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2022-12-30

1 校企合作与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如何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 是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 解决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与模式问题, 职业教育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 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目前绝大多数的职业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企业进行了合作, 校企合作从理念上不容置疑, 但在实践上却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但是由于学校所处的环境、专业的设置、双方合作的主动性、有效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学校校企合作的内容、层次、形式、途径及程度等方面也必然有其特殊性, 合作形式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在校企之间虽然签订合作办学的协议, 而真正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学校比较少, 况且协议的内容多为松散式的合作意愿, 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模式, 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职业学校受办学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无法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学校没有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 让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机会更少, 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也很少, 很难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3 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某校于2008年9月开始招收数字媒体专业学生, 第一次招了100人, 共计2个教学班级, 其中与一家影视公司合作开设了广播影视专业1个班, 与一家动画公司合作开设了建筑巡游动画1个班, 如今这两个班的同学都已经毕业, 随后每年招收250人, 经过与这两家企业四年的校企合作, 收获了很多, 但也发现了以下不足之处。

3.1 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 虽然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开展, 但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另外学校、企业在管理上存在脱节, 相互约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3.2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

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而言, 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中, 校方是处于被动的一方, 因为学校有求于企业, 因此学校需要主动去联系企业, 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企业的本质是追逐利润, 在“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利润”这一标准下决定是否与学校合作, 如果与校方的合作无法为其实现“赢利”的根本目标时, 校企合作无疑就会面对“校方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此外企业考虑成本原因, 派到学校的任课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措施

4.1 创新思维, 积极拓展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要大力突破目前职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时思路不够开阔的局面, 不要仅把开展校企合作作为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 在考虑专业对口的同时, 要注重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在人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职业学校在寻求校企合作机会时, 一方面应着力与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合作, 这类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比较正规, 接纳学生实习、就业的能力较强, 而且可以通过大企业这样一个平台, 进一步辐射整个行业企业。同时, 大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较强, 与这类企业进行合作, 就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广布的经营网络输出人才, 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相对长期化。另一方面, 在寻求与大企业合作的同时, 不能将合作的对象局限于个别企业, 而是要立足行业, 通过与相关行业的协会组织或领导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借助其在行业中的影响, 迅速拓展与具体企业的合作关系。

4.2 校企合作促使培养学生由原来的以学校为主, 变为学校、企业共同参与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 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点, 就是仍然采取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最主要的弊端是不易调动企业主动合作的积极性, 过分追求形式, 偏离校企合作的本质目的。切实开展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 既是国际职教发展的成功经验, 也是破解职业教育弊端的一剂良方。其核心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车间合一的项目式教学、模块化实训等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其内涵的核心是产教结合, 工学交替, 校企联动, 合作共赢。

4.3 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并在其指导下制定专业教学方案

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委员均来源于本专业涉及到的行业领军人物、高技能专家。制订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 定期对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重组整合, 使委员人选高起点、高层次、多领域, 定期召开会议, 提供、反映行业与企业的发展信息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 为本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学生培养提供基本依据;同时, 从行业、企业的角度为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作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此外, 在本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实施中给予具体的指导, 如做专题讲座、提出实训题目、提供实习和学生就业的机会等。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本专业定位更准确, 培养目标更明确, 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市场, 更符合人才需求的实际。走访行业, 依托专委会制定本专业调研报告、能力标准、教学方案。

4.4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必备前提, 按照“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 计划通过建设, 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爱岗敬业的高水平“双师素质”结构的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1) 培养了“专业带头人”和市级教学名师。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色的要求, 从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中培养专业带头人、市级教学名师等。

2) 培养“双师”型“教学科研骨干”。力求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 并且在本专业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组建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做好兼职教师的选聘和培养工作。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指导教师的认定、聘任和管理工作。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和考核办法, 对兼职教师进行定期量化考核, 加强管理和监督。

4.5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的顶岗实习必须有一批口碑好, 和学校保持长期合作的企业。因此专业需要不断开拓, 引进企业的设备参与实训室建设, 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满足毕业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

4.6 建立工学结合评价机制

制定评价机制, 要求学生完成至少一套完整的岗位训练项目并达到考核要求。学生接受企业、学校双重制度的管理, 感受企业文化, 学习行业标准, 培养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系统管理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完成, 学校为主导单位, 组织整个实习活动, 配备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管理, 要求学生具有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学校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 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能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提供保证。校企合作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 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同时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时, 更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 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 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摘要:数字媒体是近年来发展的新领域, 已成为国民经济新型支柱产业的核心, 市场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旺盛。本文以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中职学校为研究对象, 结合重庆市龙职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 夏英.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9) .

[2] 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7 (23) .

[3] 肖放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4) .

[4] 赵浩兴.校企联合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师大学报, 2001 (4) .

[5] 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6] 杨成.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7] 韩爱群.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8] 邹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群众合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下一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