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革命遗址调研报告

2023-03-18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市革命遗址调研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全市革命遗址调研报告

革命遗址考察报告

篇一:对家乡丹东的中国革命历史遗迹的考察报告

对家乡丹东的中国革命历史遗迹的考察报告 【家乡丹东】

一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将士们取得斗争胜利的决心,这首著名也同时让众多的中华儿女们知道了这个与朝鲜隔江相望的海滨城市——辽宁丹东。 丹东简介: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隔间相望,与韩国一衣带水,是中国一万八千里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题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全国双拥模仿城市,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高速公路的城市,是一个经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

地理环境:丹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温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间,是我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受季风季候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素有“北方江南”、“东北苏杭”之称,堪称旅游避暑胜地。

交通:丹东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沿”优势,与朝鲜半岛有300公里的边境线,丹东铁路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连接日本下关、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中国北京和俄罗斯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东港距韩国的仁川港仅245海里,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被称为“21世纪伟大壮举”的国际大通道,计划从东京起,通过正在兴建的“日韩海底隧道”,穿过朝鲜半岛,从丹东进入中国,过南亚、中近东,到莫斯科,直达英伦三岛。建成后,将大大加强丹东作为大通道东大门的战略经济地位。丹东将成为中国及欧亚大陆经陆路、海路与日本、朝鲜半岛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城市。

【探访革命历史遗迹】 第一站:鸭绿江断桥

丹东鸭绿江断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长944.2米,宽11米,12孔,为便于船舶航行第四孔为“开闭梁”,可以旋转开合。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检查第二座铁路大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我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战争期间,侵朝美军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于1950年11月第一桥被炸毁,中方所生四孔残桥保留至今,成为“鸭 绿江断桥”,桥身漆为浅蓝色,意 思是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 期盼和维护世界和平。断桥上的 成千上万处弹痕遗留至今,成为 抗美援朝的历史见证。

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于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华民族的战士们的英雄业绩。现在,鸭绿江断桥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将战争和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们深受教育。 鸭绿江断桥问世100年来,见证了中华名族从忍屈受辱到奋起抗争,从历经挫折到不断胜利,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艰难历程,此时的我站在断桥上,心中感慨万千,这座桥承载着历史与未来,也许历史的天空中满是乌云,但我们想念他们背后是明媚的阳光,无论黑夜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回顾历史,带给我们的是居安思危,痛定思痛,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展望未来。

第二站: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新馆于1993年7月落成并正式开馆。纪念馆坐落在丹东市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抗美援朝纪念馆是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堂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融中华名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总共占地面积18万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 平方米。抗美援朝纪念馆 是历史的丰碑,是人民的 怀念,作为首批“全国百 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社会各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最佳场所,它的陈列内容更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纪念馆概况】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于丹东,这个与朝鲜仅一江之隔的城市,是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要塞。抗美援朝纪念馆于1958年成立,新馆于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落成开馆,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开馆仪式并为纪念馆剪彩。新馆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

1、陈列馆

进入庄严肃穆的陈列馆大厅,厅的正面是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馆内现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1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7件,原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同志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平壤以北道路调查材料和朝鲜交通调 查图;志愿军参谋长解方 同志在谈判时期使用的照 相机;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李志民同志的一级国旗勋

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篇二:清丰县单拐革命遗址考察报告 清丰县单拐革命遗址考察报告 王瑞卿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无党派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主任医师 卫生科科长 “五一”节后,在党校李老师带领下,我们到革命遗址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近十几年,清丰县筹资200多万元,对单拐革命遗址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并从北京、长春、广安等地征集史料和革命文物2000余件。修复后的单拐革命遗址重新展现了中共北方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和邓小平、宋任穷同志旧居。

1944年9月,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进驻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单拐随即成为冀鲁豫边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中心。邓小平、宋任穷、杨勇先后在这里指挥了鲁西南等100多次战斗,收复解放70多座县城,领导边区军民开展了整风运动、民主民生斗争和大生产运动,同时建立了军工部,发展军工事业。单拐兵工厂就是在此时成功地制造出我军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 作为单拐村历史发展的见证人,今年90岁的陈遂修老人一提起邓小平,就显得格外亲切。1945年3月,邓小平由山西辽县出发,经太行、豫北交通线,到达单拐村。陈遂修说:“小平同志虽然在这里只生活了3个多月,但他为群众做了许多事,减租减息、抓生产、办工厂、建学校等。小平同志喜欢坐在房东大门口的上马台上与老百姓聊天,谈战争形势,谈群众生活。 老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为了抓生产,军队开荒种地40亩,小平同志亲自在地里拉犁,累得满头大汗,群众看见就把自家的牛拉过去。小平却说,还是自力更生、出点力气好。农忙时节,他还让战士帮助群众收庄稼,快打快收,把粮食收藏好。说到这里,陈遂修老人唱起了小平同志当年教唱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1955年,老人复员后在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40年。在他的多方奔走下,村里的所有革命遗址都得到了保留和修整。1984年6月,由省里投资修建的纪念馆正式落成,并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当时的革命历史,陈遂修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向组织提出担任义务讲解员的要求。在这期间,他为在校生、机关干部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逾百场,并捐献革命历史文物十多件。

我们分别参观了当年邓小平、宋任穷、杨勇等领导的旧居,这些经过了几十年风雨侵蚀的建筑,目前仍保存完好。村民们告诉我们,当年战斗之余,邓小平、宋任穷等经常到村民家唠家常,宣传革命道理。战士们一有空闲就帮助群众干农活,做家务,但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军民亲如一家。群众对战士们更是爱护备至。一次日本鬼子大扫荡时,我军72名伤员没来得及转移,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把伤员藏起来,精心照料,没有使一个伤员落入敌人之手。鬼子为了找到兵工厂生产的弹药,抓走许多群众审问,但群众坚贞不屈,鬼子用刺刀别着他们的嘴巴,也没有一个人走漏一点消息。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革命老区的人民如今已经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经济条件,种植小辣椒,开展林木生产,发展养猪等农副业经营,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看到,村里原来低矮的土坯房如今都变成了红砖瓦房及楼房,摩托车、自行车、电视机等也走入到寻常百姓家。村里还办起了预制厂和印刷厂,集贸市场也很红火。

国家为农民减负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64岁的胡银照在我们面前,掰着手指头,坦然地算着他这个5口之家土地负担的变化:国家的“一贴一降”,负担减少了300多块。“政府为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减负,真是功德无量啊!”

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老一辈革命者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正在超越历史的沉重,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篇三:红色革命地考察报告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革命精神

------- 瑞金、长汀、上杭实地考察报告

2009年5月7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07人文教育本科班全体同学在辅导员曾小锋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四天的红色文化考察。由于赣南闽西地区有大量的革命旧址群,因此我们班此次考察主要是在这个区域。

考察第一天,我们来到的是红色古都----瑞金。瑞金建政翻天覆地 瑞金是响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瑞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 一。“红都”这个光荣的称谓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和红色政权建设探索的光荣历史。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酝酿了近两年时间,并经过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同志精心筹备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的叶坪隆重召开,大会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大会还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决议案,自此,我们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正式以国家形态出现。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由于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从上海迁到了瑞金,因此,“二苏大会”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临时”两个字就去掉了,正式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二苏大会”还通过了修改后的宪法大纲等决议案和关于国旗、国徽、军旗以及关于确定8月1日为建军节等决定。因此,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有关瑞金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有一位专家作了很精辟的概括,这句话是:“封建专制,昏天黑地;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都,改天换地;改革开放,欢天喜地。”

考察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上杭。参观了古田会议的旧址,古田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由陈毅主持。出席会议的代表100多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于克服由于红四军的组织成分和长期处于艰苦的战斗环境而出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政治报告,并作了多次讲话;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并作了反对枪毙逃兵的讲话。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认真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其中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决议案的核心部分。决议指出了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方法,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阶级性质、任务,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和政治工作路线;阐明了必须在军内外建立正确的关系,对敌军采取正确的政策。大会改选了红四军前委,遵照中央的指示,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书记,毛泽东、朱德、陈毅、林彪、罗荣桓、谭震林等11人为委员,杨岳彬等三人为候补委员的红四军新的前敌委员会。古田会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军方面的经验教训,划清了无产阶级军队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红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大会所通过的决议,不仅为红四军党和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全国红军的建设制定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决议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纲领。

考察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长汀,在这里我们将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长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至新石器时代,古闽族人在此繁衍生息。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为新罗县境,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长汀县,属汀州。历史上为州、郡、路、府所在地,八闽客家首府,“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曾是闽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现属龙岩市,全县人口48.8万,设11镇7乡299个行政村(居)委会,拥有30余万亩耕地。汀州镇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长汀文物古迹遍布全县,包括地下、地面的遗存,寺庙建筑、古墓葬、古城墙、古城门、古器物、古街区民居、古碑刻、古驿站等,都极为丰富。西门的蛇王宫,蛇王塑像至今保存完好;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秦汉遗址,成为古闽族人聚居的实物见证;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府学阴塔”,是我国极为独特罕见的古井;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古城门矗立城中;文庙、妈祖庙以规模宏大,名冠古汀州八邑;风格独特的云骧阁、唐寺、宋庙、明清古街区等建筑,以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旧址数不胜数;商周时期的石器、彩陶、青铜器、瓷器、战国货币等文物,奇珍荟萃。长汀自古教育繁荣,书院林立,人才辈出,人文荟萃,文化昌盛,在1200多年中形成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从宋至清历代科举(缺元代),汀籍进士70名(含武进士4名),举人265名(含武举人87名),特奏42名,荐辟16名。明、清两朝“五贡”528名。历代无论是士人的文艺创作,还是民间文学、民间艺术,都有可观的成就,饮誉中外,光彩夺目。作为古汀州所在地,历代文人墨客留连吟诵,唐代的张九龄,宋代的陆游、宋慈、陈轩、王捷,明代的马驯、郝凤升、宋应星,清代的上官周、黄慎、杨澜、纪晓岚、黎士弘、康泳、江瀚等,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陈毅等,都以如椽巨笔为长汀的山川风物写下不朽的诗篇、著作,流传于世。 快乐而又短暂的四天........

第二篇:巧家县革命遗址普查报告

中共巧家县委党史研究室

革命遗址普查报告

市党史研究室普查办:

为了全面贯彻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关于《进一步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党史研究室关于《进一步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中共巧家县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组建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组,全面完成自1919年-1950年期间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截止目前,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我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自从4月7日启动以来,在省市党史研究室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的开展从基本情况、工作方法和工作评估三个方面作简要报告:

(一)基本情况

市委召开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会议后,我县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任组长,宣传部、党 1 史办以及各乡镇相关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县政府拨给了10万元的启动经费,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了工作组,要求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和革命老区申报以及红色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将革命遗址普查成果转化为“三个一”工程,即:一本书、一本画册和一部电视专题片。

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组深入全县16个乡镇,对预定的51个革命遗址、遗迹普查点进行拉网式普查。行程达6000多公里,寻访干部群众600余人次,采写口述材料近5万字,拍摄高质量图片2000余张(其中翻拍历史图片36张),录音累计350分钟,绘制地形草图21幅。赴昆明在省档案馆和云南省讲武堂等地调阅了档案500余件,查证并摘抄文字资料近1万字。奔赴成都采访1次、昭通2次,采访历史见证人近10人次。完成30个专题约20余万字,新发现革命遗址点16个。我县在做好普查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通过外宣媒体交流经验、推广典型,积极撰写研究文章和工作动态信息。先后在在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刊物上刊发研究文章6篇,在市党史研究室主办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简报》上刊发信息5条,《昭通日报》发表新闻、专题8篇(条),在巧家县委政府门户网站——白鹤滩之窗刊发信息8篇(条),巧家电视台播报新闻2期,自出 2 《革命遗址普查简报》4期,先后展出革命遗址普查剪影展板2次,为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二)工作方法

1、织领导,研究部署到位。

3月20日,市委召开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会议以来,巧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朝德同志负责,及时制定下发了《巧家县关于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实施方案》。4月14日,在县委第63次常委会议上,再次明确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了思想原则,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为保障革命遗址普查顺利开展,我县及时成立了遗址普查工作领导组,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亲任组长,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办以及各乡镇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从全县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组,及时采购了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移动硬盘等办公设备,实现了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配置最优化。

2、真抓实干,高质量开展普查

在下乡普查之前,确立了42个革命遗址普查的工作点,让普查工作有的放矢,避免了走弯路,为全面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工作组充分发扬起早贪黑抢时间、连续作战的作风、风雨无阻的工作作风,披星戴月不畏艰辛,深入高山 3 深谷、丛林草莽寻访历史见证人、采写口述材料、拍摄实地图片、收录或者翻拍历史图片、绘制地形草图。工作中,我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组一直注意和省、市的纵向联系和相邻县区的横向联系,及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省市的相关要求,积极和相邻县区的史志部门交换意见、交流经验和保持进度,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原则,将采访人的口述材料进行梳理,同时查证相关史志资料进行核实、印证。对于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专程赶到省档案馆、云南讲武堂等地查证相关资料,力争做到深入彻底。

3、求真务实,多方论证秉笔写青史。

按照档案材料和口述材料相结合、当事人描述和现场走访相结合、文字资料和图片旁证相结合的原则,多方论证、求真务实,切实保障了本次普查结果的真实性。如:为了弄清在崇溪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一个烈士的身份,普查组在查阅史志资料无结果的情况下,先后联系民政局、武装部等多家单位进行核实,最终确定该烈士的身份。为了弄清老红军漆仁里的战斗和生活经历,在其故居调查无果的情况下,先后联系了西昌老干局、西昌军分区、成都军区等单位,多方打听跟老红军的后人取得联系,全面细致的采写了老红军的人生经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巧家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组全体人员坚定对 4 历史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不畏艰难险阻,高质量地完成了革命遗址普查。

(三)工作评估

普查工作在省、市党史研究部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协同努力,始终坚持“到一线采写、经多方论证、对历史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彻底认真细致的完成了省、市关于革命遗址普查的各项工作,所列出的58个革命遗址点做到了事件翔实可信,数据真实可靠,线索明晰、逻辑严密。

在遗址普查的过程中,我县始终坚持每一个点都亲临实地,走访干部、群众首选当事人,当事人亡故的以走访75岁以上神志清醒、表达清楚的历史见证人为主的原则,在走访的600余人次中,75周岁以上老同志达到250多人,其中包括了现居住在成都的中共巧家第一届县委组织部长陈华、居住在昭通的巧家县包谷垴游击队队长郭中正、黑麓山游击队队长、32团1营营长陆梓祥、大寨区域革命领导人罗滔等老革命。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如红军长征过巧家、中共地下党在巧家的活动事迹、边纵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和战斗历程等重大事件以及李国柱、张开儒、陆崇仁、熊翔、漆仁里等重要历史人物,普查工作人员都在开展了实地调查之后,先后奔赴成都军区、 5 西昌军分区、昆明档案馆、会泽县史志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档案查证,多方印证、反复比对、力求准确。我们除了在省档案馆和讲武堂等机构调阅了500余件档案之外,还查阅了《巧家县志》《云南省志》《东川县志》《会泽县志》《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的大量史志资料。总而言之,我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所涉及的58个点的历史事迹和相关人物传略都做到处处有迹可循、有案可稽。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力所能及的采取了补救,如年代久远当事人和见证人亡故的,我们采取了多方听取,反复印证的方式审慎地甄别采信材料,力所能及的反映历史真相,对于查无痕迹的地方,我们按照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的口述,采取描绘草图等方式来复原貌,作为参考。总之,本次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总的来说是成功的,比较圆满的,翔实可信的。

二、普查成果数据分析

本次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共涉及到54个革命遗址点和4个其他遗址点,其中有42个点是在普查工作开始之前,党史部门工作人员对原来掌握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而确定的。后来在具体的实地调查中,按照省、市关于革命遗址普查一点一档,不打包、不交叉的原则,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梳理,再加上走访革命遗址当事人和见证人的过程中的新发现,最后确定 6 我县遗址、遗迹为58个,其中革命遗址54个,其它遗址4个,涉及10个乡镇33个村(社区)41个村民小组。在原定的42个遗址、遗迹的基础上,新发现16个遗址,占总数的29.63%。在54个革命遗址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4个,占革命遗址的25.93%;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9个,占革命遗址的53.70%;革命领导人故居5个,占革命遗址的9.26%;纪念设施5个,占革命遗址的9.26%;烈士墓1个,占革命遗址的1.85%。在这些革命遗址中,仅有巧家烈士陵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仅占革命遗址的1.85%。由于大多遗址、遗迹没有受到保护,损毁遗址达16个,占29.63%。

三、遗址的保护利用发展极不平衡

通过本次的全面普查,全县54个革命遗址点保存完好革命遗址仅有20处,除了巧家县烈士陵园和大寨镇烈士陵园、老店镇坪地营烈士墓群、小河镇拖车烈士陵园在清明等节日有机构组织参观凭吊外,其它的大多无人问津。遗址管理单位较为杂乱。有的划归民政部门管理,如巧家县烈士陵园;有的归当地乡镇管理,如各乡镇的烈士陵园或者烈士墓群;有的归当地村委管理如个别烈士的尸骸墓,还有的归个人管理如历史人物故居和党的地下活动遗址建筑物及其剿匪战斗的战斗地等。目前, 7 地下党活动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物除了崇仁中学(现巧家县第一中学)校内的月潭书院恢复重建后保持完好外,其它地下党活动地大多已面目全非,仅有的几间已属残垣断壁。再加上大多革命遗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开发利用不足。个别的遗址,虽然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但由于损坏严重或缺乏宣传,要么是难寻旧貌,缺乏观赏性,少有人问津;要么是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保护机制。一是管理单位不统一,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对散落在山区的革命遗址由上级哪个部门负责管理、保护,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保护到什么程度,缺乏相应的文件及制度规定,更缺乏有力的督导检查。二是缺乏维护资金。上级没有拨付的专项资金,县(市)乡村级财政又大多比较困难,对革命遗址保护缺少资金支持。三是缺乏日常看管。“无专门机构管事、无专项资金办事、无专人看护”是目前的遗址保护的真实状况。

2、部分遗址建筑及纪念设施或旧迹难存或受损,急需修缮或修复原貌。如庆康商号、巧家县解放委员会等遗址已旧貌无存;石匠房古栈道、培元桥、七兴坊等遗址点,纪念碑文字或 8 摩崖石刻已出现字迹残损及磨蚀现象,许多字迹无法辨认,如不加以维护,将会韵失骨销。部分烈士墓群缺乏专人管理与培土,在风雨侵蚀下,日渐缩小。

3、对革命遗址的宣传利用不够。如老红军漆仁里故居,冒沙井梁子、洼落村、燕麦沟等包谷垴游击队活动旧址,由于地处偏僻,地势险要,一般很少有人知晓,瞻仰凭吊更是寥寥;由于烈士陵园修筑了烈士的衣冠墓,烈士尸骸墓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崇溪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黄志明烈士竟然成为了“无名”烈士。年轻一代对发生在身边的惨烈的战斗并没有多少人了解,如不提供正确详实的文字信息向人们展示,许多遗迹都有被人们淡忘的可能。

建议:

1、要完善保护机制,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各级政府要明确革命遗址的管理保护主体,建立专门机构,吸收历史、考古、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门小组,科学指导革命遗址的管理和保护。

2、要大力推进革命遗址价值传播工作。保护和利用本区域的革命遗址,既是尊重历史的客观需要,又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将本地革命事件发生地、革命遗址作为 9 对青年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青少年清明扫墓活动,达到教育目的。

3、对现存革命遗址进行保护价值论证,对具有保护价值的革命遗址抓紧挂牌、修葺或立碑加以保护。尤其是应将红军长征过巧家的蒙姑小河口渡口、中共巧家地下县委第一次会议遗址、李国柱故居、张开儒故居等升格为“国家级革命教育基地”,立碑保护并开发利用。

4、要不断加大红色旅游开发推介力度,并力争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好革命遗址。全方位地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挖掘、整理、提炼、整合,展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魅力,提升红色旅游文化品位,提升其知名度,使革命遗址在维护和保护中得到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5、对烈士陵园、烈士墓进行维修,加强保护。

6、集中修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一些革命遗址较多,交通又不便利的地方,集中建立一块教育基地,为红色旅游开发打基础。如蒙姑、老店、包谷垴、大寨、小河等乡镇可以集中在乡镇驻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部分老英雄、老战士、老游击队员、老革命家属,县委、政府都给了一定的照顾和生活补助,但就目前的生活还是有诸多困难。建议对这些人多加关注,让这些曾经为革命作过贡献 10 的人,更多享受到革命的成果,激励后人努力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8、李国柱、吴澄塑像玻璃结构塑像,建议加强管理和保护,或重塑大理石像或铜像,并安置在显要、人口稠密地段,如街心花园等,并申报挂牌成立国家级革命教育基地,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瞻仰革命先驱的塑像和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共巧家县委党史研究室

2010年10月7日

第三篇:区县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X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X创建X边联队等X支人民革命武装,率领X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期间,红X军、红X军、红X五军先后转战X,创建了X、X、X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X北路部队血战X,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在历次革命斗争中X余X儿女参军参战,X余人壮烈牺牲,留下X等将军的足迹,涌现了X、X等民族精英。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及革命遗址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建成了一批革命教育基地,珍藏了一批革命文物,开展了一些教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X区共有革命遗址X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个:X革命烈士陵园、X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亭、祠)X座:X烈士亭、X烈士亭、X烈士亭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及旧址X处:X、X、X等红X方面军战斗旧址X个,X、X、X、X等X战斗旧址X个,X党小组遗址;散葬烈士墓X座。

X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X年,后因X地基下沉,于X年迁建于X处,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XA级红色旅游景区、全省廉政教育基地。陵园占地

X亩,总建筑面积X亩,近年来累计投资X余万元对陵园进行维修改造。陵园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碑亭、X纪念亭、东西仿古四角亭、革命烈士纪念墙、X市知名烈士主题浮雕、X级登陵台阶、X园等。陵园园名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园内收集了大量X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烈士事迹、文物、陈列展板和影像等史料。X革命烈士陵园是十堰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多、史料最全的烈士陵园,年接待人数X余万人次。

X革命烈士陵园位于X村,始建于X年,陵园总占地X亩,建有烈士纪念碑X个、碑文斋X个、纪念亭X个、纪念馆X个。碑名由X元帅亲笔提写,碑文斋镌刻着由X主席撰写的X多字碑文,纪念馆分别为共和国革命将领纪念馆和X烈士陵园陈列馆。X革命烈士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育范围辐射河南X、X及X地区,年接待X余万人次。

二、主要做法。X.抓规划,搞好遗址开发设计。根据全区革命遗址分布情况,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全区革命遗址保护、开发进行了详细规划,根据侧重点不同,X革命烈士陵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廉政教育及红色旅游主题,进行提档升级和改扩建;

X镇革命烈士陵园突出“X”及红三、红四方面军战斗主题,还原战斗场景及历史人物事迹,展示遗物,对陵园进行修缮和维护;X山、X坪、X庙、X岭、X坡等战斗遗址突出现场保护、场景再现,待条件成熟后有序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其余革命烈士纪念碑(亭、祠)突出日常维护与修缮。其中,X革命烈士陵园本着打造集爱国教育、观光旅游、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公园式的生态陵园,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改扩建,规划用地X亩,规划建筑面积X平方米,停车位X个,绿化率X.X%。规划将由南向北依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区、X历史文化走廊、生态旅游区三大区域。X镇革命烈士陵园修缮规划主要以丰富展馆内容为主,对陵园进行绿化、亮化、美化。

X.清家底,开展遗址普查清理。近年来,X区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全区范围内的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登记,进一步摸清境内的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采集了大量图片、声像等数据资料。目前,全区共有现存革命遗址X处,其中X镇X处、X镇X处、X镇X处、X镇X处、其他乡镇X处。馆藏革命文物有X件,其中X革命烈士陵园历史纪念馆X件、X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X件。

X.强保护,加大遗址维护修缮。先后投入X余万元提档升级全区

X余处革命遗址,集中安葬X名零散烈士。一是对X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根据规划,X区X年X月启动X革命烈士陵园改扩建一期项目,主要对爱国主义教育区进行改造(对原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提档升级),X年X月动工建设,X年X月竣工。项目投资经费来源主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X〕X号)和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X〕X号)精神,经X年第X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整合财政存量资金、老区建设资金、上级划拨专项资金X万元,新建烈士纪念墙、拓宽入园公路、扩建纪念广场、维修纪念碑、维修登陵台阶、修复生态林、翻新英雄战机园等,改扩建X革命历史纪念馆。二是对X镇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修缮。X年以来先后投入近X万元,提档升级南化革命烈士陵园展馆,修复完善正门、道路、公共卫生间、安防、陵园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三是投资近X万元,硬化X山革命遗址入园道路,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四是对烈士碑(亭、祠)及零散烈士纪念墓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先后投入X余万元,对X余个烈士碑(亭、祠)及烈士墓进行了修缮。

X.严管理,做好遗址安全管护。一是明确管护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遗址保护责任细化到相关部门、相关单位,明确到具体人员,确保有专人管护。按照《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加强政策宣传,划区域对革命烈士遗址进行保护。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在革命遗址保护区域,由镇、村安排专人,每逢重要时段和有较大团队举行祭扫活动时,提前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保障,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在烈士家属祭扫服务上,不分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安排专人迎接等候,提供食宿保障,安排专人陪护和抚慰,并给予困难烈士家属必要的帮助。祭扫高峰期,组织志愿者为前来祭扫的烈士家属提供咨询、祭扫用品、主持讲解、墓穴查找等服务。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在革命遗址保护区域,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做到业务熟练、操作规范、热情服务。其中,

X革命烈士陵园通过劳务派遣形式,配备保洁、保安、后勤保障人员X名,开展全天候巡逻、保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X.重育人,发挥遗址教育功能。一是宣传烈士英雄事迹。编纂出版了《X文史资料》《红色X》《X革命史》等书册,免费发放给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及广大人民群众等,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讲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等老一辈领导人在X战斗的红色事迹。二是开展烈士纪念活动。X年国家将每年X月X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后,每年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四大家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区四大家领导及区直部门负责人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X余人在X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了烈士公祭活动,祭奠革命先烈,弘扬光荣传统,担当历史使命。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利用清明、五一、五四、七一、八一、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向前来缅怀革命烈士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供爱国主义教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X.红色资源挖掘不够深入。X是一块红色圣地,革命事迹很多,徐向前元帅指挥的红四军X战役、李先念率领的X,史料十分珍贵,事迹十分感人,但是收集整理难度大、战线长,加之当年参加革命的红军战士基本不在人世,为还原当时革命历史场面及完整性增加许多难度,两个烈士陵园的纪念场馆展示的图片多、文物少,缺乏历史厚重感,红色资源还有待深挖。

X.革命遗址保护开发不够到位。近年来,X区先后对X革命烈士陵园、X镇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对X山、X岭、X坡、X寨等战斗遗址划定了保护区域。X山战斗遗址作为“X”战役的重要战场,红色教育地位特殊,红色旅游价值突出,目前正在规划谋划、招商引资阶段,保护开发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X.红色文化品牌不够响亮。红色文化宣传还停留在传统媒体和传统方式上,宣传方式单一,宣传的灵活性、针对性不够,群众对X红色文化知晓率不高。对外推介有待加强,X红色文化品牌不够响亮,知名度还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X.统筹规划,加强修缮保护。革命遗址是宝贵的革命历史财富,具有精神教育价值、历史见证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规划、挖掘,邀请省、市有关方面的专家,对每一处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和保护措施。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对革命遗址进行修缮或提档升级。

X.加强宣传,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宣传X地区第一个党小组(X党小组)成立、X战役、鄂X根据地、红军武装斗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力宣讲X、X等革命前辈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型媒体,加大X红色文化对外宣传推介,打造红色名片。

X.有序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保护修缮革命遗址工作与发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开发红色教育研学旅行线路,打造“红色教育、绿色休闲”的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品牌。大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使革命遗址真正发挥“传承红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对历史事件和烈士事迹的挖掘,通过再现战斗场景、呈现烈士遗物、修复战斗遗址等方式开发X山、X岭、X坡、X寨等战斗遗址,提高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品位与档次。

X.加强管护,保护红色资源。认真落实《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历史文物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进行打击;对不按规划要求进行盲目开发的“建设性破坏”行为,坚决予以惩处。

第四篇:革命遗址观后感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晴空万里,鸟语花香。我独自一个人在革命的故里武汉的革命博物展厅里,参观文化遗址。

毛泽东故居,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的地方。

初踏进毛泽东故居首先感受到一股古朴气息,青砖绿瓦,青石板路,穿过一条天井左方便是毛泽东与澎湃曾经居住的地方,室内简单朴素只有一张床,床上一顶蚊帐。从居室布局上可以看出革命先驱不图主观享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踏过一个小小的庭院就可以进入毛泽东与各革命先驱商谈国事的客厅,客厅正中央挂着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客厅左侧是毛泽东与其妻杨开慧其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一起居住的地方。据当时接待的王敏珠副馆长介绍,毛岸青默默地站在父母的卧室,一遍遍摩挲着与兄长毛岸英依偎在母亲杨开慧身边的照片,久久不肯离去。革命先烈们在生活上的简朴为我们年轻一代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生活上我们要秉承革命先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态度,不比吃穿比干劲,认真学习为人民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开幕式在武昌第一小学风雨操场举行。中共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辛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会址处我主要参观了会场和陈列馆。在会场上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当时的热烈场面,闭上眼睛静心想象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哪些革命先驱们高昂激情的演讲,革命的号角不时在我耳中回旋,久久未能拭去。在陈列馆我们在导游的讲解下编织着当时发生的史实,看到当年那些革命者用过的皮包、碗、衣服等用具和革命先烈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图片,我的精神又受到了一次洗礼──我们年轻人要紧握革命者们递给我们的接力棒,将革命的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

几个小时的参观很快过去了,在上车的一刹那我回头观望了一下革命遗址感悟颇深。大学生活是短暂的,我们的青春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现在的宝贵时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确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共产主义理论,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游古琴台观后感

古琴台是武汉著名音乐文化古迹。我石阶而上,首先来到了蜡像馆,一走进去,就被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所吸引了,哦!原来那就是相传了两千多年的著名音乐《高山流水》,四周围的人物都是用蜡做的,个个形象逼真、维妙维肖。

此台为纪念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深情而建。因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又有“伯牙台”之称。千年传颂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据明末话本选集《今古奇观》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氏,仕至晋国上大夫的俞伯牙,精于音律,善操琴。一年,奉晋主之命使楚,办完公事,张一风帆,返乡省亲。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值中秋,适逢雨止云开,明月当空。伯牙在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抚琴案间,以遣情怀。方弹一曲,琴弦忽断,伯牙大惊,料有人听琴,遂下船察看,见有樵夫立于岸上,经两厢辩琴论艺,伯牙始知此人非俗士,于是邀其入舟,此人乃钟子期也。此时,伯牙续弦再操瑶琴,始奏一曲志在高山,钟子期听了,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续奏一曲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曲高山流水喜遇知音,上大夫与樵夫结为挚友,相约翌年中秋在钟家重聚。一年以后,俞伯牙重回故地时,子期不幸离开了人间。伯牙面对一丘新土,悲痛欲绝,便在坟前抚琴祭奠,重弹“高山流水曲”以寄托哀思,琴声惊天动地,哭声悲切,招来山中黎民百姓围观,闻琴韵铿锵,鼓掌大声而散。伯牙见此情景更为伤心,对天长吟:“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吟罢,伯牙从衣间取出小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从此碎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由此,“高山流水遇知音”传为佳话,千古不衰。“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就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有道是:“清风明月本无价,流水高山自有情”。

随后,我们又游览了 知音雕塑、 高山流水、印心石屋、琴台„„ 这次游了古琴台,不但给我平添了许多欢乐,还赐给我了许多课外知识。在回家的路上,那首优美的《高山流水》不停的在我耳边回荡„„

冬日武大情

对武汉大学的景仰有很长时间,早就闻说那里的樱花很出名,校园很美。走近武大,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用花岗岩石篆刻的——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质朴而让人心生敬意。

据说它是在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照老牌楼,由武大海内外校友集资建造的。四根八棱圆柱(四柱八方),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琉璃瓦之颜色为孔雀蓝,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

作为武汉大学的“门面”,武大的校门牌楼可以说是兼大气与古韵与一体。牌楼上用繁体从右到左写着“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在校门牌楼下的石碑上刻着武大的校训。而在牌楼的背面,还刻着六个大字,概括了武大的基本学科分类,从右至左依次是“文、法、理、工、农、医”,这几个字都是繁体。

从自强学堂到国立武汉大学,她永远的以这种姿态,渐渐成了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角色。更何况,它本身就是雄伟壮丽的。再更何况,曾经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有气魄的校名,它被念作:学大汉,武立国。

当我和伙伴们兴冲冲地走进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下的武大校园时,我为之一振。君不见,武大校园,满园尽是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依山就势,中西合璧,罗马风格和琉璃瓦,相得益彰„„经过百年的风雨,依然完好。那一块块斑驳的墙砖,那一片片瓦蓝的琉璃,无不记录着她的辉煌、她的厚重、她的屈辱、她的辛酸„„而和这些古老建筑群相映成趣的便是她的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真可谓: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的历史溯源于 1893 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 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校内有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半边山、小龟山、火石山等,蜿蜒起伏,相互呼应,错落有致;登高远眺,视野开阔,湖光山色,气象万千,自然风光独领风骚;仿古建筑构思精巧,群而不乱,典雅凝重,银墙琉瓦掩映于苍翠林木和万花丛中,更显得仪态端庄秀丽,令人留连忘返。

学生生活区已形成樱园、梅园、枫园、桂园等,各有特色和情趣。尤其是樱园,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拾级而上,看到的是武大以前的图书馆,很是古老,有点破败,但我们没有太多的理由去打扰武大学子的思绪,于是我们坐在了图书馆外的带点欧式风格的条椅上,看晨曦中的武大,带点温情,带点景仰,心情很是奇怪,更多的是感受武大那悠久的历史,雄大的建筑。看远处的洛珈山只有那山才可以见证武大的沧桑,又或者只有那图书馆里堆满灰尘的古书才有资格解读武大浸透光辉和悠远的从前„„

心情复杂无以言表,只是很羡慕武大的学生,他们有着那份历史的熏陶, 每天生活在这样的历史之下,不是天之骄子那又是什么??身上又怎不会比别人多一份自信与骄傲„„

第五篇:观辛亥革命遗址有感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1981年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上建立纪念馆,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两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红楼”。馆内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

初次走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文物与场景并重,运用陈列展示技术和艺术语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 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

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将永远铭记。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及上海和许多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最终被迫退位。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如毛泽东说的:“中国的反帝国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是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史所面对的是旧中国——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危亡难料,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从闭关自守,洋务运动到预备立宪,实证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无力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是不愿实行民众的觉醒和解放。同时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也证明了只有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能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有力推动中国民主和科学的发展。

面对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残余和处心积虑的帝国主义列强,那时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还无力把建成议会民主共和国的愿望变为现实,也就从根本上无力避免复辟帝制的闹剧和旧军阀的封建割据。

但是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因而紧随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及护法运动的,便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面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面对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还是促成了以蒋家王朝为代表的新军阀的独裁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瓦解,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中途夭折。但工农的觉醒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进而推动了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壮大,并最终使广大民众实现了从民族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抉择。

因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如果没有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也就缺乏建立新中国的前提与必然。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是沿着和承接着辛亥革命所开辟的道路和未尽的事业,而历经曲折并一步步从幼弱走向伟大。

进而从马列主义的原理出发,在从胜利的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到首创的无产阶级十月革命,与从夭折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到顽强的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虽然苏俄革命与中国革命呈现出二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两者都没有超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只不过是,前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经历了从封建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速转变;后者在几十年的时光中展现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与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从过去几乎一无所有的革命阶级成长为现今掌握一切资源的领导阶级之后,那么面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和“补资本主义一课”的必要性,应该从理论上来讲:苏东剧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改革是能够直达彼岸的。

对于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任何革命的进程都不会是由英雄们想象出来的,都将受到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源所制约的。

武昌起义是在指挥机关被彻底破坏的状态下,由革命士兵自行联络举事并取得胜利的。展现了革命者“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勇气和牺牲精神,展现了小人物小事件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伟大作用,展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因此,为什么辛亥革命能够迅速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能够实现议会民主共和制度?因为它还缺乏群众的觉悟。 一.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影响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辛亥革命在经济上的影响

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之后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颁布了若干提倡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工业的热情,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在思想文化,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一代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

不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斗争目标,但是当时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不够强大,参与的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族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辛亥革命中混进了很多旧官僚,不利于革命发展。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后期军阀割据,相互混战,没有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和平的社会。 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它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却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上继续前进。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83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存不朽。"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敢发。"这就是武昌首义所体现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年后,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

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今天,孙中山先生的呼喊仍然在我们耳边回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的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

100年的沧桑岁月,风消云散,但散落不去是永远的首义精神。我们今天在此以这种直观的纪念方式,不仅仅为了铭记那段光荣的历史,也应成为一种警示:同学们,当社会历史性机遇和变革来临时,当你们即将面临人生的一大挑战时,你准备好了吗?

通过参观,我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流芳百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突然想到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青年是国家将来的顶梁柱,青年的素质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将来的面貌,所以我们当代青年就需要与时俱进,也应该多多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到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大呼“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寝室文化设计大赛方案下一篇:全省会议精神传达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