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回顾论文提纲

2022-08-16

论文题目: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统计研究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经济理论指导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性改革与实践。它突破了原有的、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常规区域发展模式,以更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协议性分工理论来指导区域经济活动,对经济格局超前谋划、合理布局,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在这一实践创新背景下,传统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的区域经济统计测度理论、方法和模型,也必然面临重大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经济的运行状态,发现经济规律,准确评价和认识经济运行结果。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选择这一题目的理由是,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在新经济背景下,对区域内部的要素和产品流动壁垒、市场分割、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梯度差异、产业转移、地区间产业空间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对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将成为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和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结果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协议性分工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建立了一个测度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其实质是京津冀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程度不断深化,以地区间生产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为保障,以产业转移作为主要的实现途径,消除地区间市场分割,强化地区间产业空间经济联系的作用,最终实现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优化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效率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以下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一体化是消除区域间生产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壁垒的理论观点。区域间要素与产品自由流动壁垒程度越高,表明地区市场分割越严重,要素和产品的跨地区流动就越差,产业一体化就越难以实现,因此,消除生产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壁垒是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的保障。二是地区间经济发展和产业梯度水平是诱发产业一体化动力的理论观点。区域产业一体化是以产业转移作为实现一体化最主要的途径,是协议性分工的重要体现,而产业转移发生的直接动力来自于区域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梯度,正是这种梯度差异的存在诱发了产业一体化的实现。三是一体化是加强地区间空间经济联系的观点。区域内部各地区间经济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普遍的空间经济联系,特别是在协议性分工条件下,更是紧密的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强化了地区间经济的相互影响。通过对地区间产业空间联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本地区哪些产业受到了来自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且这种影响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强度如何。四是产业一体化进程提升了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观点。以地区协议性分工为基础,地区间的产业布局将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使得区域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更加均衡,这将会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五是产业一体化促进产业技术效率提高的观点。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地区间流动壁垒逐渐减弱,区域内部生产要素配置更加科学,人才和资金流动更加便利,新的生产技术在区内传播更加迅速,改变了地区产业的生产投入与产出结构,使得产业技术效率水平获得普遍提升。本文针对理论框架中每一方面,结合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方法,建立了统计测度系统。关于生产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的测度研究,本文从市场一体化中的"市场价格"角度进行测度。市场价格一体化水平反映了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分割程度,而这也体现了要素和产品在地区间的流动壁垒。因此,对区域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壁垒的测度就转变为采用基于"冰山成本"模型的市场价格法对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测度。关于产业转移动力的测度研究,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梯度差异以及产业同构等多角度进行了测度。关于产业空间经济联系的测度研究,主要是对地区间主要制造业产业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测度,运用地区间产业空间联系测度模型、产业空间联系综合指数等进行了测度研究。关于一体化中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研究,从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角度,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泰尔结构偏离度指数等经济统计指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对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关于一体化中的产业效率的测度研究,从产业生产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的角度,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Malmquist-DEA指数模型相结合,对区域主要工业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本文建立的理论框架和统计测度系统,笔者对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壁垒逐渐减弱,这加速了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2、京津冀区域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梯度差异,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空间不平衡,这既构成了产业一体化与产业转移的直接动力,又由于地区经济质量和产业结构水平的较大差距延缓了产业转移的步伐,同时,京津冀三省市间存在着一定的产业同构问题,造成了地区间产业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3、河北省制造业产业受地区间产业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天津市,北京市受到的影响最小。与京津两市相比,河北省的制造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京津两市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借助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趋势,河北省的产业水平将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4、随着产业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逐渐提升,但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在产业结构水平上仍存在着差距,同时,近年来,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结构在我国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排名中的位置也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还未能够拉动城市产业结构水平普遍提升,产业一体化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拉动作用还丞待加强;5、在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中,地区不同类型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存在着差异。在京津冀区域内部,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通信电子、医药制造业并未显现出高于传统工业的较大技术效率优势;传统工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技术效率水平,在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发展成熟前,传统工业仍有发展空间,这一结论支持了在区域产业一体化下将北京市部分传统制造业转移至河北省继续发展的做法是合理的;同时,京津冀三省市在产业内部形成了技术效率梯度。全文共分九章,各章节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提出论文的研究目的、背景和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一体化理论,特别是对协议性分工理论进行了系统性解读,在介绍各重要理论思想的同时,阐述了理论发展的关联和脉络,比较了不同理论的研究特色;对已有的关于区域市场一体化测度、产业空间联系测度等相关内容的统计测度方法进行了回顾,同时,梳理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文献,从中得出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经验,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发现了现有文献在产业一体化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研究所要改进的目标。第3章,区域产业一体化测度的理论框架。本章围绕着协议性分工理论在区域产业一体化研究中的适用性与新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基于协议性分工理论建立了测度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包括了要素流动壁垒、产业一体化动因、一体化的空间经济联系、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技术效率水平等理论研究内容;同时,建立了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统计测度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经济发展与产业梯度差异测度、地区间产业空间经济联系测度、产业结构优化测度以及技术效率测度等测度内容。第4章,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测度与产业分工合作。地区间的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是实现产业一体化的保障,因此,需要对要素和产品的跨地区流动进行研究。由于直接进行测度存在着困难,按照林德特和霍兹曼的观点,将流动性测度转换为对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测度。实证研究发现,京津冀三省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表明地区间的市场分割程度在逐步下降,反映出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跨地区流动在增强。在此基础上,本章回顾了京津冀区域三省市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历程,描述了现阶段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状况。第5章,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产业转移研究。京津冀三省市间的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是对现有产业布局的调整,是按照地区协议性分工安排生产的一种体现。本章讨论了区域产业转移发生的直接动力是地区间经济水平梯度差异与产业结构梯度差异,详细分析了京津冀三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内部十三座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存在空间不平衡;同时,京津冀地区间产业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京津冀三省市间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要素转移状况;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发生的现实背景,梳理了近年来京津冀三省市间发生的产业转移,介绍了京津唐高速公路新兴产业带。第6章,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地区空间联系测度。区域内部各地区间经济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普遍的空间经济联系,特别是在协议性分工条件下,更是紧密的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强化了地区间经济的相互影响。本章基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提出了新的测度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方法一—地区间产业空间联系测度模型,该模型与已有测度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空间联系综合指数和空间结构强度指数对京津冀三省市产业空间联系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第7章,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结构优化水平测度。以地区协议性分工为基础,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将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使得区域产业分布更加合理,这会对区域的产业结构造成积极影响,因此,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测度是十分必要的。本章提出了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第8章,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技术效率测度。随着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更加深化,跨地区的要素和产品流动逐渐加强,市场壁垒逐渐下降,这势必会改变产业的生产投入和产出结构,影响产业技术效率水平。本章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对京津冀区域石油加工业、医药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七个制造业产业部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进一步,采用Malmquist-DEA指数模型对制造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第9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本章对论文建立的理论框架、统计测度系统以及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对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文章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向。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的一些创新性工作概括如下:(1)在新经济背景下,基于协议性分工理论提出了测度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理论框架,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内容涵盖了要素流动壁垒、产业一体化动因、一体化的空间经济联系、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技术效率水平等内容,形成了一个系统地测度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理论框架。(2)针对理论框架中每一方面,结合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方法,提出了统计测度模型,建立了统计测度系统,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经济统计方法研究。统计测度系统包括了市场一体化测度、产业空间经济联系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测度以及产业技术效率测度等内容,运用该统计测度系统可以很好地对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3)运用新方法和模型对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获得了几点有价值的实证分析结果,并根据结果对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产业一体化;协议性分工;产业转移;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技术效率

学科专业:统计学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2 经济一体化与协议性分工理论

2.2.1 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2.2.2 经济一体化与协议性分工理论

2.3 统计测度方法回顾

2.3.1 市场一体化测度

2.3.2 空间经济联系测度

2.3.3 产业结构优化测度

2.3.4 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2.4 京津冀区域发展实证研究综述

2.4.1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研究

2.4.2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研究

第3章 区域产业一体化测度的理论框架

3.1 区域产业一体化中的协议性分工理论

3.2 区域产业一体化测度的理论框架

3.3 区域产业一体化测度的统计测度系统

第4章 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与产业分工合作

4.1 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

4.1.1 市场一体化测度的模型框架

4.1.2 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测度

4.2 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4.2.1 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历史发展阶段

4.2.2 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历史演进

第5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产业转移研究

5.1 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问题的提出

5.1.1 产业转移是解决地区间发展失衡的重要手段

5.1.2 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要求

5.1.3 产业转移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

5.2 产业转移发生的理论模型

5.3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的直接动力:梯度差异

5.3.1 京津冀三省市经济水平的梯度差异

5.3.2 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5.3.3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5.4 京津冀区域要素转移分析

5.4.1 劳动力禀赋差异导致的人口转移

5.4.2 资本要素差异导致的资金转移

5.4.3 科技要素差异导致的技术转移

5.5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分析

5.5.1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背景

5.5.2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现状

5.5.3 京津冀区域新经济产业带形成

第6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产业空间联系测度

6.1 区域产业空间联系测度模型介绍

6.1.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框架

6.1.2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框架

6.1.3 两类方法的比较

6.2 偏离份额模型介绍

6.2.1 偏离份额模型的原理与形式

6.2.2 偏离份额模型的动态化

6.3 偏离份额模型的空间演进

6.3.1 引入空间影响因素

6.3.2 构建空间偏离份额模型

6.4 地区间产业空间联系测度分析框架

6.5 京津冀区域产业空间联系测度

6.5.1 北京市产业空间联系测度

6.5.2 天津市产业空间联系测度

6.5.3 河北省产业空间联系测度

6.5.4 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空间联系的比较分析

第7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结构优化测度

7.1 产业结构与结构优化的经济学解释

7.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发展

7.3 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框架

7.3.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研究框架

7.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研究框架

7.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方法

7.4.1 产业结构优化测度面临的问题

7.4.2 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方法

7.5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测度研究

7.5.1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转换测度

7.5.2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

7.5.3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

7.5.4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第8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技术效率测度

8.1 效率的经济学内涵与测度方法

8.1.1 帕累托效率

8.1.2 生产效率

8.1.3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

8.2 技术效率测度方法

8.2.1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8.2.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8.3 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技术效率测度

8.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8.3.2 京津冀区域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8.4 京津冀区域产业技术效率动态测度

8.4.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技术效率变化

8.4.2 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变化

8.4.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变化

8.4.4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器械制造业技术效率变化

8.4.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变化

8.4.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技术效率变化

8.4.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技术效率变化

8.4.8 京津冀区域产业技术效率变化的比较分析

第9章 研究总结、政策建议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1.1 理论与方法研究总结

9.1.2 实证研究总结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学差异化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智能建筑理解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