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涌动

2022-09-11

语文是有生命的, 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 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 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 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一、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 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看来, 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 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 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

如《小珊迪》一文, 小珊迪为诚实与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死了, 小利比的命运又如何呢?课文没有交代, 也无需交代。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还有如《小摄影师》一文, 高尔基第二次接待小男孩, 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在教学中, 对于这样的空白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组织学生继续续写故事。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 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 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 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 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 不断产生新的答案, 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我们要充分利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教材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二、有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引起我的注意:“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我们的学生, 天天来学校上课, 归根结底, 就是为了求发展, 并且是一种持续发展, 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 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 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因而, 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一点知识, 一些方法, 一些启迪, 还是一些积累?所以, 提倡人文性的同时, 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

实践证明, 适度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发均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 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 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善于选择、取舍和重组。例《威尼斯的小艇》和《燕子》二文独特的外形描写, 《桂林山水》非常富有节奏感的排比句等都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有生气

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 既是人, 就会有生命欲, 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 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 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 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 那么, 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著名的于澜老师率先在教育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达到这一境地, 教师要勇于放手。

1、书, 让学生自己读。

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起体味, 去感悟, 在充足的时间里, 以读激趣, 以读显形, 以读启智, 以读育人。如《再见了, 亲人》一课, 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 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 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 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 理解课文内容, 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问, 让学生自己提。

学贵有疑, 读而能问, 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 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 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 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 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 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 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 但是, 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 敢于提出来, 勇气可佳。我班学生就特爱提问题, 学《威尼斯的小艇》时问“轻快”“灵活”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学《燕子》时问写燕子的外形为什么用“凑”字等等。问题提出后, 教师不要急于代答, 应让学生去作答, 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

3、话, 让学生自己说。

一节课40分钟, 老师要结合教材, 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 创设说话的氛围, 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 让学生想说就说, 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 也只有面向全体, 人人参与, 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如在教《晏子使楚》一课时, 学文成熟之际, 教师创设情景:晏子凯旋归来, 齐王会说什么, 齐国的大臣会说什么, 齐国的百姓会说什么。学生经过思考, 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 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辨别是非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总之, 教育是门艺术, 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 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没有句号, 只有逗号。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水彩教学中作品精神的思考下一篇:浅论在产品设计中设计符号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