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大讨论论文

2022-05-17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大学习大讨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基于网络和其他信息科技的网络辅助外语学习因其重要的工具和辅助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然而,其对学习者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同样存在。文章从交互性、时间、学生身心健康、交际和竞争性多角度研究了大学英语网络学习模式的代价性,提出并探讨了减少其学习代价的相关策略。

第一篇:大学习大讨论论文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谱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党的十七大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活动内容和方法步骤,要求全省法院深入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在解决问题、司法为民、构建和谐社会上下功夫见成效。笔者认为,解决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司法为民就是要一切为民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只有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需要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让人民群众从法院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推进“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好、讨论好、贯彻好、落实好,我院在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热烈讨论,确保活动开展不走过场,不流形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效,注重成果转化,用以指导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确保通过所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在司法为民上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切为了群众,打造安民环境

安民心、顺民情,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出发点。针对当前社会转型现状,应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采取有效硬性措施,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在平安建设中,以“大学习、大讨论”为载体,应严格落实“严、关、教、调、快、抓”六字方针,即惩治犯罪分子,突出“严”字,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始终将打击的锋芒对准那些带有黑社会性质、严重危害安全、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而当前刑事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刑事犯罪;提高审判质量,把好“关”字,要有重点地把好“立案关、阅卷关、证据关、责任关、权利关、素质关”6个关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落实“教”字,构建一套公正、客观、符合实际的科学教育及裁判体系,公正裁判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注重“调”字,要有效采取“一个保障、两个借助、三个把握、四个到位”的运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要体现“快”字,积极推行繁简分流、全面加强流程管理、重点提高公开开庭率;参与综合治理,要讲究一个“抓”字,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可能诱发的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心里装着群众,拓宽便民渠道

人民法院要通过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组织,高质量要求,从热情服务、文明办案入手,彻底摒弃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群众深恶痛绝的办事作风,大力提倡微笑服务。

人民法院要发挥立案窗口作用,建立便民立案机制,要实行起诉、立案、咨询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确保一般案件即时审查,复杂案件当日审查。要进一步完善立案、缴费一站式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件的法院要调整立案庭、收费室的位置,让当事人减少不必的劳作和奔波,要设置阅览查询处和休息区,让群众享受文明、便利的服务。要建立便民导诉机制,设立导诉专栏,制定导诉措施,公布工作流程和制度,提醒当事人诉讼注意事项,更为便利地让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要建立院长、庭长值班制度,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指导,即时办理紧急事项,坚持有问必答、有诉必理、来信必复,即时办理和协调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要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不断地通过“假日法庭”、“午间法庭”和“下乡巡回法庭”等制度的落实和对涉及老、弱、病、残当事人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等措施,让当事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于疑难信访案件,要实行“专家会诊”制度,对在来信、来访及在审判、执行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要、疑难问题,由人民法院出面,邀请高校的法学教授和相关部门专家一起进行逐项分析,提出处理意见,跟踪办理情况,并结合案件实际,倡导人文关怀,防止矛盾激化。

凡事想着群众,推进护民力度

护民权、解民忧,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司法为民最终的价值取向,也是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主旨。

各级法院要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施行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要从立案、审理、执行三个环节入手,不断拓宽司法救助渠道,确保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在司法救助措施实施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可适当扩大司法救助范围。对司法救助对象,救助条件,要建立醒目标牌,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人民法院应公开向社会作出承诺:凡属于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只要符合减、免、缓交诉讼费条件的,一律依法予以批准。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人民群众才能满意。对无钱委托的当事人,要在争取法律援助的前提下,对司法救助的案件要切实做到统一立案、统一审理、统一执行;优先受理、优先采取保全措施、优先实施救助(诉讼费、财产保全费、执行费全免)、优先执行;法院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要关注到位、审理程序到位、个案监督到位、强制执行措施到位、执行后财物交付到位。对身患疾病,行走不便或交通不便的特困当事人还要实行就地开庭、就地审理、就地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诉累。

工作依靠群众,改变亲民角度

司法为民,根本上是要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人民法院开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个别法官干警在司法过程中人为存在冷、横、硬、推诿、扯皮问题。

人民法院要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成果转化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对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以重点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主,还要进一步开展好“作风强化年、质量提升年”活动,要通过各种活动,拉近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要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工作,就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实践证明,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是法院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坚强后盾。同时,要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使干警进一步增强自觉为民服务、热情为民服务的意识。法院的各级领导要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经常深入办案一线,及时了解审判工作情况,听取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对群众在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答复工作,能现场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做到不拖不瞒,定期予以答复。将服务态度、办事纪律、工作效率等方面内容做出公开承诺。要在廉政建设上,强化监督;在思想作风建设上,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制度建设上,要坚持以制度管人原则。

此外,能否开展好“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人民法院还要大胆地走出“衙门”,向社会“问诊”,让百姓“把脉”。要启动下乡征求、上门征求、会议征求、电话征求、邮政征求、信件征求、传真征求、短信征求等程序,广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做到百分之百登记,百分之百落实,百分之百整改,百分之百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人民法院新形象,才能提升人民法院的公信度,“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作者系郸城县人民法院院长)

作者:温新征

第二篇:网络环境大学英语学习模式的代价讨论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基于网络和其他信息科技的网络辅助外语学习因其重要的工具和辅助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然而,其对学习者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同样存在。文章从交互性、时间、学生身心健康、交际和竞争性多角度研究了大学英语网络学习模式的代价性,提出并探讨了减少其学习代价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网络环境的语言学习;学习代价

0 引言

随着高校不断大规模的扩招,大学英语往往是两个以上的班级合班上课,一间教室上课的学生多达百号人已是不得已的现象。一个英语教师教授一百来号学生的大班,要保证其教学效果着实让人挠头。于是,教学管理部门和英语教师绞尽脑汁,设法弥补大班上课带来的不足。首先,在课堂中大量使用包括扩音、电脑和投影仪在内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音箱能听见老师,通过投影大屏幕看见PPT和其他的教学内容。其次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光盘和网络学习平台将课堂学习进一步延伸。另外,一个大学英语老师至少要教授两个大班以上的几百号学生,处理如此大量的学生作业成为一个实际问题。大部分老师都任劳任怨地全批全改,结果是部分老师疲惫不堪甚至积劳成疾。解决批改作业的问题,技术使得作业的网络提交和批改有可能变成现实。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听说读写的作业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电子邮件等形式提交并被网络作业的智能化手段自动批改。现代信息技术的口语语音比对技术和应对听力与阅读或其他选择填空题目的自动评改技术已经日渐成熟,甚至英语作文自动评分系统也逐渐地应用于英语考试和教学中。

综上所述,一个以网络为主的现代通信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强大的功能,甚至能取代教师的部分工作。网络环境语言学习(Internet-bas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为IBLL,也有学者称为网络辅助语言学习(WALL,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1]。该课题在国际范围的研究如火如荼,从公开的研究可看出肯定态度占主导地位。然而凡事都有其有利和不利的方面,IBLL也不例外。本文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当代大学英语网络学习模式负面性之一的学习代价进行探讨。

1 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从语言习得到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复杂心理和生理过程,外语学习亦是如此。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学习一般发生在真实自然环境中。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语言学习不仅可以发生在传统课堂等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以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电脑辅助语言学习(CALL,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指语言学习中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习手段。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CALL在语言教学中得到全方位的应用,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得以大量运用[2]。CALL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强大的交互特性、非线性的网状结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启发性作用,是英语教与学的利器[3]。电脑多媒体与网络功能技术运用于语言学习具有信息量大、生动有趣、知识较新、资源丰富和学习个性化等特点,有利于营造出多元化、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对此的研究与实践,在推动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中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IBLL是在CAL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的研究有网络辅助语言学习(WALL)、语言在线学习(LLO, Language Learning Online)[4]和人工智能带电脑辅助语言学习(ICALL,Intelligent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5]。以上三个术语形式不同,但研究内容是一致的。因具备全球资源共享和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网络语言学习超越了电脑单机或局域联网的局限性,因资源集约化,电脑、网络甚至手机等的学习工具费用日渐低廉化,这种学习模式相对传统课堂从表面看似乎降低了学习费用成本,是深受广大师生热捧的外语学习方式。面对其如此强大的功能,它强加于学习者的代价被忽视就不足为奇。

2 IBLL之大学英语学习代价

2.1 交互性代价

IBLL的交互环境,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电脑与网络之间从事学习活动的网络虚拟空间。由于学习者发生在网络环境的交往是数字符号的无实体亲身参与的匿名交往,缺乏非言语语言符号的参与,所以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质量低下在所难免。同时,通常情况下,“网络交往没有未来,这种交往的不确定性导致学习者网络交往的信任危机”[6]。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人孤立的而是交互的行为[7]。外语学习应该具备真实的交互性,体现为师生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思想、情感或观点的综合交换,这种交换对参与者的作用是交互的[8]。这种交互不仅产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且也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9]。

1)学生之间的交互缺失。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学生在线学习与练习、问题讨论、发帖与回帖的交互平台。学习网站提供了与课文教学有关的学习材料,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极为丰富的资源。学习者可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在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及时地与老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学习者往往是以匿名和数字化的符号出现,其真实身份难以界定,缺乏交互的真实性。同时,学生经常在网络上聊闲天或发布一些与学习话题无关的帖子或留言,于是交互学习的意义便缺失,或称无效交互。再者,学生并非集体同时在线学习,这就容易导致交互的土壤部分流失,甚至导致交互行为不发生。

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缺失 。教师可以通过发帖与回帖,进入论坛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性还可以体现为学生提交作业,教师批阅作业、给出评语和分数的互动。然而这种交互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对于教师的文章与评论、帖子或回帖以及作业的评价,学员不认真阅读或者只点击而不阅读,这就失去了交互的本质意义;其次,学生与教师经常不能同时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语音或文本的交流,缺乏交互的即时性。

3)学生与网络之间的交互缺失。IBLL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不同,更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动机性和自律性。通过对网页上的学习资源的主动学习并完成练习,学生一般都能与网络学习平台和其他网络资源取得良好交互,同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然而因为学习动机不强,主动性不够,自律性不够,部分学生不能够坚持主动学习。为了赚取在线学习学分,甚至有人登陆了学习平台后,不进行学习而是做其他事情。这种交互是低级和无效的,显然不能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其次,部分学生由于经济原因无法购买电脑设备或因为电脑网络操作不熟练,都可能使得交互难以发生或根本不发生。此外还存在与网络的过度交互的问题。利用因特网极其丰富的资源,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搜索到作业答案,于是产生作业抄袭的欺诈现象。网络的过度交互还体现为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性,沉迷于网络之中不能自拔。

2.2 时间代价

无论是早期的CALL还是现在的IBLL,它们的宗旨都是要提高教学效率和降低教学成本。然而,在缺乏教师现场监管和指导的网络语言学习中,学生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远比传统课堂学习要多。学生时间支出主要体现为要自己组织学习,要搜索资料,要通过电脑和网络找他人协商咨询等等。学习时间成本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网速问题。首先,网络环境下,娱乐、游戏等令人驻足流连的地方多不胜数,就是与任务相关的资源信息也是海量,所以期间受干扰的机会远大于传统课堂。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就容易受网络随意链接的引诱,从而导致学习时间的浪费。其次,网速的快慢也直接关系到学习的进度。一些学校的服务器带宽不足或负载过大、给学生宿舍分配的流量过小或者学生电脑硬件本身的问题等都可能导致网速偏慢。网速过慢,长时间打不开一个网页,这就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综上所述,IBLL非常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成本代价,而这是与它的初衷相违背的。

2.3 学生身心健康的代价

人们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自身服务,但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甚至于成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危害社会、反制人类。这种现象在学术界被称为技术异化[10]。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造的,技术有着其最终的异化阶段[11]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过程是电脑的应用过程,电脑的过度使用必然危害身体健康。其次由于电脑和网络的资源性、虚拟性、交互性,学习者极易对电脑和网络产生心理上依赖性甚至成瘾性。因此网络学习同样存在着技术危害学习者的技术异化现象。学生身心发育受到影响和伤害是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的技术异化之体现。

1)身体代价。大量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通过电脑学习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身体的负面影响,如视力下降、身体酸痛、脱发、头晕、头痛、疲劳、食欲下降、失眠、恶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和生命发育等功能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2)心理代价。网络成瘾性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问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也离不开电脑和因特网,故成瘾性讨论已成不可避免的话题。网络成瘾性对于在校大学生有着非常不良的后果。从心理上看,主要体现为: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认知能力狭隘和扭曲、拒绝真实世界及丧失人际关系等。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陶然主任将网络成瘾归纳为:对网络有强烈的渴求,上网占据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常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怒等症状;上网时间不断延长;难以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对真实世界兴趣明显减少;用上网来回避现实或缓解不良的感受和情绪等[12]。

除可能造成成瘾性外,学生还可能遭遇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侵害。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虚假信息、色情网页、恐怖暴力游戏和其他大量的不良信息。同时,黑客攻击、病毒滋扰也使得网络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网络的个体虚拟化和数字化,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网络进行欺诈和行骗,给网络学习者造成财产、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的损失。如此势必给学生带来心理和精神的负面影响,进而产生和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代价。

2.4 交际缺失

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13]由此可见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口语、书面语和非言语语言是交际的基本工具,少了它们交际便无法进行。在IBLL中,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电脑和网络得以实施,与其说是用包括口语、书写语的语言交流还不如说是用鼠标和键盘在交流。在网络环境中,口语、书写语被键盘和鼠标替代和边缘化。

就口语而言: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进入一个读图时代,虽然大学英语网络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音频资源,但是学生更愿意欣赏视频或图片,他们往往不愿意跟读课文,更不用说利用交流平台和别的学生进行口语语音交流了。学生之间有交流更倾向于一个鼠标和键盘对另一个鼠标和键盘。

就书写而言:有鼠标和键盘代劳,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写字的必要。英语打字比手写轻松许多,电脑拼写软件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英文打字对单词的记忆要求已经不像书写那么严格。另外,学生在网上提交的作业不是手写纸张而是数字化的电子文本。

就非言语符号而言:作为非言语语言的身势语在交际中占了一定比重,也起着交际协助的作用。网络大学英语学习无法顾及非言语语言,完全忽视了它的交际地位。

所以网络环境中的大学英语学习是一种缺失和弱化口语和书写语以及牺牲非言语语言的语言学习,其培养出来的语言交际是有缺失的交际。

2.5 竞争缺失

竞争性学习是一种适合大学生争强好胜、满足成就心理的学习形式,符合教育心理学、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对于英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14]。传统英语课堂中,相互竞争,例如:课堂发言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和小组与小组的竞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心理动力之一。然而,IBLL下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并非实体亲身参与学习,而是通过鼠标、键盘和虚拟的互联网参与学习。再则,参与的学生个体之间的互相分离直接导致了竞争对象的缺失,于是竞争难以发生。由于技术和管理原因,网络学习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更谈不上发生小组之间的竞争。综上所述,网络学习竞争的发生几率很小。

3 IBLL下CET代价的策略讨论

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学习的发展经历了从新生事物到耳熟能详的过程。其优点首先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辅助性和延伸性,其次在于学习场所和时间的无限制性。只有发扬其优点、控制其代价、使其工具化,才能更大程度地为英语学习服务。

要控制其代价性,首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必要的监控,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具备较高级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才能在网络环境中主动和有针对性地学习,才可能降低学习时间的代价,或使代价最小化。

其次,要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管理和自律能力。前者指的是学生能够对所学材料识别、加工和理解,并能对学习过程积极管理、监控、调节和反思;后者指的是学生能够在网络学习中加强学习过程中时间和内容的自我管理,对无用信息、暴力黄色信息或其他不良信息自律和抵制等。所以,欲要提高学习效率和促使身心健康代价最小化,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非常必要。

再次,需要加强课堂与网络学习的联系。在课堂中,老师可用发言、小测试和讨论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网络学习成果,并将检查结果录入形成性评估。同时,老师应让学生定期提交口头或书面的学习和反思报告。进行必要的对学生网络学习的检查和反馈有利于提高学习竞争意识。

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音频和视频的运用,为学生、老师能够在可闻可视的网络环境中交流,即为加强其交互性提供技术保障。

最后,老师必须加强网络学习的在线监控。学生在网络学习的时候,应该有教师在线指导和监控。目前,一些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是否参与学习和参与量多少的检查手段仅仅是利用系统对学生在线的时间进行简单地统计。学生登录了学习平台之后,他是否在学习或是看电影、打游戏或从事其他网络行为,教师无从得知。值班教师在线监控,不仅可以尽量杜绝学生的不诚实,也可进行必要的指导。要做到这点,设定一个以校或以班为单位的共同在线学习时间是必要的。

4 结束语

先进通讯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的革新和发展。网络和其他科学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得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在肯定其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双刃性和代价性。应该在发挥其优点的同时,尽量克服其不足之处。必须通过人为和技术手段,加强管理、监控和指导。只有发挥其工具性的先进性、确保学习的效度和信度、确保其代价最小化,才能使IBLL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Clinch B J.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R]//In B. Collis & R. Oliver (Eds.),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esapeake,VA:AACE,1999:1334-1335.

[2]孟凡胜.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角色定位及应用策略 [J].外语电化教学,2005,(4):32-35.

[3]谷志忠.现代CALL研究与语言教学的思考——兼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研究: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9,(1):90-96.

[4]Felix U.Language Learning online:towards best practice[M].Netherlands:Swets & Zeitlinger BV,Lisse,2003:7.

[5]Dodigovic M.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asing Error Awareness[M].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5:8.

[6]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87.

[7]谢贤春.基于网络外语教师发展的多模性和交互性讨论——以2009广东高中英语教师职务培训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5):11-14.

[8]Brown H 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1591.

[9]Richards J C,Platt J,Platt H.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Singapore: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 Ltd.1992:2301.

[10]梁丽.试析技术异化的劳动异化根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25.

[11]Axelos K.Alienation,Praxis and Techne in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M].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6:8.

[12]陶然.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10):1188-1191.

[13]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14]肖著华.竞争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4,(2):119-122.

作者:谢贤春 简丽英

第三篇: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大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分为“小讨论”和“大讨论”两种形式,并阐述了这两种讨论模式具体实施的过程。同时,还提出了大学数学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应该注意:选择适合讨论的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编排讨论的内容,设计好讨论时间,讨论过程重视引导,教师要及时汇总并给予评价。

关键词:大学数学;讨论式;教学模式

目前,关于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的研究在中小学中已有不少,但是,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关于讨论式教学的研究还很少,大学数学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有不少大学生反映不适应大学数学的学习,因为大学数学课一般是两节课连上的,两节课下来,老师一直在讲,内容多又很抽象,以至于有不少同学跟不上大学数学教师上课的进度,长期下去,就出现大量学生上课不听讲,考试挂科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充分吸收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大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讨论式教学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

一、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分类

1.大学数学课程“小讨论”教学模式。大学数学课程“小讨论”教学模式,指的是大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寻找一两个适合学生讨论,并且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的数学问题,由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2.大学数学课程“大讨论”教学模式。大学数学课程“大讨论”教学模式,指的是大学数学教师先将要讨论的内容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外分组讨论,准备充分以后再由学生在课堂中完成。

二、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小讨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大学数学课程“小讨论”教学模式一般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不需要学生提前准备,所花时间较短,一般在10分钟以内完成。大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提前设计好所要讨论的内容,哪些由大学数学教师来做,哪些应该由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下面,就以平面方程的确定为例,看一看“小讨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大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应预先设计好讲解这一内容的过程,可以在课堂上先由教师画出空间一平面的图形,并给出一点和平面的法向量,向同学们介绍法向量的定义,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已知空间平面上一点和它的法向量,如何确定平面方程。那么,同学们就会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互相之间可以展开讨论,讨论大概进行5分钟,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停下来,让一位同学说一说讨论的结果。如果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教师应马上给予表扬;如果这位同学说得还不够清晰或者思路不够明朗,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指出:可以在平面上先取异于已知点M0的任意一点M,连接这两点构造向量,由于此向量在平面上,所以,法向量与此向量垂直,两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马上就得出了平面的方程A(x-x0)+B(y-y0)+C(z-z0)=0,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将问题结果分析出来,教师也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如果没有人主动回答,教师可能会随机抽取一位同学回答,而这位同学有可能在教师指引以后还是一点儿思路都没有,不知道怎么回答教师的提问,那么,教师应该以温和的态度对待该学生,说一些诸如:“好的,没关系”、“坐下来再思考一下”等等话,让这位同学不要有心理压力,也不要觉得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而没了面子,在听完教师的讲解以后能够对问题有一个了解也是很不错的。

2.“大讨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大学数学课程“大讨论”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提前准备,所花时间较长,准备时间至少要一周,有可能更长的时间。大学数学教师设计好所要讨论的内容,并将讨论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给各小组,由各小组同学先课后讨论,最后由大学数学教师选好讨论时间,让同学们阐述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下面,就以笔者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来看一看“大讨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本人教学实践的内容是“空间直线及其方程”一节。首先,对讨论的内容进行组织和编排。对于“空间直线及其方程”一节我先将内容分成十个部分:(1)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2)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点向式方程);(3)空间直线的参数方程;(4)一般方程→对称式方程(点向式方程)→参数方程;(5)两直线的夹角;(6)直线与平面的夹角;(7)例题(综合运用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对称式方程及其相互转化等知识);(8)例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交点的计算方法);(9)例题(综合运用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参数方程等知识);(10)例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然后,将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写出详细的教案,在教案中体现基本内容和对内容的理解以及相关步骤,并画好图形。比如第一部分——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在写好方程的形式以后,画出图形并写出了对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的理解——空间直线可以看作是两平面的交线,空间中通过一直线的平面有无限个,只要从无限个平面中任取2个,联立方程组,即得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再比如第四部分,将步骤归纳好,一般方程转化为对称式方程(点向式方程),第一步:在直线上取一点M0,第二步: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两平面法向量的叉积),即可写出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点向式方程)。接下来,将写好的教案(讨论内容)交给各讨论小组的组长,由组长安排小组讨论时间,让同学们在课外分组讨论。最后,安排课堂汇总时间。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同学们阐述所讨论的数学知识,为同学们“上课”,在每小组代表讲完之后,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归纳和补充,这样,同学们就能及时对概念和数学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纠正以便更好地理解。就这样,从教师准备到学生准备,再到学生课堂描述所花的时间经历了一周多,总体来讲,效果很不错,同学们在课前花了不少心思,课堂上的表现也都不错,课堂气氛很好,同学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平时要高一些,通过询问了解到,这种“大讨论”教学模式很好,既提高了同学们主动学习大学数学的兴趣,又锻炼了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语言能力和胆量。

三、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精心预设,才能有效生成。(1)选择适合讨论的教学内容。大学数学课程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讨论,课堂中的讨论是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服务的。“小讨论”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出现得可能会多一些,数学教师可以在概念的阐述、例题和习题的讲解中设置“小讨论”环节。但是,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一堂课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讨论、都能讨论,大部分内容还是应该通过数学教师讲授传授给学生,那么,什么内容比较适合学生讨论呢?我认为,一堂课在概念的阐述之前可以让同学们先讨论,对将要学习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教师讲解以后,同学们也会看到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深浅,从而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在例题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典型例题,先由学生讨论思路,再由教师讲解,这样,同学们在教师讲解以后也会看到自己对题目判断的正确度,这样,相比完全由教师讲授做题的整个过程效果一定会好一些。“大讨论”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一个学期大概两三次,所选择的内容不像“小讨论”模式那么广,数学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讨论的内容比较丰富,适合分成多个部分;第二,所讨论的内容难度适中,易于学生讨论;第三,所讨论的内容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和发散性。(2)教师精心组织、编排讨论的内容,大学数学教师在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以后,就是要将讨论的内容进行组织和编排。不论是“小讨论”模式还是“大讨论”模式,教师都应该预先设计、编排讨论的内容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并不是说让同学们坐到一起讨论就是讨论式教学模式,而且,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与中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又存在很大的差别,大学数学课程讨论式教学关键是要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把握问题解决的方向,提高大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讨论的过程不会太热闹,在看似平静的教学过程中,蕴藏着活跃、连续的思维,教室里所有的同学都在考虑同一个问题,思维的火花也就在讨论中产生了。而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大学数学教师课前精心组织、编排教学内容的结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讨论的效果就很难与想象的效果相符,最后就会导致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结果。(3)设计好讨论时间,大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讨论的时间。“小讨论”所需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而10分钟的时间也应该设计安排好,教师提问大概需要几分钟,学生讨论需要几分钟,学生阐述讨论结果需要几分钟。“大讨论”是由学生在课前分小组讨论好,然后在课堂中由各小组选派代表,根据课程内容按顺序阐述知识点,那么,各小组所需要的时间,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所讲内容的多少预先安排好,教师在每小组学生讲完之后的点评时间也应该有一个大概的预设。这样,将学生讨论的时间和教师点评的时间都事先做一个安排,并且将预设的时间在讨论课之前告诉学生,让学生课前准备,相信在细致的安排下,“大讨论”就会在数学教师的预计下顺利地进行并能按时完成。

2.讨论过程重视引导。学生的讨论有些很好,有些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有一些不知怎样进行讨论。那么,大学数学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引导,及时启发、点拨。对于阐述得很好的同学,大学数学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对于阐述中存在问题的同学,大学数学教师应该委婉地指出问题并引导其得出正确思路;对于一点儿思路都没有的同学,大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其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并鼓励继续思考。

3.教师要及时汇总并给予评价。大学数学教师在学生讨论完并回答之后,应该对所阐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不正确,有些同学理解是正确的,但是阐述不清楚,倘若大学数学教师不汇总,就有可能导致其他同学对问题的模糊认识或者错误认识。所以,在同学们阐述完之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和汇总,让同学看到概念和例题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比较自己的思考和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自己思考的正确性。不过,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多用启发、肯定、鼓励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封涛,蔡斌畏.数学讨论型课堂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1,(3):40-41.

[2]李翠莲.对几节数学讨论课的反思[J].福建教育,2011,(7):110-11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10]95,[2011]315)

作者简介:黄燕平(1981-),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从事大学数学教学和研究。

作者:黄燕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语堂翻译论文范文下一篇:青春万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