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名词解释汇总

2023-04-17

第一篇:网络技术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集锦

1.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

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这一类型的理论是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哲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其特点大致如下:①与西方其他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论。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②这些理论的论述风格都比较抽象,比较富于哲理,也可以说比较富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色彩。③它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这一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下产生的;另一方面电影理论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一类型的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理论界追求美学深度的趋向和一般美学界日益重视的电影艺术分析的趋向汇合的结果。它的特殊性与含混性也就是由这一特点产生的。作为代表,主要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首次在《电影中的符号与主义》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彼德·沃伦;罗纳德影像结构分析;帕索里尼在《电影诗学》中的“诗歌电影”理论等。

2.电影符号学

一种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创始者是麦茨)认为①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艺术家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②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电影研究应成为一门科学。③电影语言不等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学符号系统本质相似,电影研究应该借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工具。④电影研究应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而系统化。⑤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是外延和叙事,主张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结构分析并重。

它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中期,帕索里尼的《电影诗学》,意大利的艾柯《电影符码的组接方式》以及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和含义》极大推动了其发展,但真正建构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厦的还是法国的麦茨的《电影语言》和《语言与电影》两部巨著。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可归结为一句话:电影不是真正的语言,但却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符码的特殊语言。(符码在他看来仅仅是一种让信息含义得以理解的逻辑关系。而“次符码”是符码在一些相应电影领域中使用的规律性) 3.类型电影

①是指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它们拥有相似的主题、情结、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是商业化的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的共同产物,尤其是在美国好莱坞中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在三十年代形成规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②类型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公式化的情节、脸谱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符号。常见的类型有西部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等。如米高梅公司精于歌舞片和浪漫剧情片;华纳兄弟公司的警匪片独具特色,而科幻、恐怖片几乎成了环球公司的专利。

③它作为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产物,迎合观众的欣赏期待和道德观念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并且特别关注电影作品的某些共性。虽然它的制作模式给人以保守陈腐、平庸媚俗之感,但也没有妨碍某些杰出导演在严格的类型戒律下制作出富有个性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如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等。

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类型电影的生产还遵循着某种“定期更迭”的原则,即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的“主打类型”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得观众对于类型电影能长久的保持兴趣。

⑤近年来,类型电影出现了一种新动向,将不同的电影类型特点融合在一部影片的创作中的“类型融合”,为了研究类型电影理论的制作、生产规律,电影研究中出现了一种“类型电影理论”,对西方电影中成熟的电影类型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类型电影中的产生背景、分类依据、主要特征、历史演变以及美学功能和社会机制等。

4. 女权主义电影

作为一种电影理论,是女权主义运动在电影文化中的一个流派,它主要是运用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基本背景和方法论基础,对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和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有机的综合。通过这种综合,女权主义者站在一个批判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的主流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经典电影模式进行了解构式的反女性本质揭示。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借用拉康理论进行种种分析,意图在于准确地描绘出女性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所处的受压制的状态。电影作为一种表象性的叙事语言,更是通过对它的色情消费对象实现的。对影片中女性表象的研究,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关注的核心。它从经典好莱坞电影入手,揭示出好莱坞影片是如何作为男性社会秩序中的一个有效工具,非常娴熟地欺骗性表现女性表象。通过女性的银幕影像的制造,好莱坞电影强有力的支持了男性社会的秩序。使女性永远处在被动的,附属的位置上。如希区柯克的《眩晕》中的玛德琳。女权主义电影提出应当有一种新的电影,与好莱坞的主流电影相对抗,来抗议和反叛经典影片中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其目的就在于打碎和毁灭立体的视觉快感。女权主义电影代表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是早期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经典文献。代表作品有穆尔维和沃伦《斯芬克斯之谜》、90年代简·坎佩恩的《钢琴课》、玛琳·戈瑞斯《安东妮亚的家世》。

5.维尔托夫和记录电影(电影眼睛0 纪实美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将先锋派试验电影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全部电影生涯中。他发表宣言指责传统故事片是宗教同类,是对人民的麻醉剂;戏剧及虚构的故事片提供给生活的都是卑鄙的代用品,是操纵在资本家手中危险的武器,将“以牟取暴力为目的的商业电影”判处死刑“

他创办杂志片《电影真理报》,其“电影眼睛“理论也逐渐酝酿成熟,其理论主要观点是:①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事先准备,不使被拍者知道),然后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生活片断素材在意识形态上重新组接起来。②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更可靠的“电影眼睛”。1921年组织“电影眼睛派”③排斥一切表演、强调实况拍摄。电影艺术只存在于解说词和蒙太奇之中,创作者的个性表现在记录资料的选择、排列、新时空的建造上。1925年发表的《电影眼睛派宣言》更是明确提出反对一切艺术虚构是其基本美学原则。还体现了映像至上的摄影机崇拜。;他自称:“我就是摄影机眼睛,我就是机器眼睛。”④维尔托夫也强调编辑作用,而且还要透露出生活斯÷本身的节奏和诗意。他因为滥用特技而遭批评。1929年的《带摄影机的人》是维尔托夫代表作品,表达了摄影机深入关照生活的观念,这一观念使得叙事电影的制作显得相对肤浅和无聊,对于这部才华横溢意义却含糊不清的作品,曾一度支持他的爱森斯坦也批评他陷入毫无动机的“摄影机恶作剧”的“形式主义”中了。他在乌克兰制作的《热情:斯巴顿交响曲》被视为早期有声片中最高独创性的影片。成功运用了非同期声手段,此外还有《关于列宁的三首歌》。 维尔托夫的美学主张和创作范例,为苏联记录电影奠定了基础;而他开创的用旧胶片编辑影片方法还影响了一批电影创作者。他的影响远远超出记录片范围,甚至改变了故事片侧重技巧的情况,虽然他不加区分的反对一切表演的观念是片面的,但对西方??记录片追求真实,却多人为雕琢的拓新有积极的意义,更启发了60年代法国让·鲁什的“真实电影”理论。 6.

电影真理报

①由维尔托夫摄制的系列新闻杂志片。主要用来证实作者的“电影眼睛”的主张。②1922年5月《电影真理报》在文化电影的头号标题下问世,通常每月出片一次,持续了25年。③不仅生产集锦式新闻短片,也有长记录片。通常采用

5、6个主题。往往只有单一回顾历史瞬间的题材、场面富丽辉煌,注重从一切有利角度抢拍,反对搬演。④它不只单纯的记录现实,而是通过对平凡题材生动巧妙的处理,引导观众得出明确的思想结论和深刻印象,之所以采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作名称,也表达了他为取得有益的效率而收集的“现实的片断”必须建立在真是生活之上的主张上。⑤《电》及其所体现的理论观点对后来的电影工作者,尤其是法国“真实电影”产生过重大影响,“真实电影”即为“电影真理报”一词的法文直译。

7. 安东尼奥尼

意大利著名导演。①1960年,他的影片《奇遇》在嘎那电影节引起轰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现代导演之一。②以影评家和电影编剧开始自己的电影生涯,曾参加过德·桑蒂斯和费里尼影片的拍摄,陆续拍过一系列成功的短片。③创作高潮是他的中期作品,包括“三步曲”《奇遇》、《夜》和《蚀》,以及他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红色的沙漠》,后期拍摄了第一部自己获得国际性商业成功的影片《放大》。④他的影片??现代意大利中产阶层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在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上的变化,成功地揭示了他们空虚冷漠的内心世界。⑤他的影片被称作是“无情节”的,而且大量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特别是大自然景象和建筑物的稳定来反衬人物情感的易变。“三部曲”中一些????成为现代电影手法的经典之作。⑥但他的后期作品内容风格比较庞杂,立意于观察外部物质世界的??现象,但未获积极效果。 他所熟悉和代表的是虚弱的意大利中产阶级,他本人承认自己只能提出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但他的影片在采用新颖独到的结构与手法解剖现代社会时,曾起到过重要作用,为西方现代电影开拓了一条新路。 8.

爱森斯坦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①他是库里肖夫理论最伟大的实践者,又是最伟大的蒙太奇电影理论家。被公认是最具影响力、最伟大的电影大师,有“电影沙皇”的美誉

②22年发表了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引起争论,并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4年转入电影界 ③25年执导第一部影片《罢工》,遂将“杂耍蒙太奇”首次运用到电影制作之中,被看作是“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影片”。他将全部戏剧积累带进自己的电影,用“杂耍蒙太奇”、群众场面、类型演员、外景拍摄代替了先前电影的“情节”、明星表演和布景,体现了他的纪实风格。 ④影片《战舰波将金》进一步体现发展了他的主题倾向和美学原则。影片中的石狮子、奥德萨阶梯等一系列场面,成为了世界电影的经典。 ⑤而《十月》是他“理性电影”理论的首次尝试。 ⑥28年以后,他又完成了《总路线》(《旧与新》),这是苏联第一部表现农村合作化影片。 ⑦29-32年,同助手出访欧美,随后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墨西哥万岁》。

⑧38年在他的影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他与作曲家普洛科菲耶夫合作,第一次在电影中运用交响曲式的声画蒙太奇对位,其中“冰湖大战”成为电影史上经典之作。该片获得“列宁金奖”。

⑨三部曲《伊凡雷帝》只完成前两部,第一部获“斯大林奖金”。

⑩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他将他的蒙太奇原则确定为碰撞、冲突和对比。

○11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如《电影感》《电

影形式》等构成了苏俄蒙太奇理论的精华。 9.

先锋派电影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或抽象电影。

一战战败的德国,各种政治思想、文艺思潮空前活跃,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提出了怀疑,其中也包括了对年轻的电影艺术的认识。他们认为电影必须摆脱其它古老艺术的影响和束缚,成为独立的艺术。他们看到电影最大的直观特性就在于能使静态画面产生运动。因此几位画家首先进行了有益试验。如抽象派画家里希特拍摄了《韵律》系列,瑞典达达主义画家艾格林在德拍摄的《对角线交响曲》。这些短片排斥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是以线条规律性变化,转换的视觉形象为内容的。1925年起德国先锋派转入一个新阶段,将实录的镜头与抽象的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个记录电影。这两阶段不同在。。。(后面的看不清楚了) 10.大卫·格里菲斯

1907年,进入爱迪生电影公司,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1908年被提升为导演。他对电影理论的贡献有3点:a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b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c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被人称为“美国电影之父”。

①他首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将画面景别标准化,赋予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以特定的涵义。②第一个将镜头确立为最小的叙事单位,确立了由若干镜头组成场景,由若干场景构织段落的标准概念。③最早有意识的系统使用运动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和景深镜头)。④首先建立了好莱坞的基本叙事模式。并按叙事情结或心理情景的需要将不同的时空剪辑在一起,使电影最终成为独立于舞台的又一门艺术。⑤他还首先使用三维立体化的真实布景和表意性的灯光照明,回归含蓄自然的表演风格。⑥还自创了一套演员表情动作的特殊语言,同时在演员的甄选、搭配和培养方面狠下功夫,开创了好莱坞明星制度的先河,以及大团圆结局。 1914年拍摄了确立他在电影史上崇高地位的长片巨制《一》,1916《党》。 11.《一个国家的诞生》

大卫·格里菲斯1914年执导,改编南方作家托马斯·迪克森的小说《三k党》①庞杂的故事涉及到南北战争前南方优雅的生活、内战的残酷和暴虐,战后痛苦的重建和三k党的报复行动等等。②本片虽然以浓重的种族主义偏见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和幼稚,但并不能掩盖影片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③影片在场景的复杂性和叙事的完整性方面表现极为突出。空前的影片观念、表演、场景和电影手法甚至让许多后来者也望尘莫及。影片宏伟壮观,又不乏个性化和亲切感。④通过他富于动感的剪辑和交叉切换,以及切换画面上不同的运动方向、动作韵律以及参与者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主观视点反映出的影像,极大的增强了战争场面的能量和张力。⑤该片最为激动人心的段落来自于两个“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交叉剪辑,创造了最有动感的剪辑节奏和镜头运动。 12.《党同伐异》

1916年大卫·格里菲斯的另一部杰作。通过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陷落、基督受难、16世纪法国基督教改革和现代故事这四个故事的讲述,将这连绵2500年的四个故事有机的交织在一起同时讲出,奉献了一个理性和情感的中心议题,一个展现爱?和多元的主旨,一个总在与代表伪善、压迫和不宽容的统治势力不屈抗争的小人物。由于四个故事之间的冲突和交融,使得它的总体意念远远大于各部分的意义之和。因此《党》被认为是后来爱森斯坦所称“理性蒙太奇”的首次伟大试验。《党》和《被摧残的花朵》分别为苏俄和德国电影提供了重要借鉴。

两部划时代的巨作开创和总结了叙事电影的基本叙事原则和制作模式,为以后的好莱坞主流

叙事电影的制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经典好莱坞的基本特征:

商业电影娱乐观在获取利润的价值取向;

美国类型化的制作模式(西部片、喜剧片、歌舞片、史诗片等); 明星魅力和制片厂制度;

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和定型化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观念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中庸和保守的价值观; 在影片风格上追求脱离现实的梦幻效应。 14.类型电影

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模式。它是指一组拥有相似的主题、情节、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在不同的影片中重复出现,一方面让电影制作者驾轻就熟,另一方面也使观众大有重晤故伯的亲切之感而被观众所接受。类型电影经常在人物和情节之中融入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道德价值,对观众造成很大吸引力。这些类型包括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警匪片、战争片、浪漫剧情片等等。(举例。。。) 15.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 16.大团圆结局 17.“库里肖夫效应”

1919,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库里肖夫使用沙俄时代演员伊万·摩朱金的镜头,将他的同一个面部特写分别与三个镜头剪辑在一起,先是连接一个热汤的镜头,然后连接一个死去的女人躺在棺材里,最后连接一个小女孩玩玩具熊。摩朱金中性的表情在三个剪辑中都产生了涵义,并置的素材激发了观众的理念和情感,然后观众又把这种情理赋予演员自身。单靠剪辑就能创造场景、场景的情感内容和涵义,甚至将平庸的表演化腐朽为神奇,这一著名的实验被称为“库”。 18.真实电影

60年代,在法国记录片领域异军突起,并很快波及欧美。所谓“真实电影”是指通过使用不受干扰的便携式摄录设备,避免涉及素材的先入为主的叙事线索和理念,以直接性、共时性和逼真性为目的的记录电影,最早的是法国电影制作者让·鲁什和默瑞合作的影片《夏日纪事》,为第一部“真实电影”。其理论与实践来源于苏俄电影制作者维尔托夫和他的“电影真理报”,其突出特征事影片制作者直接向被拍摄者提问和探询,在真实和共时的情景下激发话题以暴露被拍摄者自身。除《夏日纪事》外,还有马赛尔·奥菲欧斯的《悲悼和怜悯》被认为是“真实电影”的颠峰之作。 19.直接电影(参考)

60年代,由理查德·利雅科克,D·A彭尼贝克以及阿尔伯特和大卫·麦斯利斯兄弟共同发起的美国的“直接电影”运动。

“直接电影”派的新美学首先反对格里尔逊传统的预先准备和详尽的剧本,认为真实是被观察到的,不用依据脚本加以排演,电影制作者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捕捉到它。它的准则是对真实保持最低限度的介入,排演重现是不允许的,摄影机和录音机只是记录完全不被导演控制的场面情景,剪辑被最大限度的弱化,尽可能长的镜头将时空的连续性保持下来。直接电影牺牲了这些传统记录电影的工艺,但它却捕捉到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真实性和亲近感。强烈反对心理分析观念。影片往往会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有时制作者和观众要到最后才能发现影片的主题和真正意义。如《尼赫鲁》。《初选》是二十部“直接电影”记录片的第一部。此外还有彭尼贝克的《不要回顾》,斯科西斯的《最后的华尔兹》等。

20.新现实主义

它是电影写实主义传统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既是一种电影制作风格又是一个产生于二战末期意大利的特定电影运动。

1943年安东尼奥·帕特瑞格里首次运用了“新”的概念。以罗伯托·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为起点。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主要元素:写实主义的逼真场景,由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扮演的普通人,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体现日常生活韵律的插曲式情节,以及隐蔽自然的摄影和剪辑技巧。影片的美学特征:他们淡化电影的情节,倡导开放性结构,崇尚截取生活的断面而反对明星人工化的起上结构。影片的主题往往围绕战争、抵抗运动及战后的贫困、失业、卖淫和黑市展开。影片摈弃虚假的理想主义和多愁善感,复杂的社会和个人问题到影片往往得不到解决,影片人物均非杰出者,大多来自劳动阶级和下层社会。大多影片采用逼真的外景现场拍摄,甚至起用非职业演员出演主角(《偷》父子)。新现实主义电影制作者喜欢弱化剪辑功能和艺术化的摄影技巧,倾向于使用全景镜头、长度镜头和开放构图,他们当中大多数力求一种“没有风格”的风格。代表影片还有德·西卡的《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和桑蒂斯《艰辛的米》。 柴伐蒂尼是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言人,他强调普通人和日常生活为电影的中心话题。认为新现实主义应该变成一种提高的记录电影,而不是去重现真实,应该去直接展现。他认为新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特质和最重要的创新在于认识到,对故事的需要仅仅是一种下意识的方式将人类的弱点伪装起来,而这种方法涉及到的想象力不过是一种把僵死的公式强加在鲜活的社会事实之上的简单技巧而已,现在人们领悟到真实的蕴藏是如此的丰富,只需直接观看就足以成事;艺术家的责任不是让人们受到这些隐喻式情景的影响而感动或愤怒,而是⑤⑥⑦⑧让人们对于这些或者其他情况、真实的事件,正如真的一样有所反应。他强烈要求一种真实感、平等感和观众认同感。呼吁取消艺术与生活的差距,认为电影制作者的要旨不是去创造类似于现实的故事,而是去将现实溶入故事。 21.法国新浪潮

是一场开始于50年代末期并在1960年形成高潮的法国电影运动。它反对自以为是、垂死的法国电影工业,倡导一种题材内容和形式技巧方面的革新。一群团结在《电影手册》主编巴赞周围的狂热青年电影评论家强烈抨击传统俗套的法国电影,呼唤一种在导演的个性灵感和想象控制下更具个人风格的电影。代表作有特吕弗的《四百下》,雷奈的《广岛之恋》,戈达尔的《筋疲力尽》。

它的美学特征:①对人物反传统的、非多愁善感的和直白的和直白的处理;

②松散、真实或新颖的情节结构;③使用便携式摄录设备摄取更具共时性和更真实的声像;④多为实景和外景拍摄;⑤省略剪辑造成观众对影像之间和影像与(电影)媒介之间关系的注意;⑥电影时空方面的实验;⑦提及先前的影片,标志传统的延续和断裂;⑧对宇宙的荒谬特别是人类行为的荒诞不经采取存在主义的态度。

“新浪潮”没有正式统一的剪辑风格,他们在分别追随巴赞理想的全景镜头和长镜头(特吕弗)、雷诺阿的诗意写实风格(戈达尔)、蒙太奇对镜头单元的强调(雷奈)和实验电影的反常规“跳接”(戈达尔)同时,又试图将某些元素糅合在一起。“新浪潮”运动确立并推广了一项原则:即影片的剪辑风格不应取决于时尚、技术的限制和教条的观念,而应决定于影片题材的本质。

美学追求:①它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认为电影是表达自我而非赢利手段,提倡“导演中心制”,反对“制片中心制”。②确立了电影个人风格地位。③在反传统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艺术与现实关系。④在电影语言与电影电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如全新的纪实摄影风格、剪辑手法的简捷实用(跳接)、自然音响。

22.“艺术电影”(最早简单的将在艺术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叫“艺术电影”) 基本特征:个性表达、艺术感觉、哲学思考。

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作的叙事电影,它们展现了全新的形式观念和内容蕴涵,并以知识文化阶层的观众作为主要对象。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出现在欧洲,并与欧洲战后五十年的电影运动(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直接相关。 大卫波德维尔认为,艺术电影是以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淡化的因果逻辑关系和对写实和逼真表达性的强调为特征的。对于观众来说,艺术电影的主要标志是它的“不确定性”。斯蒂夫·尼尔则认为强调人物性格和视觉风格、抑制动作性和关注内在戏剧冲突当在艺术电影的关键特征。艺术电影的概念永远不会被完全固定下来,然而它却总会在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张力之间,结合特定的历史情景被提炼出来。 国际电影界公认,艺术电影以战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出现和嘎那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的建立为起点。代表作品有罗西里尼的《罗》、戈达尔《蔑视》、安东尼奥尼《放大》、帕索里尼《坎特伯雷的故事》贝托鲁奇《末代皇帝》。艺术电影是一种高度主观的电影,所有主观化的表现手法都被运用在艺术电影中。梦境、回忆和幻想糅合在一起,视觉主观镜头、光线调节、声音和色彩、定格画面、慢动作等一系列主观意味的电影法则被转译成艺术电影个性表达和深层思考的元素,使艺术电影超越经典电影的表面真实,触及存在、超越、通感和天人合一的深层真实。 23.安东尼奥尼

60年代前期影片的意义是用集中的影像价值和对失去传统联系的现代世界的道德错位的关注。

在那个电影化的世界里,对上帝的信念已经丧失,而人类之爱似乎变得不再可能了。“存在的异化”在影片《恋爱故事》和《城市中的爱情》都有深刻的体现。安东尼奥尼将人物置于一种同化环境中的做法(特别是《红色沙漠》),使他(她)们显得脆弱不堪甚至无关紧要。 法国评论家罗兰·巴茨将他描绘成“最完美的现代艺术家”其招牌是“智慧”、“警觉”和“脆弱”。他的作品价值在于,普通场景的意义被揭示出来了,导演的关注中心集中到捕捉生活中流动的瞬间和自我定义的不确定性。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历程的需求多于一个目的地,结论是开放性的,并由不稳定的道德启蒙替代了叙事性的结尾。

他的影片的叙事结构比法国“新”电影更加松散。如《奇遇》以寻找失踪安娜的经历来构成故事,而最终居然完全忘掉了寻找失踪者的假设中心事件,演变成另一个奇遇恋情。他企图探求人物内心的生活,以低调稀少的行动和看似随意的对白,坚持真实的叙事而拒绝戏剧性。“性”在他的世界里源于一种交流的欲望,但却往往演变成一种侵略和令人生厌的习惯。在他的人物身上,性爱行动的价值和快感似乎无法实现也不可想象。 24塔尔科夫斯基

被伯格曼称为“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导演”。处女作《伊万的童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科幻片《日光》偏重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哲学思考。《镜子》既是自传性的又是实验性的,影片将梦想和现实、童年的记忆和正在经历的婚姻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在最后一部影片《牺牲》中,倾向于诗意和神话,大量使用哲理式对白,依赖冗长的慢速移动镜头来创造自己的风格。 ①强烈的道德严肃性是塔的影片显著特征。他希望电影是一种艺术,不是娱乐,而是对道德和精神的关照,为此他不惜极端地苛求自己和观众(在《雕刻时光》中清楚的表白)。塔影片表现了一种超越不同政治体制的主题和风格连续性发展。②它们探索他所认为的永恒主题:信仰、爱、责任、忠诚及个性和艺术的诚实。特别是他的最后三部影片,对东西方行尸走肉的物质主义、依赖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反人道的毁灭自然环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对长镜头的日益倚重意在将人物和观众的经验融合起来,并将观众从像爱森斯坦这样的导演通过剪辑技巧实现的预制和操控中“解放”出来。

塔的电影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创造了一个充满力量、神秘多义和梦幻真实的电影化世界。《伊》的梦境以其鲜活和动感的影像明显区别于日常世界,《日光》和《镜子》中那些幻觉

式的场景直接诉诸观众的下意识层面,而《跟踪者》《怀乡》特别是《牺牲》,梦幻和记忆已经弥漫到整部影片之中。通过这种手法,塔超越了他怀疑的理性和科学的分析,直接将美丽而又强烈的影像诉诸观众的感官。 25.戈达尔

他是以法国“新”最大胆的革新者的身份登上世界影坛的。他的影片被认为是最政治化的电影,不仅因为他的题材内容,更因为他坚持不但要拍摄“政治电影”,而且要“用搞政治的方法来拍电影”,他的中心主题包括金钱、两性、政治和作为表达工具的电影本身。他是一个具备强烈浪漫驱动力的物质主义者、一个具有明显存在主义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受到好莱坞电影经典主义侵染的同时,他的影片又具备欧洲现代主义的深刻影响,创造出强烈的、令人愉悦的文人化视听效果。

戈达尔相信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不一定要发生冲突,两者可以互相包容,双方都是极具灵活性的语言,在《中国姑娘》中,戈达尔就使用墙壁分割的画面代替蒙太奇。他从创新的类型犯罪电影和强调女性性感之谜起家,《筋疲力尽》《局外人》。1963年与好莱坞联合拍摄的《蔑视》对好莱坞体制和商业电影哲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的《东风》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压抑的影片之一。

与传统电影的“叙事连续性”和“认同感”取悦和满足观众相反,戈达尔的影片则以“革命的”影像和观念警醒来改变观众。他通过割裂来瓦解主流电影的传统组织,并将被瓦解的各种渠道的媒体元素重新进行电影化的符码组接,将声音与影像、时空与空间、人物与演员以常规的法则联合起来。传统电影符码系统的摒弃,导致了戈达尔电影的复调对位效果。他的作品激动人心之处在于对电影和政治提出了多重质疑,特别是在电影制作中率先应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手法,并从此独步世界影坛。 26.美国“作者电影”理论

1962/63年的《电影文化》上,萨瑞斯刊载了美国“作者电影”理论的开山之作。认为一种有意义的风格将“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融入一种“个性表达”之中,导演以次来冒险反抗所谓的“标准化”。因此,批评家必须警觉注意导演个性和导演用以工作的素材之间的张力。 萨瑞斯为所谓“作者”提出了三个识别标准:⑴技术能力⑵鲜明的个性⑶从个性和素材之间张力中呈现的本质含义。

“作者论”在电影批评史上成为优于其他的特权性理论,而导演也成为制作过程中超越其他一切的决定性因素,由此,也就动摇了有关意识形态是唯一自然的理论的说法。

“作”对被忽略的影片和类型进行了有效的拯救,它将导演拔高到作者的地位,并从“文人式高雅艺术的偏见”中挽救了惊悚片、恐怖片和西部片这样的电影类型。“作”对电影理论和方法论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将关注的重心从“什么”转向“怎样”,展示风格本身具有其个性的意识形态的甚至隐喻象征的回响。“作”率先将电影理论带入高等学府,在合法的电影学术研究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作”还为即将出现的“新好莱坞”准备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27.马丁·斯科西斯

在他第一部重要影片《穷街陋巷》中,影片包含 了一些实验性和风格化的段落,特别是长度移动镜头和慢动作镜头,还有开创性的将流行音乐与影像紧密的剪辑在一起,使影片的动作给人们舞蹈式的韵律感。开始体现了斯科西斯独特视觉风格。影片还集中反映了在他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罪孽和救赎”。在《出租汽车司机》中以某种超现实的强度,对人类天性中最黑暗层面进行个人化的、迷恋式的处理。获得七项奥斯卡提名和嘎那金棕榈。关注电影媒介;为一大批经典影片的保存和纽约“独立电影”的支持;拍片方法介于商业电影和独立制作之间。 28.米特里

29.女性电影 30.类型批评 31.独立电影

定义包括两个方面,外在形式上,由好莱坞体系之外出资、拍摄和发行;内在精神实质上,体现与好莱坞道德和形式观念不同的独立精神,其精髓救体现在它的精神实质方面。 其主题和形式体系可以解构成五个不同的层面:⑴社会文化层面:独立电影与社会文化生活和观众紧密联系。⑵艺术创作层面:与其他艺术和媒介共享许多艺术手法,但以电影独有的方式体现出来。⑶叙事层面:始终强调自己的原创性,并呈现出潮流和时尚的循环。⑷电影化层面:具有自身独特的电影语言规范,而这些规范又在不断地被打破和创新。⑸电影内本文的层面:倾向于在电影的本文系统内寻求主旨和灵感,其“黑色”和“暴力”特征都可以在40年代的黑色电影和70年代的犯罪电影中找到明显的出处和依据。

美国“独立电影“起于一个世纪以前,经历了默片时代杰出的实验阶段;好莱坞鼎盛时期仍在其体制外坚持创作;50年代得到发展,开掘和创新方面有了提高;60年代引进了“艺术院线”实验,进而引发了越战时代的电影化革命;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现代“独立电影”场景逐渐形成,并创造了一个新的“独立电影”体系;90年代,“独”以其精神上的独创和财政上的获益,第一次展现出与好莱坞分庭抗礼的气势。

独立电影的主要目的不在赚钱,而是“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这就是独立电影的“独立精神”,也是区别好莱坞的本质所在。好莱坞电影代表了美国中产阶级传统、保守和狭隘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在主题内容、故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为中庸、古板和俗套。独立电影往往体现新颖独特的政治、社会和美学价值,且与政治倾向和少数族裔文化的表达具有紧密长期的关联。其独立精神体现在主题内容上的大胆突破和锐意创新。它们冒险进入色情、性向、暴力和异端思想的禁区,去探讨种族、性别和深层意识的处女地。 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独立电影表现出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特的视听效果。其影片观念独立产生于制作者头脑中,而且他的制作过程大多也由制作者独立完成。在90年代第一次赢得了好莱坞的刮目相看,并在真实的世界里展现了美学和经济双丰收的潜力,对整体电影制作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塔伦提诺的《低俗小说》,大卫·林奇的《心灵狂野》。第一部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独立电影是索登伯格的《性·谎言·录像带》。

第二篇:电子衡器名词解释汇总

秤(Scale) 利用作用于物体上的重力来测定该物体质量的计量仪器,装有电子装置的秤称为电子秤。 非自动秤

在称量过程中需要人员操作(例如向承载器加放或卸下载荷)取得称量结果的秤。 最大秤量(Max)

不计算添加皮重在内的最大称量能力。 最小秤量(Min)

当载荷小于该值时,称量结果可能产生过大的相对误差。 称量范围(Weighing range)

最大秤量与最小秤量之间的范围。 最大安全载荷

秤所能承受的保持其计量性能不发生永久性改变的最大静载荷。 实际分度值(d)

对模拟示值,指相邻两个刻度线对应值之差。 对数字示值,指相邻两个示值之差。 检定分度值(e)

用于对秤进行分级和检定进使用的,以质量为单位表示的值。 分度数(n)

最大秤量与检定分度值之商。n=Max/d 非线性:Non-linearity 称重传感器进程校准曲线偏离直线的偏差。 滞后误差:Hysteresis error 施加同一负荷时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差值。

其中一次是由最小静载荷开始的进程读数;另一次 是由最大称量开始的回程读数。 蠕变:Creep 在负荷不变,所有环境条件和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输出随时间的变化。 重复性误差:Repeatability error 在相同的负荷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多次试验所得

的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差值。本文摘自环球衡器网()

第三篇:《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6、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5、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3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7、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3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0、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4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4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4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4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4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49、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51、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5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6

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6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6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7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7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7

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76、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77、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8、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0、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8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82、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8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84、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85、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86、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88、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8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0、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

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第四篇:《新闻采访写作》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上遍

第一章

1.“身入”与“心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对采访来说,“身入”是重要的一步,“心入”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只有既“身入”了,又“心入”了,采访才能是“深入”的。

2.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3.新闻背景材料:事件新闻和非事件新闻的发生,新闻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有它产生的环境、条件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有些新闻事实,为了帮助读者、听众更好地理解,需要作些解释和说明。这些原因、条件和解释说明等,都属于新闻的有关背景材料。

4.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采访基点:也叫采访活动的联系点、立脚点。这是记者根据工作需要,选择若干相对稳定的联系点,经常保持联系,并用一定的时间,同那里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交上一批推心置腹的朋友。这样,记者就能了解那里的情况,能够摸准那里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采访基点就成了透视整个社会生活的“窗口”。 第二章

1.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这是因为他们外出完成一定的新闻采写任务,也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的。

2.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3.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4.机动记者:又称直属记者,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写。机动记者平时没有固定的采写任务,哪里需要哪里去,机动灵活,随时待命。

5.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专业记者的最大特点是“专”。他们在自己分工的那个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6.驻外记者:是新闻单位派往国外常驻采访的记者。我国的驻外记者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7.内参:新近发生的各种事实,即使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有些则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记者可以而且应该把采访到的这一类事实写成“内参”,提供给新闻单位内部或送交领导部门参考。 第三章

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2.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是引导记者进入采访的尚待证实和挖掘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表面性和有待证实的特点。)

3.顿悟性思维:就是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来的某种新念头、新认识、新思想。顿悟,也可以称为一种直觉、一种灵感。 4.新闻角度:新闻角度,也称报道角度。它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挖掘和表现新闻的着眼点或侧重点。是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主要是追求报道的新闻价值,好的新闻角度有利于突出新闻价值。 报道角度包括采访事实的角度、剖析事实的角度与表达事实的角度。

5.新闻政策: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也可以说,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包括新闻机构的工作原则和编辑方针。

6.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包括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这几个因素。 第四章

1.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2.采访的平时准备:也叫间接准备和广义准备。指的是不以某一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 3.采访计划:指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以及找什么人,提什么问题,阅读什么资料,还有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的方法等。

4.采访对象:即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 5.特写报道对象:一般是指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同时也包括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极其丰富的事物。 第五章

1.访问:作为一种采访活动方式,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从中弄清事实真相及其来龙去脉,进而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记者必须学会并善于访问,否则绝对当不好记者。

2.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一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经过座谈会是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有利于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

3.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行,有时也由个人出面举行。这是集体访问的一种。

4.激发式提问:与激将法相似,可通过反问、设问或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

5.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6.心理控制:访问这种交往过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随之做出的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里控制”;而且所谓“心理控制”,并不是说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应当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取得共鸣。

7.因事件访问:就某一事件而进行的访问,旨在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这类访问的重点是弄清新闻五要素。如事情已有结果,则要弄清新闻六要素。

8.因人物访问:对新闻人物、著名人士的访问,访问的重点是人,往往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的纪实性报道的访问。这类访问要善于抓住人物的人性、善于抓住事实的细节。 第六章

1.特殊方式的采访:指一点一点地、临时性的或分工比较稳定的采访有所不同的采访。当然,其中也都含有对访问和观察手段的运用。具体有巡回采访,易地采访、交叉采访、蹲点采访、隐性采访。

2.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3.巡回采访:也叫游动采访或旅行采访,是记者按照预定设计好的线路对沿途与采访主题有关的情况进行的采访。它具有开阔记者眼界、使报道样式活泼等优点,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题材的报道。

4.易地采访:指记者到本职工作范围以外的地区采访。

5.交叉采访:指记者证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同时交*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这种采访可以充分利用交通、通讯和资料等有利条件,防止漏发或迟发重大新闻,并可节省重复找人的时间。

6.蹲点采访:这是一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访时间较长的采访方式,蹲点采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新闻机构根据报道需要,派出记者到一个点里去,进行深入的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有分量的新闻。二是新闻机构派记者参加党政机关统一组织的蹲点工作组,边工作、边采访,点搞完,经验出来了,记者的报道也完成了。

7.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

8.同步观察:就是在事物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这样,事物所变动的一切,都在记者的视野之中。 9.概览:即“鸟橄法”,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大略的、鸟橄式的全面性观察,抓事物的全貌和轮廓,比较准确、完整。 10.观察的位置:指记者在现场观察的角度和观察采访对象的位置。

11.细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察法”,是对某一事物的某个局部或细节,作重点的、仔细的观察。在一次完整的现场观察中,要将概览和细察有机结合。 第七章

1.采访对象的有意注意:指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如排除外来的噪音与周围人的干扰,认真回忆思索,全神贯注叙述事实材料等。

2.采访艺术:是指要采访的思想内容及采访技巧的完美统一。

3.点面结合:这是记者采访的基本技法。它包括多种含义: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采访中的点面结合,就是说记者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遍事实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现象、本质及其意义。

4.“自己人效应”律:指当宣传者与受传者在“观点上一致”,“有某种意义上的一切相似性”时,就会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视为知己者,宣传效果也好。

5.采访的“透视”法:也叫抓本质,指要透过客观事物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认清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并实事求是地从中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

6.宣传政策:指善于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

7.报道角度:指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包括采访事实的角度、剖析事实的角度与表达事实的角度。

8.原始心理反应:采访对象和记者初次见面,或者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一般都会出现一种心理反应。这种最初的心理反应,称为原始心理反应。 下编--第一章:

1.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2.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通称“新闻五要素” 3.笔外功夫:主要指对客观事实的观察、认识和掌握;同时,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熟悉当前形势和社会动向;还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功底。

4.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5.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第二章

1.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新闻题材是能充分说明新闻主题的事实材料。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新闻主题的思考,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当前的形势、中心工作和实际情况,思考新闻主题的深化问题。二是比较几种主题思想考虑方案的优劣好差,确定最佳方案。

2.新闻选材: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新闻选材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极大,因为选材的过程,实质就是组成新闻从而报道新闻的过程,也就是由客观存在至社会传播的过程。

3.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其组成部分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4.新闻素材:指记者在采访和查阅有关材料时收集的可能对报道新闻事实有用的种种材料,包括人证材料、物证材料、口头材料、文字材料、图书材料、数字材料等等。

5.新闻典型: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6.主题角度:新闻常以某一着眼点、侧重点,突出反映事实的内涵。这着眼点、侧重点就是新闻主题的角度。 7.广义主题:也就是报道的中心意旨,如告诉受众一个动态信息,就要准确反映外部世界的变动情况,使他们能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期有效地调节受众的思维和行为。

8.狭义主题:通过事实的报道表现某一种思想观点的,称之为狭义主题。 第三章

1.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2.模糊语言:人们在日常的社会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因此,新闻语言也保留有“模糊”的成分,而不必都像科技语言那样非常精确。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于确切。

3.精确语言:指确凿无误,不夸张,不走样,更不造假;恰如其分,叙事、状物、写人得当,不可滥用褒贬之词;清楚明白,使人一目了然,可信无疑的语言。

4.文风:文风是指人们在写文章、说话时表现出来的风格和风尚,是文章或讲话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点的总和。

5.新闻文风:新闻文风是人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反映,是人们运用新闻报道手段表现的格调、情趣和作风。 6.文采:指文章华丽多彩。文采与语言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文采是修饰语言的,基本上是个修辞问题,但又涉及内容。 第四章

1.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用电发往外地称“电”,稿件发给当地的称“讯”。

2.一句话新闻:即用一句话表述的新闻(消息),它比简讯更“简”。

2.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3.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4.经济新闻:指以反映经济活动、经济生活为内容的消息报道。它还可以具体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财贸新闻、金融新闻、交通新闻等等。

5.社会新闻:指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初会风气的新闻(消息),旨在崇尚伦理道德并与社会上不良现象作斗争,报道内容包括日常新人新事、婚恋与家庭、社会秩序、风土人情及人口、市政、衣食住行。

6.人物新闻:以写人物为主的一种消息。集中反映人物的主要事迹及其晋祠风貌,或只报道人物某种行为、某个侧面;尤其是时效性较强,报道迅速及时。

7.特写式新闻:也称新闻素描、现场新闻或视觉新闻。它首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8.目击新闻: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9.解释性报道:或称为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这种消息与深度报道(通讯)有去区别,主要是报道简要、及时,不必讲求深广度,也不一定是重大题材。

10.背景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类似,突出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它主要揭示新闻事件的“背景”,即其历史、环境和因果关系,以及事件发生的主客观条件。

11.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12.平行式组接:强调时间系列的同一,表现同一时间里在不同地点发生的同类新闻事件或事实。

13.综合消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 3.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主题 4.报道面广,声势大的。

14.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类型: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特点: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述评结合,夹叙夹议;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15.一事一报: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16.答记者问: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接展示有关方面负责人或权威人士回答记者提问的内容的消息体裁。 17.工作述评:从典型的新闻事实出发,论述某项工作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记者的意见和建议。

18.思想述评:抓住有一定倾向性或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况,从实际材料中提出问题,加以分析,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提高认识。

19.硬新闻:一般指是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

20.软新闻:即重要性不如硬新闻,而趣味性浓厚的报道。

21.纯新闻:直截了当的事实报道,不加解释分析,不以文采和材料的有趣取胜的新闻。 22.主体新闻:是一篇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事实、内容。

23.“道”:包含客观之道和主观之道两重含义:客观之道,主要指客观世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主观之道,指特写阶级、集团的世界观以及路线、方针等。

24.“意”:一指记者通过采访、分析思索活动对客观世界中具体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它又包括“情”和“理”两个方面。

25.简讯:包括短讯、快讯简明新闻,它是有三言两语报道事实的一种体裁。特点就是简短。在表现形式上,简讯通常只叙述新闻事实的梗概,不必交代背景材料,几乎不表述新闻事件的具体经过;也可以没有导语,可以不分段。 第五章

1.消息结构:消息写作中表达内容和体现新闻主题的谋篇布局,即一条消息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它一般包含突出中心,确定表述次序,处理详略,划分层次段落,考虑呼应和过渡等等。

2.依事适笔:是消息的主体部分按逻辑顺序来写作,即根据事物的内存联系或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材料,顺着这个脉络下笔,不受时间顺序的约束。

2.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3.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和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事实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它适用二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小或者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情节或生动细节的新闻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

4.散文式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适当吸收散文写法。采用散文式结构,消息的开关可以先简笔描绘有关场面、情景、气氛、色彩,或即兴抒发见闻、感触;或引发调动读者的联想,激起读者的兴趣;或设置悬念等;然后,再有节奏地和盘托出新闻事实。

5.地理背景:指关于新闻事实发生地的地理环境特点等背景材料。

6.复合导语:有的消息段落很简短,其导语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复合导语。“复合导语”的第一自然段称为主导语,其后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

7.人物背景:指关于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职务和性格特点等背景材料。 8.社会背景:指关于时代政治背景、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

9.晒衣绳式导语:国外对新闻五要素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的贬称。这种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形式,内容繁杂,不易分清主次轻重,段落长,字数多,也容易纷乱。犹如把所有的衣服都晒在一条晒衣绳上,难免给人以沉重、杂乱之感。

10.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等。

11.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等。

12.叙述式导语:即在导语中直截了当地用事实说话,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鲜事实。 13.总结式导语:也称概括式导语,在导语中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14.评述式导语:也称评论式导语,指着重对新闻事实的分析或解释,进行评论的导语。

15.描写式导语:也称描述式导语,即导语中采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生动的事实或现场气氛、情景。

16.引用式导语:即导语中引述新闻人物富有特色、情趣的语言,或是引用成语、典故、故事、诗词、谚语、民谣,以及名人名言等,借以点明新闻主题或衬托新闻事实。

17.对比式导语:指进行今昔、正反、彼此等对比的导语。

18.设问式导语:指从事实中引出使人注目问题的导语,可以说,实际上就是设问修辞手段在导语写作中的运用。 19.新闻主体:又称为“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新闻事实主要在主体部分交代和展开。无论哪一篇消息都不能没有主体部分。

20.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新闻背景的分类: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21.历史背景:指关于事物发展、沿革变化,事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有关的史实、轶事等背景资料。 22.事物背景:指关于事物的性质、特征,彼此的联系、对比,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等背景材料。

23.知识背景:指关于专有名词、述语的解释,有关知识的介绍,以及引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材料、民谣、谚语等背景材料。

24.新闻结尾:是指为了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价值或扩大消息的信息容量,记者根据新闻内容,精心设计的消息的收结部分。它通常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相当多的消息可以是表述完新闻事实便戛然而止,而不必特意写结尾。 第六章

1.细节:就是事物的具体化、细腻化,细节也能体现情节。大的细节往往具有情节意义,小的情节、具体的情节又常常是细节性的。 2.访问记:这是通迅运用较早较多的一种表现形式。访问对象一般是人物,内容或记人物,或记人物介绍的事件。 3.巡礼:是一种观光记,参观记,也称“见闻”。对记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出的感想,一般采用鸟橄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或单位,具有现场感、动态感和亲切感的特点。

4.专访:有专一主题专门对象的访问记。

5.侧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或就某些片断展开描述,以回答受众某些方面关心 和感兴趣的问题。

6.主次:指对作品内容重要程度的认识及布局安排,在表现上常以详略区别。“展开”与否是决定主次的条件。 7.印象记事:也叫“描写记事”,篇幅不一定很长,但比较注重文学手法的运用以及与读者的交流,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可读性。

8.小故事:是为一般读者所喜闻乐见、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压缩了的小通讯,但更多的是线索单

一、情节精干和有故事性的新闻事实表现。

9.情节:新闻的情节,指的是新闻报道在展开中心事件过程中有头有尾、发展变化的事实;这类事实本身比较完整,能够比较充分地展示报道对象的面貌以及特征或个性。 第七章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报道为中心的一种通讯体裁。它以丰富的内涵,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尤其是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成长历程,展现人物精神风貌,从而起到震撼人心、鼓舞受众的积极作用。

2.事件通讯:重表现事件,主要报道具有一定意义的典型新闻事件,并通过事件的报道或提倡某一精神,或说明某个问题,或给人以某种思考或启迪。特征:它所反映的事件的新闻性和典型意义;报道新闻事件的详尽性;报道面比较广泛,写法也较灵活;在叙事中写人。

3.工作通讯:是一种直接反映和知道实际工作的通讯,既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推动工作。它还可以针对某些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倾向和现象进行实录或剖析,借以明辨是非,把握趋向,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特点:有很强的指导性;有相当的理论色彩。表现手法:体现新闻性;多用典型材料;多用典型材料;形式多样,运笔灵活。

4.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主要指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报道。写作特点及要求:着力反映变化;描述事物的特征;借景抒情、写出感受;富于知识情趣。 第八章

1.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2.人物特写:这是以新闻人物为对象的特写。要求精彩地刻画形象,将人物的行为和精神境界表现出来。 3.事件特写:是新闻事件的形象化报道,它抓取事件的关键性场面、典型的情节、富有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集中描绘,突出地加以再现。

4.场景特写: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在这里,特别注意动态描写,注意多用动词,多写动作,讲究视点的变化,多方落墨,有点有染。

5.旅游特写:捕捉旅途见闻中生动的、富有特色的片断加以再现,这种特写有时与场景特写很难区分。

6.报告文学:新闻领域里的报告文学,指用于报道新近事实的新闻和文学相结合的边缘文体。它在写作上讲究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色,既要取材完全真实而有意义,又要善于用文学手段表现事实,使事实的报道富有艺术的魅力。

7.采访札记:记者将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其题材范围较小,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主要作用有:阐明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匡正视听、明辨事非和提醒注意等。

8.工作研究:作为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具有探索性的特点,主要探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行为。

9.调查报道:作为调查研究成果形诸文字的书面报道,也是一种新闻边缘文体。它与工作总结、工作通讯相近,不同的是其分析更深刻、理论性更强。它具有信息性、动态性、全面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10.来信:包括读者来信和记者来信,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一种报道形式。

第五篇:汇总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学心理与设计

1.教育心理学:研究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个体经验的获得和累积或心理结构的构建适应环境的过程。 3.智慧技能:指学生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4.认知表征:学习者通过知觉而将外部事物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 5.观察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无须直接强化所进行的学习。

6.知识:主体(学习者)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的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的即为人类的知识。 7.概念:用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特性。

8.认知技能:人们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也可以称认知操作方式。

9.学习策略:有助于获得、储存和利用信息加工的步骤。

10.注意策略: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

11.精加工策略:在知识学习中,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 12.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当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情境而没有现成方法可以利用时,指向于将已知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

13.创造性: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个性特征或倾向;同时创造性既表现为能产生独特非凡的产品,又体现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创造倾向或过程。 14.态度: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

1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一系列道德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人格(个性)倾向和与之适应的行为方式趋向。 16.认知结构: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由外在知识内容转化而来的。 17.正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18.学习动机:推动、引导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过程或动力。

19.亲和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20.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内部动力。

21.归因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学生掌握归因技能,有意识地进行归因,逐渐改变不良的归因模式,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2.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对象特点,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策略和技术进行的设计,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3.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学习成绩)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24.角色概念: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反映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

25.教学效能感: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6.教学的表达能力:教师把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情感,通过言语和表情动作向外表现的能力。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

27.师爱: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德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28.知识理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下一篇:物流运输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