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学术思想管理论文

2022-05-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学术思想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新兴人才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壮大,研究生已经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中流砥柱。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方式趋于多元化,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双线并存的格局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水利学术思想管理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扬弃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消极、保守的方面。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去芜存菁,融合提炼,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并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辩证思考 企业管理 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仍被今天所保存、沿用或发展的,反映人的共同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它渗透在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心态、审美、情趣、制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是一个国家长久以来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势力等,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汪洋浩瀚,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高峰。一度三教九流、百家争鸣,而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点,就是南宋孝宗皇帝说过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赵慎《三教论》)。因此,结合中国学术界长久以来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博采道、佛、法等各家之言,其他诸子百家为辅形成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一种人伦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美国的企业开始向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企业学习管理。而在日本的管理界,普遍存在着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的现象。可以说,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快速壮大及其富有东方色彩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本溯源,深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资源宝库,并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我国企业的管理实际有机契合起来,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但是,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二者常常可以互相转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局限于时代,存在积极、进步的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保守、消极的影响。因此,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并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有很多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很多观点可供现代借鉴。

《企业文化》的作者刘光明在书中提出,“华人企业家精良的管理和杰出的經营业绩与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所孕育的勤俭、敬业的创业精神,恪守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论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的作者认为,界定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和主流,儒释道三位一体,以伦理为本位,以封建宗法为内涵的混合型文化。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在继承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和基础上创新,树立正确的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在WTO竞争中发挥国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优势。

1.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传承千年而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其中的“义利观”和中庸之道,更是影响深远。

“义利观”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义,正义,义气;利,利益,效益。儒家思想把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孔子提出“见利思义”,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还有“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都是这个意思。从现实意义上看,“利”即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义”既指管理者个人价值取向,又涉及到宏观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等。当代企业,要想做强做大,茁壮发展,追求经济收益是必然,但应该先义后利,遵纪守法,增加社会效益。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其本质特征是和谐。《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应该时时处处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无过,也无不及。认为偏激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即阐明此意。其现实意义就是要在从事管理工作时选择最恰当的办法,实现企业管理与特定的国家宏观环境、企业自身要素的和谐统一,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达到共赢。

《大学》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其中讲到修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的根本是诚意。其具体阐释诚意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诚意,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能使人信服,更不要说管理他人。这阐明了对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修养要求,以此为鉴,管理者应该立身修德,增强职业道德,提高从业素质,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是一种自然哲学,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问题,其重要观点是“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遵循自然规律。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具有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的特性,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观点“以人为本”有异曲同工之处。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张良、萧何与韩信就是最好的例证。其现实意义就是企业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所有管理工作以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着眼点,通过善于用人、精于管人来实现、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1.3 法家观点

法家是和儒家、道家相齐名的理论,阐释以法求治的原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治的内容深入人心,对治国的贡献巨大。联系到企业治理,就是说只有首先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制度,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企业。这些规章制度是“硬管理”,是必要的,所谓“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君主控制臣子的七术也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其中的几个观点,如要善于全面参照、观察臣子;要有错必罚,从而显示威严;要有功必赏,恩威并重;要广纳谏言,促使臣下增加工作主动性等,都是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管理方法。

2 现代企业管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为世界广泛学习接受,极为丰富,却也局限于时代发展,有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如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与当代需要的开放创新、传统的平均攀比与当代的差别观念、传统的奴化意识與当代的参与管理等的关系问题,即源于此。

儒家思想推崇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对权威的认同服从,确立了道德的象征意义与权威的社会秩序,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即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依附性。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效益。但是,在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多数企业依附于政治,管理依附于上级领导的权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就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地解放思想,冲破束缚,形成适合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达到市场经济的独立自主与公平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外,“中庸之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求安稳、怕风险的思想观念,否定了独树一帜、开拓创新的精神。如在国企中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现象,扼杀了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导致经营活动中的传统与保守,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个人得失、贫富是上天注定的,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否定了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使人们只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奉献争取,有违现代企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情”。虽然融入了情感理念的管理比机械化的利用制度、规定进行管理更加人性化,但是管理者需要对“情理”进行适度把握。许多企业“情”大于“法”,岗位安排、职权设置、工作分配更多地取决于人情而非制度规定,意味着这些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既有积极地引导作用,又有局限和消极方面。现代企业管理,面对未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既要从自身历史和现状出发,依靠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又要学习当代西方优秀管理理念,并摸索归纳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轨迹,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2012(18).

[2]赵兴牛.儒家文化中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2(07).

[3]龚平.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人本管理之契合[J].社会科学家,2011(03).

作者:范筱宁

水利学术思想管理论文 篇2:

水利类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新兴人才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壮大,研究生已经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中流砥柱。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方式趋于多元化,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双线并存的格局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本文依托于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水利和水利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从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角度,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在培养要求、基地搭建、学术互动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探索,为我国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高等学府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这为我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研究生培养管理是基于系统工程的量增质升的复杂体系工程,涉及导师、学生、科研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多方合力、多管齐下,从量增质升多条路径共同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培养体系的完善。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已有40多万人,且该人数逐年递增。此外,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有大量的研究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在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的硕士研究生会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我国目前的研究生主要分两种: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而设置的学位;专业学位是为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学位类型。

“双一流”高校只有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办学任务,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涉及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进行优化,着力解决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获得更快的发展。郑州大学土木水利学科源于1959年成立的郑州大学水利系,其下设立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安全与防护和水利信息技术6个培养方向。各专业依托郑州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经过五十多年艰苦努力,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梯队组建、科学研究、科研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发展成为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显著、研究方向先进、学术梯队合理、科研基础厚实、科研条件良好的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居领先地位。土木水利专业人才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木水利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培养目标

现有研究生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化的问题。培养目标是各高校用来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性原则,是高校研究生日常管理、导师培养学生的支撑,同时也是学生自我督察与考核的依据。对学术学位而言,以郑州大学为例,水利工程学位授权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水利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高质量就业的能力,具有应用外语开展科学研究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具有十分明显的学术指向性特征,主要面向学科专业要求,培养在各高校和科研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目標是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为有效手段,建立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据此,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培养侧重于要求学生掌握比较扎实和全面的土木水利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有能力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能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解决在相应科学领域的勘察、规划、设计、建造和修护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完成需要专业理论或技术的工作,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2培养方法

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是指:根据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特点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全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或形式。水利工程学术学位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方法的异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培养年限

水利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皆为全日制学生,学制3年。如学生在规定学制时间内未能完成学业培养计划,可申请延长培养时间,且硕士研究生延期期限最长为2年。经院系批准的公派出国、出境联合培养或执行合作科研任务的研究生,在外学习时间需计入修学年限。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两者的学制皆为3年。此外,土木水利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延期期限最长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延期期限最长达3年。

2.2课程学习

学术学位构建课程体系时侧重学科和研究内容,关注课程的前沿探索性,所学课程要达到一定理论深度。郑州大学水利工程学位授权点包含6个方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安全与防护、水利信息技术。每学科下又细分研究方向,以便于研究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学习。水利工程学位授权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6大类。公共必修课包含思想政治、专业外语;公共基础课包括跨学科的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为体现学科前沿发展和学科优势又具有完整体系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选修课为能够反映水利工程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的专业类课程。专业选修课应从本学科和跨学科单列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或者从其他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选修,公共选修课包括研究方法论、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等全校性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课程。研究生通过完成相应课程,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独立完成课业的能力。

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公共课,例如: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数值分析等。此外还有专业课程,例如:现代水文学、水工结构有限元分析、给排水管网理论与分析等。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据其培养方向进行选修。同时,为了与国际水利前沿课题与研究方向接轨,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水利学府教授开设相关课程,为该专业研究生带来新知识、拓宽学生眼界。

在土木水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进行严格考核是检验监督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专业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培养环节,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需要高质充分的专业实践支撑。专业实践形式应保证多样化,包括课程实验、企业行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实践计划一般应在研究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末,时间不能少于1年。实践内容由导师(组)根据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研究生本人的兴趣特点与研究生共同制定。此外,针对半脱产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需要完成学校安排的短期集中实践,还要求在本单位完成实践环节,且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完成专业实践内容和学位论文。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相比,学术学位研究生增加了学术活动指标要求,目的是鼓励研究生多参与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活动。每年学校与学院会邀请各领域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通过和其他学科领域、更高层次的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期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术认知能力。

2.3课题研究

完成培养计划所有课程学分后,研究生进入论文写作环节。开题报告应侧重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科研计划、预期目标与成果、工作计划等关键内容。研究生在第3学期须完成开题报告,学科组织集中进行开题。开题由3~5名本专业学位类别或相近专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通过研究生汇报、专家提问方式进行。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修改后,由研究生本人向学院提出预答辩申请(预答辩须在正式答辩前1个月进行)。

根据国家需求及培养方向的差异,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有较大差异。科学研究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主要职责,因此学术论文注重创造性、要求有创新点。在第4学期末增加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目的为考察学生的论文进度及研究方向掌握情况,以便及时提出有效指导意见。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参考全国教指委相关规定,论文规范和水平要求参考其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授予的基本标准。论文选题要具有实用性,基于真实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要具有使用价值。水利工程学位论文要体现研究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学位论文形式不限制于统一形式,可将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及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内容,从而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学位论文毕业答辩上,学校不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专业学位毕业要求更加多元化,需要体现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侧重于科研理论,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写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未来的发展和建议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及论文质量

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从培养目的、培养过程、保障措施等角度体现出两者的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都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以便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服务社会。学院应将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具体到时间和地点,严格执行,弱化形式,注重培养质量,在各环节中着重提升工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此外,应注重加强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选择研究方向时,研究生应与导师进行交流探讨,选定的课题应具备前沿性,能较好的反应学科发展。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导师应不定时检查学生进度及内容,以确保论文的质量。

3.2硬件平台的扩大

良好的学习平台是学生发挥自身能力的必要条件。为保证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学院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持续投入,不断提升科研硬件平台水平,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良好条件。建议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增加跨院校、跨专业交流渠道,建立不同研究生之间可以经验互鉴、取长补短的交流平台。同时,加大力度支持学生参加跨国会议,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助力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培养打造高品质研究生。

3.3站在双一流发展角度为国家战略发展储备新型人才

水利事业是促进国家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是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基础之一。郑州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肩负着国家未来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责,水利类专业更需要为其战略发展储备新型人才。学院应励精图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造就人才,为社会提供支柱。

4结语

本研究对水利类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上的差异,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应社会发展潮流,迎国家需求之新,新时代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应适当调整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更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差异,以国家需求为基础,从培养目标出发,打造高质量、高学历、高技术的新型水利人才。

作者简介:狄丹阳(1990— ),女,河南洛阳人,博士,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规划管理。

作者:狄丹阳 赵小华 华莎

水利学术思想管理论文 篇3:

近十年来陈云生平思想研究述评

[摘 要]近十年来陈云生平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陈云诞辰110周年之际,梳理十年来陈云生平思想研究的学术成果,展望陈云研究的未来,以更好地促进陈云研究工作。

[关键词]陈云;思想;综述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缅怀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梳理十年来陈云研究的学术成果,展望陈云研究的未来,以更好地促进陈云研究工作。

一、十年来陈云研究的概况

(一)对陈云著作研究

近十年来,在陈云生平研究著作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取得新的研究性突破。由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编写的《走近陈云——口述历史馆珍藏资料辑录》(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年6月版)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真实再现了陈云一生,让人民感受伟人的情怀与追求、品格与风范、业绩与思想;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撰的《陈云人生纪实(上下)》(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以历史时期划分,将陈云的革命生涯划分为八个时期,立体式地展现陈云不平凡的一生;庄彬编著的《共和国领袖陈云》(海燕出版社2011年6月版)则以陈云的青少年成长历程、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和建国后的工作经历为主线,按照时间先后,以翔实、感人的故事为主体,运用卡通插图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朱佳木、迟爱萍、赵士刚著的《陈云》(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办)和石钟泉、陈登才主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陈云的故事》(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年9月版)以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叙述了陈云同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陈云生平方面的全景式的展现陈云一生的著作是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著的《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3年4月版)一书深入陈云故乡和他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了陈云的亲友、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士,描写了陈云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一部记录伟人生命历程的纪实性著作。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陈云同志参加和领导了东北解放战争,为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恢复和重建东北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藕堂著的《陈云在东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版)是第一部研究陈云在地方工作的著作,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展示了在当时东北大变革、大动荡的复杂环境中,陈云始终秉承“唯实论”,开创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获得东北人民的高度称赞,从侧面展示了陈云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程和品格风范。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长期主持财经工作,在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稳定金融物价,调整工商业,恢复国民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刘金田、王敏玉编著的《财经掌门陈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版)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详细介绍了陈云在筹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打响新中国财经史上的“淮海战役”、领导工商业调整、决策粮食“统购统销”、平息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风波、推进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主持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组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财经大事。

此外,对陈云的生平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的研究著作也不少。例如,刘淑介著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陈云》(工人出版社2012年1月版)从工人运动的角度描述了工人出身的陈云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自由与解放、为工人运动的发展壮大而奋斗的曲折与辉煌的一生;余玮著的《陈云--从下塘街到中南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5月版)以传记文学的方式再现了共和国历史上这位开国元勋的崛起、辉煌、困惑、冤屈、真情的一生;张远航、刘晴主编的《陈云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版)运用大量真实的档案资料,记录伟人陈云生命历程;于俊道的主编《红墙里的领袖们——陈云实录》(工人出版社2012年1月版)以共和国开国领袖陈云寻常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身在红墙之内陈云的诸多真实有趣的生活故事。

(二)“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情况综述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主办的“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自2007年6月举办以来,受到了陈云家人、与陈云一起工作的同志的高度支持,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八年来,“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分别在北京、上海、白山、遵义、赣州、乌鲁木齐、延安、杭州等地召开陈云学术研讨会。除首届外,每届均有主题,分别是“科学发展观与陈云的思想”、“陈云与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陈云与党的建设”、“陈云与党的历史经验研究”、“陈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陈云的党建思想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陈云与党史、国史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陈云在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党和国家的杰出贡献,有力的促进了对陈云思想的研究。

(三)荧屏呈现陈云光辉一生

近年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的光辉一生正在通过荧屏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了解伟人的一生,学习和发扬陈云同志光辉思想与崇高风范,正如陈云之子陈元说的,父亲将毕生心血献给了党的事业,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以人民利益至上,他提倡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方针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

如果说2005年6月七集电视连续剧《陈云在临江》将向观众展示了陈云同志卓越的军事才能,集中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勇挑重担、为党分忧的高尚品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那么2013年10月三十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陈云》则以陈云同志卓越一生为蓝本,通过质朴和纪实的手法生动再现了陈云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同行,仿佛是在重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成长史。

二、十年来陈云生平思想研究取得新成果

十年来对陈云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研究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研究取得成果涉及陈云的方方面面,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加注重挖掘陈云思想中的一般性规律,注重对陈云思想的横向和纵向研究。

(一)对陈云的哲学思想及工作方法的研究

1.在陈云的哲学思想研究方面

对陈云哲学思想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方面,严燕子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陈云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和鲜明特征就是“唯实”,从科学态度、辩证方法、价值判断、贡献四个层面分析了陈云的“唯实”哲学思想,[1]李厚界阐述了陈云务实、清晰和直白的哲学阐释风格,认为陈云的唯实论就是在新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展,陈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生动的淦释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赵美英提出陈云的哲学思想是具有应用哲学,知行合一、以人为本的就是特征的政治哲学,其价值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了具体化:把政策与事实的关系具体化为“上”、“书”与“实”的关系。[3]宋月红总结了陈云追求真理,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掌握唯物辩证法,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4]。

2.对陈云工作方法的研究

从陈云具体实践来看陈云工作方法,有论者从1946年七道江会议分析陈云的工作方法和决策方法。在贯彻“坚持南满”方针受到阻力之后,陈云边调查、边与干部谈话,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找出解决争论的突破点,以利统一思想,最终果断决策。七道江会议的决策,正是他后来概括的“交换、比较、反复”这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毛泽东实事求是工作方法的创造性运用。[5]

有论者根据时任《红旗》杂志社经济组组长的苏星在1961年10月至11月参加陈云在北京主持召开的煤炭工作和钢铁工作两个座谈会的谈话、插话,从中来看陈云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

(二)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研究

近年来,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研究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陈云经济思想的总体概况到具体分析,体现了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研究深入。

1.在陈云经济思想体系方面

陈云经济思想的体系研究有了新的突破,鲜静林,王杰提出陈云经济思想是在东北解放区后期、三大改造完成后和新时期三次时期形成的新中国经济计划化、企业化和管理民主化“三位一体”框架、“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体系架构和“三个两种”+“四跨”三大模式。[6]有论者分析了陈云经济思想具有唯实性、创新性、稳妥性和人民性、整体性的特点。金邦秋以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背景,论述了陈云关于国情、国力和综合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国情论、国力论、综合平衡论是陈云经济哲学思想的三大理论支点。[7]

有论者把陈云的经济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程恩富、程言君认为陈云“人民要求改善生活”和“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蕴含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萌芽思想,一切“有利于人民”的经济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历史渊源,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思想构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历史经验基础,统筹兼顾思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思想历史实践基础。[8]

关于陈云经济思想中的方法是一个新探索,有论者认为,“稳妥”、“稳扎稳打”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特点,在经济工作中处处注意结合,时时强调结合,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结合”方式和方法。

2.在陈云经济改革思想方面

陈云作为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者,其改革思想受到学者的关注。有论者分析了陈云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历史背景,陈云针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以苏联为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在党的八大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随后又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商业、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陈洪波提出陈云的改革思想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改革以及如何实行改革等两个方面展开.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9]有论者将邓小平、陈云改革思想中进行了异同比较,认为二人改革思想中的一致性是由二人经历类似、信仰一致决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二人的性格特点、工作方法和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决定的。

3.在陈云综合平衡思想方面

有论者认为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产生于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有论者提出在综合平衡中发展既是陈云经济思想的根本点,也是陈云全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根本点。有论者用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分析指导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论者提出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和兼顾性等鲜明的特点。

张凤翱提出周恩来、陈云是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挑大梁”的两位主将,一同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经济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经济建设要兼顾人民生活等重要思想。[10]

4.在陈云对外开放思想方面

朱佳木从率先主张让邓小平复出、带头提出要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力主综合平衡并成功领导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国民经济调整、率先提出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应由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两部分组成、较早表态支持安徽等地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做法、率先提出对外开放也可以到国外投资办厂的主张、强调处理好积极改革与稳步改革、搞活经济与宏观控制的关系、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及民主的制度化、反复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警惕改革开放中的消极因素,坚持理想信念等十个总结了对陈云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11]苏科五从国内外市场对接的视角探讨陈云的国民经济综台平衡思想。

5.在陈云经济思想的新领域研究方面

陈云一直很重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国策。有论者提出陈云的消费思想,认为陈云的要提高居民消费,必须加强经济建设,必须发展农业、工商业,发展科技和文化教育,要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强调消费生活要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等消费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2]

有论者提出陈云经济绩效思想,陈云认为,提高经济绩效必须本着积极稳妥的态度,立足科学决策、保持综合平衡、提高产品质量、搞好挖潜改造、坚持永续发展。

有论者以时间顺序回顾了陈云三农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凝练了陈云三农思想的内容:发展农业是关系国家的头等大事、正确处理好工农业生产比例关系,优先发展农业、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证、坚持科技兴农和市场化道路。

(三)对陈云党建思想的研究

陈云是党的建设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其党建思想从理论到实践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贡献,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陈云党建思想的总体、特点研究方面

对陈云党建思想的总体概述有多种,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况,耿春亮从陈云提出十五字决使实事求是具有可操作性、阐述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揭示了党的组织建设中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注重党风建设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高到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深刻探讨了民主集中制和纪律建设问题积极探索党的制度建设、认真总结了党内斗争的经验教训系统阐述了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思想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陈云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13]

对陈云党建思想特点的论述方面,王剑、刘成军从逻辑角度提出党风问题是陈云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干部队伍建设是陈云党建思想的逻辑中介、党的事业是陈云党建思想的逻辑终点的观点。[14]有论者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陈云的党建思想,提出陈云始终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指导,抓住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利用矛盾,对党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有论者认为陈云党建思想的独到建树是对党的建设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的清晰而深刻的总结。[15]有学者从两个“伟大的工程”这个新的视角看陈云的党建思想。

2.党建思想涉及的主要内容方面

陈云党建思想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方方面面,迟爱萍对陈云党建思想从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是党的理论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严肃党纪是保障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保障党的决策正确和活力的前提、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执政党必须具备“灵巧的工作方法”和“艺术的领导方式”、党员质量重于数量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益于增强党的社会动员力和整合力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16]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陈云的党建思想有着不同内容,近年来,对陈云在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均有论述。例如有论者阐述了延安时期陈云提出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吸收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入党”、“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党的支部是战斗堡垒”、“干部决定一切”等方面的党建思想。

3.在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方面

陈云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一贯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朱佳木重温了陈云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关执政党党风建设的论述,从认为陈云所说的抓紧执政党党风问题, 不仅指要办案,更多的是指在党执政条件下要对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从严要求。[17]有论者提出陈云在长期领导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维护党的纪律的思想。有的学者认为陈云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对党的制度建设特别是监督机制建设做了深邃思考和重要贡献, 陈云阐明了对执政党进行监督的必要性、强调必须建立健全党内监察机构、重视发挥党内党外共同监督的作用。[18]有论者认为陈云强调严格遵守党纪的重要性,并主张对以权谋私的党员予以惩处和打击,强调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确定了中纪委的指导方针,还特别注重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性教育。

4.在党建思想的其他新领域方面

近年来对陈云基层党建思想和领导青年工作加强了研究,李顺禹对陈云基层党建思想进行了总结,陈云的“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的组织,也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支部不但要在组织形式上具有核心的堡垒的姿势,而且要在实质上真正能起核心的堡垒的作用。”、“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测量党组织的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等关于基层党建思想是陈云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刘佳提出陈云是我党青年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1938年4月至1941年2月担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陈云始终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政治领导、灵活调整党对青年的组织动员方式、切实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组织建设、持续改进党的青年工作基本方法。[20]

近年来有学者把陈云的党建思想与同时期领导人的党建思想相比较,开拓了陈云党建思想研究的新领域。有论者认为陈云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坚持理论的继承性和一贯性与邓小平同志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不同理论特征、陈云重视理论学习和邓小平重视实践探索的不同的理论风格相互补充,形成了党自身建设的完整而严密的体系。[21]

(四)对陈云精神文明思想研究

赵曜提出陈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具有一贯性、独创性,指导性的特点,提出了真知灼见,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党风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学习是个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22]

朱敏彦对陈云提出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奋斗方向”、“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23]

朱磊提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理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应遵循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原则,从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形态、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阐述。[24]

(五)对陈云民生思想研究

邵雍认为陈云民生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民和务实,主要内容有陈云提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确保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副食品供应和关心食品安全;坚决治理污染,保护生态,保证可持续发展;重视解决就业、力主计划生育;反对盲目提价,主张采取补救措施,以免影响人民生活;解决民生问题要有轻重缓急。主要特色是以马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导工作,坚持从全局和长远观点看问题。[25]

有的学者研究了陈云民生思想中的救灾防灾思想,对陈云在新中国初期组织粮食大调运、解决灾区缺粮问题、实行国家救济与灾民生产自救相结合、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重视水利事业发展、积极参与防治水患、兴修水利工作等进行了研究。[26]

三、对未来陈云生平思想研究展望

十年来,对陈云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新的高度,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业界的关注,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重复研究的现象还不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加强对陈云生平和思想的实证研究,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段,与时俱进,使陈云思想研究与当前党的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实践的需要。

(二)积极挖掘陈云研究的新史料,注重现有史料的充分利用,多角度,多视角进行研究,尤其应该加强陈云学术史的研究,有学者从哲学、逻辑学的角度来研究陈云的党建思想,形成了陈云研究的新成果。

(三)开辟陈云研究新领域,不少学者从具体的行业对陈云思想进行研究,拓宽了陈云研究的领域,比如对陈云林业建设思想的研究、文化思想的研究、福利思想的研究等等,对陈云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宽。

(四)加强陈云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是把陈云的思想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思想进行比较,还要注意把陈云思想前后发展的过程进行比较。

(五)加强对陈云思想的宣传,通过纪念馆、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扩大陈云研究成果的社会认可度、关注度,扩大对一代伟人陈云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让伟人的事迹成为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严燕子.“唯实”:陈云哲学思想的鲜明特征[J].新视野,2005,(3).

[2]李厚界.论陈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 2013.

[3]赵美英.论陈云的哲学思想及实践品格[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宋月红.陈云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J]. 北京党史, 2013,(54).

[5]舒彬.“最紧急重大的十三天”——从七道江会议看陈云的工作方法和决策方法[J],党的文献,2008,(1).

[6]鲜静林,王杰.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和层次提升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4).

[7]金邦秋.陈云经济哲学的理论支点——国情论、国力论、综合平衡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4).

[8]程恩富,程言君. 蕴含丰富科学发展观的陈云经济思想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9]陈洪波.试论陈云的改革思想及现实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6,(1).

[10] 张凤翱,周恩来.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4).

[11]朱佳木.陈云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J].党的文献,2008,(5).

[12]尹世杰.略论陈云的消费思想[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3).

[13]耿春亮.论陈云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J].长江论坛, 2006,(3).

[14]王剑,刘成军. 陈云党建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当代启示[J].求实,2014,(1).

[15]汪晓红.陈云党建思想的独到之处[J].岭南学刊, 2005,(4).

[16]迟爱萍.陈云党建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5).

[17]朱佳木.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J].中共党史研究,2013,(11).

[18]徐行、朱红星.试论陈云的执政党监督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6).

[19]李顺禹.试论陈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及现实启示[J].福建党史月刊, 2012,(22).

[20]刘佳.延安时期陈云对党的青年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21] 钟立功.论陈云党建思想的基础性作用及其与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互补性[J].学术研究, 2005,(9).

[22]赵曜.陈云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贡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

[23]朱敏彦.陈云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贡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4).

[24]朱磊.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纲[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5).

[25]邵雍.当代中国的陈云民生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26]许红霞.新中国初期陈云救灾防灾思想述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5).

(责任编辑:卫令海)

作者:陈松友 吕路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利企业水利经济论文下一篇:环境地质矿产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