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支部建设思考

2023-02-02

第一篇:高校学生支部建设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党建工作案例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刘言正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其思想认识和素质修养影响着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关系到社会的道德风气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大学生中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是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学生党支部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能否在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中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重要性,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1.案例主题

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探究其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工作规范化进程;健全组织机构,注重管理队伍建设;规范程序,严格把关,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党组织生活。

2.背景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热情高涨,参加党校学习的学生、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不断增加,学生党员队伍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迅速壮大;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所进步。在经过党的“十七大”学习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后,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3.案例事件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也面临着以下一些新的问题:

⑴学生党支部的理论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党支部的理论学习流于形式 高校学生党支部90%以上的党员都是进入大学后发展的,支部党员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极其有限,加上党龄很短,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在学习贯彻“十七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拘泥于文件材料,甚至理论知识的学习单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流于形式,从而学生党支部的理论素质普遍不高。

⑵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监督机制比较薄弱

学生党支部承担的职责包括教育、培养、发展、领导、管理、纽带和服务等方面,职责很多,但日常工作中学生党支部只注重了思想理论和文件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在管理上局限于以思想教育代替制度管理、以纪律约束代替制度建设,忽视了学生党建的特殊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体系,党支部里个别党员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不强,不懂得珍视和行使民主权利,不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民主生活会不召开或流于形式偏离主题,甚至部分支部从来不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⑶学生党支部不能很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加大在大学生中党员的比例,使得大学生党员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部分党员入党之后对自己自我放松、不求上进,不能很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甚至个别党员违规违纪,损害了党员在广大大学生中的形象。

⑷学生党支部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得的发展需求

新形势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日益复杂,阵地的不断扩展,教育对象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今天大学生知识接受的最佳点已经超越了我们所

2 能提供的方法和手段。在我支部2009年在我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56%的党员认为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总的来说太单调,缺乏生机;11.1%的党员认为没感觉;只有32.5%的党员认为丰富多彩。可见,从总体上来看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调、枯燥,很不适应当今新形势下的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急待改进。

4.事件分析与启示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的取得部分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以上这些新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入党动机、党员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党支部的管理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⑴部分党员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等问题

在对待入党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学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影响,把入党仅仅当成荣誉和任务,表现出一定的盲从性;有些学生将入党作为增强就业竞争力、找到一个好工作的途径,存在一定的功利倾向;有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将追求进步、积极要求入党的愿望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言行出现一定的反差。

⑵在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发展、管理和服务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党员的培养考察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式

学生党员的培养联系人大部分是由学生党员担任,由于对党务工作不熟悉,缺乏责任心,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中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只负责把材料做好应付检查了事。

②党员教育重理论轻实际

党校培训、政治理论学习是对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方式,但目前的情况是学生感到听党课枯燥乏味,甚至出现旷课现象;理论学习也只是形式、走过场,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没有积极性。

3 ③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缺乏长期性

目前,重组织发展、轻教育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缺乏长期性,部分学生入党之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自我放松、不求上进,没有在同学中起到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⑶学生党支部主要干部缺乏系统的培训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申请入党的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党支部的管理工作大多由学生辅导员承担,支部主要干部由学生党员担任。大多数辅导员身兼数职,既要忙于100 ~200 名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又要承担来自各个方面的学生工作,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全面兼顾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而担任党支部主要干部的学生党员大多数阅历不深,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党员的教育和质量。

5.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要想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要从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工作队伍建设、规范程序严格把关、探索党组织生活新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⑴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规范化进程,切实落实学生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

必须不断推进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就是要求用党性原则规范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建立一套环节明确且各环节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如党员民主生活会、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等日常教育工作,都要明确活动内容、具体要求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并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还要强调党支部要坚持定期过组织生活,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邀请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师老党员引导监督,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党员之间开诚布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会加强学生党员

4 的党性锻炼。

制度建设是支部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支部要依靠和运用制度,调节党内关系、规范党员行为、整顿党内秩序、增强党组织活力,全面推动支部建设工作的开展。

⑵加强学生党支部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中党支部的管理工作大多由学生辅导员承担,支部主要干部由学生党员担任。高校可以选拔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强的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从而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做好党建工作。另外,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各学院党委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主要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的能力。

⑶规范程序,严格把关,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①要端正入党动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新生入学后,基层党组织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普及和教育,通过座谈、主题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热情引导,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从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院团委应及时组织各团支部进行推优工作,各团支部的推优工作应坚持民主推荐、民主选举的原则,确保推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

②要严格把关,确定发展对象,发展预备党员

为了确保这个环节的质量,要注意几点:(1)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党校未结业的不发展,在各方面没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甚至还引起不良影响的不发展,入党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不发展等;(2)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公示期反映出来的问题要仔细调查,认真分析,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③严格把好预备党员转正环节的质量关,并对党员的教育要长期持久

5 入党后不思进取甚至各方面都退步的、先进性不突出、群众不满意的谒要及时提出警告或延长预备期,对违反校规校纪造成恶劣影响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发展后的党员要进行长期的教育,使其很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⑷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党组织生活

党员教育和培养要改变传统集中学习、统一教育的单向说教方式。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任务、途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把坚持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既进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又要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深入人心;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既教育人,又服务人。例如可结合“九•一八”、“一二•九”等纪念日通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写观后感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党员的爱国思想,也可以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调查、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物价调查等一系列的社会调查。

在形式上,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热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组织生活,把封闭的组织生活与开放的组织生活相结合,并尽可能地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可迎接校园开放日组织“擦亮校园”活动,预防甲流感时期为宿舍、教室进行消毒,切实为广大同学们服务。真正使组织生活的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6.待探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新时期树立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使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在大学生党员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如何对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篇: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秦建杨云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排头兵,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做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综合素质比较全面,平时表现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是联系学生与老师及学校各部门的桥梁与纽带,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协助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在高校发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发挥学生干部模范作用,促进大学生整体进步与发展

一般来讲,高校学生干部是通过竞聘选拨,脱颖而出的,经过辅导员老师的培养教育后,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和优秀,他们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勤奋自强的精神状态,具备良好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学生干部又是最贴近普通学生的群体,是最容易反映学校、老师管理意愿的群体。因此,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个坐标、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学生干部自身的带头作用对整个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和进步起着其它方式所不能替代的示范作用。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其中包括校园文化更加繁荣,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校园学风浓、考风正、校风良,学校管理层和基层学生沟通有效。作为桥梁作用的学生干部,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积极的协调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校能够政令畅通,各项决策能迅速、有效的得到执行和推广,另一方面能使广大学生及时、准确、有效的向学校管理者反映问题,吐露心声,使得高校管理层与基层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从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3.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世纪,而发展就离不开人才。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作为将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干部储备力量,是高校完成育人职责的内容之一。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是国家人才需求的主要来源,而广大学生干部作为精英中的佼佼者,将来很有可能会走向政府、企事业单位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具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行、积极的心态、博大的胸怀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二、当前高校学生干部思想问题的突出表现

1.思想不成熟,自我意识比较强

由于高校学生干部年龄轻,锻炼机会少,阅历不丰富,缺乏工作经验,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各方面没有完全定型,分析和解决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学生接触各种文化的途径增多,社会各种新颖的现象对校园都有冲击效应,致使大部分学生好奇心强,思想波动快,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对出现的困难分

析片面,经常会对老师的引导产生逆反心理,接受经验教训呈消极状态,往往一旦失败,就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

2.任职动机不纯,目的不明确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奉献精神,有大局观念和忘我意识,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只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和自身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干部表现出朴实、积极、严谨的工作作风,但少数学生干部受到外界的影响,竞选学生干部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是为了增加就业的砝码,或是为了更加容易入党,对分管自己的老师、社团干部百般讨好,对普通同学故意刁难或是不能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群众基础,阻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理论根基较浅,拒腐能力差

虽然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高中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程,但由于现阶段多数学校仍然不能较好的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注重升级率,而疏松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较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枯燥的理论学习略显厌烦,表现出理论基础薄弱,对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实践了解贫乏,分析问题时不能抓住本质,当遇到是非界限不清、良莠不齐的事物时,就会彷徨、犹豫,特别对于外界小的经济诱惑,不能做出正确选择,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认识。

三.高校学生干部需处理好的几点关系

1.正确处理干群关系

学生干部首先应该明自己是一名学生,明确学生干部是来源于同学、服务与同学。只有保证这点,学生干部才能与周围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对同学中的细节、思想动态有充分的了解。当同学需要帮助时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干部,及时解决好同学们的问题,进一步补充老师工作的盲点。同时,明确自己是一名普通学生后,就能脚踏实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总之,学生干部扮演好普通学生的角色,处理好干群关系,对学生工作能起到支持和强化的作用。

2.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学生干部因为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必然会耗费比普通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性工作上。但是,学生干部学习不好,不但会影响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更会影响自己的长远发展。因此,学生干部必须学习与工作都紧抓不放。这就要求他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和提高效率,学会统筹兼顾,在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前有一个全盘的规划,使自己有较大的自主权,做到该工作时努力工作,该学习时全心学习。

3.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

作为学生干部,是否能正确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表面上看,学生干部因为工作势必会耽误时间,耗费精力,而且工作中的矛盾还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但从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角度来看,学生干部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是大学中难得的锻炼机会,不但可以积累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可以为其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严格选拨

选拨学生干部必须坚持任人唯贤、以学习为基础的原则。选拨前一定要充分调研,

全面了解,一方面要通过学生档案了解其高中阶段的综合表现,一方面要通过和其周围同学谈话的方式了解参选者的言行表现、对问题的观察角度和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安排临时任务来考察竞选学生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同时不能只通过谈话的方式来了解竞选学生,务必要走到学生中去,亲自观察。选拨时,一定做到心中有数,选前周密布置,全盘掌握,不要临时增加条件或改变思路;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真正的把具有“学习基础好,工作能力强,有头脑,善组织”的同学选拨出来。

2. 精心培养

学生干部虽然是经过严格的程序选拨的,但是毕竟其阅历浅、经验少,因此高校一定要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帮助其完成角色转换。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干部掌握工作方法,懂得组织和策划的技巧,扩大工作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应该努力做到“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提高”,要充分信任学生干部,并能释放一定权利给他们,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干部间的团结协作关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其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主角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加大他们的工作干劲。

3. 全面考核

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的办事效率,完善对其成长、成才的帮助,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可量化的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和目标机制,可以使学生干部工作有章可循,使学生工作的成绩具有可比性,使得学生干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促使好干部带出好班级,好班级形成好校风。对于优秀的学生干部,要适当给予表彰,并为其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对于有不足的学生干部,要及时指出具体细节,并引导其学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学会取长补短。考评和监督应该具体到学生干部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及时与本人沟通,应把考核结果与学生干部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督促学生干部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且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建明.论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0):3-5.

[2]赵新龙.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58-60.

[3]黄伟.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97-98.

作者简介:

秦建(1981-),男,山西长治市人,本科,助教,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辅导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13785920162;

杨云(1982-),女,山西长治市人,本科,助教,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辅导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

第三篇:对高校学生宿舍舍长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高校学生宿舍舍长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 作者:徐 宁 高延龙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4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学生宿舍舍长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宿舍舍长队伍建设的思路。文章指出:学生宿舍舍长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重要桥梁,学校在舍长队伍的使用上要做到制造条件、建立制度、奖罚严明、科学管理;在舍长队伍建设上,要做到统筹兼顾、着眼长远、摸清实际、把握导向,要在选拔上下工夫,在培训上重实效,在建设上重投入,真正把舍长队伍建成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 学生宿舍 舍长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徐宁(1964- ),男,延安大学机关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高延龙(1957- ),男,延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陕西延安716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79-03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更有效地培养他们,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更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十分重要。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主要是指直接面对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工作的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等学生干部队伍,他们在组织、管理、协调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高校学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实施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们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建设好这支骨干队伍,关系着学校稳定和发展,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除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这些骨干队伍外,学生宿舍舍长也应当成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引起高校各级领导的重视,放在学生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来。

一、充分认识学生宿舍舍长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宿舍是大学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宿舍的和谐,就不会有班级的和谐,没有班级的和谐,也就没有整个校园的和谐。要建设和谐校园,首先必须建设好和谐宿舍,而和谐宿舍建设的关键是积极发挥宿舍舍长的作用。和谐是成长的保障,和谐促团结,和谐促成才,和谐促进共同理想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

学生宿舍舍长是整个学生骨干队伍中最基层的干部,也是整个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细胞。近年来,特别是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面积不断扩大,学校管理的压力逐步增大。只靠原有的班团、学生会干部来管理、组织学生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而且,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强,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接受别人的管理,行为独特,思维敏捷,与同学相处比较困难。而大学期间,学生除了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之中。因此,如何在宿舍中教育、管理好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1.舍长是宿舍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和整洁环境的维护者。学生宿舍是学生除上课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学校期间,大学生有60%~70%的时间在宿舍度过。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宿舍环境,对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舍长是一个宿舍的灵魂,对于宿舍整体环境的美化、净化,舍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她)要结合宿舍其他同学的不同习惯、生活习性、个人爱好,整体规划宿舍的布置,在遵守学校有关宿舍规章制度中,找准自己宿舍环境美化的定位,并加以实施,让每位同学能接受,并参与其中;舍长同时又是环境美化的直接维护者,他(她)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带动其他同学的参与,从而达到预期效果。舍长要把宿舍作为自己工作的主阵地,协调公寓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确保自己宿舍中的水、电、暖等相关设施的正常运行,使自己的作用体现到宿舍整体环境的改变中。

2.舍长是舍友融洽关系的协调者。宿舍是大学生在学校的“家”。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宿舍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语言和脾气、爱好和风俗等个性行为特征。舍长作为这个“家”的家长,要注重了解每一位同学的风俗习惯、家庭状况、生活习惯、语言和脾气、爱好等个性行为。同时,舍长要将各位同学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发挥协调作用,使同学之间就像姐妹或兄弟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求同存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使这个“家”达到和谐状态。愉快、安宁、平和、融洽的舍友关系是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为此,舍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充分调动各位同学的爱“家”兴趣,举办一系列促进宿舍和谐、相互关爱的良好氛围的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让每一位舍友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要求舍长具有一定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小事着手,关心同学的疾苦,设身处地为同学着想,时时处处为宿舍和谐办实事,竭尽全力解决同学遇到的困难,引导同学之间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因此,舍长的协调作用不可替代。

3.舍长是宿舍同学健康成长氛围的营造者。舍长在宿舍管理中还是同学健康成长良好氛围的营造者。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小环境,也是学校整个大环境中最主要的细胞。细胞有病,将危及整个肌体的健康。“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东西。”一个和谐的宿舍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宿舍中使用文明的语言、进行平等的交流、付出倾心的关爱,是舍长工作的目标,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的营造,离不开舍

长的尽心努力;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鼓励舍友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创造浓郁上进的氛围,也离不开舍长的努力。舍长对学生宿舍氛围的营造,既需要树立超现实的观念,又要用细心、周到、满意的工作去服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舍长这一角色是一个宿舍良好风气、和谐融洽、奋发上进的推动者,其作用不可低估。

4.舍长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最直接的执行者。学校的工作是围绕学生来开展的,学生是学校的中心,高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广大学生的参与;同时,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是通过学生的素质高低体现出来的。而对于学校各项针对学生管理、教育的规章制度,最直接的执行者应是各个学生宿舍的舍长。无论多么好的制度,说到底都要由人去执行。学生宿舍是学生的家,学生要在这个家中生活四年,从一个高中生成长为一个有理想、能创造、能成才的合格建设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这个宿舍中成长、成才的。舍长要在宿舍内带领其他同学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维护好。可以说,良好品德、坚定信念、美好追求的形成,与宿舍内的共同氛围有关;良好学风、考风的养成,离不开宿舍同学的相互影响;文雅、活泼、开朗的人性形成,也与宿舍同学的追求息息相关。舍长要有理解规章制度的能力和引导同学执行制度的本领。从这个角度上看,舍长在学生成才和学校管理过程中作用巨大,意义不同凡响。

二、高校要合理有效地发挥宿舍舍长队伍的作用

高校宿舍舍长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但建设的目的是使用,如何发挥这支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真正做好学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以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大学生成才,是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提高对这支队伍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快其建设步伐,完善其选拔、培训机制,是为了更合理地发挥其作用,收到实质性的效果。既然如此,高校应如何发挥舍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发挥舍长的信息收集、反馈作用。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又不能顺应学生人数扩招而增加,这就形成一个班主任面对几百学生的局面,可以想象,其管理、教育的难度非常大,班主任谈不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面对面沟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学生宿舍是学生在学校中最基层的活动场所,又是学生活动的重要空间。高校要充分认识宿舍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宿舍舍长在学生思想动态、精神、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个人爱好、心理素质、为人处世、学习兴趣、奋斗目标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功能,舍长收集的信息具有真实、可靠、量大面宽的特点,能为学生管理、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为学校制定相关的学生工作政策提供以人为本的资料。同时,高校可以通过舍长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育人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学校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服务工作提供论证依据,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发挥舍长的示范、榜样作用。宿舍舍长的选拔、使用是经过一个规范程序而任用的,他们大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各个方面表现突出,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望,深受学生的好

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舍长在同学中的示范、榜样作用。一个宿舍是一个家庭,但更像一个小社会。因大学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不同的家庭,舍长又是他(她)们相互交流的纽带。舍长良好的个人素质、爱好习惯、学习兴趣、成才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一个宿舍的良好示范,舍长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形成共同的追求和大体相同的爱好。相反,如果舍长自身不过硬,不良习性多,就会带乱所在宿舍,而宿舍的几个人又会影响整个班级风气的形成,带坏班风,并对其他班级也有辐射和影响作用。班主任、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宿舍舍长的直接管理者,要时刻关注舍长们的一言一行,重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舍长在宿舍中发挥示范、榜样作用,形成良好的舍风、班风、院风和校风。

3.发挥舍长的管理、协调作用。舍长实际上是一个最基层的管理者、协调者。宿舍几个同学的日常起居要靠舍长按有关规章制度去约束,几个同学的相互关系要靠舍长的协调去建立。这些管理、协调的作用,是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干部所不能做到的,因此,舍长的作用独特,其意义重大。

在管理同宿舍同学时,舍长既要贯彻学校、学院、班级对宿舍要求的规章制度,又要结合本宿舍同学的实际,做到灵活应用。大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其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成熟,舍长在管理宿舍时,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时机,做到既不失去原则又能让同学接受。可见,舍长的管理水平要比较高。高校既要选拔管理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宿舍舍长,又要充分发挥舍长的管理作用。

同时,舍长还需要具有协调的能力。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要靠舍长去协调,在协调中,舍长要有心理学、公关学的知识,因为协调相互关系是一种高超的能力。而这种协调是班主任、辅导员爱莫能助的,高校要切实发挥舍长的协调作用,让其宿舍形成和谐、团结、平等、友善的同学关系,营造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为同学成长创造条件。

三、高校宿舍舍长队伍建设的思路

充分认识高校宿舍舍长在学生管理、学生成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是目前高校加强管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个人能力强、具有良好品德、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感召力大的学生宿舍舍长队伍,是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学校要按照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全局的眼光对舍长队伍建设进行总体把握,分步实施,加强制度保障,结合高校宿舍分布特点和高低年级的不同现状进行规划。

1.整体规划,稳步推进舍长队伍建设。高校要改变过去那种把班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当做学生工作主要骨干的思想认识,重新重视学生骨干队伍的构成,把宿舍舍长纳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努力成才的目标体系中,对学生宿舍舍长队伍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要把学生宿舍舍长队伍纳入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建设,制定宿舍舍长的整体选拔、使用、管理、奖罚、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的制度及原则,并把它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予以安排。在进行整体规划时,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生工作重点下移,从过去的跟班管理、

出问题处理的陈旧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把学生宿舍工作纳入学生工作的重心,从思想上给予充分认识。在工作方法上,要着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舍长队伍。学校要制定远近目标,每年围绕宿舍建设抓好一至两件实事。如开展理想恳谈周、学习方法交流座谈会、考研恳谈日、遵守制度日、和谐宿舍建设等相关活动。规划要符合校情,贴近学生实际。

稳步推进是指舍长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其内涵十分丰富,特别是面对生动活泼的大学生,要在管理上做到整齐划一是不可能的,学校在舍长队伍建设中,要从最初抓起,在进校之前筹划利用新生入学、进入新环境,可塑性强这一特点,加大对舍长的选拔力度,分步骤、分阶段地制定宿舍目标,在注重舍长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工夫。

2.制定舍长选拔、使用的相关原则制度,保证舍长队伍选得准、用得上、靠得住。高校学生宿舍舍长队伍建设工作,要以科学的方法、规范的制度来保证。随着规模的扩大,现在,每个高校少则上万人,多则几万人,其学生宿舍规模很大。这要求我们在舍长队伍的建设上要科学规划,特别是在选拔、培养、使用上要有一套合理、适用、科学的制度来保障。在选拔工作中要提出具体条件:第一,舍长是一个宿舍的灵魂,要求在思想政治上能积极上进,思想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第二,在与人相处上,要重点考察其在公私利益面前的表现,要注重选拔能吃亏、乐奉献、善理解别人的同学;第三,要考察其个人生活、家庭背景,要把那些具有远大追求目标、勤奋努力、敢于创新的同学选为舍长;第四,要注重在遵守校纪校规、团结同学等个人素质方面进行考察,其自身必须无不良习性,无不良嗜好;第五,能模范执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些都应是舍长选拔的必备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制定一套舍长选拔的程序,可以公开竞选,可以同宿舍推荐,也可以是班主任指定,并做到一年一推荐,形成竞争机制。要建立相应的考评、监督机制,使舍长这支队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和学生成才的领路人。

3.实行奖罚分明的目标管理模式,推动舍长队伍的健康成长。高校舍长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舍长队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生力军。要使这支队伍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得力的奖罚措施,推行目标管理模式。

学校要制定舍长奖罚制度,把那些在宿舍管理中有能力、有措施、有目标的好舍长纳入学校“三好”、优干、优秀舍长的表彰范围,予以重奖,并在就业推荐、入党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广泛宣传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校园形成重视舍长队伍的良好氛围。对那些不负责任、不能认真执行学校相关制度、宿舍风气不正和有违纪记录的宿舍舍长,要严肃处理,及时更换。要实行民主评议的办法,制定考核目标,实行三周至五周一小考查、一月一大评、半年一奖罚的制度,起到树正气、抵邪风、造文明之风的作用,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学风、考风、校风的好转,形成广大同学勤奋努力、目标明确、个人素质高、文明礼貌强的良好学校风气。

同时,在舍长队伍的建设中,要注重目标管理,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宿舍管理委员会,形成由院系学生工作主管,公寓委员会协管的管理机制。对学生宿舍舍长实行目标管理,即对大一

至大四的各个宿舍提出不同的目标,并加以细化,作为考核、考察、奖罚舍长的依据。目标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在学习、养成、奋斗目标上下工夫;还要在宿舍风气、和谐程度上去考核。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学生个性不同,采取不同的目标,从而使宿舍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使舍长成为凝聚人心的榜样和示范。

4.注重对宿舍舍长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舍长干部队伍。在高校学生宿舍舍长队伍建设工作中,对舍长队伍的培训至关重要。要把舍长培训纳入整个学生干部培训的工作规划之中,让舍长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使他们成为管理、协调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手。第一,要进行品德教育,让广大舍长干部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树立信心,增强干部工作的坚定信念;第二,要培训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国;第三,要对舍长进行管理知识、协调能力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管理、协调知识,以适应工作;第四,要对舍长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般知识和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做好同宿舍舍友的工作;第五,要引导舍长进行自我教育,舍长也是学生,身教甚于言教,要管理好别人,他们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第六,要进行和谐理念教育,让舍长在日常管理中,贯穿和谐思想,与人为善,和同学平等相处,使舍长能更好地管理组织、协调同学。舍长这个学生工作的最基层的干部,面对的是鲜活的大学生,要充分信任他们,大胆使用他们,使他们真正起到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总之,在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中,应切实重视舍长这支队伍的建设、选拔、使用,真正认识舍长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管理、引导、协调和示范作用,发挥他们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注重在能力上培养、制度上保证、培训上投入、奖罚上分明,弥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点,真正把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6号文件精神落在实处。要采取得力措施,把工作重点下移,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让广大舍长在工作中成长,在管理、教育中成才,使他们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高校要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宿舍中的恶性事件中吸取教训,切实关注大学生宿舍、关注宿舍舍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努力锻炼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肯吃苦、会工作的宿舍舍长队伍。

[参考文献]

[1]田勇.学生宿舍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5).[2]赵慧宁.营造大学校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方法攻略[J].职业技术,2007(4).[3]李瑞学.加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魏芳.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保障机制初探[J].文教资料,2007(6).

第四篇: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 要】教学信息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讨论了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如何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 教学资源 信息化建设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此,各高校已经把教学信息化作为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将针对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展开讨论和研究,分析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

一、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教学信息化是指以高校教学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和组织建设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

教学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促进教学现代化,实现教学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与利用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基础平台网络化、教学信息资源数字化、教学管理科学化,以达到日常教学活动现代化、教学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学系统进行全新分析与整合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化教学。

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同时,教学信息化的真正实施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1)教学基础平台的信息化: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数字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教学监控室、学术报告厅等建设内容。若没有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一定数量的教学专用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硬件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只能是“无米之炊”,失去根基。

(2)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学科网站、专业数据库、多媒体课件、教材、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链接等)、视频课件、网络课件以及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建设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石”,而且必须先行。没有规范高质、完备齐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3)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指教学信息化得以实施的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员的信息化(教员是教学信息化实施的主体,没有具备较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员队伍,教学信息化如同机械运转失去了动力)、学员的信息化、教学媒介的信息化(如教学材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如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等建设内容。

二、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目前,教学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已成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教学信息化的成功与否、成效显著与否,既受到教学过程中各方面信息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受制于教学信息化的整体推进程度,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时又受到全体教员、学员运用信息与网络技术能力的影响。

(1)高校教员的信息化现状

从表面看,教学信息化带来的首先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化,实际上,深层次的变革则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据了解,大多数教员对教学信息化的理解仍然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PPT课件、使用有关图片和音像资料、与学员进行邮件交流等。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教学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员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及教育技术概论、学习理论、教学基本原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等了解、掌握较少;高校教员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龄的人有一定差异。

(2)高校学员信息化现状

与“教员信息化”相对应,还存在着“学员信息化”问题,它同样也包含着观念和技能两个层面。对学员来说,通过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信息化技能通常能够达到其基本要求。但是,在信息化观念方面,学员同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大多数学员依然习惯于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学员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单调的教学手段意见很多,但当教员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时,积极参与者较少,教学效果不理想。②学员的信息化技能虽然较高,但普遍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进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其原因,一是功课重,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主动学习;二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三是上机条件差,宿舍拥挤不堪,机房条件有限。

(3)教学资源信息化现状

不管是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各个高校,对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都非常的重视,并不断加大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但是教学资源信息化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教学资源质量不高,资源利用率低。许多教学资源库容量表面上很大,但是无法精确定位,教员在教学中利用资源库的次数很少,资源库的利用率很低。②缺乏教学资源管理的概念,仅仅把各类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服务器,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整理,很难有机地结合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并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之上开发更为智能的应用。

(4)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现状

各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各个高校都已建成性能较先进、功能较齐全的校园局域网。各个高校的校园网已连接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员住宅和学员宿舍,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成立了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校园网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仍有较大差距,如教员和学员宿舍的联网比例、网络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等存在一些差距;多媒体教室和设备的维护任务也十分繁重。

三、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对策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大教员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保障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1)教员信息化的对策

① 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加强对教员的现代教育方法的培训,能够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自主学习式、协同学习式和情境模拟式等教学方法。

②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对教员进行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员的计算机水平和信息技术素质,使广大教员学会使用数字化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等,提高教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2)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对策

①规范信息化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应重点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其中素材类教学资源和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是基础,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对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使教学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定位相适应,同时规范其筛选标准;多媒体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内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②明确信息化标准。主要侧重点在于统

一、规范教学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和制作要求、统

一、规范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一是从教学资源开发者角度提出一些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二是教学资源使用者角度,为方便使用这些教学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标注属性,其属性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数据结构的直接依据;三是从教学资源评审者角度提出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标准,作为使用者筛选资源的直接依据;四是从教学资源管理者角度提出管理这些教学资源的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以及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3)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信息化。如针对多媒体网络课程,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采取学员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另外,要真正实现高校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高校在硬件设备条件、管理政策和制度方面必须为教学信息化活动提供支持。当前首要的是要制定鼓励教员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政策,包括教学工作量评价、职称评定等;其次,对教员所开发的教学资源给予经费支持及知识产权保护。

四、结束语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需要各个部门全力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对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对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4.

[2]李晓锋,赵国富.加强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J].教育信息化,2004,(2).

[3]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9):9-13.

[4]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11-17.

(作者单位: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第五篇:关于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考

一、新时期"平安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高校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问题愈加凸显。我国正处在一个特定的、意义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开展"平安校园"建设,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

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表现,高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始终坚持"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满足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方面需求为宗旨,努力营造平安和谐、崇德尚能、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党和国家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等学府为最高要求。

二、"平安校园"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维护高校政治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同时,势必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严峻斗争。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境外非政府组织进行渗透、破坏活动,试图插手人民内部矛盾,挑起事端。大学生是充满热情和激情也是较容易激动和偏激的群体,高校则成为他们开展渗透活动的重要阵地。

(二)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随着高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的大量建设,各种仪器设备的增加,亦使得发生火灾和其它事故的概率增大,加之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备老化,部分师生消防意识淡薄,违规操作违章用电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高校存在着诸多消防安全隐患,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的"3.13"东南大学动力楼和"11.14"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亦给我们敲响警钟。

(三)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凸现

随着高校改革和发展,高校管理社会化,外来人员增多,校园及周边环境复杂,校园治安管理任务不断加重。社会闲散人员和不法分子,利用学校安全防范的漏洞,伺机盗窃实施破坏活动;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安防意识薄弱等弱点,在校园及周边对学生实施盗窃、诈骗、抢劫、伤害等犯罪活动。

(四)学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社会经验不足,维权意识淡薄,遇事易冲动,加之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致使大学生中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盗窃财物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抢劫、诈骗、杀人等恶性案件。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严峻的社会和校园治安形势认识不足,经常出现宿舍无人门窗不关、贵重物品保管不善、随意使用违章电器、轻信陌生人被骗、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大学生安防意识有待提高。

(五)校园环境日趋社会化、复杂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校园不仅有教学区、生活区,还混杂家属区、居民区;不仅有教学、科研设施,还有工厂、公司、超市、书店、银行、邮局、医院、宾馆、浴室、饮食店、影剧院、歌舞厅等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到校园务工的外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底,法制观念淡薄,流动性较大,不易管理,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因素。

三、"平安校园"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建立由校党委牵头,由校办、综治、保卫、学工、外事、网络、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担负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制定平安校园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自上而下层层签订校园平安管理责任书,全校要形成上下贯通、相互协调、组织严密、运作高效的组织领导机构,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工会、共青团及学生组织要按照学校要求,在"平安高校"创建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深入细致做好维稳工作

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新特点、新动向,研究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严防敌对势力对学校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要严格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防境内外非法宗教势力向学校渗透。要进一步加大对报纸、广播电视和各类社团自办刊物、印刷品等传媒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各类报告会、讲座、论坛的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信息传媒的管理失控。要健全网络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网上监控,最大限度地封堵反动有害政治信息的传播渠道。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自我防范意识教育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切实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真实施"五五"普法教育,完成普法计划,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规范师生文明举止,预防和减少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学生特点,经常举办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或演练,引导学生普遍关注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要特别注意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提高其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师生防范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形成诚信友爱、相互尊重、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努力实现师生法制意识、文明程度、思想道德显著提高,校园法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和管理纳人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四)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加快学校安防监控系统项目及校园安防联动指挥中心的建设,提升以科技手段为重点的覆盖要害部位的技防网络水平,广泛实行电子监控和红外报警。要逐步建立起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优势互补的防范网络,要能实现以联动指挥中心为平台,以重点部位和主要场所为对象,以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为主要手段,构建覆盖全校的安全防范长效机制。针对学校发展迅速,大量引进贵重教学仪器设备的现状,要按要求设置必需的技术防范设施,技术防范设施应与新建的实验室、机房等同步进行,逐步实现"三防"结合,全面防范的监控网络。

(五)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入国际互联网的终端按规定登记备案,严防输入有害信息及利用国际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密等案(事)件的发生。校园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已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及时查处有害信息。

(六)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

1、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的机制。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火、防盗、防中毒、防意外事故发生为重点,以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为主要手段,落实"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防控网络,逐步构建覆盖全校的安全防范机制。建立完善的经常性安全自查和定期安全检查的机制,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一时整改有困难的,要采取相应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严防出现安全问题。

2、建立排查调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机制。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的要求,把问题和矛盾纠纷解决在内部和萌芽状态。特别关注困难职工、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严重心理障碍和违纪学生等,确保其不发生意外。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认真落实好卫生防疫措施,严把食品进货关,确保食品质量,坚决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3、建立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合作机制。地方派出所、高校保卫部门、高校所在地的街道(居委会或村委会)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共同研究解决高校周边突出的治安问题。公安机关应当担负起打击校园周边违法犯罪分子主力军的作用,高校保卫部门要密切配合,当地街道(居委会或村委会)要积极支持。

(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

要按照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在政治上高标准,在工作上能吃苦,在数量上有保证,确保队伍的战斗力,做深、做细、做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对保卫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从队伍、装备、经费着手,加强对保卫职能部门的能力建设,组织保卫干部参加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保卫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技防设施,保卫干部配置不低于在校师生总人数的1‰。保卫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增强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努力树立保卫队伍的良好形象。

(八)将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安全教育是被国内大多数学校所忽视的教育。目前在全国也只有上海率先制定并下发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各高校可以在结合实际,制定科学、针对性强和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分年级安排相应教学时间,将大学生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每学期大学生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教育要生动有趣,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注重发挥高校保卫干部、大学生辅导员、法律基础课和心理辅导老师的作用,要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防范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拓展,不断提高学生对校园和社会安全环境的认识,提高自我防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维兵.新时期高校创建"平安校园"初探[J].高教与经济,2006,(12).

[2]宋明钧.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3]洪建场,闫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李沛涵,晏超.传承大学之道建设平安校园[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5]詹荣海.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若干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4).

[6]邵辉.校园安全文化对在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5).

[7]周永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创建安全文明校园[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6).

[8]陈耀辉.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巫待加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冬奥会的初中作文下一篇:广西政法干警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