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医疗论文

2022-04-2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学检验医疗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教育部倡导“新工科”计划的背景下,为提升新工科食品人才培养质量,对主修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课程群进行建设。首先分析了“微生物学”课程群的概况,然后从课程群的结构调整、组织划分、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科研活动及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建设进行探索并实践。

微生物学检验医疗论文 篇1:

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微生物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但是由于理论内容繁多,实践操作要求高,课时少,教学效率难以提高。本文就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探索。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

一、构建科学、可行的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微生物学检验这门课程的教学总学时为11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52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可以把一些理论课课程安排在实践教学中,这样可以加强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微生物学检验理论教学内容繁多,如果按照高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去考虑学生以后工作的实用性,盲目传授繁杂的理论知识,结果是理论知识不扎实,实际技能不擅长。为此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让学生边做边学,在直观的操作中便于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

沿着实践教学主线,将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择内容和教学形式。以职业和就业为导向,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来是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授课内容应密切结合临床,合理安排理论授课内容。

二、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理论课+验证性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实践化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要以项目立模块、以模块构知识,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理论服务于实践的项目驱动法教学思想,设计大量新颖的设计型实训项目,对实训方法和实训手段进行改进,并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材,推行“普通项目实训—典型项目实训—综合(创新)项目实训—竞赛”的教学模式。一步步连续的关联试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快乐学习、享受成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发构建知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三、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直接与医院接轨

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必须要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后,要参与临床工作,比如到学校的附院检验科上班,参加临床检验资格考试,在临床一线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临床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教师在临床上互相学习,促进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这样不仅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最终成为实践操作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四、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

充分利用现有检验专业实训室及检验专业多媒体教室,实现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做”一体化。利用附属医院和社区医院资源环境,可以让学生了解并熟悉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在真实的场景中接触实际工作。安排部分学生模拟患者,从标本采集開始,比如尿液标本采集,由此向学生介绍如何在临床上采集微生物学检验的标本,同时引出其他常见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采集好合格的尿液标本后,由部分学生观察标本是否合格。标本合格后,接种标本,接种标本前可以简单地向学生讲解选择什么培养接种尿液标本、怎么选择培养基等理论知识,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选择好培养基后,开始接种标本,接种好标本后,选择培养方式,由此顺便复习细菌生长的环境。由于细菌生长需要18~24小时,所以把接下来的实验放到第二天,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回去查找课本和相关资料完成作业。在第二天的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可疑菌落做革兰氏染色实验,提问学生利用哪些生化实验来鉴定这些可疑细菌。通过一个尿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学生可以把之前的理论知识点联系起来。因此,在附院或社区医院检验科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工作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注:本文系广西科技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作者:陶静

微生物学检验医疗论文 篇2:

基于新工科食品人才培养的“微生物学”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教育部倡导“新工科”计划的背景下,为提升新工科食品人才培养质量,对主修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课程群进行建设。首先分析了“微生物学”课程群的概况,然后从课程群的结构调整、组织划分、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科研活动及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建设进行探索并实践。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强化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联系性和内在逻辑,打破课程内容的绝对归属性,增强其为培养共同技能的服务特征,并强化食品人才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满足食品行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工科;食品学科;微生物学;课程群;人才培养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food subject;Microbiology;course group;talent training

為了适应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新经济要求,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需进行深刻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后,教育部高教司反复研讨、调研并论证,2017年正式提出“新工科”计划,以实现新思维、新机制、全面创新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支撑和引领新经济[1-2]。新工科计划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的工程教育改革,是今后我国国家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微生物学已分化出大量的分支学科,在工业发酵、医疗卫生、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等实践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也日益密切,这必然对“微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关于“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当前众多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改革最迫切的任务之一[4-7]。基于新工科的背景,结合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辽宁省王牌学科”现状,对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群进行总体性建设与改革是当务之急,以进一步提升食品学科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1   课程群的概况

“微生物学”课程群是针对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学的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群,课程涵盖“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安全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概论”“食品发酵与酿造”等课程。“微生物学”课程群建设目标是把与微生物学相关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较强、属于同一个技能培养范畴的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整体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绝对归属性,弱化课程独立性,强化课程间亲和性,凸显课程群为共同技能服务的特征,使群内课程在一个较高层面上连贯起来[8]。课程群是以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涉及“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等课程,从微生物角度研究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品质控制技术及食品检验技术,培养学生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考虑学校食品学科现状和各级食品研究平台,为了培养一流特色的食品科学人才,在国家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提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指导基础上,结合渤海大学食品学科现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特色,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中专业核心能力所需的支撑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并调研了国内外多所院校食品专业微生物学的培养方案与建设规划,现将渤海大学“微生物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

根据食品学科2个专业特点和新工科培养要求,采用“微生物学”课程群模式管理教学体系中的课程,并使食品专业微生物研究相关的核心能力通过课程群来实现。同时,2个专业课程群的课程设置需根据各自培养要求体现专业差异。这样课程群间各课程的联系性越来越紧密,2个专业交互性也更强。

“微生物学”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关系见图1。

2   课程群结构调整及组织划分

渤海大学食品学科共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由于2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同,因此课程群的结构和划分也应有所区别。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群包括“食品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概论”“食品安全微生物学”“食品发酵与酿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群包括“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细胞生物学概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虽然2个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同,且各有侧重方向,但微生物学基本理论体系相近,教学上交叉融合的内容很多。因此,将所有的课程进行整合后,确定“微生物学”课程群分为3个层次:一是各专业都需要开设的“微生物学”基础课。例如,“细胞生物学概论”“基础生物学”;二是各专业开设的微生物学相关的核心课。例如,“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三是各个专业自身的专业特色课程。例如,“食品发酵与酿造”和“食品安全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这3个层次的课程有很强的递进性,开设时间应依序进行。“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基础课和特色课分别作为课程群核心课程的前置课和后置课,这样便于组织教学,避免相似课程知识点重叠。

3   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整合课程群内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课程群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规划,制定相应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将各门课程内容按照其内在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食品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作为2个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群的核心课,应综合考虑并整合其他课程授课内容,对课程群的整体脉络进行串联。对于前置课和后置课详细讲授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对微生物学课程群的核心内容进行重点传授,以强化各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的不断壮大和进步,利用微生物研究食品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原有授课的陈旧内容,并联系实践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还需要熟知食品学科、生产领域的知识和食品学科研究发展动态,不断学习最新专业知识,坚持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浏览专业网站,在授课时将最新的理论、技术穿插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工作岗位中学以致用。

除了整合课程群内的课程内容,还需要考虑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与食品学科其他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这些食品学科的核心课程都涉及到部分微生物学知识。例如,“生物化學”讲授了微生物分子组成规律、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遗传信息传递规律;“食品工艺学”讲授利用微生物加工食品的原理、菌种、发酵特性及发酵过程控制;“食品化学”讲授食品的基本成分和化学反应对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的关系;“食品营养”讲授食品经微生物发酵后的营养特性,肠道微生物对消化吸收的作用。“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和授课过程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专业核心课的授课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与其他课程进行联系和比较,使学生对食品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并融会贯通。

同时,也要考虑到“微生物学”课程群涵盖内容较多,将这些内容逐一传授给学生,所需学时过多。因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必须要精炼、知识结构合理,不应只追求内容全面性而使学生负担过重,无法抓住重点;也不应只求新而使内容太深太偏,导致学生因领悟力的局限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改革实验项目 开设“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课程群中大部分课程不仅包含理论课,还包含相应的实验课[9]。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否适应就业岗位的关键所在。教育部也在有关文件中一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推动实践教学,教育部将其作为关键性评估指标”。为了增强微生物学课程群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将课程群的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课程内零散的微生物基本操作单元进行串连,实验整合为3个大实验:微生物形态学实验、微生物营养学实验及微生物检验学实验,使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拥有整体性把握和认识。实验的设计要根据国家最新推出的国家标准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规范实验操作,增强食品微生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群内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相对独立的,但课程之间是存在紧密衔接和关联的,各门课程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也是连贯而递进的。课程群要充分考虑这些实验课程的整体性,使实验内容的结构更为合理、系统。这样,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经过课程群的学习掌握哪些知识点、内容相关的课程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的关系、相关知识点是否重复以及衔接是否紧密。例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学”的“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和“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等基础性综合实验开设完,在后置课程“食品安全微生物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某一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实验,提升学生微生物检验能力,在更高的层面上掌握微生物检验技术,同时使学生在掌握风险预判、风险预警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与锻炼。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群内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使课程间形成一种有效递进关系,后续课程的学习在巩固了前置课程的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又将前置课程进行了延伸。

5   结合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课题 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交融性是新工科的学科特征,创新性是新工科的属性特征[10]。在整个“微生物学”课程群体系中,除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外,还应加强结合学生的第二课堂、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和企业实习等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在食品领域的有关微生物的分析、应用和检验的能力。在课程作业、互动和讨论环节,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解决学生在科研活动、创新创业课题和实践过程遇到问题,将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微生物学”课程群内涉及课程的實验教学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以验证性实验内容居多,传授的是最基本的实践技能,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内容相对较少。实验课的授课一般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先讲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和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这种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学生实质上是在被动参与实验活动,对实验内容的思考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一定的限制。为更好地培养食品专业创新性人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群实验设计也需要与教师的科研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活动相结合。在实验项目设立时,可以考虑结合学生自己参与的创新实验、科研活动或生活实践活动,自由分组并自行设计实验内容来探究并解决有关微生物应用或微生物检测方面的问题。教师对实验设计进行点评并纠正实验过程的相关问题。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6   结语

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新工科培养要求,利用“微生物学”课程群模式组织和管理教学体系,使群内各课程通过课程群来实现其培养目标,并体现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课程群间各课程的联系更紧密,2个专业交互性更强。“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学科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微生物应用和检验的实验技能,满足目前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顾佩华. 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13.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尹乐斌,赵良忠.“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农产品加工,2016(7):67-68,71.

戴亦军,何伟,袁生,等. 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9):1 809-1 816.

洪龙. 北京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模块化教学的探索[J].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4):744-747.

贾艳萍,张兰河,郑胜. 体现不同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4):700-705.

肖仔君, 朱定和,钟瑞敏. 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4(17):221-223.

朱丹实,刘贺,刘雪飞,等. 中职本科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50(6):61-63.

林健.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作者:朱丹实 吕艳芳 白凤翎

微生物学检验医疗论文 篇3:

信息化在微生物实验室细菌监测中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微生物实验室采取快速、准确、先进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第一时间利用信息系统,通知临床科室医生和院感科专职人员,便于临床医生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时对患者做出是否是院内感染的判断,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相关监测工作,有流行趋势时,通知相应科室及院感科 结论实施信息化医院感染监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医院感染的漏报率,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的产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重症感染的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信息系统;微生物实验室细菌监测;感染控制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感染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完成对临床患者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外,还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监测。微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和兼职人员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信息系统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1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对可疑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有一定的技术准备,通过信息系统协助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检验报告进行解读,对感染性样本的采集时机和方法提出建议并加以指导,提高样本的送检率和质量。院感科和微生物室共同协作,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结合临床表现,临床微生物室尽快确定致病菌及耐药状况,提高报告的及时率、准确率。

2 提高微生物检验水平,做好常规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努力提高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建立"三级"报告制度,采用更多的快速诊断技术以缩短报告时间,及时反馈耐药性监测资料,提高检验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的符合率。

3 细菌耐药监测预警系统对细菌耐药信息实时动态监测,使临床微生物检测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信息平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完成日常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特殊耐藥菌感染时,第一时间通知院感科,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及时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必要时进行病原学同源性鉴定。

4 正确鉴定医院感染中涉及的微生物,院感科督导临床科室提高标本的送检质量和送检率。 对医院感染的重点微生物进行耐药性包括耐药基因和酶的监测(如MRSA 、VRSA 、ESBLs 、VRE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

5 参加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及相关会议,并参与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规范。

6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对医院职工进行微生物学知识的继续教育,每季度统计和报告微生物的种类和体外药敏试验数据全院公示,并刊登于《医院药物与临床》期刊上下发各科室。向临床科室报告病原学鉴定结果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因而临床医师对该院引起感染的常见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些数据则成为临床医师在得到病原学确切诊断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之前参考用药的依据。因此定期提供医院病原学检查结果可以作为临床医师初步用药的依据,之后再根据该病例分离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核实或更改治疗方案。

7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可以存在于病人、医护人员,亦可存在于医院的环境中,因此微生物检验室协助院感科,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如对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或病房进行物体表面和空气的微生物学调查,对一些特殊部门如换药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ICU等进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并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标准,在层流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数≤2(¢90.30min),一般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不能超过4(¢90.30min)。此外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学监测并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标准。医护人员手的带菌情况根据在不同科室工作的要求应在5~15 cfu/cm2以下。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除对各种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外,亦应对传播途径、医院环境以及隔离措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监测。

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临床微生物室掌握全院的病原学检测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为院感科提供医院感染暴发的重要线索,因此是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规范了院感控制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了医院内部管理,提高了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的报告率;有效控制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缩短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减少了三级抗菌药物使用;及时监控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暴发流行风险,使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作者:吴惠琴 冯玉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影社会情意管理论文下一篇:实验教学的药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