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2022-05-0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新课程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时代在变革,社会在进步。日新月异的变化影响着每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了。教学方式要转变,这是师生共同的心声。近期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张校长提出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分别是预习反馈、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检测、评价小结。

新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篇1: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师教学的再创造

【摘要】再创造是新课标对高中物理老师新提出的要求,是各位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动力。但是,数据显示,物理老师的教学再创造现状却不容乐观。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以老师,教案和书本为本位,然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和开发学生为本。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本文将从中学物理新课标的概念、方略和原则几个方面出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再创造。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程 教学再创造 角色转换

一、再创造的概念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科书作为范本,只能单方面传递信息,并不具有交互作用。所以教师要把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理念融入教学内容,进而转化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本人认为物理教学再创造就是教师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对各种版本教材的资源整合和建构,根据教师自身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和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风格等因素,从而创造性地设计教案,最终实现课程新目标。

二、教学再创造的原则

(一)课标导航

课程的标准是教学依据。不同教学内容与相应的“内容标准”相对应。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准。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首先要用课标导航,感悟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相对应的“内容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二)各版本教材优势互补

教材是对《课标 》的再创造。教材是实施教学,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比《课标》更加生动具体,更有利于教学和课程目标的完整实现。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视角切入和内容选择。因此,教师在教学再创造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吸收各种版本教材的亮点,扬长避短,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三)教案设计的创造性

新课程中物理教学要促进学生和教师双向发展,老师的教学再创造主要体现于教学设计。因此,教师教学再创造应当遵循教学设计方面的创造性原则。

(四)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学习是一个可以引起学习主体身心变化的过程,是学生改造自身和构建知识的能动过程。物理教学也应当强调学生自身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使其通过自主地学习和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自身能力。因此,教学再创造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教师作为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转变成教与学平等的状态。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的有效参与者,师生人格平等,使师生关系趋之和谐。

课堂上面,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都应该相应的发生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要善于激发和捕捉学生学习的灵感和思维上的火花,协助学生反思和检视自我,挖掘学生的潜能,唤起他们成长的渴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协助学生搜集和运用学习资源,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心理氛围,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感知和评价。例如:在如何认识磁场的概念这个问题上,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熟悉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然后提出“根据磁现象和电现象的相似性,猜想它们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实现的?通过何种物质?”进而提问“通电导线周围是否存在该种物质?”顺势引导学生们联想奥斯特电流的实验来寻求答案,更深层次地理解和领悟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从而达到理想有效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的探寻性

探究作为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物理教学应当注重科学地探究,注重过程,要给学生们更多探究机会,给学生找准探究切入点,使其不断地探究。使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猜想,推理,归纳,整理,分析和论证,在探究中创新。同时,还要保证探究性学习融入教学的各大环节。使其成为新课程中物理教学的标志性特征。因此,教师的再创造要遵循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原则。《物理课标》旨在通过体验性,过程性目标以及对教学,教材,评价等方方面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独立思考探索,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弗赖登塔尔以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大类:程序性知识和思辨性知识。物理这门学科是对生活中各现象与经验的总结,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辨性知识比较适合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例如,在研究导体电阻定量关系和影响因素时,就可以让学生置身试验活动中,让学生去思考和理解,去应用自身具备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但是,常见的几种磁场磁感线分布问题,是根据真实磁场虚拟得来,所以不适宜探究式学习,学生就可以运用接受式方式,进行知识的识记,练习,理解乃至灵活运用。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程序性知识一旦到达一定量就会内化飞跃到方法学知识,即所谓的思辨性知识。同时,程序性知识又能积极提升学习物理的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这两种学习方式可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相互促进,互相补充优化和完善。

三、教学再创造的方略

教師在再创造过程中,第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从而设计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并结合自身风格,在教学关键环节上进行再创造。《高中物理课程课标》中提出,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包括思维上的参与和行动的参与。不仅要有老师的讲解和指导,还应当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开展合理有序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大集体的智慧。让学生不但学会,还要会学。

四、结语

新课程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学习物理的合作者和组织者,物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理性的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能支撑消化全部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物理知识背后理性的思考激发,要把物理文化的价值点穿,帮助学生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这正是新课程的目的,也应该是我们一线物理教师为之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师教学的再创造初探[J].物理教师,2010,31(6):1-3,7.

[2] 顾建新.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1):27-30.

[3] 王淑萍.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C,2012,(10):114-115.

[4] 沈锋.新课程视域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显化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19):6-9.

作者:傅火佳

新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篇2:

《初中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进步。日新月异的变化影响着每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了。教学方式要转变,这是师生共同的心声。近期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张校长提出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分别是预习反馈、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检测、评价小结。如何将这五环节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我一直在摸索,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以及在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高效课堂的优势及其重要性,也意识到只有改变才能带来生机。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能否真正发挥效应,关键在教师思想的转变,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你教我学,我问你答的方式,从而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责任,所以学生才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组织者,在预习反馈这一环节,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通过小组互动、组组交流,对所学内容理解更加透彻,思维更加活跃。这时只需掌握学生动态,把握尺度。作为引导者,在认定目标这一环节,起着引领的作用,学生把交流的结果经过筛选,提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则根据课程标准,优化组合,形成更有代表性的学习目标。作为合作者,在导学达标环节,要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的见解,给出更合理的建议,查阅学生的笔记,增减添改,提出学生想不到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上,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以生为主,以师为辅。高效课堂改变了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抓住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深入学习、合作探究。设置丰富多彩课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汇报探究结果。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挥,真正体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

二、转变方法,检验教学效果是否高效

在整个环节中,检验课堂是否高效,较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达标检测环节,这一环节虽不能完整体现这一节课的真正内涵,但还是能够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所以,我格外重视达标检测这一环节,在问题的设置上,力求完美,既要遵守课堂标准的要求,又要体现严谨的知识性,还要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学生是有发展的人,有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最好的教师就是把學生的潜能开发出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种高层次的学习。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我们才能说我们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转变目光,重视弱势群体

在达标检测这一环节,我们主张分层次教学,因为学生的天赋不同,学习能力也有高低。如果上完一节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检测,那么对于那些吸收较慢的学生无疑是不公平的,明明认真听课了,却为什么答不上来,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下降,慢慢的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学困生。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重视弱势群体,给他们发挥的空间,给他们肯定自己的机会,给他们一种“我能行”的信心。课堂是所有学生的,不只是优等生的舞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就会觉得压抑,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只要给他们机会,鼓励他们,他们就会勇于发言,避免成为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

四、转变角色,重视课堂小结

到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就说明课堂已接近了尾声,这时的主体还应该是学生,由学生来总结自己这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这样会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这时需要多找几名同学来做陈述总结,并且是各个不同层面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代表一部分学生。待学生总结完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出学生遗漏的知识点,从而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是否达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角色在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学生,与学生融合在一起进行学习,那么教学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在变化中取胜,在变化中成长,在变化中积累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方式还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但无论变化如何,我们都要不断地学习,相信只要我们对教育始终保持热情,始终保持对学生的一颗负责任的心,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编辑 范昕欣

作者:付胜瑛

新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篇3:

新课程教师教学控制感的价值表现与发展方式

摘 要:教学控制感是教师对教学相关因素及其关系达到有效了解和把握后的情感体验。它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对教学具有启动效应和反馈功能。教学控制感随教师教学成长而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这个过程受教育的外部环境和教师的个体因素的影响。新手教师教学控制感的发展应遵循内强素质、外强联系的途径,并采取走在变化前、持续科研和合作教学等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控制感;价值表现

文献标识码:A

作者:阳 泽 余小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炭企业市场经济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统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