革取得重大的进展,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近年以来,我们在农村教育、德育工作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由于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始终不渝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倾力支持的结晶。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最终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放眼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十几年直至更长的一个时期,我们就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今天我国教育所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将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怎样巨大的效益,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奠基工程,将会极大提高我国的人才素质与国际竞争力。我们作为这一不平凡历程的亲历者、实践者,完全可以为此而感到十分自豪。我们要把这些向媒体解释、向社会宣传,这是教育的主流,成绩非常巨大,而且影响极其深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大好的发展形势,更加深刻地总结宝贵的历史经验,更加深刻地分析严峻的挑战、问题和困难。

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困难和问题。从教育外部来看,突出表现在科教兴国战略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特别是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实际上没有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投入总是不能到位。从内部来看,前一个时期教育的大发展、大改革,不可避免会使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教育事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巨大的历史性跨越,一定会伴随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会逐步暴露出来。这是符合历史唯物论的。从未来的发展看,教育还要面对严峻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增强发展的信心,抓住發展的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真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更加坚定信心,坚决贯彻教育工作的“八字方针”。

3.坚定不移地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辩证法。

我们要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同时,要用更大的精力来思考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三年前,教育部党组就提出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并且写进新的行动计划。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必须加以贯彻和落实。

“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是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一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提高质量,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三是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体制的生机活力;四是从严治教、强化管理,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指导教育工作的思路,统一到这个方针上来,把握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节奏,调整好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促进好教育与经济社会科技的紧密结合。这实际上也是加强和改进教育领域宏观调控的方针。

二、坚持教育工作的“两个为本”,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我们要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要围绕育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各项教育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教师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学校党政部门要增强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意识,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为学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要坚持德育为首。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德育的两个文件,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2005年初还将召开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央从农村教育和德育工作入手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既高明又富有远见。德育工作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一个艰巨的挑战,就是培养的人如何能真正适应21世纪的要求。要回应这一历史性的挑战,必须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使德智体美等方面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一个健康的环境,一个发展的环境。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第一,健康第一,责任重于泰山。要切实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推动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和学生家庭的共同努力,营造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

2.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个论断在教育系统体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彻底。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建设人民教师这支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集聚一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当前乃至于永恒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高度重视加强师德教育和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经过多年的努力,应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正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许多模范教师的事迹十分感人。这是一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是将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可靠力量。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维护好教师的形象、教育的形象;同时,继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資。

要依靠改革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要不断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推进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采取超常规措施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国外智力资源的步伐。总之,要在教育系统内率先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3.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部党组提出,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教育系统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努力地引导和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教育成为关系群众利益的头等大事。一方面,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看作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学上、有好学上就是最大的满意,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满意也只能是相对的。教育的发展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脱离客观现实。

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的情况,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群众更好地认识教育的国情和社会的现实需求,把群众的需要与教育的实际供给能力有机统一起来。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公平问题就更加重要,更为人民群众所关注。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要始终作为我们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当前比较突出的,是要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教育问题。

中央把加强农村教育放在这么突出的地位,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推进对高等教育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这么关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都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出发,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三、坚持教育工作的“四个统筹”,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领域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努力统筹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辩证统一的发展。这四者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创造条件做到这四者的辩证统一。当然,这个统一,决不意味着四个方面齐步走、平均用力,而要在不同发展阶段,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主要问题,以一个方面的突破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有不同的战略重点。我们要在前一个时期规模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全国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要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决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要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教育发展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和质量始终是一对矛盾,它们是互相对立的,但它们也是互相依存的。一方面,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另一方面,没有质量的数量,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要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教育规模还要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要求是一个高质量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提高质量成为了工作的重心。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工作重点的转移不是否定前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前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过去几年跨越式的规模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也没有今后良好的发展基础。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基本认识。第一,必须充分肯定前一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巨大成就。我们必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但决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二,今后高等教育的规模还要持续发展,但是要把握好发展的节奏;第三,在过去六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总体上是好的,是有保证的;第四,在经过连续多年的大发展后,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激化,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又十分紧迫地要求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这样一个工作重点的转移。在最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大家对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取得了共识。从2005年开始,各地必须严格做到按计划招生,尤其是要坚决控制住专科层次的招生规模。不顾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社会需求的过快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坚决,就看我们是不是真心实意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和省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把好招生计划、教育投入两个重要关口,形成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良性机制。

切实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质量。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艰巨的巩固提高任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坚决,对改造薄弱学校决心不够、力度不大,影响到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前几年,普通高中的规模扩张很快,现在更要集中精力来抓质量、抓管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职业学校要坚决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最终标准。

2.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必须把握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节奏。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既要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又要促进各类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既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突出战略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当前,要着力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不断完善和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要正确处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尤其是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关系。普通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但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只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纵观社会发展的趋势,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是迫切。在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已经出现了从过去“读完初中,出外打工”向“要打工、读职中”转变的趋势。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要有大的发展,其中,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关系至关重要。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虽然保持增长的势头,但无论是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相比,还是同实际的社会需求相比,仍然是需要大力加强、加快发展的方面。即使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仍有60%以上的学生需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中职教育规模必须在今后几年内成百万地加快发展。当前,要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规模发展的重点,这是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乃至整个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正确处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火车头”,它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对巩固提高基础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始终把办好义务教育作为首要的教育责任,忽略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不可能把整个教育搞上去,不可能支持国家长期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又要处理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关系。中央提出重点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这是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和21世纪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高水平大学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世界科技、经济竞争的大格局中,我们必须适当集中资源,建设这样一支国家队;同时,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3.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教育。一是要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这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措施。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农村教育本来就比较薄弱,在推进农村教育税费改革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了。只有长期地坚持加强农村教育,才能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作出贡献。二是要促进城乡教育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相协调。加强农村教育决不是割裂城乡教育,而是要努力在城镇化进程中,把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统筹起来。三是要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同时关心好农村“留守子女”,这也是统筹城乡教育的重要内容。

统筹区域教育。根据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要重点加快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步伐,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同時,积极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振兴,促进中部教育崛起,加快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要切实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教育部和西部每个省区重点共建一所大学;支持每一个地级市建设一所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以及职业教育的对口协作,努力缩短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

促进区域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现在,工作重点要有一个转移,就是要大力改造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教育部决定从明年开始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也有利于逐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区域特别是城市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今后应当成为衡量教育工作成效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4.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仍然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资源有限,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深化改革,加强管理。2005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二十周年。教育改革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二十年,其中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布局结构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动力的。要切实巩固前一个时期改革的成果,同时,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把农村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民办教育发展作为当前改革的突出重点。

坚持从严治教,促进教育事业规范发展。发展需要规范,规范为了发展。前一个时期,对规范独立学院、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留学中介的监管等,曾经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现在看来,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大从严治教的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规范网络学院、异地办学、专升本等办学行为;要加强教育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治理行业不正之风;要大力加强学校领导的治校能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水平。

要始终把维护教育稳定摆在重要位置。稳定压倒一切,教育系统稳定工作的任务尤其繁重。随着改革的深化,会更多地触及到各方利益结构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十几年来,教育稳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当前,教育领域仍然潜伏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及时化解。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抓,要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应对突出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把教育稳定工作做好,让党和人民放心。

(本文系周济部长2004年12月19日在2005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第二部分,发表时略有修改。)

作者:周 济

发展目标的继续教育论文 篇3:

西部地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摘要:本文剖析了西部民族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指出发展民族教育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在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新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民族教育必须实施超常规发展模式。

关键词:民族教育;现状;跨越式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2006-06-29。

[作者]王勤(1966—),女,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谢仁权(1963—),男,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民族教育。

The Consider on the Development by Stride Over Type About Ethnic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WANG QinXIE Ren-quan

(Traditional Medicine college of Guiyang, Guiyang Guizhou550002,China)

Key words:the ethnic education;present condition;the development by stride over type;strategy

一、西部地区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考察

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事业与东部地区、汉族地区相比,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现象,这些非均衡发展下形成的较低的教育水平,又成为制约和影响西部民族教育的现实因素。这些非均衡发展的教育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非均衡发展状况。不仅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而且西部各省区之间、各民族之间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据有关资料统计,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6%,但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的15.5%,而东部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14%,却拥有占全国人才总量43.2%的各类专业人才。西部地区每万人中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只有92人,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10。目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差。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基础教育更加落后,比如,从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个评价一国或一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西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6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要少1-2年,仅仅是接近小学程度的受教育水平,与我国普及初中教育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更不用说与东部发达省区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相比了。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统计整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从西部民族地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来看,存在着文化素质不高、地区之间和男女之间差异明显、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更低、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失衡且总量短缺、流失严重等特点。据统计,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

2、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状况。西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对学生入学率、辍学率、升学率等的比较和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的分析来证明。

数据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2)》,2003年。

从教育领域常用的生均校舍面积、校舍危房率、理科教学仪器达标校和图书达标校比例等办学条件指标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普通中小学都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从2001年的统计资料来看,全国小学危房率为0.72%,西部小学危房率为1.47%,东部为0.28%。西部省区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达标校比例也较低,2001年全国小学校的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校东部高出西部民族地区17.66个百分点;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别也很明显,如西藏仅为2.20%,青海仅为9.34%,新疆、云南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东、西部小学图书达标状况与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状况相似,差距十分显著,统计显示,东部小学校的图书达标校比例高出西部民族地区31.53个百分点,而且不同省区之间也相差十几甚至几十个百分点。

从师资力量的学历达标率与教学能力等指标而言,东、西部也有明显的差距(见表3)。

数据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2)》,2003年。

东、西部教师学历达标率的差异,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差别,与此同时,广大西部民族地区仍有相当数量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教师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和持证上岗制度尚未健全;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所有这些已经成为阻碍西部民族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从教育经费投入的体制与现状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在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和生均教育事业费用上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1998年西部省区平均教育经费总额为50.76亿元,东部省市平均教育经费总额为157.40亿元,是西部的3.1倍多。东部与西部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构成也不一样,东部省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来源的66.98%,西部为76.35%。 事实上,越是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越要依靠政府财政性支出。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不高,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情况明显不如东部地区。根据贵州省教育厅、省计委、省财政厅2005年的调查,发展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所需资金巨大,省、地、县三级均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全省农村初中在校生约有60%左右需要寄宿,也就是有100多万初中生和22万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寄宿。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有80%以上需要住宿。除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将投入的9个亿,还需要投入初中约12个亿、小学约8个亿,共20个亿,才能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的寄宿问题,而这样巨额的资金对于贵州财力来说要在短期内解决是相当困难的。

3、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受该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和工业化发展程度的限制,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为该地区各行各业提供应用型人才和生产建设第一线人才资源能力的限制,在结构与发展水平上与东部地区都有着较大的差距。1999年,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有161所,其中西部仅有23所;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本专科生共23.42万人,其中西部仅为2.72万人,占全国的11.61%。1999年,西部省区平均每万人中的中等技术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25.38人,东部是54.18人,东部是西部的2倍多;西部省区平均每万人中职业中学平均在校生数为31.66人,东部为56.34人,东部是西部的1.78倍。从西部地区内部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又主要集中在汉族人口集中的城镇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情况就更不理想了。从西部教育经费的统计结果来看,职业教育事业费除新疆达到较高水平,为生均2168元外,西部其他各省区生均职业教育费大都不足千元,不仅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114元)。

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普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西部成人教育发展程度就更低。西部成人每万人中高等院校在校生平均数为23.89人,远远低于东部省市的平均数59.09人。西部省区平均每万人口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平均数为14.43人,东部平均为39.39人,西部也明显落后于东部。

4、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的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高层次的教育资源存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更加显著,西部省区拥有高等院校142所,东部为415所,是西部的2.9倍;从学校层次规模结构看,西部省区的高校、中专、普通中学、小学四类学校的数量之比为1∶6∶94∶757,东部为1∶4∶53∶313,显然西部省区学生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不如东部省市充足。而且,这些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陕西、四川等省,只能在不同程度上辐射西部的民族地区。许多从民族学校毕业的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的机会主要集中在全国十几所民族院校,但不论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规模上讲,这些民族院校还是十分有限的。二是从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来看,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有较大的差距。三是西部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力。西部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大都集中在师范、农林、民族等方面,现代性的专业和学科以及综合性大学发育不足。西部高等院校不仅处在有许多不利条件的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资金来源单一,而且自己所拥有的一些特色学科与专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有的十分不景气,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四是西部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与知识贡献能力较低。

以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的表现,事实上,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统计数据中含有大量以汉族为主的城市教育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隐藏性。

二、实现西部地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

1、是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的需要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这一原则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主张各民族人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先进民族不仅要遵守形式上、法律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照顾、帮助后进民族,保证实现在事实上的平等。

2、是促进少数民族现代化的需要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现代化的实现,主要依赖各民族自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作为生产力的劳动力、生产工具和对象这三要素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小学毕业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43%,中学毕业可提高108%,而大学毕业可提高300%。这也充分说明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拥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丰富资源,这是优势。而目前这种优势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关键之一是缺乏人才。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均要依靠教育。所以,民族地区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把发展教育,特别是民族教育作为战略重点,就比内地更为迫切。繁荣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我国发展民族教育的现实要求。

3、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全国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需要。

科教兴国,旨在通过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去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以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富强。科教兴国的基础在教育,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兴国"包括国家各项事业的兴盛,也包括各个地区的发展。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是,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因而,要真正使“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尽快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落后的现状,使之和全国的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并以此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其它地区协调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使民族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4、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内在要求。

西部大开发是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中国少数民族80%左右居于西部,西部大开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大开发,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的活动,使自然资源得到利用,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被开发地区得到发展。人的素质(包括决策者、指挥者、实施者的素质)将直接决定开发的目标、模式、规划,决定开发的手段、深度、效益。而人的素质是由教育决定的,教育对大开发的决定性作用不言而喻。今天的开发是现代化条件下的开发,是信息时代的开发,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必须有高素质人才群体的参与。因而离开了教育的支撑,大开发便会寸步难行。故国家在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措施中,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位列其中。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不可少。

5、是民族教育尽快改变落后的现状、缩小同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差距,维护民族团结的必然选择。

到2000年,我国已在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内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5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云、贵、青三省,普九的县只有50%左右;在22个人口均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中,有12个民族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不到全国的一半,有13个民族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也不到全国的一半,差距就是如此之大。教育的差距是基础性的差距,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会直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这种差距的长期存在,不仅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进步,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关系、社会稳定。故这种状况不仅应当结束,还应当尽快结束。巨大的差距必须用超常的办法来解决,如果只是采用一般的办法,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以相同比例发展,以同等速度前进,那么既存的差距不仅无法缩小,甚至还可能扩大。因而必须打破消极平衡,采取非常规的办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我国民族教育的战略选择

1、建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优先区",给予民族教育发展优先权

首先,不同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优先权问题。

由于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举办负有主要职责。就整个教育体系而言,国家应通过确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均衡发展机制来确保义务教育占有资源分配的绝对优先权。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无论从实际存在困难的严峻性、发展的迫切性,还是其发展对于民族繁荣、社会安定的特殊意义,都理应成为资源分配的重中之重。因此,适当控制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比重,将有限资源优先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在分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中,重点投向西部贫困地区,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中,重点向农村倾斜,是中央政府教育资源分配优先权的合理选择。

其次,省、市区域内的教育发展优先权问题。

消除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首先有赖于省区内部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建议省级政府在本省区内部进行教育资源的统筹分配时,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在不同教育层次(如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之间的分配优先权。鉴于民族贫困县、乡举办教育财力不足问题,建议省级政府在加大对本省区内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的同时,将举办义务教育的财政负担适当由县一级政府上提到省一级政府,加大省级政府举办基础教育的职责,合理安排本省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民族聚居地和非聚居地之间的分配。

2、充分发挥民族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作用,走民族经济与教育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我国学者胡鞍钢、温军在研究了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的社会发展战略之后,提出了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应实施“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的新追赶战略。 这一新的发展战略与传统的“模仿或照搬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转变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传统观点认为,造成少数民族与汉族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上的不平等,故将缩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作为消除这一不平等的唯一手段和途径,致使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为“追赶汉族";现代观点认为,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或汉族地区最大的差距在知识发展差距和人类发展差距,因此新的追赶战略的立足点在“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这一理论的实质是正确理解了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的关系。当前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知识与人力资本的储备主要还要靠发展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才。这也就是通过强化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优先缩小知识发展差距与人类发展差距,进而加速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因此从这一角度讲,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战略必须要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相一致,并成为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反过来,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优先发展,必将为西部民族地区储备大量的知识与人力资源,进而为加速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创造条件。所以只顾眼前利益而一味地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追赶汉族"战略已经成为了历史,而应代之以“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发展战略。

3、深化教育体制及配套改革,激活相关机制。

十六大提出,要“坚持教育创新",这对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创新必须坚持改革,并求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办学机制。就像搞活经济需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一样,民族教育的更好发展也需要实行以国家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鼓励有条件、有志于民族教育的公民、团体、企业以各种形式单独或参与兴办各类学校。还要允许异地办学和异地上学,即允许在发达地区兴办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中学或班次,也为民族地区的学生到发达地区的各类学校求学提供条件。

二是投入机制。投入数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入机制的合理与灵活。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阶段的教育,其投入有很大的不同。如在教育资金来源及东中西部获得教育资金的比重来看,东中西部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教育经费分配方面,东中西部所占总经费的比重分别为55%、28.5%、16.5%,偏差很大,尤其是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东中西部所占比例更不平衡,分别是72.8%、18.5%、8.7%。为加快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应更多地强调国家增加投入,各级政府财政根据跨越式发展所需增加投入强度,义务教育更应由政府“包揽"。同时,还应广开渠道,争取教育投入的多元化。

三是用人机制。办学以人为要,办好学校,从人的角度考察,关键在于建设好两支队伍:以校长为首的管理者队伍和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校长和管理者队伍应在较大的范围内选用或聘任,国外一些大学的校长向全世界招聘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同时,对校长和管理者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队伍的当务之急是优胜劣汰,培训提高,使这支队伍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师工作。

4、科学运筹,合理规划西部地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路线图

我们所说的跨越式发展,决不是脱离实际的庞大计划和虚高指标,也不是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赶超发达地区。我们追求的是:与自己相比,在原来的水平上发展得更快些;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发展速度上更快些。从而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逐步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在有些方面与发达地区并驾齐驱。为此,需要制订一个科学的规划。这个规划应有时间上的规定性,在时间上不能盲目求快,因为盲目求快无法实惠;但也不能太慢,遥遥无期会使人丧失信心。可以考虑,把15年左右作为民族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限。这个规划还应体现地域的差别性,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提出不同要求。条件较好的,加速前进,快步跨越;条件较差的,扎实工作,努力跨越。各地应形成具有自己特点、适合当地实际的规划。这个规划还应当有内容的针对性,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关键性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症下药,提出要求,抓住关键环节,克服制约因素。

5、抓住关键,攻坚破难,解决制约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要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主要是校舍和教学设施,即所谓的硬件。校舍不足、使用危房、实验设施不足的问题应通过国家实施第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这是保证入学率、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舍此无法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问题说到底也是人才问题。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会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西部民族地区师资的缺乏是一个严重问题。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欠发达,人才进不来,留不住。要等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再改变这种状况是不行的,这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来提供保障。对于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才和愿意留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本地人才要一样对待,明确规定其生活补贴及其它方面的优惠待遇,使人们真正愿意而且安心地在民族地区工作。随着我国加入WTO,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正不断加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那么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才流失会更加严重。要对民族地区的人才流动制定特殊政策,区别对待。

三是大力加强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善于适应现代科技手段加速民族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要把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作为实现西部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作为民族地区正规教育的有效补充手段。信息技术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前提,而且在这方面民族地区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前一阶段,西部地区教育科研网的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扶贫示范项目也已展开,但这项工作还只是开了头,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所受益的还只是高校和县以上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把这项目深入到农村学校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提高信息化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促进信息技术和其它课程教学的整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网络技术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建立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运用现代技术,广泛使用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办法,使贫困的边远的地区能够最大限度地享用现代教育资源。这对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不仅成效明显,而且见效很快,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环节。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把文化知识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结构体系。还要通过有力措施,让那些尚未普九的民族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普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采取十项举措支持西部大开发[OB/OL].参见教育部网站“政策法规栏" (www.moe.gov.cn).

[2]胡鞍钢,温军.社会发展优先:西部民族地区新的追赶战略[J].民族研究,2001,(3).

[3]谢启晃.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抉择[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4]郭福昌,吴德刚.教育改革发展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吴德刚.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与教育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6]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7]王铁志,毛公宁.跨世纪民族问题研究与探索[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8]陈至立.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02,(2).

[9]王红曼.论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成就[J].民族教育研究,2001,(1).

[10]西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模式创新[OL].中国网,[2005-03-21].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xbkf5/816337.htm.

(责任编辑:石船)

作者:王 勤 谢仁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论文下一篇:德育班集体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