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的护理体会

2022-09-12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导管可以长时间放入体内, 提供长时间静脉给药途径, 避免重复静脉穿刺, 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刺激及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也可以出现机械性静脉炎, 肢体肿胀, 导管引起的血栓, 导管堵管, 操作时导管异位等。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导管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现将我科于2007年至2010年PICC肿瘤患者共308例护理中常见问题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PICC患者共308例, 均经病理学报告为恶性肿瘤、乳腺癌、胃癌、肺癌、肠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其中男188例、女性120例, 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53岁。选择PICC管路均为巴德公司生产。 (2) 置管时间最长1年, 最短6d, 平均135d。 (3) 选择静脉, 右侧上肢贵要静脉180例, 右上肢头静脉28例, 左上肢贵要静脉78例, 左上肢头静脉22例。 (4) 治疗用药:用于发泡剂类化疗药物如5-FU联合草酸铂, 顺铂, 吉西他滨, 表阿霉素等以及输入高营养液治疗, 避免了液体外渗及每天穿刺的痛苦。

2 PICC护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

2.1 置管前患者心理因素紧张害怕

所以在置管时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必要的心理护理对PICC置管成功与否起关健作用:穿刺时可与患者交流, 分散其注意力, 保持放松状态时可缓慢均匀的将导管送入到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提高穿刺成功率, 获得患者信任, 形成良性的循环。

2.2 上肢单纯肿胀

发现部分患者在术后第2日出现置管侧手臂肿胀, 不伴有疼痛, 是因为局部长期受压,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所以我们在置管后2~3h给予抬高患肢20~30°, 轻微活动, 经过以上处理1~2d肿胀消退。

2.3 机械性静脉炎

注意观察局部反应, 对出现临床症状要及时处理。一般在置管后1周内, 置管成功后湿热敷在置管过程中要注意手法, 动作要轻柔, 送管速度要均匀缓慢, 型号与血管匹配, 这样可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静脉炎, 应抬高患肢, 局部热敷, 同时外涂喜疗妥3次/d, 5~7d炎性反应即可消失, 感染严重时, 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在置管60d后容易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要密切观察穿刺侧手臂有无红肿、静脉血流受阻情况, 输液是否通畅等情况发生。更要合理选择静脉, 正确进行评估。尽量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观察贴膜情况, 如发现有污染, 潮湿脱落及时更换

2.4 局部渗血渗液

特殊体质 (糖尿病、高血压水肿病人) 在置管后1~2d可出现穿刺处渗液, 量少, 活动过度可出现渗血, 我们在下管后24h及时更换敷贴并换药, 术后局部沙垫加压止血, 加压时间为4h, 不要过长易引起肿胀。

2.5 导管堵塞

有些患者不按时来换药冲管可能引起堵管, 用20m L注射器连接在三通上, 另一只10m L含有5m L肝素注射器在另一边, 在用20m L回抽, 使导管形成负压, 再接10m L注射器使肝素回流入导管中, 20min后重复操作, 10例患者均再通。

2.6 导管异位

有的患者位置摆的不适当, 或其它原因导管进入颈内静脉, 在X光下发现后立即用无菌导丝导入后退管, 在X线引导下再次置入上腔静脉。

2.7 导管测量方法

目前基本有3种方法:第1种方法从穿刺点至对侧胸琐关节长度, 第2种一字法基础上加1~2cm, 第3种方法测量从穿刺点至右胸琐关节向下反折至三肋间距离再减去1~2cm即可, 所有PICC置管后立即进行X光片确定正确位置到达上腔静脉方可。

3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乳腺癌患者化疗一般需要经过6~8次的疗程, 2次间歇21d, 患者需带管回家休养。对于带管回家的患者,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非常重要, 在出院前护士应向患者反复交待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并制作成宣传册发放给患者, 建立联系卡, 随时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1) 告知患者带PICC导管不影响一般性日常工作及体育锻炼, 如洗漱、吃饭、穿衣及简单家务等, 穿衣时先穿患侧, 再穿健侧, 脱衣先脱健侧, 再脱患侧, 衣袖不可过紧, 睡觉时可用透气丝袜或丝巾将导管保护好, 防止不小心将导管拔出。患侧可进行适量活动, 如握拳等, 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勿提重物。 (2) 洗澡前用清洁塑料薄膜包裹穿刺点上下至少10cm, 以防渗湿局部, 洗澡后尽快用干毛巾沾干局部。禁止盆浴。 (3) 每周定时到医院维护, 更换敷贴, 肝素帽, 正压封管。4) 如发现敷料有污迹或局部有红、肿、痛, PICC管内有回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处理。

4 护理体会

通过认真观察病人的反映, 对PICC置管的病人实施最佳适当护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也提高护士素质和工作效率。

摘要:目的 为了解决PICC在护理中常出现的肢体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渗出, 导管堵塞等问题。方法 通过抬高肢体适当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外敷喜疗妥、加压止血、肝素通管等措施。结果 采用了正确评估, 科学有效干预进行效果评价, 切实可行。结论 可以培养护士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PICC,护理,静脉置管,外周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 2005 (4) :3.

[2] 杨蔚, 王海燕.循环护理在预防留置什静脉炎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政府会计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核算的影响下一篇:当前综合气象观测中的技术要点探析